《圖解中醫原本》第三章 中醫原本生理
從圖3-1中我們看到,按照太極陰陽五行系統模型構建的人體生命系統,由六個相互聯繫的子系統構成。它們分別是先天乾陽——元神經絡首腦系統、太陰寒水腎胱(膀胱)系統、太陽熱火肺焦(三焦)系統、少陽風木脾胃(胃腸)系統、少陰燥金肝膽系統、太極濕土心脈系統。這六個系統合稱為人體藏腑系統,很多時候簡稱為五藏系統。人體生命的系統構造與地球生命的系統構造完全一致。人的大腦對應地球生命系統的太陽,太陽和大腦之上都與大道本源相通,之下與五行系統相通。五藏腑對應地球大氣層的天地五行,即五藏對應在地五行——水火木金土,五腑對應在天五行——寒熱風燥濕。五藏系統是心樞四象,與地球生命系統的土樞四象相應,並且完整地複製了天地乾坤的構造:首腦髓海,是人體生命的元機,是先天元精、元氣、元神所藏,也是後天精、氣、神所藏,對應在天之乾陽、寒空,在地之大氣(呼吸之氣)大海(坎水)。腎是人體的精(髓)所藏,膀胱是津液所藏,寒氣之腑,腎胱分別對應在地的坎水和在天的寒氣,與首腦直接相聯。肺是人體的氣藏,三焦是人體的熱蒸氣化大府,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肺焦分別對應在地之離火與在天之熱氣,與首腦直接相聯。脾是人體的筋肉之主,谷精所藏,胃是生化(水谷之化與生殖之化)之腑,脾胃分別對應在地之木行與在天之風氣。肝是人體的骨骼之主,血之所藏,膽是變革決斷之腑(變血生髓),肝膽分別對應在地的金行和在天之燥氣。心是人體生命的四肢與言語之主,神藏樞機,脈是精(血)氣神合腑,心脈分別對應在地之土行和在天之濕氣,與首腦直接相聯。中醫原本的這個太極陰陽五行生命系統,有四個重要焦點:第一,根據對傳統太極陰陽五行學說與地球生命自然的對照研究,恢復大腦在人體生命構造中的元機地位,以及首腦與五行系統的腎機、肺機、心機直接相聯的本來面目。第二,根據中醫原理中提出的太極陰陽五行系統,恢復人體生命五行藏象系統的本來面目,包括藏腑表裡的本來面目和藏腑與五行配對的本來面目,使中醫生理與中醫原理即自然的道理完全一致,也與人體生命的實際構造完全一致。第三,人體生命系統是太極中和形體能量(其中有神信)與太陽熱極能量(其中有神信)及太陰寒極能量(其中有神信)組成的複雜系統。太極中和為體,它是生命形體的基礎,陰陽兩極為用,都是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活性能量,實質是陽極為用,陽極能量才是真正的活性能量。人體生命活動的整個過程,就是與外部交換活性能量的過程,實質是不斷補充陽極能量的過程。第四,人體生命系統構造中的經絡系統,並非氣血的通道,而是人體元神——無極統一能量場在人體有形構造上的網路狀投射。如果沒有這個統一能量場,太極中和也就沒有根基。人體經絡能量的多少,決定人體生命系統的壽數。按:人體生命是三種能量場的集合體。這三種能量場分別是元神-經絡呼吸對應的無極統一能量場,口鼻(心肺)呼吸對應的太極中和能量場,氣味(心脾)飲食對應的極化能量場。三種不同的能量場對應三種不同的意識。如圖3-2所示。
第二節 首腦與元神經絡系統人體首腦秉先天乾陽元精而生,與宇宙終極存在——大道本源相連,是人體生命的先天之本,是人體生機的發源地,同時又是人體後天精髓的大本營,即《內經》所說的「髓海」。大腦與大道相通,是人體經絡系統的核心所在,是人體生命的元神所藏。元神又是後天識神(心神)的先天之母,所以,大腦是人體生命意識活動的總機關。道教修鍊家和中醫都說腎是人體的命門,那麼,腦就是人的命根。《內經》說「腦為髓海」,「腎主骨髓」,這就指出了腦與腎的直接聯繫,也就指出了腦與人體後天生命系統的直接聯繫。過去我們不太清楚「腎主藏精」的意義,現在可以作出定解。中醫講的腎精就是髓,說腎主藏精就藏在大腦髓海里。大腦是胚胎最先發育的人體組織,這是因為人體生命兩樣根本的東西——精和神(精與信)被先天地置入了大腦。人體生命的過程就是精和神的運化過程,也就是精和神的生長衰亡過程。元精發育出人的形體,元神發育出心神志意魂魄、五識分辨、五情正邪。河圖所謂「天一生水」,也指出了生命最先發生「髓海」的道理。過去我們不太清楚元神與經絡的關係,現在可以作出定解。元神是宇宙終極本源的信息能量,它是無分辨的統一場能量,是一切能量運動變化的最高程序密碼,它不是有形的存在,是一種超光波的存在,因此,以目前現代科學的方法根本無法捕獲測量。它與科學家指出確定存在卻又無法捕獲測量的暗物質、暗能量是相同性質的存在,或者是比暗物質、暗能量更加原始的存在。經絡是元神在人體生命組織上的投射,就象屏幕上的超光影像,它在那振動來振動去,你卻摸不到它,也看不到它。經絡的這種性質,決定它不會象現行經絡學說描述的那樣,是線狀的分布,而是空間上的立體分布。新疆醫科大學的彭印高教授有一個觀點,認為經絡在空間上的立體分布決定著組織和器官的空間形態。我們認為,這個觀點值得重視和深入研究。其實經絡所決定的還遠遠不止於組織器官的形態,需要探索的問題多得很。經絡既然是「超光波」的存在,現代科學無法測量,我們的古人怎麼發現了呢?這就涉及到認識世界的方法問題。在現代科學出現之前,西方人對世界的認識是非常表面的、近視的、粗略的。對於中國和印度等其它一些東方國家來說,是恰恰相反,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從一開始就直達本質,因為他們掌握了元神直覺的方法。所謂掌握了直覺的方法,就是能夠將直覺意識到的景觀,用識神思維可以理解的圖畫記錄下來,並且用來指導現實的識神世界的生活。這種直覺意識是先天元神的,與宇宙的本源相通,不受時空制約。一些先聖通過元神直覺,可以看到整個宇宙演化悲壯、恢宏的過程,因此,對人類的渺小和生命的短促以及虛無的歸宿,無不感到迷茫和哀傷,這便是宗教文化的根源。我們看到世界上現有的幾大宗教都產生在掌握了直覺方法的東方,而且都對人類的未來懷著無限的悲憫和憂傷。但是,中國的宗教在上述共同點之外有所不同,它認識到世界存在的意義完全取決於人,甚至可以說宇宙演化的目的就是為了人類這樣的生命,因此,產生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說:「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通行本二十五章)。王就是聖人,是精通了大道、天地和人的人,必然是元神直覺能力非常強大的人。正是在直覺大宇宙的同時,中國的先聖們發現了人體小宇宙的經絡存在。一、經絡探討人體的經絡是客觀存在的,卻無法以科學的分辨的方法認識它,這種情況與科學家確認宇宙暗物質和暗能量存在卻無法檢測它一樣。暗能量的發現,還支持了系統論關於宇宙是個複雜巨系統的推論。根據系統論,宇宙若是一個複雜的巨系統,必然有外部能量的補充,才能保持系統的穩定有序,否則系統就會隨著熵的增加趨於能量平衡——死亡。因此,這種外部能量還必須是負熵能量,如此才不會使系統在獲得能量的同時導致熵增。系統論認為,正是暗能量使宇宙這樣的大系統保持著穩定有序的生命。這種暗能量也讓我們聯想到「道」。無論是巧合還是道本為一,暗能量的發現完全可以和「道」聯繫起來。如上所述,宇宙既然可以利用暗能量來維持自己的生命,為什麼人體系統不可以呢?中醫原本和古代的道家先聖們都認為可以。中國古代的道學家,為了與「道」合同,已經進行了幾千年的探索。中醫原本的觀點是,人體與宇宙同氣,也是可以利用「暗能量」的,但是,與宇宙相比,人類利用這種能量的能力很低,而且隨著識神的增長越來越低。因此,不得不用食物的有限能量來補充。或者可以反過來思考,正是人類採用了食物補充能量以後,不斷發展了後天的識神,逐漸失去了元神直覺能力,亦即失去了與大道本源能量溝通的能力,因此,又更加離不開食物。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道家幾千年來不斷追求探索與「道」合真,其目的就是為了恢復人體利用「暗能量」或大道本源能量的能力,由此實現長生不長的理想。根據系統科學的原理,這是可行的。