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型建築——佛教建築的空性與空間性

覺型建築——佛教建築的空性與空間性 [ 作者: 洪啟嵩來自:佛教觀察網站2011年1月7日 佛學研究網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維摩詰所說經》卷一前言本文旨在探索現代及至未來世界中,我們如何基於過去佛教建築的理想思維,建構現代佛教建築,乃至一般建築,將佛法的覺性擴及為人類創造幸福的覺型建築。在此,現代佛教建築的意涵,應更加全面,不僅限於宗教的寺院建築,而是擴大到家庭、小區、城市等更廣大的群眾生活。如何以覺性的思惟、更究竟的理念乃至生活型態來貢獻給地球,使其成為人間凈土,這正是菩薩為圓滿眾生成佛、莊嚴諸佛凈土來展開的「凈土人間」行動。本文從佛法建築的根本思惟與反思,進而觀察佛教建築的時空緣起意義,希望能貢獻給這個世界圓滿幸福,並祈願地球成為一個覺性的星球。空間環境供人類生活、運作,而人類也在空間中創造適宜生活的環境,人類與環境之間相互依存、創造和轉化。人類從大環境中選擇適宜居住的環境之後,就慢慢與其互相熟悉、調和,得到與環境的最大協調。因此,建築有著極大的時空緣起特性,隨著種種因緣的轉變,而去適應與轉化。佛法其實就是緣起法,有著緣起體性的實相義,與世間外顯的緣生義理事相融。如果佛陀處在現代社會,他會如何面對這個世界?他將如何生活?什麼樣的建築合乎佛陀的理想?什麼樣的居住環境合乎佛陀的理想?當然,佛陀在一切處悉皆圓滿,然而在緣起的世間,如何為眾生建構安適居住而且能圓滿升華目身生命的環境?這是一個佛法中常存的課題。在《維摩詰經》卷一中,佛陀告訴寶積菩薩:「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薩取於凈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佛陀闡明了菩薩建立凈土最核心的意義:「一切眾生是菩薩凈土」,菩薩隨其所度化的各類眾生而攝取佛土,為了幫助各類不同根器的眾生悟入大覺而建立不同的凈土,所以,菩薩建立各種凈土,最終目的都是為了饒益眾生。《維摩詰經》說:「心凈則國土凈。」對於佛菩薩而言,娑婆世界本來就是一片靈山凈土;從來沒有變異過。但由於我們沒有清凈的心眼,所以依舊分別了世間的好壞、美醜,依然限制於六根、六塵與六識之中。當我們看到外在的景觀,種種污穢骯髒,眼與外色的對應生成眼識,眼識生意識,心中就有了一個不好的意識種子含藏。耳聞噪音、鼻嗅惡臭、舌嘗諸毒、身觸不適、意識思惟不凈,這六識的生成,足以影響我們心識的作用,使我們心生染污,甚至罹患身心的種種疾病,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與幸福。從外在的健康到內在的升華,佛法有深刻的體會。佛陀向來的核心觀點,從未離開生命自身的圓滿與凈土的完成。這樣的精神顯現於外,也表現在佛教建築之中。我曾提出以「心、氣、脈、身、境」等五個層次,從最微細的心念,到氣(呼吸)、脈(氣脈)、身(身體),乃至境(外境),來作為統攝自身與外在世間的分類,從內到外的圓滿過程。我們回觀自身,透過心意識的相續執著的運作,產生運動的力量就是氣;氣不斷運動的軌跡則形成脈;而脈氣的相續造作,產生支分的實體化,則形成了明點(如內分泌)、各種器官與身體。而心、氣、脈、身所投射於外界的時空情境與其它生命的心意識交互映成,則形成外界相對性的客觀世界,就是境。所以,我們的心是外在宇宙的投影,而宇宙也是我們心念的波動,兩者如同鏡面般相互照映。所以,心、氣、脈、身、境根本是一貫、同體一如的,都是心意識的影子,但心意識也受到外境的反射而轉換,又交互投射。這五者由內而外,由細而粗;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從外境返回到身體,再到脈、氣、心,但轉化時,卻是由最細微的心,進而到氣、脈、身,乃至外境的轉換,所以,我們轉化成功時,不只自己身心變得更莊嚴圓滿,整個外境也能跟著轉換成清凈圓滿的世間。前英國首相丘吉爾曾說過一句銘言:「我們塑造自己的住家,之後住家塑造我們的生活。」說明了人和建築深層的交互影響。建築對人類身心健康的影響,也是建築設計中的重要元素。2003年非典(SARS)風暴造成全球性的恐慌,口蹄疫、腸病毒、禽流感,乃至日前H1N1流感,都在在提醒我們對衛生、健康的重視。