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觀察】惡評真能傷害電影產業嗎?

[摘要]在互聯網時代,豆瓣、貓眼等網站承載了人們在影視文娛方面尋求知音的功能。這的確會對其他人觀影的選擇有所影響,但「惡評」遠沒到能傷害電影產業的程度。總結起來就是三個字:不至於。

作者:李岩

每到年底,都是全年最熱的電影檔期——賀歲檔到來的時候。今年賀歲檔最受矚目的三部電影個個來頭不小,分別是張藝謀導演的《長城》、王家衛監製的《擺渡人》,以及成龍主演的《鐵道飛虎》。但是這三部影片上映以來,口碑都不太好,在國內影迷最集中的豆瓣以及專業人士最集中的貓眼專業影評中,都拿到了不及格的分數。

12月28日,人民日報客戶端發表評論文章《豆瓣、貓眼電影評分面臨信用危機惡評傷害電影產業》,文章對正在上映的這三部影片在豆瓣、貓眼上齊刷刷被打低分並遭遇惡評的現象十分不滿,稱「發布惡意的、不負責任的言論,嚴重破壞了中國電影的生態環境」。至此,對立已經十分明顯了,網友以及專業影評人眼裡,這三部電影都是「爛片」,而評論文章則為它們鳴不平。那麼,究竟誰有理?惡評又是否真的會傷害國產電影乃至整個電影產業呢?

一、一個邏輯問題:普通觀眾、專業人士、自媒體大V不可能同時都錯了

人民日報客戶端這篇署名為曾凱的評論文章將近3000字,歸納起來主要講了三個事:

1. 電影自媒體大號不靠譜。「個別大V、公眾號為博眼球、圈粉絲、流量變現等目的,發布惡意的、不負責任的言論,嚴重破壞了中國電影的生態環境。」

2. 普通網友的評分不靠譜。「《擺渡人》23號零時開始公映,影片片長128分鐘。可在影片第一場排片放映還沒有結束之前,豆瓣就出現了上千個1星評分。」

3. 專業影評人評分不靠譜。「貓眼專業影評人憑什麼『一句頂一萬句』?……這些人對作者電影、小眾電影、實驗電影、電影節電影有共同的趣味,這在客觀上造成他們的評分與觀眾評分存在很大差異。」

眾所周知,電影觀眾無非分三種:無身份的普通觀眾、專業人士、介於這兩者之間的自媒體大號。這篇文章對這三種人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質疑,從常理推斷,這不合邏輯,總不能所有人都是「壞人」吧?

而且文章在質疑一種人時還借力另一種人。比如質疑貓眼專業影評時稱:「人數極少的專業人士和人數眾多的普通觀眾在評分上擁有同等的權重。同樣以《長城》為例,45位專業人士給《長城》打分,要與40.1萬普通觀眾的打分並列,也就是說,貓眼專業影評人具有『一句頂一萬句』的許可權。」

按照這個邏輯,打分人數少,分數不靠譜,那打分人多應該靠譜吧?但單片評分人數動輒過萬,熱點影片過十萬的豆瓣,同樣被文章認為是不靠譜的。上文列了他舉的一個例子:影片零點首映,片場128分鐘,最早的評分理應在首映場放完後才有,為什麼電影還在放著,評分就出來了?

殊不知,這是豆瓣電影為防劇透進行的一種設置。影片在上映之前,通常都會進行小範圍的媒體試映、路演或點映。也就是說在上映之前,已經有不少人看過了電影。對這部分人,豆瓣的態度是:你可以來評分,但分數暫不公布,要在電影上映當天才把這部分評分放出來。這也就是為什麼《擺渡人》23號零時開始公映,在不到凌晨一點就已經有上千個1星評分的原因——這些人都是看了媒體試映、點映後評的分,而且互相之間沒有受到影響(因為看不見其他人評了多少分)。

這本是非常好的防止劇透的方法,卻被評論文章拿來作為攻擊豆瓣的武器,豆瓣實在是有點冤。

很多人吐槽《鐵道飛虎》,是因為被廣電總局命令封殺的房祖名,堂而皇之地成為了影片男二號,很多觀眾感覺受到了矇騙

普通觀眾、專業人士、自媒體大號全都吐槽影片質量,而央媒的文章不談影片質量,卻把矛頭對準豆瓣、貓眼,這次批評實在是找錯了對象。

二、豆瓣、貓眼挨批評的原因猜測:2016年電影票房疲軟,急需最後一周「衝量」

那麼,該文章把所有電影觀眾都批了一遍,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呢?小編不了解內情,只能從邏輯上猜測一下。

先來看幾個數據。2002年,中國全年電影票房只有9.2億,2003年首破10億,達到10.1億。之後,中國電影票房的漲幅進入快車道,2009年突破了50億,2010年突破100億,2013年突破200億,2014年將近300億,2015年則直接蹦到了440.69億,四捨五入後是441億。

從2012年起,中國電影票房保持著每年1/3左右的漲幅,去年漲幅更是逼近50%,速度遠超GDP和國民收入。在這個過程中,電影院銀幕數一直在急速增加,因此業內人士在今年初普遍預計,2016年全年票房收入將很有可能突破600億。

