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會被人笑話的600個文學典故(三)
06-03
不知道會被人笑話的600個文學典故(三)散文 第一章(4) 清朝劭長蘅在《守城行紀時事也》中用到:「縱令消息未必真,杞人憂天獨苦辛。」 冰釋 典出《老子?十五章》: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道」被老子認為是世界萬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東西都是從「道」中演變出來的,而那些得「道」的人更是老子崇拜的對象,他稱讚那些得「道」的人能夠知道玄妙的東西,生活中如果出現了困難的事情,他們都會按照自然的規律來處理,這些人為人謹慎,做什麼事情都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一樣,行動洒脫,就好像冰塊緩緩消融一樣自然。 後來人們就把「渙兮其若凌釋」總結成了「冰釋」這一詞,在這裡指的是冰雪消融的樣子。現在人們多用來形容矛盾、誤會得到了化解。 晉朝杜預在《春秋經傳集解序》中用到:「渙然冰釋,怡然理順。」 《老子》簡介 《老子》,又稱《道德經》或《五千言》,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重要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所撰寫,《老子》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沒有分章節,後來為了劃分書中的內容,就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八十一章。書中主要闡述老子的思想,他認為「道」是世界的根本所在,人們要像修鍊自己的身體一樣來修鍊自己的思想,還指出要建立好的政治制度就要遵循「道」的規律,順因這些規律,做到無欲無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長地久 典出《老子?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一天,有人來向老子請教問題,說:「為什麼古代的那些聖人能夠長久地被人記住呢?」老子回答說:「因為天地沒有自私的心,他們不會生長,也就不會消亡,所以能夠長久地存在,而那些聖人,也是因為他們忘記自己的利益,一心只為別人著想,就像大禹為人民治水,八年在外辛苦勞作,三次路過家門口都沒有進去,所以人民擁戴他為天子,後人永遠地記住了他,使他就像天地一樣長久地存在。」 後來,人們就用「天長地久」來形容時間悠久,永遠不變。現在多用來指愛情永恆不變。 唐朝白居易在《長恨歌》中用到:「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典出《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在本章中,老子主要講述了「自然無為」的人生哲學。他認為,自然的規律是柔弱不爭的。如果勇氣建立在妄為蠻幹的基礎上,只會遭到殺身之禍,如果勇氣建立在謹慎的基礎上,就可以活命。勇與柔應該相結合,人們才會得到益處,而勇與妄為相結合,人們就會遭受災禍。同樣是勇,利與害就截然相反。自然界的萬事萬物只要依照自然的規律變化和發展,都會有好的結果。 在這裡「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是指天道像個廣大的網,如果按自然規律,就不會漏失。現在人們多用它來形容如果觸犯了法律,就難以逃脫法律的制裁。後人也將「天網恢恢,疏而不失」用做「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表示同樣的意思。 唐朝呂岩在《哭陳先生》中用到:「天網恢恢萬象疏,一身親到華山區。」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又稱老聃,楚國苦縣(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人。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是我國傳統宗教道家學派創始人。相傳他的母親懷了他72年,後來在腋下將他生了出來。老子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txt電子書分享平台 書包網 散文 第一章(5) 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周國都洛邑,也就是現在的河南洛陽,擔任任藏室史。他博學多才,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到洛邑向老子學習知識。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關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最後不知所終。 寵辱不驚 典出《老子?十三章》: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老子在這一章里講述了人的尊嚴問題。他提出了「貴身」的思想,論述了寵辱對人身的危害。他認為,一個理想的統治者,首要在於「貴身」,不胡作非為,只有珍重自身生命的人,才能珍重天下人的生命,也就可以使人們放心地把天下的重責委任於他,讓他擔當起治理天下的任務。 在提到「寵辱」問題的時候,他說:人們得到寵愛後就會感到格外驚喜,而失去寵愛的時候則驚慌不安。而受寵和受辱都會對人造成傷害,受辱的人,因為那些侮辱會讓自己的自尊受到傷害。得寵的人,不想失去寵信,就會去犧牲自己的尊嚴來維持著這份寵信。只有未經受任何辱與寵,他才會在任何人面前都可以傲然而立,保持自己完整、獨立的人格。」 後來人們就總結出成語「寵辱不驚」來形容受寵受辱都不放在心上,不因個人得失而失去自己。 晉朝潘岳在《在懷縣》中用到:「寵辱易不驚,戀本難為思。」 