我們積極地認為,人體經絡既是元神的立體網路,也是「暗能量」的立體網路。1、經絡的空間構造經絡可以理解為暗能量在人體上的立體投射。傳統經絡的循行路線,可以理解為穴位的分布路線。穴位是經絡信息能量作用於人體的敏感點,它的敏感性實際上取決於人體的反應。穴位是經絡信息能量比較集中的地點,也是與人體藏腑、肢體進行信息交換的地點,而這些地點只能是血脈流行比較集中的地方,正因為如此,經絡被誤解成了氣血的通道。也因為如此,經絡這種無分辨的超光能量才有了分辨的、對應藏腑陰陽的名稱。經絡與血脈的分布相近,這是「巧合」,也是必然。但是,經絡的線條分布不是經絡空間分布的本來面目。經絡是立體分布的,甚至每個細胞都與經絡相通。穴位在人體表面的分布原本也不是線狀的,而是立面的。之所以表現為線狀,是那些最敏感的穴位與血脈循行的線路「巧合」,因此,這些穴位的分布也就被認識為線狀的了。2、經絡與人體生命系統的關係經絡是元神的網路,經絡與人體的關係實際上是元神與人體的關係。概括而言,元神是人體生命神機的先機,是後天識神的根基,也是人體生命本能的根據。經絡中的信息能量是巨大無比的,也是神奇無比的,所以,通過刺激穴位,就可以治療疾病。經絡治病的機理,是通過刺激穴位來利用經絡的統一場能量,使人體的氣血回到太極中和的狀態,即「生」態,也可以說,使人體的病機復歸為生機。但是,如果人體經絡能量不能與宇宙本源能量溝通的話,經由父母注入人體的元神-經絡能量是不斷衰減的,直到用完,也就是壽命終結。這就是為什麼人的壽命有定數。上古的時候,巫可以調動人的元神而屏閉識神,因此可以治病。現代絕食和催眠治病的機理,也與經絡治病和巫醫治病的道理相通。3、對現行經絡學說的幾點認識(1)現行經絡學說是不完善甚至可以說很欠缺的。古代沒有完善起來,現代看來更難,因為受到「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限制。可以很確定地說,經絡根本不屬於「唯物主義」和「科學」的認識範疇,當然,它也不是「唯心主義」和玄學的研究範圍,而是屬於道學的研究範圍。道學的最高研究方法,是元神直覺。唯有恢復元神直覺能力,才能完善中醫的經絡學說。(2)關於經絡的分布,不能拘泥局限於現行的循行路線,也就是說,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的線路只是人體經絡中一部分比較敏感的穴位構成的線狀分布,它不是經絡本來的意義,與經絡的本質認識更是相差很遠。(3)現行經絡學說的經、穴數量分別與地支數和一年的天數對應,反映出將超限經絡與有限血脈混為一談的錯誤認識,也就是說,沒有認識到經絡是大道無極能量的網路。將先天元神的網路與後天的「定數」強行對應,只能理解為無形超光能量在有形物體上的投射。(4)現行經絡的經穴,可以理解為元神信息能量投射到人體以後,先天能量作用於後天能量,而出現於後天形體上的敏感點(即穴位),它們的分布恰好與血脈分布相隨,從而表現出一定的循行線路(經線)。因此,古人一直將經絡理解為氣血的通道,將經絡與血脈混為一談,也就並不奇怪了。(5)現行經絡學說,雖然未能反映經絡的本質,但是,反映了部分經絡的功能表現,凝聚著古代先賢探索經絡的心血和成果,因此,在醫學臨床上有確定的治療價值,應該很好珍惜,並且,以其作為很好的借鑒,用於新的經絡探索。(6)要探索經絡的本質,必須努力修復人類的元神直覺能力。對於如何修復和培育元神直覺能力,中國道家積累了很多有益的經驗,概括起來就是靜下來,靜下來,再靜下來,靜到極致,使識神停下來,進入「惚恍」直至「窈冥」狀態,如此元神就能復甦了。元神復甦,直覺內觀能力就復甦。4、一種新的經絡分布說與中醫原本提出五行生命系統模型相應,中醫原本也在此提出一種新的經絡分布說,其要點如下:(1)以帶代線現行經絡是線狀分布的,它的優點是與有形的血脈分布相隨,由此與相關的藏腑相連,也就是與五個生機相連。中醫典籍所講的經脈,如果從這個意義上去理解,就講得通。也就是前面我們講經絡空間構造時指出的,經絡是被動地由血脈的循行路線影射反映出來的。但是,現行經絡與藏腑的相關性是「不確定」的。比如脾胃的病,不僅可以在脾經或胃經上找到對治的穴位,在其它經上也有對治的穴位,這就證明經絡本是立體貫通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現行經絡學說恰恰反映了前人對經絡認識的缺限。此外,經絡能量是瀰漫於宇宙中的超限能量,因此,它在人體上的敏感點的分布完全被動地由人體決定。因此,對人體系統的認識不同,它在理論上的分布形態就不同。根據中醫原本的太極陰陽五行生命系統,經絡的分布將是帶狀的,與三陰三陽的手足六經合十二經的分布大不相同,所聯絡的藏腑也大不相同,這是因為中醫原本的五行藏腑表裡關係恢復了本來面目。當然,中醫原本的經帶完全包融十二經線。這就是我們所謂的以帶代線。具體而言,就是將人體經絡按照手足太陰太陽少陽少陰分成共八條左右對待的經帶,加上任督兩脈組成的太極心脈經帶,就構成了九條經帶,與八卦加太陰背景實九卦的數字相符。若將任督對應的心脈經帶分為兩條,則中醫原本的經帶總數為十,與十天干吻合。實際上現行的干支配合也是以天干齊的,十二地支中有四支(丑辰未戌)是歸中與戊已相配的,因此,也應該是十經或者九經[8+1(丑辰未戌合一,戊已合一)]。「經」本來就指「天經」,因此,中醫搞了個手足三陰三陽合十二經,與自然的道理不一致,與太極陰陽五行的中醫原理也不符,由此,造成藏腑配行的極大混亂,應該糾正過來。整合後的經帶分布覆蓋全身,參見表3-1。表3-1 中醫原本經帶分布經帶名稱經帶分布循行(值令)時間1手太陰膀胱經1.身部:藏經分布在腹在前,腑經分布在背在後。2.手足部:手拇指(趾)對應心脈經,食指(次趾)對應脾經和胃腸經,中指(足三趾)對應肺經和三焦經,無名指(四趾)對應肝經和膽經,小指(五趾)對應腎經和膀胱經。手背和足背足底對應腑經,手心和足前足背對應藏經。每條經帶手足相連,藏腑相接,與身部對應經帶相通。3.頭面部經帶與背部和胸前相連,中部與原任督脈對應為心脈經帶,兩側依此是脾胃經,肺焦經,肝膽經,腎胱經。4.各經帶之間是互相聯通的。天干:壬癸2足太陰腎經地支:亥子3手少陽胃腸經天干:甲乙4足少陽脾經地支:寅卯5手太陽三焦經天干:丙丁6足太陽肺經地支:午已7手少陰膽經天干:庚辛8足少陰肝經地支:申酉9太極心脈經天干:戊已地支:丑辰未戌說明1. 經帶循行(值令)的時序以河圖的五行順序對應;2. 經帶命名以足在地對藏,以手在天對腑;3. 按中醫原本的經帶分布,脈診切脈處(寸口)正好回歸心經。(2)以敏感點為穴現行的經絡穴位也是先賢內觀經絡發現的敏感點,並且經過了長時間的實踐檢驗,是有效的,應很好保留傳承。但是,又不要拘限於現有的穴位,凡是有反應的點都應視為對治的穴位。(3)經絡治療也要辨證處方因為經絡穴位(敏感點)是被動地由藏腑氣血決定的,因此,經絡治療必須以藏腑治療的理法為基礎。而藏腑系統的治療又是以準確辨證,察機尋因為基礎的,因此,經絡治療也必須根據病機和病因以及氣味處方的法則來選擇對治的經帶,即對治的病機,然後在經帶上尋找敏感點,按照補正瀉邪的治則,採取相應的補瀉刺激術。這樣可以極大地增強經絡治療的處方操作性、確定性和準確性,提高經絡治療的效果。中醫原本為經絡處方提供了理論的支持和操作的可行性與便利性。如此,經絡治療與湯藥「氣味」治療,在理論與臨床上都完全統一了。二、經絡與藏腑的生理聯繫大腦元神與心神相連,而心神與地球的活動是對應的。地球的活動,反映在能量的運動變化上,就變成了太陽的活動。當太陽升起的時候,即地支寅卯辰時,心神脈絡和元神經絡指示人的脾胃值令,開始從心脈里吸取辛味能量,進行散精化氣的工作,並長養所主的人體器官。當太陽進入中午,即已午未時,心神脈絡聯通元神經絡指示人的肺焦值令,開始從心脈吸取苦味能量並蒸動收集水谷精氣以及長養所主人體器官的工作。當太陽進入下午,即申酉戌時,心神脈絡聯通元神經絡指示肝膽值令,開始從心脈吸取酸味能量,並進行冷凝精氣變血生髓的工作,以及長養所主器官的工作。當太陽隱沒即進入亥子丑時,心神脈絡聯通元神經絡指示腎胱值令,開始從心脈里吸取鹹味能量,並進行髓化精氣的工作,以及長養所主器官的工作。