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紫禁城的故事

  公元1421年,明王朝將北京作為都城,並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城池,這就是紫禁城。在七十二公頃的廣闊土地上,集各種建築手法之大成,房屋總數在初建時就已達到了九千多間。  紫禁城,中國現在規模最大的皇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宮。黃色的琉璃瓦。紅色的圍牆,這種基調的構成主要是出自中國古老的思想:以中心之地的黃色和代表光大吉祥的紅色來表現。這種色彩也昧示了皇帝居住的紫禁城為天下的中心。  紫禁城名稱系借喻紫微是垣而來。在古代,人們把天上的恆星分為三垣、二十八星宿和其他星座。三垣包括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星在三垣中央,因此成了代表天帝的星座。天帝住的地方叫紫宮,皇帝是人間天子,所以要模彷天帝,把自己住的地方叫紫宮。且從秦漢開始皇帝的居所又叫禁中,即不許隨便出入之意,因而合稱為紫禁城。  紫禁城正前是正陽門,北部是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後是端門、午門,在以後就是紫禁城內,紫禁城的重要建築物都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在正陽門與天安門之間的廣場原先還有一座門,叫大明門,清代叫大清門,民國元年改名為中華門。永樂年間該門建成時,朱棣命大學士解縉題門聯,縉書古詩「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日月兩字正好組成了一個「明」字。此聯在清朝時無改動。  戰國成書好《周禮·考工記》中對封建帝王之都城營建有明確記載。紫禁城即按其「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營建原則修建。  紫禁城是從明永樂五年(1407)完工的。施工中徵集全國著名工匠10多萬名,民夫100萬。所有的建築材料來自全國各地。木材來自湖廣、江西、山西等省;漢白玉石料來自北京房山縣;五色虎皮石來自薊縣的盤山;花崗石采自曲陽縣。宮殿內墁地的方磚,燒制在蘇州;砌牆用磚是山東臨清所燒。宮殿牆壁所用的紅色,原料產自山東魯山,加工在博山;室內牆壁上的杏黃色顏料產自河北宣化的煙筒山。管理工程的是朱棣的親信太監阮安和工部尚書吳中。紫禁城的太和門是外朝的正門,在永樂帝此召見宮僚,並施實政務,史稱"御門聽政"穿過太和門就是寬超過了萬平方米的太和廣場。舉行盛典時文武百官,儀仗近千人,彙集於此覲見皇帝。由於廣場過於寬廣,可以說是完全看不到在殿內的皇帝。紫禁城的太和殿是中國現存的最大木節構的建築。它是皇帝舉行繼位儀式、婚禮和壽誕時使用的殿堂。  永樂十九年來棣遷都北京。當時紫禁城內三大殿的名字叫「奉天、華蓋、謹身」在紫禁城建成不到百日,三大殿被燒毀。朱棣認成這是因為他是通過「靖難之變」當上皇帝的,怕是「違背天意」,不敢再建,權以奉天門,即太和門為聽政之所,這就是明清兩代皇帝「御門聽政」之起因。