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2)名字發展與禁忌

姓氏文化(2)名字發展與禁忌

中國古人重視姓氏,也重視名字。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跟「姓氏」一樣,今天的「名字」在古代也是兩個分離的概念,「名」與「字」不可混為一談。

名字生成脈絡與特點

任何事物都有名,用於辨別個體,人名也是,是區別他人的一種文字元號。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名,自命也。從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也就是說,在黃昏天黑之後,由於不能辨清對方面貌,便以代號相稱,「名」由此產生。

華夏民族自上古時期至今,是個人口由少極多的繁榮發展過程,取名也歷經了一個由簡到繁的過程。黃帝生於軒轅之丘,所以名叫軒轅。那一時期對取名沒有明確的規範。到了夏商時期,社會生活十分單純,取名還是比較簡單,人們多以生日命名,當時的商王幾乎都以曆法中的天干為名,諸如太乙、外丙、太庚、盤庚、武丁、武乙、帝辛等。

西周之後,對取名有了明確的禮法制度。據《周禮》所述「婚生三月而加名」,即嬰兒出生三個月之後,父母才會為他取名。不以國名、官名、山川、隱疾、畜牲、器帛等六種事物命名。取名分為五類, 如《左傳》所說:「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即以出生時的情況命名為「信」,以道德品行命名為「義」,以某一物命名為「象」等。這些規定稱為「五則六避」,在古人命名里都有體現,如孔子的兒子名為孔鯉,因他出生時魯昭公贈送了一條鯉魚。即命名鯉,字伯魚。「五則六避」對後世影響極大,「六避」更是成為避諱的兆源。

「字」 傳說是在商朝出現,比「名」晚。《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儀禮?士冠禮》則云:「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也就是說,男子20歲(成人)舉行加冠時取字,女子15歲准許出嫁時舉行笄禮取字。男子成人後要進入社會,女子長大後出嫁要離開娘家,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表示尊重,避免他人直呼其名。未出嫁的叫「未字」,也可叫 「待字」,所謂「待字閨中」便是由此得來。

可見「字」的誕生,是為了表示尊重、恭敬的需要。成人後,父母長輩可以稱名,自己也可以自謙稱名,稱謂對方時要稱字,這都是表示禮貌尊敬。直呼其名,尤其是直呼對方長輩姓名、上級的姓名是大不敬。

古人起名取字方式雖多種多樣,但意義上都存在一定的聯繫,所謂「名之與字,義相比附」。「名」與「字」大多有著相近、相反或是相互補充的關係。如屈原名平字原,諸葛亮字孔明,字義相近。而韓愈,字退之,「愈」與「退」含義正好相反;岳飛字鵬舉,關羽字雲長,名與字互相關聯補充。字是中國特有的姓氏文化現象。

名字避諱現象

名字中的避諱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種特定的文化現象,體現帝王時期的社會秩序和倫理觀念。起源於西周或是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並不嚴格,但是越往後越注重。命名避諱主要有三:一是「國諱」,也可以叫做「公諱」。即皇帝的名字,全國的上下臣民都要避諱。二是「家諱」,或者叫「私諱」,即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全家後代的人都要避諱。三是「聖諱」,即對周公、孔子一類聖人的名字,也要避諱。三者中「國諱」最嚴格,如漢文帝名劉恆,因為恆與常同義,於是把姮娥改為嫦娥;漢明帝名劉庄,當時便把《莊子》改稱為《嚴子》。另外,把凡是姓庄的一律都改為姓嚴。又如唐高祖李淵的祖父名虎,唐初時虎字成諱,不許說,不許寫,把以前叫虎子的溺器,一律改叫馬子。今人所謂「馬桶」,就是這麼來的。

國諱體現尊君,家諱則表示敬祖。凡避諱者,都需找一個意義相同的字來代替。如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諱「談」,《史記》中因此無一「談」字,連趙談都改成了趙同。南朝范曄,因父名泰,便推辭太子詹事這一官職,因「太」與「泰」同音,犯了他家諱。家諱也是受法律保護的,例如《唐律》中規定:凡是官職名稱或府號犯了父祖的諱,不得「冒榮居之」,例如父祖中有叫安的,不得在長安縣任職;父祖名中有「常」的,不得任太常寺中的官職。如果本人不提出更改而接受了官職,一經查出後削去官職,並判一年的刑罰。唐代大詩人李賀,只因父名晉肅,竟終身失去參加進士考試的機會,因進士之「 進」與「晉」同音,也犯家諱。

名字彰顯社會文化

名字也是一個社會道德價值觀念和文化心理的直接反映。西漢末年復古,王莽禁取複名,人們多取單名,直到東漢、三國,單名依舊盛行,因此《三國志》,人物幾乎都是單名。到魏晉南北朝,因單名重複太多,複名又興盛起來。兩晉南北朝時期,道家文化深入人心,很多人向道修道,玄、道、之、法等字在名字中大量出現,特別是「之」字成為這一時期的標誌。如:祖沖之、王羲之、王獻之、顧愷之等。其時又因佛教盛行,命名又多取佛語,如王僧辯、柳僧景、崔僧護等。以後歷代,取名均受時代文化風尚的影響。現當代也不例外。