禍起蕭牆 典出《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春秋時期,冉有和子路都是孔子的學生,他們為魯國的執政者季氏當家臣。有一次,季氏想要攻打弱小的鄰國顓臾。冉有、子路兩人就來找到孔子,想聽一聽他的看法。孔子聽了這件事以後,就嚴厲地批評他們說:「魯國的國君曾經任命顓臾的國君主持東蒙山的祭祀,而現在,季氏為什麼要去攻打他呢?」冉有回答說:「這件事是季氏想要做的,我們兩人只是臣子,也沒有辦法呀。」孔子說:「你的話錯了,老虎犀牛從籠子里逃了出來,龜殼美玉在盒子里毀壞了,這應責備誰呢?」 冉有說:「顓臾這個小國,城牆堅固,而且離魯國很近。現在不把它佔領,日後一定會給子孫留下禍害。」孔子說:「依我看,季氏最大的隱患不再顓臾那裡,卻在蕭牆的裡面,在季氏兄弟之間呀。」不久,季氏兄弟之間果然發生了內亂。 「蕭牆」是指古代宮室內當門的小牆,後人就用「禍起蕭牆」來比喻內亂。 清末蔡東藩在《民國演義》中用到:「不照這麼辦法,恐禍起蕭牆,勢且波及全國,總統不如通權達變,暫歇風潮為是。」 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由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的弟子們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要的敘述方式,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們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現在保存的《論語》一共20篇,共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當時人們談論之話語約444章,記錄孔子的弟子們相互談論的話語共48章。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練,含義深刻,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於變化,娓娓動人,是先秦散文重要的代表著作。 四海之內皆兄弟 典出《論語?顏淵》: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孔子有一個弟子叫司馬牛,有一天,他向孔子請教說:「老師,一個人如何才能成為君子?」孔子回答說:「不憂愁,不害怕,這樣就可以了。」司馬牛還是不能理解,又問道:「不憂愁,不害怕,就能做君子嗎?」孔子耐心地解釋說:「君子懂得經常反省自己,所以心地坦蕩,那他還有什麼憂愁的呢,還有什麼害怕呢。」司馬牛告別了孔子,遇見了師兄子夏,他憂愁地說:「別人都有兄弟,而我沒有,這多麼令人傷心呀!」子夏聽了,安慰他說:「君子謹慎認真,對人又謙恭有禮,這樣的人四海之內都願意來做他的兄弟啊,你怎麼還會發愁自己沒有兄弟呢?」 散文 第一章(6) 後來,人們就用「四海之內皆兄弟」來形容普天下的人,都像親兄弟一樣。 明朝徐渭在《英烈傳》中用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便收了罷。」 名正言順 典出《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利。春秋時候,孔子擔任魯國的大司寇,代理相國的職務。有一次,齊國的國君景公送給了魯定公80位美女,魯定公從此沉迷於這些美女之中,不再關心朝政了。孔子十分失望,就在弟子子路的建議下來到了衛國,衛靈公個聽說大學者孔子來了,十分高興。孔子的弟子們看見老師有了落腳的地方,也都很高興,就問孔子:「如果在衛國做了官,你首先要做什麼呢?」孔子說:「我認為首先要糾正名分,做到名正言順,名義要正當,說話要合理,這樣才會得到老百姓的信賴。」不料,衛靈公並沒有重用孔子,孔子在衛國沒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十分沮喪,不久就離開了衛國。 後人用「名正言順」來指做某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 元朝鄭德輝在《倩女離魂》中用到:「小生得官回來,諧兩姓之好,卻不名正言順。」 孔子簡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他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也就是今山東曲阜市東南的魯源村。逝世後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還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有「萬世師表」之稱。 孔子在政治上沒有什麼作為,只在魯國做了三個月的司寇,後來因為魯國國君的猜疑,離開了魯國。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傳授弟子上面,他打破了教育的壟斷,開創了私塾的先河,使很多貧困的人也得到了教育的機會。他帶著弟子周遊列國,宣揚自己的主張。據說他的弟子共有三千多人,而其中最出色的有七十二位,這些人都成為了各個國家的棟樑。 道聽途說 典出《論語?陽貨》: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春秋時候,有一個叫艾子的人。有一天他從楚國回到齊國,剛進城門就碰見了老朋友毛空,毛空非常愛說大話,他神秘地對艾子說:「我聽說有一個人家的鴨子,一次下了一百個蛋。」艾子聽了說:「這不可能吧。」毛空趕緊改口說:「那可能是兩隻鴨子。」艾子說:「那也不可能下一百個蛋呀。」毛空又改口說:「那可能是三個、四個或是五個吧。」艾子依然不相信。過了一會,毛空又說:「就在上個月,天上突然掉下一塊肉,那塊肉有三十丈長,十丈寬。」艾子還是不相信,毛空就說:「那就算十丈長好了。」艾子實在忍無可忍,就對毛空說:「天上怎麼可能掉下肉來,這都是你親眼所見嗎?你說的那隻鴨子是哪一家的?那塊肉掉在了什麼地方?」毛空被問得答不上來,只好說:「這些都是我在路上聽來的。」艾子聽了哈哈大笑,轉身離開了。 