朱棣死後其子朱高熾(仁宗)繼位,仍沿舊制不改,因為他留戀興王之地,想復都南京,無心修復北京的三大殿,他在位僅一年,未能遷都。宣宗朱瞻基銳意文治,不思遷都。直到英宗朱祁鎮,於正統四年(1439)十二月初一,才下詔復建。施工中用各局監輪班工匠3萬餘人,軍隊3.6萬人。正統六年十一月,三殿二宮竣工。以後歷朝都向各省征財修繕宮殿。嘉靖三十六年(1557)三大殿又遭火災,後重建,於四十一年三殿告成,改名為皇極、中極、建極三大殿。40年後即萬曆二十四年、二十五年(1596~1597),後兩宮和前三殿又被燒毀。萬曆三十二年(1604)才修復了後二宮即乾清宮和坤寧宮。前三殿因木材缺乏,不能施工。天啟五年八月,通惠河工部郎陸滔園在天津至海岸沿途的蘆葦中發現歷朝剩下的楠木一千餘根,解決了木材問題。於第二年(1626)九月建成中極殿和建極殿。  在太和殿寶座正上方的屋頂上,雕有一條金色的龍。龍猶如吊頂一樣,口中含著一個用水銀製成的球鏡叫軒轅鏡。傳說若非受於天命的皇帝坐上寶座,龍口中的球鏡便會落下,至此人於死地。皇帝在太和殿舉行慶典和儀式等時,作為準備之地和休息場所的就是位於太和殿之後的中和殿及保和殿。在保和殿的北側是內廷,也就是皇帝的住處。乾清門將三大殿的外廷和內廷分開。在乾清門前,放置著雌雄各一隻金獅,守衛大門。雄獅腳踩一支繡球象徵「一統寰宇」,雌獅腳踩一隻小獅,象徵「子孫昌盛」。  永樂帝在這宏大的宮殿中,度過了四年的時間。在這期間,永樂帝還為平定北方地區的邊患,親自率兵出征了一年以上,最後病死在征途中,在永樂帝死後,明王朝對蒙古的政策也由進攻轉為防守。朱棣之後,明王朝的各代皇帝仍舊居住於紫禁城之內。但是,此時紫禁城處於一種不知蒙古何時入侵的危機感之中。  明代的紫禁城內,有皇帝的直屬軍,外部有訓練和管理軍隊的衛所,通常有5600人的兵士進行守護。紫禁城本身也具有嚴密的防禦功能,太和殿的廣場鋪上了重重的磚層。據調查結果,在最厚的地方磚層意超過了五米。此外還有用於消防的鎏金大水缸,紫禁城內配置有這種水缸共308個,在這種海缸內通常放滿了水,在冬天會在缸上蓋上蓋,周圍寨上棉被,並在缸底點燃碳火,防止水結成冰。  在紫禁城內廷生活的皇帝,其瞥衛護衛是由御林軍和宦官承擔的。宦官是凈了身的男子。很早以前就有他們進行待奉王室的記錄,到了明末期,宦官的人數達到了十萬人。在內廷內之中,用牆和門進行了細緻的分割,在其中也不可以自由走動,門旁建有小屋,是警備及護衛的宦官值勤的場所。宦官有管家服的,管飯食的,管掃除的等24種職務。在內廷的最深處,有個叫北五所的地方,曾是凈事房太監的工作場所。凈事房的太監主要是服侍皇帝夜生活的宦官,當皇帝要休息時,將數十冊的妃子名布交由皇帝選擇,並負責將選中的人送往皇帝的寢室。宦官們往往利用這些親近皇帝的機會,掌握了權力,其中還出現過,將所有的政務交由宦官和官僚處理的皇帝。  在創建明王朝的洪武帝及永樂帝之後,在也設有出現過超越他們的皇帝。永樂死後僅過了二十五年,紫禁城就面臨了一次瀕臨絕境的危機。專即"土木堡之變"。這次危機是由宦官專權是間接原因,蒙古入侵是直接原。  明中期以來,政治日趨腐敗,導致宦官專權的局面,而宦官專權的結果,更加重了政治的腐敗。明代宦官專權,自英宗時王振始。