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心理學

陳兵先生《佛教心理學》

2011-04-05 09:33:40|

智慧之道,盡在人心——評陳兵先生的十年力作《佛教心理學》

來自: 佛緣資訊摘要: 智慧之道,盡在人心——評陳兵先生的十年力作《佛教心理學》世界和人的奧秘,已經被無數聖賢追尋了數千年,至今還沒有答案。風靡當代世界的西方思潮以哲學和心理學兩大陣營,藉助邏輯思辯、自我反思、客觀觀察、儀器......

世界和人的奧秘,已經被無數聖賢追尋了數千年,至今還沒有答案。風靡當代世界的西方思潮以哲學和心理學兩大陣營,藉助邏輯思辯、自我反思、客觀觀察、儀器測試、生化分析等等不同的方法,全力探究這一謎題,點滴積累成的研究成果,仍然難以給出共識性的答案。那麼古老的東方呢,她對這個關係到人類福祉的重大課題是否有獨特的見解?讀完陳兵先生的《佛教心理學》一書,我不僅感嘆,佛教的博大智慧和胸懷,無不在這一心之中圓融,在這一書之內展現。

筆者曾經深入心理學研究,希望以此解開心靈與世界之謎,這大概是因為「心理學」的名稱,暗示著它會講述心靈世界的奧秘。深入之後卻發現,主流心理學毋寧說是以客觀方法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牢牢地被它的研究方法、儀器、資金等限制。而與哲學相關連的人文心理學則學派林立,爭論之聲不絕,其整合的腳步蹣跚不前。可以說,心靈世界的奧秘在西方仍然無解。與此相對,佛教智慧向來以「直指人心」著稱,以宗教教育的形式講述了心靈存在、成長和超越的全部過程、各種境界和具體操作方法,實在是無盡的寶庫。

心理學家、科學家、佛學研究者和踐行者早已認識到,現代人尋求心靈真相的路途,恐怕要通過將佛教和心理學的融合來實現。太虛大師認為,佛教心理學必能窮盡心智的奧秘,必是現代心理學發展的方向。上世紀初,以榮格為首的分析心理家們把目光投向了藏傳佛教和禪宗。今天,整合心理學之父威爾伯藉助禪定和佛教解脫論理解人類意識發展的階梯。2004年秋天,世界頂尖級思想家和學者雲集麻省理工學院,討論如何整合科學家和佛教踐行者的智慧理解世界實相。遺傳學家埃里克·蘭德說:「科學僅僅是理解這個世界的一種方法,佛教踐行者帶給科學一種精緻的新技術,為心理訓練提供了細緻的底本。佛教採用一種與眾不同的視角看待常和無常。佛教把情感看作一種可以訓練的技巧,也許十年之內就會有外科醫師建議人們每周進行五次精神鍛煉。」

在這種世界性趨勢之下,《佛教心理學》誕生了。它不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是開闢一個新學科、新領域的奠基之作。融通東西方文化精髓的梁啟超先生在百年前就提出了佛教心理學這一名詞,明確指出從心理學的視角研究佛教,必然會利己利世,為現代心理學研究注入新的活力,將佛學研究推向一個新的高峰。但是,佛教心理學的建立絕非易事。佛教典籍浩如煙海,文詞偏僻生晦,邏輯結構錯綜複雜,包含的義理深奧繁細,論著的邏輯和風格又不同於當今,給研究者帶來了極大的困難。對各宗義理的理解,必須以個人智慧和經驗為基礎;對各種方法的運用,必須靠親身修證體驗。佛教心理學建立的難點,一者在閱讀精通大量深晦著作上,二者在親自修證的研究方法上。近百年來佛教心理學的任務,仍然是理清佛教典籍,建立起佛教心理學的理論體系,以當代話語詮釋古代經論,這些任務都在《佛教心理學》中完成了。可以說,此書是應時而生的一部巨著。

陳兵先生研習佛學已有三十二年之久,深諳佛學精意,有切實的自身修持和感悟,對佛教研究獨具批判的眼光。他以十一年心血著述此書,融通原始佛教、小乘、大乘、密乘義理,以內省、冥想等方法觀察體悟自我和他人的心靈世界。在此過程中,他將階段性研究成果寫成文章和書籍出版,已經受到了佛學研究者和修行者的廣泛認可。另一方面,他信解行合一的方法、勤奮不懈的努力、博大精深的智慧、寧靜包容的心態,既是此書的基礎,也為讀者和研習者提供了可信的保證。

陳兵先生對佛教心理學的對象——心靈——進行了三個方面的研究。首先,他整合了佛教發展歷史上對心的論述,形成佛教的心識結構說和心理功能說,稱心靈為「多功能多層次的集起」。強調心識造作是一切因緣之首,心識與業力互相糾結作用,造就了凡夫的生存樣態和煩惱體驗。並且指出,真正的心靈並非如凡夫所體驗到的那樣散亂分裂、煩惱叢生,而「是具有眾多奇妙功能的超巨系統,有能統一全體的功能」,這種能力的張顯需要通過自凈其心的過程,加強般若智慧,喚起自性清凈心。

