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人體的「玄牝」與「天干」
談人體的「玄牝」與「天干」
燕子傑2006年11月20日於巴黎
引言
1994年春天我第一次訪問歐洲和中東五國,傳播梅花樁文化。在講座中當談到人體「玄牝一竅」的作用時,卻引起了許多法國醫生的重視。據說他們在解剖中,也發現了人體正中處有一個具有神秘作用的極小空間。一位法國大夫對我說:「你是第一個講到『玄牝』作用的中國人!」其實,西方人很早就注意到了中國道家關於「玄牝一竅」的學說。後來我發現在法國凡是有文化的家庭中,都收藏有《道德經》、《周易》及有關《孔子》的著作的法譯本(大都來自港、澳、台),在歐洲不少大學中也有精通中國文化的漢學家。這說明西方人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相當重視的,難怪他們對「玄牝一竅」的學說早已知曉。
《道德經》中曾說:「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1]有史以來老子第一個提出了「玄牝」的概念。「玄牝」到底是什麼?自古以來都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用具有「象形性」和「多義性」的漢字來表述傳統文化就是這個樣子:大家說得都對,說得也都不對。我在上一講空中課堂里[#2]已經說過,傳統文化中許多大道理只用語言文字是說不清楚的。這就是《易·繫辭》說的:「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自古以來讀易之人甚多,然而卻「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能心領神會、知其真諦者又有幾人?
要知道「玄牝」是老子學說的核心,是《道德經》最精髓的部分。古人觀看天象,見天上星斗都圍繞北極星旋轉而秩序井然。日出日沒,月的圓缺與升落,地上萬物隨四時而興衰,人的生老病死、世代繁衍,……等,似乎都受著一個「有強大作用的中心」在制約著,這個「有強大作用的中心」就是「玄牝」。老子把它稱為「天地根」,它的作用「似有若無地持續存在著,隨時都在發揮著作用。(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根據這種理解:天有「玄牝」,地有「玄牝」,宇宙萬物皆有自己的「玄牝」。正是由於這些「玄牝」的作用,宇宙萬物才都是這樣有規律地運動著。現代科學的發展已經證明,這種思想是符合客觀事實的。大到宇宙天體、小到構成自然界一切物質的基礎——基本粒子,它們都存在一個「有強大作用的中心」。
例如,地球在自轉,又有月球圍繞著地球在旋轉。顯然,月球軌道平面與地球自轉軸的交點,就是地球起著神秘作用的中心了。地球能吸引月球圍繞自身旋轉,物理學上是用「萬有引力」來解釋的。「萬有引力」的本質是什麼?到現在誰也沒有說清楚。同樣,太陽也是這樣一個中心,它吸引著八大行星和諸多小行星及隕石碎塊等圍繞其自身旋轉著。但太陽也不過是銀河系[#3]中的一顆典型恆星,銀河系是一個約包括兩千億顆星體的巨大旋渦狀星系。銀河系也有一個中心——銀心,據說它是由高密度的恆星組成,主要是年齡大約在一百億年以上老年的紅色恆星,很多證據表明,在中心區域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黑洞,星系核的活動十分劇烈。很明顯,這個銀心決定著整個銀河系的存在及其有規律地運動。
又例如,在微觀世界裡粒子的構造,也是由若干帶負電荷的電子,圍繞著一個由質子和中子組成帶正電荷的原子核旋轉(當然,也有帶正電荷的電子圍繞帶負電荷的原子核旋轉的「反原子」,由「反原子」組成的物質稱為「反物質」)。原子核的體積極小,但卻占原子質量的99%以上。顯然,它對原子的存在及運動起著決定作用。
「玄牝」——作為制約宇宙萬物的一個「有強大作用的中心」這一概念,是老子的一個偉大發現!我看就是比起牛頓三定律的貢獻來也毫無遜色的,但是「玄牝」規律發現的年代可就早多了。
在老子「玄牝」理論的基礎上,我們的先輩也確實發現了人體的「玄牝」(它的構造和作用詳見後文)。梅花樁武功鍛煉者們,通過「動靜互根,溫養有法」的[#4]特殊訓練,在技擊實戰中也確實體驗到了它的強大作用。
在傳統文化修心養性、鍛煉身體的經典中,也處處都滲透著「玄牝」的見解。「玄牝」一詞散落在各個學說中,它們都是以化名或隱喻出現的。僅據《性命圭旨》中統計就多達五十餘個,這些化名或隱喻為了節約篇幅,我在附文[#5]中列出,這將有利於讀者學習傳統文獻。
由「至無而含至有,至虛而宰至實」之理看來,老子的「玄牝」觀念已經延伸到了傳統文化的各個方面。「玄牝」不僅宇宙萬物有之,在人事世務之中也有一個起主宰作用的「玄牝」。
如老子所說的:「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6]此處所說的「一」,實際上也是萬事萬物之「玄牝」。
又如,《莊子》說:「得其環中,御用無窮」。過去我們曾討論過何謂「環中」?結果是莫衷一是。其實,「環中」者,即起主宰作用之「玄牝」也。
再如,孔子說:「天下歸仁」,此處之「仁」,也是天下的「玄牝」了。
干支五勢梅花樁中的「干支」二字,過去我也誤以為「幹枝」,當作梅樹的枝幹來解釋。1986年後和路遙教授一起,深入到冀、魯、豫三省廣大農村,調查梅花拳歷史時方才得知:干支五勢梅花樁的「干支」二字,是「天干地支」的簡稱。「天干」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則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在傳統武術中以「八卦」、「五行」、「太極」等冠名的拳法套路都有許多,惟有「干支」僅梅花拳冠名!
