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冷戰的特點 作者:吳杞棠 指導老師:徐孝明 摘要:冷戰是戰後到蘇聯解體時期內國際關係的主要內容。美蘇冷戰的特點是既有緊張的對抗,也有緩和;在歐洲,美蘇是以「冷戰」的形式存在,而在亞洲則大多表現為熱戰;意識形態是雙方進行利益與權力爭奪的重要工具;核武器在冷戰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美蘇冷戰大大打上了雙方領導人的烙印。 關鍵詞:美國;蘇聯;冷戰;特點 冷戰是美蘇兩大集團除了直接的軍事衝突和使用核武器以外的一切手段的鬥爭,是1947——1991年的一種國際體系。它的出現,使得國際關係在直接或間接間受到巨大的影響。可以說,冷戰主導著戰後國際政治發展的基本趨勢,嚴重阻礙了國際關係的正常運轉。這些影響在冷戰結束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依舊存在,甚至影響到今天。分析冷戰的特點,可以看出美蘇是以激烈的對抗為主,但也有長時間的緩和;在歐洲,美蘇之間是以「冷戰」為止,但在亞洲則大多表現為熱戰;美蘇冷戰是以意識形態的分歧作為工具進行地緣政治利益與國際權力之爭;核武器在美蘇之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冷戰一定程度上也打上了美蘇領導人的烙印。
一,對抗與緩和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冷戰」一詞很快產生於國際關係中,並為國際社會所普遍接受。冷戰在國際關係史里很大程度地表現出強烈的對抗。然而,正如戰爭與和平的相互依存,冷戰的激烈對抗與高度緩和的特徵也是較為明顯的。 從20世紀40年代末到1953年3月斯大林的去世,美蘇兩國都是處於最緊張最激烈的對抗中。二戰造就了美國的強大——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軍事實力。而蘇聯儘管在戰爭中遭到重創,但戰後迅速恢復了被戰爭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很快成為美國的強勁的對手。美國的全球覇權戰略與蘇聯關注的周邊地區,特別是東歐的地緣政治利益之間的矛盾日趨激烈。美蘇公開、全面的對抗不可避免。 杜魯門政府一上台便對蘇聯採取了強硬的政策。1946年2月美駐蘇使館代辦喬治·凱南的8000字情報對戰後蘇聯的「理論、意思、政策和做法」以及美國應該採取的對策均作了全面的分析,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對蘇聯實行全面「遏制」的思想。3月5日,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美國發表了著名的「鐵幕」演說,震驚了世界。在1946和1947年間,杜魯門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冷戰行動,其中影響最大的便是提出了杜魯門主義以及馬歇爾計劃。 馬歇爾計劃「使得斯大林擔憂東歐國家可能被美國援助和中西歐經濟復興所吸引,蘇聯有再次被敵對陣營包圍的危險」。j 因而蘇聯方面重新大力強調了西方威脅,加速軍事工業發展,並強行在東歐國家按照斯大林治國的模式急劇地改造其政治、經濟、社會和思想文化。到1949年底,美國已主持建立西德國家,德國由此正式分裂,北約亦正式成立。而東歐國家與西方的所有經濟上的、文化上的聯繫亦被切斷。美蘇的對抗最終形成。1949年蘇聯的原子彈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隨後,美蘇開展了激烈的核競賽。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這是戰後美蘇冷戰以來的第一次由其中一方直接參戰而另一方間接參戰的熱戰。從戰後到朝鮮戰爭的結束,美蘇之間可以說是從來沒有認真嘗試去通過談判來解決雙方的爭端。美蘇雙方都是處於最為緊張和最為僵硬的對抗中。 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後,蘇聯領導人開始緩和同西方的緊張關係。從1953年起蘇聯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放寬佔領制度和同奧地利關係正常化的措施,最終1955年美蘇合作締結了奧地利國家條約,宣布奧地利為永久中立國。