心脈要在丑辰未戌與戊已時當令,所以全程參與上述活動,並吸收甘味能量長養自己所主的人體器官。元神參與的上述活動,是不以人的後天意志為轉移的,是本能的反應。相應地,人的識神在正常情況下,也分別進入志意魂魄的狀態。志藏於腎,志的神態就是心在土下的狀態,就像太陽隱沒,人相應地進入睡眠,其對應的情緒是悲傷封藏為恐怖。意藏於肺,意的神態是音在心上,音是腎機所主,因此,意者,志之出也,其對應的情緒是驚動升發為喜樂。魂藏於脾,魂是雲鬼,鬼是偏神,故魂為出,為上升,象雲,其對應的情緒是恐怖幽囚解放為驚悸。魄藏於肝,魄是白鬼,白者,日入於西也,故魄為入,為降藏,其對應的情緒是喜樂收降為悲哀。志意魂魄向心收斂則歸於神,心神向外發動則生志意魂魄。元神是心神的根源,因此,心神無論如何發散,終歸要受到元神的統一制衡,如果沒有元神的統一制衡,心神就會瘋狂裸奔,造成志意分離,魂飛魄散,活命變成殭屍。第三節 藏腑系統人體生命的太極陰陽五行藏腑系統,秉天氣和地氣而生,也是秉天地間的中氣而生,與太陽能量及地球大氣層的五行能量相應。一、藏腑生成(一)腎與膀胱秉北方太陰寒水之氣而生。河說:天一生寒,地六成水。腎為水藏,對應地支亥子丑的在地能量。膀胱為寒腑,對應天干壬癸的在天能量。腎秉地數六而生,應太陰坎水,藏精髓最多,主骨中之髓,連通首腦髓海,所以稱為「作強之官」。膀胱秉天數一而生,應太陰寒氣,是人體最大的寒腑,處三焦之下焦,主一身津液,所以稱「洲都之官」。腎主藏精,得助於膀胱之寒。(二)肺與三焦秉南方太陽熱火之氣而生。河說:地二生火,天七成熱。肺為火藏,對應地支巳午未的在地能量。三焦為熱腑,對應天干丙丁的在天能量。肺秉地數二而生,應太陽離火,生命氣機,主一身之氣,樞而不藏。地二之數,藏氣之官,形質在人身最為嬌弱,所以稱肺為嬌藏。然而,肺又為火藏,所以它又是最強大的藏器,可以直接與外界相連,同時也與首腦乾陽相通。三焦秉天數七而生,應太陽熱氣。所謂太陽者,是壯而未老之陽,所以三焦主一身大熱,溫養五藏四腑,執掌水液氣化,故稱「決瀆之官」。上焦能化精水為霧露,中焦能漚木生蟲,化谷生精,下焦能化津液而出。總之水液氣化之功,善莫大焉。(三)脾與胃腸秉東方少陽風木之氣而生。河說:天三生風,地八成木。脾為木藏,對應地支寅卯辰的在地能量。胃腸為風腑,對應天干甲乙的在天能量。脾秉地數八而生,應少陽震木,藏形最多,主一身筋肉,主宗筋。血髓生化由此開始,所以稱脾為「諫議之官」,亦謂「脾統血」。胃腸秉天數三而生,應少陽風氣,乃人身次寒之腑,亦漚木生蟲,散形為氣之腑,所以稱為「倉廩之官」。胃腸是人體唯一兩頭相連並與外部上下相通的大府,上通於天,下通於地,所以氣味由此出入,水火精氣由此交通,風也由此生。古之所謂「風為天地之使」,在人應於胃腸。(四)肝與膽秉西方少陰燥金之氣而生。地四生金,天九成燥。肝為金藏,對應地支申酉戌的在地能量。膽為燥腑,對應天干庚辛的在天能量。肝秉地數四而生,其數在二六之間,應西方少陰兌金,藏血最多,故曰肝藏血。血之精為髓,髓之凝為骨,故肝主骨。膽秉天數九而生,天數之極,極而必反,故返「五」返「一」,歸元歸「O」,生濕生寒,生髓凝骨。其數五腑最大,其形五腑最小。西方燥氣,天數之極,乃成熟已老之陽,此所謂少陰者,「膽主決斷」,根據在此。膽又與乾陽同位,骨為之應,所謂「金曰從革」、「肝為罷極之本」「將軍之官」、肝主骨者,功在膽腑之燥。(五)心—脈秉中央太極濕土之氣而生。天五生濕,地十成土。心為土藏,脈為濕腑,心脈合一,對應天干戊己的在天能量和地支丑辰未戌的在地能量。心秉地數十而生,應中央之土,藏神最多。神為信使,形之上也,其數為「O」,故曰心藏神。地數十,萬物大不過地也,故曰「厚德載物」。在人身可謂最大的藏,因為心脈連絡全身,無所不及;心數之「十」亦是「O」,心為人體最小乃至歸零之藏,其細無內,其大無外,此形而上者,謂之神也,故名為心。脈秉天數五而生,應中央之濕,合戊已歸中,合丑辰未戌達四方。心脈合一為太極中樞,故稱「心為君主之官」。在地能量,成形為本,在天能量,活動為用。五臟秉在地成形能量而生,故充實為本,五腑秉在天活動能量而生,故空虛為用。膀胱為寒府,故人體寒邪必發於膀胱。制附子,為膽巴制過以後的附子,味咸,功用在北方腎機,用於回陽救逆,道理在此。生附子味辛用於接續腎陽寒封太過而不出,道理也在此。三焦為熱腑,故人體熱邪必作於三焦。可見承氣湯承的是肺氣。厚朴,味苦氣溫,入肺扶正,枳實、大黃、芒硝,味苦氣寒,入三焦瀉熱,瀉的是上中下三焦邪熱。三焦(七陽)熱邪歸下,胃腸三陽之風豈能化熱為害?心脈對應丑辰未戌,所以能夠樞動另外四藏四腑,主理四肢。中醫所謂的淫邪,在人體中都落實在陽府里,而正氣都落實在「陰」藏(其實為太極形體,即地藏)里。正氣只有不足,沒有過淫,所以中醫以藏為本,講藏象而不講腑象。藏腑之間也應該構成太極中和的狀態,這樣五氣就不會過淫為邪,而是平和歸正。因此,升木可以治風,補金可以治燥,補土可以治濕,補火可以治熱,補水可以治寒。中醫治理在此可見。二、藏腑功能藏腑功能,各有分工。藏腑二者,功能則有根本的區別。藏者,藏精(形)也,五藏的功能就是保證它的升降沉浮,順利承接,周行不殆。這是五腑功能正常發揮的根本保證。腑者,陽氣(天氣)之府,陽氣之用也,後天髓血的生化,全靠陽氣做動力。胃腸無陽,則水谷不能磨化;三焦無陽,則上焦無霧,中焦無漚,下焦無瀆;膽腑無陽則血髓不能煉成;膀胱無陽則津液不能氣化而出。(一)腎與膀胱1、腎藏功能(1)腎主藏精中醫講腎主藏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含義。首先,是指腎為水藏。因水性潤下,所以善藏。其次,是指腎水承接肝金之氣。肝(金)藏血,膽(燥)煉血而生髓,故腎承金降之精髓而藏於腦海。如此,腎與首腦相連。再次,指腎藏生殖之精。腎機將部分腦髓輸送給脾機,風化成生殖之精卵,儲藏於「外腎」——睾丸或卵巢,風動之時,牝牡相誘,木直而宗筋勃起,男女交媾,精卵結合,胚胎造人。又次,指腎藏生化之精。腎機將部分精髓作為種子投入後天血髓的簡單再生產或擴大再生產,啟動五行生機的循環運動。生命成長的階段,腎機能夠啟動血髓的擴大再生產,生命衰退的階段,腎機只能維持血髓的簡單再生產。腎主藏精,既主精髓入藏於腦海,又主腦髓出化成生殖之精與生化之精而作造化,生殖之精用於造人,生化之精用於啟動五行生機,造血生髓。可見,腎是人體精髓的出入機關,古人說腎為「命門」,本義在此。「命門」之稱呼,形象而生動。有「命門」必有「命宅」或「命根」,那麼,「命根」在哪呢?毫無疑問,人體的「命根」就在「首」腦髓海。這個「首」不是隨便叫的,「首」+「辵」為「道」,「首」是通「道」的。因此,人的「命根」當然在「首腦」機關。(2)腎為作強之官《內經》講「腎為作強之官」主要包括下面幾個意義。一是說腎能夠生「蟲」。古時候「強」是蟲名,指一種米蟲,象徵生殖,又叫做造化。作強就是生殖,能夠化育精蟲,造化生命。腎位於亥子丑,古文「亥」字就是男女合抱而懷胎的形象,就是造人的意思。「亥」又在十月,正所謂十月懷胎。腎為作強之官,與腎主藏精的功能密切相聯。二是說腎能夠以小搏大。腎的功能就象汽車的起動機點燃發動機一樣,也象播種那樣,以一點小小的火種,或一粒小小的種子,起動生命的造化之功,生產富餘的能量,疊加和積累起來,使生命系統能夠在一定時期成長壯大。三是說腎主志。人的志力,包括記憶力等智力,皆源於腎,這與腎主藏精的意義一致。這個「志」應該是隱而未發的大志向,而不是隨風起舞的頻繁衝動。我們經常會說到人的「意志」和「志氣」,在中醫裡面,都是落實在五藏機關的,其中,「志」在腎藏,「意」「氣」則在肺藏。中醫的「意志」與西方學術中的同名概念有著本質的區別。四是說伎巧出焉。有伎巧就可以作強,比如工具的使用。但凡掌握一種技巧,都要有很強的「精力」支撐。以小搏大是伎巧,造人更是大伎巧。五是說腎通過生殖功能,強行將先天之精和先天元神傳給下一代,也就是將先天的程序密碼傳給下一代,這是世上最高境界的用「強」,是任何力量所不可比擬,也不可替代的。(3)腎的神識功能① 腎開竅於耳,主聽覺。過去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腎開竅於耳。