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西法師入行論講記第14課

下面接著講科判「是殊勝施主」:

己二、是殊勝施主

偶備微劣食,嗟施少眾生,

令得半日飽,人敬為善士,

何況恆施予,無邊有情眾,

善逝無上樂,滿彼一切願。

此頌詞把菩薩比喻為殊勝施主,其行為遠遠超勝一切世間施主。為什麼超勝呢?頌詞以對比的方式進行宣說:世間施主的行為是有限量的,而菩薩的布施行為是無限量、廣大清凈的。

「偶備微劣食,嗟施少眾生」,這是描寫世間施主有限的布施行為。世間施主給可憐的眾生做布施時,第一、在時間上是「偶備」,即不是恆常性的布施。有時會挑吉日如漢地的初一、十五,或者某人生日,如古代大戶人家生了兒子就會廣大結緣布施;或如以前印度的施主在三個月或七天當中供養佛陀僧眾等。這些布施的時間都是「偶備」,偶然為之,都不是很長。

第二、所布施的食物是「微劣食」。「微劣食」是指品質特別差、非常一般的食品。電視上報道一些善人在布施時,就是給兩個饅頭、一碗稀飯,幫助一些饑民乞丐,所施的就是「微劣食」,當然也不是所有施主布施的東西都是如此。

第三、布施的態度是「嗟施」,即態度不是很恭敬。「嗟施」就是「喂!來吃!」的意思,是一種不恭敬的語言和口氣。城市中,有些人在給乞丐布施時,態度都不太恭敬:把硬幣或紙幣直接扔過去,看也不看乞丐一眼;有時不得不打發門口的乞丐,就以很厭惡的心態和表情,把剩菜剩飯倒給他們,讓他們趕快走,這些行為都屬於「嗟施」。為什麼布施時會沒有恭敬心呢?因為一般人沒有菩提心,也不具備平等心,總是以高高在上的優越感來布施眾生。我們不注意很容易產生這種優越感,內心有優越感不尊重對方,就會直接導致產生「嗟施」這種不恭敬的行為。

第四、布施的對象是「少眾生」,即數量不多,僅是少量眾生。過去印度的國王和大施主在舉行無遮大會時,幾天中沙門、乞丐等任何需要財物的人都可以接受供養與布施,那時會場上人山人海,那為什麼還叫少眾生呢?如果從整個法界有情的角度來看,毫無疑問一場大會所能布施的眾生數量真的是很少。

第五、布施的效果:「令得半日飽」。施一頓粥,能夠讓對方充饑半日,即使連續布施3個月,也只能在這3個月當中讓眾生不餓。「人敬為善士」:人們稱其為慈善家,大家都很讚歎,如前所講確實值得讚歎。雖然世間施主有一些善行,但並不是殊勝施主。(此處沒有貶低之意,因為是對比殊勝施主而言。)

什麼是殊勝施主?接下來宣講殊勝施主——菩薩的相。

「何況恆施予無邊眾有情」:世間施主布施的時間是「偶備」,而菩薩是「恆施予」,即菩薩是恆時施予眾生。菩薩在專修布施波羅密多時,會非常著重於布施。如果不是專修布施波羅密多,菩薩又怎樣體現出恆時布施呢?布施可體現在很多方面,除了布施財物外,還可以布施力氣、愛語、法義、迴向功德等等,這些都是布施。所以菩薩施予眾生的心態從來沒有斷過,恆時地布施,乃至於成佛後功德已圓滿,布施的意樂還沒有窮盡,這就是「恆施予」。

「無邊有情眾」是對比世間布施的「少眾生」而言,菩薩對所有眾生髮了菩提心,布施的對境是無邊有情眾,所以所緣無邊廣大。

「善逝無上樂」對比的是世間施主所施的「微劣食」。菩薩的布施可從暫時和究竟兩個方面分析。暫時而言,菩薩是有什麼布施什麼。從佛陀傳記中可知,佛陀在因地專修布施波羅密多時,不論房子、大象、財產,甚至國家、妻子、兒女、頭目腦髓等等,所有寶貴的東西都能布施出去,更何況像世間施主那樣的布施——兩個饅頭、一碗稀飯,這樣的行為多得不計其數。從暫時的角度講,菩薩布施了非常珍貴的東西;從究竟的角度而言,菩薩最大的布施就是施予眾生善逝無上樂——讓眾生成佛,這就是菩薩賜予眾生最大的禮物。

