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中傳播隔閡的增大與報道的作用
06-03
日中傳播隔閡的增大與報道的作用高井潔司 一、全球化時代的友好合作夥伴關係 1998年11月,國家主席江澤民對日本進行了正式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歷史上首次訪問日本。通過這次訪問日中兩國締結了"友好合作夥伴關係"。兩國政府為了將友好合作夥伴關係具體化,在所簽訂的"關於面向21世紀加強交流與合作的共同計劃"中,加入了33項具體合作項目。這可謂是面向21世紀,凝聚了邦交正常化以來26年發展關係成果的計劃。 計劃不僅包括貿易、投資、致力於地區和平穩定的合作、對大量破壞性武器及運輸手段的擴散防止,還進一步擴展到國際上的禁毒、金融經濟合作、高科技犯罪等針對國際性犯罪對策的廣泛領域,計劃不單把影響日中兩國和東亞區域的問題,同時也將影響全世界的諸問題作為對象。在1992年日中邦交正常化20周年之際,日中間提出了建立"貢獻於世界的日中關係"的口號。如今的"友好合作夥伴關係"可謂是對這一口號的具體化。這裡順便提一下,在此之前,以中國和美國締結了戰略性合作夥伴關係為始,中國和俄羅斯、歐盟等主要國家及地區組織締結了其目標為推進對話與友好合作的夥伴關係。這一系列的行動對中國來說,是為擴大全球化浪潮所帶來的機遇以及為躲避風險所採取的策略。日中間締結的友好合作關係也可謂是應對全球化潮流的一項措施。 二、氣氛不足的友好合作 然而,就像在矢吹晉教授的報告中所看到的那樣,在最近幾年內,日中之間的關係進展並不順利。江澤民主席在日本留下的印象也令人遺憾地並不像前面介紹的那樣是一種"友好合作夥伴關係"中的"友好合作"的形象,而是固執地要求日本對歷史進行反省的"強硬"姿態,這當然無法增進日中擴大合作的氣氛。 在新的時代,當然需要適於這個時代的國家關係的框架。在日中兩國之間,這個框架就是"友好合作夥伴關係"。通過對話來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同時通過各種友好合作項目來拓寬對話的渠道,這就是"友好合作夥伴關係"的目標。但是,事實上在兩國的輿論並沒有貫徹這一宗旨。關於這一點,在報道的作用未能得以充分理解上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現實可謂是報道不但沒有在實現友好夥伴中發揮其功能,反而正起著增大兩國隔閡的作用。 三、降低的好感度 讀賣新聞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的1999年和美國蓋洛普公司聯合舉行的"日中共同輿論調查"(調查在同年8月進行)中,指出在日中之間相互的好感度大幅度地降低。根據這個調查,"對現在的日中關係,回答"好"的,中方為17%,與之相對,日方佔33%。和六.四事件(天安門事件)發生前的 1988年進行的調查相比,持肯定觀點的,分別以中方34個百分點、日方32個百分點大幅度地下跌。"關於好感度的回答,"指出對方持"壞印象"的人,中方為50%(1995年的調查為38%),日方為46%(1995年的調查為35%),各增加了10多個百分點。" 讀賣新聞報對此分析到:"這樣的結果反映了圍繞"歷史認識"相互存在的分歧等兩國所持有問題的複雜性"。 在日本進行這項調查時,針對前年江澤民主席來日訪問時再三敦促日本對歷史問題進行反省,日本國內反感情緒增高。另外,中國方面對日本的這種氣氛的反彈也反映在中國方面的調查結果當中。 特別是,在這次調查中,問到當聽到對方國家的名字首先想到的是什麼這一問題時,中國方面回答"侵略戰爭、抗日戰爭"的佔39%,日本方面回答"日中戰爭、侵略戰爭"的佔10%,均占首位。儘管戰爭已經過去了五十多年,可是戰爭問題仍然在對兩國關係的認識上占第一位,這可以說反映了近來僵滯不暢的日中關係的狀況。