同年七月,美、蘇、英、法四國首腦在日內瓦舉行會議。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的第一次政府最高級會晤。1956年2月的蘇共二十大上赫魯曉夫提出的「三和」外交似是讓人們看到了冷戰走向和平的曙光。但隨後的匈牙利事件及柏林危機的爆發,美蘇關係重新緊張。至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爆發時,美蘇的激烈對抗到了最為緊張的頂點。 古巴導彈危機後,國際關係趨於緩和。這是因為美國的力量相對下降、對外政策失利、越戰的不能自拔,而蘇聯的力量,特別是軍事力量大有發展。同時,歐洲局勢漸趨正常,美國不得不正式承認蘇聯的超級大國地位。對此,美國提出了尼克松主義,而勃列日涅夫則正式推行了「和平共處」的政策。在此基礎上,美蘇高層領導人進行了頻繁的接觸,並達成了一系列處理國家間關係的基本準則,發表了大量的宣言、聲明,簽訂了眾多的條約、協議。在軍備控制,特別是核軍備的控制上,美蘇之間都作出了相互的讓步。這是國際關係走向緩和的表現。 但從70年代後期開始,蘇聯介入了亞洲、非洲的一系列軍事衝突,特別是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而美國在越南戰爭失敗後不斷擴展自己的軍事、政治義務,使得美蘇之間重新走向了對抗。蘇軍大舉進入阿富汗後,美國立即對蘇聯進行了全面的制裁,卡特主義並隨之出台。蘇聯對此則作出了強烈的反應。里根入主白宮後,提出了「星球大戰」計劃,完全拋棄了緩和的方針而對蘇聯進行了全面的進攻。1985年戈爾巴喬夫擔任蘇聯最高領導人後,蘇聯及其東歐盟國內部發生了激烈的變更,蘇聯由於種種原因喪失了與美國抗衡與競爭的能力。此時美國亦加強了對蘇聯的「和平演變」,因而美蘇之間又趨向了緩和。但是此刻蘇聯已漸漸走向瓦解。布希政府的上台,更是加速了蘇聯的解體。1991年蘇聯最終走向了解體,為美蘇冷戰划上了句號。 可見,美蘇冷戰史便是美蘇間的對抗與緩和相交替的歷史。在美蘇強烈的對抗的背後,美蘇也進行過緩和的嘗試,但緩和的另一面,冷戰雙方的對抗總不能避免。 二,冷戰與熱戰
一部美蘇冷戰的歷史,不僅僅是「冷戰」的歷史,也是熱戰的歷史。在歐洲,冷戰是以「冷戰」的形式存在,而在亞洲則大多表現為熱戰。 在20世紀以前,歐洲一直是國際關係的中心。歐洲的中心地位直到美蘇的崛起後才有所改變。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在現代國際體系中的中心地位徹底讓位於美國與蘇聯這兩個側翼大國。美蘇冷戰在歐洲正式爆發後,也是以歐洲作為對抗與僵持的主戰場。 歐洲是傳統的權力中心,有著強烈的帝國主義烙印,是列強的主要集中之地,長時間以來地緣政治形勢也較為穩定與簡明。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歐洲各列強都遭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實力大受削弱,而美國和蘇聯卻迅速得到強大。因而,戰後歐洲地區出現的權力真空被美蘇迅速填補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德國問題是美蘇在歐洲關係的關鍵問題,因而戰後美蘇在德國問題上不免要發生大的爭鬥。戰後德國的分區佔領、兩次柏林危機的爆發,直到柏林牆的建立都體現了美蘇的對抗。此外,針對對方,在軍事上美蘇還分別成立了北約組織與華約組織,在經濟上是巴黎統籌委員會與經濟互助委員會,在政治上當然是雙方分別結成的資本主義陣營和社會主義陣營。這些相對應的組織或機構大大加劇了冷戰的進程。柏林牆建立以後,歐洲的地緣政治局勢基本上趨於穩定。自此以後,美蘇在歐洲的對抗形式充分地表現為間諜戰、宣傳戰等相互攻擊,少了兩軍對峙的局面,也少了由冷戰變為熱戰的危險。自美蘇冷戰正式開始到冷戰的結束在歐洲地區基本上都是以「冷和平」式的對抗存在,這種對抗最終也沒有轉為正式的戰爭。 但是美蘇在亞洲的關係並非能與歐洲所比擬。亞洲在冷戰中一直以熱戰的形式出現著。1950年6月,杜魯門宣布出兵朝鮮,1958年美國出兵黎巴嫩,60年代美國又大舉進軍越南戰爭。蘇聯方面,1979年蘇軍大舉侵入阿富汗,直到1985年底蘇聯在阿富汗的駐軍達到15萬之多。朝鮮戰爭是美國直接參与的戰爭,而它的另一方,北朝鮮與中國卻缺少不了蘇聯的支持。在越南戰爭中,蘇 聯不但向越南提供了大量先進的武器,而且還派遣了軍事人員和顧問。亞洲一系列的戰爭大大地刻上了美蘇冷戰的烙印。 亞洲的冷戰以熱戰的形式存在有著眾多的原因。