孔子在對弟子講這個故事時說:「從道路上聽來的一些沒有根據的話,四處傳播,這樣是沒有道德的。」 後來人們就用「道聽途說」來指聽別人說的沒有根據的傳聞。 清朝李汝珍在《鏡花緣》中用到:「妹子道聽途說,不知是否?尚求指示。」 簞食瓢飲 典出《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子有學生三千多人,其中最出名的有七十二人,而顏回又是他最喜愛的一個弟子。顏回十分尊敬孔子,對孔子的教導嚴格地遵守。孔子常常對別人說:「自從我收了顏回做我的學生,其他的學生對我都更加尊重了。」有一次,孔子問顏回:「你家裡困難,房屋又十分狹窄,為什麼不憑藉著你的才學去求一官半職呢?」顏回說:「我雖然沒有很多的錢,但是保證自己的吃穿已經夠了,有的時候還可以琴瑟娛樂一下,同時還能學到老師那麼多的學問,何必去做什麼官呢?」孔子聽了,感慨地說:「顏回用竹子做的碗來吃飯,用木頭做得瓢來喝水,住在簡陋的房子里,這樣艱苦的條件,顏回依然能夠快快樂樂地生活,他真是一個賢德的人呀!」最後,顏回跟著孔子不斷地學習,最終成為了孔子最著名的學生之一。 散文 第一章(7) 後人將「一簞食,一瓢飲」簡化成「簞食瓢飲」,形容極為清貧的生活。 唐朝韓愈在《與李翱書》中用到:「而又有簞食瓢飲,足以不死。」 顏回簡介 顏回,春秋末期魯國人,字子淵,也叫顏淵,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顏淵以德行著稱,《雍也》說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他為人謙遜好學,從不亂髮脾氣。他十分尊重老師,對孔子的每一句話都嚴格地遵守,每件事情都認真地去做,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可是不幸的是他很早就死了。從漢代起,顏回就被列為孔子門下七十二位弟子之首,在祭祀孔子的時候,只有他能和孔子獨享祭祀。此後歷代的統治者都不斷地冊封他。唐太宗時封他為「先師」,唐玄宗尊為「兗公」,宋真宗加封為「兗國公」,元文宗又尊為「兗國復聖公」。明朝嘉靖年間又改稱為「復聖」。山東曲阜還專門為他建立了「復聖廟」。 一匡天下 典出《論語?憲問》: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祍矣。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貢說:「為什麼人們總是說齊國的丞相管仲是賢能的人呢?齊桓公殺死了管仲的主人公子糾,管仲不但沒有為主人報仇,反而去輔佐齊桓公。」孔子說:「管仲輔佐齊桓公,使齊國的實力不斷增強,在諸侯中稱霸,並使得天下走上正道,老百姓到了今天還享受他的恩惠,如果沒有管仲,恐怕我們今天也要披頭散髮,被少數民族奴役,難道管仲這樣的人,也要像老百姓那樣遵守小節,在山溝里為了主人而殉情自殺嗎?」子貢聽了,羞愧地低下了頭。 後人就用「一匡天下」來指糾正混亂的局勢,使天下安定下來。 明朝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用到:「先生自比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 入堂入室 典出《論語?先進》: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孔子的弟子中,子路性格粗獷,喜歡武力,雖然孔子經常給他講授知識,希望他能夠變得溫和一點,但是,由於本性難改,他還是經常露出本性。子路非常喜歡彈奏樂器,有一天,子路在孔子家裡鼓瑟,聲音中充滿戰爭的氣息,使人好像聽到戰場上的喊殺聲。於是,孔子就批評說:「子路這麼演奏音樂,怎麼能讓他做我的弟子呢?」孔子的弟子們聽出孔子對子路的批評,就不再尊敬子路了。其實孔子批評子路,正是對他的愛護,弟子們顯然沒有明白孔子的用心。孔子知道這種情況後,就對其他的弟子說:「子路的學問已經達到了正大光明的地步,只是沒達到深入精微的境界罷了。」經孔子這麼一解釋,大家都改變了對子路的看法。 後來人們就用「入堂入室」來比喻學識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逐步達到很高的成就。 《漢書?藝文志》中用到:「賈誼登堂,相如入室矣。」 子路簡介 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是魯國卞人,孔子的得意門生,他以擅長政事而聞名。子路為人伉直魯莽,喜好武力,而且對自己的父母非常孝順,他跟隨孔子除了學習知識以外,還為孔子趕車、做侍衛,隨孔子周遊列國,保護孔子的安全,深受孔子的器重。孔子讚揚他說:「子路好勇,聞過則喜。」孔子在擔任魯國司寇的時候,子路就擔任了季孫氏的宰,後來又做了衛國大夫孔俚的宰。魯庄公元年,孔俚的母親伯姬就與別人商量,想立自己的弟弟蒯聵為衛國的國君,就脅迫孔俚殺死衛出公,衛出公聽到這個消息後,就逃出了衛國。子路在外邊聽說了這件事情以後,就趕回來去見蒯聵,斥責蒯聵殺君奪位。蒯聵聽了以後十分生氣,就命士兵用兵器打落了子路的帽子,子路氣的目毗盡裂,嚴厲喝斥蒯聵道:「君子死,而冠不免。」然後自己戴好帽子,後來被蒯聵殺害了。 散文 第一章(8) 見危授命 典出《論語?憲問》: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春秋時期,孔子傳授了很多弟子。有一天,學生子路問孔子:「怎樣才能做一個完美的人?」孔子回答道:「如果有臧武仲(魯國的大夫)那樣的聰明,孟公綽(魯國的大夫)那樣的自制能力,冉求(孔子的弟子)那樣的多才多藝,再加上禮樂的修養,這樣也就可以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了。」子路說:「這樣的人很難達到呀。」孔子接著說:「現在何必要求自己成為一個完美的人呢,現在的人,只要看見金銀珠寶就能想起道義,不去貪圖那些珠寶,遇到國家或君王有危險的時候,肯付出生命,處在困境的時候能夠想起自己曾經的諾言,這樣就是一個完美的人了。」 後人就用「見危授命」指在危急關頭勇於獻出自己的生命。 清朝淮陰百一居士在《壺天錄》中用到:「慨自烽煙告警,見危授命,而儘力王事者,有幾人哉!」 君子固窮 典出《論語?