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發露懺悔」說出來教育別人,實際上是在教育自己
分享:「發露懺悔」說出來教育別人,實際上是在教育自己
摘自凈宗經教(佛陀教育)網「學佛共修」修學體會 2015年12月30日
講經之前先將全經做概略的介紹,如「五重玄義」、「十門開啟」尊敬的凈空老法師、尊敬的共修系統的各位老師:阿彌陀佛!
弟子近些時間修學《地藏經玄義》,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在以前的修學中,聽老法師講經中提到的一些佛學詞語概念,覺得很抽象,往往忽略,甚至一帶而過,不求甚解。今天承蒙老法師深入淺出的講解,細細體會,頻頻點頭,能仔細的品出一些意味,身心愉悅。弟子愚鈍,未完全理解此經,今天我略說一下我的修學體會。
自古以來祖師大德們講經註疏,在未講經文之前一定先要將全經的大意,給聽眾做一個概略的介紹。這種介紹古人用的名詞很多,像天台家講的「五重玄義」,賢首所說的「十門開啟」,都是經前的介紹。
《地藏經玄義》是康熙年間青蓮法師[法名靈椉(cheng)]所注。青蓮法師用簡潔的語言幫助我們理解《地藏經》,理解修學時方便簡潔的方法,幫助眾生斷疑生信,使我們功夫得力,進而看破放下,轉迷為悟。
一、自性是宇宙萬法的由來
「原夫一念自性,體元湛寂。自性之心,用本虛靈。無相無名,絕思絕議。作群生之依止,為萬法之根源。究竟號中道正空,褒美稱第一義諦。」在《地藏經玄義》開篇「總論」部分,青蓮法師一開頭說這幾句話,就簡潔的說出宇宙萬法從哪裡來的?是從我們自性當中變現出來的。「自性」是什麼?一念。一念自性是什麼樣子?「體元湛寂」。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就明了,所有一切萬物,一切動物、植物、礦物,全都是真妄和合的現象。「為萬法之根源」,萬法就包含我們今天所講的植物、礦物,太空自然的現象,無所不包。這些現象是自性變現的,有情眾生是自性變現出來,無情眾生還是自性變現出來。
《地藏經》中用很多篇幅介紹地獄的種種苦,讓人看後汗毛直豎。
很多人有一個想法,「千萬別讓我墮地獄」,可是要弄明白地獄乃至十法界都是自己造作的,是自己自性變現的。在這裡青蓮法師直接指出來,「故知凡夫由昧心源而隨妄念,妄造惡業,妄受苦報。不憑至聖之大悲,曷解倒懸之極苦。是以地藏慈王,偏向幽冥界內,以同體慈悲,劫劫救援而未艾」。正是眾生沒有保持「一念自性,體元湛寂」,念念為自己,滿心的妄想分別執著,結果變成了障礙,變成了地獄、畜生等境界。若想離開三惡道,靠自己的去惡就善,靠改變自己自私自利的念頭。
地藏菩薩久遠劫來一直不辭辛苦救度眾生,我們還貪戀什麼?為報地藏菩薩的恩,為報諸佛菩薩的恩,我們趕緊修學。知道了這個道理,我們就會發心改變自己的用心,改變自己的念頭,提起學佛的勇氣和信心。
二、一切眾生皆是我過去父母、未來諸佛
每個人生活中有喜歡的,還有討厭的,甚至有不共戴天的仇敵,這種想法錯了。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是我過去父母、未來諸佛」。《地藏菩薩本願經》是我們佛門的「孝經」,它的內容教導我們「孝親尊師」。佛法的教學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佛法的圓滿也是在孝道上,徹始徹終就是講一個孝字。圓滿把孝道完成了,這個人稱為佛,行孝、盡孝沒有達到圓滿,這稱菩薩。
「一切眾生皆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這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愚昧無知,不知道過去、不知道未來,佛有能力、有智慧、有神通,知道過去、未來,所以他告訴我們,我們人與人、人與一切眾生關係太密切了。我們明白這個道理,舉一反三,我們知道尊敬我們的師長、敬愛我們的老師,把這個敬愛之心擴大,能夠敬愛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這個敬愛呈現,性德就流露了。我們以孝心、敬心,對待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這叫學菩薩道,這才真正叫發菩提心。用真誠心、用孝敬的態度,孝順一切眾生,尊敬一切眾生,自己謙虛卑下,不敢在人前,不敢在人上。處處站在上處,處處要走在人前,這是大病,這是嚴重的障礙,無量無邊的煩惱習氣不知不覺又起現行。
