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大傳》的著作年代與哲學思想

論《易大傳》的著作年代與哲學思想一、《易大傳》著作年代新考漢代以來流傳的《周易》一書,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上下經》二篇,另一部分是《彖》上下、《象》上下、《繫辭》上下、《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共十篇。《漢書·藝文志》著錄「《易經》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顏師古註:「 上下經及十翼,故十二篇。」《彖》、《象》等十篇,歷來稱為十翼,現在許多學者稱之為《易傳》。但在漢代,這十篇並不是簡單地稱為《易傳》;在漢代,《易傳》一詞實別有所指。《漢書·儒林傳》說:「漢興,田何以齊田徙杜陵,號杜田生,授東武王同子中、洛陽周王孫、丁寬、齊服生,皆著《易傳》數篇。……要言《易》者本之田何。」《漢書·藝文志》著錄:「《易傳》:周氏二篇(字王孫也),服氏二篇,楊氏二篇 (名何),蔡公二篇,韓氏二篇(名嬰),王氏二篇(名同),丁氏八篇(名寬)。」可見漢代是把漢儒所著對於《周易》的解說稱為「易傳」。(到宋代,程頤、蘇軾的易注也稱「 易傳」,南宋朱震著《漢上易傳》,楊萬里著《誠齋易傳》,亦把自己的註解稱為「易傳」)而所謂十翼,在漢代並不稱為「易傳」。漢初陸賈所著《新語》多次引述《周易》,《辯惑》篇中說:「《易》曰:二人同心,其義斷金。」這是引《繫辭》的文句(《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直稱「 《易》曰」。《淮南子·繆稱訓》說:「故《易》曰:剝之不可遂盡也,故受之以復。 」這是引《序卦》的文句,(《序卦》:「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 」)也是直稱「《易》曰」。司馬談《論六家要指》說:「《易大傳》曰:天下一致而 百慮,同歸而殊途。」這是引《繫辭》的文句(《繫辭下》:「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 而百慮。」),稱為《易大傳》。所謂《易大傳》,是專指《繫辭》,還是泛指《彖》 、《象》等篇,文獻不足,無從斷定。但司馬遷認為《彖》、《象》等都是孔子所作。司馬氏父子很可能是把傳說孔子作的《彖》、《象》、《繫辭》、《文言》、《說卦》等篇都稱為《易大傳》,以別於當時人所著「易傳」。漢代施、孟、梁丘三家所傳的《周易》共十二篇,《漢書·儒林傳》說:「費直字長翁,東萊人也,治《易》,……亡章句,徒以《彖》、《象》、《繫辭》、《文言》十篇解說上下《經》。」可見費氏《易》也是十二篇。王充《論衡·正說》篇說:「孝宣皇帝之時,河內婦子發老屋,得逸《易》、《禮》、《尚書》各一篇,奏之。宣帝示博士,然後《易》、《禮》、《尚書》各益一篇。」施、孟、梁丘三家講學,正是在宣帝時,三家的十二篇中有一篇是當時才發現的。《隨書·經籍志》說:「及秦焚書,《周易》獨以卜筮得存,唯失《說卦》三篇,後河內女子得之。」這又認為《說卦》、《序卦》、《雜卦》都是宣帝時發現的。但是,《淮南子》已引過《序卦》,司馬遷已提到《說卦》,近年馬王堆出土帛書《周易》,有《繫辭》,那《繫辭》中包括通行本《說卦》的一段。這都可證《隋書·經籍志》之說是不可憑信的。王充所說增益「一篇」是正確的。這一篇當是《雜卦》。施、孟、梁丘三家所傳十二篇,除《雜卦》是宣帝時發現的以外,其餘上下《經》二篇,《彖》、《象》等九篇,當時漢初《易》學大師田何的傳本。《漢書·儒林傳》說: 「漢興,言《易》自淄川田生。」又說:「要言《易》者本之田何。」田何是戰國末前漢初講授《周易》的重要人物。《晉書·束析/日傳》說:「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盜發魏襄王墓,或言安?王冢 ,得竹書數十車,……其《易經》二篇,與《周易》上下《經》同。……《卦下易經》一篇,似《說卦》而異。」杜預《左氏經傳集解後序》說:「汲郡汲縣有發其界內舊冢者,大得古書,……《周易》上下篇與今正同,別有《陰陽說》,而無《彖》、《象》、《文言》、《繫辭》,疑於時仲尼造之於魯,尚未播之於遠國也。」魏襄王墓中所藏《周易》上下《經》與通行本內容相同,可見田何所傳上下《經》是戰國時代舊本之一。近年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周易》不分上下《經》,六十四卦次序亦完全不同,當是另外一種傳本。帛書《周易》的《繫辭》,與通行本《繫辭》內容頗有出入,也不盡同,足證漢初《繫辭》也有不同的傳本。今本的《繫辭》和《彖》、《象》等篇當也是田何傳下來的,田何的傳本必須有其一定的師承關係。漢代人都認為《彖》、《象》、《繫辭》等篇是孔子所作。《漢書·藝文志》說:「文王……作上下篇,孔氏為之《彖》、《象》、《繫辭》、《文言》、《序卦》之屬十篇。」這是傳統的說法。宋代歐陽修作《易童子問》,開始懷疑《繫辭》非孔子作,葉適繼之,清代史學家崔述等又加以論證。現在多數學者都認為所謂十翼確非孔子所作,這已成為定論。這十篇的作者究竟是誰,已無可考。這十篇的著作年代,卻還可以考定。這十篇作於何時呢?多數同志認為成書於戰國時期,也有些同志認為作於秦漢之際。郭 沫若《〈周易〉之製作時代》說:「我相信《說卦傳》以下三篇應該是秦以前的作品,但是《彖》、《象》、《繫辭》、《文言》則不能出於秦前。大抵《彖》、《繫辭》、《文言》的三種是荀子的門徒在秦的統治期間所寫出來的東西,《象》在《彖》之後。 」也有些同志認為是秦漢間至漢代中期的作品。李鏡池《周易探源》說:「彖傳》與《象傳》——其年代當在秦漢間:《繫辭》與《文言》——年代當在史遷之後、昭宣之間。《說卦》、《序卦》與《雜卦》——在昭宣後。」