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于非闇的牡丹

于非闇求助編輯百科名片于非闇,中國畫家。1889年3月22日生於北京,1959年7月3日卒於同地。早年隨王潤暄學畫,1912年入師範學校學習,後任教於私立師範學校、私立華北大學美術系、私立京華美術專科學校、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兼任古物陳列所附設國畫研究館導師。1935年起專攻工筆花鳥畫,任職於故宮古物陳列所,臨摹、研究了大量古代繪畫,打下了較深的傳統根基。1949年後任中央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 。中文名:于非闇別名:於照國籍:中國出生地:北京出生日期:1889年3月22日逝世日期:1959年7月3日代表作品:《都門釣魚記》、《都門藝菊記》、《都門養鴿記》等書目錄人物簡介主要作品藝術師承藝術風格老師簡介藝術傳人高古藝風書法成就人物簡介主要作品藝術師承藝術風格老師簡介藝術傳人高古藝風書法成就 展開編輯本段人物簡介他原名於照,字非廠,別署非闇,又號閑人、聞人、老非,山東蓬萊人,母係為愛新覺羅氏。

于非闇于非闇幼時讀過私塾1908年入滿蒙高等學堂,1912年入北京師範學校學習,一年後任教於北京市立第二小學,兼任及北京《晨報》美編,同時隨民間畫家王潤暄學習繪畫。寫有《都門釣魚記》、《都門藝菊記》、《都門養鴿記》等書,影響頗大。1935年到故宮古物陳列所(今故宮博物院)工作,臨摹、研究了故宮收藏的大量繪畫,打下了堅實的傳統繪畫基礎。此時他擔任古物陳列所附設的國畫研究館的導師,並先後任教於北京師範學校、京華美術專科學校、華北大學、北平藝術專科學校。1936年在北平中山公園舉辦首次個人畫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相繼擔任了中央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北京中國畫院(今北京畫院)畫師、副院長等職。于非闇是近現代中國畫史上致力於工筆花鳥畫研究與創作,並有著重要成就的畫家。正是于非闇及其同志者的努力,使傳統工筆畫的精華得以傳承,為現代工筆畫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後來的眾多文人墨客所賞識與效仿。編輯本段主要作品

于非闇《黃鸝逗梅圖》工筆花鳥畫,亦工寫意花鳥,初學陳洪綬,繼之研究宋元諸家,對趙佶工筆花鳥畫法用功尤深,其畫線條嚴謹、勁挺有力,設色典雅、清麗、勻凈,畫面具有裝飾性,形象刻畫細緻精微,生動傳神。觀其畫作猶如身臨大自然當中的真實景象,賞心悅目,沁人心脾。代表作有《玉蘭黃鸝圖》、《紅杏山鷓圖》、《和平鴿圖》、《果實來禽圖》等。著《我怎樣畫工筆花鳥畫》、《中國畫顏色的研究》、《都門養鴿記》、《都門藝菊記》、 《于非闇工筆花鳥畫選》等。

于非闇(於照)《果實來禽圖》——(部分)[1]編輯本段藝術師承藝術風格於非闇從46歲才開始研究工筆花鳥畫,起步雖晚,但大器晚成,成就極大。這與他曾學過園藝學、鳥類學,為後來畫工筆花鳥畫打下基礎。到了40年代其名聲與張大千不相上下。他研究工筆花鳥畫,從學清代陳洪綬入手,後學宋、元花鳥畫,並著意研究趙佶手法。在古物陳列所工作期間,接觸到不少古畫,開擴了眼界,提高了畫藝。作畫主張師古而不泥古,更重師法造化。能再現一草一葉瞬間動態特點,而不似靜物之拘板。除學習捲軸畫外,又學宋純絲古樸的裝飾手法。在勾線用筆上吸收了書法的方法,填色上主張柔婉鮮華,表現出形象的氣骨。反對過於工巧細密而失掉筆墨高韻和整體精神。作畫不墨守成規,敢於創新。白描蘭竹水仙,生動傳神,秀雅清逸,所畫牡丹能將春之花、夏之葉、秋之干萃於一枝。源於現實而高於現實,盡與自然相吻合。書法為瘦金體,兼善治印. 老師簡介

