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鑲黃旗為八旗之首?
清代官方文獻上,對於八旗的排序,在入關之前和入關之初,進行了數次修改。
在史料上,第一次見到八旗的排序,是《滿文老檔》天命七年四月份,排序為:
1.正黃旗。2.鑲黃旗。3.正紅旗。4.鑲紅旗。5.鑲藍旗。6.正藍旗。7.正白旗。8.鑲白旗。
當時,正黃旗、鑲黃旗的旗主,都是太祖本人;兩紅旗,旗主皆為禮烈親王代善,代善在太祖長子褚英被殺後,實際上成為門長,故而他的兩個旗排在第二位;鑲藍旗的旗主阿敏,是舒爾哈齊的兒子,太祖的侄子,排在第三位;正藍旗的莽古爾泰,是太祖的兒子,比鑲藍旗的阿敏小一歲,故而排在第四;正白旗的旗主,是後來的太宗,太宗是太祖的第八子,所以排在哥哥和堂兄的後面;最後鑲白旗的旗主是杜度,是褚英的兒子,也是幾個旗主的孫子或者侄子,故而排在最後。
到了《滿文老檔》天命八年六月十八日和天命十年的時候,餘下六旗沒有變動,但是鑲黃旗取代正黃旗成為了「頭旗」。這實際上是因為,在太祖末年,太祖將兩黃旗,逐步分給三個幼子,即阿濟格、多爾袞、多鐸。所以最後導致自己親領的旗分,只有鑲黃旗的一部分。故而,此時居首的旗,自然是鑲黃旗。
類似這樣的變化,在清代入關之前還有好幾次。
直到世祖順治朝中期,八旗的排序才正式確定,而且直到清末,再也沒有變動過。所以我們看清代的史料,如《東華錄》、《八旗通志》、《清史稿》等等,對八旗的排序皆為:
1.鑲黃旗。2.正黃旗。3.正白旗。4.正紅旗。5.鑲白旗。6.鑲紅旗。7.正藍旗。8.鑲藍旗。
正因為這種官方的排序中,鑲黃旗一直都作為八旗之首,所以,在清代,有一個專用的名詞來稱呼鑲黃旗,即「頭旗」。
這種格局,實際上也是在尊崇皇室的前提下,對血緣次序的一種尊重。我們看,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同屬上三旗,由於兩黃旗被皇室統帥的時間最長,故而居首。正紅旗的旗主是禮烈親王代善,是太祖實際上的大宗(門長),在宗室中地位最高,故而作為下五旗之首;鑲白旗的旗主是肅武親王豪格,是太宗的大宗,同為大宗,又是世祖的長兄,作為和皇帝血緣最近的旗,排在太祖大宗正紅旗之後。鑲紅旗是禮王的支流,緊隨其後。正藍旗實際上是睿王多爾袞、豫王多鐸的遺領,作為太祖的直系後人,排在大宗之後。而鑲藍旗旗主濟爾哈朗,一來是由於血統稍遠,二來是由於經歷過舒爾哈齊、阿敏兩次懲罰,作為太祖兄弟的後裔,排在了最後一位。
推薦閱讀:
※八旗的位置
※方便懶人好答案總結(一):滿洲姓氏
※吳京說祖上是正白旗武狀元,這是真的么?
※八旗軍隊發展簡述
※八旗是怎麼一回事
TAG:八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