王振原為教官,後來凈身入宮,英宗在東宮時,即朝夕侍左右。所以英宗即位後,遂命王振掌司禮監。英宗即位時九歲,完全是孩子不懂事,非常寵信王振,言無不從,呼為「先生」而不稱名。但英宗初年,上面有太皇太后張氏(仁宗的皇后),下面有元老重臣「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在內閣,王振受到壓制,尚不敢放肆。太皇太后張氏堅守祖制,不肯垂簾聽政,凡朝廷大事皆聽三楊議決而行,所以政歸內閣。然而王振也開始弄權,以「周公輔成王」自居,朝中漸有人趨炎附勢。如工部侍郎王佑在王振面前,竟然自稱為兒。後來太皇太后張氏死,三楊也或死或不管事,於是大權悉歸王振,生殺予奪,盡在其手。另外,王振又把明太祖禁止宦官干政的鐵牌盜去。此牌在宣德時尚存,而到王振時便不見了。王振作威如此,因而舉朝無敢抗禮者,皆呼王振為「翁父」。  英宗正統初年,蒙古瓦刺部強盛起來。瓦刺本與明朝有朝貢貿易關係,但每假朝貢名義大肆訛詐明朝物品。按照定製,瓦刺每年的貢使不得超過五十人,而正統四年(1439年)以後,瓦刺每年派到北京的貢使多到二千人以上。明朝供應瓦刺貢使的費用十分浩大,如僅大同地方每年的供應費即達三十餘萬兩。而且瓦刺來使又虛報名額,每每冒領嘗賜,又沿途搶掠財物,私買弓箭等違禁物品運出塞外。明朝鎮守大同太監郭敬是王振的親信,此人貪暴納賄,每年私這大量鋼鐵箭頭,用王振名義送給瓦刺,瓦刺則遣人贈送王振良馬。這種走私通敵的活動,嚴重破壞了明朝的邊防。正統十四年(1449年)春,也先遣使二千人到北京貢馬,而詐稱三千人,要求按虛報名額給予嘗品。王振平時勾結瓦刺,這次又輕心戲弄,一定要按照實際人數給嘗,而且又大減其馬價。也先聞報大怒,遂於這年七月分兵四路,大舉南下,也先親白領兵進攻大同。王振不作充分準備,即挾英宗領兵五十萬親征,群臣皆言不能輕易出兵,但王振不聽。大軍離京之後,北出居庸關,過宣府(河北宣化),向大同進發。一路上王振專制橫行。成國公朱勇等人向王振白事,皆膝行而前。兵部尚書郎埜和戶部尚書王佐請帝回兵,被王振罰跪草中,至晚方釋。大軍未至大同,兵士已乏糧,饑寒交迫,死者滿路。八月初,大軍抵達大同,王振得報前線各軍屢敗,因而懼不敢戰,又立即折回。而途中王震非要挾英宗回老家土木堡,光耀門庭,以至耽誤行程。當明軍至土木堡(河北懷來境),被瓦刺軍追上,兵士死傷過半,隨從大臣英國公張輔等五十餘人皆陣亡,英宗突圍不出被俘,王振被護衛將軍樊忠用錘打死,此即所謂「土木之變」。  土木堡的敗訊傳來,舉朝大震,群臣聚哭,不知所措。有人提出遷都南京,以避瓦刺兵鋒。這時兵部侍郎于謙力斥南遷言論,堅持固守京師,人心始定。在國家危亡之際,于謙挺身而出,一面調兵急赴京師守衛,一面轉運通州倉糧入京師,擔當起保衛京師的任務,隨即升為兵部尚書。繼而,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鈺繼位,是為景泰帝。同年(正統十四年)十月,也先挾英宗入紫荊關,瓦刺軍直逼北京城下,安置英宗於德勝門外土城關。于謙調動諸將分領官軍二十二萬人,布列於京師九門外,而于謙自與石亨陳兵於德勝門外,以抵禦瓦刺主力,然後關閉諸城門,以示背城死戰。瓦刺軍先攻德勝門,以萬騎出擊,結果被打得大敗,也先之弟也中炮死。