「天干」的數目為十,地球的南北半球的緯線各為十條;「地支」的數目為十二,地球東西半球的經線也各為十二條。由此就可以經緯地球,確定地球表面的任何位置。同樣我們看宇宙星空時也是這樣,把看到的「天球」也如地球一樣按赤經線、赤緯線劃分,依此來確定星座或太陽系行星的位置或研究它們的運行。此外,每日有十二個時辰,每年又有十二個月,皆合「地支」之數;上自天頂下到地面,再加上四周八個方位正好為十,正合「天干」之數。古人們又把「天干地支」與「陰陽」、「五行」、「八卦」、「太極」等學說聯繫起來,推演天象、研究地理。因此,「天干地支」是「陰陽」、「八卦」、「五行」、「太極」傳統理論中為首的一種傳統理論,稱它為「經天緯地」之大陰陽。
自古以來我國的歷史都是用「天干地支」配對進行紀年的,六十年一個循環(即六十年一個花甲子)。現代科學證明,這是很科學的一種紀年方法。過去我在用數理統計方法分析太陽黑子數或某地的氣象水文資料時,常常發現一些多年的周期性規律。如太陽黑子數的11年周期、降雨量的7年周期、河水流量的22年周期等,我們就常用數理統計中的「周期疊合」來分析周期的存在。所謂「周期疊合」,就是把資料序列,按周期的年數疊合相加,來分析周期存在的方法。
「天干地支」配對紀年,每年都有一對不同的「干支」符號,這實際上是「最先進的周期分析法」。因此,用「天干地支」紀年的年表,察看任何歷史資料(如歷年農業收成的豐歉,水旱蝗災害出現的情況等)時,就能很清楚地顯露出各種周期現象來。所以,就可以用「天干地支」外推出未來年景的好壞,這是有科學根據的。
中醫很早就知道,人的氣血隨十二個時辰的變化而變化,稱為「子午流注」。
「天干地支」與梅花樁有什麼關係呢?主要是人體本來就有「天干地支」,人體電能就是通過它們來補充的。武功中的「神」,就是人體電能的激發。干支五勢梅花樁,就是表明這是練神的拳法!
人體的「玄牝」
人體的「玄牝」稱為「玄牝一竅」,「竅」和「穴位」不同,它是人體內的一個「空間」或「通道」。如眼、耳、鼻、口……等所謂「七竅」。而「穴位」,則是人體皮膚上具有特殊傳導功能的一些部位,大都分布在人體各經絡附近。若用「銀針」或「靜電」的脈衝刺激一定的穴位,可以治療疾病。
「玄牝一竅」在人體內的位置、大小和形狀,許多經書都有記載。《性命圭旨》(梅花樁稱此書為《明道正宗》)說:「玄牝一竅」是在人體之正中,如黍珠大小的一個小空間。此空間看似虛無,卻靈妙莫測,在練功中有極大的作用。
有詩形容其形狀說:大道根莖識者稀,
常人日用孰能知;
為君指出神仙窟,
一竅彎彎似月眉。
有的經書打啞謎道:這個竅,絕中邊;無內外,上下圓;東西合,南北全;會此意,便成仙。總之
「玄牝一竅」的形狀非圓非方、有角無棱,如同兩段連接的弧狀的辣椒,兩頭尖尖好似月眉(又有人說它:橫鉤如月鉤)。又有詩形容它道:
一竅虛無天地中,
纏綿秘密不透風;
恍惚杳冥無色象,
真人現在寶珠中。
此竅所在之處,有八脈九竅,經絡連輳。「玄牝一竅」好似車輪的輻心,虛懸二穴,懸空一粒黍珠。它位於為人身之正中,乃藏原始祖炁之處。此竅之作用極為玄妙,是人身之太極。
關於「玄牝一竅」的存在,不僅有的法國醫生知道,一些有經驗的老中醫也承認:在人體之正中,有個黍米大小、空洞虛無的一竅。它的四周有八條脈絡與人體的八個重要穴位連接,該竅就如同車輪輻輳的軸心。
我也曾諮詢過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徐勝三教授,他也認為「玄牝一竅」是存在的,並說此處是人的情緒變化最敏感的地區。
練功者對「玄牝一竅」的存在和作用是最清楚不過了,梅花樁經書稱它為:性命根,生死竅;說得抽,行的妙。從練功和技擊的體驗知道,它雖然是空洞虛無的一竅,其能量和作用卻超過了大腦,它還能控制和支配人的軀體。
既然這樣,為什麼現代醫學還沒有承認或證實「玄牝一竅」的存在呢?首先,「玄牝一竅」的作用只是體現在活人身上,就如同大腦的功能一樣。醫學家對出現在活人身上的許多功能和作用,都無法作作實驗和研究,因此對「玄牝一竅」的作用和大腦的許多功能,到現在醫學家也不十分清楚。更重要的原因是「玄牝一竅」空洞虛無,現代醫學也如同其他現代科學一樣,只能研究實有的物質。對以虛無形式存在的物質,如「真空」、「黑洞」、「玄牝一竅」等,現代科學還是沒法研究的。
傳統文化很早就對「空」和「無」有了深刻的認識,現代科學的發展已經逐步證實了這些認識是正確性!如,現代物理學實驗中,若用一種性質的粒子轟擊「真空」,則在「真空」中又產生另一性質的粒子。好似「真空」不是真正的空無所有,而是什麼都「有」一樣。對這樣的實驗事實,到現在科學家也沒法解釋。其實,這不正是佛家認為的:「空」就是妙有嗎?老子早就說過:「有」生於「無」。現代天文學家們研究宇宙的形成和演化,已經越來越認識到宇宙是從「無」誕生的[#7]。