又說:「現在我的推斷是:一,《彖傳》和《象傳》的《大象》,寫於秦朝。《彖》、《象》二傳是秦漢間作品。二,《繫辭》、《文言》是經師傳《易》的語錄遺說的輯錄,即從田何到田王孫的口傳《易》說。三,《說卦》以下三篇,約在宣元之間。」對於這個問題還須作全面的深入的考察。司馬遷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 」(1)可見司馬遷見過《彖》、《繫辭》、《象》、《說卦》、《文言》等篇。對於司 馬遷這句話隨意否認或隨意曲解,都是不對的。《淮南子·繆稱訓》引述過《序卦》的文句。陸賈《新語》的《道基》篇說:「於是先聖乃仰觀天文,俯察地理,圖畫乾坤以定人道。……天下人民野居穴處,未有室屋,則與禽獸同域,於是黃帝乃伐木構材,築作宮室,上棟下宇,以避風雨。」這顯然是引述《繫辭下》「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 一段的語意。又《辯惑》篇引述《繫辭上》的「二人同心」二句。這些都足以證明《繫辭》、《序卦》在漢初已有。如果認為《繫辭》的年代「在史遷之後、昭宣之間」,《序卦》「在昭宣後」,恐怕是疑古太勇,未免主觀武斷了。《禮記·樂記》有這樣一段話:「天尊地卑,君臣定矣。卑高已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大小殊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則性命不同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如此則禮者天地之別也。地氣上齊,天氣下降,陰陽相摩,天地相盪,鼓之以雷霆,奮之以風雨,動之以四時,暖之以日月,而百化興焉,如此則樂者天地之和也。」這和《繫辭上》首段大體相同。《繫辭上》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繫辭》在這裡是講天地和萬物的秩序和變化,寫得比較自然。《樂記》此段從天地講到禮樂,講得比較牽強,看來是《樂記》引用《繫辭》的文句而稍加改變。《隋書·音樂志》引沈約說:「《東記》取《公孫尼子》。」《公孫尼子》的年代也難以確定,但總是戰國時代的作品。《繫辭》必在《公孫尼子》之前,是沒有疑問的。宋玉《小言賦》有這樣幾句:「且一陰一陽,道之所貴;小往大來,《剝》、《復》之類也。是故卑高相配而天地位,三光並照則小大備。」這顯然是引述《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和「卑高以陳,貴賤位矣」的語意。《漢書·藝文志》著錄《宋玉賦》十六篇,《隋書·經籍志》著錄《宋玉集》三卷,宋代以後《宋玉集》散失了。《小言賦》見於《古文苑》。傳說《古文苑》編於唐代,據考證當系宋初編定的,所以《古文苑》的材料不盡可信,但也不失為一個旁證。如果《宋玉賦》引用過《繫辭》的文句,更足以證明《繫辭》的年代不可能晚於戰國。《荀子·大略》篇說:「易之咸,見夫婦。夫婦之道不可不正也。君臣父子之本也。咸,感也。以高下下,以男下女,柔上而剛下。」這和《周易》中《咸》卦的《彖》很相類似。《咸》卦的《彖》說:「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這是《大略》篇選錄了《彖傳》的文句呢,還是《彖傳》抄錄了《荀子》?我 認為,這首先要看看《荀子·大略》篇的體裁。《大略》篇不是一篇系統的論文,而是一篇資料摘錄,它摘抄了《荀子》一些篇章中的要語和其它材料。郭沫若同志曾說:「 以荀子那樣富於獨創性的人,我們可以斷定他的話決不會是出於《易傳》之剽竊。」(2 )但這裡需要作具體分析。從內容看,《大略》篇只是一篇資料摘錄,可能是荀子門徒 所編,我們不能因為荀子是一個富於獨創性的思想家,就斷定《荀子》全書各篇都不會引用舊文。這條開端三字是「易之咸」,這就足以表明,這條正是引述《周易》中《彖傳》的文句而加以發揮。根據以上的論證,可以斷定:《繫辭》和《彖傳》基本上是戰國時代的作品。但究竟是戰國時代哪個時期的作品呢?這還須作進一步的考察。如何作進一步的考察呢?我們可以從基本概念範疇的提出與演變,從基本哲學命題的肯 定與否定,來考察哲學著作的年代先後,一般的情況是:先有人提出一些概念範疇,然後才有人加以評論或否定。先有正命題,然後才會有反命題。這是思想發展的必然的程序。戰國時代思想發展中,有兩件事實與《易大傳》有重要聯繫,值得注意。第一,《繫辭上》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肯定了天地的尊卑高下的關係。而《莊子·天下》篇所載惠施《歷物》之意十事,第三是「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指出天地的高下關係是相對的。從思想演變來看,惠子的「天與地卑」正是《繫辭上》 「天尊地卑」的反命題。所以,應該肯定,《繫辭》的基本部分在惠子以前就有了。第二《繫辭上》又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以太極為最高的實體。而《莊子·大宗師》篇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這顯然是不承認太極是最根本的,而把道凌駕於太極之上。這是對於「易有太極 」的反命題。所以《繫辭》的這部分文字應在《莊子·大宗師》篇之前。關於天地起源問題,儒家和道家有一段鬥爭的歷史。老子最先提出了「道」的範疇,認為道「先天地生」、「可以為天下母」,又說:「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這個大字應讀為太《莊子·天下》篇述關尹老聃的學說云:「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常、無、有是三個觀念;太、一是兩個觀念,指太與一。