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宗鏡錄略講》之第八章——牛馬道上話前因
06-03
南懷瑾先生《宗鏡錄略講》之第八章——牛馬道上話前因2011年07月12日 07:46:01宗鏡錄略講南懷瑾第八章 牛馬道上話前因若依此旨,信受弘持,如快舸隨流,無諸阻滯;又遇便風之勢,更加櫓棹之功,則疾屆寶城,忽登覺岸,可謂資糧易辦,道果先成。「若依此旨,信受弘持」,這是最後的宗旨。成佛是大智慧的成就、大智慧的解脫,即所謂大般若成就。永明壽禪師說,《宗鏡錄》的宗鏡,以禪宗為主,如鏡一般照一切世間、出世間的東西,包括各宗各派法門。「如快舸隨流,無諸阻滯;又遇便風之勢,更加櫓棹之功」,就像快船順流而下,不但順風,沒有阻礙,又碰到划船技術好。「則疾屆寶城,忽登覺岸。」寶城是《法華經》的典故。一切眾生皆是佛的愛子,佛為渡愛子而想盡辦法在歸家途中設了許多假的地方——化城,一步步誘導愛子到真正的寶所。講到這裡,我們又要提《西遊記》的故事,孫悟空保護唐僧取經,快到西天時,在雷音寺碰到一個假佛,同真佛一模一樣,簡直無法分辨。把孫悟空搞得莫名其妙,昏頭昏腦,認不得真假。修行人有時覺得自己了不起,入了化城而不知,化城儘是魔境。真的寶所是法王之家,歸家穩坐。福慧雙修 成佛之因「可謂資糧易辦,道果先成。」大家想學佛,學佛要花本錢的,這個同世間一樣,沒有本錢就想學佛,辦得到嗎?學佛要什麼錢?要「資糧」資本、糧食。哪一種資本?一是福德,一是智慧(般若)。福德沒有具備,一上來就想悟道,就是做生意也沒那麼便宜的事。想勞力賺點錢多困難!平生沒有種一點福德,坐在那裡只想管自己的人會有福德?那就奇怪了!那些為世間救世救人、為他人忙碌的人都白乾了!那真是笨蛋的可以,只有你最聰明,只管自己兩腿一盤就成佛?唉呀!有這樣便宜的事我早幹了!福德、智慧資糧不具備就想成道?沒有那麼簡單。但是永明壽禪師說,你必須先了解《宗鏡錄》這部書,所謂「資糧易辦,道果先成」,這是一條出路。披迦葉上行之衣,坐釋迦法空之座,登彌勒毗盧之閣,入普賢法界之身。能令客作賤人,全領長者之家業;忽使沉空小果,頓受如來之記名。「披迦葉上行之衣,坐釋迦法空之座。」佛拈花微笑,傳法給迦葉尊者,是為禪宗第一代祖師。我常跟出家同學講戒律時會提到佛的十大弟子,所有聲聞眾,每一個都挨過罵,經典上不大看得到,戒律上看得到。佛也同我們一樣,脾氣來了痛罵,笨蛋、臭蛋、皮蛋都拿上來。唯有迦葉尊者一生沒挨過罵。迦葉尊者的「行」——修行的行為、福德、智慧樣樣好。佛一生只真正接受一個人的供養,那就是迦葉尊者所供養的金縷袈裟。迦葉家族世代有錢,未出家前,是印度首富;出家後,財產全舍了,只帶一件金縷衣出家。金縷衣是無價的珠寶穿成的。現在出家人穿的袈裟,是一條黃線滾在紅衣服上,叫金襕袈裟,為什麼這麼穿呢?這不是印度佛教的制度,是中國佛教的,唐代以後,大和尚受皇帝賞賜時穿的,一塊塊方形兜攏,那叫福田衣,要為一切眾生種福田。佛接受迦葉尊者供養後披上袈裟,涅槃時交待迦葉不準死,到雲南雞足山入定,等彌勒佛下來,把袈裟交給彌勒再涅槃。所以迦葉尊者還在那裡等著。至於有人懷疑他怎麼會從印度跑到雲南來?因為雲南當時與印度邊界不分。「登彌勒毗盧之閣,入普賢法界之身。」彌勒樓閣上次提過。學佛第一步先要改正心理行為,那得先研究《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從發願到行履,都要那麼做的。「能令客作賤人,全領長者之家業,」這是《法華經》上次講過的典故。「忽使沉空小果,頓受如來之記名。」也是《法華經》的故事。《法華經》先是把小乘根器、焦芽敗種趕出去。佛最後講完這部經又對這些人授記,任何人都會成佛,那些原來被貶被斥罵的,慢一點他又會迴轉過來變成好的,只是時間問題。未有一門,匪通斯道;必無一法,不契此宗。過去覺王,因茲成佛;未來大士,仗此證真。則何一法門而不開?何一義理而不現?無一色非三摩地,無一聲非陀羅尼門。嘗一味而盡變醍醐,聞一香而皆入法界。風柯月渚,並可傳心;煙島雲林,咸提妙旨。任何聲音皆是咒語,最高總持法門。這些文句很有文學味道,接下來最美的文字又出現了,真是經常高潮迭起!「風柯月渚,並可傳心;煙島雲林,咸提妙旨。」很美的句子!任何景緻都可傳心。一片樹葉,風一吹,悠悠一飄,悟道了!月亮照在沙汀上,一看!悟道了!「歸來手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這些都是好句子。搞文學的人抄起來,將來自己文章寫進去,人家不曉得來源,嘿!