在此基礎上,陳先生進一步提出了佛教心理學獨特的心性論。佛教對心性本凈、心性本覺、心體光明的肯定,是自我修持的前提,也是凡夫心理世界形成的基礎。西方心理學對普通人的心理進行研究,指出每個人的行為方式、應對習慣、心理運作等都具有相對穩定的獨立而持久的特點,這些特點以「自我」為核心組成人的人格。以心性本凈為核心的佛教心理學認為,自我、人格、慾望、認知等心理內容與生老病死、苦樂情仇相關,雖然是常人心理的一大部分,卻不是重要部分。常人的心理體驗、心理結構和動力,都可以歸到自性清凈心上。心性廣大空無、本然如此、不易不變,與煩惱不一不異,且靈明覺知,蘊含著超乎想像的智慧之力。相信本來清凈的自心,發現並實現這一清凈心,才是佛教心理學的任務。

心識結構說、心理功能說和心性論是佛教對心理現象的基本學說。在此基礎上,陳先生將西方心理學的幾個重要研究範疇,即人格、自我、動力、認知、信仰等,在佛學領域內進行了考察、比較和批評,提出了佛教心理學的理想人格說、無我真我說、欲愛說、智慧認知說、正智信仰說等。

《佛教心理學》的主旨,絕不限於闡明人類心靈的結構和運作機理,而是在此基礎上,繼續闡明人世煩惱的來源以及煩惱的解脫之道,並將這些智慧和技巧,靈活運用在心理治療、企業和社會管理、教育、媒體傳播、法律等各個方面。在理論上,《佛教心理學》全面整合了佛教義理,在事與理、相與性、知與行等方面,按照清晰的邏輯順序,揭示出心靈的緣起、不二等深刻諦理。在實踐操作上,《佛教心理學》修整了各宗各派戒、定、慧的修持方法,提出在日常生活中以正見正志安心、以正戒約束心、以不放逸防護心、以方便對治調心、以喜樂滋養心、以舍放鬆心、以懺悔清洗心、以禪定煉心、以智慧清凈心等十數條原則和方法,形成豐富完整的自我成長方法體系。根據不同人的特點和需要,指出了小乘、大乘和密乘三種修持進程。並總結了修持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偏差,提供了可能的修正方法。

除了完整地梳理佛教心理學的體系,陳兵先生還將其與西方心理學作了比較,主張二者各有所長,應當互相補充。佛教心理學主張以一元性的智慧關照心靈,藉此達到實相與解脫,這與西方心理學主客二分的研究視角和我他分立的研究基調全然不同,導致了二者在出發點、方法論和研究目的上的差異。佛教心理學的智慧,可以幫助西方心理學打破支離破碎的局面,引導科學研究關注人的生死煩惱,發掘人心的無限潛能,完成「大心理學」的整合,實現人的大智慧。而西方心理學的科學性,可以補充佛教在世俗層面上的不足,促進佛教的科學化和現代化。

佛教客觀考察了世間的現象,指出心為萬法之首,如實知心便是解脫之道。可以說,整個佛教歷史所演說的就是不同人在不同文化、不同機緣下對心靈的感知。陳兵先生提出的佛教心理學具有廣闊的包容性、開放性和發展性,具有朝氣勃勃的生命力。佛教心理學的發展,同樣如這門學科所展示的,要以一元的智慧為依託,以慈悲光明的心性為基礎,實踐一條通向完美人格的覺悟之路。

《佛教心理學》具有實用性、可讀性和學術性。適合佛教修行者、心理學研究者和一般讀者反覆研讀。切身修行的佛教弟子,可以從此書中開闊眼界,感悟到正見的智慧,得到具體的修行方法。心理學研究者閱讀此書,可以體會佛教深邃獨特的視角,從全新的角度考察心理學研究,為心理學的發展開闢新途。即使是沒有佛教信仰,也沒有心理學研究興趣的人,同樣可以從此書中獲得大量的佛學和心理學知識,讓生活增添智慧和快樂的光輝。

本文引自:http://bbs.foyuan.net/article-112666-1.html

作者:高穎,心理學碩士,佛學博士,現為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博士後,研究興趣集中在佛教心理學、宗教心理學和心理治療領域。

附:《佛教心理學》轉自 陳兵佛教吧 貼吧

引子 1.時代的呼喚 2.東西方文明的交融會合 3.新的綜合性學科的建立 風雷激蕩的二十世紀不僅使人類社會發生了滄海桑田的變化,也徹底改變了人類社會整體的心靈結構,當人們從幾千年來田園詩般平靜、安適的夢境中被現代文明隆隆的機器聲驚醒時,心靈的異化促使人們積極的追尋撫慰之道,由此促進了二十世紀現代心理學的誕生和發展。 人們生活在經濟成長迅速、科技文明發達、物質富裕的現代,精神食糧卻相對的匱乏。當身心受到外在環境種種的壓力,或挫折傷害,無法調適克服時,心理則易生病,產生苦悶、燥郁。 佛教心理學指出一切痛苦的根源,昭示生命的意義價值,引導人們認識心中的秘密,拋棄內心的貪、瞋、痴,防範心理疾病的產生,幫助人類建立健全的身心,享受幸福快樂的生活。 二十世紀五○年代以來,西方心理學的主流思潮,廣泛吸取東方文化的智慧,並多方展現佛教的思想特色。其中,佛教心理學的誕生標誌著東西方文明在探索人類心靈奧秘方面的交流與融合。隨著現代科技的日新月異,佛教心理學必然更能因應時代的需求,為現代人類解決更多心理的問題,造福社會。 當代著名佛教研究學者、四川大學陳兵教授即將出版的新著《佛教心理學》堪稱目前佛教心理學研究領域內的最新力作,這也標誌著這門新的綜合性學科的建立。