亞洲地區自近代以來一直受到西方列強特別是歐洲列強的侵略,絕大多數地區都是列強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戰後,亞洲地區的民族覺醒與民族解放運動大量湧現,使得亞洲地區的政局較為動蕩。當歐洲的地緣政治局勢趨於穩定時,美蘇便將目光轉向了亞洲。然而,對於歐洲而言,亞洲地區無非也只是美蘇雙方戰略的邊緣地區,因而當亞洲的衝突影響到冷戰雙方的利益時,為了避免雙方的直接衝突,美蘇雙方都優先考慮採取代理人進行軍事對抗。這些對抗「雙方出兵都是有限度的,美蘇都不會全力以赴,不存在相互間勢均力敵的直接核威懾,風險較小。」k 但是,美蘇在亞洲地區沒有固定的盟國,就算有盟國,大多也是政局不穩,力量薄弱。因而有時候美蘇都不得不親自出兵。這是一種矛盾,這種矛盾使得美蘇在考慮雙方的關係時都較為小心,並且達成了一定的遊戲規則。因而亞洲地區的戰爭若是有了冷戰一方直接參加,另一方則處於較為隱蔽的狀態。如蘇軍入侵阿富汗,美國雖然宣布進行封鎖,但也只向阿富汗提供武器裝備而不派遣部隊。因而,儘管在亞洲的冷戰常表現為熱戰,但冷戰最終還是沒有轉化為全球性的熱戰。 三,意識形態下的利益與權力 由於美國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而蘇聯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因而美蘇之間的冷戰無可避免地塗上了強烈的意識形態色彩。然而,種種的事實表明,美蘇之間的意識形態並非是冷戰發生與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而只是雙方進行地緣政治利益與國家權力的爭奪的工具,是一個「幌子」。 美蘇意識形態的分歧並非在冷戰時代才出現。早在蘇俄建立之初,美國總統威爾遜便對蘇俄政權表現出強烈的敵視態度:「他堅決不承認蘇俄政權,堅信必須剷除布爾什維克主義。」l 冷戰時代,美蘇都強調自己的信仰和主義會給人類帶來光明,都強調自己的社會制度是未來社會的模式,都宣布自己的意識形態到最終會消滅對方的意識形態。這種對立一直堅持到冷戰的結束。然而,總體上說,美蘇之間的對立,從根本上說是為了服務於自己的地緣政治的利益與國際權力。 戰後,歐洲地區出現強大的權力真空使得美蘇雙方都想通過自己的實力來填補。從蘇聯方面來說,東歐地區是其強大的政治、軍事屏障,如果東歐成為蘇聯的盟國,那麼東歐同時也成為了它的緩衝區,從而維護蘇聯的國家利益。因而,為了自身的利益,在反法西斯戰爭中蘇聯便推動了歐洲部分國家的共產黨登上了國際舞台:蘇聯於1943年12月及1945年4月分別同捷克、南斯拉夫、波蘭簽訂友好合作和戰後合作條約。在雅爾塔會議上,斯大林對於波蘭問題毫不掩飾地說:「不僅是因為我們與波蘭為鄰,而且因為整個歷史上波蘭一直是進攻俄國的走廊……在過去的30年里,我們的德國敵人曾兩次穿過這個走廊……對於蘇維埃國家來說……是個生死問題。」m 因而在波蘭問題上蘇聯一直是持強硬的態度。對於馬歇爾計劃,斯大林是堅決地拒絕,因為自斯大林看來「牢牢控制它的邊境地區,比接受10億美元貸款甚至100億美元貸款都重要得多。」n 可以說,戰後蘇聯對於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種種政策,目的都是為了其在東歐的地緣政治利益。控制住了東歐,蘇聯便可以與美國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抗衡,意識形態只是一個可以利用的工具。當意識形態與國家利益發生矛盾時,蘇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國家利益。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早在1950年便與蘇聯建立了同盟關係,但在中印衝突中,蘇聯支持了印度,而在1969年的珍寶島衝突中,蘇聯更是在中蘇邊境陣兵百萬。基辛格說「斯大林這位意識形態的高手,事實上是以意識形態為現實政治服務。」o 正因為國家利益對蘇聯的重要性強於意識形態,而東歐國家又是其重要的緩衝區,因而,在匈牙利事件發生時,赫魯曉夫便宣布出兵進行干涉。從1948年到1960年,先後有250萬人從民主德國逃往聯邦德國,相當於民主德國人口總數的20%。這嚴重地影響了蘇聯對民主德國的統治。1961年8月,在赫魯曉夫的命令下,柏林牆一夜之間修築而成。