于非闇作品于非闇的藝術特色可以從其師承關係上得知。陳洪綬對於非闇的影響巨大。陳洪綬,字章侯,號老蓮。諸暨(今浙江諸暨)人。性情孤傲倔強,崇禎時為監生,召為內廷供奉,不就;明亡後,清兵入浙東,出家為僧,號悔遲、老遲。善詩,工書法,長於繪畫。擅人物、山水、花鳥、竹石等,以工筆人物著稱。所畫人物軀幹偉岸,衣紋線條細勁清圓,晚年則形象誇張,或變態怪異,性格突出。花鳥等描繪精細,設色清麗,富有裝飾味。亦能畫水墨寫意花卉,酣暢淋漓。還長於為文學作品創作插圖,能表現出原作人物的精神氣質。其畫手法簡練,色彩沉著含蓄,格調高古,享譽明末畫壇,與北方的崔子忠並稱「南陳北崔」。而陳洪綬又師法武林派藍瑛和宋代李公麟。藍瑛擅畫山水,落筆縱橫奇古,風格秀潤。集取晉、唐、兩宋,遍摹元代諸家筆法之優長。其畫風是從多方面變代出來的。晚年作品漸趨蒼勁疏宕。畫風又有多種面貌,有些作品筆墨含蓄雋雅,有些作品青綠重設色,畫法工細,色調濃麗,愈老而愈工。晚年他的筆法益蒼勁,頗類沈周。他兼工人物、花鳥、蘭竹、俱得古人三昧。李公麟,字伯時,安徽桐城人,博學多能,繪畫題材多樣,技術全面,不僅精於人物鞍馬、神仙佛道,也能做一些山水、花鳥。確立了「白描」畫法的創作形式。編輯本段藝術傳人于非闇的弟子中,最出名的兩位是田世光和俞致貞,田世光和俞致貞作為美院的教授,弟子很多,其中田世光的弟子中,最著名的當屬龔文楨、金鴻均等。編輯本段高古藝風于非闇46歲左右開始畫工筆花鳥畫,從學清代陳洪綬入手,後學宋、元花鳥畫,並著意研究趙佶手法。重古意是於非案的一大特點,他在生命的最後一年,於病中作了一幅《喜鵲柳樹》,在題跋中寫道:「從五代兩宋到陳老蓮是我學習傳統第一階段,專學趙佶是第二階段,自後就我栽花養鳥一些知識從事寫生,兼汲取民間畫法,但文人畫之經營位置亦未嘗忽視。如此用功直到今天,深深體會到生活是創作的泉源,濃妝艷抹、淡妝素服以及一切表現技巧均以此出也。」這是他對一生藝術里程的重要總結。但師古而不泥古,創兩宋雙勾技法之新,自成畫派。構圖打破陳規,用筆剛柔相濟,著色求艷麗而不俗。如畫牡丹,取春之花、夏之葉、秋之干而成,既能遠觀,又可近賞。且善於在畫上題詩跋文,配以自刻印章,使畫面饒有意趣。他藝風嚴謹,訂有日課,未曾稍懈。在古物陳列所工作期間,接觸到不少古畫,並且經常出沒於古董店,借古畫臨摹,汲取許多技法。還到北京故宮研究名作,開擴了眼界,提高了畫藝。到瀋陽故宮臨摹黃筌《寫生珍禽圖)及趙佶《瑞鶴圖》,繼承現實主義傳統。除學習捲軸畫外,又學宋純絲古樸的裝飾手法。