尤其是在被中國指出對歷史反省不充分的日本,"戰爭"占首位這一點,或許是江澤民主席留下的那種印象十分強烈的緣故。儘管政府之間締結了友好合作關係,但是,輿論上形成的相互印象上的偏差正在兩國關係的發展上投下陰影。 在這樣的對對方國家輿論形象形成的過程中,媒體報道無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當然,直接通過個人接觸到的信息及學校教育等,也形成了對對方國家的印象。然而,以龐大的信息量及其連續性和快速性等見長的大眾傳媒的作用不能不說是極大的。 四、本文的目的 本文將論述,在日中雙方輿論形象形成過程中,媒體報道實際所起到的作用,報道本身的哪些特性成為所形成印象的主要原因。通過這些分析來思考防止印象偏差的擴大和消除印象偏差的對策。 在進入對具體報道進行分析之間,道德對形成日中之間報道現狀主要的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做一些探討。因為雖說報道對輿論的影響很大,但關於他國所進行的報道的內容不僅取決於報道自身固有的規律,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圍繞著報道的外部環境的變化。 五、圍繞日中報道的外部原因 A.冷戰格局的崩潰 在70年代邦交正常化前後,對中國的報道,不論是美國還是日本均以善意的報道引人注目。這是在美蘇兩大陣營的冷戰格局下,西方打出的中國牌。這一點不論是政府還是一般輿論都存在著默契。關於中國的報道很大7的神秘大國生活著清貧而勤勉的人民。報道向世界傳達的並非是現實中國,而是一個理想化的中國。 但是,進入90年代,隨著蘇聯、東歐陣營崩潰,以及美國為主導的以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為目標的全球化浪潮的推進,對中國的看法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特別是由於"天安門事件"(六·四事件)的發生,中國民主化進程遲緩以及侵害人權的實際狀態變得明了,圍繞著、人權問題、武器輸出及核武器開發等,西方諸國對中國的壓力和制裁加劇。當然,在西方大眾傳媒的報道中,以美國為中心的西方諸國和中國之間的磨擦與對立成了報道的主題。針對這些報道中國的大眾傳媒以當局的抗議和戒心做出反應,政府之間的對立表現為大眾傳媒之間的相互攻擊。在蘇中。媒體扮演了重要角色。接下來亞洲的社會主義大國成為它們的目標。 B.相互警惕對方強國化的日中兩國 日中兩國自72年邦交正常化以來,相互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然,如果從人員相互往來和經濟交流的數量方面來看,相互關係的發展可以說是飛躍性的。但是,在政治和外交方面,從總體上看,已經從初期的友好氣氛轉變為出現相互戒惕的滯緩、不暢的狀況,其中一個特徵是在政府層次、民間經濟層次以及輿論層次上兩國關係的態度不盡相同。邦交正常化對日本來說是處理戰後問題的一個重要的階段。而且,由於中國方面放棄索賠的寬容姿態,使中國熱在日本國內升溫。到了80年代,經濟合作大幅度地發展,日本的大眾媒體當然也順應了這種形勢,現在回過頭來看看,也可見一些盲目讚美中國的報道。 然而,隨著兩國經濟合作的推進,日本作為經濟大國的地位不可動搖,中國也實現了高度的經濟發展,兩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發展為國際社會不可忽視的存在後,相互之間對對方的強國化的戒備之心也開始增強。特別是,兩國更新軍備,引進最新武器,開始在增強防禦力量上下工夫。在輿論上,對日本以"軍事大國的復活",對中國則以"威脅論"的形式通過大眾媒體對對方進行牽制和警告的動向日趨活躍起來。