我們的宇宙是非常奇妙的,正如上一講空中課堂[#2]中說的,雖然現代科學已經如此發達。但自然界仍有如此多的事物,現代科學無法解釋。傳統文化中的太極圖早就說明:萬物都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近代物理實驗中發現的「反物質」[#8],就有力地證實了這個預見的正確性。物質世界的一般粒子,都是由帶負電荷的電子圍繞帶正電荷的原子核旋轉。但是,現代物理實驗中卻發現了,帶正電荷的電子圍繞帶負電荷的原子核旋轉的「反粒子」。由「反粒子」組成的「反物質」,一旦同我們世界的「正物質」接觸。便會在瞬間發生爆炸,物質和反物質變為光子或介子,釋放出巨大能量「湮滅」為「真空」。因為物質世界裡到處都存在物質,「反物質」永遠是處在「正物質」的包圍之中,它的平均壽命只有30納秒(約億分之三秒),所以目前人們還很難得到它。
上述引言中已經提到,「玄牝一竅」作為「有強大作用的中心」,它在物質世界中是處處存在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巨大的銀河系中心,也存在一個有強大能量的巨大「黑洞」。這不是和人體正中虛無空洞的「玄牝一竅」十分相似嗎?對於以「虛無」或「真空」形式存在的物質,憑目前人類的知識還認識不到,但是它的存在和作用卻是不容忽視的。
我們在梅花樁練功和技擊中,所體驗到的威力無比強大的「內力」。即《梅拳秘譜》中所說的:「想情景疾、快、猛,原來是真意泓濃,震雷迅發離火焰烘。」很明顯,此力是由「玄牝一竅」發出的。我們可以預言,什麼時候現代科學把「黑洞」、「真空」之謎揭開後,自然界的「萬有引力」和梅花樁技擊中「內力」的本質才能真正了解。
「玄牝」大道
自從老子在《道德經》中提出「玄牝」這一概念之後,道家的練功學說一致認為:修鍊金丹,全在「玄牝」。他們說:「玄牝一竅」采煉在此,交媾在此,溫養在此,沐浴在此,結胎在此,至於脫胎神化無不在此。修鍊之士,誠能知此一竅,則金丹之道盡矣,所謂得一而萬事畢者是也。
「玄牝一竅」是人體最大的奧秘,道家認為:人自受生感氣之初(即母體內卵子受精之時,受精卵)稟天地一點元陽,化生此竅以藏元神。此中空空洞洞至虛至明,乃人生之主宰,生死盛衰皆由此處。玄牝位於中黃之府,中庭之宮。此乃注意之所,念頭起落之地,是為安身立命之處,元神所居之室。「玄牝一竅」上通天道,下達曲江,中通心腎。未生以前謂之無極,既生之後太極確立,實元氣所由生,真息所由起也。
梅花樁是文武合一的,它以佛、道、儒三家學說的精髓為其指導思想,全盤接受了老子關於「玄牝」的理論。我們從武功鍛煉和技擊中可以體驗到,「真意」都是從練功者的內心深處倏然而生的,而且一旦產生它就貫注和支配著人的整個身心。所以「真意」的活動已不完全是大腦的作用,而與玄牝一竅有關。
「玄牝一竅」空洞虛無,它不像大腦是實有其物的,然而這個空洞虛無的一竅,其能量和作用卻超過了大腦,這還是大自然的未解之迷。我們練功的目的,就是要訓練這個人身最玄妙奧秘的地方。
梅花樁武功的基本功架子,採取的是「動靜互根溫養有法」的特殊訓練。而且從架子、成拳、擰拳、器械到技擊,整個武功訓練都是在樁上進行。這一切措施都能使我們的武功鍛煉,真正能影響到體內的「玄牝」,使「玄牝一竅」更好地發揮作用。所以在許多經書中,梅花樁又稱為「玄牝大道」。
人體的「干支」
梅花樁經書中很早就談到過人體的「天干地支」,但是由於西醫解剖還沒有發現人體的「天干地支」,所以很少有人去注意它。台灣的梅花拳傳人翁正茂(他精通梅花樁文理,也精通中、西醫術)先生在美國學習神經醫學時,當得知解剖已經發現人的頭蓋骨上有十個小孔,都有神經腺與大腦連接,他馬上就想到這就是人體的「天干」。再看小腦也有十二條神經腺與人體的十二大經脈連接,這不就是人體的地支嘛!我們的先輩們早就說過,大腦象天,小腦象地。大腦通過頭蓋骨上的十個小孔接受空中的陽電,而小腦則通過人體的十二條龍脈接受地面的陰電,陰、陽電在體內相交而產生人體電能。
人體的能量來源主要有兩個——
一是化學能,這是由食物消化之後而產生的。化學能的釋放比較緩慢,但是持久。人體器官的營養、發育、細胞的新陳代謝等,基本上靠化學能維持。
二是人體電能,這是由人體的「天干地支」吸收大自然的陰陽靜電而來的。電能的釋放比較迅速,如大腦的思維活動(特別是直覺思維與靈感思維)、神經的傳遞、感覺器官的使用、五臟六腑的運行、內分泌及血液成分的調節、肌肉的收縮、人體和四肢的劇烈活動等,都需要消耗人體電能,人體電能還可以促使和加速化學能的釋放。
干支五勢梅花樁