現在想明白了,腎為黑水,不能視,而肺開竅於鼻、脾開竅於口、肝開竅於目,以及心開竅於舌,都沒有疑問,所以腎只能開竅於耳了。此其一。五竅之中,惟耳不能自主開閉,這是為什麼呢?我們推測這與髓有關,即與元神有關,亦即元神不以後天心神的意志為轉移,要無時無刻保持和宇宙本源的聯繫相關。只要靜下以來,我們都能聽到一種不能分辨的聲音,永無止境在耳中鳴唱著。此其二。為什麼說音樂直通靈魂?因為音樂是沒有邏輯分辨的,或許可與元神建立某種程度的聯繫。② 腎聯繫鹹味、黑色、腐臭、羽音以及寒引的感覺,這都是屬於心神的識別功能,也是反過來辨別腎功能的一些中介信息。尤其是其中的味識,對生命活動的意義特別重要。因為,五個藏腑生機正是通過「味」來選擇補充各自所需的外部能量。腎聯絡的神為志,其情為恐。恐之過為怖(慌),慌則志不用,久致水郁寒淫,此所謂情志生邪。2、膀胱功能《素問·蘭靈秘典第八》講:「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膀胱雖是陽腑,卻為五腑之中陽氣最微弱的,是「天一」之腑,因此,它是寒腑,原來藏津液。因為是州都之官,所以水歸它管。但是權柄卻不在自己手裡,而在三焦大腑這個決瀆之官這裡,唯有三焦之熱才能使其氣化而出。所以膀胱「不能出」不能僅僅找腎和膀胱,還要找三焦。(二)肺與三焦1、肺藏功能(1)肺為火藏肺為火藏,其位在南方,其卦為離。南方本是先天乾位,後天退位給離火,所以火熱皆具乾陽之性。乾陽退位在後天西北,所以肺火雖然在南,也行降令,這是陽氣能夠由升轉降的道理,也是五行之火能夠生金的道理。(2)肺為火藏,與三焦熱腑為表裡這與《內經》的五行配藏不同,也與《內經》的藏腑表裡配對不同,恢復了肺與三焦的本來面目。① 中醫之宗教乃是效法天地,中醫之理必以天地自然為準。人的肺藏生在三焦大腑的最上面,的確象華蓋罩在三焦之釜上,自然生成,斷無道理將其強行拉到西土上去,否則就違悖了自然,違背了「效法天地」的信仰。中醫講肺為華蓋,首先是指肺的位置,其次是指它象大蒸鍋上的蓋子,可以收降蒸上來的精華霧露。②《內經》說肺主治節。人體最大的節在哪裡呢?當然在陽氣的「出」「入」轉換,而陽氣出入轉換在南方丙丁之地,因此,肺必須在丙丁這個地方才能體現「主治節」的功能。肺就象一個陽氣的大橐龠,把左邊升上來的陽氣送到右邊去收藏起來。這正好與肺的呼吸功能完全一致。肺的一呼一吸,不就是一升一降,左入右出嗎?肺是陽氣轉換為精形的機關,也是陽用轉換成陽藏的機關。③《內經》說肺藏氣。這個氣就是指在天陽氣,就是離火,肺不在火位跑到金家去幹什麼?所以,肺應該與五行之離火相配,由此,也就決定了肺必然與三焦熱腑相表裡。④《內經》說肺主皮毛。因為皮毛是人體生命的「表」,而肺藏火氣也是離地較遠的在天之氣,是地球生命的「表」,這與燥金的性格完全不合,因此,肺不應該與燥金配對。或許是因為「金曰從革」,所以肺就到皮革這裡來了,這是誤解了「革」。「革」是變革的意思,這與金性降藏就相符,與肝金將肺藏(華蓋)收集的霧露精華變革成血漿也十分吻合。因此,肝在金地而肺在火位乃是自然之理。⑤ 臨床上所謂的「肺熱」其實都是三焦發熱,因為多有咳證就以為肺熱。當然,肺與三焦相表裡,又在最熱的上焦,易被熱邪所傷也是實際。而且肺為五行之中「地數」最小的一行,所以它藏不住火,來了就要趕緊送出去,這是肺主治節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多多益善藏起來,怎麼能主治節?正因為它藏不住火,所以也最易被寒邪所傷,一傷便火正不行而三焦熱邪乍起,所以傷寒首先犯肺,而且多有發熱。也因為肺藏「地數」最小,意味著聚氣成形之力最差,形質最為「嬌嫩」,中醫講肺為「嬌藏」,道理在此。⑥ 關於三焦,過去一直搞不清它在哪裡,好象僅僅是一個名稱而已,舊書多謂其「有名無實」。其實,三焦乃是人體最大的府衙,五藏和其它四府都住在它家。三焦也是人體最熱的大府,是「天七」之府,名歸實致。⑦ 與《傷寒》太陽病的證治相參,也能證明肺與三焦相表裡而同居火地。《傷寒》太陽病,寒既不傷足太陽膀胱,也不傷手太陽小腸,而是說傷營衛,傷在表皮的「經」里,是「經」病(證)。但是,自然的道理和中醫的醫理均認為,一般而言,外邪不能直接使人的形體中病,必須通過藏腑致病,即藏腑生機病變,才會導致相應的形體組織表現出病證。傷寒證是肺火失用,而三焦熱邪發作。因為肺主皮毛,所以熱在體表。仲聖用麻黃,說是發表,其實是補火正祛寒邪。肺火復用,則三焦熱邪歸正。所謂汗出而解,是表閉被解,木疏汗出,熱隨汗去。風與木、熱與火、燥與金、寒與水、濕與土,都是正氣行則邪不作,正氣不行則淫邪乍起。說到麻黃髮表和補火正,要提前提示一個中醫的最大問題,在藥理部分將詳細討論,這就是中藥的「氣味」被拋棄了。「氣味」乃是中醫的命根子,如果丟掉了「氣味」,拿什麼與五行對接?又拿什麼與病機對接?要是只講性能,中醫那套藏腑五行理論跟你有何聯繫?我們講中醫是中介醫學,其中最實際最不可少的中介就是「氣味」。「氣味」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發明「氣味」,並將它與醫學原理,與人的生理、病理、治理聯繫起來,那是神聖才能辦得到的事情。⑧ 「肺」是人體之「市」。《說文》曰:「市,買賣之所也」,就是做交換的地方。從肺這個「里」來講,有這樣幾個重要的意義。首先,肺是呼吸交換的地方,是呼出舊氣、廢氣,吸入新氣、生氣的地方;其次,是水谷之「精」轉化為「氣」的樞機,是陽氣由「用」轉為「藏」的樞機,與腎機樞動陽藏轉為陽用相對應。從三焦這個「表」來講,一是指肺的上述交易都是在三焦這個大「市場」完成的;二是指人體的水液代謝是在三焦熱腑進行的。(3)肺主皮毛《內經》講肺主皮毛,有幾層意思。一是皮毛的生理和病理都由肺藏決定,治療皮毛的疾病,要治肺機。二是外邪侵入人體為害,必定經由皮毛,因此,肺與三焦不僅首當其衝,而且是整個人體五行生機的總屏障。《傷寒》以太陽總統六經,道理就在這裡。但是,《傷寒》之太陽,名為膀胱,治在肺主皮毛,名實不符。中醫原本則使太陽肺焦名歸實致。(4)肺的神識功能肺開竅於鼻,主嗅覺。其味苦,其色白,其臭焦,其音徵。其榮毛,其觸覺溫暖發散。或許肺色白是將肺放在西方白虎位的一個原因,為什麼會有西方白色呢?因為乾陽退位在西北,乾是白色的,也因為燥金九陽,為陽之極,故色白。但是,乾陽雖然退位在西北,但其用必須在正南。自然之理亦同,日處正午,其熾如白。因此,肺為其用,故色白。庚金九陽,極而必反,故白金者少,色金者多。因此,金色不白,乃赤也。肺的神稱意,其情為喜。喜之過為樂,樂則意不用,久則火鬱熱淫。意氣不遂則逆,逆則不喜而生怒。2、三焦功能①《內經》講,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所謂上焦如霧,一是指水谷經脾胃消化成精華上奉至華蓋,被三焦熱蒸為霧露;二是指三焦水道,上焦最熱,水液呈汽化狀態。所謂中焦如漚則有三個意義:一是東郊的脾胃要漚化水谷,有賴三焦之熱;二是西郊的肝膽要煉血生髓,漚氣變血,也有賴三焦之熱而不能獨靠其燥;三是中央之心脈,號稱濕土,濕是水火之中氣,就是熱(火)漚水的結果。所謂下焦如瀆,是指下焦最冷,水汽冷凝成為液態,猶如川瀆從膀胱而出。這裡要特別指出,膀胱之水出於宗筋,乃先有三焦氣化,後有木疏而出,所以,小便之事,關乎腎肺脾三機。②《內經》說,三焦為決瀆之官。人體的水液都歸三焦管理,也就是說,三焦是人體生命系統的「水處理中心」。這可是一項偉大的工作職責,因為人體的形體構造中七成以上是「水」。如果沒有人體最大的熱量哪裡能夠勝任?尤其是下焦,要「氣化則能出」,單憑水府那個「天一」之陽是很困難的。因此,三焦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大府,而且是位於火位的大熱之府,確定無疑。三焦熱腑,承擔著決瀆之責,這就把「水」「火」兩個後天立極之本統一起來了。《內經》講三焦為決瀆之官,是說三焦有決水的功能。水谷由胃而入,卻分別從腸道和膀胱而出,精氣從脾胃化生,卻由肝膽變成精血,這都離不開三焦汽化的作用。