2003年,在新加坡所舉行的「健康建築國際會議」(HB03,Health Building),就應用最先進的科技研究,來對應使用者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與心理感受等「五感六識」,以共同解決建築物在規劃、設計、建造、使用和改建上的實際問題,並創造以人類健康為福祉之二十一世紀新國際式樣生活空間。佛法對生命的深層思惟,可作為未來型建築的珍貴指引。佛陀對個人衛生及公共衛生非常重視,由於印度氣候炎熱,洗浴非常重要,浴池是極為重要的日常建築。例如在佛陀常年駐止說法的祇園精舍,設有僧人專用的浴室院,和醫療研究中心—「天下醫方之院」。由此可見,早在2500年前的印度,佛陀對整體性的養生就有完整的看法和作為了。從外在的健康養生到內在的升華,佛法有深刻的體會。而佛陀一向的核心觀點,即是「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佛教建築的根本方向。一 從我們立足的娑婆世界談起「菩薩摩訶薩,悉欲救護一切眾生故,以善根迴向具足嚴凈一切佛剎,信一切佛,見一切佛,恭敬供養一切諸佛,聞一切佛所說正法,滿足一切大願故,以諸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4我們所居住的世界,在佛經上稱為「娑婆世界」(梵 Saha-lokadhatu),意譯為「堪忍」世界。在《悲華經》卷五中說:「此佛世界當名娑婆,何因緣故名曰娑婆?是諸眾生忍受三毒及諸煩惱,是故彼界名曰忍土。」因為這個世界無論是眾生的身心條件或是外在環境都很惡劣,而此地的眾生竟然能忍受安住,而被稱為「堪忍」世界。《阿彌陀經》以「五濁惡世」來描寫娑婆世界,即: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劫濁是指這個世界正處於混亂不安的因緣時節,見濁是指這個世界的人邪見增盛,煩惱濁是指這裡的眾生受貪、瞋、痴三毒煩惱侵擾,接受邪法,眾生濁是指這個時代的眾生人際關係混亂惡劣,人與人之間彼此攻詰、不信任,命濁是指這個世界的眾生壽命短促,可以說是一個苦迫熾盛的世界,因此,被稱為「娑婆」(堪忍)世界。單單從2008年至今,世界各地發生了多項重大的天災人禍,如:中國汶川大地震及毒奶事件,颶風狂襲美國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澳大利亞受到超強暴風襲擊,美國華爾街的牆倒了之後所引發的全球金融大海嘯,持續升溫的H1N1疫情,乃至最近美國及法國受到暴風雪的侵襲,整個地球氣侯、經濟、氣候、毒物、疾情,及可能成為常態的氣候極端化,或許大家更能感受到「娑婆」這個意義。娑婆世界對於佛教徒而言,或許是一片染污的土地,但她是長我、育我的地方,對於我們有無窮無盡的大恩。將來,或許會有許多大德能往生於十方凈土;但是如果時間取當下,空間取當體,我們確實只有這個雖不圓滿,卻極為可愛的家園。只要我們活存於人間的一日,就應該反哺她的恩德。美國建築大師山謬馬克比(Samuel Mockbee)曾提出「永續建築」的定義。他認為,永續建築必須融合多項價值—美學、環保、社交、政治及道德。永續建築需要建築師運用想像力與專業知識,來設計興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建築。這樣的建築理念與佛教的理念不謀而合。佛法永續建築的精神,以「空」、「無常」為核心,隨著時空因緣的演化,不斷的創新成長,是活的生命建築。我認為理想的佛教建築,必須兼具三種特性:(1)生活性(2)緣起性(3)升華性。在佛土中有所謂的「十八圓滿」,就具備了這三種特色。在《佛地經論》中,描寫了諸佛受用土所具有的十八種圓滿功德,即︰(1)顯色圓滿,(2)形色圓滿,(3)分量圓滿,(4)方所圓滿,(5)因圓滿, (6)果圓滿,(7)主圓滿,(8)輔翼圓滿,(9)眷屬圓滿,(10)住持圓滿,(11)事業圓滿,(12)攝益圓滿, (13)無畏圓滿,(14)住處圓滿,(15)路圓滿,(16)乘圓滿,(17)門圓滿,(18)依持圓滿。我們可以從此處來分析出十方諸佛凈土共通的圓滿特點,也就是一個圓滿世間的必備條件:一.外在環境的美好:諸佛凈土系由諸佛無量功德所莊嚴,具有種種圓滿︰無論是在顯色(顏色)、形色(形狀)、分量(幅員)、方所(所在之處),都是最圓滿的。二.形成的原因與本質清凈圓滿:因為凈土是依諸佛的大悲願力所成,並不是由雜染的業力所形成,因地清凈,所形成的果報亦清凈。三.居住公民的素質優秀:凈土中除了圓滿的佛陀之外,往往是菩薩及聖者雲集,能輔助如來教化,所以是主圓滿、輔翼圓滿。此外,凈土中為佛菩薩所化導的眾生常隨修習,則是眷屬圓滿。四.