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儒家——德治、禮(階級)、融合成為主流

一般漢族沒有像西方中世紀那麼重的宗教信仰的。我們也信奉很多神(多神崇拜),財神、灶王、老天爺、先祖之類的,但是細想一下,我們拜這些神是有目的的,保佑我考試過關,保佑我前程順利之類,就是功利性比較強。

因此有人說,我們是沒有信仰的民族(其實中國人可能跟多內陸平原有關,沒有海洋民族那麼能折騰,包容心比較強,什麼樣的文化過來後基本上都會被融合進中國的文化,而且沒有那麼激進,像二戰時期,德國認為自己的名族是優越的,大肆屠殺猶太人,而中國則接納了猶太人。關於猶太人那段的歷史有部經典的電影斯皮爾伯格導演的《辛德勒名單》)。

也有人說中國人是有宗教的,那就是「儒教」。因為從古至今有無數人們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

儒家學說更側重於道德的約束,不管算不上宗教,對國人思想的影響是肯定大的。

就像西方人的「英雄夢」,我們心中都有一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氣概。這就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下儒家學說。

1、以儒家思想為主流的中國傳統思想演變和發展的歷程

1)形成——先秦

春秋時期孔子創立儒家學派。

他提出以「仁」為核心的學說,主張以仁愛之心處理人際關係;

在政治上把「德」「禮」作為首要的統治手段,要求以德治民,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和刑殺;主張「克己復禮」,維護周禮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亞聖」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說的代表。他站在新興地主階級立場出發,但也強調小農階級利益。主張實行「仁政」,提出「民貴君輕」、「政在得民」的思想,同時又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在當時那麼動亂的戰國時期,這樣的政治思想很適合么?當時伴隨生產力的進步,新興地主階級的崛起,還沒有能掌握政治權利,勢必要與舊階級鬥爭,來為自己的發展提供合適的環境。

而舊階級是利益既得者,不會甘心白白退出歷史的舞台。這時候提以德治國,溫和的變化,舊的階級倒是想要這樣,可是新的階級會願意么?況且新階級總是有前途的。

我們看歷史上一般自己給自己革命一般都不會徹底,基本叫做改良,像維新變法;而外部開始革命一般比較徹底,像辛亥革命。

這個原因大家自己想下就明白了。

所以當時儒家這種溫和的政治主張,不能適應當時新階級結束割據、實現統一的需要。當時孔子在政治上並不得意,所以後來教學編書去了。

孟子之後儒家的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重視社會上人們行為的規範,孔子「仁」,孟子「義」,荀子繼二人後提出「禮」。

他在政治思想上主張「禮法並施」的觀點,這個已經跟孔孟之儒不一樣了之所有需要「法」是因為他認為「人性本惡」(孔子認為人性本善,所以要用德行教化);自然觀方面他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不能消極地順從自然,而要主動地控制和利用它)的人定勝天觀點,是當時生產力進步的反映,具有唯物主義思想(以前的人們有著原始的自然崇拜,所以有風神海神之類,表達的是人對大自然的敬畏,是唯心的)。

荀子的思想里有儒家的「禮」,同時具有法家的思想「禮法並施」、「制天命而用之」,所以雖然荀子是儒家的代表,他的兩個學生李斯和韓非子卻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四書五經是儒家經典。

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為儒家傳道、授業的基本教材(《論語》、《孟子》分別是孔子、孟子及其學生的言論集, 《大學》、《中庸》則是《禮記》中的兩篇。把它們編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學者朱熹。朱熹注釋四經,後來成為考試的出題範圍,明清沿襲而衍出「八股文」考試製度,題目也都是在朱注《四書》里。);

五經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是孔子晚年整理和編訂的。

2)慘遭摧殘——秦朝「焚書坑儒」

秦朝終結了春秋戰國的大混戰,一統天下,但當時私學興盛,百家爭鳴,許多儒生、游士評議國政,造謠惑眾,極不利於當時的國家一統、中央集權。

秦始皇為了壓制原來戰國分裂割據時遺留的政治勢力和思想影響,採納丞相李斯的建議,實行野蠻的「焚書坑儒」政策,焚燒百家書籍,坑殺儒學之士,進一步確立法家學說的官學地位,實現學術思想的統一,以鞏固秦政權,這是在思想上集權的典型做法。