《梅拳秘譜》「聚氣論」說:「勢崢嶸,氣泓濃,團團聚聚在中宮,隱而不發節節靈。」此時在練架子的樁步,因為站樁步五勢時,大腦需要靜下來。此時顯意識熄滅,潛意識活躍。「當顯意識被抑制時,也就是達心性寂空、純凈時,大腦顯意識功率電平與大腦潛意識功率電平持平,成弱功率電平上的平衡,此時思維場成一良好的接受天線。」[#9]這就是梅花樁武功能夠吸收天地之間電能的原因。
在練習梅花樁「行步」時,口訣又說:「忽然,神役以氣,氣役以形。霹靂交,心火動,上下左右遍體行。」這明顯地是在描述人體陰陽電相交,而釋放電能和化學能的機制。
梅花樁武功鍛煉時,要求:「里外無形無相,性與虛空相同。」進一步還要達到「觀天無人無我,觀地無影無蹤。」把自己和拳法都練沒有了。
在技擊出手時,《梅拳秘譜》又說:「想情景急、快、猛,原來是真意泓濃。震雷迅發,離火焰烘。」由上可知,「真意」發自「玄牝」。梅花樁技擊中在「玄牝」(真意)的作用下,陰陽電相交而激發出人體巨大的電能和化學能。
人體的「天干地支」,是吸收天地間電能的主要通路。為什麼一定要用「天干地支」的形式來吸收?就如同為什麼會有「萬有引力」一樣,這是天地自然的奧秘,我們還不得而知。
結束語
宇宙萬物都是圍繞一個「有強大作用的中心」——「玄牝」而存在,因此我們的宇宙才如此有秩序地運動著。老子關於「玄牝」的論述,已經逐漸為現代科學所證實。人是地球上的萬物之靈,自然人體的「玄牝一竅」也是玄妙無比的。梅花樁武功把它作為鍛煉的目標,這才是抓到了根本。
「玄牝」到底是什麼物質?它怎樣發揮的作用?這些問題的解決,必須等待自然科學認識了,現代物理實驗中的「真空」、宇宙空間的「黑洞」之後,我們才能知道「玄牝」的本質和作用。到那時候為什麼會有萬有引力?為什麼會有梅花樁武功的「內力」?也就自然清楚了。
不懂「玄牝」之人,不可能真正理解梅花樁文理的精神,也不可能練出「神化」的武功來。
干支五勢梅花樁的名稱,是標誌和強調我們是「練神」的拳法。梅花樁武功中的「神」,無非就是人體電能的激發。練此拳時「心空性空」,再把拳法練到「無」的境界,方能有效地通過自身的「干支」接受天地的電能。
參考文獻——
#1、《道德經》「道經·成象第六」 老子著
#2、{www.meihuazhuang.cn}網站空中課堂2006年第14講——談「邏輯思維」所帶來的問題 燕子傑2006年11月2日於巴黎
#3、參見附文(1)銀河系
#4、{www.meihuazhuang.cn}網站空中課堂2006年第04講——論「動靜互根溫養有法」的鍛煉方法 燕子傑2006年4月3日
#5、參見附文(2)「玄牝」的化名與隱喻
#6、《道德經》「三十九章」 老子著
#7、參見附文(3)宇宙的誕生與滅亡
#8、參見附文(4)物質世界裡的「反物質」
#9《梅花樁技擊大法》「上篇第五章」——P30 燕子傑著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12月
附文——
(1)銀河系
我們的銀河系大約包含兩千億顆星體,其中恆星大約一千多億顆,太陽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顆。銀河系是一個相當大的螺旋狀星系,它有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包含旋臂的銀盤,中央突起的銀心和暈輪部分。
螺旋星系M83,它 的大小和形狀都很類似於我們的銀河系 |
銀盤:
銀盤是星系的主體,直徑約為八萬光年,中間部分厚度大約六千光年,太陽附近銀盤的厚度大約為三千光年,銀盤主要是由四條巨大的旋臂環繞組成,它是由無數的藍色恆星組成的,太陽位於人馬座臂和英仙座臂之間的獵戶座臂上,距離銀心28000光年或者8.5千秒差距。旋臂的形成與銀河系創生時期星系核的活動有關係。
星系ngc891,銀河 系的側面就是這個樣子 |
銀心:
星系的中心凸出部分,是一個很亮的球狀,直徑約為兩萬光年,厚一萬光年,這個區域由高密度的恆星組成,主要是年齡大約在一百億年以上老年的紅色恆星,很多證據表明,在中心區域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黑洞,星系核的活動十分劇烈。
銀暈:
銀河暈輪彌散在銀盤周圍的一個球形區域內,銀暈直徑約為九萬八千光年,這裡恆星的密度很低,分布著一些由老年恆星組成的球狀星團,有人認為,在銀暈外面還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呈球狀的射電輻射區,稱為銀冕,銀冕至少延伸到距銀心一百千秒差距或三十二萬光年遠
位於人馬座的 銀心區域
|