《內經》說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就是上述變化過程的概括。水是人體的主要成分,因此,生命也可以概括為坎水周流,坎水要能周流,沒有三焦之熱怎麼能行?如果三焦這把大火出了問題,什麼病都會發生。三焦稱焦,就是大火。③ 三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能量的交易市場。水谷精華為什麼可以到肝藏里去?廢液為什麼可以進到膀胱然後排出體外?這些都依賴三焦氣化,都依賴三焦大府這個市場。「肺」由此來也。當代很多所謂「啤酒」肚子,那是三焦「火」衰的一種自我保護。通過堆積脂肪來給三焦保溫。這種人是難得發燒的。那麼三焦之火為什麼會衰?原因就是火種衰了,也就是腎陽衰了。所以古人又將三焦稱為命門,其義就是三焦之火源在腎機,在精髓,在坎中那一點元陽。《內經》講三焦是決瀆之官,就包含了水火相濟的道理在裡面,也即三焦乃是水火交易的大市場,也是寒熱風燥濕的交易市場。長期不能正確認清三焦,是中醫每況愈下的一個主要原因。可以這樣講,三焦這個中醫的老難題一解決,中醫的許多問題,乃至於多數問題都將迎刃而解,而且都是定解。(三)脾與胃腸將胃與腸合為一家是復其自然的本來面目,這是尊「法道敬祖」的教化。仲聖也將胃腸視為一家,故言「胃家實」。所以胃腸無不合之理。1、脾藏功能(1)脾為諫議之官《內經》講脾為諫議之官。將其與「膽主決斷」放在一起來思考,會看得更深刻一些。諫議肯定在決斷之前,而且在事情發生前,決斷是在最後關頭。在人體里,脾和膽要為什麼大事進行諫議和決斷呢?當然是為人體的血髓生產這件核心事業。血髓生產由腎機點火播種,從脾胃食入水谷開始到肝膽生成血髓結束,再藏髓於腦海,起動新的生產,藏血於肝,通過心脈,流布周身,長養形體。脾為諫議之官,是要把好生產血髓的材料關,把好入口關。決斷呢?是要把好入庫關,決定什麼東西可以收藏到血液里,收藏到骨髓去。這樣看來,脾胃肝膽的功能和地位都一目了然。脾胃在東方風木做諫議之官,肝膽在西方燥金主決斷是非常合理的。人體藏腑的自然方位也是脾胃在東,肝膽在西。(2)脾為後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本於脾胃的生化之功。所謂生化之功主要是消化水谷、生產血髓的工作,其次是風動蟲生所聯繫的生殖造人的工作。東土是生化之地,故脾胃回歸東土風木之位,是遵循「效法自然」的教化,恢復其原本面目。因為脾為後天之本,所以脾主一身筋肉。筋肉者,細胞之纖維,因此,廣義上講,包括骨頭都屬於筋。(3)脾主運化這個運化不是中央樞機的運化,而是水谷之精的生化,是向上的運疏而非四方的流布。能進行四方流布的唯有心脈。因此,將脾胃放在中央樞機是對脾胃功能的誤解,由此,又造成心脈——真正的中樞不能就位。五藏之中,四藏錯位,惟腎藏不錯,因此,在臨床上有一種統計學的表現,就是治所謂的慢性病,動搖了腎機命門的病,療效比較顯確,而其它疑難雜證的療效則不那麼顯著確定。但是,中醫原本並非如此,它不僅擅長慢性病,對於危急重證更能顯示出良好的療效。(4)脾主宗筋造血生髓從脾胃開始,造人也要從脾胃開始,食和色都在風木。所以「木曰屈直」,而人之宗筋亦能屈能伸。中醫講的宗筋,就是現代所謂的生殖器。孔子說:「食、色,性也」,食則造血生髓,色乃結胎造人,均在脾胃得到落實。中醫也講,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脾胃的造化之功被中醫疏忽了幾千年。過去只講脾為後天之本,它何嘗又不是先天之本呢?食和色這兩件事是不可分的。又,色者欲也,欲者風也。古人說,牝牡相誘謂之風,指的就是撮合男女交媾的媒妁之功。(5)脾統血中醫講脾統血,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是指造血,若脾胃生化之機不行,則血無來源,所以血取決於脾。另一方面木性疏利,風性開泄,若木郁風動,則正疏不用,邪泄便作,就可能導致出血諸證,是為失統。(6)脾的神識功能脾開竅於口,主受納,其味辛,其色青,其臭膻,其音角,觸覺剛柔曲直。臭膻,正是牝牡相誘的氣息,所以東方風木主生化。脾開竅於口,不僅指水谷受納之入口,還包括精卵排出之口和糟粕排出之口,此所謂前後兩竅。脾的神稱魂,其情為驚。驚之過為悸(動),悸(動)而有怒放,怒則魂神不藏,在器則木郁風淫。2、胃腸功能(1)風化水谷五府之中,惟胃腸二頭相通,上出於咽喉口竅,下出於肛門,上下相通,故能生風。因此,胃腸乃是風府。正因為胃腸為風府,所以才能鼓動胃腸,磨化水谷。因為胃腸為風府,所以能上奉精華,下傳糟粕。(2)風動蟲生中焦如漚,漚在胃府,故有風動蟲生。《傷寒》中吐蛔的烏梅丸證,是胃腸本腑生蟲,有力的說明了胃為風府。因為有風,所以宗筋才能生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看到生蛆的情景。蛆也是漚出來的,是無中生有,也是風動蟲生。此風當然不僅是自然界的八風,還有物體本身包含的風性能量。有這種風性能量的物質均是木類及其對應的肉筋,所以不僅漚肉會生蛆,漚木也生蛆。風木生蟲,所以中醫講風木主生殖。同理,化膿生蛆的病也要從風木而治。(3)食色性也孔子說:「食、色,性也」,食則造血生髓,色乃結胎造人,均在脾胃得到落實。中醫也講,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脾胃的造化之功被中醫疏忽了幾千年。過去只講脾為後天之本,它何嘗又不是先天之本呢?食和色這兩件事是不可分的。又,食色者,起於欲也,欲者風也。古人說,牝牡相誘謂之風,指的就是撮合男女交媾的媒妁之功。食慾同樣源於胃風。如果沒有風,人就沒有生存和繁衍的慾望,不僅個體生命不復存在,整個物種也將滅絕。但是,滿足慾望也是有代價的,滿足食慾,則可能病從口入,而且消耗元精種子,增加負熵能量;滿足色慾,則消耗元精種子和後天腦髓,如果縱慾,則損傷免疫,加速衰老,減少壽命。(四)肝與膽1、肝藏功能(1)肝為罷極之本極者變也,所謂「金曰從革」,言其極變之所從。《內經》講「肝為罷極之本」,罷極,就是極而知返,一是返回太極中央,故血入心脈;二是返回先天乾陽,也是返回腎機,故髓歸腎藏於腦海。陽氣行到燥金之地已達「天九」極限之數,再往前便是返回乾元歸「O」,或者返回中土為「五」。西方為壯老生新之地,壯老休於戌,返歸於中,新生起於亥,兆於腎機命門,作於脾胃風木。所以罷極在西,肝亦在西。(2)肝藏血血從何來?不是從腎水來,也不是直接從脾木來,而是由腎機啟動,由脾胃生化,到肺焦氣化,再到肝膽變化而來。生化在脾,變革在肝。因此,肝藏血當藏於西土燥金成熟之地,不會藏於東方風木生化之地。正是因為肝藏血於後天乾金「九陽」之位,故其竅光明而能視物。(3)肝為將軍之官將軍者,統帥金戈鐵馬,正是罷極之官,若無果斷和堅凝的性格怎能勝任?能屈能伸者怎可做將軍之官?所以肝必然在金地。那麼肝為將軍之官在人體的生理活動中有什麼具體的功用呢?主要是防止血液和骨髓的腐敗,象軍隊守護國土一樣保護流入血脈和歸藏大腦的精髓安全。用現代醫學的話來說,就是主要的免疫器官,與現代醫學的認知完全一致。在五行生機裡面,肝機是最不容易得病的,所以,中醫真正的肝病,尤其是器質性病變,相對最少。但是,一旦病變,就是大問題。這在《傷寒》中可以看出來,總觀本書第七章的那些醫案亦能反映出來。這個認識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對現代醫學裡的血液病和骨髓病的中醫治療可以提供全新的理論指導。(4)肝主骨人身之中骨頭最硬,性若金石,因此,肝主骨乃是自然之理。骨中之髓,是血之極變,亦血中之精,乃歸元之物,故交由腎所主而藏於乾陽之腑——腦海。所謂肝腎同源、乾金生水,均於此處得到落實。有人將金生水解釋為金屬熔化成液體,完全誤解。骨之色白,乃是乾金之色。《內經》將骨交由腎主,故曰 「黑當骨」(《素問·五藏生成》),與事實不符。