太即道,一即』道生一」之一。《易大傳》的太極,當是受老子影響而略變其說。太極之太是從老子所謂太來的,而添上一個極字,創立了另一個最高範疇。莊子則認為太極只相當於 「道生一」之一,道還是在太極之先。這表現了儒道兩家的爭議。《易大傳》的年代應在老子之後、莊子之前。杜預《左傳集解·後序》敘述汲冢竹書說:「《周易》上下篇,與今正同,別有《陰陽說》而無《彖》、《象》、《文言》、《繫辭》。」晉代汲冢出土的竹書中沒有《易大傳》,我們能不能據此斷定當時的魏國一定沒有《繫辭》等篇呢?我認為不能,因為當 時的魏國並不是把所有與《周易》有關的書籍都埋藏在魏襄王冢中。所以,這決不能證明當時魏國沒有《繫辭》等篇,更不能證明當時齊魯等國沒有《繫辭》等篇了。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中有《周易·繫辭》,而內容與通行本不盡同;又有別種《周易》解說。這說明漢代初年《繫辭》有不同的傳本,而解說《周易》的書也不止一二種。漢代以後流行的《易大傳》當是田何或田何的先師們所編定的,而田何或他的先師們所不採用的部分,後來都失傳了,今日才有所發現。但在歷史上發生重大影響的還是田何的傳本。如上所述,我們可以斷定,《繫辭》的基本部分是戰國中期的作品,著作年代在老子以後,惠子、莊子以前。《彖傳》應在荀子以前。關於《文言》和《象傳》,沒有直接材料。《文言》與《繫辭》相類,《象傳》與《彖傳》相類,應當是戰國中後期的作品。從《象傳》的內容看,可能較《彖傳》晚些。總之,《易大傳》的基本部分是戰國中期至戰國晚期的著作。二、《易大傳》的本體論學說《易大傳》是《周易上下經》的解說,但它的解說卻不一定合乎《周易》古經的原意。《易大傳》在解說古經時提出了若干關於宇宙人生的創造性見解,就思想的深度而論,可以說達到了先秦哲學的最高水平。《大傳》十篇,不是一個人寫的,亦非一個時期寫成;但各篇的觀點還是互上協調的,並無彼此衝突之處。因而十篇的哲學學說構成了一個宏闊的體系。今將《易大傳》中比較精深的思想擇要列舉出來略加詮釋。《易大傳》的哲學是唯物論還是唯心論呢?這個問題在學術界還有不同看法,今試就三 個方面分別加以考察。1.太極、乾元、坤元的意義《繫辭上》說:「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對於這幾句,歷來有不同的解釋,眾說紛紜,迄無定論。簡單說來,有四種不同的解釋:第一,天地起源說,以鄭玄、虞翻為代表。第二,畫卦說,以朱熹為代表。第三,揲蓍說,以胡渭、李土+恭為代表。第四,大中說,以焦循為代表。鄭玄解釋「太極」說:「極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氣也。」虞翻說:「太極,太一也。分為天地,故生兩儀也。四象,四時也。兩儀謂乾坤也。」所謂「淳和未分之氣」,所謂 「太一」,指天地未分的統一體。《莊子·天下》篇論關尹老聘之學云:「主之以太一。」太一是太與一。《呂氏春秋·大樂》篇:「音樂本於太一,太一出兩儀,兩儀出陰陽。」《禮記·禮運》篇:「是故禮必本於太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這所謂太一不是兩個觀念,而是一個範疇,指最原始的統一體。這些是「太一」 一詞的由來。鄭玄和虞翻的註解即認為這四句是講天地的起源。朱熹《周易本義》說:「一每生二,自然之理也。易者,陰陽之變。太極者,其理也。兩儀者,始為一畫以分陰陽。四象者,次為二畫以分太少,八卦者,次為三畫,而三才之象始備。此數言者,實聖人作《易》自然之次第,有不假絲毫智力而成者。畫卦揲蓍,其序皆然。」這就是說,作卦次序,先設想一個無形的太極,然後畫一奇一偶為兩儀,一奇一偶之上又各加一奇一偶為四象(即太陽少陰少陽太陰),四象之上又各加一奇一偶為八卦。朱氏雖也提到揲蓍,而以畫卦為主。此說雖然新穎,實不可通。李土+恭批 評畫卦說道:「皰犧始作八卦,是《易》自作卦起,未聞始作太極也。且作卦奇偶畫也,太極圖圈非畫矣。……成象之謂乾,則先畫乾,效法之謂坤,則次畫坤。皆三畫卦,以象三才,未聞有一畫兩畫止而謂之陽儀陰儀太陽少陰少陽太陰者。」(3)這個批評可 謂是非常切當的。李土+恭反對畫卦說,認為「易有太極」四句是講揲蓍的次序。何謂揲蓍?《易·繫辭上》說「太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扌+力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扌+力而後掛。」這是占筮時數蓍布蓍的方法。唐崔憬曾解釋說:「舍一不 用者,以象太極,虛而不用也。」(4)崔氏只說舍一不用是象太極,並未說太極即是舍 一不用之一。李土+癰《周易傳注》據崔憬之說又加以引申說:「易,變也,然必有不 變者而變者以生。崔憬曰:五十有一不用,太極也,不變者也。有太極之一,乃可用四十九策,分而為二,有奇有偶也。」胡渭《易圖明辯》引李土+恭《與毛太史訊易書》 說:「太極者,大衍之舍一不用者也。兩儀者,分而為二以象兩也。四象者,揲之以四以象四時也。」胡氏又參酌李氏之說提出自己的解釋,他說:「所謂太極者,一而已矣。命筮之初,奇偶未形,即是太極。」認為大衍之數五十未分奇偶之全體即是太極。李氏答胡氏書說:「拙解雖成,然清夜思之,尚未自信,以舍一分二揲四是相連之事,非相生之物也。今得妙解豁然。真是相生之序矣。」(5)按此說實亦難通。誠如李氏所說 ,以舍一不用為太極,以分而為二為兩儀,以揲之以四為四時,而實際上舍一、分二,揲四隻是「相連之事」,並非「相生之物」。胡渭以未分奇偶為太極,從未分奇偶到分為奇偶,也只是相連之事,仍非相生之序。而且《繫辭上》明說「分而為二以象兩」、 「揲之四以四以象四時」,只是「象兩」、「象四時」而已,並未說這就是兩儀四象的本身。所以,筮蓍說也是不可取的。焦循《易章句》說:「易謂變而通之也。太極猶言大中也。民雖不知,變而通之,皆有大中之道。」他認為這四句是講《周易》各卦旁通的道理。