修學性向純一:凈土的居民,皆能住於深廣的法味,不斷努力成就諸善、滅煩惱災橫纏垢、能遠離魔眾及一切怖畏、能以如來無量莊嚴福德智慧為依止,而有「住持」、「事業」、「攝益」、「無畏」、「住處」等五圓滿。五.臻於究竟圓滿大覺:從所居住的環境、生活的受用,居住其中的公民,教授的師資,從硬體到軟體,凈土中可說是匯聚了最優良的條件,而這一切的最終目標,都是幫助居住在其中的生命,成證圓滿的大覺如來。因此,凈土還必須具備「路」、「乘」、「門」、「依持」等四圓滿,讓凈土的居民安住其中,以大念慧行為進路,以大止妙觀為所乘,大空、無相、無願解脫為所入門,而住於真如法界。諸佛建構凈土的十八種圓滿,可以作為我們創造人間凈土的最佳參考。我們所生存的娑婆世界目前還有許多不圓滿,但這正是我們發願來改善這個世界的因緣。讓我們在自己的崗位上,以光明的心愿來行事,使世間變得更美好——建築師造出讓我們心境安穩的建築、音樂家譜出悅耳清心的樂聲、莊嚴芬芳的香味去除了垃圾的惡臭、清淡的天廚妙味充滿了人間、隨身所觸無不悅樂、意根所攝無非清凈。以不斷的努力精進,改善這個世界,讓人間凈土早日到來。二 傳統佛教建築——修行空間的建構佛告醫王(耆婆):「善哉妙意!治眾人病,皆蒙除愈,遠近慶賴,莫不歡喜,今復請佛及諸眾僧,入溫室洗浴,願及十方葯療病,洗浴除垢,其福無量。」——《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佛教的傳統建築,可以「僧院」(精舍)、「佛塔」(窣堵波)、及「寺院」(支提)三大類作為代表。而在早期佛教建築群中,這三者往往是同時具備的,也就是修行者、僧團居住的僧院,與供奉佛及聖者舍利的塔墓、佛塔,及供奉佛像,提供修行者禮拜的寺院空間,這三種類型的佛教建築,共同建構了修道者生活空間的群聚。現今印度阿旃塔石窟的遺迹中,即可明顯看出這三種類型的佛教建築群聚。僧院——僧團共聚生活修行的處所而這三種佛教建築之中,早期是以僧團修道學習、共聚生活的僧院精舍(viha^ra)為主,到後期才慢慢轉為以禮拜的寺院建築為中心,造型具有特色的佛塔,則成了佛教建築的標幟。早期中國禪宗的建築里,以禪堂為中心,學人坐禪、聞法,飲食、睡眠,都在禪堂這個多功能的修行空間進行。可惜到了末期,這種型態也逐漸隱沒。釋尊在世時,各地建有修行為主的僧院精舍,其中以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與舍衛國的祇園精舍最為著名。在《四分律》卷五十記載,佛陀成道之後,最初與五比丘住於阿蘭若處、樹下、空房、山谷石窟中,後來進入王舍城之後,瓶沙王於迦蘭陀竹園作房舍,施與佛及四方僧。此即著名的竹林精舍。不久,另有長者,於耆闍崛山(靈鷲山)營建六十房舍,一切所須皆具足,供養於佛陀。此為僧房建立之濫觴。我們可以看出,早期佛教建築是非常貼近生活的。在《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中,佛陀應允了耆婆醫生的邀請,在一天說法的行程之後,帶著僧眾一起到溫泉洗浴。「溫室」是指公共、私人的浴室。由於印度氣候炎熱,居民較常沐浴,因此在印度各地,常有人隨處鑿池,以供行人自由洗澡沐浴之用。在《南海寄歸內法傳》中就記載:「所在之處,極饒池水,時人皆以穿池為福。若行一驛,則望見三二十所,或寛一畝五畝,於其四邊種多羅樹,高四五十尺,池乃皆承雨水。」佛陀不但歡喜地受請,更稱讚耆婆醫生善於養生,療眾生病。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佛陀對大眾身心健康、衛生的重視。佛陀用開放的心胸積極接受世間良好的因緣,並進一步幫助大眾升華。像此次的受請洗溫泉浴,佛陀藉機教育,為大家上了一堂讓身心容光煥發的溫泉養生課程,並以此迴向祈願一切眾生都能洗除身心的塵垢,獲福無量。《南海寄歸內法傳》同時也記載印度那爛陀寺就有十餘所大池,每至早晨,就以鳴槌為訊號,集合僧人洗浴。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佛教對公共衛生的重視,及佛教建築與生活貼近的一面。塔——供奉佛陀及聖者舍利之處「佛國土不可思議!佛住佛剎莊嚴!佛法性、佛剎清凈、佛說法、佛出現、佛剎成就、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可思議。何以故?諸佛子!十方世界一切諸佛,知諸眾生樂欲不同,隨其所應,說法調伏。如是乃至等法界、虛空界。」——《大方廣佛華嚴經》卷12?如來名號品除了僧院精舍之外,佛塔也是佛教建築的重要象徵。「塔」(梵stu^pa),音譯為「窣睹波」,是指埋藏遺骨、經卷,或為標示特別靈地而造的建築物。