日本的一部分否定過去侵略歷史,觸怒中國人民的政治家的發言被報道為好像是整個日本的動向;同樣,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裝備更新也立刻被報道與武力解放台灣和出兵南沙聯繫起來。這樣的報道儘管不是全部,當然不必說事態也沒有走向那種令人擔心的方向。但是,正像在A中指出的那樣,與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打壓一道,處於近鄰的日中雙方的戒備心也在日中報道中得以反映。 在政府層次上,優先考慮東亞穩定,儘管彼此之間存在著各種糾紛和磨擦,但是仍然確保對話渠道,迴避對立,但是,由於亞洲貨幣金融危機,經濟關係開始冷卻,民間經濟層次上的問題也開始暴露出來。在輿論方面,如後詳述,被新聞的衝擊性特點緊束的大眾媒體,明顯地打出威脅論和警告論,有時也將與本國政府態度的不一致表露出來?"友好"已經成了過去的口號,人們開始強烈的意識到制度間的差異。 C.如鯁在喉的台灣 另一個重大原因是台灣問題。在蔣經國總統去世的1988年誕生的本土人李登輝政權,謀求台灣的自立,推進台灣化,民主化也可謂是其中的一個環節。日本的大眾媒體真正開始論及台灣問題是地進入90年代以後,特別是從一些大牌報社和通訊社相繼在台北設立分社開始。 在朝日新聞報道縮印版中,看一看關於台灣的報道可以發現,在80年代,除去蔣總統去世、誘拐日本人事件、劫機事件、飛機事故等特別事件的報道,一個月大約有5篇。然而,1999年6月以來,僅僅關於台灣的報道每個月就有15篇以上,在陳水扁當選總統的2000年3月,有124篇,除此之外,關於中台關係的報道每個月大約登載20篇。 在報道內容方面,則著重突出台灣民主化的現狀,強調台灣與大陸的差別,另外,在日美安保條約指南(防禦性合作指南)的修改問題及TDM(導彈防禦系統)的導入問題上,`將台灣與日美置於同一陣營,凸出與中國的對立,對這一系列問題的中國的反彈,則被日本的報道以"強行""強硬"的形象來傳達,這種情形完全與冷戰時期的對蘇報道近似,甚至還可以看到一部分評論家的文章以聳人聽聞的論調將中國作為主要敵對預測"新冷戰時?"的到來。這些報道將中台對立的圖式推向前台,無視台灣企業進入大陸市場超過日本企業的事實,也掩蓋了從對媽祖的信仰等可見的兩岸傳統文化和歷史的共同性。 六、圍繞日中報道的內部原因 加上上面所述的外部原因,以下要論述日中兩國的大眾媒體和現狀的特性(在這裡將此作為內部原因)決定著日中報道的方向。讓我們通過具體的例子來加以分析和討論。 A、日本的大眾媒體 日本的國際報道特徵之一可謂是追隨歐美型,關於中國報道的確並不依賴歐美媒體的信息,但是,其論調和歐美站在同樣立場卻是慣例。因此,在人權和武器擴散上,與對中國持批判立場的歐美媒體保持步調一致。確實對中國的民主化以及人權改善遲緩等問題應該批判性地加以看待,但是,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的民主化和人權改善,這些問題尚有討論的餘地。在人權等問題上正因為日本也遭受著歐美的批判,才不應該像歐美媒體那樣操之過急,而應該在考慮中國國情的前提下進行報道,但是,最近日本的論調,加上上述的外部原因,對中國變得嚴厲起來。 另外,日本的國際報道在報面上佔比例較少,僅見於一些零碎的報道。因而,不僅是對中國,對在外國發生的事件和現象,常常易陷入單方面的,聳人聽聞地報道中。而且,很多報道傳達的是應合讀者頭腦中某種固有的刻板觀念的信息。(帶有刻板觀念的國際報道的具體例子) 讓我們以對中國和台灣的報道為例來加以具體地說明。如上所述,從1998年11月國家主席江澤民訪日以來,日本人對固執於歷史問題的中方態度的反抗情緒增強,日本國內的輿論充滿了對中國缺乏面向未來的姿態、頑固、表現中華意識等印象。在關於台灣的問題上,從1996年3月圍繞著台灣的第一次直選總統的導彈演習問題以來,中國方面強行高壓的形象也開始在輿論中產生,在這過程中,2000年2月,第二次台灣總統選舉之前,中國配備了俄制導彈驅逐艦。