「滿彼一切願」對比「令得半日飽」。普通施主布施的作用僅讓眾生得到半日之飽,而菩薩的布施是滿足眾生的所有願望,因為令眾生成佛則眾生所有的心愿都會得到滿足,這是毫無疑問的。

頌詞中「嗟施」似乎沒有進行對比,但也可從隱藏義進行分析。普通人布施會有不恭敬的心態與行為,但是菩薩做布施就非常恭敬,為什麼呢?因為菩薩有發自內心的平等之心。顯現上有人富裕,有人沒落,但在菩薩的慧眼中,眾生都想離苦得樂,都是平等的。

菩薩如此恭敬布施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理解:菩薩不是高高在上,以「我是施予者」的心態給眾生做布施的,如《經莊嚴論》中雲,菩薩把眾生當成利益自己的對境,為什麼菩薩把眾生當成利益自己的對境?因為沒有眾生,菩薩就無法修持布施波羅蜜多,無法圓滿布施度,所以菩薩非常感恩眾生,因內心的感激導致行為上非常恭敬。菩薩把眾生當成恩人,看作施予者,施予自己布施的善心,圓滿自己布施的善行,這就是菩薩恭敬布施的心態,與世間凡夫完全不同。從上述五個方面的對比可知,菩薩毫無疑問是殊勝施主。

〖比方說,有人進行布施,他所舍施的對境僅僅是少量的眾生,時間也只是一年一月施捨一次,所布施的物品也是平平常常的食物,而且態度也是不屑一顧、極不恭敬,所行的利益也只是解決對方半日內充饑飽腹的食品。〗

此處宣講普通布施的相。有人進行布施,對境是少量眾生,或者是某個區域中的眾生;時間是一年一次、一月一次或者選擇某些吉日,布施的時間是很短暫的;物品也很平常,布施一些舊衣、平常食物和物品。例如我們在捐物的時候,是把不用的衣服捐出去,捨不得捐自己喜歡的或新的衣服,這就是普通施主的心態。菩薩的心態是把自己珍愛的東西布施出去。菩薩布施一方面是為了滿足對方的願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打破自己的慳吝心,所以菩薩會刻意布施自己心愛的東西。

普通人布施的態度極不恭敬,凡夫人不認為對方值得尊敬,認為對方是受惠者,而自己則高高在上,布施的行為、語言都可以十分隨便,這就不是清凈的布施。乞丐也是有尊嚴的人,不能夠隨便侮辱,但一般人不注意,很容易犯這樣的過失。

所行的利益只是解決對方半日飽腹的需要,受施者能得到的利益很少。例如布施一件衣服,穿幾年壞掉就沒有辦法繼續穿了。

〖如此之舉尚且被人們稱為善行而受到眾人恭敬,更何況說對境是無量無數的有情,時間是漫漫無期連續不斷,所施的事物也是善逝的無上安樂,所行的利益也是滿足一切願望,行為上也是以畢恭畢敬的方式施予。〗

普通布施的施主都被人們稱為善士,更何況像菩薩這樣行持廣大清凈布施的施主更應尊稱為殊勝善士。菩薩布施的對境是無量無數的有情,是緣一切眾生髮的菩提心。

上師在講菩提心的修法時說,雖然只是布施一個眾生,發心還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依靠給一個眾生作布施的善行,發心利益的是所有眾生。以錢財、食物等布施部分眾生的善行都能圓滿利益所有眾生的善根,以此善行最後圓滿一切功德。我們要懂得利益少數眾生也能夠利益無邊眾生,因為是為了利益無邊眾生而做善事,發心是為了一切眾生。因此,我們做每一件微小善行的時候,以菩提心攝持就能夠利益所有的眾生。