塔,意譯方墳、圓冢、歸宗或高顯、聚相、滅惡生善處等。也有說塔與支提(caitya)同義,但是,有時塔婆以外的建築物也叫作支提,所以兩者應不是完全相同。《法華經疏》卷十一說,有舍利的稱為塔婆,無舍利的稱為支提。相傳釋迦牟尼佛曾知地下有迦葉佛的舍利,而以土覆其地為塔。由此傳說,可知造塔是古印度貴族的埋葬法,如同其它民族間所行的埋葬法,把土高高堆起,以別於平地。依《增一阿含經》卷十九所說,值得起塔供人禮拜的,只有佛、辟支佛、聲聞、輪王。真諦三引《十二因緣經》說,為如來起塔,可造露盤八重以上。菩薩、緣覺、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等漸次減少,至輪王則僅為一盤。又,《僧祇律》說,也可為凡僧起塔,但無露盤。往昔在迦毗羅衛國與舍衛國早有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塔之建造。相傳釋迦牟尼佛的遺骨(舍利)被分為八份,各各造塔供奉。其中之一由釋迦族所造的塔,近年在尼泊爾國境發現。此外,據說為阿難等佛弟子所造的全身塔或碎身塔,今尚在阿摩羅瓦齊、巴路特、山崎等地,據推定系公元前二、三世紀左右所建造,屬於阿育王時代的建築,如同山崎塔一樣,至今還保存著幾近完整的塔形。《雜阿含經》卷二十三記載,阿育王曾修繕拘那含牟尼佛等古塔,並造八萬四千新塔。屬於此一時代所造的塔,有半圓球狀的塔身,從其頂點穿一小孔垂直達地平面上,底部藏置舍利等遺物。周圍為禮拜道;外側設石欄,有四門。以寶蓋或寶瓶遮蓋在頂上縱孔。此即後世所謂的「相輪」。或在塔身半腹造步道以及階梯。石欄與四門有巧妙的雕飾,至於塔身的修飾就比較少。此後經三、四百年,佛教盛行於北印度,屬於此時所建造的塔,塔身是長圓筒形立在方形的基壇上,無石欄與四門,塔身與基壇周圍有裝飾。此類塔婆遺存於北印度、阿富汗、新疆等地,其中構造宏偉且比較完整的遺塔,是在北印度馬尼卡拉(Manikyala)的大塔。除了上述兩種之外,另有一類是後世流行於中國、日本等地的多重塔,此由《西域記》卷二〈犍馱邏國〉條所記載的迦膩色迦大塔之記事中可知。一般而言,造塔是為供奉遺骨,但也有為供奉佛的爪發、牙齒、缽衣之類而造塔。或在與佛陀一生行歷中主要事件有關的地方設塔紀念,如在佛生處、成道處等造四塔、八塔之類。又,有如在靈鷲山的登山道所設的下乘、退凡二塔。以上各種塔或是埋藏品不同,或是建造的目的不同,但同樣都設置在屋外的地上。印度古塔呈覆缽形(半球形),四周圍以欄楯,塔門敞開,建材為磚或石,其特色是平面直徑較塔身長。後來塔身逐漸增高,在山崎曾有遺迹留存。其後,此制傳入中國、日本,不僅促進磚或石造雁塔、喇嘛塔及木造塔婆(三重塔、五重塔等)的發展,更有木造多寶塔、石造五輪塔、寶篋印塔等新形式產生。此外,緬甸、泰國、錫蘭等地也有各具本國特色的覆缽式塔。現在仍遺存在新疆地區的古塔,與遺存在北印度的古塔,大體而言並無差異。同樣在方壇上置圓筒塔,但壇是二重或三重。在雕飾方面,由於塔已荒廢,故不得而知。在喀什噶爾北方與和闐北方也有保存比較完整的古塔。西藏的塔,肩部顯著的擴大,塔前有龕。緬甸、泰國、越南等地,塔的形狀,異於前述諸塔。中國早期的佛塔,從原來印度佛塔窣堵波的形制,即墓塔型的實心建築樣式,漸漸演變成有塔身、中空的精舍、塔廟形式。造塔風習或許是從北印度、新疆等地傳入我國,再加上風土民情的變化而發展成一種木造的塔。依據《佛祖統紀》卷三十六的記載,東晉成帝咸和五年,會稽永興的許詢舍宅,立崇化寺,造四層塔。北魏時,洛陽永寧寺的九層塔,號稱高百丈,極盡莊嚴。中國佛塔的最大的特色,莫過於可以登高眺覽,後來漸漸發展出多元的功能,如做為海上燈塔,或作為風水之用,與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密接在一起,而開展出多元的風貌。寺院?佛堂——供奉佛菩薩本尊之處寺院、佛堂是指安置佛像、經卷,供人禮拜的處所。在印度稱為「支提」(梵語 caitya),印度古來原用以指崇拜的對象,有時會被視為窣堵波(stu^pa)的同義字而混用。但是對於以窣堵波為本尊的構造特殊之祠堂,則特稱為支提堂或制多堂(caitya-gr!ha)。根據古代寺院的遺迹,我們可以看到印度早期的佛教建築,多在中央設方形佛堂,殿外有僧房圍繞,殿內正面則安置佛龕。建材系採石、磚、木三種。形式有僧院、佛堂、佛塔等分別。中國早期佛寺建築的布局,大致沿襲印度形式。爾後因融入固有的民族風格,遂呈現新風貌。其建材以木質為主,多設於平地或山中。創建於東漢明帝時的洛陽白馬寺,為中國佛寺的濫觴。西晉初年,京洛一帶造寺塔圖像而禮拜之風盛行,不少達官顯貴或舍舊宅,或於各地立寺塔。