衛靈公》: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春秋時候,孔子經常帶著弟子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主張,有一次,他來到衛國,但是沒有得到衛王的任用,於是他就離開衛國前往陳國,孔子一行來到陳國境內,糧食都吃光了,隨從的人餓病了,不能起來行走,孔子的弟子子路氣沖沖地來見孔子,問到:「君子也有窮困的時候嗎?」孔子說:「作為君子應該能夠安守貧困,而那些小人一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想盡一切辦法去擺脫困難,為此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了。」子路聽了,低著頭回到隊伍中去了。 後人就用「君子固窮」來指君子能夠樂於守護貧窮,不會因為苦難而失去自己的節操,不為財物所誘惑。 魯迅在《孔乙己》中用到:「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君子固窮』,什麼『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言偃簡介 言偃,字子游,又稱叔氏,春秋時期常熟人,是孔子弟子當中唯一的一個南方弟子。他22的時候就離開家鄉來到北方,拜在了孔子門下學習知識,他謙虛好學,擅長文學,經過努力的學習,成為了七十二聖賢之一,後來他擔任魯國的武城宰,他用禮樂教化百姓,使得他治理的地區到處能聽到弦歌的聲音,孔子知道後就大力地讚揚了他。後來他學成以後,回到了南方,將孔子的學問傳播到了那裡。跟隨他學習的人不計其數,對吳地文化的繁榮做出了很大貢獻,他被稱為傳播東南文化第一人。唐代以後,他不斷地被統治者冊封,被封為吳侯、吳公、吳國公及先賢言子等,清朝康熙年間,皇帝設立了五經博士,就招來他的後代做其中一個博士。 暴虎馮河 典出《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有一次,孔子對弟子顏淵說:「如果君王用我,我就去為君王服務,替天下的百姓做一些事情,如果君王不用我,我就隱藏起來,我的這些弟子之中,也只有你和我能這樣做了。」孔子的另一個弟子子路聽了,感覺孔子有些偏向顏淵,心中不服氣,就對孔子說:「老師,如果讓您統帥三軍,您會和誰在一起?」孔子聽了,就對子路說:「有的人會赤手空拳去打老虎,沒有船隻的時候就蹚水過河,這種死都不後悔的人,我是不會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遇事謹慎,能辦成事的人在一起。」子路聽了,羞愧得低下了頭。書包網 www.bookbao.com 散文 第一章(9) 後來,人們就用「暴虎馮河」來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 元朝關漢卿在《魯齋郎》中用到:「俺張孔目怎還肯緣木求魚,魯齋郎他可敢暴虎馮河?」 察言觀色 典出《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有一次,子張問孔子:「老師,如何才能叫『通達』?」孔子沒直接回答,而是先反問子張所「通達」是什麼意思。子張回答說:「在朝廷里有一定的名聲,在家也有一定的威望。」孔子聽了以後,教育他說:「僅僅有名聲和威望,那並不是通達。真正的通達,是要品格正直,要懂得禮義,善於觀察別人講話的臉色,常常考慮如何謙恭地對待別人,這種人在朝廷一定會通達,在家裡也一定會通達。」 後人就用「察言觀色」來形容觀察別人說話時臉上流露出什麼氣色,以決定自己該怎樣行動。 清朝曹雪芹在 《紅樓夢》中用到:「寶釵見此景況,察言觀色,早知覺了七八分。」 曾參簡介 曾參,字子輿,是春秋時期魯國南武城人,人們都稱他為「曾子」。他是孔子弟子曾點的兒子,曾在魯國當過很小的官吏,他十分孝順自己的父母,還編著了《孝經》和《大學》,在孔子的弟子之中,他是道統的繼承者,被後世尊為「宗聖」。 過猶不及 典出《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有一天,子貢問孔子說:「老師,子張和子夏相比較,誰的德才更出眾呢?」孔子說:「子張呢,說話往往過分了一些,常常超出了禮儀的要求。而子夏卻往往做得不夠,達不到禮儀的要求。」子貢又問:「既然如此,那麼子張就比子夏強些吧?」孔子說:「超過了和達不到的效果是一樣的。」 後來,人們就用「過猶不及」指事情做得過了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 清朝李汝珍在《鏡花緣》中用到:「據老夫看來:這是『過猶不及』。大約兩耳過長,反覺沒用。」 後生可畏 典出《論語?子罕》: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有一天,孔子看見三個小孩,其中兩個正在高興地玩耍,而另一個卻孤零零地站在旁邊。孔子走過去問站著的小孩:「為什麼不和他們一起玩?」小孩很認真地回答:「和他們玩什麼呢,追逐嬉戲會傷到別人,不注意的時候也會傷到自己,另外,即使自己跌倒了也會弄壞衣服,那樣有什麼好處呢?」孔子聽了吃驚不已。這時,那個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池,自己盤著腿坐在裡面,也不給孔子讓路。孔子忍不住又問:「你坐在裡面,為什麼不給我的車子讓路呢?」小孩抬頭看著孔子說:「我只聽過車子要繞著城池走,還沒有聽過城池要給車子讓路的。」孔子聽了後感慨地說:「這個小孩真是厲害呀,怎麼知道他將來不會超過現在的人呢!」 後人就用「後生可畏」來指青年人勢必超過前輩,令人敬畏。 蘇曼殊在《慘世界》中用到:「你們青春年少,正是後生可畏之時,還望努力自重才好。」 木賜簡介 端木賜,字子貢,他複姓端木,名賜,是春秋時期衛國人,曾經任魯、衛兩國的宰相,是孔門七十二賢中最有作為的人。子貢是春秋時期了不起的外交家和商人,被後世奉為「儒商鼻祖」。孔子曾稱他是「瑚璉之器」。他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幹濟才,辦事通達。他還善於經商之道,曾經在曹、魯兩國之間經商,積攢了千金的財富,成為孔子弟子中最富有的人。司馬遷作《史記?仲尼弟子列傳》的時候,對子貢這個人物寫的最多,他的傳記就篇幅而言在孔門眾弟子中是最長的。