此說更是支離不切。焦循在《易話》中引《禮運》「是故夫禮必本於太一」幾句而說「此本《上系傳》」;又引《呂氏春秋·大樂》篇「音樂本於太一」幾句而說「此亦本《易傳》為說」,並且講:「 晚周人剌取《易》義以著書,尚可跡而求之。」焦氏既承認晚周人所謂太一即是《繫辭上》所謂太極,而又堅持太極即大中,就不能自圓其說了。我認為,關於《繫辭上》「易有太極」四句,歷代注家的解說中,仍以鄭玄、虞翻的解說比較正確,最為可取。太極即是天地未分的原始統一體。《繫辭上》以太極為天地的根源,這是一種樸素的唯物論觀點。《彖上》提出「乾元」、「坤元」的學說。《彖上》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又說:「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所謂元,是始的意思(《子夏易傳》:「元,始也。」據清代學者考證,《子夏易傳》即《漢書· 藝文志》所載的《韓氏易傳》)。乾元即乾之始,坤元即坤之始。乾坤是什麼?《繫辭下》說:「乾陽物也,坤陰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說卦》說:乾健也,坤順也。」乾坤即陽與陰,剛與柔。《咸》卦的《彖》說:「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應。」所謂二氣即指陰陽,這也就是認為陰陽是二氣。乾元可解為陽氣之始,坤元可解為陰氣之始。(《九家易》說:「元者氣之始也。」這是漢儒舊說)。《彖上》以乾元、坤元即陽氣、陰氣為萬物「資始」、「資生」的根源,這也是唯物論的觀點。《序卦》說:「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又說:「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這認為天地是萬物的根源,有萬物,然後才有男女的分別,才有夫婦的關係,有了夫婦的關係,才有父子、君臣、上下的關係,然後才有道德規範。父子君臣上下的關係是後起的,不是本來就有的。這也是一種唯物論的觀點。《繫辭上》講「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彖上》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序卦》說:「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三說的不同,是層次的不同,基本是一貫的。應該肯定,《易大傳》中的天地萬物起源論是一種簡單樸素的唯物論。2.易,道,神,天《繫辭》中多次談「易」。《繫辭》中的易字有三種不同的意義:一指自然變化,一指易卦或易象,即《周易上下經》一書,另一意義是簡易之易。(1)如「生生之謂易」, 「故神無方而易無體」,「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都是指自然變化的過程。「易有太極」之易,也是指自然變化的過程而言。(2)如說「《易》與天地准」,《易》有 聖人之道四焉」,「《易》無思也,無為也」,則是指《周易上下經》而言。(3)「易 簡而天下之理得矣」,「易簡之善配至德」,則是指簡易。這三項意義中,第一項是最重要的。《繫辭》肯定自然世界是一個運動變化的過程,這有深刻的意義。這一方面肯定客觀世界是運動變化的。另一方面又肯定運動變化的客觀實在性。世界是無窮無盡的變化,而運動變化不是虛幻的,乃是世界的真實情況。這個觀點與唯心論者以變化為空幻是截然對立的,乃是一種重要的唯物論觀點。「道」也是《繫辭》中的一個重要範疇。《繫辭上》說:「通乎晝夜之道而知」,「一陰一陽之謂道」。又說:「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所謂道指事物變化的規律 ,而這規律的基本內容是一陰一陽即對立兩方面的相互推移、相互轉化。對立兩方面的最淺顯的例子是晝夜,所以說「通乎晝夜之道」。這「道」的範疇在《易大傳》的理論體系中居於何種地位?老子以道為最高範疇,《易 大傳》是否也與此相同呢?這個問題必須考察清楚。《繫辭上》說:「形而上者謂之道 ,形而下者謂之器。」這是對後來哲學發展有重要影響的命題。關於「形而上」、「形而下」的含義,歷來有不同的理解。我認為,唐代崔憬的解釋最有價值。崔憬說:「凡天地萬物皆有形質,就形質之中有體有用。體者即形質也,用者即形質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體,則是道也。其體比用,若器之於物,則是體為形之下,謂之為器也。假令天地圓蓋方軫為體為器,以萬物資始資生為用為道;動物以形軀為體為器,以靈識為用為道;植物以枝幹為器為體,以生性為道為用。」(6)翟憬的解釋深刻而明晰 。宋代以來許多學者都以為「形而上者」是根本的,「形而下者」是從屬的,其實並非《繫辭》原意。崔憬則以「形而下者」為體,「形而上者」為用。在這裡,把體用與器道完全等同起來固然不一定完全恰當,但卻能表明「形而上者」之所謂上並不是根本之義。《繫辭下》說過:「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其初難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上指爻位,這以初為本,以上為末。這也可證在《易大傳》中所謂「上」並不是根本之義。而且,「一陰一陽之謂道」,道的內容是一陰一陽,有陰有陽才有所謂道;陰陽未分的統一體「太極」應比道更為根本。所以,在《易大傳》的理論體系中,最高範疇應該是「易」是「太極」,其次才是道。這樣的理論體系應屬於唯物論。《易大傳》改造了神的概念,提出了關於神的新界說。《繫辭上》說:「陰陽不測之謂神。」