(2)「玄牝」的化名與隱喻
過去凡練功之書,都以比喻稱呼「玄牝一竅」,使練功者不知所以。先輩們常把此竅稱為:「先天主人」、「萬象主宰」、「太極之蒂」、「混沌之根」、「至善之地」、「凝結之所」、「虛無之谷」、「造化之源」、「不二法門」、「甚深法界」、「天地靈根」、「不動道場」、「玄牝之門」、「元始祖炁」、「呼吸之根」、「黑白相符」、「先天地生」、「黃中通理」、「造化泉窯」、「宇宙主宰」、「既濟鼎器」、「歸根竅」、「復命關」、「中黃宮」、「希夷府」、「總持門」、「極樂國」、「虛空藏」、「西南鄉」、「戊己門」、「真一處」、「黃婆舍」、「守一壇」、「真主人」、「舍利子」、「祖氣穴」、「渾沌竅」、「自然體」、「蓬萊島」、「如意珠」、「懸胎鼎」、「眾妙門」、「寂滅海」、「凈土西方」、「黃中正位」、「這個神室」、「真土黃庭」等,種種不同的名字不勝枚舉。』
——《梅花樁文武大法》P187
「玄牝一竅」是眾生之本源,故曰「心地」,又根據它的它的性質,分別稱為「法界」、「涅槃」、「清凈」、「真如」、「佛性」、「總持」、「如來藏」、「嚴密國」、「圓覺」等,其實皆指此竅。
——《梅花樁文武大法》P218
(3)宇宙的誕生與滅亡
宇宙是從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物質,也沒有能量的「無」開始,因量子力學的「穿隧效應」而突然誕生的。剛出生時的宇宙大小只有10-34厘米,也就是1厘米的一兆分之一的百分之一。宇宙一經誕生便立即產生憑藉真空的能量產生急劇的膨脹,並在極為短暫的時間內演化成龐大的宇宙。這就是最新的宇宙誕生模型。但是,問題還沒有全部解決,因為至今還沒有任何一種理論能夠處理宇宙誕生瞬間的時間和空間。這種理論叫做「量子重力論」,不完成這個理論,就不能斷定宇宙是否真因穿隧效應而誕生。如果量子重力理論的觀點來看空間,或許到處都有超微小的黑洞和蟲洞不斷地產生又消滅。如果在21世紀中,我們能夠建立量子重力理論,將上述問題解決,則剩下來的問題大概就是:在無數生生滅滅的宇宙之中,是否存在著和我們一樣的智慧生物?
宇宙的最初三分鐘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者,無也。—老子《道德經》
宇宙誕生之前,沒有時間,沒有空間,也沒有物質和能量。大約150億年前,在這四大皆空的「無」中,一個體積無限小的點爆炸了。時空從這一刻開始,物質和能量也由此產生,這就是宇宙創生的大爆炸。
剛剛誕生的宇宙是熾熱、緻密的,隨著宇宙的迅速膨脹,其溫度迅速下降。最初的1秒鐘過後,宇宙的溫度降到約100億度,這時的宇宙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形成的一鍋基本粒子湯。隨著這鍋湯繼續變冷,核反應開始發生,生成各種元素。這些物質的微粒相互吸引、融合,形成越來越大的團塊,並逐漸演化成星系、恆星和行星,在個別天體上還出現了生命現象。然後,能夠認識宇宙的人類終於誕生了。
這幅大爆炸圖景,是目前關於宇宙起源最可能的一種解釋,被稱為「大爆炸模型」。大爆炸理論誕生於20年代,在40年代由伽莫夫等人進行補充和發展,但一直寂寂無聞。直到50年代,人們才開始廣泛注意這個理論,不過也只是覺得它很好玩,並不信服。人們更願意認為,宇宙是穩定的、永恆的。
但是,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大爆炸模型在科學上有強大的說服力。我們不得不相信,宇宙有一個開始,也將有一個終結。它產生於「無」,也終將回歸於「無」。
宇宙:可有始,可有終?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期,有關創世的問題,一向是留給神去解決的。宇宙起源於何處?終點又在哪裡?生命如何產生?人類怎樣出現?對這些疑問,許多宗教都能給出一份體系完備的答案。至於上帝從哪裡來,這種問題是不該問的。
直到最近幾個世紀,人們才開始學著把神撇開,以超越宗教的角度,去思考世界的本源。這樣一來,就有一個重大的原則性問題需要解決:宇宙是永恆存在的,還是有起始的?
這兩種說法長久以來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哲學家和神學家,對於普通人來說,更是難以理解。假設宇宙在時間上沒有起源,即過去一直存在,那麼宇宙的年齡就是無窮大了。無窮大這個概念,一聽就讓人頭昏腦脹:既然是已經過去了無窮久的時間,我們的「現在」又是什麼呢?而如果說宇宙是有起始的,那麼它就是從「無」中突然產生的了,這最初的一剎那,又是怎樣呢?