他的影響之大、作用之巨,孔門弟子中無人所能企及,他學績優異,文化修養豐厚,政治、外交才能卓越,理財經商能力高超。在孔門弟子中,子貢是把學和行結合得最好的一位。書包網 bookbao.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散文 第一章(10) 患得患失 典出《論語》: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孔子認為有的人因為一心想要得到些東西,例如金錢、官位等,所以才會想盡辦法去做一些壞事。有一次,他在對弟子講課時說:「我們怎麼能和那些道德惡劣的人一起同朝共事呢,這些人沒有得到官位之前,總是擔心得不到,等得到了以後,又總是擔驚受怕的,擔心會失去。那樣,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官位,就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了。」 後來,人們就用「患得患失」來形容總是考慮個人的得失。 魯迅在《兩地書》中用到:「既無『患得患失』的念頭,心情也自然安泰,絕非欲『騙人安心』,所以這樣說的切祈明鑒為幸。」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 典出《論語?微子》: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春秋時,孔子帶著自己的弟子去楚國遊歷講學。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子路與孔子走散了。子路在尋找孔子的時候,正好看到一位老人在用拐杖挑著一些東西走過來,忙走上前去很禮貌地問老人說:「請問老人家,您有沒有見到我的老師孔子呢?」老人回答說:「一個不懂得在田地里如何耕作的人,連五穀都不能分辨清楚,怎麼能有資格做老師呢?」說完之後,老人便把自己的拐杖插入土裡,拿起農具便在田裡勞作起來,再也不理子路了。 後人就用「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來說一個人不參加勞動,連五穀都分不清楚,也經常用來比喻脫離實際的生產勞動,並且缺乏勞動生產知識的人。 劉紹棠在《瓜棚柳巷》中用到:「你也該學一學人家眉妹子,不應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好逸惡勞。」 冉求簡介 冉求,春秋末期魯國人,字子有,人們都叫他冉有。他的政治才華很值得稱讚,而且他還多才多藝,尤其是擅長理財。他曾經被任命為魯國季氏的宰臣,率領軍隊抵抗入侵魯國的齊國軍隊,並且親自上陣,沖在了隊伍的前面。他運用了突擊戰術,命令士兵手持長矛衝進齊國的軍營,最終打敗了齊國的軍隊。他還勸說魯國的掌權者季康子迎迴流浪在外的孔子,但是他幫助季康子進行土地賦稅改革,聚斂了大量的財富,受到了孔子的批評。 是可忍,孰不可忍 典出《論語?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春秋末期,魯國的朝政被季、孟、叔三家分割,季、孟、叔三家世世代代在魯國當官,他們的勢力已經大大超過了魯國的國君,並且誰都不把國君放在眼裡,處理朝廷事務的時候,從來不向國君打招呼,甚至還曾把魯國國君打到逃亡的地步。而其中,季氏的勢力最大,在魯國專橫跋扈。春秋時期宮廷的舞樂隊有著嚴格的制度規範:天子八佾(八人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諸侯六佾(四十八人),卿、大夫四佾(三十二人)。而當時季氏偏偏打破了這種界限,以八佾舞於自己家的院子里。當時任魯國司寇的孔子知道這件事以後,對季氏的這種做法大加指責,說:「如果這件事情做臣子的能夠容忍,那還有什麼事不能容忍呢?」 後人就用「是可忍,孰不可忍」來表示對一件事完全沒有辦法容忍。 楊沫在《青春之歌》中用到:「小小三島之國,如此欺辱我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中華古國,是可忍,孰不可忍?」txt電子書分享平台 書包網 散文 第一章(11) 問津 典出《論語?微子》: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和桀溺,是春秋時兩位著名的隱士。有一次,兩個人正在地里勞作,孔子正好經過,於是孔子就叫子路去向他們打聽通往渡口的道路。長沮聽了以後就問子路:「駕車人是誰?」子路回答說:「是孔丘。」長沮又問道:「是魯國孔丘嗎?」子路回答道:「是。」長沮說:「他本來就應該知道渡口在哪個方向。」子路再問桀溺。桀溺說:「你是誰?」「我是子路。」桀溺問:「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嗎?」「是。」桀溺說:「現在世道都被小人所破壞,世風日下,這種趨勢就像滔滔不停的河水一樣,誰也改變不了這樣的局面,你們這些人還是跟我們隱居起來吧,何必東奔西跑呢?」他邊說邊不停地播種。子路回來把這些話轉告了孔子,孔子失望地說:「人不能和鳥獸同群,我不跟那些貴族統治者在一起又能跟誰在一起呢?如果天下太平,百姓安樂,我當然就不會東奔西跑了。」 「問津」本意是打聽渡口,現比喻探問或嘗試。 晉朝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用到:「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子思簡介 子思,是戰國時候著名的思想家,他姓孔,名伋,是孔子的孫子。據說他曾向孔子的弟子曾子學習儒家知識。他早年曾在衛國學習,後來周遊列國,晚年的時候回到了魯國,受到了魯穆公熱情的招待。他繼承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並且將它發揚光大,他 用「中庸」作為自己學說的理論基礎,認為儒家所提倡的「誠」是世界一切事物的本源。儒家另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曾經在他的門下學習,並將他的學說繼承和發揚,形成了儒家學派的另一個旁支「思孟學派」。子思被後世尊稱為「述聖」。 