2內容簡介、前言及目錄轉自club.china.com ⑴內容簡介 轉自club.china.com 本書從現代心理學和佛法的雙重視角,對古今中外各系佛教思想的核心——有關心靈的學說,作了一番現代整合,忠實地濃縮了佛法的精華,作出使現代人容易明白的詮釋。既有深刻的理論論證,又有治理自心、完善人格,乃至明心見性,獲得大智慧、大安樂、大自在的具體技術。是一部深入淺出的學術力作,是佛教心理學的最佳教科書,是學佛修行的必要輔導,為心理學工作者提供了精深博大的參照體系,為廣大愛好佛學和心理學的讀者提供了學習佛法的方便。

⑵前言 早在人類智慧初開的少年時代,人自身最為重要、最為奇妙,「日用而不知」的心靈「黑箱」,便吸引了東西方文明古國哲人智士的深切關注。大略與西哲蘇格拉底、柏拉圖等將對心靈的探討列為重大哲學問題同時或更早,東方先哲也用自家獨特的方式探究心靈秘奧。創生於古印度,後來覆蓋了大半個亞洲的佛教,在心靈研究方面成果尤為卓著,形成一家關於心理、心靈的精深博大的學說。在東方諸家之學中,佛教向以精研心靈、擅長治心著稱。西方學者普遍將佛教看作一種具有宗教基礎的心理學或「精神科學」,當代中國心理學家多視佛教為一種「文化心理學」。 20世紀初以來,佛教心理學便引起了西方學者的重視,不少心理學家吸收佛教思想,從佛教中尋找解決心理問題的鑰匙和醫治心理疾病的靈丹妙藥。在當代西方,佛教心理學已成為眾多心理學派中具有獨特地位的一家,出現了一批佛教心理學家,有了專門的佛教心理學研究、治療、諮詢機構。佛教界也越來越重視以佛法醫治心理疾病、解決社會心理問題,呼籲佛教與心理學的整合,一些佛學院校將「佛教心理學」列為一門重要課程。社會需要佛法提供切實可行的治心良方,人們希望佛教法師充當心理醫生的角色。佛法心理學化,成為現代、後現代佛教的一大特色。運用現代心理學的科學方法研究傳統佛教思想,吸收現代心理學的成果豐富佛法,發展佛教心理學,以「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是佛教心理學在新世紀前進的方向,也是「佛法現代化」的最重要途徑,是建設「人間佛教」的關鍵性措施。對佛教心理學作學術性的研究及從心理學角度研究佛教,雖然已有了近百年的歷史,出過一二十本專著,但其內容或者有些單薄,或偏重於某個佛教宗派之學、某一部佛教論典,或者專述佛教心理學說的某一方面,或專講佛教心理學的通俗應用、臨床治療,尚缺乏對佛教心理學作全面研究介紹的專著。作為佛教第二故鄉的中國,在佛教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尚遠遠落後於西方和日本。 這本《佛教心理學》,是作者申報的國家教委「九五」博士點基金課題的最終成果。從開始研究到完成書稿,用了足足11年時間,原稿100萬字。本書從廣大讀者、心理學工作者掌握佛教心理學精華的主旨出發,刪略原稿中學術考究及與西方心理學比較的文字,壓縮到80萬字,並使行文盡量具有可讀性,可以作為一本佛教心理學的教材和普及讀物,主要為佛教徒提供修行的輔導,為心理學工作者提供參照體系,為廣大愛好佛學和心理學的讀者提供了解佛教心理學和佛法的方便。 本書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從現代心理學和佛法的雙重視角,對散見於大量佛典中的各時期、各地區、各宗派有關心識的思想作了一番現代整合,按其所涉及的重要內容和其間的邏輯聯繫,分為18章,力圖忠實地概括全體佛教心理學思想的原旨,並做出使現代人比較容易明白的詮釋。不囿於佛教某一宗派之學,而力圖整合從古到今的全體佛法。引現代心理學證佛學、補佛學,引佛學補充、升華現代心理學,並以心性及明心見性的技術為精髓,可以說是本書寫作的特點。對古代佛教著述中較為薄弱而從現代心理學看來顯得重要的問題,則盡量依據佛教義理進行必要的補充發揮。在論述、引證佛典時,盡量按歷史順序安排先後,以反映佛教思想演進的路線,不違學術的科學性。 作者本想使這本書成為既具學術性,又具實用性、可讀性的佛教心理學教科書,但由於學力、精力、條件所限,只能關在書齋中對佛典文字作整理爬梳,基本上未能採用現代心理學研究應該採用的調查、個案、測試等研究方法,只是盡量引用了一些用這種方法研究的成果。在用佛教傳統的解行相應、止觀雙運法修證上,個人所得也非常有限。總之,只能根據自己的條件,在佛教心理學研究方面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錯誤疏漏,在所難免,懇望方家批評指正。 佛教心理學的現代建設和現代研究,是一個需要多人從多方面長時間投入的重大課題,深切期盼時賢、後賢共同努力,貢獻出更成熟、更實用的佛教心理學研究成果,化為廣大眾生自凈其心的實踐,使古老而常新的佛法,在促進人類心靈健康、精神升華,及社會祥和、世界和平上,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本書寫作過程中,承蒙星雲大師資助,鄭石岩、黃心川、黃夏年、尹立、依昱、滿紀、鄭志明、明堯、明潔、張利民、王雷泉、程群等提供有關資料,王永會、羅同兵、哈磊、劉朝霞、何松、尹小曼、陳勁波、劉亞明、唐希鵬、宋道發、李緩等幫助電腦技術,在此一併致謝,並迴向功德於一切關心、參與、支持此書出版的人,以及每位讀者、批評者。目錄 第一章 佛教與心理學(緒論) 第一節 佛教對心的高度重視 第三節 佛教心理學源流概略 第四節 佛教心理學的特質、價值和影響第二章 心—多功能多層次的集起(上) 第一節 「心」的名義 第二節 受想行識四蘊 第三節 眼耳鼻舌身五識 第四節 意識 第五節 第七末那識 第六節 第八阿賴耶識 第七節 第九識第三章 心—多功能多層次的集起(中) 第一節 無記及不定心所法 第二節 善心所法 第三節 不善心所法及煩惱的辨認 第四節 八十九心與百二十一心 第五節 百六十世間心與八十性妄