因為儒學不能為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服務,統治者用政治權力強制干預和控制思想,儒學遭受毀滅性摧殘。

3)獨尊而成主流——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秦朝是以法家思想為政權的統治思想,而漢朝在漢武帝之前以道家思想作為正統思想。秦始皇焚書坑儒後,加之漢字尚處於雛形,不具備準確表達的功能,正統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

西漢武帝在位時期封建國家十分強盛,這給封建統治穩定創立了前提。為維護大一統的局面,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思想體系。

董仲舒吸收了道家、法家等有利於君主統治的成分,對儒學進行了改造,以儒學為基礎,廣采諸子百家之長,建立起新儒學,倡導「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宣揚「大一統」、「三綱五常」。

我們看下這裡面還是純粹儒家溫和的思想么?NO,「天人感應」說的是什麼?天是至高無上的人格神,天是有意志的,和人一樣有喜怒哀樂,這有陰陽家和道家的思想;

「君權神授」,帝王受命於天,是秉承天意統治天下的,因此稱為「天子」。按照這個說法,帝王自然就具有絕對的統治權威,這不僅是漢武帝,也是歷代君王最需要的精神武器;

「大一統」,他認為理論基礎不統一,社會就無法安定,那政權又怎能鞏固呢?因此治國之君必須掌握統一學說。這裡有集權的意思,分明又有著秦一直使用的法家思想。

「三綱五常」,這個倒似原來的儒家思想。孔子時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觀念。孟子進而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道德規範。董仲舒對這些道德觀念作了進一步的發揮,提出了「三綱五常」。

三綱為: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就是說君主應該成為臣下的表率,父親應該成為兒子的表率,丈夫應該成為妻子的表率,身處某種位置,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正人先正己,三綱在這個時期還不是奴役壓迫,還是對上位者的約束。

至於五常,即五種行為規則:仁、義、禮、智、信,現在這些也還是我們推崇的美好品質。

這些思想就是告訴人們,皇帝是天授的,所以大家要安分守己,不要妄想做皇帝,大臣要聽話,社會上大家要講仁、義、禮、智、信,這樣社會才安定之類。

我們看在社會發展的穩定期,儒家思想的這些倫理道德很適合對人民進行規範而不引起大的反感。不像法家思想那麼嚴厲。

這時的儒家思想,已經不是純粹的道德約束了,這是的儒家思想經過董仲舒的改造,已經很適應了加強中央集權,又有利於統治者安定社會。

漢武帝欣然接受董仲舒建議,實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興太學等政策,禁止其他各家思想傳播,使儒家思想逐漸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要注意,我們這裡用的是「逐漸成為」,因為漢初主流思想是黃老學說(道家),儘管漢武帝大力支持,但無奈真正掌權的是竇太后。竇太后去世之後,儒學漸漸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學說,維持封建統治達兩千多年。

只是這時的儒學是以儒學為基礎,儒家、法家、道家思想相互結合,互相滲透。

儒家思想宗教化、經學化、政治制度化是在宋明時期。

4)儒學新的發展——宋明理學

宋代儒家思想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學(佛教的禪宗與王陽明心學有很多相通之處),我們稱之為「理學」。是為儒釋道三教合一。

(上面的是一團和氣圖,仔細看,是三個人,代表三教合一)

南宋朱熹是理學發展的集大成者。

朱熹的哲學體系以程顥兄弟的理本論為基礎,並吸取周敦頤太極說、張載的氣本論以及佛教、道教的思想而形成。

這一體系的核心範疇是「理」,或稱「道」、「太極」。他認為萬物各有其理,而萬物之理終歸一,這就是「太極」。理是事物的規律。理是倫理道德的基本準則。

他提倡「格物致知」、「知先行後」。倫理不能只流於空談,所以「行為重」。「知先」「行重」。

「知為先」跟我們現在學習的唯物論是相悖的,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先有物體,然後才有意識。唯心主義認為物質依賴意識而存在,物質是意識的產物。唯心又分客觀唯心,和主觀唯心。

