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母親節的設立與文化自信
文化的優秀、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
「推動設立中華母親節高端對話」第三組學者活動4月25日下午在孟子研究院舉行,現場圍繞中華母親節的設立與文化自信展開討論。專家學者認為,設立中華母親節可以讓天下父母的愛心有一個得以彰顯、讓人認真對待的節日,也讓天下子女的孝心有一個受到喚醒並精緻表達的節日。這次討論,對今後如何推動中華母親節提出了諸多可行性的建議。
李存山: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孟母教子的這幾個故事,孟母三遷包含著一個母親對自己孩子的關心,要在好的環境下做個好人,這裡面包含著中華民族崇尚道德的一種精神。斷機教子也包含著要自強不息的精神,解讀出來就是要孜孜不倦地學習知識,而且能夠為社會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
買豚立信是說做人,誠為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就是說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仁之道。孟子說是思誠者,仁之道。誠是立身之本,母親要讓孩子打好這個基礎。
勸子遠行,母親不是在說自己的大公無私,她教育自己的孩子是從孩子的事業出發,還有就是要有家國情懷,為國家、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這一點也包含著儒家內聖外王的精神,本身道德高尚,還是要為社會做出很多的貢獻。所以,孟母的這些故事,都非常有現實意義。設立母親節,在當前的話有重要的意義。
要通過母親節這種形式,使優秀的家風家教,融入到現代的社會生活之中,融入到現代的家庭生活之中。這對於中華民族來傳續傳統和這種精神血脈,有重要意義。
文化的優秀、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力量,就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強大底氣,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這種文化自信通古今,只有把中國傳統的文化和現代的社會生活貫通起來,融匯起來,才能有文化的自信。有了這種文化自信,也才能真正地形成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朱傑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密不可分
為什麼孟母要三遷?因為她要擇鄰而居。就像現在的擇校一樣,上海所謂的學區房賣到十幾萬一平米,為什麼中國的老百姓要擇校?道理很簡單,就是需要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老百姓的擇校一點也不錯,它恰恰證實中國老百姓文化自信的一個表現。所以中國的老百姓談不上不自信,中國的老百姓很有文化自信。孟母文化節十多年了,不是在民間在做嗎?要求把教師節改在孔子的生日,也是民間在做。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母親節,作為一個有著優秀傳統文化的國家,在感恩父母方面過洋節日很不應該,理應有自己的母親節。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具備這樣的文化自信,「中華母親節」就一定會被賦予更深的內涵,就能更好地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問題是,至今為止所見到的母親節、情人節等,「西化」的趨向似乎已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潮流。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是不能分的,講文化自信必須講文化自覺,所以現在重要的問題,是怎麼樣教育我們的幹部和某些知識分子。恐怕首先要提高他們的文化自覺,如果沒有文化自覺的話,那是不可能有文化自信的。所以現在一方面要向官方呼籲,讓我們的國家能夠建立母親節,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說,我們要有長期的思想準備,我們從民間做起。
王建新:樹立一個母親的標杆
其實每一個母親都有自己不同的優點和特點,每一個孩子也有每一個孩子的特點,每一個家庭在每一個階段所遇到的問題也是不同的。那麼如此複雜的情況,如何來對母親形成一個標杆式規範?
