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蘭亭序》的印章與題跋丨喻革良細品蘭亭之八

《蘭亭序》的印章與題跋丨喻革良細品蘭亭之八

前面主要講了《蘭亭序》的來歷、流傳、文章、書法與塗改,都是《蘭亭序》本體的內容。下面談的印章與題跋,都是在一千多年的流傳過程中不斷附加上去的,正是這些有幸收藏、保存、研究、鑒賞、題跋的有緣人的印章與題跋,我們可以清晰地分析出《蘭亭序》的流傳情況。可以讓我今天有機會與證據,來分析他們得到或看到《蘭亭序》墨跡的心態與舉止,這真是蠻有意思的事情。

這裡我先列一下題跋的順序,大致可知收藏、鑒賞與題跋的脈絡:

第一紙上第一個跋是1076年長樂許將兩行題,後邊是王存禮等10人宋元豐年題記。

第二紙上是南宋永陽清叟跋,和1295年趙孟頫的跋。

第三紙上是1293年郭天錫的跋,和同年鮮於樞的跋。

第四紙上是1294年鄧文原題。

第五紙上是元天曆二年(1329年)吳顏輝(吳炳)題。後邊是1345年王守誠的題。再後又是吳炳1347年題。

第六紙為明嘉靖五年三月明李廷相題跋,後邊是明項元汴題。再後是1577年明文嘉題跋。

第七紙即跋尾,1577年明項元汴題。

下面聽我慢慢道來。

在談《蘭亭序》的印章與題跋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書畫上鑒藏印的來歷與作用。

在歷代書畫名跡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印章,這些印章大都是後人的鑒藏印。

最早的書畫鑒藏印,據記載是在東晉王羲之那個時期,可惜我們目前已經看不到王羲之那個時代的印章,在王羲之流傳的法帖中,看到的印章都不是王羲之本人的,而是後世收藏者,鑒賞家蓋上去的。我們今天能夠見到的鑒藏印,最早是在唐代。唐太宗李世民收藏鍾繇、王羲之、王獻之等人的書畫作品幾百卷,裝幀為卷帙,他請虞世南、褚遂良等書法家鑒別真偽,然後以「貞觀」印鈐蓋中縫,作為識別標記。

皇上喜歡,必定群臣仿效,私人鑒藏印也大量湧現,當時虞世南就刻有「虞世南」姓名印,褚遂良刻有「褚氏」姓氏印。五代及宋,承前啟後,鑒藏印更多。宋徽宗趙佶是獨創「瘦金體」的大書法家,當時內府常見的書畫鑒藏印就達十餘方,有「御書」葫蘆印、「雙龍」圖印、「內府圖書之印」等七方連用最具特色,而且每方印都有固定的位置。南宋高宗更是廣泛搜羅,使紹興內府的收藏大增,高宗的鑒藏印也有20多方,其中最常用的有「紹興」印,這讓我這個紹興人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興奮感。

宋代的私人書畫收藏很發達,米芾既是大書法家,又是大鑒賞家,他自用的印有上百方,分好幾個檔次,其中「辛卯米芾」、「米芾之印」、「米芾氏印」等六方玉印,是最上檔次,如果蓋上這幾方印,那麼這件書畫必是絕品。南宋則以賈似道的鑒藏印為最著名,許多名畫法帖中都有可以看到賈似道的鑒藏印。

元代書畫家印章以趙孟頫為最多。明代以項元汴鑒賞印為最多。

清代乾隆皇帝有在所藏書畫上題款鈐印的癖好,鑒藏印數不勝數。「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芨」、「三希堂精鑒璽」等八方較常見,收藏於乾清宮、寧壽宮、養心殿、御書房等不同地點的,還會加蓋那個地方的鑒藏印。他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所以還有「古希天子」印章。

乾隆皇帝御印

清代的私人收藏印更是不勝枚舉,只要看到有陳定、梁清標、孫承澤、曹溶、高士奇、怡親王永祥、安岐、繆曰藻、謝希曾、吳榮光、畢瀧、畢沅等人的收藏鑒定章,這些書畫大都是上品,因為他們都收藏鑒定的高人。到近現代,就更多了。

一幅流傳有序的書畫佳作,少不了作者的款印和閑章,再就是歷代的鑒藏印。

鑒藏印的鈐蓋部位是有一定規律的,手卷大都在本幅前後下方角上,偶有鈐在上邊角上的。長卷的接縫處往往有鑒藏家的騎縫印。掛軸、冊頁等總鈐在本幅左、右下角或兼及上角、裱邊上的,位置如果不對就有問題。像宣和七璽、乾隆五璽更是有嚴格的規格。還有一些私人收藏家,也有自己的鈐印習慣,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鑒別書畫的真偽。

關於《蘭亭序》的那些題跋與印章

且等下篇

《蘭亭序》中趙孟頫的印章與題跋丨喻革良細品蘭亭之九


推薦閱讀:

一筆一畫示範《蘭亭序》,精彩!
《蘭亭序》真跡,最全單字版(一字不落),324個字珍藏 轉載

TAG:印章 | 蘭亭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