殺身成仁 典出《論語?衛靈公》: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有一次,子貢向孔子請教說:「老師,你講的仁義道德都很對,我也想做到那樣完美,可是,我總是剋制不住自己的慾望,那麼,假如慾望和生命發生了衝突,我該怎麼辦呢?」孔子聽了以後,嚴肅地說:「這有什麼難的呢,那些真正的聖人,都會毫不吝惜地拋棄自己的生命,去維護他們的仁義,你們也應該為了成全仁德,不顧自己的生命。」子貢聽了,趕緊向孔子施禮,並對其他的人說:「老師講得真是有道理!」 後人就用「殺身成仁」來表示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或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犧牲生命。 夏衍在《秋瑾傳》中用到:「殺身成仁,是革命黨的本色。」 哀莫大於心死 典出《莊子?田子方》:仲尼曰:「惡,可不察與!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這是《莊子?外篇》的一篇文章,田子方是篇首的人名。全篇內容比較雜,具有隨筆、雜記的特點,但主要還是講述了莊子虛懷無為、順應自然、不受外物束縛的思想。 書中記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孔子看見顏淵愁眉不展,就問:「顏淵,你有什麼不開心的嗎?」顏淵回答說:「我只是有些想不通,老師做什麼我也跟著做什麼,為什麼你能得到大家的信任,人們都來到你的身邊,而我卻什麼也沒有呢?」孔子傷心地說:「什麼也比不上心裡的失望更讓人難過的了,我只是不斷地調整自己來適應外面的變化,你在我身邊這麼長時間了,卻沒有發現這個道理,太讓我傷心了。」顏淵聽了老師的話,羞愧地低下了頭。 後人就用「哀莫大於心死」來形容最可悲的事,莫過於思想頑鈍,麻木不仁。而現在,這個詞語大多數的時候用來比喻人失去了信心和希望,傷心欲絕。 巴金在《家》中用到:「人說:『哀莫大於心死。』我的心已經死了。我不該再到你們公館裡來,打擾你們。」 bookbao.com 書包網最好的txt下載網 散文 第二章(1) 《莊子》簡介 《莊子》是道家重要的思想著作,一共收錄了三十三篇文章,共分為「內篇」「外篇」「雜篇」。「內篇」(七篇文章)是由莊子本人撰寫的,而「外篇」(十五篇文章)則是由莊子本人和他的弟子們共同完成的,「雜篇」中的文章則相當混亂,都是些後來道家學派的學者撰寫的。莊子作為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繼承了老子「無為」的思想觀點,認為「道」是一切事物的本源,而且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存在於一切事物中,但是它的本質又是虛無的。《莊子》一書詳細地講述了這種觀點。在《莊子》中,作者運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來闡釋自己的觀點,使得文章語言充滿了離奇的想像和幻想,帶有濃重的浪漫主義色彩。 昭然若揭 典出《莊子?達生》:今汝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春秋時候,有一個叫扁慶子的人,他有很多學生,其中有一個叫孫休。孫休雖然是一個碌碌無為的人,但卻自命不凡。一天,他來到老師家中,唉聲嘆氣地說:「我居住在鄉村裡面,鄰居們都讚揚我的品德,遇到為難的時候,我也挺身而出,從來沒有半點的猶豫,可是,即使我這麼努力,我的田地里從來沒有遇見過好的年頭,我想為國家出力,卻碰不到聖明的君主,我怎麼會遇到這樣的命運呢?」 扁慶子聽了他的話,就教育他說:「你看那些聖人,他們從來不去計較自己的得失,沒有什麼慾望,所以心裡也就沒有了煩惱,對於他們不關心的,都視而不見。而現在,你只是一個俗人,並且還這麼愛表達自己的慾望,炫耀自己的才能,這些想法就像天上的太陽、月亮那樣明顯,怎麼能達到聖人那樣的地步呢?」 後人就用「昭然若揭」來指像舉著太陽、月亮走路那樣明顯,比喻真相或含義非常明顯,顯而易見。 清朝吳棠《杜詩鏡銓》序:「讀詩者,息眾說之紛拿,仰光焰之萬丈,而杜公真切深厚之旨,益昭然若揭焉。」 相濡以沫 典出《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戰國時期,莊子的家裡十分貧窮,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妻子叫他外出借糧食,於是,他就去找朋友監河侯,監河侯明白了莊子的來意後,就對莊子說:「我現在也沒有多餘的糧食借給你,還是等到秋天吧,那時候我就會有很多的糧食給你了。」莊子聽了,嘆了口氣說:「遠水解不了近渴呀。」他說完就轉身回家了,他的妻子看他垂頭喪氣地回來,就知道沒有借到糧食,於是就催他在向別的朋友去借,莊子就對自己的妻子說:「我聽說池塘里的水幹了,魚兒們被困在陸地上,他們捨不得分開,就相互地大口出氣,這樣取得一點濕氣來喂對方,這樣用唾液相互餵養,還不如各自離開去尋找大江大河,在河水裡自由地生活。」於是,莊子就讓妻子離開自己,去尋找她想要的生活了。 後人就用「相濡以沫」來比喻一家人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延續生命。 清朝梁啟超《在外債平議》中用到:「或低首下心,求其民之相濡以沫。」 莊子 莊子,名周,所以又叫做莊周,是春秋戰國時期宋國蒙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商丘縣,他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曾做過宋國蒙地方的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是同一時代的人。相傳莊子自幼聰明伶俐,儘管生活十分貧窮,但是他並不接受權貴的幫助,他一生淡泊名利,視權貴為糞土,楚威王曾經用厚禮請莊子出來為官,但是都被他拒絕了。自己以編草鞋為生,著書立說,傳播自己的學說。書包 網 bookbao.