下面介紹關於配備導彈驅逐艦的3篇報道。另外,英文部分是報道中涉及到的美國國防部的副新聞官的關於背景說明的實際對話。每日新聞快報訊:中國從俄購入<導彈驅逐艦> 不構成對美政府威脅 登載日期:02/11[華盛頓 10日布施廣]美政府10日針對中國從俄羅斯購入、並於本月內在台灣海峽近海附近配備導彈驅逐艦一事表明,此舉不會對駐亞美軍構成直接威脅。但是,中國在此時購入新的驅逐艦,被認為其目的是想在3月中旬的台灣總統大選之前牽制美、台雙方。美政府佯裝平靜,實際上為台灣海峽的緊張度增高而擔憂。根據台灣方面的信息,中國購入的是"現代級"驅逐艦(約8000噸),裝備有SSN22對艦導彈,在1997年中國與俄羅斯簽訂了2艘的購買合同,每艘10億美元左右,據悉,其中一艘將在數日內進行實戰配備,另一艘的配備將在年內完成。驅逐艦的購入是中國加速軍隊現代化建設的一環,美國國防部新聞副官奎格里於10日說:"(台灣海峽附近的)力量平衡並沒有因此而產生大的改變。"但是,新聞官魯賓說,雖然美中的軍事平衡"沒有根本的改變",但俄制驅逐艦的購入使"中國海軍的實力得以明顯地改善"。在中國的海軍力量持續增強的情況下,美軍將採取何種對應措施也被預想。[2000-02-11-21:13。]共同通訊社快訊:標題:美對中國配備驅逐艦擔憂 選舉前台灣海峽局勢緊張 登載日期:02/11[華盛頓 10日 共同]美國防部新聞副官奎格里10日發表講話,確認中國從俄羅斯購入的第一艘現代級誘導導彈驅逐艦(7940噸)近日內將在台灣海峽近海附近配備,並對3月18日的台灣總統選舉前中台之間的軍事緊張增強表示擔憂。這艘導彈驅逐艦可以直接攻擊美國的艦空母艦,似乎也意味著對美國的威懾。美國在1996年台灣海峽危機之際,曾向海峽周邊派遣了兩艘航空母艦及戰鬥團。該新聞副官表示,這次中國配備驅逐艦不會對美國的軍事實力構成威脅,但是,"對中國和台灣的軍事實力大大失衡的動向表示擔憂"。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道,該驅逐艦堪稱為中國所擁有的最大的一艘艦船。根據該副官所言,自從俄羅斯決定將這艘驅逐艦賣給中國以後,美國在過去2、3年間一直在注視著中國的海軍船員的訓練行動。該驅逐艦裝備有可搭載核彈頭的誘導導彈"日灼"(射程110公里),每艘估價8億美元(約870億日元),1月4日俄羅斯和中國船員登艦,從聖·彼得堡離港南下。中國從俄羅斯共購入兩艘同種驅逐艦,另一艘在今年年內配備。有消息說,中方又預訂了兩艘。美國軍事專家說,這次的配備"使中國海軍攻擊力得以飛躍性地增強。"[2000-02-11-10:47。]共同通訊社會快訊:標題:台灣加強監視中國從俄羅斯購入的導彈驅逐艦的通過 登載日期:02/11[台北 11日 共同]據中央通訊社的消息,台灣國防部(國防省)11日確認中國從俄羅斯購入的現代級導彈驅逐艦從同日深夜到12日清晨北上台灣海峽,並明確要強化監視。驅逐艦最近從俄羅斯得交,由東海艦隊的艦船護衛。國防部認為,中國方面為使台灣偵察和收集情報困難而選擇深夜在台灣海峽靠中國沿岸航行。另一方面,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林中斌副主任在11日的記者招待會上,針對驅逐艦在海峽通過是否是為了威懾三月的總統選舉的問題時,表示"與選舉無關",對擔憂予以否定。[2000-02-11-15:20]。美國防部新聞副官奎格里的背景說明的摘抄 ADM·奎格里:約翰?我是鮑勃。請講。 問:我想問你有關於那艘新的俄制驅逐艦的事,我聽說預計它將出現在海峽,2、3天內在台灣海峽。五角大樓怎麼看這個問題,這是否會給航運或美國帶來新的威脅? ADM·奎格里:我們對這件事已經做了一段時間的觀察。對這個新近的事件已有了些了解,如果你願意那麼講的話,幾年來,作為一個事實,他們一直在製造這艘軍艦,並訓練船員等。單獨的看,這是一艘好軍艦,是一艘現代化的軍艦。但是,它並不能夠充分改變那個區域的力量平衡。