于非闇作品于非闇的工筆花鳥不僅得李公麟之筆法,藍瑛之多變的風格,還體現著陳洪綬的高古之風趣。《仿宣和御筆花鳥》於疏廓里見真意。尤其畫中羽毛鮮艷的小鳥,微微仰頭的一瞬,極顯天真古趣,最能傳達畫外之意。在此基礎上,于非闇的繪畫作品同樣可以滲透出時代的氣息。進入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後,隨著社會環境丕變,其作品也有所表現。他曾說"花鳥畫要畫得朝氣蓬勃,使人乍後如親臨其境,如欣賞鮮花和活潑的蟲鳥一樣,消除掉一天的疲榮,更感生活幸福。"這種"朝氣蓬勃"的表現手法最明顯見於五十年代中後期,他以工筆重彩填礦物顏料為地,以凸顯反視畫中景物的色調和質感。從以上幾點可以看出,于非闇的作品融合了眾家之長,得百家之法,因此,在於非闇的繪畫作品中,我們應該首先確定的是于非闇紮實深厚的繪畫功底。于非闇的《雙鉤竹雀圖》,是一幅在民間收藏的作品。這幅畫,構圖嚴謹,用筆流暢,工筆用的線條、用墨線濃淡、粗細、虛實、輕重、剛柔、曲線表現的十分到位,先是出了于非闇所具有的紮實的中國畫功底。正如中國著名書畫大師楊仁愷所言,蓬萊於氏雙鉤「竹雀圖」用筆老道雕嵌綠尤見清逸屬佳作妙品。于非闇的工筆雙勾重彩花鳥畫,主要吸收了三方面的營養。一是從古代繪畫遺產中汲取傳統精華。上文便是對其這一特點的描述。二是于非闇注重從寫生中體察物理、物情、物態。三是于非闇不時借鑒民間繪畫中優秀的技法。比如裝飾風格、色彩的對比與協調。在勾線用筆上則以書法入,表現出形象的氣骨。于非闇反對過於工巧細密而失掉筆墨高韻和整體精神,作畫不墨守成規,敢於創新。就筆法而言,他初以趙子固、陳老蓮筆法為本,兼得圓硬尖瘦之趣,後以趙佶瘦金書筆法入畫,筆道有了粗細、軟硬、頓挫,波磔的變化,不僅書意大增,且使線條具有表現質感、體積感、空間感的豐富變化。對於工筆花鳥畫來說,能否很好地描繪出樹木的枝幹如同勾線設色一樣,都是檢驗一個工筆畫畫家技能水平高低的重要參照。在工筆畫中,如果把處於次要位置的枝幹刻畫得過於細緻精到,雖然形象逼真,但在整體效果中就會顯得喧賓奪主,影響主題。如果把枝與乾的形態弱化,忽略它的存在,即使是突出主題,但對於畫面本身就會缺乏協調,整體效果不夠統一。有的畫家之所以用寫意的方式在工筆畫中表現枝幹,就是迴避了這方面的欠缺。于非闇的《木筆山鷓圖》,小枝與主幹之間不僅在穿插避讓上井然有序,主次關係明確,表現技巧也更生動自然。主幹的線條雖然粗獷卻不顯粗糙,筆勢穩重結實,細緻的皴擦使枝幹具有很強的立體效果,再加上淡赭色的渲染,很有些西畫的韻味。盛開的辛夷花嬌柔輕靈,給人以恬淡寧靜、端莊秀麗、平和安詳之感。層層暈染的花瓣豐滿滋潤,彷彿是由晶瑩的瑪瑙雕琢而成,那輕靈滋潤的樣子,讓人心曠神怡。 填色上于非闇主張柔婉鮮華,《祥雲瑞鴿》寫五隻飛翔的瑞鴿。五隻鴿子的羽毛顏色極盡變化之妙,而每一鴿子的羽毛又有不同。與祥雲的色彩變幻頗為呼應。並且在整體構圖上生動、精到,耐人尋味。在於非闇的繪畫作品中,宋人高古的氣韻,精到的筆法與色彩的艷麗並不像衝突,不會因「艷」而顯出「俗」,正是繪畫大師的高明之處。所以艷美之色與高古之意,整體的貫穿在於非闇的作品之中的,是一格基調,也是識別其作品的根本。編輯本段書法成就