《說卦》說:「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陰陽轉化,微妙不測,叫作神。所謂不測是表示變化的極端複雜性與不可窮盡性。事物變化,錯綜複雜,難以窮盡,故稱為不測。《易大傳》中的神字有不同的意義。一是指萬物的微妙變化,即陰陽不測之謂神。二是指人的智慧、德行的最高境界,如說:「神而明之,存乎其人」(7),「神而化之,使 民宜之」(8)。三是指易卦預知未來的奇妙作用,如說:「《易》無思也,無為也,寂 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唯神也,故不疾而速 ,不行而至。」《繫辭》極力讚頌易卦的神妙。這三項意義中,第一項意義是根本的。 《繫辭》常以神與明並舉,兩次講「神明之德」。《繫辭下》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之貌,以類萬物之情。」又說「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所謂神明是什麼意思呢?神即陰陽不測之神,明指日月的光照萬物。《繫辭上》說:「懸象著明,莫大乎 日月。」《繫辭下》說:「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易大傳》很重視日月的光明。所謂神明即指自然界的微妙變化與光明。《易大傳》有時也談到鬼神,如《謙》卦《彖》說:「鬼神害盈而福謙。」《文言》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這似乎承認鬼神存在。《繫辭上》說:「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這裡以「精氣為物」說明神,以「遊魂為變」說明鬼,對於鬼神提出了新的解釋。何謂遊魂?這可以參考《禮記·檀弓》所記延陵季子(吳季札)的話。 季子說:「骨肉歸復於土,命也。若魂氣則無不之也。」遊魂即指無所不至的魂氣。這樣的解釋是不同於古代宗教的思想的。《彖傳》又有神道設教之說,《觀》卦《彖》說:「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所謂神道設教,就是說,肯定鬼神不過是為了立教以使民服而已。《易大傳》對於鬼神的態度是游移的,可以說搖擺於無神論與有神論之間,這和《論語》中所記孔子的態度卻是一致的。在《易大傳》的天地起源論中,沒有上帝的位置,《易大傳》不承認上帝創造世界。但《易大傳》中仍然保留了上帝的觀念。《鼎》卦《彖》說:「聖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養聖賢。」《豫》卦《象》說:「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渙》卦《象》說:「先王以享於帝,立廟。」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都是講「享上帝」,即宗教祭祀的事情。祭祀上帝,就是所謂「神道設教 」吧。《易大傳》並沒有把上帝納入它的理論體系中。在《易大傳》中,天字屢見。多數的天字指自然之天;少數的天字表示有意志的天。如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又說:「法象莫大乎天地。 」其所謂天都是自然之天。《繫辭上》又說:「易曰: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是以自天佑之,吉無不利也。」這肯定了《易經》中「自天佑之」的文句而加以說明,這所謂天是有意志的天即主宰之天。《繫辭上》又說:「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這垂象見吉凶之天,即是昭昭在上之天,又似乎是主宰之天。總起來說,《易大傳》談天,可以說是搖擺於自然之天與主宰之天二者之間,既表現了唯物論的傾向,又保留了古代原始宗教天降禍的思想。如上所述,《易大傳》關於「易」、「道」、「神」的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義的,而且有深刻的內容;關於「天」與「鬼神」的問題,則未能擺脫原始宗教的影響,可以說徘徊於唯物論與唯心論之間。這種情況,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也是很自然的。3.「易與天地准」的世界圖式論思想《易大傳》是解說《易經》的,對於《易經》的卦象作了許多說明,並且寫了不少的讚美之詞。在對於《易經》的讚美之詞中表現了唯心主義觀點。《繫辭》中對於《易經》的說明,主要有兩點:第一,肯定《易經》的卦象是仿效、摹寫天地萬物的實際情況的;第二,強調《易經》的卦爻體系(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包羅萬象,包括了天地萬物的一切道理而無所遺漏。這第一點是從樸素的唯物主義反映論出發的;第二點就是認為《易經》的卦爻體系是天地萬物運動變化不可違離的圖式,可以說是一種世界圖式論,因而也就完全陷入於唯心論之中了。《易大傳》講八卦的緣起說:「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9)這就是說,八卦 的創作基於觀察,仰觀俯察,近取於自己的身體,遠取於外在的事物,然後畫出八卦。八卦是八種基本事物。從自然發生次序說,八卦生於四象;從人類的認識說,八卦基於觀察。《繫辭》論易象的性質說:「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臣+責,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 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是故謂之爻。」