就把人嚇倒,學問好。你不要告訴他是《宗鏡錄》上來的喲!他問你,你叫他去查、去讀書。步步蹈金色之界,念念嗅薝葡之香,掬滄海而已得百川,到須彌而皆同一色。煥兮開觀象之目,盡復自宗;寂爾導求珠之心,俱還本法。通玄峰頂,不離人間遂使邪山落仞,苦海收波。智楫以之安流,妙峰以之高出。「妙峰」,《華嚴經》境界。善財童子悟了道,得了根本智,但是差別智難求。世間法都要會,樣樣可通大道。善財奉老師之命出外參訪,第一參就找法名叫「德雲」的和尚,德雲在哪裡?站在妙高峰頂上,又妙又高。善財童子拚命爬,爬到妙高峰一看,連個人影都沒有,哪有個德雲比丘?這事怪了!跑到山裡找和尚,山頂上沒有和尚,和尚大概下山還俗去了!和尚哪裡去了?回頭一看,和尚在另外一個峰頂。這個故事,又妙又高。一般總認為出家、出世是道,結果善財到了妙高峰頂找不到人。那麼,道在哪裡?在另外一個山頂上,那個山頂可以入世,也可以出世,那地方就有道。《華嚴經》五十三參,第一幕鏡頭就把佛法說完了!妙高峰頂找到德雲,道德如雲,一切道德像雲、雨一樣灑起來,蓋覆天下眾生。這個不是站在妙高峰頂能夠辦到的。一個人在孤峰頂上獨立,萬緣不沾,「不要找我,我要修道」,你永遠找不到這個和尚,而且不能成就道德之雲。所以德雲比丘在另一個峰頭站著。但是,話又說回來,你沒有先爬到妙高峰頂的話,你就不會回頭找到德雲和尚。因此你只好剃了頭先爬到妙高峰上再說,不爬到這裡不行,找不到的,這條路只有這樣通。要把這個佛經的故事悟到,可以修道了!所以,搞通《宗鏡錄》,「智楫以之安流,妙峰以之高出。」那才是真正的妙,極平凡而極高明,佛法就在世間最平凡,妙高峰就在這兒。下面一節是結論。今詳祖佛大意,經論正宗,削去繁文,唯搜要旨。假申問答,廣引證明。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編聯古制之深義,撮略寶藏之圓詮。同此顯揚,稱之曰錄。分為百卷,大約三章。先立正宗,以為歸趣;次申問答,用去疑情;後引真詮,成其圓信。以茲妙善,普施含靈,同報佛恩,其傳斯旨耳。「今詳祖佛大意,經論正宗,削去繁文,唯搜要旨。」三藏十二部有多少佛經?永明壽禪師為我們做整理工作,刪去繁文縟節,集中精要。「假申問答,廣引證明。舉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文章體裁是對話問答方式。什麼叫《宗鏡錄》?宗字在此,唯心為宗,萬法如鏡。「編聯古制之深義,撮略寶藏之圓詮。同此顯揚,稱之曰錄。」把所有佛法要點集中記錄下來,所以叫《宗鏡錄》。「分為百卷,大約三章。」永明壽的分類大約三章,他覺得已經整理得非常科學,那時可以,現在又不行了。「先立正宗,以為歸趣;」(這是第一章。)「次申問答,用去疑情;」(這是第二章。)「後引真詮,成其圓信。」(這是第三章。)「以茲妙善,普施含靈,同報佛恩,其傳斯旨耳。」以上是永明壽寫《宗鏡錄》的一篇序文。我們沒有辦法照他的卷一、卷二……這麼講下去,因為我研究過,照這樣講下去,大家會很無聊。老實講,大家佛學沒有基礎,尤其現在的青年同學,你說中國文字不好嘛!個個很高明,中國字都認得,道理都會講,但是不深入,你說好嘛!實在不行,很難辦。所以我研究半天,只好顛倒過來講。這是第一次試用這個方法。現在,我們不照次序講,因為我曾經照次序分段做過一陣功夫,本想做完,但中間跟大家開始研究討論時,又把工作擺下來。我做的工作素來沒有結果,這是學西藏喇嘛的方法。沒有結果,就永遠跟大家在一起;有了結果,涅個槃就跑掉了!所以很多事我都做半截擺在那裡,以保留一個未了之緣。唯識與因果接著我們討論第四十二卷。真正的唯識來了。這裡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永明壽禪師對唯識學尤其見解獨到。他把當代各宗各派研究唯識的大師一齊請來,分別提出要點,而歸納出一個總結論。可是後世一般研究唯識的中國人,對他的唯識連理都不理,認為非正宗,這是很開玩笑的事。換句話說,後世研究唯識的學者,有必要注意及此。宋代以後,佛教各祖師咸稱永明壽禪師為彌勒菩薩的現身,他宏揚自宗唯識,特別講得好。所以我們先研究他的唯識部分。尤其是現代人,配合這個時代即二十一世紀開始的學術文化思想,以及廿一世紀開始的真正佛法,必須先要了解這個。研究《宗鏡錄》綜合的唯識學,必須先從四十二卷提出一個思想理念:明辯因果。我經常說,學佛的人,在家也好,出家也好,必須相信佛法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思想。