如今,2016年快過完了,今年票房有多少呢?據《京華時報》的報道,截至12月23日上周五,內地全年總票房突破了441億元……是的,將將超過去年全年票房一點點。而且這還是實時票房匯總,不是最後落實的數據,與2015年全年票房的差距完全在誤差範圍之內。也就是說,在2016年還差一周就結束的情況下,還沒能確保超過2015年的票房。即使確定超過,這也是13年來內地全年票房漲幅首次低於25%,而且低於25%很多,可能只有3%左右。年初那個600億票房的預期,如今看起來更像是個笑話。

2010-2016內地年度票房走勢圖,2016漲幅明顯放緩

做過銷售的人都知道,在年關臨近時,如果還沒能完成全年的銷售任務,往往就會採取一些促銷的方式「衝量」。如果把中國電影全年票房當成一個銷售任務的話,年初制定的「大幅超過去年」的目標顯然無法完成了,現在能做的就是盡量比去年多賣一點而已。而「衝量」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賀歲檔這三部國產大片身上。

過去幾年,因為全年電影票房遠遠跑贏GDP和國民收入,所以被很多部門無限拔高,當成「中國文化實力上升」之類的證據。電影票房越來越與中國人的生存狀態等宏大命題掛上鉤。

早在2011年內地全年票房突破100億時,《經濟日報》就曾撰文稱這「意味著我國文化軟實力實現大幅提升」;去年國慶檔電影同比增長65.6%,《人民日報》的編輯點評稱這「意味著整個社會的文化需求遠遠超出了此前的想像」;而在去年全年票房達到441億後,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在今年初表示:「不斷創新高已經成為中國電影的『新常態』」。

所以,在高速增長了幾年之後,票房突然疲軟,就不僅牽涉到廣電部門,而是令很多部門都感覺尷尬的事。如果最後這幾天,這三部影片能給點力,把全年票房衝到450、460億這個檔位,相比去年的441億來說,增長還稍微明顯點。如果450億都沒到,就實在不好意思再說今年票房有「顯著增長」了。

但就在此時,被寄予厚望的這幾部影片統統放了啞炮,口碑票房雙差。作為央媒,為這些影片挽救一些口碑,爭取讓年底進影院的人再多一點,把年度票房成績沖得好一點,往大了說,是一件關乎大局的事。

這可能是此次「炮轟」事件最為合理的一種解釋了。

三、票房低不丟人,為了高票房而作假才丟人

從數據上講,保持了連續13年每年起碼25%的漲幅,尤其是去年大漲48%的基礎上,今年票房增長基本停滯,這不能不說是一次滑鐵盧般的慘敗。但理性地想一想,去年的大漲未必是好事,而今年的滯漲,也未必是壞事。

先看看2015年全年票房冠軍《捉妖記》的尷尬事吧。當時,《捉妖記》一度被當做民族英雄一般地看待,因為在此之前,《速度與激情7》(以下簡稱為《速7》)剛剛以24.26億的總票房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票房冠軍。《捉妖記》上映後,票房一路飛漲,到快下線時,已經接近《速7》的成績。在全民熱切地關注下,《捉妖記》的票房在放映的最後幾天仍舊以每天幾百萬至一千萬的速度遞增,最終以24.39億收官,超過《速7》0.5%。

然而在《捉妖記》創造歷史,替國產片把中國歷史票房冠軍的榮譽留在中國之後,質疑聲就不斷傳來,質疑的焦點就是:《捉妖記》投資方為了創造歷史,而採取了「偷票房」的做法。看下面兩張圖:

早晨9:50一般是每天人流量最少的時間段,往往不會有什麼觀眾。但這張圖顯示,周六早場票在前一天晚上(截圖時間是22:24)就已經賣光了。

這張圖的作弊就更赤裸裸了,同一影廳每隔15分鐘放映一場,票還都賣光了。

在如此赤裸裸的作弊之下,《捉妖記》終於成為中國歷史票房冠軍,但很顯然,這是釘在恥辱柱上的一個冠軍。事後,《捉妖記》片方並未受到任何懲處,主創人員堂而皇之地到各處介紹票房成功的秘訣。

這種榜樣的力量在2016年延續著。三月上映的《葉問3》也發生了類似的事。零點過後,一張票從38元突增到203元,而且同一個放映廳每隔十分鐘就排一場。一開始片方還出來闢謠,說有人故意黑他們。

但最終廣電總局出重拳嚴打,影片被認定構成虛假票房的3200萬元不計入全國票房統計數據,影片發行方大銀幕發行公司在一個月內被責令暫停新的電影發行業務,同時涉事的影院和網路售票平台被通告批評。

對《葉問3》的嚴打起到了明顯的震懾作用,其代價就是票房的萎縮。如果把2016年內地電影票房按季度分四份的話,會發現下跌程度在逐漸增加,具體如下:

