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三種境界

引言萬物清明,這是天和地的最佳組合,是清明節的第一種境界。感謝宇宙萬物,凸顯人文關愛,是清明節的第二種境界。清明祭掃,使人們獲得情感的凈化與升華,是清明節的第三種境界。天 地「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這是《歲時百問》中的說法。

清明,是大自然變化的時令,是二十四節氣中比較重要的節氣。它是大自然的節日,是人回歸自然的精神訴求。春回大地,人回自然。清明由寒食、上巳、清明三節合一而來,寒食節禁火寒食,寓意保護自然,保護家園,保護自我。清明是從柳枝上轉身的。忽的一陣風,你就看見楊柳依依的景緻,呈現出一種清新的氣息。那嫩綠的細枝,一條條垂下,絲絲縷縷,纏纏綿綿。這份隨風飄拂在清明中的美麗,讓人想起一種人生態度——明凈,簡潔。清明節又稱寒食節、柳節。唐代詩人來鵬在《清明日與友人游玉粒塘庄》中寫道:「幾宿春山逐陸郎,清明時節好煙光。」煙光,指的是柳色。裊裊炊煙中柳枝若隱若現,在陽光里如煙似霧,為春光留下無盡的遐想。一年好景清明日,正是踏青賞柳時。柳是春天的使者,令無數文人墨客為之傾情。賀知章的「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寫的是勃勃生機;周邦彥的「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漂綿送行色」,說的是離別之意;李清照的「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訴的是哀怨之情。萬物清明,這是天和地的最佳組合,是清明節的第一種境界。人 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作為傳統節日,清明節最早可以追溯到周代。最初只是一個節氣,到了唐玄宗年間與寒食合併,演變成懷念祭祀家族先人的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耳熟的詩句。萬物復甦,生命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生長過程,這本該是一個吉慶的時節,為何古人卻愁緒滿懷?中國人的清明憂傷,是一個特異的人文現象,並且形成了向先人表達敬意與感恩的節日。這樣一個季節,古希臘的人們也悲傷不已,他們創作了自己的哀歌:酒神在冬天裡死去,又將在春天裡復活。對生命悲劇性的感傷行為,使古希臘產生了悲劇藝術。中國人自然有自己關愛生命的表達方式。他們放飛風箏,去問候逝去的親人;他們去踏青,再次感受祖先的祝福。春天來了,生命自然也應當得到新的輪迴,讓祖先的靈魂回到鮮花盛開的人世間,享受這美麗的景色。這是一種至高無上的人文關懷。清明文化是崇拜祖先的文化。它凝聚著中華民族對祖先的敬仰與追思,承載著中華民族子孫綿延、尊祖敬宗的文化情懷。所有清明節由來的傳說和民俗文化行為,無一例外地浸透著中國人特有的「感恩」情結:感謝皇天后土,感謝列祖列宗,感謝宇宙萬物。清明節是中國人的感恩節。人文關愛,是清明節的第二種境界。心 靈哲學家說,真正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生命本身。清明是關乎生命的節日,它讓人從紛擾的空間之維回到時間之維。

清明之時,人們摘采新柳,或纏柳葉於髮際,或戴柳圈於頭上,或插柳枝於地頭。在天地和諧,物與我和諧的宇宙中,敬重先祖,踏青植樹。人們的心靈中,纏繞著無盡的哀思。《清明上河圖》中繪有一頂從汴梁郊外掃墓回來的轎子,上面插滿了柳枝。清明祭祖,事涉鬼魂,為了防止邪氣侵襲,就插柳於戶,戴柳於首以避之。這個風俗源於一段讓人蕩氣迴腸的歷史——春秋時,介子推追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列國,曾割下股肉給重耳充饑。重耳復國當上晉文公以後,介子推便偕母隱歸山林。晉文公為了感恩,燒山逼他出來受封。介子推不肯,和老母一起被活活燒死在一棵大柳樹下。翌年,晉文公率群臣祭拜介子推,見墳前柳絲輕拂,便用柳枝編了一個圈戴在頭上,以示懷念。由此,插柳、戴柳便延續成每年清明祭奠的習俗。祭掃祖先的陵墓,人們獲得的是心靈的凈化。哲學家說,真正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生命本身。清明是關乎生命的節日,它讓人從紛擾的空間之維回到時間之維。每一次掃墓,都是生者與死者的對話,它不僅掃去逝者碑上的塵埃,更掃去活人心裡的塵埃,讓生活回到生命本身,重歸內心世界的寧凈。在天地清明的日子裡,面對亡故的先人,表達敬意與傷懷,它對每一個人的心靈的陶冶是任何其他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古希臘美學家說,悲劇使人獲得的,是一次情感體驗上的凈化與升華,那麼,清明祭掃呢,使人們獲得情感的凈化與升華。心靈的凈化,是清明節的第三種境界。副刊:說字&述言土生說字 ——凈【凈浄】(jìnɡ)「凈」,異體為「浄」。形聲字,從水,爭聲。《說文?水部》:「浄,魯北城門池也。」《說文》釋「浄」字意為魯國北城門護城河名,因城門名「爭」,故池名之為「浄」。水性至柔,包容而純凈,「浄」從「水」表示與水的性質有關;「爭」的字形為兩手持物。「水」「爭」為「浄」,意為雙手持物用水洗滌,力爭使之清潔沒有污垢。《廣韻?勁韻》:「浄,無垢也。」本義為沒有污垢之意。簡化字「凈」中之「仌」為冰,「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水愈潔則冰愈固。「凈」者,力求像水一樣清潔,意為要像冰一樣純凈。「凈」為清潔、清靜之意:飲食要「凈」,起居要「凈」,心靈更要「凈」。水凈可鑒物,心凈能明理。心靈的純凈使人脫離塵世的煩擾,心境澄明,了悟真諦。「凈」也是戲劇中的一個角色,俗稱花臉。在臉上用各種色彩勾勒圖案,用以表現性格氣質上粗獷、奇偉、豪邁的人物。這類人物通常音色寬闊宏亮,唱腔粗獷渾厚,動作頓挫鮮明。如在京劇中,廉頗、關羽、張飛、曹操、包拯等即是凈扮。「凈」有利於身心平衡,有利於養生修身。從生理上來說,起居要凈,飲食要凈;從心理上來說,心要凈,意要凈。「欲心凈,須修心。」心凈是一種修為,是一種境界。心凈淡化了塵世俗物,淡化了人際紛爭,淡化了是非得失。佛家講「六根清凈」。「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接觸的對象便是「六塵」,指眾生從外感到內在對現世所存在的外物的感應、感受。「六根清凈」是生理和心理上不再隨著外境的幻象而轉,此為一塵不染之「凈」。道家所說的「清凈無為」中的「清凈」,是耳根的清凈,是眼目所及之清凈,更是心神的清凈。「清凈無為」講的是克制外欲,順應自然,不加強制,以達到神清心凈。
推薦閱讀:

丁酉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文
全民行騙時代,清明旅遊被扒三層皮!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清明節提問:你家還有祖墳嗎?還有家譜嗎?
如何用英文和老外聊清明節?滿分公園答疑

TAG:清明 | 境界 | 清明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