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散文 第二章(2) 朝三暮四 典出《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戰國時期,宋國有一個叫狙公的人,他很喜歡猴子,於是就在家裡養了一大群猴子。這些猴子十分聽話,而且非常聰明,和狙公接觸時間長了,還能聽懂狙公講的話。這樣狙公更愛惜這群猴子了。但是由於養的猴子實在是太多了,家裡的糧食不夠,他寧肯節省自己的口糧,也要把這些猴子餵養好。後來,家裡實在支撐不住了,只得把喂猴子的糧食也減少一些,但又怕猴子們有意見,於是他就對猴子說:「今後給你們橡子,早上三個,晚上四個,這樣可以嗎?」猴子們聽了,一想到早上只有三個,都很生氣。狙公看見猴子們有意見,就馬上改口說:「那我早上給你們四個,晚上再給你們三個,這樣該可以了吧?」猴子們聽說早上可以吃到四個橡子,就以為增加了糧食,於是都高興地接受了。 後來人們用「朝三暮四」來指玩弄詐術欺騙人,現在多用來比喻反覆無常。 魯迅在《墳?燈下漫筆》中用到:「釐定規則:怎樣服役,怎樣納糧,怎樣磕頭,怎樣頌聖。而且這規則是不像現在那樣朝三暮四的。」 望洋興嘆 典出《莊子?秋水》: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從前在黃河裡面,有一位河神叫河伯。有一年秋天,雨水特別多,上千萬河流的水都流進了黃河,黃河水面一下子變得寬闊無比,從河岸的一邊向另外一邊望去,都分不清對面是牛還是馬了,河伯望著滔滔不絕的河水,以為自己是最偉大的了。於是,他興奮地順著河道一直來到了東海。來到東海以後,他放眼眺望東海,卻怎麼也看不到東海的邊際,大海波濤洶湧,無邊無際,比起那些河流不知大了多少倍,河伯非常感慨,他望著浩瀚無邊的大海,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說:我常聽人說:「見識越少的人,越自以為高明。」原來我就是這樣的人呀!從前我聽有人說,孔子雖然到處講學,收了很多的弟子,但還是有他不知道的;伯夷雖然治國清廉,但義氣仍然不夠重。這些話我從來沒有相信過。現在我看見了大海這樣寬廣無比,才知道這些話原來都是正確的呀!」說完就轉身離開了東海。 後來,人們就用「望洋興嘆」來指看見別人的偉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現在人們多用這句成語來比喻做事力不能及,無從著手,無可奈何。 清朝吳趼人在《糊塗世界》中用到:「佘念祖未到的時候,滿心高興,頗有躍躍欲試的意思,到過之後,大概情形看了一看,亦覺得望洋興嘆了。」 莊子的哲學 莊子在哲學上,繼承和發展了道家創始人老子的思想,認為「道」是客觀真實的存在,並且把「道」看作宇宙萬物的本源。他說:「道之真以修身,其緒餘以為國家,其土苴以為天下。」 莊子繼承了老子《道德經》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在生存方式上主張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為此他對世俗社會的禮、法、權、勢進行了尖銳的批判,提出了「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等十分精闢的觀點。同時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並且認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遙自得,是絕對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質享受與虛偽的名譽。莊子這些思想和主張,對後世影響深遠,是人類思想史上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散文 第二章(3) 學步邯鄲 典出《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戰國時期,人們都說趙國邯鄲人走路的姿勢非常優美。燕國壽陵有個人聽說後,就不辭辛苦,走了很遠的路來到邯鄲,想和當地人學習走路的姿勢。 來到邯鄲以後,他每天都到大街上仔細地觀察過路人走路的姿勢,然後邊看邊模仿,可是,每個人的走路姿勢都不一樣,於是他今天學了一種,明天又學另一種,每一種姿勢都沒有學好。幾個月過去了,他費了很大的力氣,最終也沒有學成他想像中的姿勢,於是他就想離開邯鄲,可是當他剛要抬腳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忘了原來走路的樣子。他站在那裡,想了半天,還是想不起來,最後只好狼狽地用手爬著回燕國去了。 後來,人們就用「學步邯鄲」比喻模仿別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來的一些本領也忘掉了。也用作「邯鄲學步」。 清朝李綠園在《歧路燈》中用到:「盛希瑗道:『是邯鄲學步,失其故步幺?』」 學富五車 典出《莊子?天下》:惠施多方,其書五車。戰國時期,有一個名叫惠施的人,人們都叫他「惠子」,他曾經做過梁惠王的宰相。有一天,他來到莊子的家中,和莊子探討一些問題。他對莊子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無常的,沒有一件事物是固定不變的,比如太陽剛到中午的時候,是在天空中央,可是不一會就要偏斜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莊子聽了以後,搖了搖頭說;「這個問題我答不上來。」後來,莊子對他身邊的人說:「惠子的學問太深奧了,他寫的書多的五輛牛車也裝不下。」 後來,人們就用「學富五車」來形容某人知識豐富,學問淵博,著作豐富。 清朝李汝珍在《鏡花緣》中用到:「大賢世居大邦,見多識廣,而且榮列膠庠,自然才貫二酉,學富五車了。」 莊子的文學 莊子對後世的影響,不僅表現在他獨特的哲學思想上,而且還表現在文學著作上。他在講述自己的政治、哲學思想的時候,並不是一味地去正面闡述,而是通過形象生動的寓言故事,離奇而又生動的語言,把自己的思想由淺入深的地表達出來,給人十分深刻的印象,並在文字間表現了豐富的想像力,他的散文成為了中國浪漫主義散文的開山之作。 