又說:「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也。」(10)又說:「易者象也。象也者,象也。……爻也者,效天之動者也。」(11)這就是說:《易經》中的卦象都是反映天下萬物的複雜情況的;而每卦的六爻都是反映天下萬物的變動的。這是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反映論的觀點。 《易大傳》充分肯定世界的可知性,以為聖人憑藉仰觀俯察可以認識天下之理。但《易大傳》把所謂聖人的認識過分誇大了,以為所謂聖人可以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12)《易大傳》以為《周易上下經》的內容就是聖人的最高認識的成就。《周易上下經》包容了天下之道:「《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 虞翻註:「准,同也;彌,大;綸,絡。謂易在天地包絡萬物。」)「夫《易》何為者 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韓康伯註:「冒,覆也。」) 又說:「《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這就是說,《易經》一書總括了天地人的一切道理。《周易》六十四卦既然包括了天地人物的一切道理,於是就會有奇妙的作用。《繫辭上》稱讚《周易》的神妙說:「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響,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 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易》無 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易卦 是「至精」、「至變」、「至神」的,能預知未來,能「定天下之象」,「通天下之故 」。在《易大傳》的作者看來,《周易》便是這樣一本至極神妙的書。《易大傳》對於《易經》的贊述,本質上是一種世界圖式論,這是一種唯心論的說教。事實上,所謂聖人既不可能無所不知,而《周易》一書也決不可能包羅萬象。三、《易大傳》中的辯證法思想《易大傳》的最重要的貢獻是提出了一些比較精湛的辯證觀點。《易大傳》的辯證思想在先秦哲學中可以說是最豐富的最深刻的,對於後來辯證思想的發展有巨大的影響。三十年代以來學術界對《易大傳》的辯證思想已經有過許多論述,這裡不需要作全面的闡釋,僅選擇其中在當時有獨創性的觀念作一些分析。《易大傳》辯證思想的最簡要的命題是:「剛柔相推而生變化」,「一陰一陽之謂道」 ,「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13)這些命題肯定了變化的普遍性永恆性,肯定了對立面的相互轉化是最根本的規律,並深刻地說明了變化的根源就在於對立面的相互作用。《易大傳》首先肯定了變化的普遍性。《繫辭上》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天空中可見之象,大地上眾物之形,都顯現出變化。《繫辭上》又解釋變化的情況說:「變化者進退之象也。」有進有退就是變化。《易大傳》認為,變化的根本要義是「生生」。《繫辭上》讚美天地的偉大說:「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 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世界是富有而日新的,萬物生生不息。「生」即創造,「生生」即不斷出現新事物。新的不斷代替舊的,新舊交替,繼續不已,這就是生生,這就是易。「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這兩句話雖然簡單,但包括了非常深刻的思想。《易大傳》講變,又講通。《繫辭上》說:「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繫辭下》說:「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由此到彼叫作通。通表示變化過程的連續性和對立事物的聯繫性。《易大傳》探究了變化的根源的問題,提出了「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的命題。何以有變化?變化的根源何在?在於對立面的相互作用。《繫辭上》說:「剛柔相推而生變化。… …剛柔者晝夜之象也。」《繫辭下》說:「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剛柔者立本者也。」《繫辭》的這些話都有雙重的意義,一層意義指自然的變化,一層意義指卦爻的變化。剛柔即陽和陰。相推即互轉。指相互作用。陰陽的對立是變化的根本,所以說「 剛柔者立本者也。」關於對立引起變化,變化源於對立,《易大傳》曾再三加以闡明。《繫辭上》說:「乾坤其易之〓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乾坤即陰陽,指對立的兩方面。有對立即有變化;無對立即無變化,如無變化,對立也就不存在了。《繫辭下》說:「乾坤其易之門邪!乾,陽物也;坤,陰 物也。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陰陽的對立是變化之所從出,故云易之門。陰陽是對立的,又是相互統一的,故云「陰陽合德」。《易大傳》的作者,廣泛觀察了天地萬物的變化,於是提出了「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精湛命題。