以下轉自 豆瓣-佛教心理學-陳兵

佛教向以擅長治心著稱,佛稱大醫王,專以治療眾生心病為己任。宋孝宗「以佛治心」之言,表達了多元文化兼容並蓄的中國人對佛教功能的界定。人類文化中,若論對心理衛生、精神健康的重視,當數佛教為第一。佛教以心為決定眾生苦樂升沉,乃至國土世界污染清凈的關鍵,《雜阿經》卷十佛言:「心惱故眾生惱,心凈故眾生凈。」《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四《厭舍品》云:「心清凈故世界清凈,心雜穢故世界雜穢,我佛法中以心為主,一切諸法無不由心。」用如實的知見「自治其心」、「自凈其意」,因而成為佛陀所示解脫世間諸苦、提升精神境界的要道。人對境臨事,心中儘管自然會起貪慾、憤怒等煩惱,心理活動具有一定程度的非自主性,但人心更有慧、精進、慈悲等殊勝的正面功能,完全可以利用這些功能,以智能自主心、鍛煉心、凈化心,提高智商、情商和精神境界,自塑完美人格。《中阿含··念處經》載:佛陀教導徒眾「以心治心」,就像木匠用繩墨在木料上打上線,再用利斧斫治令直,又如兩位大力士捉住一個瘦弱的賊,隨意抓旋處置。《法句經》云:「洗除心垢,如工煉金。」意謂應像良工巧匠煉金打鐵那樣錘鍊自心,去除無明煩惱的雜質垢穢,使心如同金子一樣純凈。佛陀從對人生痛苦和存在意義的反省入手,以人內心深處了生死、趨求常樂的終極關懷為核心,對人心的結構、內容、性質及造成苦惱的因果作了明晰的解析,通過切身的實踐驗證,提出了一整套自治其心以達到「現法安樂」乃至涅盤解脫的技術。後世的佛教大師們,對佛陀教法不斷發揮補充,形成精深博大的治心之學。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看,佛陀是一位極其高明的心理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導師,佛法是一門高級的心理學。            佛教的修行體系,從歸依、發心到戒定慧三學、三十七道品,大乘菩薩行六度、密法瑜伽等,都是為治理自心而設計,都可以看作鍛煉心及心理治療的技術,或曰「心理衛生技術」、「精神保健體操」。正如宗薩欽哲仁波切在《佛教的見地與修行》中所說:「佛陀的一切教法,都可以認為是訓練心的方法。」佛教治理、鍛煉心的方法極其豐富,主要者大略有以下十二門:            1、以正信、正歸依、正見安心     正確的信仰提供人生的終極理想,是人安身立命之大本,乃一切精神力量包括自治其心的精神力量之源泉。正見指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是人生旅途不可或缺的指南針和方向盤,也是進行心理鍛煉和治療的必要指導。佛教修行的第一步——三歸依,建議人了解佛教的內容和特質,觀察佛陀人格的偉大及佛法的真理性、可驗證性、佛陀聖弟子的清凈品性,經過深入了解、思考、比較、抉擇,自覺歸依佛法僧三寶。這種正歸依,能予人堅強的精神支柱,使人在茫茫宇宙、滔滔人海中找到可靠的歸宿,心靈得以安頓。三歸依的核心,是樹立正見,通過學習佛法,確信一切無常、諸法無我而業果不虛,乃本然如是的真實而非佛陀所造作;人生的意義,應是在佛法真理的指導下,過好物質的、倫理的、精神的生活,報恩盡職,為眾生、社會服務奉獻,如實認識自心、凈化自心,完善人格,獲得現前、後世、究竟的安樂。這種正信正見,本身就具有提高精神境界、治療心理疾病的巨大作用。            2、以發心振作心     發心,為修行的必要「加行」或起點,有如汽車上路前的確定目的地和加油。發心有發增上心、出離心、菩提心三個層次。增上心者,通過觀察因果業報和人身的珍貴,決心合理生活,離惡行善,盡諸責任,做個合格的人、好人,獲得今生後世的利樂。出離心者,通過觀察人生的痛苦和世間的缺陷,決心以如實知見的智能凈化自心,超越不圓滿的生命形態,獲得涅盤常樂。菩提心者,通過觀察諸佛的功德、眾生的苦難、社會的弊病和自己的心性,發願修大乘道,以利樂眾生、莊嚴國土為己任,帶動眾生同趨生命進化的頂峰——成佛。藏傳佛教有極其具體的發起如上三心的觀修方法。發心使人具有明確、高尚的人生目標,能賦予人鍛煉自心的強大力量和積極向上的陽剛之氣,脫離卑劣、怯弱的低級心態,避免向下墮落。            3、以持戒約束心     持戒,乃佛教諸乘諸宗修行的基址,所謂「道品樓觀,以戒為郭」。持戒,是通過觀察思考,自覺求受佛戒,並依戒律之規範來約束自己的身口意三業。佛教各種戒,皆以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邪見、不貪慾十善為核心內容,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實質。