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折磨了清朝數十年的朱三太子是誰

有明一朝,朱家皇族中有"兩個"人物的行蹤撲朔迷離。一者為建文朱允炆,而另一個就是亡國時的「朱三太子」。但翻開歷史我們驚訝的發現所謂的「朱三太子」並不單單指的一個朱慈炯。原來「朱三太子」的主角有好幾個,而他(他們)撲朔迷離的行蹤也有很多版本。到底是哪個版本可信其實已經早都不重要,因為光「朱三太子」這個名頭,其背後就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說道,或者更準確的講叫猜測。

明崇禎帝畫像「朱三太子」到底是誰1644年3月,李闖兵圍北京,明廷傾覆在即。其時,明崇禎帝膝下尚有三子——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當城外吶喊聲漸進之時,乾清宮中,崇禎含著淚親手給他的這幾個兒子換上了破衣,並叮囑太子、時年十六的朱慈烺,「帶弟出城,他日報父母仇」。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因為歷史(或者說正史)所記述崇禎太子,就記述到這個地方。後來談遷編著明史時,也曾有「今太子無蹤,執筆,其何所適從」的為難。探究跑出乾清宮的這三個崇禎最後的希望之星,所謂的正史一點指望也沒有。現在我們只能靠所謂的野史、坊間的傳言等等來猜測。關於明末太子,顯然「朱三」的知名度最高,其實不然,如果我們仔細的梳理一下,坊間的各種傳言,我們會驚訝的發現,其實「朱三」這個名頭有很大的張冠李戴的嫌疑。而這個嫌疑就是我們聽到的很多故事其實是太子朱慈烺的而並不是朱慈炯的。那麼為什麼「朱三」的號這麼響亮,而真正的太子朱慈烺反倒沒這麼響亮的名號或者說號召力呢?把他們放在一起講實在太繞了,所以不如我們把他們三個分開來說,這樣就會更清楚一些了。明亡於李闖,崇禎在煤山上以發掩面,留下絕筆後就「死社稷」了。人們的注意力這才開始轉移到太子朱慈烺的身上,肯定是作為國本的朱慈烺,不會是永、定二王。一時間關於太子行蹤,說法各一,有很多版本。主要有:一說,被李自成捕獲殺死。二說,被李自成挾持西行。三說,被高起潛收留。四說,被其外祖父周奎送交清廷處死。五說,逃至南京後被多鐸捕獲殺死。六說,在廣東出家當了和尚,地點也說的有鼻子有眼,就是陰那山靈光寺。七說,跟建文一個樣子,下了南洋,不知所蹤。這麼多說法,仔細梳理後,我們會發現,其實這麼多的說法其實也不是光說的朱慈烺一個,很有可能也是把三個人的所有傳說總到一個朱慈烺的頭上了,坊間傳言通常都是如此。那朱慈烺的下落到底咋樣呢?個人淺析其肯定是死了,而且當時的民間肯定也是認定其死了,要不然後來種種的反清復明的大旗,寫的就不會是「朱三太子」朱慈炯的名號了。只有太子死了,人們才會打出朱慈炯的名頭。所以,太子朱慈烺的下落就是死了。《石匱書後集》中的兩種說法,也跟坊間的被其外祖父周奎送交清廷、逃至南京後被多鐸捕獲處死的說法相互印證。這兩種說法是比較可信的。因為當時李自成圍住北京,帶著幾個太監的「朱三」們當時就逃出北京的可能性不大,被李抓住的可能性很大,而短短43天後,李自成就兵敗一片石,然後又挾持他們出京,在混亂中「朱三」們趁亂逃出,這個是可能性最大的,而他們逃出後或去北京找外祖父周奎、或去當時南京的朱由崧處又是最可能的兩種最佳方案。而這麼一推斷,那麼多的傳言也就能大致連的上了。而關於其死在清廷下的兩個版本顯然就成了最可信的版本。我們先說第一種,被其外祖父送交清廷處死。這個確實有,因為很多記述都有,多爾袞在北京殺了一個所謂的「假太子」。那這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話說,朱慈烺被李自成抓獲後,李自成並沒有殺他,李自成見到朱慈烺,令其下跪,太子怒:安能跪反賊。李自成又問:你朱家何以喪天下。太子忿恨:不該用周延儒等奸臣。李自成道:算明白。太子又問:為何不殺。李自成道:你無罪,我不妄殺。遂將朱慈烺留置西宮,封宋王,而太子不為屈。