于非闇墨跡在書法上,于非闇仍是以古為師,習宋徽宗趙佶獨特的「瘦金體」書法,並且相當有造詣,是近代寫「瘦金體」首屈一指的大師。對於工筆畫家來說「瘦金體」不僅能夠鍛煉筆力,而且這種瘦硬的書法風格與工筆畫相得益彰。《木筆山鷓圖》中,用酣暢挺拔的「瘦金書」題寫了一首白居易的詩《題靈隱寺紅辛夷花一戲酬光上人》:「紫彩筆含尖火焰,紅胭脂染小蓮花。芳情香思知多少,惱得山僧悔出家。」 ,頗見其趣。其書法配其工筆花鳥,古意更濃。于非闇的書畫風格鮮明,並注重文化和內心的修養與繪畫書法的結合,是一位全面的文人氣的書畫名家,可與張大千相媲美。因此,可知其藝術作品在今後的市場上將會有一個美好的前景。這是我收藏的,于非闇畫於1957年的牡丹

榮寶看台 于非闇堪與大千試比高博寶藝術網http://news.artxun.com 2008-03-24 19:01:54于非闇于非闇堪與大千試比高在近現代中國工筆繪畫領域裡,于非闇享有崇高的地位,當時即與號稱「五百年來一大千」的張大千先生比肩,特別是于非闇親手自製的顏色竟能歷久彌新,不輸於大千先生所用清宮造辦處或購自西藏僻地的顏料。在將於11月26日舉行的榮寶秋季大型拍賣會上,《祥雲瑞鴿》、《仿宣和御筆花鳥》等於非闇工筆精品的上拍,使我們有機會再次領略大師風采。業內人士預計此次精品上拍,定能拉動于非闇作品的市場價格。于非闇從46歲才開始研究工筆花鳥畫,起步雖晚,但大器晚成,成就極大。他曾學過園藝學、鳥類學,為後來畫工筆花鳥畫打下基礎。到1940年代,聲譽日隆,與張大千不相伯仲。于非闇研究工筆花鳥畫,從學明代陳洪綬入手,後學宋、元花鳥畫,並著意研究宋徽宗手法。作畫主張師古而不泥古,更重師法造化。作品能再現一草一葉瞬間動態特點,而不似靜物之拘板。除學習捲軸畫外,又學宋緙絲古樸的裝飾手法。在勾線用筆上則以書法入,填色上主張柔婉鮮華,表現出形象的氣骨。于非闇反對過於工巧細密而失掉筆墨高韻和整體精神,作畫不墨守成規,敢於創新。白描蘭竹水仙,生動傳神,秀雅清逸,所畫牡丹能將春之花、夏之葉、秋之干萃於一枝。《祥雲瑞鴿》與《仿宣和御筆花鳥》皆是此次上拍的于非闇傑作。《祥雲瑞鴿》寫五隻飛翔的瑞鴿。五隻鴿子的羽毛顏色極盡變化之妙,而每一鴿子的羽毛又有不同。與祥雲的色彩變幻頗為呼應。《仿宣和御筆花鳥》則於疏廓里見真意。尤其畫中羽毛鮮艷的小鳥,微微仰頭的一瞬,極顯天真古趣,最能傳達畫外之意。此外,《玉蓮蜻蜓》中婷婷玉立的一莖蓮花,更是對荷花高潔品質的絕佳注釋。他獨特的「瘦金體」書法,又上溯徽宗而別闢蹊徑,足為畫作增色。近年來,于非闇的作品在藝術市場上行情持續上漲。與《祥雲瑞鴿》大致同時作的《牡丹雙鴿》拍得187萬,是估價的近5倍,《玉蘭綬帶》拍得135萬港幣;《臨宋徽宗寫生珍禽圖》則以121萬成交。而他與齊白石等人合作的《貞松永茂》則以1760萬的天價成交。但這些作品的內在卻遠非止此,還有非常良好的上升空間。足見於非闇藝術非同一般的市場號召力。熱門推薦:【于非闇】 【于非闇藝術研討會在京舉行(圖)】 【榮寶看台 于非闇堪與大千試比高】 【榮寶看台于非闇畫有故事(圖)】 【于非闇藝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疏影留香——北京畫院院藏於非闇作品展】
推薦閱讀:

臘月二十五!送你999朵大吉大利牡丹花!祝你花開富貴!
油用牡丹種植之套載技術
你竟然不知道正在錯過寶寶的大腦發育期!
台灣牡丹櫻---------引爆2018年櫻花觀賞新潮流

TAG:牡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