「時間是漫漫無期、連續不斷」:時間的界限有多長呢?菩薩利益眾生無有期限。佛經中講:「虛空沒有窮盡、眾生沒有窮盡,則利益眾生的心愿沒有窮盡。」[1]

「所施予的事物也是善逝的無上快樂」:菩薩暫時布施眾生珍貴善妙的事物,究竟布施眾生無上佛果。

「所行的利益也是滿足一切願望」:菩薩暫時能滿足眾生的一切願望,究竟能讓眾生成佛,當然就能滿足眾生的一切願望。

「行為上也是以畢恭畢敬的方式施予」:因為菩薩沒有傲慢,把對方當作利益自己的恩人,在布施時肯定是畢恭畢敬的。

《釋迦牟尼佛廣傳》中有月光國王布施頭顱的公案。當時有惡人索要國王的頭顱,國王歡喜答應了,那人擔心月光國王反悔,便提出要把國王捆在樹上,月光國王答應了他的要求,於是把自己捆在樹上。準備砍頭時,月光國王說:「頭砍下來請把它放在我的手上,我要用雙手交給你。」[2]雙手遞交物品是非常恭敬的方式,月光國王要用雙手將頭恭敬地布施給對方。我們要經常看菩薩的傳記,隨學菩薩的行為,一下子做不到不要緊,慢慢去接近,最後通過長期的效仿,我們也能成為標準的菩薩。學習《入行論》等論典的確對改變我們的思想和行為有很大的作用。

〖所謂的「恆」字,有的注釋解釋為「縱然虛空、眾生到了盡頭也不終止」;〗「何況恆施予」的「恆」字,有些注釋解釋是縱然虛空到了盡頭、眾生到了盡頭也不終止。〖慧源尊者是按照時間的差別來講的;〗慧源尊者是《入行論大疏》的作者,解釋「恆」字是從時間的差別來宣講的。〖善天尊者是按照施物的差別來解釋的。〗「恆時施」即恆時布施一切物,從施物差別的角度進行解釋。

雖然「恆」字有不同的解釋,但上師在講記中說,因「恆」字的含義與時間有關,完全脫離時間很難解釋,即使從施物之差別這一角度解釋,也與時間相關。

己三、是殊勝福田

前文宣講了菩薩是殊勝施主,此處宣講菩薩是殊勝福田。殊勝福田是指菩薩是很嚴厲的對境,如果對菩薩發噁心造惡法,過失很大;但如果對菩薩發善心供養,也可獲得很大的功德。

博施諸佛子,若人生噁心,

佛言彼墮獄,長如心數劫。

若人生凈信,得果較前勝。

前四句宣講了對菩薩生噁心的過患,後兩句宣講了對菩薩生信心的功德。

「博施諸佛子」,前一科判已經把菩薩博施的心態、行為、時間、施物都講得很清楚,菩薩當然是能慷慨博施的殊勝施予者。

「若人生噁心」,若有人對博施的施主產生了噁心,且不說打擊殺害,即使內心對菩薩產生了惡分別念:例如願這個菩薩事業不順、願菩薩生病、死亡等等,也會有不可思議的果報。

「佛言彼墮獄,長如心數劫」:佛陀在經典中講得很清楚,此人哪怕只是生起噁心,也會因此而墮地獄,而且墮地獄的時間是「長如心數劫」,對菩薩產生多少剎那的噁心,就會墮到地獄中多少個大劫。

「長如心數劫」究竟如何計算呢?上師是這樣宣講的:如一個彈指有六十四個剎那,一念噁心就有六十四個剎那,每一剎那就對應墮地獄一個大劫,這是很可怕的果報。這些事實我們必須了知,否則會糊裡糊塗地造下很多罪業。這是從時間角度來講。

究竟墮入何種地獄呢?地獄有很多種,就熱地獄而言,從復活地獄到無間地獄有八層,墮入哪一層呢?上師講,這主要取決於產生噁心的性質如何,很惡的心和一般的噁心,導致墮入地獄的程度不相同,但時間就是有多少剎那墮多少劫,其果報非常可怕。