瓦刺軍又轉攻西直門,也沒有得逞,敗退下來,瓦刺軍又在彰義門土城(金的正西門,以後為外城廣安門)進攻,居民擊敵,呼聲動天,也被殺退。也先既不得志,乃挾英宗拔營退走,由良鄉而西,出紫荊關而去。  也先俘獲英宗時,原以為奇貨可居,足以要挾明朝,但在景泰帝即位後,要挾明朝不能得逞,英宗已失去作用,因而無計可施,乃於景泰元年(1450年)八月,把英宗放歸。英宗得以歸來,這是于謙等堅決主張抗戰的結果,如果採取屈辱求和的政策,則英宗永無返歸之日。然而英宗歸來之後,又出現了皇室的內爭。景泰帝貪位薄兄,自私之心太重,先是不願英宗歸來,不肯遣使迎駕,英宗歸來之後,又把英宗置於南宮(今北京南池子)禁錮起來,並且廢掉皇太子朱見深(英宗之於),立自己兒子朱見濟為皇太子,而不久朱見濟病死,自己又沒有第二個兒子,也不肯恢復朱見深做皇太子。因此種種,就積成了兄弟之間的怨恨。當時一些失意及不滿于謙的分子,主要是官僚石亨、徐有貞及太監曹吉祥等人,為了建功邀嘗,即陰謀擁護英宗復辟。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病危,不能視朝。十六日,武清侯石亨、副部御史徐有貞等率兵夜入南宮,擁戴英宗奪門(東華門)人皇宮,登殿複位,又殺兵部尚書于謙及大學士王文,誣稱二人慾迎外藩襄王之子為帝,以此為罪名殺之。殺于謙時,英宗有些不忍,說于謙實在有功,徐有貞進言:「不殺于謙,此舉為無名」,遂下毒手。于謙有功被冤殺,京郊百姓莫不流涕。這一事件史稱「奪門之變」,也稱「南宮復辟」。英宗復辟後,改年號為天順,比較關心國事的正派官吏相繼被害,政權落入宦官手屯政治繼續腐敗下去。到了明朝晚期,黨派鬥爭激烈,當時主要分為東林黨和反東林黨集團,其中有宜黨、昆黨、齊-楚-浙三黨等。這些黨派鬥爭與宦官專權產生矛盾,併產生了一系列的宮廷事件。  當時的黨爭與一系列的宮廷事件有關。首先是「爭國本」一事。神宗皇后無子,王恭妃首先生子朱常洛(即後來的光宗),例當繼承皇位。後來鄭貴妃又生子朱常洵(即後來的福王),神宗因為寵幸鄭貴妃,便欲立朱常洵為太子,但又怕遭到群臣反對,所以遲遲不立太子。群臣深以為憂,先後建言者蜂起,要求速立朱常洛為太子,而言者輒得罪,被降被調者無數。群臣力爭十五年,直至朱常洛已二十歲,神宗才勉從眾議,立為皇太子,此即所謂"爭國本"。此後,宮廷又發生「梃擊」、「紅丸」、「移宮」三案,全是圍繞「爭國本」而來。  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有男子名叫張差,手持棗木棍,突然闖入太子宮(慈慶宮),打傷守門內侍,被擒住。先是御史劉廷元(浙黨)審間,奏稱張差是瘋顛。但刑部主事王之寀(東林黨)卻審出實情,原來張差並不瘋顛,是由內使龐保、劉成指使行動,而龐、劉二人均為鄭貴妃宮的內侍。因此朝臣皆懷疑鄭貴妃主謀,欲害太子。神宗見事連鄭貴妃不可深問,遂命處決張差,並於宮中打死龐、劉二人,含糊了事。此即所謂「梃擊」案。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神宗死後,太子朱常洛繼位,是為光宗。不久,光宗患痢疾,內監崔文異進瀉藥,光宗服後病益重。時都城紛言鄭貴妃使崔文異進此葯。此後,鴻臚寺丞李可的又進紅丸,光宗初食一丸舒暢,再食一丸即死,在位僅一月。