上述的名字形式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今天,「字」和「諱」的制度已經不存在,而命名理念卻流傳下來。古人相信萬物有靈、天人感應,陰陽和五行學說相結合,成為古人解釋各種自然和人生現象的一種理論,這自然反映到命名學中,使命名跟命理學緊密相連,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命名理念和傳統,一直影響到今天,以八字中五行的情況命名是古老的習俗了。

五行命名的機要

五行學說最早見諸於上古時代的黃帝內經中《素問》: 「......五行者, 金木水火土, 更貴更賤, 以知生死, 以決成敗。」之後周文王演《周易》,孔子作《易經》,更是滲透著這種哲學思想。命理學就是根據陰陽五行學說來說明一個人的命運,應驗性極高。它的發展過程很長,到了宋代,根據徐子平的論命方法記錄下來的《淵海子平》一書成為系統完整的「四柱命理學」的開山立派之作,稱為「子平八字」,它在對自然規律的理解上達到了無法超越的高度。明朝的《三命通會》是子平命理學的一脈相承,書中收錄了《淵海子平》等著作,擁有非常高的官方地位,清朝編修的四庫全書將其收錄,並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可見當時全社會都注重命理學。

八字就是用天干、地支表示出生的年、月、日、 時,正好有八個字,因此叫生辰八字,又叫四柱。古代和近代孩子出生了,父母記好生辰八字依據五行取名的情況非常普遍。將來婚配,也要看生辰八字與配偶是否相合。生辰八字里的天干地支與五行相對應,這樣根據生辰八字,就可以推算出你命里缺什麼。古人認為五行必須俱全,命運才會興旺。那麼生辰八字是不能更改的,名字則可以彌補它的缺陷。就是八字五行中缺什麼,名字中就補什麼,比如缺木,名字就可以叫木或木偏旁的字,或木製的事物,如桐柏、樹、松,梁棟之類。如果缺的多,名字中的木就多,如叫林,或者叫森。在古代常見到一些以森、焱、鑫、淼、堯為名字的人,一般就是命中五行缺了一種。如果缺兩種,就都要補,像缺金、木的可以叫金桂,缺金、火的可以叫金焱等等。

以上是用五行學說來命名的一種方法。還有一種方法也很普遍,就是利用五行相生的原理給家族世系命名。在生辰八字當中,總有一行是主要的,這一行就主宰命運,就是這個人的德性,也就是他賴以生存的基礎。這種說法源於戰國時齊國人鄒衍的五德終始學說,他認為每一個朝代都有與五行相配的德性,為立國之本。比如商朝是水德,而漢朝是火德,宋朝是火德,所以有炎劉、炎宋之說。後來代代相傳,成為定型的理論。關於朝代更替的規律,有人持相生說。比如說祖父是水命,水生木,父乃是木命,木生火,子乃是火命。取名就要與之相配,取五行為偏旁的字,父子相繼,構成五行相生之序。明代,朱元璋的兒孫就是以五行命名。朱棣一輩取木名,下一輩朱允、朱高熾取火名,再往下依次取土金水名,循環往複。這種五行命名的方法,既可以表示出父系血緣關係,又可以看出行輩,所以跟宗譜的行輩字派有些相似,很有倫理意義,有很多古人都在使用。

另外,隨著宗族譜學的興盛,同姓同族的人大多採用字輩來命名。字輩一般以詩歌的形式預先排好,如「國正天星順,官清民自安」,每一輩男性名字中必含同一個字,按輩序依次往下。這種方法可以清晰地看出血緣關係和輩分,即使遷徙他鄉,依然能追根溯源認祖歸宗。明清以後,以族譜派語字輩來命名成為取名的重要方式,沿用至今。 一般也要注意與五行命名的相合。

好名字增好運

中國幾千年的古人都相信姓名與命運之間存在著神秘的聯繫,凶名招致凶運,好名招致好運,有此名必有此命。古賢者認為天人合一,萬物之間有玄機相聯,文字由點和線組合而成,稱為「數」, 數為靈之表現,姓名能影響命運是根據「數」與「音」的威力。古人有「數之所定」、「天數難逃」等說法,可見數對命運的制約關係。人生不順,其人姓名必有缺陷。有人會問:同名同姓之人命運也不同啊。這是因為除姓名外還有先天八字配合的關係。八字與姓名俱好,則吉上加吉,八字好而名不好,則減命中福份。反之同理。即使八字相同,由於生時具體時間的細微差別,出生地點不同等情況,命運也千差萬別。所以,人人不論先天如何,都想選好名字以補救或輔助,以求人生平安富貴。這是古人重視名字的重要原因。這種傳統的理念一直影響到現在,很多父母也是想方設法為孩子取一個吉名。

推薦閱讀:

圖說我國茶具發展史(一)
水滸調兵遣將的玄機(發展期,連載十)
現在背的包是如何發展過來的?
央廣評論:剷除「港獨」求發展!
自尊的終生髮展軌跡 ▎超過30萬9-90歲個體自尊的研究調查

TAG:文化 | 名字 | 姓氏 | 發展 | 禁忌 | 姓氏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