這種可怕的果報是否合理?科判說得很清楚:菩薩是殊勝福田、非常嚴厲的對境。對境越是嚴厲,對其行持善惡的果報越是倍增。菩薩是發了利益一切眾生的清凈善心的主尊,其心廣大,為利益一切眾生而發誓成佛,所作所為都是為了利益眾生。若對其產生噁心必然獲得很重的罪業果報。比如在世間辱罵一個普通人和辱罵國王,兩者的後果是完全不同的。對一個內心無有功德、充滿煩惱的一般人產生噁心不是沒有過失,因為產生噁心的對境不是殊勝福田,並非嚴厲對境,果報就沒有那麼可怕;如果對內心清凈、利益眾生同時具足加行的菩薩生起噁心,過失就非常大。

此外,父母也是殊勝、嚴厲的對境。如果對父母恭敬孝順,能獲得很大的善根;倘若對父母經常打罵、生噁心就會得到很嚴重的過失。

這裡主要從惡果之因的角度,闡釋了對殊勝、嚴厲的對境生噁心會遭受墮入地獄的果報。了知此種因果之後,我們會非常害怕,因為發了菩提心的菩薩很多,在學佛團體中尤為眾多。大家學習《入行論》都發了菩提心,緣道友產生噁心很容易導致可怕的果報。雖然發菩提心的人有初發心和久發心的差別,即發心的深淺程度不同,但不管怎樣只要發起了利他之心,就可算是殊勝的對境。雖然初發心者還是會有自私自利的想法,但畢竟已經發了利他心,也可算作嚴厲殊勝的對境,所以若對其產生噁心,必然會引發很嚴重的過患。

那該如何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呢?實際上對一般凡夫而言,要完全避免還是有一定困難,但是要盡量避免、逐步斷除,通過修行是可以做到的。

首先如上師所言要觀清凈心。觀想對方是菩薩,不會有任何過失。有時我們看到對方的過失會產生噁心,有時無有任何理由也會產生噁心,但是如果生起清凈心,以清凈觀把對方觀為菩薩,明知對方是菩薩還會產生噁心的情況是很少的,因此觀清凈心是很好的方法。

第二、提升自己的善心,增上自己的菩提心。若生起了菩提心,自己的心很清凈,就不會再看別人的過失,很少產生噁心,所以提升自己的修學也很重要。

第三、產生了噁心之後要精進地懺悔。每天念二十一遍百字明,或念《三十五佛懺悔文》,通過懺悔清凈罪業。所以我們盡量不要產生噁心,如果產生了噁心要馬上懺悔,若不懺悔其果報是相當嚴重的。

「若人生凈信,得果較前勝」,對菩薩產生噁心的過失那麼大,如果對菩薩產生凈信的果報如何呢?當然能獲得殊勝善果,而且所得的善果遠遠勝過生噁心所得之惡果。一剎那中對菩薩產生噁心和產生凈信相比,生凈信比生噁心的果報要大得多,所以若能經常對菩薩生凈信豈不是更好?的確如此,若能念念對菩薩生凈信,一方面能獲得殊勝的功德,同時念念生凈信就沒有機會生噁心。我們可以通過觀察了知菩薩的功德,通過觀清凈心的方式產生凈信,這都是可以實踐的方法。

〖假設任何眾生對這樣慷慨博施的施主菩薩生起噁心,那麼他生起了多少剎那的惡念,就要在這麼多劫中沉陷地獄。〗如果眾生對施主菩薩產生了噁心,那麼隨其產生了多少剎那的惡念,將會在同等數量的劫中沉陷地獄。

〖《寂靜定幻經》中雲「文殊,菩薩對菩薩生嗔輕侮,則等同此心之劫中住於地獄而披盔甲。〗此經文有兩層含義:第一個是若菩薩對菩薩產生了嗔恨、輕侮之心,則果報時間是「等同此心之劫中住於地獄」,如產生兩個剎那的嗔心就住於地獄兩個劫,產生十個剎那的嗔心則住地獄十個劫;第二個是「披盔甲」,出離地獄之後,還要在如是多劫中重新發菩提心,重新披上發心的盔甲。因為對菩薩生了嗔心,發心的盔甲已經毀壞了。此處應注意,經典所講是菩薩對菩薩生嗔的果報,因為一些菩薩仍有細微的煩惱;但若是一個凡夫對菩薩生嗔心,那果報就更加不可思議、更加嚴重了。