無論是印度或中國,到了後期的佛教建築,僧院、佛堂、佛塔這三種空間逐漸合而為一,佛寺建築內同時具有供禮拜的佛堂,僧人居住其中,佛塔安立於寺旁,成為佛教建築的標幟。不同的是,早期以修行教育的僧院建築為主體,後來漸漸變成以禮拜的佛堂為建築主體。三. 佛教建築的根本原理「能生隨類形,諸法之法相,諸佛與聲聞,救世因緣覺,勤勇菩薩眾,及人尊亦然,眾生器世界,次第而成立,生住等諸法,常恆如是生。由具智方便,離於無慧疑,而觀此道故,諸正遍知說」——《大日經》卷五佛法中探討世界的平面現象,以「三科」來統攝法界一切萬象,即:「蘊」、「處」、「界」三科。佛法將生命的身心質素歸納為「色」、「受」、「想」、「行」、「識」等五蘊,從此再向外擴展,而有「十二處」,依眼、耳、鼻、舌、身、意六處(根),與外境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相應,而形成再加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的作用,而後才能分別了知。從五蘊、六處與六境的相應,而形成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及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十八界。佛法的修行路徑,依於人類的身心條件而形成。楞嚴經二十五圓通法門正是最好的例子。人在法界中出生,成長為人,具有六根,與六塵、六識的作用。如何在身而為人所具有的條件因緣,依此而修證?我們必須深刻了解自身所擁有的修件與狀況而從無明回修覺證。在《楞嚴經》卷五中,以二十五位阿羅漢、菩薩,各自宣說其個別的修行方便,分別是六塵、六根、六識及七大,共為五十五種修行法門。如:憍陳那五比丘是「於音聲悟明四諦」,從音聲入道,是聲塵圓通,香嚴童子,是因燒瀋水香,觀察香氣「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銷發明無漏。」這是以香塵入道。而跋陀婆羅則是洗浴時,「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而證得無學。而最著名的,則是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以耳聞聲而入道。楞嚴經二十五圓通,讓我們體悟到身心六根和所接觸外境,及意識在其中的了別,所產生的深刻感通,交互影響,凡人茫然不覺,墮入輪迴,善學者以此入道,對菩薩行者而言,則是度化眾生的無比方便了!在密教的宇宙觀中,則以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元素,來統攝宇宙萬象,而這六大元素,同時也是形成我們生命的六種根本要素。在這六大中,地大具有堅性的特質,能任持承載萬物。水大具有濕的特性,能收攝萬物。火大以暖為特性,能成熟萬物。風大以動為特性,能增長萬物。空大以無礙為特性,作用是含容不障萬物。識大的特性為了別周遍,作用則是決斷。這六種要素所以被稱為「六大」,是因為它們能周遍一切的緣故。如果以我們自身來觀察,像骨骼、肌肉等,就可歸為地大所形成,唾液、血液等液體,則屬於水大,體溫屬於火大,呼吸屬風大,身體的空隙屬於空大。自身與外境是完全統一無二的。我們身體的地、水、火、風、空,與外界的地、水、火、風、空,是外世界與內世界的統一。我們自身身心、人生與宇宙,都是同體一如的法界本質與現象。四.幸福建築——極樂世界的建築理念「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佛說阿彌陀經》在現代建築的理論中,建築幸福性的概念,逐漸受到重視,哈佛大學的生物學者威爾森(E.O. Wilson)所倡導的「親生命性」(biophilia)成為其中重要的理念。威爾森的領域是研究舒適度與生理反應、人類進化生態學,及環境心理學。環境對生理與心理狀態的影響分析,開始逐漸被運用到建築物上,「幸福建築」將是未來建築的重要思惟。而佛教的極樂世界,可以說是幸福建築的最佳典範。在《無量壽》經中記載,極樂世界的建立者阿彌陀佛,熟知十方諸佛的凈土,發起殊勝的四十八願,要建立法界中最快樂舒適的修行環境。從這個觀點來看,阿彌陀佛可說是一位「建築師佛」,將十方諸佛的凈土作了總攝比較,總集其中的優點,建立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深刻了知環境對生理和心理狀態的影響,而將其運用到凈土中的各項建築設計,祈願大眾在身心舒適和悅的狀態下,每天「高高興興學佛,快快樂樂成佛」,自然圓滿成就。