事後,東林黨人給事中楊漣、御史左光斗、禮部尚書孫慎行等文章彈劾崔文異、李可灼用藥可疑,並攻首輔方從哲曲庇李可的等。於是李可的被遣戍,崔文異被發遣南京,方從哲致仕而去。此即所謂「紅丸」案。  光宗死後,與鄭貴妃交結甚密的李選侍仍然留居乾清官不走,並且已與心腹太監魏進忠(即魏忠賢)結合,想控制皇長子,來把持朝政。於是楊漣、左光斗等擁入乾清宮,先搶出皇長子呼萬歲,然後力請李選侍離開乾清宮,李選待被迫移居哆鸞宮,皇長子朱由校乃即帝位,是為熹宗。此即所謂「移官」案。  以上這些宮廷事件都是黨爭的原因和題目。在這些宮廷事件中,東林黨人的主張和立場比較符合公論,但以後齊、楚、浙三黨則作翻案文章,借三案大肆攻擊東林黨人。  明末的專權太監叫魏忠賢,他對東林黨人進行乇底的打擊,並把明王朝推向了滅亡的邊緣。明朝末年,由於封建統治者的腐敗,使得當時社會政治黑暗,經濟凋敗,加之災荒頻繁,終於導致了一場農民大起義。這場農民起義的領袖李自成於崇幀十七年正月在西安稱王,國號「大順」,改元「永昌」。農民軍把矛頭直指明廷都城--北京。對於這次進軍北京,大順政權做了充分的準備,在這年元宵節,農民軍便潛入京師,以厚賄取得守城的機會,為攻城大軍作內應。農民軍出兵山西,不久便直逼北京。  三月十六日,崇禎皇帝正與朝臣議事,突然接到緊急奏章,大驚失色,旋迴宮,大臣不知真情。原來昌平失守,農民40萬已包圍京城。  十七日早朝時,崇禎面對群臣哭泣。中午,廣安門、阜成門,西直門炮聲大震,攻城戰打響了。十八日,農民軍架雲梯攻西直門。明軍己數月未餉,極度厭戰。李自成親臨廣安門外,用吊籃迭進降閹人城勸降崇禎皇帝。崇禎怒叱來人,下令親征。下午,太監曹化淳打開廣安門,迎農民軍進入外城。崇禎急召大臣協商對策,準備巷戰,晚上崇禎和王承恩一起上景山只見滿城火起,徘徊片刻,又回乾清宮,書寫上諭,讓成國公朱純臣負責督軍,並輔佐太子。當時已無人侍應,「上諭」無法送出。  崇禎眼見末日已到,於是將3個兒子分送到兩個外婆(周、田)家,命周皇后、袁妃自盡,手刃長女昭仁公主及數嬪妃,然後飲酒、更衣,帶幾十名手持斧鋮的太監持槍騎馬出東華門,先去正陽門。守門軍士誤以為內城有變,反炮擊之。崇禎無法,只好從白家柵欄(台基廠附近)繞出,奔回東四什錦花園成國公朱純臣府邱。朱府大門不開;又去安定門,門已封固。崇禎走投無路又回乾清宮,敲鐘召集大臣,未來一人,朱由檢自覺徹底絕望了,最後和王承恩一起到萬歲山自縊而死。崇禎十六年三月十九日(公元1644年4月25日)明亡。十九日中午,大隊農民軍進城,一位頭戴氈笠,身著縹衣,坐下烏駁馬者即傑出的農民領袖李自成。傳說他從大明門進入宮廷廣場時,曾對著「承天之門」匾額射擊一箭,箭鏃正中天字下方。  李自成進宮後,未見崇禎,遂下令懸賞。3日後,在景山發現崇禎屍體,農民軍用門板抬出,和周皇后的屍體一起,在東華門外臨時搭棚停人二棺木。殯日,允許他們的3個兒子來拜祭,牛金星致祭文,和尚誦經。奠畢,送昌平--明朝的皇陵。
推薦閱讀:

故事與酒 | 真正的讚美寫在眼睛裡,而不是掛在嘴邊
《四柱形象》專題系列之七——八字森林裡精彩的命運故事
青紅酒家
自動販賣機
那個詩人,他死了

TAG: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