〖相反,如果任何眾生對具有菩提心的菩薩生起清凈的信心,那麼它的果報已經遠遠勝過噁心的果報。〗菩薩為了讓眾生產生信心,會顯現很多清凈的行為:有時顯現殊勝的慈悲心,經常放生、幫助眾生;有時講經說法,顯現清凈的智慧;有時顯現莊嚴的相貌等等,讓不同根性的眾生產生清凈的信心。

就我們而言,究竟自己是不是菩薩呢?若對世間、對輪迴還有很大的貪著,以此標準衡量,就還沒有產生菩提心。但自己似乎每天也在發菩提心,可以說是准菩薩,或者是打引號的菩薩。即便如此,為了維護他人的信心,我們的行為應當盡量如理如法。如果行為不如法導致別人對自己產生噁心,那麼自己也有責任。即使不能利益眾生,也不要傷害眾生,不要因自己的行為不如法而讓眾生產生邪見。當然完全避免有一定困難,但是我們要儘力而為。

〖《趨入定不定手印經》中云:「文殊,設若十方所有世間界諸眾生之眼被挖出,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慈心令彼等眾生之目復明。文殊,若有其他善男子善女人以信心目視信解大乘之菩薩,則所生福德已勝前者無量倍」〗這是一個假設句——假如十方所有世間眾生的眼睛被挖出來,陷入黑暗而無法見到光明,如有善男子或善女人以慈心攝持,通過善巧方便讓他們的眼睛全部復明,這種善行的功德當然是非常巨大的;但是若有其他善男子善女人未行此大善,僅以信心目視大乘菩薩,對大乘之道具有信解且願意修持,(標準並不是很高,)此時所產生的福德已經勝過了前者無數倍!更何況頂禮供養、祈禱讚歎大乘菩薩,所產生的福德則更加巨大。所以能對菩薩生起信解的功德極大,我們對菩薩是殊勝福田一定要產生定解。

己四、不為痛苦所害

佛子雖逢難,善增罪不生。

此科判宣講菩薩不為痛苦所害。菩薩遇到災難時,能以善巧方便增長善法而避免增長罪業,這就是菩提心的力量。如果沒有菩提心,遇到災難很容易怨天尤人、自暴自棄,做出種種不如法的行為。菩提心是很穩定、清凈的修法,包括了很多種善心,若內心生起菩提心,就有善巧方便轉化一切違緣。

「佛子雖逢難,善增罪不生」:比如遇到別人的辱罵、打擊,或者被關到監獄裡等等的障難,菩薩會想:其實這是自己的業力所致,往昔所造惡業現在到了應該償還之時。「殺人償命,借債還錢」天經地義,根本不會在逢難時產生很多煩惱,如「誰告發我?誰陷害我?」以很大的嗔心去和別人理論,在此過程中產生很大的罪業。因為菩薩深信因果,通過業因果的觀想,對傷害自己的眾生產生大悲心,通過違緣使善根得到再再地增長,這是一種善巧方便。

我們要學習這些善巧方便,以保證在遇到危難時善法繼續增長罪業不增。凡夫人遇到災難就生煩惱、發脾氣很自然,但這樣做只會引發輪迴痛苦,如今我們不能再這樣「自然反應」下去了。要修學菩薩行,學習菩薩在危難時如何以善巧方便、如理作意轉化內心——思維業因果、思維大悲心、或者思維空性見等等善法,讓自己相續中的善根增長,阻止罪業煩惱滋生。久修菩薩行的菩薩已能夠將逆緣轉為道用,而作為初學者我們要盡量隨學。如果法融於心,即使遇到災難也會很快樂;若沒有掌握此修法,遇到危難不但會增長罪業讓自己痛苦,善業也會因此而停止增長。凡夫和菩薩在遇到災害時的反應、行為,其善惡與否以及增長都有很大的差別。我們要鑽研通過何種方式才能讓自己的相續「善增罪不生」,這不僅是一句頌詞,更是一個讓我們安住的竅訣方法。