2016年第一季度144.93億元,同比去年96.63億元,增長超50%。

2016年第二季度100.59億元,同比去年106.44億元,跌9%。

2016年第三季度106.9億元,同比去年125.6億元,跌14.9%。

2016年第四季度數據還沒出來,僅看國慶檔的話,今年15.8億元,同比去年18.5億元,跌14.6%。

也許,中國最大的電影院線之一——萬達院線的老闆王健林的一席話,能揭開這個謎底。他在12月10日《中國企業家》主辦的「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說:「中國電影市場看似下滑很大,其實今年才是真實的中國電影市場。前幾年是假像,我去年就說過,只要把票房造假去掉,泡沫就戳穿了。電影連續三年40%多的增長,你覺得可能嗎?經濟增長6%,文化增長就算高一點,十幾、二十的增長可能還是一個真實的水準。」

所以說,今年的票房疲軟不是壞事,是「大躍進」之後的一種理性回歸。

四、保護人人發表「惡評」的權利,才是對國產電影最大的保護

至於「惡評」是否會傷害國產電影,繼而傷害電影產業?這就未免太把影評人當回事了。豆瓣、貓眼根本沒有這個呼風喚雨的能力。事實上,豆瓣、貓眼說誰不好,誰的票房不一定差;說誰好,誰的票房也不一定高。

比如不僅被豆瓣、貓眼網友,還被各路專業、業餘影評人群嘲的《小時代》系列四部曲,在豆瓣平均分不到4.5,比如今熱映的《長城》、《鐵道飛虎》評分都低,但依然獲得了總計18億的票房。而同樣是今年賀歲檔影片,同樣眾星雲集(葛優、章子怡領銜)的影片《羅曼蒂克消亡史》,在豆瓣獲得了高達7.7的評分,在賀歲檔影片中鶴立雞群,但票房只有1億多一點點,已經註定收不回成本。

所以,這些網站的好評也好,惡評也罷,不過是網友看完電影在茶餘飯後的一種消遣,不會對一部影片的票房造成多大影響。中國觀眾進影院,一看視覺效果(有強烈視覺衝擊的看,太文藝的不看),二看題材(愛看喜劇不愛看悲劇),三看導演(馮小剛拍什麼都有人看),四看演員(所以才有粉絲電影一說)。網上的評論對網友觀影的影響,太微乎其微了。

但「惡評」又有其存在的價值,因為只有長期穩定的評價體系的建立,才能建立起某種公信力。比如郭敬明作為一名作家,無疑是成功的;作為一名文化商人,也是經過市場檢驗的;作為一名粉絲運營專家,他是大師級的。然而經過《小時代》四部曲,我們不得不說,他作為導演,是不夠格的。對郭敬明導演水準的質疑,從2013年《小時代1》上映以來就沒有停歇過。這樣持續的評價,最終讓觀眾建立了自己的評價體系,再加上對粉絲的過度消耗,使得2016年上映的《爵跡》遭遇了票房慘敗。

時至今日,《小時代》還是爛片代名詞

每年影院能容納的電影數量是有限的,只有建立了有公信力的影片評價體系,才有希望將觀眾引向真正有價值的好電影,從而讓不好的電影越來越沒有容身之處。從這個意義上講,讓每個人都能對電影的好惡發出聲音,保護每個人發表「惡評」的權利,使影評真正能夠影響觀眾,才能從根本上保護那些兢兢業業做電影的人。

實際上,我國的影評人對電影的影響不是太大了,而是太小了。整個中國電影史上都沒出現一個像美國的羅傑·埃伯特那樣,能夠真正對影片票房走向產生實質性影響的傑出影評人。在美國電影界,人們相信羅傑的判斷,相信他幾十年積攢下的口碑和人品,他的影評也影響著美國的無數影迷。當2013年羅傑去世時,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聲明悼念:「對於我們這一代美國人,尤其是芝加哥人來說,『羅傑就是電影』。」(奧巴馬長期生活在芝加哥,羅傑是《芝加哥太陽報》專欄作家)

羅傑·埃伯特一生髮表了上萬篇影評,稱得上「惡評」的有好幾千篇。然而他卻獲得了整個美國電影界的尊敬,包括那些他曾給予惡評的人。我們期待著中國的羅傑·埃伯特早日出現。

結語:

在互聯網時代,豆瓣、貓眼等網站承載了人們在影視文娛方面尋求同類、知音的功能。這種網路上的評價共同體,理論上的確會對其他人觀影的選擇有所影響,但這種影響遠遠沒有大到對票房有巨大衝擊的程度,所謂惡評也遠沒到能傷害電影產業的程度。總結起來就是三個字:不至於。


推薦閱讀:

下聯:涼鍋涼灶涼被窩,怎麼對上聯?
都說中國是文明古國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可是比起西方文化中國文化真的優秀嗎?
為什麼相當一部分中國網民素質這麼的差,應該歸咎於教育嗎?
到底什麼是洪荒之力?中國歷史上確實有嗎?
德國浪漫主義的終結者 海涅

TAG:電影 | 文化 | 電影產業 | 傷害 | 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