民主德國人民大量外逃與美國在歐洲地區積極進行反共宣傳是分不開的。在波茲南事件中,美國便「呼籲波蘭人民起來改變社會主義制度。」⑦ 匈牙利事件受到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強烈關注,當事件發生後,西方國家便「利用輿論工具,散布謠言,攻擊社會主義制度,反對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其手法往往是無限誇大確實存在的錯誤。」⑧ 在柏林危機爆發時,「西方國家繼續採取『放血』政策,吸引民主德國人大批外逃。」⑨ 這一切,與美國在歐洲的利益是分不開的。 冷戰時期美國的決策者和戰略思想家都一致認為必須阻止蘇聯勢力控制歐亞大陸,否則美國的世界地位乃至根本的安全將受到致命的威脅。從羅斯福戰後世界的構想開始,到杜魯門主義的出台,可以說是美國的謀求世界霸權的成熟階段。要謀求世界霸權,美國就得將其「民主政治」推向全球。對美國來說,「歐亞大陸是最重要的地緣政治目標……美國能否持久、有效地保持這種(舉足輕重)的地位直接影響美國對全球事務的支配。」⑩可見歐洲對美國的重要性。而戰時蘇聯軍隊控制了東歐,戰後更是加強了對東歐的控制,這一切與美國的利益是相對立的。因而,德國分裂後,可以說民主德國和聯邦德國的兩種不同的制度正是代表著美國與蘇聯在歐洲的不同利益。 在冷戰中,美蘇雙方不僅採取了大量的政治宣傳及對自己的盟國的物質援助,而且也使用秘密手段進行顛覆、代理人戰爭及各種軍事入侵等方式對敵方進行攻擊。這些手段充分地表現出雙方「都努力地將自己的價值觀念、社會制度和發展模式推到世界其它國家與地區,(從而)削弱對方在國際舞台上的政治影響。」11 這些手段的目的,與其說是為了各自的利益,還不如說是為了各自在國際舞台上的權力。美蘇雙方向世界各國推廣自己的意識形態,實質上是為了讓自己擁有更多影響世界的權力。古巴導彈危機的爆發對蘇聯而言,目的並非是為了保護古巴,而是為了它的國際地位。古巴地處美洲,與蘇聯的地緣政治利益相差甚遠,蘇聯與美洲大多數國家也沒有太多的貿易往來。當古巴向蘇聯靠攏時,蘇聯便利用意識形態來提升自己在美洲國家中的地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古巴,在盟國內部部推行霸權政治,」「改善蘇聯的戰略地位是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的首要動機,」12 擴充自己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從而擁有影響世界的更多的權力。這對蘇聯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中蘇之間的意識形態出現嚴重分歧後,蘇聯很有必要通過在古巴樹立形象來維持自己在社會主義國家中的首要地位。 四,核武器與冷戰 美蘇冷戰的時代,也是核武器由出現走向興起的時代。核武器的出現與發展加劇了冷戰的進程,但是,美蘇冷戰最終沒有走向真正意義上的直接戰爭,與核武器的關係也是密不可分的。「原子武器這種熱戰武器是製造冷戰的促進劑,也成為抑製冷戰轉變了熱戰的阻斷器。」13 1945年美國成功地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尚未結束,於是美國便迫不及待地在日本本土投下了兩顆原子彈。原子彈爆炸產生的巨大殺傷力讓整個世界都為之震憾。對此蘇聯加快了研製原子彈的進程。戰後初期可以說是美國壟斷了原子彈,但蘇聯很快於1949年成功試爆了它的原子彈,美蘇之間的核競賽隨即興起。核競賽成為了美蘇冷戰的重要方面。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認為冷戰中「至少有兩次對抗有可能引發全球核大戰——肯尼迪任期內的古巴導彈危機和我任期內的贖罪日戰爭。」14 隨著氫彈的出現,美蘇之間的核競賽充分表現在對核武器的數量、質量及運載工具(運載火箭、軍艦等)上。這一定程度使得核競賽與普通的軍備競賽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朝鮮戰爭結束後,美國大大加強了核武器及其運載工具的發展,而蘇聯自赫魯曉夫執政起便大力研製洲際導彈和建立戰略火箭軍。1957年蘇聯發射成功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並於1961年率先將宇航員送上太空,充分表明了在核武器的運載工具上蘇聯的領先一籌的地位。60年代是美蘇核競賽的激烈年代,古巴導彈危機中蘇聯的節節退讓,是因為美國在60年代「大大加強了對蘇聯核優勢,無論是數量方面還是質量方面。」