土壤學裡有一個術語叫「風化」,是指風對岩石的侵蝕作用,正是這種作用才有了可以生長植物的土壤。這與河圖指出生金之後才生土的道理相合。這也給我們一種啟發,骨病一定與風邪有關。是風造成現代所謂骨質疏鬆、鈣流失等問題。從這個自然的道理來看,過去講金克木是錯誤的,而風木克金倒是真實的。所以五行生剋那套東西可以休矣。(5)肝的神識功能肝開竅於目,主視覺。其味酸,其臭腥 ,其色赤(血之色),亦色白(骨之色),其音商,其觸覺清涼堅牢。腥是殺牲的氣息,所以位在西方。酸從酉,「一」(陽)入於西方之時。肝的神為魄,其情為悲。悲之過為哀(恫),哀(恫)則魄神不藏,以致金郁燥淫為病。2、膽腑功能(1)煉血生髓肝機變革,所以能煉血生髓,同時也得助於膽腑九陽之氣。若無膽腑九陽之極化燥煉,肝機何以罷極生變?水谷精氣何以凝聚成血液,血液何以進一步凝鍊成精髓?所以,肝藏之功,多有膽腑之勞。(2)光明視物肝所以能開竅於目,而主視覺,全賴膽腑九陽之氣。九陽燥氣,秉自先天乾陽,因此,肝竅能視。(3)膽主決斷膽的決斷之力成就了將軍之官,也保證了血髓的質量和安全。這與膽腑的「九陽真睛」分不開。現代醫學認識到肝為重要的免疫器官,證明中華先聖的「直覺」是完全正確的。這也說明了肝為什麼要開竅於目。若是將肝放在木位,怎麼也想不通「木」與「目」有何聯繫。有個詞叫「金剛怒目」,可以用做「膽主決斷」的生動寫照。(五)心與脈人身藏腑惟心與脈連為「一」體,這是人體自然的事實,也符合自然的道理,因此,心脈對應太極中央濕土。1、心脈主樞河說:天五生濕,地十成土。天九成燥之後,天數已極,極則返中,故有天五生濕,地十成土。前面講的風化就是這個道理。十為地數之極,一旦到十便歸「O」,故十亦為太極之數。五為天數之中數,故歸於五行之「中央戊己濕土」。十二地支,丑辰未戌四時歸中,故水火木金皆有土。所以土能樞四象。人身藏腑,四肢百胲,無不通於心脈,所以心脈主樞。心秉「地十」之數,在人身既是最大之藏,此形而下連通全身者,心則身也。心又是最小歸零之藏,形而上其大無外者,所以命名為心。脈秉天五之數,應「戊己」歸中,應「丑辰未戌」分主四方,流布周身,故命名為脈。心脈合,所以能樞四象。心脈主樞,樞什麼呢?樞氣血神。生命的活動和維持,全賴氣血神的滋養。心脈為什麼能樞?因為心脈由氣血神構成,神與宇宙相通,氣與宇宙相連,宇宙動則神氣動,神氣動則血動,神氣血皆動,故心脈能樞。2、心主神明《內經》說心藏神,是謂識神。心藏神,故居中央。明者非日也,日月合方為明,亦即太陽照在月上方為明。心主神明,是說心中有神則明,是水火合濕,氣血合脈方為明。故心藏神於太極中央則明。又,濕為水火之中氣,居於脈中,濕平則氣血和。若土正不用,則寒熱催生濕邪,寒勝則濕寒交作,熱勝則濕熱交蒸。濕淫為邪,則神明不保,變為神昏。所謂心主神明,其實是心脈神明。心神依氣血合脈,不獨立於氣血,故神為心藏,亦為脈輸,由此能外發為「覺」。聽臭觸視味,無不賴氣血所養。3、心主五味《內經》說心開竅於舌,此竅不同於彼竅。腎肺脾肝之竅,皆從月肉,皆左右或上下相對而立於外,象「- -」,象陽之動。惟心竅者,獨立於內,無左右上下對分,也無月肉相從,象太極中和合「一」,與心脈藏腑合「一」相應,與心藏神相應。因此,開竅於舌者必居太極中央。又,五味分辨主要在舌不在口,因此,開竅於口的脾不能居於中央,而應回到水谷入口的生化之地去,將中樞之地交還給心脈。由於神明與五味統一於心,所以常人與水谷之「氣味」統一,病人則與湯藥之「氣味」統一。最終,生理、病理、治理和藥理皆統一於神明「氣味」。4、心主四肢四肢是身體的外部運動組織,要做這種運動必須有識神的指揮,因此,四肢屬於心。我們常說十指連心,也是這個道理。可見,四肢的病要從心脈著手,也要從主血主骨的肝金著手,也要從主氣的肺火著手,也要從主筋肉和「風化」的脾胃著手,還要從主髓的腎水著手。這就是中醫的整體論治。5、心腦相通心脈主血,血為後天精髓的上源,極變成髓而存於骨中,與先天髓海相通。所以心與腦的關係就是後天與先天的關係。先天之髓海也是「後天」長成,胎兒在母腹與母體的心脈相連,所以母體的「後天」心神也會影響胎兒的大腦發育,一定程度上決定胎兒的智力。這便是智力的遺傳。智力屬於後天,所以胎兒後天的智力更多遺傳自母體,而先天的元神更多源自父本。這既是自然的道理,也是人類社會的實際。我們說元神是先天的,是由先天的精帶來的,而且與宇宙終極本源相通。那麼後天的心神自然是後天的精髓產生的。所以嬰兒出生以後,看不出他有什麼智力,只能隨著身體的成長才逐漸有了智力的增長。生命活動必須是心神指引的,當嬰兒離開母體後,其心神靠母乳滋養。後天心神的物質基礎是氣血,根本是氣,因為血也是由氣變化而來。呼吸是氣的直接來源,也是主要來源。飲食水谷是血的主要來源,也是氣的補充。呼吸之氣,是天地之間的太極中氣,太極中氣就有太極信息。神為信使,太極信息就是中央心神。為什麼心脈要合於太極中央濕土,道理就在這裡。嬰兒出生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呼吸,是要把心神接上。水谷飲食,也是大氣層之內的天地中氣,無論寒、熱、溫、涼、平,總體上是中氣,只是有所偏頗,這是生命成體的前提,在原理中已作過論述。呼吸直接關乎識神,所以,修鍊元神的人都要從調息下手,也就是盡量抑制呼吸,從而抑制識神,當進入到不用口鼻呼吸的「胎息」狀態,元神就會復出。更有修鍊家為了更加有利於抑制識神,不僅調息,而且拒絕水谷。這種稱為「辟穀」的修鍊功夫,對於要復甦元神的努力確實非常必要。另一種情況,是當神情受到刺激而出現激動時,也就是四方的志意魂魄受到刺激,出現恐怖、喜樂、驚悸、悲哀等大幅變動時,最簡便有效的調控方法,是做深長呼吸,通過深呼吸迅速補充中氣,即補養中央心神。中央心神得到加強,就能有效約束四方偏神,使他們安定下來。同時,深長呼吸,通過加大呼吸的波長,降低呼吸的波幅,也就降低了呼吸的極化程度,因此能夠迅速抑制心神的波動。尤其是脾魂肝魄被激動時,也就是俗稱的「發怒」、「發脾氣」、「肝火逆沖」時,簡單的深呼吸就能使人從這些激動狀態迅速回歸平和。6、心脈的神識功能心開竅於舌,主味覺,其味甘,其臭香,其色黃,其音宮,其觸濕潤穌軟。味出於水谷,其中有神。臭出於呼吸,出於氣,其神更著。香臭入心,故香被中醫用來急救。當代中醫大家李可先生,以救治危急疑難重症著稱,他處方用藥其中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常用麝香醒神續命,然後再用大破大立之法轉危為安。從中醫的理論和臨床實踐看,神是「物質」的存在,當然它在有形之中而本自無形。心的神就叫神,其情為思。思的意思是心掛四面八方。思之過為憂,憂則神散而不歸舍,久則土郁濕淫。入脈的淡味過去很少引起理論上的重視,其實這裡面很有道理。「淡」是水火共擔,而且炎為二火,這就是「中」,就是濕而不淫,所以中醫用來滲濕利水的葯多是甘味很淡,以致淡而無味。第四節 人體生命五行系統的能量生化運動人體生命五行系統的能量生化運動可以分為先天能量生化運動和後天能量生化運動,兩個能量生化運動之間,保持著相互協調、交織不可分割的關係。先天精氣能量包括經絡能量,是後天能量生化運動的種子和原動力,是由父母一次性置入,常人後天無法產生。先天精氣的能量運動主要是通過經絡向人體發布元程序信息,使人體生命的構造和運動,在空間和時間上不超出基本的規定(規律)。後天能量是人體生命通過呼吸和飲食從宇宙獲取的能量。中醫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後天能量的生化運動,經絡也是投射在後天的能量及其運動之上。能量生化運動的過程就是人體的生理過程,中醫原本將其概括為腦主元機,心樞四象,五機順行,一脈周流。如圖3-3、圖3-4所示。