受戒持戒,從心理衛生的角度講,是用認定的合理軌範,由約束行為、語言不作諸惡,力行諸善,從最粗顯的層面鍛煉心的自主能力,使心不被有害於自他的煩惱所牽,流於惡行惡言,大乘菩薩戒還有督促受持者力行諸善、恪盡利樂眾生職責的積極作用。持戒能使人避免殺害、貪污、盜竊、淫亂、縱慾、辱罵、挑撥、酗酒、吸毒、賭博等惡行,凈化社會環境。持戒者因行端走正,心安理得,能保持安然平穩的心態,如《法句經》偈所言:「持戒者安,全身無惱,夜卧恬淡,寤則多歡。」            4、以方便對治調伏心     方便,指為達到目的而採取的種種方法、技巧、技術;對治,謂針治煩惱和不良情緒,如對症服藥。佛教對治煩惱、妄念和不良情緒的方法很多,重要者有雙思惟法、觀息法、反面觀想法、轉治法、自我認定法等。雙思惟法,須經常注意自心的狀態,保持對自心的明白覺知,知道哪些心念、情緒是善的、有益的,哪些是惡的、無益有害的,當貪慾、憤怒等惡念將生、已生時,以正見思考其害處及將會引起的惡果,及時捨棄斷除,不令延續;當善念生起時,思考其有益而保持延續。觀息法,是在惡念、不良情緒生起後,轉念觀察自己的呼吸,或數息,或調息令漸漸深細,能很快止息惡念,平靜心波。反面觀想法,謂想像與煩惱妄念所念相反的東西,如慾火熾盛時觀想所貪戀的人身中有屎尿膿血等種種污穢不凈,怒火中燒時觀想所恨之人的優點、可愛之處,心情鬱悶時回想歡娛成功,驕傲時省察錯誤過失,等等。以不凈觀對治貪慾、慈悲觀對治嗔恨,是佛經中所舉最常用的對治法。轉治法,如慾火中燒時,將貪占心轉為慈愛心,觀想所貪愛的人如同姐妹子女等,這是佛陀教給比丘眾對治性愛衝動的重要方法。自我認定法,是在煩惱惡念生起時,提醒自己明白佛弟子、比丘等身份,認識到生起如是念頭非我所宜,實時捨棄。如《佛遺教經》中佛陀教導比丘「當自摩頭」,體認身份,棄除驕慢。此外,對治煩惱的方便還有具治法、兼治法、息念法、轉移法、縱念法等多種。            5、以智能觀心     這是佛教用以把握和凈化自心、斷滅煩惱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為佛教止觀修習中「觀「(毗婆舍那)的核心內容,是佛教全部修行道的心髓。智能,指對佛法特有的一切緣起、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真理之體認,以此正見觀照自心,深入觀析、體察心念生滅無常,來無所從,去無所至,空無自性,這樣觀察時,本身便有息滅煩惱妄念、截斷意識之流,使心清明寧靜的作用。《中阿含·念處經》中,佛以「觀心如心」四字總括觀心之要。當由如實觀心見到心的真如實性後,整個心理結構發生質變,對佛法和心的真實得到決定的體認,會產生把握自心的超常力量,容易保持安樂明覺的心境。佛教諸宗諸派,各有其觀心之道,大乘如來藏系的觀心要在於當下一念頓觀心的體性而「明心見性」,天台、華嚴、真言、禪宗及密教大圓滿、大手印、道果法等,皆以由觀心而見性為修持心要,有生住滅、去來、一異、一多、處所、過去現在未來三時、四運、四句推檢觀心等多種方法。天台宗的「一心三觀」則以本宗關於實相的「圓融三諦」頓觀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三即一,一即三,非一非三,而一而三。此宗還用「一念三千」的見地頓觀當下一念具足全宇宙的一切,稱「圓頓止觀」。            6、以懺悔清洗心     懺悔,是多種宗教通用的重要修行方法,佛教尤其是大乘、密乘對之亦十分重視。佛教懺悔之旨,在於清洗惡業、過錯的積垢,放卸心理包袱,使心從罪過錯誤的重壓下解脫,得以安然、純凈、輕快。佛教懺悔有具相懺、羯磨懺等講究形儀的方式,在僧眾或佛像前坦白髮露過錯,自我譴責,表示悔過,決心永不再犯。密教多以修金剛薩多法來進行懺悔。最有效的懺悔,是佛教特有的實相懺,要在以佛法的智能觀罪業、過錯本空,無能犯所犯、能懺所懺。如《觀普賢菩薩經》所云:「若人慾懺悔,端坐念實相,眾罪若霜露,慧日能消除。」            7、以慈悲軟化心     慈悲,是對眾生拔苦與樂的深度同情心、惻隱之心、仁愛心,將慈悲擴展至無條件、無限量、無分別、無執著,普遍於全宇宙一切眾生,名「大慈大悲」,是佛教崇尚的精神,乃佛菩薩主要的品性和感情。經云:「佛無一切心,唯有悲心在。」慈悲,可謂人類心靈苑囿中最美麗的花朵,世人多對與自己無關、有隙的人、敵人不慈悲,但沒有人不喜歡別人對他慈悲。慈悲給人溫暖、友愛,常懷慈悲,人皆友愛,社會生存環境自然會優化。