幸福建築的兩個重要元素,除了「親生命性」之外,還有「仿生態建築」。在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裡,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具體的呈現。極樂世界的仿生態建築在《阿彌陀經》中記載,極樂世界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這些奇妙之鳥,白天及夜晚都唱和著雅音,令人身心愉悅,但這些鳥卻不是真實的。佛陀告訴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三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這些鳥是阿彌陀佛為了讓眾生感覺舒適,身心柔軟,易於受法而營造的環境。除了各種珍貴美麗的鳥類之外,極樂世界裡處處都有繽紛美麗的寶蓮花,遍滿整個佛世界,經中描寫:「池中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極樂凈土種滿了無量的樹木,同樣也是七寶所成,有金樹、銀樹、琉璃樹、玻璃樹、珊瑚樹、瑪瑙樹、硨磲樹,這些寶樹枝、葉、莖都能相順相當而不雜亂相斥,彼此光芒相映射,當清風徐來時,就會發出自然相合的樂聲。當凈土中的居民眼睛看到道場樹,耳聞其音,鼻知其香,舌嘗其味,身觸其光,心以法緣,都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轉,至成佛道,而且六根安定,不會因為執著這些快樂而造成後續的煩惱。幸福建築的先行者娑婆世界中的日常生活,有種種不足,日新月異的科技,不斷提高生活的便利性,讓這種缺憾得以補足。極樂凈土眾生的食、衣、住、行,與娑婆世界極為不同。首先,極樂世界的居民,並不需經過母親辛苦懷胎而出生,而是從蓮華中自然化生。他們也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為三餐奔波。但如果希望飲食的時候,隨著心念即可自然化現。在穿著上,也是心念所及,就會自然出現心所想的美妙衣服。極樂世界居民的住宅、宮殿等建築物,都能隨著心意而變化外形、顏色、高度、大小。需要任何珍寶裝飾,也都能隨意所欲,應念即至。極樂凈土的生活設施也極為貼心,以七寶建造的浴池,池中有八功德水,清凈香潔,不但能療飢,還能長養內外身心。寶池中的水還會依照使用者的心意,自動調整水位、水溫,能使人開神悅體,盪除心垢。浴池岸邊有栴檀樹,花、葉垂布,香氣熏人,池上有蓮花,大如車輪,不同顏色的蓮花閃動各色光明,香氣撲人。隨著眾生的根機所應聽聞而歡喜無量,並且能隨順清凈,而離欲寂滅,入於真實之義。凈土中到處充滿自然快樂之音。在交通方面,極樂世界的眾生都具有神足通,可以在一念之間越過他方佛土,何況是在本國中來往,不需要任何交通工具,自然也不會有廢氣污染的問題。「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這裡的眾生,沒有一切痛苦,只有受用種種快樂,是真正的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深刻了知環境對人的身心影響,善用建築美學,讓眾生在舒適的狀態下,安心修行,進而開啟清明的自覺,可以說是具體實踐了究竟的「幸福建築」。五.覺性在未來建築中的位置「彼諸菩薩及聲聞眾,若入寶池,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欲令至膝,即至於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頸,水即至頸;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還復,水輒還復。調和冷暖,自然隨意,開神悅體,除心垢,清明澄潔,凈若無形。」——《佛說無量壽經》卷上21世紀建築所關注的兩個重點:第一,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需要大家全面覺醒著手保護;第二,則是人類數字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網路、計算機幾乎無所不在地溶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後者特別是「明日建築」(Architecture of Tomorrow),也就是未來型建築所關注的重點。