客觀唯心主義認為某種客觀的精神或原則是先於物質世界並獨立於物質世界而存在的本體,而物質世界(或現象世界)則不過是這種客觀精神或原則的外化或表現,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後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中國宋代程朱理學把「理」作為本原,就是這麼一種客觀唯心。

主觀唯心主義把個人的某種主觀精神如感覺、經驗、心靈、意識、觀念、意志、規律、屬性、潛意識、靈魂、精神、信息、規律等看作是意識世界上一切事物產生和存在的根源與基礎,而意識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則是由這些主觀精神所派生的,是這些主觀精神的顯現。

中國宋明時期的陸王學派的「心即理」「心外無物」就是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

唯心和唯物,只是兩種哲學態度,沒有絕對的對錯。只要不走極端。

理學認為人慾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因此把「天理」和「人慾」對立起來,提出「存天理,滅人慾」,不要有慾念,大家就都安分守己,這就對人進行了很大的約束,實質上是為封建等級制度辯護。

慾望有很多種,理學這樣一刀切,認為慾望是一切罪惡的根源這就比較死板,已經脫離了原來的孔子之儒。所以新文化運動時說「打倒孔家店」,對孔子是很冤的。

到明朝時,王守仁(號陽明)反對朱熹把心與理視為兩種事物的觀點,創立與朱熹相對立的主觀唯心主義理論──心學,主張「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外無善」(禪宗也是這麼想的),通過「內心自省」、「以致良知」。

宋明理學開創了儒學的新時代,它使儒家思想理論化和哲學化,使儒學服務統治的政治作用和修養身心層面的社會功能走向一致化,但理學的發展也使儒學日益走向極端。

5)明清儒家學說批判性發展

明清之際,隨著封建朝代的激烈更替,隨著商品經濟、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隨著時代的變遷,一批新思想家崛起,他們既繼承了宋明理學的許多思想觀念,又對其中不少陳腐之處不滿,力求有所更新。

明代後期的李贄,明末清初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都做了大量工作,使得儒學思想更趨實事求是,與國計民生靠得更近,從而又一次發展了儒學,對晚清民主思想的興起有一定的影響。

6)近現代儒家學說

當時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激進民主主義者為了反對封建軍閥的統治,以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為武器,提出在中國實現「德先生」「賽先生」、「打倒孔家店」等口號,把鬥爭矛頭指向孔教。

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動搖。

新中國成立後,西方的馬克思主義無可挑戰地成為佔據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傳統的儒學繼續逐漸遭遇厄運。「文革」時期,更是開展「批林批孔」等鬧劇,對儒學文化進行全民規模的、徹底性地破壞,也最終將反傳統文化的運動推向了歷史的頂點。

但是儒家學說一直延續了下來,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儒家提倡的「仁義禮智信」依然作為傳統美德在今天推崇,很多教育、政治、道德等方面的理念我們依然在用,甚至儒學成為了國學的代名詞。

只是我們現在意義上的儒學,也不在是純粹的儒家的學說,更多的是外儒內法。

2、外儒內法

先秦諸子百家中,為歷代統治者所崇奉、影響最大的流派是儒家。同時我們要看到,歷代君主雖公開倡導和遵循的儒家思想,要「德仁」治國,但統治者們在骨子裡更喜歡也更擅長於用法家智謀來治臣御民。

所以儒學適應了時代的發展,「外儒內法」,並不斷融合發展。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最初道家主張還淳返樸、清靜無為;儒家主張仁慈愛惠、禮樂教化;墨家主張天志兼愛、尚賢節用;法家主張抱法處勢、以術御人……後來,很多學派隱藏在儒家思想中,融合而變成新儒學。

遍顧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歷史,其政治體制、政治策略和統御技巧的理論基礎,實乃法家思想的成分居多。只是法家思想過於刻薄坦率、尖辛露骨、務功求利,不像儒家要義不要利、做謙謙君子那樣一團和氣,統治者要籠絡民心,所以就折衷了一下,而這恰恰又應了最初儒家的中庸平衡的思想。