一陰一陽,相互對立、相互推移,這就是最根本的規律。所謂一陰一陽,指對立兩方面既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繫、既相互違異又相互轉化。《說卦》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而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分陰分陽,迭用柔剛。」天道、地道、人道都是對立兩方面的統一,陰陽是彼此分別的,而有交迭的關係。「一陰一陽之謂道」可以說是中國哲學史中關於對立統一原理的最早的表述。《易大傳》運用對立轉化的觀點說明了一些實際問題。《繫辭下》說:「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亂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安危、存亡、治亂,都是相互轉化的,必須提高警惕,才能保持其安、其存、其治。《易大傳》更提出關於「健順險阻」的深刻思想。《繫辭下》說:「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恆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恆簡以知阻。」(朱熹《本義》說: 「至健,則所行無難,故易;至順,則所行不煩,故簡。然其於事,皆有以知其難,而不敢易以處之也。……蓋雖易而能知險,則不陷於險矣;既簡而又知阻,則不困於阻矣。」)這就是說,必須知險而能克服其險,然後為至健。必須知阻而能克服其阻,然後 為至順。這些都是深刻的辯證思想。《易大傳》闡明了對立的轉化,但不能貫徹到底,而認為尊卑上下的對立是不可能轉化的。《繫辭上》首段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天尊於上,地卑於下,這種高卑的秩序是不能改變的。社會上貴賤的秩序也是不能改變的。這充分反映了地主階級的階級偏見。但《易大傳》中的辯證思想還是比較豐富的。為什麼《易大傳》能有豐富而深刻的辯證思想呢?這主要是由於《易大傳》的作者所處 時代的社會生活中充滿了複雜的矛盾。《易大傳》的文句中也能見到些有關的透露。《易大傳》曾講到憂患,《繫辭下》說:「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易》之為書也 不可遠,……又明於憂患與故。」又說:「是故其辭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傾,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易大傳》強調憂患,這正是當時社會矛盾激化的反映。因為見到憂患,所以要求改變當時的現狀,於是重視變化,重視對立的轉化,於是闡發了關於變化日新與對立統一的精湛學說。《易大傳》中的辯證思想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寶貴遺產。四、《易大傳》的人生理想與政治觀點《易大傳》的人生理想論也有其特色。《易大傳》宣揚剛健有為的人生觀,以天人協調為最高理想,把擴充知識(「精義」),改進物質生活(「利用安身」)與提高品德(「崇 德」)三個方面結合起來。《易大傳》認為,天的本性是健,人應效法天的健。《象上》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體運轉不息,故稱為健,健是剛強不屈的意思,人應該自強不息,永遠努力前進。《文言》讚美乾說:「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剛強而又不過於剛 ,是理想的品德。《易大傳》以為,處事接物,必須知柔知剛。《繫辭下》說:「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即應知柔,又應知剛,剛是主要的,柔是次要的。《易大傳》的剛健學說是老子守柔學說的反響,是對於老子守柔學說的糾正。《易大傳》提出「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的命題。《象上》說:「天地交,泰,後以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裁成,通行本作財成,荀爽注本 作裁成)裁成是節制完成,輔相是幫助。「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就是對自 然加以適當的調整,使自然更符合人類的要求。《繫辭上》說:「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這是講所謂聖人的作用,「範圍」也是裁製的意思。《文言》說:「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這裡「先天」、「後天」不是後來哲學中所謂先天後天的意思。這裡所謂先天指引導自然,所謂後天指適應自然。在自然變化尚未發生之前先加以引導、開發,在自然變化既發生之後又注意適應。這也就是裁成輔相之意。這裁成輔相論可以說是一種天人協調論,一方面要適應自然,一方面又要加以引導開發,使人類與自然界相互協調起來。所謂裁成輔相,實際上主要是指農業生產及禮樂刑政的措施而言。這種學說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但主要是肯定「大人」、「君子」的主動作用,並沒有認識人民群眾的力量。這裁成輔相論也可以說是對於老子思想的改造。老子曾說:「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14)《易大傳》的態度則是輔萬物之自然而有所為。