(編案:三世因果、六道輪迴、自作自受等思想,普見大、小乘經典,現略舉數則,以供參證:一、《中阿含經》:「世尊告諸比丘:『隨人所作業,則其受報如是。』」二、《雜阿含經》:「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三、《孛經抄》:「天地之間,一由罪福;人作善惡,如影隨形;死者棄身,其行不亡;人死神去,隨行往生。」四、《光明童子因緣經》:「一切眾生所作業,縱經百劫亦不亡。因緣和合於一時,果報隨應自當受。」五、《涅槃經》:「三世因果,循環不失。」六、《法華經》:「諸世界中,六道眾生,生死所趣,善惡業緣,受報好醜,於此悉見。」)前年借用佛光別院講課,我鄭重提出,後世學佛顛倒因果,而且坦白地說,少有學佛的人真正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輪迴;好一點是迷信,差一點,老實說,就是不信。有位大法師好幾年前在善導寺公開演講,講了一些很傷心、也是很真實的話,他的話還算客氣,他說:「現在一般居士怕因果,因果怕和尚,和尚怕居士」,他當時對事務性有所感慨而發。當天有位居士聽了跑來告訴我這句名言,他說把他肚子笑痛,眼淚也笑出來了。肚子痛是因為這個話太好笑,罵盡天下人;眼淚笑出來是因為講得好傷心。的確,一般信佛的人真是如此,包括在家出家。自己確切反省,真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了嗎?不見得吧!如果真相信,你的行為做法絕不是這樣做喔!明辯因果是重要的一件事。講到明辯因果,有一個大問題:東方文化非常注意因果,尤其是中國與印度。譬如中國文化源頭的《易經》,就是講因果的,一爻一爻地演變,這爻由那一爻而來,都是前因後果。所以,孔子在《易經》坤卦《系傳》上就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孔子首先提出《易經》就是一部講因果律觀念的書,包含物理世界的因果律、精神世界的因果律、行為的因果律、理念的因果律。所以《易經》可以占卜、算命、看病等等,也就是根據這個因果律來的。孔子很傷心地在坤卦《繫辭》上講:「臣弒其君,子弒其父」,講春秋戰國三、四百年中,社會之混亂,人類道德之墮落,兒子殺父親,臣下殺長官的,太多了!此「非一朝一夕之故」,這不是偶然的,「其所由來者漸已」,是因果慢慢累積起來的。中國文化素來講因果,因此世代尊師重道,孝順父母,都講絕對的因果律。我經常跟青年同學講到道德觀,大家說現代青年人沒有道德觀念,我說我反對,怎麼沒有?古今中外,道德情操不變,道德的觀點兩樣,如果說現代人沒有道德觀念,你真是同我一樣糊塗!人類過去的道德是宗教性的,講因果律、報應;現在的道德是經濟的價值觀念——有沒有價值。你不能認為價值觀念不是因果道理。懂得觀點兩樣的道理,就明白新的文化開始怎麼去領導?你光想返古,用舊的因果律觀點迎合未來時代,培養道德情操,無異背道而馳,幾乎把每一代的善念變成焦芽敗種,這是我們教育錯誤的責任。老一輩大多被舊教育不求新、不求變的包袱捆住,自己也不知道,因此害了後一代,罪過很大。我們要知道如何開發後一代道德的基礎,倫理的觀念情操一樣,就是方式不同,趕快變更自己的方式。過去傳統文化,講因果是道德性、宗教性,不只中國,世界上皆如此,現在是價值性,過去所講的因果是三世因果,父親做壞事,報應在子孫。我們小時候要當著父親的面,背《朱子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掃庭除,要內外整潔……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慝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老一輩都知道,年輕人不知道,好像我在念無上等等咒。(編案:朱子指明末清初大儒朱用純(西元1617~1688年),年十七補博士弟子員。越二載遭國變,痛父殉難,棄去儒冠,故乃稱「布衣」;不能效王裒廬墓攀柏,而時時輒灑其淚,故自號「柏廬」。從此隱居教授以養其母,潛心《四書》、《六經》及濂、洛、關、閩之書,探索融會,務在躬行實踐。生平嚴以律躬,不欺暗室。每日晨興,必謁宗祠,庄誦《孝經》一遍。晚年作《輟講語》曰:「中庸成己成物,罔弗由誠。然後謂誠者,不外乎倫常日用之間。今人心中不脫卑鄙二字,倫理上只辦得苟且二字。以此讀書,雖可語於聖賢之學?雖日事講貫奚益哉!」及其臨終,命設父像,扶起再拜。