三、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我們學佛的弟子,做善事只為自己和家人積福,學佛也是為自己一個人成就,那心量太小了,與大乘佛法不相稱,我們要真正理解「眾生無邊誓願度」才會拓開心量。
「眾生無邊誓願度」這一句話就是我們要發心為無量無邊的眾生服務,「度」就是服務的意思,犧牲貢獻,服務一切眾生。度眾生就是度自己,因為眾生就是自己,不度眾生,自己的性德永遠不能夠圓滿現前。道理在此地,這是事實真相。
你要以為眾生不是自己,自己不是眾生,你性德永遠不能現前,無論怎麼精進,無論怎麼用功,說法說得天花亂墜,著作等身,也無濟於事。
可是想為眾生服務,要有服務的能力,你沒有能力拿什麼服務?所以要成就自己先要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德行先斷煩惱,成就自己心寂三昧、一行三昧,你到這個境界,你才有能力為眾生服務,你才有能力幫助一切眾生。「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願果然發出來,後面三願就完成了。
「眾生無邊誓願度」,要真干,不真干這一願做不到。真正發這個第一願,我們一定要認真努力來學習。我們自己早一天成就,眾生就早一天離苦,早一天享福;我們自己遲一天成就,就是讓一切眾生多受一天罪。不是為自己,為自己可以懈怠、可以懶散、可以不幹,為一切眾生。
四、佛法的修學要先求「根本智」
什麼叫「根本智」?《般若經》講:「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根本智」。要怎樣才能夠解如來真實義?古德教人「根本智」成就之後,自然「後得智」就隨之現前,這樣才能解佛真實義。
凈空法師通過自己修學經歷來讓我們悟出獲得智慧的方法,他親近李炳南老居士,老居士跟他約法三章:
第一個是拜他作老師、接受他的教導,除他講經說法之外,任何人講經說法都不能聽。
第二個條件,過去所學的統統要放下,他不承認。
第三個,你所看的書,無論是佛書、世間書,沒有經過同意不準看。
這一套方法是什麼?這一套方法是訓練根本智。一切都不能夠看,不能夠聽,專門跟他一個人,他帶路,他指路,他負責任。你要是不肯聽話,到處去聽,隨便去看,他就沒有辦法教你。你就是走廣學多聞了,你就是「有知」,不是學「無知」。他這個辦法教你不能看、也不能聽、也不能讀,這個方法就是走「無知」的道路。
「無知」修什麼?修清凈心。佛門裡也常說:「知事多時煩惱多,識人多處是非多」,所以學佛同修們要注意,我們是初學,最好把人跟事統統杜絕,讓你修清凈心。清凈心就是「根本智」,清凈心能生智慧。
所以我們要跟著老法師學習,要遵守一門深入,長時間的熏修,你才會得利益。可是這個方法,你得相信才行,你要不相信,這效果就收不到。一定要相信,這個方法傳了幾千年。
我們要反思自己學佛專不專,現在我們同修跟著老法師學佛,我們也應該自己給自己定下三條規定:不貪見多識廣;不貪認識人多少;塌下心來,天天隨著老法師學習經文。用個最淺顯的話來說,「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心定在一個法門、定在一部經上,修成三昧,就叫「一行三昧」。
之前未學佛前,我把自己看的太完美,覺得自己是好人,別人怎麼缺點都一大堆,通過跟著共修系統一段時間的學習,已經學會時常反思自己,看到了自己內心裏面的骯髒、污濁,學會仔細觀察身邊的人,真的發現他們每個人都有很多的優點,我暗暗地向他們學習,性格已經柔順了許多,學會了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比如,單位樓道總有隨便扔的紙張雜物,以前我總認為該別人打掃,與我無關,後來,在樓道經過時,我提醒自己撿起來,但很勉強,後來天天做,習慣了,只要看到垃圾就彎腰撿起,並不在意別人的表揚與否。以後的生活中,我應該進一步拓寬心量,對眾生心懷恭敬和感恩。
這是慚愧弟子的一點淺薄修學報告,有不妥之處,恭敬請各位老師、大德、同修斧正,感激涕零!
頂禮佛菩薩!
頂禮凈空老法師!
阿彌陀佛!
常慚愧弟子a01183敬呈
2015年12月26日
《地藏經》是佛門的孝經,是佛法的根本法尊敬的上凈下空老法師,尊敬的共修系統的各位大德,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
阿彌陀佛!