我猜想,我們的關心是雙重的。第一,這是否會對美軍在這個領域的力量構成直接或間接的威脅?我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另一個是,這是否會惡化中國和台灣的關係?就像我們反覆主張的那樣,任何一件導致這種力量平衡遭到破壞的事件都是我們所關心的,我們認為有更好的處理這個問題的辦法。所以,我並不想無視這一事實,說這些船是微不足道的,它們並不是,但是,它們的數量很小,是我們早就知道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致力於發展現代化的一小部分,現在我們正在看到這種努力取得的成果。因此,我並不想無視它,但我也不想誇大這件事的影響。 問:這件事在時間上是否與斯坦尼斯·戰鬥小組(stennis battie group)同時也在那個領域有什麼關係? ADM·奎格里:我們並不這麼看,如果那艘船已經準備好了要被交付,那它就要被交付。在前兩篇發自華盛頓的報道中,雖然是基於同一信息源而寫,但是每日新聞社的標題寫有"不構成對美政府威脅",共同通訊社的標題則寫有"美擔憂",而且,每日新聞社雖在標題標明"不構成威脅",但是讀下去就會看到內容中寫道:"被認為其目的是想在台灣總統選舉前牽制美、台雙方。美政府佯裝平靜,實際上對台灣海峽的緊張度增高而擔憂。"由此可見,還是無論如何也要將"擔憂"這樣的字眼加進去。 那麼,在兩篇報道中均已登場的美國國防部新聞副官實際上又是怎麼說的呢?英文報道是從美國防總部的網頁上摘出來的國防部新聞副官的背景說明的記錄。該新聞副官表示,早知曉俄羅斯因中國的訂購而建造這艘船,並認為這對軍事平衡不會有多大的破壞,只是因為它即已完成就應被配備,與選舉並沒關係。而且還表示美國當局也並不打算對其無視,但也不想做出過度的反應。由台北發出的共同社的報道中記述了台灣當局也認為此事與選舉無關係而持冷靜態度,就像報道中寫的那樣也許美國是佯裝平靜,如果是那樣,那麼有什麼必要故作鎮靜,有必要提出它的根據吧,所以,共同通訊社和每日報報道一樣,首先可以說是都是要適合於讀者對中國的態度頑固、構成威脅這樣的印象來處理信息,上一次台灣總統選舉時中國進行了導彈發射演習,留有以各樣的手段對台灣施加壓力的形象,這次驅逐艦的配備恰好被視為與那種印象完全吻合的行動,完全陷入一種刻板印象的報道中。為了新聞的製作需要使用像"擔憂""威脅"這樣的字眼,如果不這樣,就可能因為缺乏衝擊性而難以登載,但是,與實際相脫離就導致磨擦和對立。 這種論調的報道並非單獨一次,在最近圍繞著台灣白皮書的報道中,也把中國提出的"不允許交涉的無限期延?"的主張作為新提出的條件來大肆報道,留下了中國當局態度強硬的強烈印象。但是,在這之後,錢副總理對媒體的報道進行了批評,指出這種主張"以前就已表明,並不是新聞,是外國的媒體搞錯了。"日本的大部分報紙都報道了錢的發言,但結果還是只留下了中國當局持強硬態度的印象,這使我們不禁懷疑,這樣的報道是否有助於東亞穩定環境的形成?然而,容易陷入刻板觀念化和支離零散報道的日本大眾媒體,把中國"強硬""威脅"的形象作為先入為主的觀念,使"對話"和"信賴"正在逐漸消失。 B.中國的大眾媒體 中國的媒體在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以來,順應市場經濟的浪潮,經營體制和報道內容都發生很大的變化。但是,凡有關國際報道,其作為反映黨和政府的立場的宣傳機關的色彩濃厚,強調中國的愛國主義。關於日本的報道,在反映當局的立場的同時,由於在讀者心目中還殘留著作為日本侵略戰爭受害者的強烈意識,所以,在報道內容顧及讀者的感情意向的傾向較強。另外,關於日本的日常生活的報道少而零散,這一點也影響了社會輿論對日本的印象。 比如,讓我們來看一看去年一年的人民日報對日本的報道。從人民日報的索引查一下關於日本的報道,可以看到,1月有33篇、2月27篇、3月24篇、 4月32篇、5月20篇、6月13篇、7月25篇、8月27篇、9月13篇、10月21篇、11月18篇、12月19篇。