把自然人如何提升到一個道德層面,提升到一個理論層面上,形成一種共性?那麼從中去學習到更多,其實這就是我們中華母親節。我們為什麼要設立這樣一個中華母親形象,就是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母親標杆。有了這樣一個標杆,才會讓更多的女性認識到,作為母親的偉大和責任的艱巨,然後加強對自己孩子成長的教育,對自己這個思考力,對自己這種文化的各方面的吸取能力,這樣的一種教化,長此以往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孩子教育、我們的母親教育都會越來越好。儘管我們的父母都是非常普通的,只要有這樣一個標杆,就會做得更好。
所以我們國家應該儘早設立自己的母親節,這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行動,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明,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不再成為一句空話。
高家裕:堅定文化自信非常重要
講到文化,經常聽人說中國的衰弱,其實衰弱是過去這兩百年,這幾十年的話不要講衰弱,我們是能夠站起來昂起頭來的。那除了這幾十年之外,過去的衰弱,是因為儒家思想,就讓我們的民族衰退了?恰恰相反。西方很多哲學家都講,西方的文明除了遠古之外,近代的話,很多就是秉承中華文化,而且中國這兩百年的衰弱,真正是因為不注意中華文化。
為什麼因為中華文化呢?就是包容的、創造的、仁愛的,特別是務實的。最近這兩百年,我們忽略了這一點,這是兩百年衰弱的原因。
深入堅定文化自信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的文化主脈是儒家思想。孔子集大成,孟子發揚光大,在這個過程中,孔子仁愛,孟子是義。仁愛教人愛人,義是為其所當為,不為其不當為。
孟子是一個平凡人,孟母也是一個平凡人,可是這兩個平凡人就建立了中華民族的不平凡的地方。孟母是跟千千萬萬的女士是一樣的,孟子也跟千千萬萬的男士一樣,可是為什麼他的文化、他的故事有那麼深刻的影響?因為孟母對兒子的教導不好高騖遠,不講太多原則,很有人性化。她只是說,我一個母親覺得看到兒子有些不對的地方,去勸告他、制止他,然後的話鼓勵他。孟子是一個平凡的孩子,可是他有幸得到他的母親施以種種的符合人性、符合母愛的教導,讓他能夠成為一個會反思、會思考的人,慢慢成為一個有潛質、有見地的人。
孟子所處的環境是一個紛亂的社會,戰國的時候跟戰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是差不多的,很多的國家。那個時候民間也有很多的極端,可是孟子就站在人最合乎人性的方面去鼓勵。他認為人性是善的,認為為其所當為,不為其所不當為,而且的話,他最大的品質就是不管你是達官貴人,還是一方諸侯,他看到不對的話,就很直接去抨擊他。
吳偉輝:母親節是整個世界都要推動的
我生在香港,我體會到有很多的西方文化的衝擊很大。有一個教授說到聖誕節、萬聖節是香港很喜歡過的,但是說起來母親節表面上是很重視的,說實在的那只是買買東西,小孩子不知道為什麼過母親節,所以說變成了沒意義的節日。
當聽到中國孟子研究院邀請的主導設立中華母親節的時候,對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說這個很重要。這個含義不是單純的中國文化,不是單純中華的文化,也不是單純中國人,是整個世界的意義在裡面,說實在不是單純一個香港,是全世界都要推動的。很多教授從不同的方面闡述了母親節的意義,說實在的我剛剛在後面跟很多山東的大學生聊天,感受到他們之前做過很多的功課,他們做什麼功課?對這樣的事情有什麼體會?這個很重要,因為每一個人都希望推動這個事情,不是哪一個人。
陳宏夫:母親節的設立不僅僅是感恩
小的時候,爺爺和父親,關於孟子的一些知識,一些情況,都對我做了不少的,或者說不知不覺的一些灌輸。我父親講孟母三遷,他是讀過書的,是一個知識分子。他給我講了很多的故事,說孟母仉氏這個仉字,從沒上學的時候他就教給我了,我就知道這個仉,一個單立人一個幾,所以說受了很多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我母親,我覺得很值得一說。我母親沒讀過書,但是她是一個非常勤勞善良,非常明達的一個人。母親從小到現在沒罵過人,一句話沒罵過。小的時候,我們姊妹六個,有的時候打架,但是我們從來沒有姊妹之間我罵你,你罵我。就是說我母親不罵人,我們的姊妹幾個也都不會罵人。
母親節的設立,不僅僅是一個感恩或者是報恩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喚起整個社會、整個民族,對女性、對母親的素質在社會發展當中,在民族傳承當中的重要作用的認識。一個民族的發展,取決於這個民族的女性,民族的母親的素質,我覺得在很大程度上這個說法是不錯的。所以說,中華母親節的設立意義重大,我們每個人作為一個參與者,或者是動員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共同地儘快把母親節設立起來,使它早日成為現實。
來源:孔孟之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