2003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建築與規劃學院邀請歷屆普立茲克建築獎,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終身成就獎等數十位國際建築菁英,針對21世紀初期建築美學、都市、政治等各項議題提出展望。其中人體、感官、數字等議題都包含在其中。疾速數字化的人類未來,正是許多正在探索未來的建築設計思想家們關心的議題。1999年,微軟公司的總裁比爾蓋茲在台灣發表了「二十一世紀─數字神經系統」的專題演講。事實上,在前往二十一世紀的過程,就是將我們自身生命系統外化的歷程。在這歷程中,讓原本在我們身體內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識的傳導系統,透過了潛在自我意識的不斷投射導引,並藉由與我們身體「地、水、火、風、空」五大質素同質的外在世界,而重顯外化我們的內在系統。比爾蓋茲提出了數字神經系統,我們可預見將加速這個內外同化的過程。但在此處,如果沒有注意到心靈與覺性的重要,有可能在內外同化的過程中,使我們眩惑於外化物質的影相,而產生心靈認知的物化,更在物化意識的指導下,使我們的心靈全然物化了。當時,我寫了一篇專文「覺性在數字神經系統中的位置」來響應比爾蓋茲所提出的觀點,以對實相的了知,認知一切的萬相根本都是因緣所成;計算機是空、網際網路是空、數字神經系統當然也是空;因為一切見空故,所以諸法得以成就,也因此「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了。或許,這樣的認知,才是穿透這二十一世紀電子帷幕的實證禪觀,也是電子介面彌天蓋地地網住我們時,我們所展現出的自主的莊嚴。因此,在未來的明日建築當中,必須置入覺性的數字與網路,讓我們的生命不斷地內觀自省,隨時體現自己生命的覺證,不要讓無明的數字網路大海,吞沒了自身的生命。或許,在明日建築當中,覺性的設計置入,應是未來公共建築與私人住宅的重要思惟。六.地球曼荼羅--佛教的深層生態學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諸佛子!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塵數所依住,所謂:或依一切莊嚴住,或依虛空住,或依一切寶光明住,或依一切佛光明住,或依一切寶色光明住,或依一切佛音聲住,或依如幻業生大力阿修羅形、金剛手住,或依一切世主身住,或依一切菩薩身住,或依普賢菩薩願所生,一切差別莊嚴海住。諸佛子!世界海有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所依住。」——《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七所謂五支金剛蘊 世間共許五等覺 一切界及一切入 即是菩薩之壇城地乃佛眼水我執 火是白衣風度母 空為法界自在母 三界無始佛凈土世間所有一切法 除佛之外更無有 若於佛外別有法 佛亦未曾自證得——《幻化網秘密藏續》根本續第二品面對全球氣侯變遷所造成的風災、水災等巨大天災,日前甫於哥本哈根落幕的聯合國氣侯高峰會格外引人注目。2009年12月,我到美國弘法,抵達休斯敦時,遇上了美國九0年之後最嚴重的大風雪,班機差點無法降落。當地人說,這是休斯敦二十年來最大的一場雪。不只是美國,最近法國北部的大雪,造成聯結英國與歐洲大陸的「歐洲之星」列車在隧道內故障,並連續三天停駛,擠滿車站的人潮,讓人聯想到電影「明天過後」—由於全球暖化所引起氣侯災難,使人類瀕臨毀滅的電影情節。人類是地球生物中最聰敏者,幾乎主導著生命界的前進。人類工業文明不過是這一兩百年當中才得到快速發展,卻耗用了地球上最龐大的資源,而且為地球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傷痕。當大地開始反撲,危及我們的生存空間時,人類才開始痛定思痛,體悟到地球是一個共同的生命體。近代提倡生態保育的始祖李奧波(Aldo Leopold),其經典之作《砂地郡歷志》(A Sand County Almanac),被生態保育界奉為聖典。他認為大地是個有生命的全性有機體,其中的每一件事物,與任何其它事物均有關聯和依賴性(interrelated and interdependent,他認為此即華嚴宗所說的「相即相入」),由此組成了一個有情與無情世界的「生命共同體」。