這裡要強調,推動這個生理運動的最初力量是腎機命門發出的元精元陽。也就是說,伴隨一脈周流的,是元陽精氣的升浮降沉,這是由五藏負責的。而後天造血生髓,一脈周流的過程,主角是五腑。所謂腦主元機,心樞四象,五機順行,一脈周流,主要包含了以下五個方面的意義:其一,是說人的生理活動雖然可以分解為方方面面,但歸納起來就是心脈的周流不息,所有的活動都指向形成並維持一個平和的心脈。一個平和的心脈意味著人體生命的神、氣、血達到了充分的和諧,也意味著氣血的生產和消耗是平和的,而且有所節餘。節餘出來的氣血一部分用於長身體,另一部分用於轉化成髓存在腦海里。這是生命成長的階段。過了這個階段,氣血不僅沒有節餘,而且開始生產衰退,開始用以前儲蓄的精髓。其二,是說氣血的生產和消耗過程是在心神的統一協調之下進行的;反過來,氣血的生產和消耗也影響心神的平和。最終,血、氣、神達成和諧,這一脈就能周流不息。其三,是說精氣神合脈周流的過程雖然複雜,但是我們可以將這個複雜的連續過程分解為五個流程來認識和把握。這五個流程分別由心脈、腎胱、肺焦、脾胃、肝膽所主導,就象一個工廠的五個生產部門,分別承擔著五類工作任務。其中,心機不具體參與精氣的生產活動,主要負責各部門生產的組織、指揮、協調、運輸,起著中樞的作用,就象工廠的經理部門,使所有部門及其所進行的所有活動,形成一個完整和諧的系統。以上所說的五個生命流程,是決定生命系統和生命活動的五個機關,在以後的論述中,我們統一稱為五個生機。中醫就是主要通過了解和掌握這五個生機和首腦元機(包括元神-經絡系統),來了解和掌握整個生命系統的。其四,是指一脈周流的後天生理活動,要以大腦元神-經絡為先機,以大腦為根據,就象地球生態系統以太陽為根據。這同時也是說元神這個東西很重要,我們越重視它,離生命的本核就越近,反之亦然。其實人的很多病多出在要極力掙脫「元神」的控制,抗拒自然的規律。關於這一點,我們還會在其它章節談到。其五,一脈周流,從器的層面講是一血周流,從氣的層面講是一氣周流。再深入一步,就是陽氣能量的周流,就是坎中那一團陽氣的周流,從腎發出,木火為之用,又從肺降收,金水為之藏。史上真正的中醫大師,都是在這個境界行走的。然而,氣和器都還不是一脈周流的真正本質,本質是神信周流,是信息能量的周流。其實,現代科學也是要深入事物本質的,否則就不會不余遺力去尋找「基本粒子」,也不會去研究基因。為什麼西方大科學家都不得不驚嘆,中國上古的哲學包含了現代科學最新的發現?就是因為科學從外部觀察,到了接近事物本質的時候,與中國上古哲人的「直覺」發現非常接近了。現代科學從起步開始,其宗旨就是為了探求世界的本質,而且將來也是這樣,如果我們從這個意義上把握科學,那麼,中國的道學就是「超科學」,以太極陰陽五行學說為根本的中醫就是「超醫學」。中醫不能愚蠢地朝著科學的反方向運動,搞化簡為繁那一套,而是應該順應科學發展的潮流,化繁為簡。一、維持人體生命系統的能量來源人體生命系統必須從外部獲得能量補充才能維持系統穩定有序地存續。而且,如果不能補充負熵能量(我們說的宇宙本源能量,或者說大道本源能量,應該屬於負熵能量),人體生命系統必然最終走向能量平衡而崩潰,即生命終結。這種導致系統崩潰的能量平衡就是對稱性的平衡。好比是相同體積100℃的水與0℃的水混合必然平衡於50℃,而停止熱運動,意味著「生命」活動的終結,換著是人,則活人成殭屍。生命必須是非對稱的平衡,或是60℃或是70℃的平衡,即能量不斷獲得補充而不至於趨向50℃。也就是八卦圖所表達的那個狀態。但是,如果補充的不是負熵能量,就會把水燒乾。這只是一個比方。如圖3-2,3-5所示,人體生命有三個獲取外部能量的渠道。一是飲食,二是口鼻呼吸,三是經絡「呼吸」。前兩個渠道都是獲取熵增能量,就是低於太陽光速的能量,因此,僅僅靠這種能量,人的理論壽命可以達到120-150年,最終走向能量絕對平衡——死亡。只有第三條渠道,即經絡「呼吸」的能量是「超光波」能量,即負熵能量。但是,人的後天識神會屏蔽經絡能量與人體的溝通,使人體失去這個能量渠道。所以人有一種宿命,就是越「想」長壽越是不能,無論如何努力到時間就結束,甚至「想」得越多,努力越大,死得反而越快。1、呼吸的能量如圖3-5所示,從理論上講,人體本可以從呼吸獲得與飲食相同的經過大氣層分解的太陽能量,即五行能量,但是呼吸的能量密度太低,不足以滿足人的創造活動所需,所以才必須通過飲食補充。食物的作用,就是幫助人類「壓縮」太陽能量。在生物界,僅靠呼吸生存的物種是很多的,其中最讓人們印象深刻的是龜。龜可以很長時間不進食,當然這個時候它是極度安靜的。有一種靜修的呼吸功夫就叫龜息。當人們主要以飲食維生時,熵增亦加快。我們有理由相信,上古人類的能量來源不像後世,主要依賴食物,因此,他們的壽命一定很長。《內經》說的「上古真人」應該不是無端的傳說,而是深藏在人類元神中的真實的遠古記憶。
2、飲食的能量通過飲食補充能量這是人類發展後天識神所必不可少的。但是,隨著人類極化活動的增加,飲食能量的「氣味」越來越偏,比較中和的主食吃得越來越少,因此,越是依靠飲食,就越是加速生命系統熵值的增加,離經絡呼吸越來越遠。人類為了發明創造,付出了遺失負熵能量的代價。3、經絡的能量經絡的能量有兩途。一是經由父母交合,先天置入生命系統的元精,其中包含元氣、元信即元神,它是一次性注入,用完就沒了。這個能量的密度是非常高的,以至於常人根本不敢相信,會有這種能量存在體內。二是體外大道本源終極能量,現代常人無法用上它。修鍊家以成仙為目標,就是想返回經絡呼吸,食「氣」而生的長壽狀態,進而成為長生不老的真人。二、血與脈我們經常說「血脈」,但是對血脈的認識一直模糊不清,或者完全搬用現代醫學的解剖知識。中醫原本認為,血脈的意義並非止於解剖,當然也沒有舊書渲染的那樣玄秘。1、血血是人體生命系統的太極能量,它由人體五個生機合作生產,又供養五個生機,也就是說血同時含有五個生機所需的五味五氣二十五種能量。五味是指咸、苦、辛、酸、甘,五氣指寒、熱、溫、涼、平。五氣五味,我們在中醫藥理中會更詳細討論。血是上述五種氣味的中和能量,因此,血的氣味本應是甘平的。但是血的載體是坎水,或者說血的主要成分是坎水,所以,常人的血,味咸偏寒,而非甘平。味是來自「地」的能量,是成形的能量。氣是來自「天」的能量,是活性的、做功的能量。氣味是中國人的醫療和飲食養生與物質能量進行溝通的中介。因為中醫和中華飲食不講這個能量的成分和化學元素是什麼,只講氣味。血中含有五氣五味,五氣來自天,五味來自地。血含有可分辨的識神,所以,五氣五味是識神可以直覺分辨的。這是「氣味」可以成為醫學中介的道理所在。中醫講「心藏神」,這個神的其中一個物質基礎就是血液,其本質是血藏神,血藏有天氣與地味的神。後面說到脈的時候,我們還要提到一個氣,那是直接呼吸的中氣,也叫大氣,是大氣層即天地之間的中和之氣。呼吸之氣,本質是天地之間的混和之氣,但是,它沒有經過食物(主要是植物)的分析轉換,所以它是太極混沌之氣,又叫太極中氣,它的信息也就是太極混沌的信息,又叫太極中和信息。所以,人體的脈絡之中,除了天地分辨之神,還有一種太極中和之神。正是有了這個太極中和之神,血的五氣五味才能總體上保持均衡,才能維持一脈周流。通常所說的心神,就是這個中和之神。呼吸之氣,中和之神是通過肺進入心室,再從心室進入脈道的,所以,中醫講肺藏氣,心藏神。呼吸的太極中和之神,也是識神通向無極統一元神的中介。如圖3-2和圖3-5的描述,口鼻呼吸越是深長,呼吸的波幅就越小,波長就越長,呼吸曲線就越接近經絡呼吸的直線,當口鼻呼吸曲線與經絡呼吸曲線(直線)重合的時候,人體進入經絡呼吸狀態,元神就可以「現靈」了。2、脈脈是輸送上述氣味分辨能量以及太極中和能量的管道網路,《內經》說它是「奇恆之府」。脈之奇恆,在於藏而不漏,周流不息,網路全身。脈由三種能量構成,一是呼吸的太極中和能量,二是血中包含的在天五氣活性能量,三是血中包含的在地五味成形能量。如圖3-6所示。為了敘述方便統一,我們將血中包含的在天五氣活性能量,和血中包含的在地五味成形能量,合稱為「血」,將口鼻呼吸的太極中和能量,簡稱為「氣」,由此,脈就成了「氣血」的通道。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將氣血之脈,簡稱為「血脈」,或直接稱脈。必須指出,以上論述和圖3-6,省略了血的有形載體——坎水。血為什麼是鹹味而不是中土的甘味,原因就是血以水為基。因此,中醫一向認為血是偏陰(寒)性的。
