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美國黑幫

1933年4月17日,邦妮·派克(Bonnie Parker),這位知名的美國罪犯抽著雪茄,握著手槍,倚靠在一輛汽車前,一副大佬做派。邦妮·派克這時年僅23歲,但她只有一年的活路了。1934年,她與搭檔克萊德·巴羅(Clyde Barrow)在路易斯安納州一處偏僻的道路上開車,遭到該州警方與得州警方的聯合埋伏,被100多發子彈掃射,當場死亡。邦妮·派克和克萊德·巴羅是美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鴛鴦大盜,兩人出生於民風彪悍的得克薩斯州,生性喜歡追求刺激,雙方戀愛後更是一拍即合,遊走全美各地犯罪。1930年代,他們先後犯下多起搶劫案件,殺害警察,震驚輿論,多地一度陷入惶恐。著名影片《邦妮和克萊德》(Bonnie and Clyde)就是改編自這對鴛鴦大盜的真實故事。女主演費·唐娜薇在片中裙擺飄動持衝鋒槍劫掠的造型,成為犯罪電影經典畫面。

無論哪座城市,都市傳說里永遠有黑幫故事的一席之地。只要有暴力、色情和毒品,城市的隱秘處就會滋生有組織犯罪,這是既定的社會現實。由於旁人難以知曉黑幫的內部運作,人們通常容易對這種秘密社會形態充滿豐富的想像。黑幫電影無疑滿足了這種探秘的慾望。影視作品刻畫了一批黑幫大佬人物,渲染出情義、復仇、血雨腥風等特定的黑幫文化符號。

1930年代,一群人在灌木叢間開火,硝煙瀰漫,有人持獵槍,有人持手槍,離鏡頭最近的人拿的是湯普森衝鋒槍。湯普森衝鋒槍是由約翰·T·湯普森(John T. Thompson)在1910年代末期為一戰而設計的,後來成為美國罪犯非常愛用的武器款式。由於湯普森衝鋒槍射擊時有節奏的獨特聲音,以及能分解裝進小提琴盒等特點,它獲得了「芝加哥打字機(Chicago Typewriter)」、「芝加哥小提琴(Chicago Violin)」等諢名。衝鋒槍通常是在近戰當中使用,適合火拚,誰火力猛誰就佔據優勢,這款槍的優點是外形不大、但殺傷力大,射速高。當時,湯普森衝鋒槍的售價遠高出普通手槍,但黑幫們還是很快就扔掉了左輪手槍,拿起「無敵」的湯普森衝鋒槍,製造了許多街頭慘案。

藉助新聞記者和作家的記述,很多有名的美國黑幫電影的確脫胎於社會現實。像《教父》的編劇馬里奧·普佐(Mario Puzo),他生於紐約,是第一代本土的義大利裔美國人。能創作出有關黑手黨的小說,既跟他的族裔背景有關,也要追溯到他早期在新聞業的工作。只有理解現實,才能有合理的藝術加工,《教父》里也才能有對黑幫生動的刻畫和細緻的描寫,以至於有人懷疑作者與黑手黨有瓜葛。

1930年,佛羅里達州,時年31歲的黑幫大佬艾爾·卡彭,綽號「刀疤(Scarface)」 在邁阿密度假,他身著便袍和拖鞋,抽著雪茄,十分放鬆。卡彭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父母為原籍義大利那不勒斯的美國移民。他是著名的美國黑手黨成員,也是芝加哥犯罪集團的首領。作為1920年代芝加哥市黑幫的控制者,卡彭被部分傳記家認為是該市所謂的「地下市長」、「黑社會頭號人物」及「最令人感興趣的罪犯」。卡彭所犯罪行至今仍常被提及,多次被翻拍成好萊塢電影或電視劇。他雖長期犯罪,但聯邦政府卻因始終找不出他犯罪的證據,而無法順利逮捕。直至1931年,才借用逃稅罪嫌將卡彭逮捕。翌年,他被審判宣告依逃稅、詐欺等罪入獄。因為管制嚴格的牢獄隔離,卡彭漸失去黑社會影響力。1939年,服滿8年獄刑的卡彭刑滿出獄,不過隨後因病脫離黑社會,並離開芝加哥,幾年後在佛羅里達州病逝。