而且還可以看到以下特徵:報道超過20篇以上的月份,涉及的內容分別為:內閣大臣的修改憲法的發言(1月)、關於(日美安保條約)指南的關聯法案的講座(2月)和國會採納(2-5月)、參議院通過(5月)、TMD討論(7、8月)、日本防衛廳副廳長關於核武器的發言(10月),均為涉及兩國之間的政治糾紛的月份。在安保條約指南和TMD 問題上,超過了當月刊載文章的四分之一,有時甚至超過一半。由此可見,一旦發生政治磨擦,報道便中到這一點上。另外,關於日本的金融、貿易等經濟問題的報道每月大約有5篇左右,關於日本社會的變遷和日本國民的生活狀態和面貌的報道幾乎沒有。 在圍繞著政治磨擦的報道中,中國的新聞媒體除了站在當局的立場報道之外,還傳達北朝鮮和韓國的報道以及在日本幾乎不被報道的日本的日中友好團體對日本政府批判的動向,來補充和強化中國當局的立場,由於沒有指出這些動向在日本整個社會中佔多大的位置,因而使報道明顯失衡。這些報道使中國國民對日本的印象進一步固定化。可以毫不過分地說,中國的大眾媒體對日本的報道比日本的刻板觀念化報道更徹底。 進一步必須指出的是,隨著政府間通過談判和對話消除磨擦,這樣的報道也銷聲匿跡,但是,由於這樣的報道的不斷重複積累,使得對日本的壞印象不但沒有改變而且依舊殘留下來。 在對中國國民進行的問卷調查中,關於日本人的印象,回答為"軍國主義""經濟動物"的占多數,在前面得到過的讀賣新聞報的調查中,對"一提到日本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的回答,"侵略者、抗日戰爭"佔39.2%,為第一位;接下來,"經濟發達"佔11.7%;"侵略者·好戰的國家"佔5.8%、"南京大屠殺"佔3.7%;"凶暴、殘酷、野蠻"佔3.2%。從去年開始,在中國放映了在日本中國留學生製作的電視記錄片《我們的留學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引起極大反響,在日本播放了其中的一集《小小留學生》,也獲得了高收視率,引人深思的是,中國的一般收視者反應是"原來日本人還挺親切的",僅此一點不是可以看出中國的大眾媒體對普通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未予以報道嗎?關於日本的文化、日常生活以及經濟合作等等,中國的大眾媒體幾乎未給予報道的事實不是由這樣的背景可見嗎?由此看來,針對中國關於日本的報道內容和中國國民對日本的印象,日本的大眾媒體中出現對抗性的報道不也是必然的嗎?這不該是我們所期望的為創造友好合作夥伴關係的環境的報道。 七、建立國際新聞學的必要性 像這類報道現象,不僅限於日本和中國之間,在整個國際社會都是常有的,國際報道和"但願發生點什麼事"的國內報道如出一轍,強調民族主義的報道佔主流,在新的對話時代為了創造能夠對話的氛圍要求媒體站在新的角度。當然,超越民族主義的中立的、公正的報道還難以立刻得以實現。 但是,不能僅僅盯著對立和磨擦,兩國的大眾媒體覺悟到對話時代的到來,努力致力於對對方國家予以更多角度的描述,促進理解還是可能的。 另外,進入網路時代,不僅僅賴於大眾傳媒,兩國的國民已經可以更直接地獲得對方國家的信息,而且,可發低價地,瞬間地進行直接的交流。日中傳播研究會就是這樣一種嘗試。我們有必要在國民的層次上通過對新媒體和多媒體的充分利用消除磨擦、促進理解。 日本北海道大學大學院國際宣傳媒體研究科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4· 獨家報道| 透析網路大電影宣發
※新聞報道自搧嘴巴,荒唐可笑!
※諸子朝會 焦點問題淺析
※[轉載]世界新聞報2011年終報道六字話年終——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