佛教諸乘諸宗都十分重視對慈悲心的培養,諸乘共修的「四無量心」(四梵住)中的慈無量心、悲無量心,通過觀想,將慈悲擴展至無限,是軟化心靈、培養高尚品質的高級訓練方法,有對治冷漠、殘酷、怨恨、憤怒的特效。            8、以喜樂滋養心     喜悅、歡樂、愉快,是最佳的心靈營養品,常懷喜樂,給人喜樂,能使自他身心健康,延年益壽,人際關係和諧融洽。佛經中常說「法樂」、「禪悅」、「法喜」「隨喜」,樂,為涅盤的功德之一,獲得現前、後世乃至究竟的安樂(涅盤),是佛教的目標。中國佛寺山門殿中那大肚能容、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布袋和尚)形象,集中表達了佛教常懷喜樂、予人喜樂的精神。諸乘共修的「四無量心」中的第三「喜無量心」,通過觀想眾生歡喜、為眾生歡喜而歡喜,將歡喜心擴展至無限量,是陪養歡喜心的絕妙方法,為對治嫉妒的特效藥。            9、以「舍」寬鬆心     「舍」謂捨棄、放下、放鬆,佛教認為是有益的心理狀態。舍,主要指捨棄心中盤踞、粘著的貪占、憤怒、嫉恨等煩惱及憂愁、焦慮、散亂等不良情緒,捨棄因過度而變得有害的激動、狂喜、變態慈悲,捨棄貪惜吝嗇,斬斷不應有的情絲等,使心寬鬆、平靜。舍能令激動的心平靜,緊張的心放鬆,堵塞的心開通,是一種調節自心的重要技術。佛教「四無量心」中的第四「舍無量心」,通過觀想,放棄心中的激動和粘著,將舍心擴展至無限,有對治激動、散亂、吝嗇的特效。            10、以安忍煉心     安忍,梵語孱提(ksanti),指在任何刺激下心安然不動,是對心理承受力、包容力的鍛煉。大乘菩薩行六度中的忍度,專門鍛煉安忍,所忍受的對象,包括寒熱饑渴病痛等苦,打罵、誹謗、嘲諷、譏笑、陷害等逆緣,讚揚、奉承、歌頌等順緣,及甚深難解的佛法義理。安忍,須磨練自心,在任何情況下都平靜不動搖,臨危不懼,臨亂不慌,臨難不驚,遇謗不怒,讚譽不喜,勝而不驕,敗而不挫,難忍能忍,有如盤石,風吹不動,雨打不入,具包容一切、承受一切的海量,這是成就一切世間、出世間的事業所須具備的性格。大乘修習安忍的訣要,是以能忍所忍皆空的如實智能觀察,這種方法在鍛煉忍力上有特出的效用。            11、以精進磨礪心     精進一譯「勤」,梵語毗離耶(virya),指堅忍不拔、持久不懈、百折不回的意志力、毅力、耐力,是人心本具陽性的力量,可以開發、鍛煉、增長。精進被佛陀強調為成就世間、出世間一切事業所必須,為佛教諸乘修行道的重要內容,「正精進」列為八正道之一,三十七道品中的「四正勤」,以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恆令斷、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為內容,以精進斷惡修善,貫徹所有的修行道。大乘菩薩行六度中的精進度,專門鍛煉精進力,以緣起性空的智能觀照能精進、所精進皆空為修習的訣要,要求將精進力增長至無涯無際。            12、以禪定凝練心     禪定,為梵語禪那(dhyana)與三摩地(samadhi)之合譯,通指「心安一境」——高度專註的心態,佛教認為專註一境不散亂的定心乃成就一切世間、出世間事業所必須,《成實論》卷十四:「一切世間出世間利,皆以定心故得。」專門鍛煉定心的禪定,為佛教諸乘修行道的重要內容,戒定慧三學中的增上定(心)學,大乘菩薩行六度中的禪那度,都是禪定的修習,具體的修習方法有南傳上座部的「四十業處」,大乘的般舟、一行、覺意、首楞嚴、念佛等三昧,密教的四部瑜伽,總計多達數百種,形成一家精深博大的禪定學。佛教禪定的特點,是以如實知見的智能為導,強調「無智不禪」。禪宗之禪,更是定慧一體,不拘打坐的形式,即世間而出世間,頓入頓證。禪定修習不僅可以提高專註一境的能力,而且能使身心發生諸多良性變化,令人享受到高級的「禪悅」,有治病、健身、益智延年、開發潛能、伏住煩惱等功用。            此外,佛教還有念佛、念天、念死、持咒等多種治理、鍛煉心的方法。佛教徒日常所修的禮佛、誦經、祈禱、唱贊、聆聽虛靜淡遠的佛教音樂等宗教行儀,其實都有調整心、鍛煉心、治療心理疾病的效果。通過多種修習,對心靈從理想、情操、智能、意志、感情、自制力、專註力、忍耐力、情緒等多方面進行鍛煉,使人的心理素質全面、高度優化,心理結構從多煩惱、不自主、低層次的凡夫型逐漸提升到智能、慈悲、安祥、精進的完美聖智型,乃至由人而佛,可謂「心靈自我進化」或真正的「超自我實現」。            佛教修持與現代心理學     十九世紀末以來,出於對物質科技忽視人心的反對和補救,研究人心理現象的科學心理學越來越發達,出現過結構主義、行為主義、精神分析、人本主義等多家學說,至今已分出近二百個分支學科、交叉學科。