一年前,末學剛接觸到傳統文化和大乘佛法,就在網路上請到了一本《地藏菩薩本願經》,當時還沒有申請註冊佛陀教育網站,打算自學這個經本。當讀到經中所說地獄種種景象時,心驚膽戰、寒毛直豎,因為不理解經里的深刻道理,讀了兩遍以後就沒有再去認真的修學。這次承蒙地藏菩薩慈悲加持,末學能夠有這個機緣跟著凈空恩師在網路上修學這部大乘經典。從十月份開始,每天晚上打開電腦跟著老法師認真學習,從不間斷,到今天為止修學完這部經典,儘管很虔誠,但離透徹的理解還有一定的距離。今後我必須每天認真讀誦,並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去認真落實,真正達到解行相應。非常感恩凈空老法師!感恩共修系統的老師!
一、《地藏菩薩本願經》要義
這是唯一一次十方一切諸佛自始至終參加,無比殊勝莊嚴的稱性法會。《地藏經》是我們修學一切大乘的基礎和大根大本,是教導我們從心地修起的心地法門。我們修學大乘佛法從哪裡學起?從《地藏》學起,「地」是心地,「藏」是寶藏。心地裡面的寶藏是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才藝。自己心地寶藏,與十方諸佛如來無二無別,開採自性的寶藏一定要稱性,與性德相應才能開發出來;《地藏經》也是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與《華嚴》、《無量壽經》,無二無別,是一體。
這部《地藏經》是修凈宗法門的基礎,在佛法當中無論大乘、小乘,無論宗門教下、顯教密教,都建立在這個基礎上。《地藏經》講六道輪迴的真相,講地獄、餓鬼道的真相,這裡面業因果報、理事性相都有說明,就是造五逆十惡的罪業,明了之後只要依教奉行,就有辦法超越。
在無量法門裡面,《地藏經》所提倡的念佛法門在所有法門中是最有效果、最穩當、最快速、最方便。
二、學習地藏菩薩的「孝敬」精神
《地藏經》對於我們修學、做人、工作和生活關係非常大。這一部經全部的教義,歸納起來就講兩個字「孝敬」,「孝親尊師」;或者說就是「凈業三福」里的第一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所以這個經又是佛門的孝經,是佛法的根本法。
那麼「孝敬」怎麼落實?我們把對自己父母的孝,推而廣之,孝天下一切父母,孝天下一切長者,孝天下一切有緣人,孝天下一切人,孝天下眾生,要把一切有情眾生,看作自己「過去父母,未來諸佛」,這就是孝敬,就是菩薩心、佛心。如何孝行?莫過於念佛往生,孝之至也。
三、學習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
現實社會中,有許多兒女非但不能孝養父母,反而讓老人憂惱、傷心,甚至傷害雙親。這些罪苦眾生若能修習本經,而知不孝之果報,必能因畏其果報而改忤逆為孝順。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薩生生世世所發的深重誓願,都是為報父母之恩,都是為度母親盡孝而發的弘願。從「孝」裡面生慈悲,從「慈悲」裡面生智慧,從「智慧」裡面發起大心普度一切眾生。我們要發真心學習地藏菩薩,婆羅門女、光目女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經云:「思地獄苦,發菩提心。」地藏菩薩的本願就是我們自性的本願。釋迦牟尼佛慈悲哀閔眾生,在天宮囑咐地藏菩薩要救度眾生,佛不在世的時候,教化眾生的使命就委託給地藏菩薩。而且唯有地藏菩薩能度六道一切苦難眾生。
我們每天讀誦、解義、依教奉行,「歸依地藏菩薩」,處處勸導一切眾生斷惡修善,這就是地藏菩薩的心、地藏菩薩的願、地藏菩薩的行。
四、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做一個真正的「地藏菩薩」
修習《地藏經》,最終就是為了自己做一個地藏菩薩。
第一、首先要孝敬父母,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從孝敬父母推廣到孝敬一切有情眾生。
第二、地藏菩薩說不可做的事堅決不做。菩薩在《地藏菩薩本願經》的「觀眾生業緣品」中說,造五種惡業者,墮無間地獄,此五種罪我們絕對不能造。
第三、地獄無量,以無間地獄為最苦,受苦情況說不能盡,可見眾生業緣之深重,地藏菩薩發願度盡地獄眾生,亦可見地藏菩薩悲願之宏深。
我們學地藏菩薩之行,願成佛道,亦應發如是大願:「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劫,為是罪苦六道眾生,廣設方便,盡令解脫,而我自身方成佛道。」
第四、菩薩的修行法門是修「六度」。「六度」的第一是「布施」度。
「布施」度有財施、法施和無畏施三種。在日常生活中,要常行布施,供養一切苦難眾生。做到「三輪體空」,即無施作的我,無所施的物,也無受施之人,這才是清凈布施。
第五、要看破、放下。老法師苦口婆心地教我們這一生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要看破、要放下。提起諸佛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為利益一切眾生,捨己為人,什麼都能犧牲,什麼都能捨棄,這就是效法地藏菩薩。平時讀經、念佛是消除業障最有效果、最快速的方法,身心世界,世法、佛法統統放下,一心念佛。
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利益社會、利益眾生,決定不要有一念利益自己。利益自己是造業。明白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決定沒有自己,一切都是為眾生、為社會,為佛法樹好形象,為佛法久住世間。
印光大師說:「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靜坐常思己過,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從今以後末學一定要效法地藏菩薩,宣揚地藏法門,從本身做起,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一心念佛求生凈土。
以上是末學粗淺的學習體會,有不對的地方,懇請老師批評指正!