15 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傾其所有發展核武器,1970年美國在保持陸基洲際導彈在1054枚的情況下,蘇聯增至1300枚。倫敦國際研究所1986年公布的美蘇戰略核彈頭數目中,美國是10174枚,蘇聯是多於9987枚。16 這使得蘇聯在核武器方面最終達到了與美國的平衡。然而,正是蘇聯的大力發展核武器,大大地挫傷了它的國民經濟。到里根政府提出的「星球大戰計劃」時,蘇聯已無法與之抗衡。 可以說,數十年的冷戰史也是美蘇的軍備競賽史,特別是核軍備競賽史。核武器出現的目的本來是為了戰勝對方,威懾對方,但當美蘇雙方都在核武器方面進行一系列的競賽時,核武器便起到了加劇冷戰的作用。然而,美蘇雙方都清楚,一旦動用核武器,第三次世界大戰亦即爆發,核武器的毀滅性殺傷力將令地球不復存在。因而美蘇雙方的核競賽也只是停留在雙方的對抗與威脅上,核武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冷戰的進一步發展。正如在第二次柏林危機中,赫魯曉夫明確地表示,如果發生戰爭,「幾個炸彈就夠了,蘇聯可以對美國發動核打擊。」17 因此當美蘇雙方在柏林問題上都做出強硬的政策時,蘇聯駐華盛頓官員便向美國副總統尼克松傳遞信息:「不要擔心柏林,柏林不會有戰爭。」18 在柏林危機中,美蘇雙方都處於較為強硬的狀態,都宣布恢複核試驗,但在兩軍對峙之後,雙方還是理智地認為「任何人也不會認為我們為此就應該發動一場戰爭。」19 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是冷戰時期美蘇之間最嚴重的一次直接對峙。它是由赫魯曉夫決定向古巴部署導彈開始的,而肯尼迪更是相信美國的核力量是強大的,並揚言要先發制人。這次危機使得美蘇雙方走到了核戰爭的邊緣。但是,在危機中,雙方的領導人都採取冷靜的態度,盡量避免危機的升級,並且保持聯絡。肯尼迪懷疑他的指令是否被正確理解與執行,強調「只有總統的指令才能開火,否則就會要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20 從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24日,肯尼迪和赫魯曉夫之間的來往信件達到25封之多。21 古巴導彈危機以蘇聯答應從古巴撤出導彈及美國取消封鎖為終結,它是美蘇核對抗的產物。在這個對抗中,核武器從開始到結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核武器在冷戰中增加了戰勝對方的籌碼,加劇了冷戰,亦抑制了冷戰走向美蘇直接對抗的熱戰。 五,美蘇領導人與冷戰
美蘇之間的冷戰亦與美蘇領導人的個人信念、性格特徵及推行的政策有著重大的關係。分析冷戰的歷史,不難發現美蘇的冷戰深深地打上了領導人的烙印。 在冷戰中,美蘇兩國領導人均提出了自己的戰略和外交目標。美國先後提出了杜魯門主義、艾森豪威爾主義、肯尼迪的和平戰略、約翰遜主義、尼克松主義、里根主義及布希的超越遏制戰略。而蘇聯則提出了斯大林的兩個陣營及兩個平行市場戰略、赫魯曉夫的「三和」路線、勃列日涅夫主義及戈爾巴喬夫的外交新思維。美蘇領導人提出的各種戰略及外交目標,雖然一定程度上取決於國內外的形勢,但是這些以領導人的名義的戰略卻深刻地打上了冷戰的領導人的烙印。美蘇領導人在其執行各種戰略中亦對冷戰的進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杜魯門具有強烈的排斥共產主義立場。在他的就職演說中,他便宣稱「共產主義是荒謬的」,說社會主義國家的各種活動是對資本主義國家的「一大威脅。」22 在杜魯門看來,蘇聯繼承了沙皇的擴張傳統以及馬列主義的輸出革命的信條,向美國和西方國家發動戰爭,破壞了他們的社會穩定和固有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從而達到在全世界實行共產主義統治。對此,他認為美國必須對蘇聯採取強硬的措施,因而他制定了一系列的反共反蘇政策。杜魯門政府「根據主觀臆造的蘇聯威脅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是冷戰產生的主要原因。」23 1947年3月,杜魯門向美國國會提出特別咨文,要求對希臘和土耳其提供援助,杜魯門主義出台。這標誌著冷戰的正式開始。1950年朝鮮戰爭的爆發,美國的反應十分迅速,可以說是杜魯門政府早有準備的結果。而當美國軍隊深入到朝鮮半島後,杜魯門感到不必擔心蘇聯的直接干預,於是命令麥克阿瑟「如果未遇到中國和蘇聯人的抵抗可以進入民主朝鮮各地。」