心理學是二十世紀人文社會科學中成果最卓著、對其他學科影響最大者,心理學的日益發達,說明時代人心對認識自己、治理自心的需要在與日俱增。            近現代心理學與佛教關係頗為密切,佛教之學,對榮格、弗洛姆、馬斯洛等西方心理學大師的思想給了不少啟發,佛教對心靈認識之深刻及其治理心之技術的完善,受到西方心理學家們的由衷讚歎。佛教的思想精華被西方心理學界普遍認為是一種心理學,中國哲學家熊十力則稱佛家之學為「心理主義」。             1)佛教的修持方法被看作心理治療技術,其中有些與心理學的治療方法相通,或被心理學所吸收,如雙思惟法相當於心理學常用的「理情法」,觀息法等屬心理學的「轉移法」、懺悔相當於心理學的宣洩法等。佛教修持之道治療心理、精神疾病,鍛煉心智的效果,不斷被心理學用觀察、試驗、統計等科學方法證明。如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院Dr·SHah教授的研究表明:該國近五分之一的死亡可能是缺乏信仰所致。擁有高尚信仰情操的人,內心比較充實祥和,對物質和名利沒有過分的奢求,較少吸煙、賭博、酗酒、暴食、縱慾等不良習慣,因而不會有太大的精神壓力,身心較為健康。缺乏信仰者則精神壓力較大,容易罹患心理、精神疾病。佛教以正信正歸依正見安心,當然具有提高心理健康、治療精神心理疾病的作用。用腦電、心電等儀器和統計方法對禪定、瑜伽、氣功的研究結果表明:禪定可以使人體的呼吸、新陳代謝、血液循環、微循環、免疫功能、體溫、消化系統等生理指針發生良性變化,大腦額區阿爾法波大幅度增加,精神上的緊張和壓力得到緩解,從而發生健身、美容、提高智商情商、開發潛能等效應。大量研究證明:不酗酒、不吸煙、不偷盜、不淫亂縱慾,心情開朗,熱心助人,能使心理健康,疾病較少,壽命較長,反之,貪官、盜賊、罪犯、人格卑劣者,及心情不開朗、長期緊張、焦慮、有酗酒吸煙賭博等不良習慣的人,罹患心理、生理疾病的比例高,壽命較短。禮佛、誦經、祈禱,也被證明有心理治療之效,日本池見酉次郎的《自我分析》中說:「如果大聲反覆地朗誦祈禱的文句和佛經等,可以將長久積鬱於心,即刻就要爆發的怒火、怨氣以及其它激烈的情緒和感情,以平安的方式發散出去,起到凈化心靈的巨大作用。」             2) 在心理學界吸收改造佛教之學以發展自身的同時,佛教界適應時勢人心,從心理學、心理治療的角度向世人介紹佛法,將佛法心理學化、現代生活化,已經成為一種日益澎湃的潮流。東杜仁波切的《西藏醫心術》一書,將藏傳佛教寧瑪派的觀無我、念咒、觀想光明、觀呼吸、禪定等傳統修持方法,作為心理自我治療之道,用具有詩意的現代語言介紹給西方人,獲得廣泛歡迎與佳評,美國治療醫學研究所所長Dean Qrnish, M.Dtic 題詞:「閱讀這本絕妙好書,本身就是一種治療過程。」             3)土丹卻准法師的《開闊心,清凈心》從心理衛生角度講解佛法,亦頗為吸引人。台灣鄭石岩教授的《清心與自在》《精神體操》《過好每一天》等三十多種心理學著作,結合佛法、心理學,以大量心理諮商、治療案例為依託,以生動活潑的語言,開出了種種心理自療的處方,其內容包括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很大。法國一行禪師的《活得安祥》等系列著作,暢銷歐美,主要從心理調攝的角度極其藝術地解說禪宗在現代生活中的活潑應用,教人愉快地活在當下,培養愛心;他在世界各地舉辦的靜修,參加者頗眾,「靜修之後,很多人已經能夠解決自己的內心衝突,恢復與家人的交流對話。」             4)新世紀的新人中,自不乏亟求了生死、見性證果或往生凈土的傳統型正信佛弟子,但更多的社會人士希望的,大概是從佛法中得到醫治現前心理、精神疾病,達到心理健康的靈丹妙藥,希望佛教法師們充當高級心理醫師,指導人進行心靈鍛煉,解除心理、精神疾病的痛苦。適應人們的這種需要,從心理學、心理衛生的角度講解、實踐佛法,無疑是弘揚人間佛教的重要途徑。            對現代心理學而言,佛法是一座蘊藏豐富、開採價值極大的礦山。佛法對煩惱根源和深層心識的詳盡解析,尤其是大乘如來藏學關於心性的指示,對心理學可能有永恆的啟迪意義。佛法以無常無我等正見修觀以消融或轉化煩惱的方法,對心理學特別是精神分析學的治療法,大概會有點鐵成金之效。心理學向縱深發展,很可能與佛法同趨一軌。弗洛姆說:「如果把弗洛伊德變無意識為意識的原則推到最後,我們就接近於開悟的概念。」             