而不久後,李自成兵敗出北京,裹挾太子在其中,在路上,太子從大順軍中逃出。可能是他要尋找親人,於是其折返北京找到了自己的外祖父周奎。後被人發現,於是周奎怕牽連一家,所以就向多爾袞獻出了朱慈烺,這個地方,有的野史甚至演繹c出了其在外祖父家於自己的姐姐長平公主相逢的情節,並且說是因為是兩人抱頭痛哭而驚動了鄰居、巡捕所以周奎無奈將其獻出。但不管這麼說周奎都是獻出了自己的外孫子,而且一口咬定其不是自己的外孫,是冒牌。多爾袞找人來認,太子的老師謝升也說是假的,而當時的刑部主事錢鳳覽卻力爭太子是真的。最後太子是以「假冒太子的罪名」被殺的。這個很值得說道,為什麼清廷堅持以「假冒太子」的罪名殺朱慈烺。估計主要還是清廷的利益考量,因為對多爾袞來講,朱慈烺是很麻煩的,因為他滿清剛剛入主北京時,為了穩定民心,不得以假惺惺的打出為明帝報仇的旗號,而這個朱慈烺又恰恰是明帝之子,可不殺朱慈烺就有很多的忠義之士心懷希望,會擁護太子復辟。所以,狡詐的多爾袞立刻就將計就計,以假冒太子罪名殺之。這樣,清廷表面不用擔當任何道義上的指責。當然以後清廷坐穩江山後,顯然這種顧慮就少的多了,以後的「朱三太子」們都是以反動罪名被殺的。第二種說法是,朱慈烺擺脫李自成後,沒去北京去了南京,到了南京後,當時的南明朱由崧政府,派出了N個人去指認,結果都是含含糊糊的說法,這個可能是因為這些人認出了什麼,但是攝於朱由崧的權威而不敢說是,因為如果說是的話,朱由崧的皇帝位子顯然是很尷尬的。恰巧這個時候,在外統兵的黃得功、劉良佐等等還讓其善待太子,而一直不服朱由崧的明朝舊臣左良玉更是以保護太子的名義,帶兵逼近南京。於是,朱由崧也是想出了,讓人指認假太子的辦法。甚至還動用了私刑。最後,太子自稱叫「王之明」,可是當將這個「王之明」帶到真正的廳堂上審問的時候,當主審官叫:王之明時。「王之明」並未答應,當主審官又喊時,「王之明」說:為何不喊明之王。隨後主審官大怒,動刑後將其收監。後來不久,清軍多鐸部大舉南下,朱由崧逃到了馬鞍山。南京的百姓立時沖入監獄,把王之明救出,擁立為帝。可是,5天後,多鐸就打下了南京。這個當了5天皇帝的太子被俘。這時部下告訴多鐸,這個所謂的皇帝,是冒充的太子,真名叫王之明。多鐸笑道:他要說自己是真的,恐怕朱由崧早就把他殺了。於是這個時候又有人站出來告訴多鐸,太子是真的,都是馬士英在朱由崧的授意下一手安排的。多鐸一邊奸笑一邊罵道:奸臣,奸臣。後來,這個太子也被多鐸帶到北京與朱由崧一起殺了。從這個以後坊間再也沒有過太子朱慈烺的傳說。隨之而起的,就是十分熱鬧的「朱三太子」。很顯然,不管是哪種說法,當時的明間顯然是認可了朱慈烺的死。所以,朱慈烺一死,作為活著的皇子最大的就是朱慈炯了,不提永王慈炤很可能和朱慈炤是庶出很有關係。因為朱慈炯行三,又是嫡出皇子,所以「朱三太子」這個名頭,在清初確實鬧騰了不少時間,以至於清朝的皇帝心驚膽戰了很長時間,一直到乾隆年間居然還有人打出「朱三太子」的名號來。但我們仔細看的話,會驚訝的發現,原來從順治八年開始的「朱三太子」事件,居然全部都是烏龍事件,這個又是因為什麼?!「朱三太子」烏龍事件從順治八年開始,康熙十二年的楊起隆,康熙四十六年的王士元。這三次影響比較大的「朱三太子」事件,影響力都很大。但我們驚訝的發現,這三次最最轟動的「朱三太子」事件,當事人,打出的是「朱三太子」的旗號。但是,他們卻無一例外的聲稱自己叫「朱慈煥」,而不是真正的朱三朱慈炯。實際上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個實際排行第五的朱慈煥5歲就死了。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呢,為什麼一個同樣和朱慈炤一樣庶出的且5歲就死了的朱慈煥的知名度這麼高。而這些打出「朱三太子」旗號的反清者,怎麼搞的又會用錯名字呢。要解釋這些,從明末清初的老百姓的釋、道不分的宗教信仰上來說道,恐怕可以解釋的通。相傳崇禎帝的第五個兒子朱慈煥在活著的時候,有一天突然對崇禎說:九蓮菩薩(萬曆的生母李氏的封號)說,皇上待外戚太薄,所以要讓他的兒子都死掉。