另一個美國黑幫系列電影里赫赫有名的人物:艾爾·卡彭(Al Capone),綽號「刀疤」,更是不知道被多少次搬上過熒幕。奧斯卡得獎電影《鐵面無私》里,知名影星羅伯特·德尼羅刻畫了這號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不同於《教父》電影虛構的柯里昂家族,卡彭在現實當中就是1920年代芝加哥黑幫的大佬,他的犯罪罪行在全美都享有盛名,部分傳記作家稱他為芝加哥所謂的「地下市長」。

1928年7月2日,紐約第44大街,黑幫頭目弗朗西斯科·耶爾(Francesco Ioele)在街頭被人乘車追逐槍殺。汽車撞上了房子,這位時年35歲的大佬被拋出車外,橫屍街頭。弗朗西斯科·耶爾還有一個更被人熟知的名字:弗蘭基·耶爾(Frankie Yale)。耶爾在七歲時同家人從義大利南部移民美國。到1920年代中期,年紀輕輕的他已經成為紐約布魯克林區最有權勢的黑幫成員之一。耶爾善於經營,他與義大利同鄉建立起了新一代的美國黑手黨犯罪組織。耶爾最有名的事迹之一是開了一家名叫「哈佛旅店(Harvard Inn)」的酒館,雇了一個17歲的義大利少年做酒保和打手,這個少年日後投身於芝加哥黑幫,成長為另一名赫赫有名的黑幫大佬人物,江湖人稱阿爾·卡彭,也是許多美國黑幫片的人物原型。

最早把卡彭搬上熒幕的編劇是本·赫克特(Ben Hecht),他曾經是《芝加哥每日新聞》的犯罪新聞記者,後來改行寫犯罪劇劇本出名。在卡彭還活著但已經入獄的時候,1932年,赫克特率先把這位芝加哥犯罪頭目的人生故事搬上了電影《疤面人》,轟動一時。電影既虛構了卡彭暴斃等情節,卻也反映了一些事實,包括劇中的「情人節大屠殺」(Bloody St. Valentine"s Day Massacre)——卡彭1929年在現實當中一手炮製,指使手下裝扮成警察,槍殺敵對幫派七名成員。

1927年1月9日,芝加哥,警方在檢查自己的武器。為了應付與芝加哥黑幫的交火,警察局被迫提升自己的武器裝備水平。他們也開始購買起價格高昂的湯普森衝鋒槍。1930年代,芝加哥是全美黑幫活動最猖獗的地方,這段時期也是美國黑幫火拚的高峰期。讓製作湯普森衝鋒槍的奧托公司意外的是,美國的黑幫分子遠比軍方和警方都要務實,他們紛紛率先配備起了湯普森衝鋒槍。一人手持100發彈鼓的湯普森衝鋒槍,能輕鬆搞定三四個拿著手槍的對手,甚至橫掃十幾人也沒有問題。

1930年12月11日,伊利諾伊州的審判現場,被稱為芝加哥「全民公敵」的黑幫大佬喬治·莫蘭(George Moran)在法庭上堅決否認指控,稱自己只是一個商人。他的妻子也在法庭上陪伴左右,並在庭審時兩度落淚。然而,這個人的確是無可爭議的芝加哥幫派分子,他在青少年時期便加入幫派,19歲到芝加哥闖江湖,至21歲時已經三度入獄。他加入芝加哥市北區的幫派,老大是狄恩·歐班寧(Dean O』Banion)。美國進入禁酒時期後,走私與私釀酒類成為幫派分子最大獲利來源。狄恩·歐班寧以愛爾蘭裔成員為骨幹,控制了芝加哥北區;艾爾·卡彭等人領導的義大利黑手黨控制了芝加哥南區。1924年,歐班寧遭到黑手黨派出的殺手槍殺。在喪失領袖後,北區幫的勢力分裂,莫蘭等人接管了地盤,宣言要為歐班寧報仇。他曾與卡彭爭奪地盤,幫派之間爆發多起槍戰,曾引發芝加哥乃至全美有組織犯罪史上最有名的「情人節大屠殺」,這個案件在美國社會反響非常持久,也改變了公眾對黑幫領袖的看法。

相比含有大量藝術加工成分的電影,同是鏡頭,新聞攝影顯然就要更加接近真相了。儘管新聞記者無法拍攝到黑幫內部的隱秘運作,但他們至少不會虛構,也不會捏造大佬們那些鮮為人知的一面,他們記錄下的是真實的狀況。那些黑幫大佬的形象,不管是他們有權勢的時候因形象需要接受媒體採訪,還是作為犯罪新聞出現或是在入獄之後由警方拍攝取證的材料,鏡頭一旦定格,便很難說謊。

