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亞的「美國難題」是一種身份政治挑戰

弗吉尼亞處於南北的分界線,也是美利堅的政治心理的分界線,身份政治覺醒之後,弗吉尼亞似乎就難以平靜了。

文丨特約評論員 孫興傑

富庶、安寧的弗吉尼亞州的夏洛茨維爾小城的平靜被打破了。

圍繞美國內戰期間的南軍將領羅伯特·李的雕像搬遷問題發生了暴亂。白人至上主義者喊出了「你們不能取代我們」、以及「鮮血與國土」等納粹的口號。

弗吉尼亞州州長特里·麥考利夫已經宣布該州進入緊急狀態,而總統特朗普則譴責「各方的暴力行為」。極右翼分子還在弗吉尼亞大學的傑斐遜的雕像周圍舉行了「火把」遊行。目前,暴亂已經導致3死19傷。

這場暴亂或許是歷史傷疤的發作,「合眾國」世俗國家的框架遭遇了越來越尖銳的身份政治挑戰。看起來,弗吉尼亞的暴亂是「黑天鵝」事件,但是實際上此前幾個月就有不斷的遊行活動。而這次的烈度較高,除了棍棒之外,還有一輛汽車突然加速闖入人群,導致1人死亡多人受傷,大量軍警已經在維持秩序。

問題的關鍵在於,這是暴亂的結束,還是一個混亂的開始。

羅伯特·李、傑斐遜等雕像已經不僅僅是令人瞻仰的英雄或者歷史的記憶,而變成了一種身份的符號,也撕裂了社會秩序。「合眾而一」是美國立國的精神,但是縱觀美國二百多年的歷史就會發現在自由、民主的宏大敘事之下是曲折甚至是暴烈的鬥爭。美國雖然只有二百多年歷史,但是卻是現代世界最古老的共和國之一,依靠世俗的政治原則將多元的思想、種族、信仰融合到一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美國的內戰,何嘗不是對世俗共和國的挑戰,就像林肯說的「那座房子將要傾覆。」在國家認同和身份認同之間一直存在著各種磨合,甚至是鬥爭。著名的政治學家塞繆爾·亨廷頓在《我們是誰》這本書中討論了美國國家性面臨的挑戰,可以說切中美國的要害。

弗吉尼亞之亂的背後其實就是身份政治的崛起,從畫面中看不到是黑人和白人的鬥爭,但是「美國人」這一國家身份並沒有取代對種族、文化的認同。為什麼極右翼或者白人至上主義者會將羅伯特·李和傑斐遜的雕像作為自己的「圖騰」?包括3K黨在內的極右翼認為自己是受害者,美國到底是不是一個白人國家?由哪些人來代表美國和定義美國的特性?

此前有3K黨的擁躉說,我其實一點兒都不反對黑人,我也不堅持種族隔離,但是每個人都要屬於不同的種族。這種身份政治的崛起是弗吉尼亞之亂的根源所在。與所有的身份政治的發展一樣,每種身份都需要歷史之根,傑斐遜、羅伯特·李這些曾經被視為國家英雄的人物,變成了白人至上的精神符號。

羅伯特·李自不用說,內戰時期的南軍將領,當然是白人這一身份的捍衛者, 傑斐遜的身份是多重的,他是《獨立宣言》的起草者、美國的國父、美國總統、弗吉尼亞大學的創始者,也是一個民主主義者,但同時傑斐遜也是個奴隸主。傑斐遜並不相信黑人奴隸具有享有自由的素質,1792年他得出了一個結論:奴隸子女出生所產生的的資金收益以每年4%的速度在增長。此後他就沒有放棄奴隸主這一身份。

奴隸制的問題讓美國在19世紀經歷了一場激烈的內戰,內戰之後通過了憲法修正案保護公民的權利,但是黑人的權利過了一百年才兌現。1957年艾森豪威爾總統派軍隊到小石城去強制實施黑白合校的決定,肯尼迪和約翰遜也是站在了黑人一邊,如果沒有這樣的曲折經歷,不會有奧巴馬這位黑人總統的誕生。

在這些勝利的背後是白人至上主義者的挫敗感,3K黨在內戰後的行為受到法律的壓制,但是內含的種族主義理念卻餘緒不斷。弗吉尼亞處於南北的分界線,也是美利堅的政治心理的分界線,身份政治覺醒之後,弗吉尼亞似乎就難以平靜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總統特朗普在暴亂之後的表態是值得懷疑的,他強調「各方的暴力」都要受到譴責,顯然是在偏袒白人種族主義,而特朗普在選舉期間與3K黨之間的曖昧關係也頗令人關注。如果總統不站在「合眾國」的一邊,那林肯拿生命捍衛的大廈可能再次遇到挑戰。


推薦閱讀:

挑戰完美主義 11個最美客廳設計
半個月挑戰半馬——小白進階實錄
設計挑戰和趨勢驅動的創新
手臂、核心力量夠了嗎?循序漸進挑戰 6 個瑜伽手臂支撐
陳氏太極大師之子挑戰徐曉東 太極能不能打很快揭曉

TAG:美國 | 政治 | 難題 | 挑戰 | 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