3、脈象準確地理解血脈,可以更好地認識脈診的意義。所謂脈診,就是通過觸覺脈象,了解人體血液的虛實和血液的寒熱溫涼狀態,以及呼吸的狀態,根據這些信息,再與它證相參,判斷病機和病因。脈診的目的是審察病機,尋找病因。正常人的脈象,中和不偏,氣血充實,不淫不虛;搏動有力,節奏均勻,不快不慢。所以,切脈無論浮取、中取、沉取均得。在後面中醫治理的有關章節,我們會詳細討論脈象和脈診。三、乾元生機乾元生機,即首腦生機,包括先天和後天兩個方面。後天部分由腎機命門啟動,先天部分由先天元神發動。先天元神是先天注入的,後天不能生產,它以先天之精為載體置於大腦之中。用現代科學的語言來說,它或許是一種「超光波」或「超光量子」能量,統制太極中和能量與陰陽極化能量的運動,控制人體生命組織的形態構造。這種「超光能量」在人體組織的網路構造就是我們講的經絡。經絡是先天元神與人體生命溝通的網路。關於經絡更詳細的討論參見本書的有關章節。後天識神,也就是後天心智是可以「生產」積累的,但是後天心智的產生又必須以元神為根據,它與元神的關係就是坤「元」與乾元的關係。大腦元神的活動與太陽乾元的活動相聯。因為太陽光能是超光與低光能量的臨界能量,所以能夠與元神相感。當太陽進入少陽風木寅卯辰的時候,也即太陽從東方升起的時候,元神經絡指示風木胃脾值令,開始從血里吸取所需的能量,進行水谷消化工作,並且長養所轄的組織與器官。當太陽進入太陽熱火巳午未的時候,也即太陽在當頭的時候,元神經絡指示熱火三焦肺值令,開始吸取能量進行蒸華收集水谷之精的工作,並長養所轄的組織與器官。當太陽進入少陰燥金申酉戌的時候,即太陽由出專入的時候,元神經絡指示燥金膽肝值令,吸取能量進行冷凝水谷精氣化成血與髓的工作,並長養所轄的組織與器官。當太陽進入太陰寒水亥子丑的時候,即太陽隱沒的時候,元神經絡指示膀胱和腎值令,吸取能量進行髓化精的工作,並長養所轄的組織與器官。心脈要在辰未戌丑值令,所以全程協作上述各腑藏的活動,並長養所轄的組織與器官。元神主導的上述工作,是不以人的後天識神為轉移的,叫做本能。元神驅動上述生機是通過相應的心神達成的。這些相應的心神是志、意、魂、魄、神。志是心在北方腎藏的神,象心在土下,是潛龍勿用的狀態,是心神潛藏如太陽隱沒,故人有睡眠,其對應的情緒是悲哀幽囚而恐怖(怖是恐之過)。意是心在南方肺藏的神,主茂發,象音在心上,是志出於天的狀態,或者說雷龍在天的狀態,其對應的情緒是由驚動升發為喜樂(樂是喜之過)。魂是心在東方脾藏的神,主升動,象雲,其對應的情緒是從幽囚而恐怖轉為解放而驚悸(悸是驚之過)。魄是心在西方肝藏的神,主收降,象日白由南入西,其對應的情緒是由喜樂收降為悲哀(哀是悲之過)。情緒周流變化為正常生機,停留鬱積就會生邪致病。先天精機,是指先天之精發動後天精髓生產的生機。先天之精是先天注入,後天不能生產,是用來做後天之精的種子,所以叫先天精機。後天精髓是以先天精髓為種子,由先天神機發動後天五個生機,利用水谷為原料生化而成,是血的精華。先天之精是不斷減少的,所以後天之精的生產會在達到一個高峰後逐漸減少,直到完全停止,這便是生命由壯變老,最後死亡的過程。四、後天五機的能量運動為了更形象地描述後天業務的生產過程,也即五個生機的生產活動,我們借用外觀可見的釀酒的工藝流程來做參照,如圖3-3所示。1、腎機的能量運動天干壬癸,地支亥子之時,元神經絡通過心機指示腎與膀胱開機,起動後天氣血和腦髓的生產流程。腎與膀胱按照神示,將庫存在腦海的腦髓拿出一點作為種子,釋放在寒水之中,使其成為含有陽精的、溫暖的、可以化育的坎水。同時,腎機也將上一個流程產生的精髓封藏到腦海中。腎機控制生命精髓的出入,所以,古人將腎機稱為命門,非常形象而生動。腎機命門這個流程,好比是釀酒廠的生產準備車間,酵母保管員從倉庫取出一點酵母,配上水,點上一支小火加溫,化成活性酵母溶液。這個活性的酵母液就好比溫暖的坎水。當然,腎機還有另一項比「釀酒」更偉大的天職,就是取出腦髓直接輸送到脾機所主的宗筋(生殖系統),作為生殖之精。脾機再將這些生殖之精「風化」成「精蟲」,即現代所謂的「卵子」和「精子」。生殖之精是用來生人的,因此,不參與後天血髓的生產循環。對於個體生命本身來講,生殖是純粹的腦髓消耗。中國古人很早就認識到,要延年益壽,就必須節制男女交合,減少腦髓的消耗,因此,古代醫家有「五十分床,六十分房」的說法。按:現代科學研究發現,男人的精液和腦髓的成分完全相同,性交會降低人的智力,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記憶力減退,此外還有意志力減退,「智商」降低。西方人講「戀愛中的男人智商最低」,其本質就是大量的腦髓被作為生殖之精消耗了。2、脾機的能量運動天干甲乙,地支寅卯之時,元神經絡通過心機指示脾胃開機,脾胃將進食的水谷五味進行散形(風化),並將坎水投入,同時利用胃腸的陽熱和三焦的陽熱進行中溫漚化,使水谷精華與糟粕分離,精華由脾木發揮疏利作用將其上疏到上焦華蓋,同時將糟粕從腸道排出體外。這個流程好比釀酒廠的釀造發酵車間,準備合格的原料(脾為諫議之官,就是要把好原料關),將上一工序做成的活性酵母液投入,然後放到一個大蒸鍋上微微加熱,定時攪拌,隨著發酵的完成和溫度不斷提高,水谷中的精華被逼了出來,這時就要啟動下一工序了。3、肺機的能量運動天干丙丁,地支巳午之時,元神經絡通過心機指示肺焦開機。肺如華蓋,蓋在三焦大釜的上焦,脾胃上疏的精華被收集在華蓋里,上焦之熱使其進一步氣化變成霧露,華蓋肺機發揮收降之功,將這些精華霧露送入肝膽。同時將剩餘水液從三焦水道決瀆到膀胱,再由膀胱排出體外,這就是尿。上述過程就好比釀酒廠的蒸餾工序,將完成發酵的水谷原料進行加熱,使逼出來的水谷精華變成氣體,同時在蒸鍋頂部蓋上收集氣體的蓋子,將氣化的水谷精華導向冷凝器。接下來就要啟動冷凝工序了。肺機還有一個任務就是通過口鼻呼吸將太極中氣送入心室,再從心室送入脈腑,與血合脈,推動血液運動,沿著脈絡流布周身。4、肝機的能量運動天干庚辛,地支申酉之時,元神經絡通過心機指示肝膽開機。肝膽將肺家送來的水谷精華進行冷卻凝鍊,燥化加工,變成血液,並在血液的基礎上進一步燥化加工變出精髓,血液送入心脈,精髓下傳給腎機封藏到髓海。剩餘的水液則從三焦水道注入膀胱排出體外。整個血髓的生化過程到此完成。接下來是運輸的工作。上述過程就好比釀酒工廠的調酒工序,將水谷精華收集到冷凝器,重新變成液體,隨後進行點化做成美酒,經過質量把關(膽主決斷是要把好血髓成品的質量關),將合格產品送到倉庫里保存,並按計劃投入流通。其中一部分要進一步濃縮做成「酒娘」或調配成酒基。到此,整個釀酒的生產過程也告完成。5、心機的能量運動天干戊己和地支丑、辰、未、戌之時,元神經絡指示心脈開機,使心脈處於不停的工作狀態,並按時向其它四機傳達開機的指令,保持四機的順利交接。這個工序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與肺機合作,將中氣注入脈道,與血合脈同行,最終成就一脈周流。同時保證脈道通暢,時刻為各個生機輸送氣血營養。上述過程就象釀酒廠的管理部門和內部的動力與物流部門,定時向各工序下達生產計劃指令,提供能源動力,傳輸半成品和成品。人體生命系統的後天血髓生化過程,即人體生理過程,基本就是這個樣子。這整個過程,歸納起來,就是我們說的「元神開機(又稱首腦元機),心樞四象,五機順行,一脈周流「。同時必須指出,除元神開機是純陽之機,其它五機,每一生機都是由藏腑構成的非對稱太極中和小系統。腑秉在天之氣,而在天之氣都是由陽極和陰極之氣組成的偏正之氣,包含兩種極化能量,藏秉在地中和之形質(味)能量,藏腑合起來,正好構成一個太極中和子系統。如圖3-7所示。在實際應用的時候則簡化成圖3-8。所以,看到簡化圖的時候,一定要明白腑中有兩極。從圖3-7和3-8可以看出,藏腑生機的構造和脈的構造,以及太極陰陽的構造,三者之間的架構完全一致,均體現了三生萬物的最高哲學原理。
推薦閱讀:
※治病的層次
※中醫小白養成記 | (一)艾的大保健
※(12)中醫五音
※刮刮手指百病不侵!老中醫教你一招治百病!(真人示範)
※《我為什麼反對中醫?》——小兒外科副主任裴洪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