誠地感恩古聖先賢、感恩凈空恩師、感恩共修平台的各位大德同修!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慚愧弟子b00684頂禮敬呈
2015-12-26
「發露懺悔」說出來教育別人,實際上是在教育自己尊敬的凈空法師,胡小林居士,各位大德:
距第一次提交修學報告至今,幾乎半年了。回首這半年,真是時光如梭,感慨頗多!
為什麼拖了這麼久才交呢?當我第一次看完胡小林居士講座後,感覺受益匪淺,但無法從容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因為無法下手寫修學報告,就被其它的東西吸引了、雜學了(雖然在註冊時,自己承諾不雜學。我深深的懺悔自己的不信守承諾)。
期間又重新回到共修網,將胡居士的講座再看了一遍,還是沒有寫出來。到12月份又回到共修網,再次聽講座,忽然感覺對胡大德講的內容把握的更好了。我想說的是:一:因為雜學,沒有一門深入,半年的進步很緩慢;二:對於次第學習,不要急於求成,學習後,去干一段時間,再回過頭學習,再干,再學習,這樣對《弟子規》也好,對其它對修學內容也好,更能深層次的把握。
在註冊共修網前,我已背誦《弟子規》將近一年時間,內心沒有感受它的力量,所以到後期是非常抗拒背誦的,也就停止了背誦。當我看了胡大德講座後,我深深震撼,《弟子規》是用來做的,而不是背的。而為什麼並沒認真的去按《弟子規》1080個字的內容,113件事做呢?因為沒有看到後面的因果規律,理解的非常膚淺。
通過胡居士的講座,我的收穫如下(以下內容基本上是摘抄胡大德的講座內容):
一、《弟子規》背後是強有力的因果規律
《弟子規》的總結、發展、整理它是不昧因果的。它是因為多少年來,我們的老祖先們在生活、工作當中,使用因果規律,服從了因果規律,成功和失敗經驗教訓的總結,把它整理成為《弟子規》教給我們,讓我們學著去做,讓我們按照它來處事待人接物。所以《弟子規》要想學好,一定要深深地了解《弟子規》背後的因果規律。
「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凡事急不得,求不得,惱不得,不能拚命,唯有積善改命。《弟子規》講的都是小事,它沒有講道理,都是讓你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
我明白了:《弟子規》是教我們如何種善因,做到這113件事就是積善。
二、深切領悟到「心生萬法「及「斷惡行善」的重要性
祖師大德說,「未先行善,先求斷惡」,意思就是說,你先別在事上打轉轉,別老成天想著怎麼做好事、怎麼捐錢、怎麼做善事、怎麼幫助別人,先要把自己的噁心、惡行給斷掉,這比什麼都關鍵。佛問彌勒:「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 彌勒答曰:「念念成形,形皆有識。」佛問彌勒,彌勒回答這個問題,告訴我們一個最深的又是非常簡單的道理:我們每個人的物質環境跟精神環境是由我們自己的念頭打造出來的。如果我們的人事環境、物質環境,我們的精神活動、物質活動達不到我們的目的、不能實現我們的預期,問題在於你的念頭不善。什麼時候這個念頭不善?無始劫,過去無始,未來無終。
三、放下自我
學《弟子規》是把自己放下,把別人裝進心裡頭,拓寬心量為別人著想,把「愛」請回到這心裡,「愛」的起用、「愛心」的起用就產生智慧,左右逢源,頭頭是道。
你自己沒有智慧是因為你心不清凈,心不清凈的主要原因,你心裡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弟子規》之所以偉大,它教導我們放下自己是有次第的,從哪開始放下自己?「入則孝」從跟爸爸媽媽相處放下自己,這個最容易放。因為我們有血緣,我們有感情,跟他們在一起,找到把別人裝到心裡這種感覺。然後「出則悌」,把兄弟、把表兄表弟、同事朋友,跟你有緣分的人再裝進來。再者「凡是人,皆須愛」,所有的人都愛。從佛法上來講是眾生就得愛,眾緣和合而生的這些產物都要愛,這當中包括山河大地,包括花草樹木,包括螞蟻蚊蟲都要愛。