崇禎聽了這個話後很恐慌,封他這個第五子為「玄機慈應真君」。所以這個5歲就死的娃娃,在民間有影響力,是說的過去的。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什麼諸多的「朱三太子」們要用朱慈煥為號召,而不是真正的朱三朱慈炯,原因很明顯。明末清初的反清復明活動的依託大部分就是靠宗教影響力,而這也正是這些人選擇叫朱慈煥的原因。當然,此時的清廷,顯然已經不管你叫什麼了,這些都不重要了,只要你打出的是「朱三太子」的旗號,那管你叫什麼,都是個殺無赦了。說了這麼多「朱三太子」了,肯定,有人會提出疑問,為什麼,崇禎早一點不把他的這幾個兒子送到南京,非要等到江山不濟時,才弄出來,還搞一句:要報父母仇。這不是傻嗎,早知這樣,何必當初呢。為什麼不早一點將自己兒子送出來。崇禎難道真的這麼傻嗎?他怎麼不早點行動呢。江山即將傾覆時,崇禎不想把他的兒子早點送出來嗎?答案顯然是他想,他很想。那麼他為什麼沒有這麼做呢?!崇禎的矛盾心理作為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死社稷」的君王。崇禎一直都是正面的評價居多。大多數的看法都是「他的作為與亡國之君不相符配」。其實,我個人不這麼看,我一直認為崇禎的猶豫反覆的性格以及他好面子又不肯負責任的心理,才是導致他自己以及他兒子們的悲劇所在。(這裡八一下:我也始終不同意現在一些人說袁崇煥的說法,在我心理袁崇煥一直是個英雄,不管現在拿出多少資料證明他是什麼所謂的「吹牛大王」什麼所謂的「國賊」,我始終頑固的認為袁崇煥是個英雄,至少對於明朝來說他問心無愧。而有愧的應該是崇禎,和那些士大夫)有明一代,老朱家出了很多的奇葩,尤其從朱厚照開始奇葩代出,但有意思的是到了崇禎時,其一反常態的勤政。所以很多人多說崇禎不象亡國之君。我不這麼看,自從小心翼翼的剪除魏黨後,崇禎躊躇滿志,渴望中興。他一反剛上台時小心翼翼的做法,很多事情求快求急,恨不得馬上弄個什麼中興之世出來。而殘酷的事實面前,其猶豫反覆的性格和他好面子不肯負責任的心理暴露無疑。對於滿清的態度,和與戰其也是猶猶豫豫,一會兒想和,一會兒又好面子不肯和。結果錯失了很多的良機。而他的這種性格和心理在大明朝的最後一個年頭更是暴露無疑。崇禎十七年(1644),當崇禎確信自己大勢已去,他找李明睿商量咋辦,李明睿當即動議崇禎南遷。崇禎很想南遷,但又一如既往的開始猶豫。到了二月,李闖逼近北京,並向崇禎下達最後通牒。崇禎下令各部勤王,可寧遠總兵吳三桂沒有回來,其他諸王也沒有了動靜。於是李明睿又動議南遷。都御使李邦華站出來勸崇禎先行安排太子等南下。李邦華話說的很難聽,就是你不想走不要緊,最起碼你得送個兒子到南邊去,這樣即使北京陷落了,還有希望。但崇禎依舊猶豫。後來我們知道了,崇禎的想法是要所有的大臣一起上書請他南遷他才有面子,他不想自己悄無聲息的定奪。因為如果是大臣一起上書請,那就叫戰略轉移,而自己定奪很可能被後世定義為逃跑。所以很愛面子的崇禎很猶豫。但實際的行動證明其實,他心底里恨不得馬上就走,他命令收集了大量的漕船停在天津待命。他要的就是一個體面,於是他還授意大學士陳演率百官顧請他南遷。但是,明末的士大夫心思眼何其多啊。陳演不願意擔負勸駕南遷的罪名。於是崇禎只得作罷。在最後時刻,大臣李建泰上書願意奉太子朱慈烺南下,可這個時候兵部的光時亨又站出來說了幾句死守到底的話。於是崇禎又只得作罷。並表態「他要死社稷」。於是就有了本文開頭在乾清宮的那一幕。也有了後來他自己和他兒子們的悲劇。所以我說這一切,不能怪誰,要怪只能怪這個行事好面子又不肯真正負責任的崇禎皇帝自己。
推薦閱讀:

兩個已婚十年的男人帶著妻子參加聚會...看完所有人都驚呆了!
內地客十年赴港投保1359億 兩地熱門險種大PK
適合遠方求財,未來有二十年財運的人
有些你深信不疑的珠寶常識,其實騙了你幾十年。
過了31歲,將有十年好運的人

TAG:清朝 | 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