戰國後期,荀子提出「制天命 」的思想,在先秦是非常突出的。但荀子的這種思想也不可能完全是異論突起、前無所承。我推測荀子可能是受了《易大傳》的啟發。荀子說:「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15)《繫辭上》說:「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荀爽 註:「觀象於天,觀形於地,制而用之,可以為法。」)「制天命而用之」與「制而用 之」,文句有相同之處,這或者是偶合,或者也有一定聯繫。總之,《易大傳》的天人協調學說在先秦哲學中有重要地位,對於後來思想也有深刻的影響。《繫辭下》闡明了知、德、用三者的聯繫:「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過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窮神知化,德之盛也。」(朱熹《本義》:「精研其義,至於 入神,……乃所以為出而致用之本,利其施用,無適不安,……乃所以為入而崇德之資。內外交相養「互相發也。」)精義是精研事理,即擴充知識;利用是便利實用,即改 進物質生活;崇德即提高品德。精義是為了致用,利用是為了崇德,品德提高就能窮神知化了。三者是統一的。《繫辭上》很重視致用,如說:「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陸績註:「聖人 制器,以周民用。用之不遺,故曰利用出入也。民皆用之,而不知其由來。故謂之神也。」)又說:「備物致用,立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虞翻註:「神農黃帝堯舜也。」惠棟云:「成器謂網罟耒耜之屬。」)《繫辭下》高度讚揚了各種器具的創造 :「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致遠以利天下。……斷木為杵,掘地為臼,臼杵之利,萬民以濟。」《易大傳》對於生產工具的價值是充分肯定的,這反映了《易大傳》作者對於發展生產的興趣。《易大傳》的政治思想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強調上下分別而主張「損上益下」,二是重視「變通」,讚揚「湯武革命」。《履》卦《象》說:「上天下澤覆,君子以辯上下,定民志。」(程頤《易傳》:「君子觀覆之象,而分辯上下,使各當其分,以定民之 心志也。」)這是認為必須確定上下的等級秩序。但是,上下之分固須堅持,而也要使 上下通氣。《泰》卦《彖》說:「泰,小往大來吉享,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事實上,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是不可能「志同」的。為了緩和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矛盾,《易大傳》宣揚「損上益下」的好處。《益》卦《彖》說:「 益,損上益下,民說無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屯》卦《象》說:「以貴下賤,大得民也。」以貴下賤,才能得民心。實際上,所謂「損上益下」不過是在上者將對於在下的剝削壓迫略加節制而已。《節》卦《象》說:「節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 不傷財,不害民,就是損上益下了,這實際上還是為統治階級的長久利益設想的。《易大傳》重視變革。《繫辭上》說:「變而通之以盡利。」《繫辭下》說:「功業見乎變。」必須變而通之,方能盡利。必須有所變動,才可以稱為功業。《革》卦《彖》說:「革,水火相息。……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鄭玄註:「革,改也。水火相息,而更用事,猶王者受命,改正朔,易服色,故謂之革也。」)四時的交替是變革,政權的轉移也是變革。湯武是用武力取得政權的, 所以稱為革命。《易大傳》肯定,湯武革命,順乎天時,合乎人心。這裡所謂革命不是根本制度的變革,而是指以武力取得政權,改變禮節信式。這所謂革命雖然有別於我們今天所謂革命,但《易大傳》重視變革,還是顯著的。這是進步的政治思想。《易大傳》重視變通,頌揚湯武革命。應該承認,《易大傳》的思想反映了戰國時期新興地主階級的要求。《易大傳》的思想是複雜的,有許多方面,本文所講,不過是《易大傳》哲學思想的犖犖大端而已。至於其它細節,這裡就不多談了。《易大傳》對於後來哲學思想發展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以後的唯物主義思想家與唯心主義思想家都從《易大傳》中汲取思想營養。應該肯定:《易大傳》對於中國哲學思想的發展確實有其不可磨滅的貢獻。(原載《中國哲學》第1輯,三聯書店1979年8月版)1979年1月23日-2月5日注 釋(1) 《史記·孔子世家》。(2) 《〈周易〉之製作時代》。(3) 《周易傳注》。(4) 李鼎祚《周易集解》引。(5) 《易圖明辯》引。(6) 《周易集解》引。(7) 《繫辭上》。(8) 《繫辭下》。(9) 同上。(10) 同(7)。(11) 同(8)。(12) 同(7)。(13) 同上。(14) 《老子》六十四章。(15) 《荀子·天論》。
推薦閱讀:

各個年代珍稀「花錢」系列
流金歲月:70-80年代老電影插曲精選20首!
30年代的美國老照片
中國國學網-- 夏小正星象年代研究(一)
別再問我什麼是八十年代

TAG:哲學 | 思想 | 年代 | 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