1920年代,芝加哥警方在一次搜查行動中查獲了制酒裝備以及槍支。1920年,時值美國「禁酒時期」,禁酒令的施行使私酒販賣成為了極其有利可圖的行業,反而催生了有組織犯罪。犯罪集團藉由運販私酒獲得龐大利益,他們接管了酒的進口(私酒業)、製造和銷售,艾爾·卡彭以芝加哥為中心建立的犯罪帝國,主要就是利用非法販酒得來的利潤建立。一般認為,「禁酒運動」不但沒有有效削減酒精的消耗,反而使得私釀酒猖獗、假酒泛濫,並延伸出包括犯罪、貪腐在內的許多社會問題。最終,禁酒運動以徹底失敗告終。

比如要反映黑幫之間真實的火拚,那些極為慘烈的暴屍街頭的場景再形象不過。1929年2月14日,芝加哥,卡彭製造的「情人節大屠殺」當天,據傳四名殺手裝扮成警察,強迫7個人在汽車房中靠牆排成一行,並且毫不留情地用衝鋒槍處決。事後,新聞記者們拍攝到了這一幕,讓這些黑幫成員登上了報紙的頭版:芝加哥林肯公園附近的倉庫,7人被發現集體靠著牆,子彈穿透了他們的身體。

1930年9月24日,被打出密密麻麻彈孔的黑幫分子座駕。這是警方在十秒鐘里使用湯普森衝鋒槍掃射的戰果。在1929年的芝加哥「情人節大屠殺」案件中,歹徒曾用湯普森衝鋒槍打死了7名黑幫成員,這場謀殺短促果斷,不留情面,並讓湯普森衝鋒槍一下子名揚黑道,據稱兩把衝鋒槍打了70發子彈,其中有63發子彈命中,命中率很高。屍體上密布的彈孔,據稱看得警察頭皮發麻。另一位著名的銀行大盜納爾遜每次搶劫銀行也都會帶著一把湯普森衝鋒槍,遇到警察圍捕就端槍掃射,甚至能壓制住警方火力。眼見罪犯們的武器比執法機構都猛,美國聯邦調查局也帶頭購買了湯普森衝鋒槍,此後,美國各州警方都購買了一批警用型的湯普森衝鋒槍,他們也才得以像照片中那樣在媒體和公眾面前展示自己的戰果。

1931年2月21日,紐約第一大道,幫派衝突中喪命的一位黑幫成員,屍首被蓋上了報紙,路邊店鋪櫥窗可見彈孔。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這是一場猶太人黑幫與義大利人黑幫的衝突。「他們都是在曼哈頓的街頭走著走著就被殺了。」美國的黑幫主要根據移民劃分,有義大利黑幫、愛爾蘭黑幫、猶太黑幫、黑人黑幫以及華人黑幫等,最古老且最有影響力的無疑是義大利黑手黨。不過,第一代移民美國的義大利人其實鮮有參與黑幫犯罪,違法行為最多不過是鬥毆、賭博之類,很少有職業犯罪,那時美國的有組織犯罪多數是愛爾蘭人和猶太人——《紐約黑幫》和《美國往事》里演的那些幫會。到了後來,移民的義大利人越來越多,迅速成長起一支新的勢力龐大的黑幫力量。

作為犯罪新聞最重要的信源,警方在新聞攝影里留下的記錄則能從側面反映美國黑幫的情況。1920年代,從華盛頓、紐約,到被稱為「罪惡之城」的芝加哥,警方配備的武器不斷提升,因為他們面臨打擊犯罪的壓力越來越大。為了應付與黑幫的交火,他們配備了黑幫率先使用的武器——湯普森衝鋒槍。這點倒正如黑幫電影經常呈現的那樣:警匪雙方端著湯普森衝鋒槍,進行噴著火的駭人激戰。

文/曾鼎 文字編輯/孫楊

圖片編輯/丁大偉 美術編輯/虎妹

本文刊載於《鳳凰周刊》2017年第9期總第610期。

《東洋黑幫》《台灣黑幫政治傳奇!》

《朝鮮艷諜知多少?》


推薦閱讀:

中國越懟越勇,中美博弈將確立中國在全球崇高地位
全美最貴大學TOP50匯總!
撕破臉!特朗普究竟在套路誰?
[轉帖]美國:越南從骨子裡害怕中國軍事打擊[中國戰略論壇]
美國有哪些美景?

TAG: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