在現代的建築理論中,「永續建築」的觀點開始受到重視。永續建築包含了三個基本的目標:第一,與大自然和諧共存來提升人類居住需求的層次。第二,運用生態法則來設計融入建築。第三則是哲學性的問題,思惟人類過去如此濫用資源,現在是否還有資格享受舒服的生活方式?永續建築的基本理念,顧名思義,就是人與環境如何長期和諧共生的建築型態。永續建築,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活的建築」。BNIM建築師事務所的傑森?瑞克?麥克里南(Jason Frederick Mclennan)提出這個概念。他認為未來型的建築,必須是「活的建築」,它所需的水與能源必須能自給自足,要達到零污染的目標,和健康的生態系統一樣,能促住所有居住者、使用者的健康幸福。中國的佛性論發展,從大乘《大般涅槃經》傳入後,從道生高唱一闡提成佛開始,再來提出「草木有性」者,為三論宗的吉藏,及至唐代天台宗湛然確立「無情有性」,可是發展到了頂點。「無情有性」說,認為一切眾生皆可成佛,包括了草木、瓦石等植物及大地等,皆有佛性,佛法在其中所展現對生命的平等尊重,對西方「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有極大的啟發。現代環保運動和生態哲學的發展過程中,深受佛教大乘教義的影響,例如:眾生平等的思想,草木瓦礫有情,華嚴宗圓融無礙的機體哲學,禪宗強調的與自然和諧的活方式等。習禪的生態學家艾肯(Robert Aitken)所提出的環保倫理觀中,認為「瓦石和雲都有其生命權」,他認為:人類必須和萬物建立親密關係。要達到這個境界,人類必須捨棄以人為本位的執著。環境是我們心的影子,種種污染環境的毒物,都是我們心的影子,人類心中的貪瞋痴經過轉化,投射在我們周遭的物質環境上。二十多年前,我提出「宇宙一合相的環保觀」的理念,也就是依無我而了解脫去自我中心,以全生態的觀點來看環保;所以在此能發現整個地球是一個生命體,有機地存活著。而由此亦能發現整個宇宙的共體生活與宇宙自體發展;如此才能預防在未來的太空出現環保問題。讓全體宇宙共生共榮臻於極樂。在九0年代,我曾提出「修補地球」的概念,現在,我認為必須有更深層的思惟,而提出「地球曼荼羅」的概念,乃至禪的星球與覺性行星。曼荼羅(梵名maala)是「壇城」、「中圍」之意,有獲得心髓或本質的意思,這即是指獲得佛陀的無上圓滿覺悟之意。同時曼荼羅也被認為是「證悟的場所」或「道場」之意,所謂道場則是設置壇場以供如來、菩薩聚集的場所。「地球曼荼羅」的概念,體認到地球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我們的呼吸與地球的呼吸是那麼緊密和諧的,我們的呼吸與動物、植物的呼吸是那麼貼近的,人類與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是整個生態同生共榮的。「地球曼荼羅」的概念,除了將地球當作一個活的生命體之外,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圓滿覺悟的佛陀,在地球上共同生活、聚會,宛如金剛界、胎藏界一會又一會的曼荼羅。立足於眾生全佛的立場,再具體落實人間,如何使地球成為一個美麗的覺性星球,居住於其中的一切生命,都能臻於至真、至善、至美的圓滿大覺。佛法的無常觀、緣起觀,讓我們對「永續」的概念有更加深入的思惟。「永續」有一種「無常性」存在,也就是永遠伴隨著緣起的條件不斷地調整,與時俱進,日新又新。我認為佛法的覺性建築,必須具備三個核心的特質:生活性、緣起性及升華性。因此,我提出以禪的覺性精神,來作為從「心」到「身」到「境」的統合,以禪的建築,建立禪的小區,構築完整的「生態覺性生活圈」,其中包含了完整的永續建築架構、綠色有機的完整生活模態與生命升華的禪生活,並以此為基礎,構築禪的總體生活圈,而成為禪的城市,乃至建構禪的星球形成美麗的地球曼荼羅,乃至覺性的行星,居住於其中的生命,就猶如諸佛菩薩在其中共同生活、聚會、修行。讓我們乘著地球這艘美麗的宇宙飛船,永續在宇宙中航行,將地球最珍貴的覺性精神,貢獻給整個宇宙!(刊於《佛教觀察》總第八期,2010年1月)
推薦閱讀:

建築模板怎麼才能使用更長久,快來看看吧
故宮有9999間半房子,為什麼沒有廁所?
【部品】SP預應力空心板
軟體SU:簡介、安裝以及設置
喪屍從何而來,一切都要從這個神秘的建築開始說起

TAG:建築 | 佛教 | 空間 | 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