以平日所著刪補蔡虛齊《易經引蒙》及《四書講義》二書,囑其子曰:「謹藏諸笥,吾將以此見先人於地下。」復語門弟子曰:「學問在性命,事業在忠孝。」言訖而逝,年七十二。這篇《朱子治家格言》影響中國社會民間教化甚巨,但恐已為現代青年所輕忽。近年來因社會急劇變遷,其內容或有不合時宜之處,然其一貫精神仍頗有可取之處,謹錄全文,以便覽讀慎思明辯。黎明即起,洒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即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節約,宴客切忌留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愈珍饈。勿營華屋,勿謀良田。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童僕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祖宗雖遠,祭禮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居身務期儉樸,教子要有義方。勿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與肩挑貿易,毋佔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加溫恤。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兄弟叔侄,須分多潤寡;長幼內外,宜法肅辭嚴。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貲財,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妻求淑女,勿計厚奩。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持勢力而凌逼孤寡,勿貪口腹而恣殺牲禽。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則可相依。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嫉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慝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家門和順,雖饔餮不繼,亦有餘歡;國課早完,即囊橐無餘,自得至樂。讀書志在聖賢,為官心存君國。守分安命,順時勝天;為人若此,庶幾近焉。)因果三式過去,因果是講直線的,祖宗做不好,禍延子孫,這個問題很大,祖宗做不好,子孫有何罪呢?「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不錯,是自尋煩惱,可是妻女又為什麼應該受報呢?「慝怨而用暗箭」,子孫又有何罪要替你受這個報呢?中國這個因果律講直線代代報,不能說沒有道理,但也不是至理。佛家講的三世因果是「自報」,與中國所言「祖父、父母、我」的三世因果不同,佛家講「前世、今世、後世」的三世。這兩個東西是有關係的。中國所講的報應是這麼個十字架;佛家的報應是這麼個圓圈裡加上個十字架,像一個田,啊!真是福田。西方的因果報應呢?與中、印又不同,很簡單,善人升天,惡人下地獄,兩頭報,中間偶然站一下。中間怎麼來的?他怎麼那麼有錢、享福?我怎麼那麼苦?這個不知道、不管,這是兩頭報。那麼,不善又不壞,站在中間好不好呢?站不住的,自己還做不了主,要等到世界末日上帝審判,這是西方的因果報。東西方文化各個宗教、各個民族對因果報應的觀念不同,深入研究又是一篇博士論文。講得最圓滿的,對不住!還是我們這位,在那裡閉眼睛的本師的學問最大,果報講得最圓滿,三世因果包括了上下左右,這是佛法的基礎。這一篇講的是明辯因果。實際上,我們常講「一切唯心,萬法唯識」,在哲學立場一聽,很高明,唯心唯識這兩句話是真正的因果論,從形上到形下,真正的至理。所以這一段特別重要,因此必須從這一篇講起。夫大乘圓頓,識智俱亡。云何卻述緣生,反論因果?答:經雲「深信大乘,不謗因果。」又雲「深入緣起,斷諸邪見。」問答對話題,假使重新編排這本書,以一問一答方式分成兩行書寫,後世青年看起來比較清楚,有問題可找,會喜歡看。