〖一切佛子即便遭受再大的痛苦與磨難,也絕不會生起嗔恨等噁心,反而會依靠這種外緣力使善法自然增上。〗所有標準的佛子都是如此,即便遇到再大的痛苦磨難,都會以方便將其轉為道用。如果痛苦和磨難都能轉為修道之用,還有什麼能夠阻礙佛子修行菩薩道呢?菩薩面對痛苦與磨難絕對不會產生嗔恨心,反而依靠這個外緣使相續中的善法自然增上,這種功德通過修行是可以逐漸具足的。

〖如《般若攝頌》中云:「雖受數多難忍害,然彼勝士心不變,安忍之力極穩故,多信解修勝菩提。」〗勝士——菩薩雖然承受了很多難忍的傷害,但是他的心通過修鍊已經非常堅固,不輕易為外境所轉,不像初學的心很容易隨外境轉變。「安忍之力極穩故,多信解修勝菩提」意為:因為能夠安忍一切痛苦與違緣,安忍的力量非常穩固之緣故,反而產生了更殊勝的信解,成為修持勝菩提的殊勝助緣。

己五、稱為應禮處與皈依處

何人生此心,我禮彼人身,

加害結樂緣,皈依樂源尊。

不管是誰能夠生起菩提心,寂天菩薩就頂禮這樣的人身。即使加害發了菩提心的菩薩,也能結下安樂的因緣。所以我們應皈依能夠帶來一切快樂根源的殊勝的尊者——菩薩。

「何人生此心,我禮彼人身」,不管是出家人,還是顯現不清凈形象的修行者,如很惡劣的屠夫、妓女甚至乞丐等人,如果他們的內心中生起了菩提心,我們就應當頂禮。頂禮並不是依外表而定,而是看內心的境界。若具有穩固的菩提心、利他心,所作所為一定會利益眾生,哪怕犧牲自己的利益也會在所不惜;相反,外表雖然是出家人、大法師,倘若沒有利他心,一切行為圍繞自利而轉,就會無法控制而傷害眾生。所以,誰有菩提心,誰就應該成為頂禮之處,寂天菩薩也向他頂禮,這說明具有菩提心的人身的確非常值得尊敬。

「加害結樂緣」:如果能夠對菩薩供養、皈依、讚歎,或者在菩薩弘法利生過程中提供順緣或幫助,都能結下很快解脫的因緣;即使加害菩薩,也能夠結下獲得安樂的因緣,並最終獲得解脫。為什麼加害菩薩還會種下安樂、解脫的因緣呢?因為菩薩是發了菩提心的尊者,任何人和他結緣,他都會利益。有一部論典以比喻說明菩薩和結緣者之間的關係:「一為鯨咬,絕對不脫」,(「鯨」有的解釋為鱷魚。)意思是:人一旦被鯨咬住了,它是絕對不會輕易放口的。同樣,眾生一旦與菩薩結上緣,菩薩一定不會放棄他,一定會幫助、利益他,直到他成佛為止,與凡夫絕然不同。凡夫相續中沒有利他心,也就想不到利益眾生;而菩薩相續中有利他心,誰和菩薩結緣,菩薩就有了利益他的因緣,即使結的是惡緣,最終菩薩還是會利益他、度化他。

「皈依樂源尊」:因菩薩是產生一切安樂源泉的尊者之緣故,應當皈依具足殊勝功德的菩薩。

〖誠如《寶積經》中云:「譬如大國王,生有具相子,見童子誕生,城人小國聚,〗《寶積經》中講,譬如一個大國的國王生了具相太子,(過去大國王統治很多小國作為附屬國,)大國小國的人都會紛紛聚集在一起,慶賀太子誕生。因為大國穩定,小國人民也會安居樂業;如果大國動蕩,如大國王無後就會引發很多禍端等。大家慶賀是因為有了太子,國家的社稷就會比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就有了保證。