24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軍越過了「三八線」,從而加劇了朝鮮戰爭的進程。可以說,從冷戰的開始到朝鮮戰爭,無一不打上了杜魯門的烙印。 相對於杜魯門,斯大林在對待蘇聯與美國的關係時顯得較為冷靜。基辛格稱斯大林是一個「難猜之謎」,在處理國際關係上是個「極端的現實主義者——耐心,精明,不妥協。」25 因而,杜魯門1946年要求蘇軍撤出伊朗的亞塞拜然省時,斯大林同意了。當柏林封鎖即將升級為戰爭之際,斯大林亦下令停止封鎖行動。這一切,並非是斯大林對美國的妥協與軟弱,而是在維護蘇聯的大國地位的同時也避免讓對方清楚蘇聯的弱點。那就是蘇聯的實力遠不如美國。因而,當美軍大舉侵入朝鮮時,蘇聯也沒有明確表示出兵,而只是在暗中對中國進行有限度的支持。斯大林的這些冷靜表現無疑是緩衝了冷戰的進程,使得冷戰沒有進一步升級。然而,斯大林的精明並沒有能夠隱藏他的大國沙文主義及民族利己主義。在處理戰後東歐的問題上,斯大林強行讓東歐國家執行他的治國模式,急劇地對東歐進行改造以加強控制。這一切行動,一定程度上又加劇了冷戰的對峙。 赫魯曉夫是美蘇冷戰史上產生過深遠影響的人物。總體上說,赫魯曉夫是一個容易衝動的人,反映在輕易出兵匈牙利,發動第二次柏林危機及古巴導彈危機等。但是,在對待國際關係中,他又提出了「三和」路線,更多地謀求同美國的合作,並且是第一個訪問美國的蘇聯最高領導人。這種複雜的性格使得他在處理國際事務中出現較大的波動性,從而對冷戰產生深遠的影響。第二次柏林危機是赫魯曉夫一手造成的,而柏林牆的建立不但是美蘇冷戰的明顯象徵,也是赫魯曉夫個性的充分體現,是其個人的「傑作」。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也是他一手造就的,早在1962年5月份赫魯曉夫訪問保加利亞時便「想到了在古巴裝置核彈頭導彈的主意。」26 但當肯尼迪強硬地要求蘇聯撤出導彈時,赫魯曉夫退卻了。這充分體現了赫魯曉夫的個性:「嚇得住就嚇,嚇不住就退。」27 古巴導彈危機是冷戰時期美蘇之間最嚴重的一次直接對峙,美蘇的核武器都處於戰備狀態。赫魯曉夫積極發動危機加劇了冷戰,而他的退卻使危機得到解除,並在危機過後緩和了國際局勢。這一切,可以說是深深地打上了他的烙印。 肯尼迪是美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當選總統。他推行的是全球擴張主義,遏制共產主義。在就職演說中,肯尼迪表示「為了保障自由的生存和勝利,我們將不惜付出任何代價,承擔一切重擔,面對任何艱難困苦,支持任何朋友和反對任何敵人。」28 肯尼迪擴大了在越南的戰爭,策動了對古巴的入侵,在柏林危機中與蘇聯進行過嚴重的對峙,而在古巴導彈危機中他更是以一種大膽的、強硬的態度最終迫使赫魯曉夫退縮,但也將美蘇的冷戰帶進了核戰爭的邊緣。 戈爾巴喬夫是蘇聯的最後一任最高領導人。戈爾巴喬夫上台後便開始了導致蘇聯崩潰、冷戰結束的改革。冷戰結束的決定性因素是「戈爾巴喬夫意識形態信仰的改變,並由此造成的蘇聯社會制度的改變和蘇聯的解體。」29 戈爾巴喬夫上台時,蘇聯國內困難重重,他認為必須採取新的思維和新政策,集中國家資源建設現代化的蘇聯。因而,他接受了「全球一體化、全人類的利益高於階級利益、共同安全等思想。」30 他的這些新思維是一種屈服於國內外反對社會主義勢力的壓力的表現,這與美國對蘇聯加強「和平演變」的政策有關,也與他的個人品質有關。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改革最終斷送了蘇聯的社會主義,也使冷戰走向了盡頭。可以說,冷戰的結束與戈爾巴喬夫有著重大的聯繫。儘管我們反對個人對歷史的發展所產生的決定性作用的說法,但我們也一定得承認個人的行為,特別是大國領導人的行為會對國際關係產生深遠的影響——戈爾巴喬夫便是其中之一。 六,結語 美蘇冷戰雖已離我們遠去,但我們無法否認它在國際關係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蘇冷戰是在對抗與緩和的交替中進行的,在歐洲是真正意義上的冷戰,而在亞洲則充滿了火藥味。通過分析得知冷戰中意識形態是美蘇用來進行爭奪利益與權力的工具,而核武器在這個爭奪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冷戰大大打上了美蘇領導人的烙印。冷戰的這些特點在今天已漸漸消失,但是冷戰的思維尚在,美國作為冷戰後唯一的超級大國正在以新的形式充當著世界的霸主,實行霸權主義政治,企圖影響世界各國事務的正常運轉。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 注釋:
① 時殷弘.美蘇冷戰史:機理、特徵和意義[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3):6.② 吳群 吳萍.冷戰在亞洲的特點及其影響[J].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004,36(2):137.③ 時殷弘.美蘇冷戰史:機理、特徵和意義[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3):4.④ [英]約翰·W·梅森著,余家駒譯.冷戰(1945—1991)[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008.⑤ 仇華飛.關於冷戰問題研究的幾點思考[J].史學月刊,2003,(1):71.⑥[美]亨利·基辛格著,顧淑馨等譯.大外交[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92. ⑦⑧⑨劉金質.冷戰史[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309,315,331. ⑩[美]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著,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譯.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政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41.11張小明.國際關係理論與冷戰史研究[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3):17.12劉金質.冷戰史[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540. 13霜木.冷戰起源芻議——兼論意識形態在國際關係中的作用[A].《歷史研究》編輯部.《歷史研究》五十年論文選(冷戰史)[C].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52.14[美]理查德·M·尼克松著,范建民等譯.超越和平[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9.15. 15時殷弘.美蘇冷戰史:機理、特徵和意義[J].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3):8.16 [美]保羅·肯尼迪著,陳景彪等譯.大國的興衰[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6.493. 1718192021劉金質.冷戰史[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322,323,333,531,538. 22 [美]哈里·S·杜魯門.就職演說[A].李劍鳴 章彤.美利堅合眾國總統就職演說全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376—377.2324劉金質.冷戰史[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1567,399—400. 25[美]亨利·基辛格著,顧淑馨譯.大外交[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90—291. 26劉金質.冷戰史[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521,524. 27徐隆彬. 赫魯曉夫執政史[M]. 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292. 28[美]約翰·菲茨傑拉德·肯尼迪.就職演說[A].李劍鳴 章彤.美利堅合眾國總統就職演說全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402. 2930劉金質.冷戰史[M].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