憑著人類在短暫的生命中獲得的常識,實在是很難想明白這些東西。不過,我們可以從科學上尋求一些佐證。大爆炸模型的一個基本假設是宇宙的年齡有限,這個說法令人信服的直接理由,來自物理學中一條最基本的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這條科學史上最令人傷心絕望的定律,冥冥中早已規定了宇宙的命運。
簡而言之,第二定律認為熱量從熱的地方流向冷的地方。對任何物理系統,這都是眾所周知並且顯而易見的特性,毫無神秘之處:開水變涼,冰淇淋化成糖水。要想把這些過程倒過來,就非得額外消耗能量不可。就最廣泛的意義而言,第二定律認為宇宙的「嫡」(無序程度)與日俱增。例如,機械手錶的發條總是越來越松;你可以把它上緊,但這就要消耗一點能量;這些能量來自於你吃掉的一塊麵包;麥子在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吸收陽光的能量;太陽為了提供這些能量,需要消耗它的氫來進行核反應。總之宇宙中每個局部的嫡減少,都須以其它地方的嫡增加為代價。
在一個封閉的系統里,嫡總是增大的,一直大到不能再大的程度。這時,系統內部達到一種完全均勻的熱動平衡狀態,不會再發生任何變化,除非外界對系統提供新的能量。對宇宙來說,是不存在「外界」的,因此宇宙一旦到達熱動平衡狀態,就完全死亡,萬劫不復。這種情景稱為「熱寂」。
宇宙正在緩慢地、但堅定不移地走向這無法抗拒的命運,幾代智者為此懷疑人類的存在是否有意義。暫且撇開這種沮喪的情緒,作一個簡單的推理,我們就可以發現,宇宙不可能有無限的過去。很簡單,如果宇宙無限老,那它早就已經死了。以有限速率演變的東西,是不可能永遠維持下去的。換句話說,宇宙必然是在某個有限的時間之前誕生的。
大爆炸:有推論有根據
第二定律明示了宇宙有起始,但這個重要推論竟然被19世紀的科學家忽略了,它只是在後來成為大爆炸模型的佐證。該模型的提出,是基於20世紀初的天文觀測。
20年代,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注意到,不同距離的星系發出的光,顏色上稍稍有些差別。遠星系的光要比近星系紅一些,即波長要長一些,這種現象被稱為「哈勃紅移」。它說明,各星系正以很高的速度彼此飛離。一列火車快速駛遠時,它的汽笛聲聽來會沉悶很多,因為聲波相對於我們的頻率變低、波長變長了,這就是多普勒效應。把聲波換成光,產生的效果就是紅移。哈勃對眾多星系的光譜進行研究後確認,紅移是一種普遍現象,這表明宇宙正在膨脹。 這一發現,奠定了現代宇宙學的基礎。
如果宇宙正在膨脹,那它過去必定比較小。如果能把宇宙史這部影片倒過來放,我們勢必會發現,在過去的某個時刻,所有的星辰都是聚合在一起的。這個時間大概是100多億年前,要準確推斷它比較困難。
另外,宇宙膨脹的速度會隨時間發生變化,這與引力有關。萬有引力作用於字宙中一切物質與能量之間,起到剎車的作用,阻止星系往外跑,從而使膨脹速度越來越慢。在誕生初期,宇宙從高密度狀態迅速膨脹,隨著時間的推移,體積越來越大,膨脹速度越來越小。將這個過程向回追溯到宇宙創生的那一刻,可以發現當時宇宙體積為零,而膨脹速度為無限大。這就是大爆炸。
大爆炸是空間、時間、物質與能量的起源。這些概念都不能外推到大爆炸之前。大爆炸之前發生了什麼、是什麼引起了大爆炸,這些問題在邏輯上就是沒有意義的。那以前所有的,只是「無」。
以上所述僅是旁證,似不足以令大多數人信服。如果150億年前發生了一場大爆炸,如此驚天動地的力量是否在今天的宇宙結構上留下了某種印跡?於是,有一陣子,科研人員熱衷於尋找宇宙創生的遺迹,勁頭賽過當年的宗教考古學家尋找伊甸園。亞當和夏娃的文物是一樣也沒發現,原初宇宙最重要的遺迹倒真給找出來了,這就是微波背景輻射。
按照大爆炸理論,最初的幾分鐘里,宇宙是一個熾熱的火球,到處充滿溫度高達幾十億度的光輻射。由於此時的宇宙處於熱動平衡中,這種輻射具有獨特的光譜特徵,稱為「黑體譜」。1965年,貝爾電話公司的兩位物理學家彭齊亞斯和威爾遜偶然發現,宇宙確實浸潤在一種熱輻射之中。這種輻射以相同的強度從空間各個方向射向地球,其溫度約為3K,譜線具有完美的黑體譜特徵。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是對大爆炸模型最有力的支持。
知道了今天宇宙背景輻射的溫度,就很容易推算出,宇宙誕生後約1秒鐘各處的溫度約為100億度。在如此高溫下,不僅我們熟悉的物質無法存在,連原子核也會被撕得粉碎。宇宙只能是一鍋由質子、中子和電子等構成的基本粒子湯。