3、為什麼儒家能成為主流

縱觀兩千多年來儒家之所以能獨領風騷,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內核即哲學上的天人觀念、倫理上以「仁」為核心的「三綱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統主張,在根本上都有適應了封建專制統治需要的因素。

另一方面是因為儒家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並能夠隨時代需要的變化而不斷改變。

4、儒學的現代價值:

(注意:前方高能,下面這幾行都是大而空的話,可以直接跳到5)

儒家的大一統意識,對維護社會的安定統一和祖國統一大業有極大的現實指導意義;

以人為本、民為貴思想對於協調人與人之間關係,維護和諧的社會有重要作用;

道德規範意識是現代社會公德意識培養、歷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培養的一個重要渠道;

和諧意識對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謀求社會的共同發展,保護生態環境都不無裨益。

5、儒家學說對於個人的意義

看到這裡,儒家思想的發展歷程基本有所了解了,我們好像了解了很多,可是又好像我們什麼也沒有學到。

我們知道,儒家學說之所以能經久不衰,除了不斷發展外,其自身的普世的人生觀價值觀也較易被人接受。看現在各種「俠」、「英雄」類的電影這麼熱就明白很多人內心都有一種小人物變成大英雄的念想的。

周星馳的電影也是,像《功夫》,也是小人物成長為大英雄。這跟儒家的「兼濟天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追求不謀而合。

想要「兼濟天下」,首先要「修身」。而對於個人,我們可以跟儒家學習「慎獨」和「中庸」。

1)慎獨

慎獨,一般理解為「在獨處無人注意時,自己的行為也要謹慎不苟」。

這是儒家的一個重要概念,慎獨講究個人道德水平的修養,看重個人品行的操守,是儒風(儒家風範)的最高境界。

孔子用君子來代表他心目中的完人,一個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完美的人。

而要成為君子,要修身。修身第一點要「慎獨」。

怎麼達到「慎獨」這種境界: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養。嚴格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靠別人監督,自覺控制自己的慾望。

It"s easy to say!沒有老闆盯著你依然像老闆盯著一樣賣力;你依然認真聽課,即使沒有老師盯著。很難做到。君子可以。或者說這麼做到就可以稱為君子。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說明你自我控制能力很強,那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不知道還有什麼是自己做不到的了。

1)中庸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泰而不驕,和而不同,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質樸勝過文采,就顯得粗野,文采勝過質樸,就顯得虛浮。文采和質樸兼備,然後才 能成為君子。文采和質樸恰當配合是後來文論家們對詩文寫作的要求。)

……

看儒家經典,你會經常看到這樣的句子,這些都在表明一個意思,君子這樣的完人,是會達到一種平衡的,什麼事情都不要太過。就像文采太過就顯得浮誇,沒有文采太過質樸就又顯得粗野。那就要把握好一種度,即是儒家所說的中庸。

有人會說,這不是中立和稀泥么?

有點這個意思,但是又不全是。儒學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內容並非現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於修養人性。其中包括學習的方式: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中庸之道,是一種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

中庸不是讓人沒主張,讓人做老好人,孔子也很討厭老好人,並起了個名字叫「鄉愿」,他說:「鄉愿,德之賊也。」就是說所謂鄉愿,是敗壞道德的人。

在孔子看來,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標準,也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最高智慧。

註:

1、孔子說:我仁;孟子說:我義;老子說:我無為;莊子說:我逍遙;韓非子說:把他們全抓了。娛樂一下。

2、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核,也是維護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的理論基礎。TA可以變換形式存在。

3、半部論語治天下。說的是宋初宰相趙普只學了半部論語,就輔助太祖定天下。用來強調學習儒家經典的重要。

4、有個著名的例子講主觀唯心主義的。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

5、蘋果高級副總裁被問及如何看待雷軍稱小米會成為智能手機的世界第一時,稱「it"s easy to say」(說又不費勁...),引發哄堂大笑。對此,雷軍看了看馬雲,說: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推薦閱讀:

從「儒家八德」悟管理之道
道德經的小邏輯(1)
諸子百家|儒家|顏淵,孔子最喜愛的弟子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不支持或者反對儒家?
學以成人———電影《起跑線》所感

TAG: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