〖自生菩提心,成具相太子,天等世間禮,凈心尊重彼。」〗與此相似,菩薩自從生起菩提心之時,就如同成了大國王佛陀的具相太子。此處把佛陀比喻成大國王,把菩薩比喻成具相太子,天等世間也來慶賀,因其生起菩提心而對他恭敬地頂禮,並發清凈心尊重他。菩薩發了菩提心就生於佛陀家族,是佛陀事業與血脈的繼承者,能夠繼承佛陀的事業。這句話暗示,對於任何一個發了菩提心的菩薩,世間的天眾都會非常歡喜,都會尊重頂禮。

〖任何人生起了珍寶菩提心,作者即對他的身體恭敬頂禮。〗作者就是寂天論師。任何人生起了珍貴菩提心,寂天菩薩就對他的身體恭恭敬敬頂禮,雖然身體不一定有殊勝之處,但是菩提心必定住在身體當中,所以要對具有菩提心的身體恭敬頂禮。

〖就算是有人對他加害,也會令作害者與安樂連在一起,因而我們在堪為一切眾生安樂之源泉的菩薩面前虔誠皈依。〗即使有人加害菩薩,菩薩不但不產生報復心,反而會通過慈愛心攝受他、加持他、幫助他,並發願以後救度他,令作害者和安樂連接在一起,令其以後獲得安樂。我們在如此殊勝的福田面前,在堪為一切眾生安樂之源泉的菩薩面前虔誠皈依。

下面有一個問答:〖如果有人問:此處的說法不是與「博施諸佛子,若人生噁心,佛言彼墮獄,長如心數劫」相違了嗎?〗前面講到若對佛子生噁心會墮地獄,而且受報時間很長,境遇很悲慘,更何況對佛子進行加害,一定會承受很悲慘的果報。而此處又說「加害結樂緣」,說對菩薩加害的人也會獲得安樂,作害者會和安樂連接在一起,二者之間難道不矛盾、不相互抵觸嗎?

〖答:並不相違。實際上是不相違的。上句頌詞是說明噁心的果報,而此處的意思是說菩薩暫時與究竟攝受作害者,就像慈力王暫時、究竟使五位羅剎擁有安樂一樣。〗不相違的原因是:上句頌詞說明對菩薩產生噁心的果報,是不虛耗的業果緣起,如果對菩薩生了噁心做了惡行,從業果不虛的角度一定要受報;但從長遠來看,畢竟和菩薩結了緣,待從果報中出離之後,依和菩薩結緣之緣故,菩薩會攝受作害者,他會逐漸和菩薩親近,最後對菩薩產生信心,菩薩為他宣講菩薩道,使其修持正法最終獲得安樂,所以二者之間並不矛盾。一方面說明對菩薩作害的可怕後果;另一方面說明即使跟菩薩結了惡緣,最後還會被菩薩度化,並安置於安樂果位,這也絕對合理。所以此處的意思是:菩薩暫時和究竟都會攝受作害者,就像慈力王(世尊因地)對五羅剎的攝受一樣。

慈力王的慈心很強烈,經常利益眾生使其獲得安樂。有五個羅剎想要考驗慈力王的發心,就跟慈力王說:「我們很餓想要吃東西。」慈力王給他們送上美食,但五羅剎說:「我們對這些食物沒興趣,只有溫熱的血肉才符合我們的口味。」此時慈力王有些為難,心想:取溫熱血肉必須要殺害眾生,但如果殺害眾生而滿足五羅剎,會對不起眾生,非常不合理。怎麼辦呢?只有布施自己的血肉了。慈力王首先用針刺開自己脖子上的血管,讓五羅剎趴在脖子上飲血,待他們飲夠之後又割下自身肉以布施羅剎,五位羅剎一直吃到露出白骨,待他們飲血食肉心滿意足之後,慈力王就發願:「以我現在布施你們身肉的因緣,待我成佛時,願我能以清凈戒律、等持、智慧遣除你等貪嗔痴三毒,使你等皆獲安樂涅槃。」[3]五位羅剎飲菩薩血又吃了菩薩肉,以此緣故死後墮入地獄感受了長時的痛苦果報。但是因慈力王的發願,以及五羅剎與其所結的因緣,到釋迦牟尼佛成佛時,在人間最先得到度化的五比丘就是這五位羅剎的後世。所以二者並不矛盾。慈力王暫時布施血肉讓他們獲得安樂,究竟讓他們獲得羅漢的果位,從輪迴中獲得解脫。這說明菩薩的確是殊勝福田,傷害菩薩過失很大,但和菩薩結緣也有很大的利益。