隨著這鍋湯變冷,核反應發生了。中子和質子很容易聚合在一起,產生由兩個質子、兩個中子組成的氦核。計算表明,氦核形成的過程持續了大約3分鐘,形成的氦約佔宇宙物質總質量的四分之一。這個過程用完了所有的中子,餘下的質子就成了氫原子核。
因此,大爆炸模型預言宇宙應當由大約25%的氦和75%的氫組成,這與天文測量結果極為符合。最初三分鐘里形成的氫與氦,構成了宇宙中99%以上的物質。形成行星和生命的豐富多彩的重元素,只佔宇宙總質量的不到l%,它們大部分是在恆星內部形成的。
根據推斷,宇宙的形成距今約100~200億年。
生命:既永恆又無恆
天文觀測表明,各種天體的年齡均小於200億年,這與大爆炸理論契合得非常好。我們的地球大概是50億年前形成的,人類出現的時間更短得不值一提。宇宙現在還算得上年輕,擔憂末日的來臨,對單個人來說是十分無聊的事。然而,為全人類的命運想一想這個問題,還是有必要的。
按照大爆炸模型,宇宙在誕生後不斷膨脹,與此同時,物質間的萬有引力對膨脹過程進行牽制。如果宇宙的總質量大於某一特定數值,那麼總有一天宇宙將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收縮,造成與大爆炸相反的「大坍塌」。如果宇宙總質量小於這一數值,則引力不足以阻止膨脹,宇宙就將永遠膨脹下去。
在非常遙遠的將來,比如1億億億年以後,所有的恆星都燃燒完畢,茫茫黑暗中,潛伏著一些黑洞、中子星等天體。宇宙的尺度已經膨脹到如今的1億億倍,而且還在擴張下去。在這個系統里,引力雖不足以使膨脹停止,但會不露聲色地消耗著系統的能量,使宇宙緩慢地走向衰亡。黑洞在霍金效應的作用下釋放出微弱的輻射,最終全都以熱和光的形式蒸發掉。足夠長的時間之後,連質子這樣穩定的基本粒子也衰變、消亡了,宇宙最終變成一鍋稀得難以置信的湯,其中有光子、中微子,越來越少的電子和正電子。所有這些粒子都在緩慢地運動,彼此越來越遠,不會再有任何基本物理過程出現。
這是寒冷、黑暗、荒涼而又空虛的宇宙,它已經走完了自己的歷程,面對的是永恆的生命,抑或永恆的死亡。這種情景,差不多就是「熱寂」了。
如果引力足夠強大,宇宙終有一天開始收縮,又將如何呢?在大尺度上,收縮過程與大爆炸後的膨脹是對稱的,像一場倒放的電影。收縮的過程起初很緩慢,隨後越來越快。在轉折點過後,宇宙的體積開始縮小,背景輻射溫度上升。漆黑寒冷的宇宙變成一個越來越熱的熔爐,生命無處可逃,全都被煮熟烤焦。最後,行星、恆星也毀滅了,分布在如今浩瀚空間中的物質被擠進一個很小的體積內,最後三分鐘來臨了。
溫度變得如此之高,連原子核也被撕毀,宇宙又成了一鍋基本粒子湯。然而這種狀態也只能生存幾秒鐘的時間。隨後,質子和中子也無法區分,擠成一堆由夸克構成的等離子體。在最後的時刻,引力成為占絕對優勢的作用力,它毫不留情地把物質和空間碾得粉碎。在這場與大爆炸的「暴脹」相對的「暴縮」中,所有的物質都因擠壓不復存在,一切有形的東西,包括空間和時間本身,都被消滅。
這就是末日。它是一切事物的末日。大爆炸中誕生於無的宇宙,此刻也歸於無。無數億年的輝煌燦爛,連一絲回憶也不會留下
(4)物質世界裡的「反物質」
記得有個叫做《蒼蠅人》的電影,說得是某位天才或者瘋狂的科學家,試圖利用將人體解析成最基本的物質構成態然後以波的形式發送到另外的地方再組合還原,達到以光速運送人類旅行的目的。不過試驗中居然有隻蒼蠅飛進了他的儀器,結果他就變成了人頭蒼蠅身的噁心形象。與其說是科幻片,到不如說是恐怖片,因為那個最後的人頭蒼蠅身實在是真正成為當時正端著飯盆的我的嘔吐的對象。不過片子的構思從物質構成角度來說,到還是有點意思的,因為人體與我們周遍的世間萬物解析到物質構成最基本單位確實沒什麼區別。
這一點,人類的老祖宗早就開始考慮了。如同《道德經》里所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古希臘人也就認為水、火、空氣和泥土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元素。時至今日,人類已經發現,物質由分子和原子組成,原子是由帶負電的電子和帶正電的原子核組成。再往下劃分,物質又可以分成強子——由夸克組成,包括上夸克、下夸克、奇異夸克、粲夸克、底夸克和頂夸克;輕子——包括電子、電子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τ子、τ子中微子;還有傳播子——傳遞強作用的各種膠子。物質組成的研究,幫助人們重新認識了物質的世界,也幫助人們認清了物質之間的各種相互作用。
不過,世界上的萬物是否可以統歸入物質範疇呢?答案應該是對的,不過,這裡的物質得再解釋一下,那就是正物質與反物質。正物質的概念就如同人們現今普遍理解的含義,但反物質又是什麼?
