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為什麼喝星巴克?

上次FD君在微信里提到寫了篇小文關於我為什麼愛喝星巴克,結果忘記加原文鏈接了啊啊啊,於是後台里每天擠滿了好奇寶寶們的留言:你到底為什麼喜歡喝星巴克啊?下面是原文——

念大學那年,星巴克(Starbucks)來到成都。在此之前,我們在雜誌和無數小資作家的書里讀到它,80後應該記得,它被稱作「小資七件事」之一。

當時,我覺得星巴克一點也不貴,因為一杯飲料的價格大概是哈根達斯(H?agen-Dazs)的一半,而無論星巴克還是哈根達斯,對於當時的我們都是奢侈品,一個月消費一次就好,窮學生不至於因此缺衣少食。

之後的十年,星巴克在中國的城市裡,幾乎無處不在,我大概每天都會去一次,早上買杯拿鐵帶到電腦桌邊,或是天氣冷的傍晚,點杯熱巧克力看半本書。

我沒有經歷過星巴克客流量的激增,因為從一開始,中國的星巴克就是人滿為患的,只不過十年前,星巴克咖啡還被貫以「高尚」的屬性,如今有些人已經不再踏足,我還在喝,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品。

論星巴克的優點,首先當然是方便,它就在你上學上班必經的那個最繁華的路口,即使是早高峰,五分鐘之內也可以一杯在手。曾經的星巴克是有社區文化的,服務員會記下你的名字,點單的空隙會親切地與熟客交談。這樣的親切感,如今的北上廣當然做不到,但二線城市仍有新品試喝和咖啡課程,而比如身為旅遊城市的廈門,星巴克店內甚至備有留言本,這些都看得見品牌的堅持。

而且,我愛極星巴克的音樂,有點老派的爵士樂,都是老少皆宜的經典曲目,配上美式室內風格和溫暖光線,倒是真能讓人放鬆下來。我想星巴克開店之初,確實有考慮過他們的客群,應該是某種程度的世界公民。其他人可以嘲笑我們這一群人聽相同的Chet Baker,點相同的Grande Latte,甚至用相同的有點矯情的假名——Joshua、Amber、Aaron……,但其實這不過是星巴克精確把握到的共性而已——若在商業社會談個性化,做得比星巴克差的比比皆是,好的寥寥無幾。

所以無論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角落,當世界公民們走進星巴克,的確會有一種歸家感油然升起。時尚精品店大概也有類似的效果,但論範圍之廣和消費之低廉,就沒有可比性。

我尤其喜歡的一點是它價格的統一性——在租金奇高的機場,星巴克幾乎是唯一不漲價的咖啡店。我去過設計理念極其出眾,內部裝潢極其考究的店鋪,譬如北京嘉里中心店和三里屯店,也去過有如街角咖啡廳、永遠喧囂直上的店鋪,譬如北京雙井富力廣場店和成都王府井商場店,但所有門店的咖啡價格並無差別。一家講求咖啡文化的店應該盡量創造更加精緻並且使顧客感到歸屬感的環境,但不應該為此收取額外費用,因為無論我們身在何處,手握的並不僅僅只是一杯含有咖啡因的飲料而已。

日本建築師隈研吾為福岡一家星巴克所做的室內設計

我的許多愛好咖啡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已經不再購買星巴克了,因為嘗過好咖啡之後,覺得星巴克非常平淡無味。當然我也嘗試過更好的咖啡,但大概我本質上就不是一個咖啡愛好者,而是咖啡文化愛好者,所以日常生活的話,好像星巴克仍是我的首選。有許多成功人士,他們開蘭博基尼住半山別墅穿普拉達,也還是會讓助理每天清晨買好星巴克的大杯美式咖啡。

終極問題是:星巴克的咖啡,到底品質如何?

毫無疑問,星巴克的咖啡不是世上最好的;在挑剔的評論者眼中,恐怕連好都算不上。但在我的標準里,星巴克是最平衡的,這標準包括咖啡本身,也包括價格、杯子設計、環保理念和那個巨大的美人魚logo。就像在炸雞領域,當然有人偏愛韓國炸雞塊,但若論口味的平衡性和性價比,不太可能有品牌做得過麥當勞;街邊的小籠包固然好吃到令人拍手稱快,論綜合素質也很難戰勝鼎泰豐。作為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星巴克對於極致咖啡的追求是受到商業制約的,但它始終保持著每個方面都達到了我的基本要求之上,成為我日常觸及範圍內,最不會買錯的那一杯。

這才是星巴克的過人之處。

(點擊原文鏈接可以找到我的個人閑聊號,不過更新得也不是很及時。)

推薦閱讀:

喜茶:一天5000杯,星巴克沒做到的事,我做到了;我的成功不靠邏輯
注意!小心咖啡的一些內幕!
今天去星巴克點單,有個姑娘點本周,本周是什麼?
我這種情況可以投訴星巴克嗎?
星巴克的初戀.熱戀.失戀三種飲料都是如何做的?

TAG:星巴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