學《弟子規》以後,把別人放進心裡頭,其實不要著急,不要有太多的我的想法、我的意思、我的習慣、我的觀點、我的理論,都要放下,把所學的這些東西放下,一心為別人、念念為別人,機會就會來到身邊。
四,學佛就是改過,改過才算學佛
「感別人的恩,改自己的過」。學習弟子規、學習傳統文化、學習佛法說到底,最後落實的就四個字——「感恩」與「改過」。我怎麼「感恩」?你把過錯改了,你就會感恩了。我怎麼改過錯?你會感恩了,你就能改過錯。
「感恩」和「改過」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之所以不會「感恩」,就是因為有過錯;正是因為有過錯,所以你才不會「感恩」。「感恩」是「看破」,知道恩在哪裡,知恩報恩;「改過」是「放下」,之所以放不下,不知道恩在哪。正是因為不知道恩在哪,所以你才會犯過錯。所以「改過」是「止」,「感恩」是「觀」,觀察、看。我們為什麼要懷著感恩的心情來到這個世界上修行?其實,你從早到晚,你碰到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時、一切處都是在幫助你,希望你從泥潭裡爬出來。
四、發露懺悔
「改過」的最好的方法是什麼?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第四大「懺除業障」,「懺」就是說出來,除就是「不貳過」。「改過」標準是什麼?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是邪,什麼是正;什麼是善,什麼是惡,老和尚慈悲跟我們說,這些標準就是儒、釋、道的三個根。因果有標準,道家有標準,儒家有標準,《弟子規》、《十善業》和《太上感應篇》,我們拿著這個標準,對照自己的行持身口意三業,給它改過來,你的習性愈靠近自性,大家和的程度就愈高。真的有一天大家徹底的回歸自性了,那你就成佛成祖,你就得度了,你就跟西方極樂世界相應了。
所以「發露」是「因」,「懺悔」是「果」,關鍵在於我們能不能把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所碰到的人事物,把它變成發露的機會,這是很重要的。
哪些事情對我來講是發露?哪些事情對我來講不是發露?對不起,沒有一件事情、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分鐘不是在對你發露,「一心懺悔,晝夜不懈」。
我們為什麼要「發露懺悔」?「發露懺悔」是接受這個「發露」,發現自己身上的問題,把它改正過來。把它改正過來以後那就叫「修行」。修行完了以後你心愈來愈清凈、境界愈來愈高,最後慢慢的你就契入佛菩薩的境界。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會碰到一些不順心的事、不願意見的人,感覺不愉快的這些東西,實際上都是在幫助我們發露。我們不能夠有一種認為,好像在發露之外還有另外的什麼事情,從早到晚都是在幫助我們發露。
「發露懺悔」說出來教育別人,教育別人要按老和尚說,實際上是在教育自己;你勸別人,講自己的過錯的時候,實際上是一次一次在給別人提醒,一次一次的在告誡自己,我可不能再犯這個錯誤。
六、要真干
你真得拿古聖先賢的教育,你真得拿經典當回事,要把它融在你的生活當中,融在處人待事接物當中,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改正自己的錯誤。
怎麼干?每天就住在《弟子規》上,起心動念、穿衣吃飯、行住坐卧,除了《弟子規》不想別的。《弟子規》讓做的堅決做到,《弟子規》不讓做的堅決不能做,想做都不能做,忍著,「一切法得成於忍」,咬緊後牙關,真想做,真不能做。
通過反覆看,我已定下心來,按胡大德所說,將心定住在《弟子規》上,2016年紮實的落實好《弟子規》。
感恩各位大德的辛勤付出!
弟子 了燥b00548
2015-12-28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