安德森拍到的第一張正電子軌跡照片。正電子從上往下運動,
穿過氣室中央的鉛板。其軌跡因磁場的作用而呈弧狀。
1932年,美國科學家安德森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粒子。與之前發現的電子相比,其質量和帶電量完全相同,但它帶的是正電,而電子帶的是負電。因此,這被稱為正電子。正電子也就是電子的反粒子。正電子的發現,毫無疑問的引發了科學家們新的探索之旅,而就此,一個反物質的世界如同沉睡千年的底下宮殿逐漸呈現在人們眼前:1955年,反質子在美國的一家實驗室中被發現,其後人們又發現了反中子。到上個世紀60年代,基本粒子中的反粒子差不多全被人們找到了。
通古斯大爆炸是反物質引起的嗎?
1908年6月30日格林尼治時間零時,俄羅斯西伯利亞東起勒拿河、西至葉尼塞河直線距離約1500公里的廣大地區上空,一個巨大的天體拖著長長的煙火尾巴,伴隨著雷鳴般的轟鳴飛過東起勒拿河、西至葉尼塞河,直線距離約1500公里的天空。隨後,人們感到三次強烈的爆炸,伊爾庫茨克地震站測定其爆炸當量相當於1000至1500萬噸TNT炸藥。爆炸後的幾天里,東至勒拿河、西至愛爾蘭、南至塔什干、波爾多(法國)一線的北半球廣大地區連續出現了白夜現象。爆炸之後,科學家們在葉尼塞河中、下游和勒拿河支流維季姆附近,先後發現了3個與月球火山口相似、直徑為90至200米的爆炸坑和一片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的被衝擊波擊倒的原始森林。在隨後的探險考察中,科學家們還發現爆炸地區土壤被磁化,1908至1909年的樹木年輪中出現放射性異常,某些動物出現遺傳變異。由於現場沒有發現任何隕石碎片等,基本排除流星或隕石墜落等。一個可能的解釋,就是反物質造成了這一著名的通古斯大爆炸。
科學家研究認為,宇宙中存在著我們看不見摸不著的「反物質世界」,它的基本屬性同我們周圍的世界正好相反。反物質的原子核是由反質子和反中子構成的「負核」,外有正電子環繞。反物質一旦同我們世界的「正物質」接觸,便會在瞬間發生爆炸,物質和反物質變為光子或介子,釋放巨大能量,產生「湮滅」現象。
銀河系中央,物質與反物質湮滅時產生的γ射線爆。康普頓衛星1997年攝。
迄今為止,人們已經多次證實了反物質的存在。1995年,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學家在世界上製成了第一批反物質——反氫原子。科學家利用加速器,將速度極高的負質子流射向氙原子核,以製造反氫原子。由於負質子與氙原子核相撞後會產生正電子,剛誕生的一個正電子如果恰好與負質子流中的另外一個負質子結合就會形成一個反氫原。在累計15小時的實驗中,共記錄到9個反氫原子存在的證據。由於這些反氫原子處在正物質的包圍之中。因此它們的壽命極短,平均壽命僅為30納秒(一億分之三秒)。1996年,美國費米國立加速器實驗室成功製造了7個反氫原子。
目前,在實驗室中製造正電子、負質子等反基本粒子已是輕而易舉,而將正電子與負質子組成反原子尚十分困難,因為將這兩種粒子結合在一起並且能證實它們結合成反原子的工作十分複雜,因此科學家需要研製功能更強大的研究工具。而且,人們還有一個普遍的疑問,那就是反物質如何能存儲在物質的世界裡?
科學不是萬能的,但真正的科學總是可以帶來無限可能。就在今年2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日前宣布,他們可能已經成功的實現捕捉並存儲反氫原子。科學家審慎的表示,他們相信已經存儲了數千個反氫原子,但尚需等待進一步的實驗證實。
CERN的反質子收集器(AC)和反質子存儲器(AA)裝置
據《新科學家》雜誌報道,歐洲核子中心的科學家傑拉爾德·加夫列爾瑟領導的一個科研小組,使用高能磁場捕捉在該中心粒子加速器中實驗得到的反質子,然後引入正電子流,並使用電場對其減速,再使得兩種粒子匯合在被稱為「粒子陷阱」的結構中。由於物質或者帶有正電荷或者帶有負電荷,因此它們可以被保存在具有適當電磁場結構的「陷阱」中。之後科學家再將該粒子陷阱放置入電場條件下,結果發現部分粒子出現無法移動的現象。科學家認為,這表示兩種反粒子結合形成了中性的反氫原子。
加夫列爾瑟認為,「這種條件下很難認為沒有反氫原子的存在」,只是他們還不能確定具體存儲了多少反氫原子。但他同時表示,希望能夠在該中心的粒子加速器恢復運轉後,可以重複確認上述發現,以期最終確證這一研究成果。如果上述實驗結果最終得到證實,將為人類在物質認知領域帶來重大突破。
推薦閱讀:
※十干在人體的定位
※人體自帶7片「止痛藥」,常按這些穴位緩解你的疼
※【中醫穴位按摩】人體穴位按摩治病法
※太溪穴 人體第一大補穴
※人體是怎樣吸收食物中的營養
TAG:人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