若將與菩薩結惡緣、未和菩薩結緣、與菩薩結善緣這三種情況進行對比。第一當然最好是與菩薩結善緣,經常祈禱供養、頂禮皈依菩薩,可以很快使我們獲得解脫,中間不需要走彎路就能獲得安樂,這是最好不過。

第二應是結惡緣,雖然結上惡緣暫時要感受痛苦,但畢竟是和菩薩結緣的緣故,以後一定會因此因緣獲得解脫。

第三是根本不結緣,因為和菩薩無有任何因緣,就沒有辦法獲得解脫。佛不度無緣之人,不是不願度他而是沒有因緣度他。因此結惡緣和不結緣二者相比,結惡緣相對好些。

所以,當我們看到謗佛的人,也許會很生氣,但是學習《入行論》以後,我們的心胸開闊了。從另一角度考慮,那些對佛法沒有信心的人,也會因謗佛而與佛結緣,以此因緣以後也會得到佛的救度。再看滅佛時期如文化大革命,那些砸佛像、燒佛經、殺僧人造惡業的人,畢竟也和佛菩薩結了緣,雖然暫時會感受痛苦果報,但已經種下了究竟得度的因緣。

最後是無著菩薩對本品的結文:

〖不見盡遣二障暗,菩提心寶之日輪,

墜於愚痴黑暗中,睜常斷眼誠可悲!〗

眾生非常可悲,「不見盡遣二障暗,菩提心寶之日輪。」菩提心寶就好像日輪一樣,可以遣除眾生煩惱障與所知障的愚痴黑暗,但是眾生看不見應該看見的菩提心日輪,應該生起的菩提心寶卻沒有生起。「墜於愚痴黑暗中,睜常斷[4]眼誠可悲!」眾生墜入愚痴黑暗中,睜開了常見和斷見的眼。所謂常見是認為眾生五蘊常恆不滅,或者認為存在神我、常我等等;斷見則認為眾生五蘊滅後不再生,沒有因果、沒有前後世、沒有解脫。所以愚痴的眾生非常可悲!該睜開眼睛看到的菩提心日輪看不到,不該睜開的常斷之眼卻睜開了,菩薩看到眾生如此可憐,自然而然就產生了大悲心,這是結文。以上講完了第一品。

[1]《菩賢行願品》「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

[2]《白蓮花論·布施品·月光大國王布施頭顱》:國王就將頭拴於樹上,且對凶目婆羅門說道:「砍斷我頭之後務必將頭交於我手上,我要親自送頭給你。以我布施功德願一切眾生皆獲無上圓滿菩提果。」

[3]《白蓮花論·布施品·慈力王布施血肉》慈力王又發願道:「我現在以血肉滿足你們,待我成佛時,願我能以清凈戒律、等持、智慧遣除你等貪嗔痴三毒,使你等夜叉皆獲安樂涅槃。」後來當釋迦牟尼佛成佛時,五夜叉就成為當時之五比丘。因釋迦牟尼佛曾發願無論轉生何處,都要調化他們,故而當世尊第一次轉法輪時,五比丘就同獲聖果。

[4]《大智度論》曰:見有二種:一者常,二者斷。常見者,見五眾(五蘊)常,心忍樂;斷見者見五眾滅,心忍樂。一切眾生,多墮此二見中。


推薦閱讀:

圓覺經講記  作者:道源法師
傳喜法師:文殊菩薩是怎樣修行的?
正法:【善知識】 云何名為法師
凈空法師新加坡學佛答問(21-30集)
聖嚴法師:六波羅蜜講記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