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嫻:國人與華人如何看待「以華制華」
2011-04-05 07:22:40
被奧巴馬提名為下一任美國駐華大使,現任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近日在出席在南加大舉行的亞太商務會議上,在回答關於大使提名問題,聲稱自己以華裔為自豪,但是就和駱家輝之前不斷強調自己是「百分之百美國人」一樣,駱家輝再一次強調,作為大使自己「代表美國利益」。
駱家輝被奧巴馬總統提名為新任駐華大使一事,轟動一時,在華人圈裡以及在中國大陸引起熱烈討論,至今餘波未平。其中有一個觀點就是奧巴馬使用「以華制華」的手段來處理美中關係。「以華制華」,其中的意思,多半是指非華人委派或者僱用華人進行與華人有關的工作,因為華人了解華人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處事方式等等,因此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但這個詞語的用法,常常帶有貶義的成分較多。
這件事從一方面來說,駱家輝在中國有廣泛的人脈,熟悉商務運作,也了解美中貿易摩擦,雙方坐下來談,彼此了解容易溝通總是比較好。談總比不談好,溝通總比吵架好。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駱家輝不僅有華裔的有利身份,同時華裔身份也可能給他帶來更大的壓力。前不久在國會聽證時就有議員對駱家輝未來的在華使命提出苛刻的要求。駱家輝之所以反反覆復地強調「我是百分之百的美國人」,就來源於這樣的壓力。
駱家輝的這句話,基本上不是說給中國人聽的,儘管中國也有人認為華裔擔任駐華大使有利雙邊關係,但是誰都知道駱家輝是美國人,不會有多少不切實際的想法。很多人以為駱家輝的這句話是說給中國人聽的,實際上駱家輝的這句話更多的是說給美國尤其是國會那些反華議員們聽的。駱家輝要打消那些議員對他華裔身份的質疑,這樣的質疑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在美國,儘管有政治正確,族裔身份在很多時候仍然是一種被另眼看待。試問有哪一個非華裔、非西裔、非非裔,換句話說,就是(一度流行的那種說法)「高加索白人」的美國人需要反覆強調自己是一個「百分之百的美國人」?這種壓力,使駱家輝未來在處理雙邊關係的時候,不能排除會有對中國表現更加強硬的態度。
無獨有偶,在華人聚集的南加州,就有關於國稅局僱傭數百名會說雙語的華裔擔任查稅員的議論。坊間也有這樣的說法,就是國稅局「以華制華」。因為這些華裔更了解華人文化,了解華人的習性,換句不好聽的話說,就是更了解華人做賬的方式手法。就有會計師表示,有的華人查稅員為了撇清自己,甚至對華人更苛刻更不友善。也有的查稅員則私下表示,如果都沒有查出問題,擔心上司會以為他為華人護短放水,不好交代。
這種說法,國稅局當然不會承認,是否有這樣的考量,也很難證實。但是對華裔查稅員來說,華人在美國社會謀生,要融入主流本來就不容易,如果有一份工作,勤力是很自然的,當然不排除有人為了保住工作,對華人更加嚴厲。因為他們不可能像駱家輝那樣可以有機會反覆解釋自己是「百分之百的美國人」,所以只能以實際行動來表白自己。
這些華人面對現實,有苦衷也是有情可諒的。當事人也不應該過多詮釋查稅員的態度,大家都在其他族裔為主流的社會謀生,應該盡量互相體諒。如果因為別的族裔的查稅員挑剔就可以接受,華人查稅員挑剔就不能接受,這種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當然如果有人無理挑剔,當事人也可據理力爭,畢竟,美國是一個法治社會,只要依法行事,自己行得正,就不怕別人挑剔,不管是那個族裔的人。
無論是對待駱家輝的大使任命,還是國稅局聘用華裔查稅員,國人與華人對「以華制華」這個話題,應該以平常心對待。國人對待駱家輝的任命要淡定,駐華大使並不是政策制定人,不必炒作族裔身份。而華人在美國是弱勢群體是現實存在,華人應該消除華人之間的偏見歧見,既有利於團結,也有利於融入當地社會。
推薦閱讀:
※《奔跑吧》如何看待鹿晗迪麗熱巴這對捆綁CP?
※如何看待《明日之子》趙天宇獲得季軍?
※如何看待杜麗莎"衛冕之王"的稱號?
※如何看待小山竹?
※你是如何看待影片《後會無期》中胡生這個角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