5)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超自我實現,也應以成佛為極限。佛法從超越生死的需求著眼解決人的心靈問題,其作用和角色,大概也不是以精神心理疾病治療和心理衛生為本的心理學所能完全替代。心理學雖然發展迅速,但各種治療方法,療效並不理想,即與其理論的粗淺、漏洞,及重治療而輕鍛煉、而且治療不能及於病根相關,有待於從佛法等傳統文化的寶庫中汲取營養,不斷發展。            對佛教來說,現代心理學起碼應該看作一門最具參考價值、挑戰意義的新學說,從「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第一義,甚至應將心理學的成果看作佛法的運用和發展。佛教應該用心理學的觀測、實驗、統計等科學方法研究佛教的修行實踐和理論,整理和發展傳統的修持之道,對佛法作出容易被現代人所理解接受的闡釋。應該批判地吸收心理學的正確理論和系統脫敏、厭惡、發泄、笑、逆轉意圖、陰性強化、模仿、滿灌、認知、支持、暗示、疏導、催眠、自由聯想、娛樂、婚姻等多種多樣的治療方法,並高屋建瓴,對心理學的偏弊提供批判。現代心理學與佛學,應該相輔相成,心理學的成果,對佛教修持而言,亦不無助益,正如弗洛姆所說:「精神分析的澄清作用可以幫助學禪者避免幻相,而消除幻相正是開悟的條件。」         6)佛教的修持體系雖然精深博大,但佛教徒能很好掌握、靈活運用者,並不是很多,不少人是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後才拜佛、求佛、學佛的,往往有精神、心理問題乃至疾病,以這種心理基礎學佛,若缺乏正確指導,有時可能會加重心理病態,乃至被「魔事」干擾而成為精神病患者。佛教修行尤其是出世間法的修習,如果不具備必要的條件(如具正見、有明師指導等),可能出現偏弊,如觀無我可能會更加迷失自我,觀無常、苦、空可能會極端厭世而自殺,或難以與他人交往,感到與現實社會格格不入,修禪定則容易遭遇魔事或得「禪病」,修懺悔可能會加重罪惡感。這些情況,佛經中也有所指陳,列有對治方法,但不是所有的佛弟子都能掌握運用。康菲爾德的《心靈幽徑》一書,根據自己多年修持和心理治療的經驗,列舉了佛教徒中的種種神經質及治療方法,貢獻巨大。今天學佛的第一步,應該是調整心態,有心理、精神毛病者應先治好病,做一個心理健康的、合格的現代人,掌握種種自我治療、自我鍛煉心智的方法,在此基礎之上,才談得上參禪入定,了生死、出世間。就此而言,先學習佛教治理自心之學,吸取心理學調理心態、治療心理精神疾病的多種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組織人力對佛教心理學進行深入的、科學的研究,攝集佛教傳統及近現代心理學的成果,編寫出有深度、具可讀性和實用性的佛教心理學教科書,及各種普及性的佛教心理學讀物,開展佛教心理諮商,是一項很有意義、功德,非常需要的重大工程。        注釋:     1、熊十力《佛家名相通釋·撰述大意》頁6,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5。     2、公克、晨華譯《自我分析》頁67,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     3、鄭振煌譯,《推薦與佳評》頁6,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4、明潔、明堯譯《活得安祥·中文版前言》頁3,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9。     5、王雷泉、馮川譯《禪宗與精神分析》頁185,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     6、王雷泉、馮川譯,,《禪宗與精神分析》頁187,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

推薦閱讀:

學記:用時間管理終結焦慮【001】
《職場要懂心理學》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暗中報復人的惡毒方法?
接納承諾療法是如何幫助你的?
耶魯大學《心理學》之二——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學

TAG:心理學 | 心理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