他說大乘佛法是圓滿頓悟,一切皆空,本性自空,到了這個境界,識智俱亡,無所謂唯心唯識,也無所謂有智慧。有一知、有一念已經不是了。那麼,既然本體是「本來無一物」,又「何處惹塵埃」呢?佛法講緣起、緣生,又講建立在因果上,你看永明壽禪師把佛法做假定性的問題來回答。「深信大乘,不謗因果。」剛才提出信解行證,你要相信佛說的,大乘道到了徹底究竟既然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哪裡有個因果報應對不對?那就不對了!他說大乘道不謗因果,謗,不完全是毀謗之意,曲解、誤解也是謗。因果絕對存在。又雲「深入緣起,斷諸邪見。」體是空的,空的體起用,就是緣起,一用就有因果。所以,根據中國《易經》文化的一句話:「動輒得咎」。房間絕對空,沒有事,有一點灰塵落下,一動就有因果。動就有用,一起用,就有因果。緣起,因果就來,所以說「動輒得咎」,不動則已,一動毛病就來。所以我經常說孔子講《易經》講得好極了!研究《易經》必須先了解《系傳》。孔子言:「吉凶悔吝,生乎動者也。」算命、看相、看風水都從《易經》文化來。嚴格言之,吉凶二字就是好與壞,沒有第三樣。悔吝:悔是佛學所講的煩惱、痛苦;吝是不通、障礙住、蔽住;悔與吝兩者是小凶。好就是好,沒有大好、小好之分;不好則有小不好、大不好的差別。《易經》八八六十四卦,有時吉、有時凶,有時悔、有時吝,歸納起來只有兩樣:好與壞。問命好不好?事情可不可做?當然可以,不好就壞。做生意十年,賒本了,很簡單嘛!天下事不好即壞,不用算命卜卦。不過人在小壞中不覺得,以為自己在好中。中國有兩句哲學名言:「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好事沒有兩樣一起來的;倒起霉來不是一件喔!剛剛打破碗,完蛋!又割傷手、又弄髒衣服。這是中國人生哲學,人生懂了這些就知道事情的來歷。孔子說:「吉凶悔吝,生乎動者」,做人做事,一動,四分之一的成份可能是好;四分之三必然是壞,可見吉之難。可是世界上的人愚痴、貪瞋痴,不管凶悔,都在求吉。學佛法的人懂得一動就是緣起,也不要算命、卜卦、求神了,自己就會懂了,你這個起心動念、緣起對不對,因果律擺在這裡。要不然,自認為佛法是空的,不懂得真空生緣起的道理,就落在斷見、邪見上了。這些非常重要,在講邪見,所以要注意!夫唯識之旨,不出因果。正因相者,由識變故,諸法得生,以識為因;正果相者,由種識故,生諸分別法體之果及異熟等分位之果。所以上至諸佛,下及眾生,皆因果所收。何得撥無,墮諸邪網?只為一切外道,不達緣生,唯執自然,撥無因果;二乘眇目,但證偏空,滅智灰身,遠離因果;世間業系,無聞凡夫,五慾火燒,執著因果,盡成狂解,不體圓常,皆背法界緣起之門,悉昧般若無生之旨。永明壽禪師集中經論的主要重點,告訴我們一般學佛的人,要特別留意因果的基礎理論,乃至小乘羅漢不懂因果,搞錯了,都落在邪見上,嚴重得很!所以好多年來,我經常說佛法基礎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上,講儘管講,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我們現在從文字上研究唯識宗、法相宗宗旨。實際上,唯心唯識不出因果,因是因,果是果,譬如拍桌子,「啪」一下,拍桌子是因,發出聲音是果,因果同時,就那麼快,因中含果,果中含因,幾乎沒有辦法分辨,有這樣嚴重。不是說,我打了他一個耳光,明天他看到我對我吐口水,果報才來,中間利息不算,不是這麼回事。「啪!」因果就是那麼快。這個道理要搞清楚,才能談悟道。唯識之旨不出因果,「正因相者,由識變故」,因果並不是個閻王、上帝、菩薩在那裡用電腦跟你算帳,是你自己的心識在變。孟子再三引用詩經的話:「自求多福」。反過來說,我們遭遇不好,是自求多禍來的,這是自求的、自變的,儒家、佛家、道家一樣。孔孟之道強調自求多福是深信因果,一切唯心唯識是自變的,這個道理非常深刻、非常基本。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床頭櫃為什麼要放兩個?聽完風水先生的話,難怪你家越住越窮了!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其一)
※算命先生說的五格:天格,地格,人格,外格,總格分別是什麼
※【許西川先生流年逆推】二
※李零先生談《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