越俎代庖 典出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相傳上古時代,統治者堯上了年紀,就四處為自己尋找繼承人,他聽說隱士許由很有才能,就想讓許由來代替自己管理百姓。許由得到消息以後,拒絕了堯的請求。堯感到十分不解,就對許由說:「你既然有本領,為什麼不代替我管理國家呢?」許由聽了,解釋說:「你治理國家已經很好了,我來代替你,不就是沽名釣譽嗎,況且我自己可以養活自己,那些虛名對我來說也沒有什麼意義。我聽說,鷦鷯在樹林里築巢,也只不過佔用一棵樹枝;鼴鼠在河邊喝水,也不過只是為了喝飽自己的肚子。天下對我來說又有什麼用呢?廚師就是不做飯菜,祭祀的人也不能越過宴席來代替他做呀。」於是,許由就逃到了深山裡,躲避堯的邀請。 後人便以「越俎代庖」比喻越權辦事或是包辦代替。 散文 第二章(4) 崑曲在《十五貫?見都》中用到:「本院既委貴府監斬,就當謹守職責。為何擅離職守,越俎代庖。」 螳臂當車 典出《莊子?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春秋時,魯國有一個叫顏闔的人,十分有才能,衛靈公聽說了以後,就把他請到宮中來,為太子蒯瞶做老師,傳授太子學問。顏闔聽說太子蒯瞶是一個非常頑劣的人,而且品德並不是很好。於是他就找到了當時被人認為是賢者的蘧伯玉,請教如何教好蒯瞶。蘧伯玉得知顏闔的來意後就對他說:「你的才能很淵博,但是卻無法教育太子,你最好是不要去了,我聽說有一隻螳螂,舉起自己的雙臂來阻擋行進中的車子,它並不是不知道自己力量弱小,只是它認為這樣的行為是正確的,所以它就義無反顧地去做了。顏闔啊!你想教育好太子的心是好的,但是你要考慮一下自己的能力,不要學那隻螳螂呀!」顏闔聽了這番話後,就辭去了衛靈公的邀請。 後人就用「螳臂當車」來比喻不自量力。 清朝李汝珍在《鏡花緣》中用到:「誰知腹中雖離淵博尚遠,那目空一切,旁若無人光景,卻處處擺在臉上。可謂「螳臂當車,自不量力。」 莊子寓言之「曳尾於塗」 有一天,莊子正在河邊釣魚,楚王就派了一個人帶著厚重的禮品來請他出山做官。那個人來到莊子身邊就對他說:「楚王早就聽說了您的大名,因此派我來請您到朝廷做官,為君王解除憂患,給天下的黎民百姓帶來幸福。」莊子只是專心致志地看著魚竿,頭也不回的對那個人說:「我聽說楚王曾經得到一隻神龜,它死的時候已經三千多歲了,楚王十分珍惜它,就將它放進竹箱里,用錦緞蓋在它的身上,然後將它放進廟堂里供奉起來。我問你:『你說那隻烏龜是喜歡在水裡自由自在地活著,還是喜歡死後供奉在廟堂里呢?』」那個人說:「當然是活在水裡快活呀。」莊子聽後就大笑說:「你們回去吧,我還是願意在水裡自由自在地生活。」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典出《莊子?山木》:睹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螂執翳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真。有一天,莊子來到栗子園遊玩,累了以後就躺在一棵栗子樹下休息。這時,他看見一隻蟬飛了過來,落在了樹上,此刻,一隻螳螂悄悄地飛了過來,一點點地靠近那隻蟬。而那隻蟬根本就沒有感覺到危險,螳螂突然向蟬發起了進攻,一下子就捉住了蟬。正當螳螂慢慢享受自己的美食時,一隻黃雀已經發現了它,於是,黃雀趕緊俯身沖了過去,捉住了毫無防備的螳螂。莊子看到這樣的情景,就拿起彈弓想要把那隻黃雀打下來,看守栗子園的人看見了莊子,以為是偷栗子的小偷,不等莊子解釋便將他趕出了栗子園。莊子只好無奈地離開了。 後人就用「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來比喻一個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顧及自身大患並且目光短淺。 漢朝韓嬰在《韓詩外傳》中用到:「螳螂方欲食蟬,而不知黃雀在後,舉其頸欲啄而食之也。」 白駒過隙 典出《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這是《莊子》中「外篇」中的一篇文章,書中講述了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有一天,碰到了老子,就向老子請教什麼是「道」。老子說:「一個人生在天地之間,就像駿馬穿過一個狹窄的通道,瞬間就過去了,只有順應自然的規律,看淡生和死的痛苦,擺脫生死的束縛,這樣就會得『道』。而人們一旦對『道』有所領悟,就會忘記生死,那時候靈魂升上了天空,肉體都歸於土地,這樣不管什麼紛亂都不會影響到自己,這才是得到了大道。」孔子聽後,恍然大悟。 散文 第二章(5) 「白駒過隙」就是從這個故事而來的,用來形容人生短暫,時光快速流逝。後代的文人多用這個詞來感慨人生光陰的流逝。 《漢書?魏豹傳》中提到:「人生一世,如白駒過隙。」 莊子寓言之「腐鼠」 惠施在梁國做了宰相,莊子想去見見這位好朋友。有人急忙報告惠子,說:「莊子來,是想取代您的相位。」惠子很慌恐,想阻止莊子,派人在國都中搜了三天三夜。哪料莊子從容而來,拜見他道:「南方有隻鳥,其名為鵷雛,您可聽說過?這鵷雛展翅而起。從南海飛向北海,非梧桐不棲,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這時,有隻貓頭鷹正津津有味地吃著一隻腐爛的老鼠,恰好鵷雛從頭頂飛過。貓頭鷹急忙護住腐鼠,仰頭視之道:『嚇!』現在您也想用您的梁國來嚇我嗎?」 抱瓮 典出《莊子?天地》:子貢游於楚,反於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為圃畦。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這篇是《莊子?外篇》中關於政治主張的一篇文章。在文章中庄子給他的弟子們講了一個故事: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子貢從楚國遊歷回來,路過漢陰時,看見一個老人正在澆菜。老人鑿了一條通道,一直通向井裡。然後抱著一個大瓮盛水,繞過菜園再去澆水。這樣澆得很慢。子貢看見了就說:「如果藉助其他工具來澆的話,澆的地又多。老人家,您為什麼不用呢?」老人就問子貢:「那是一個怎樣的工具啊?」子貢說:「就是像抽水機一樣的工具。」老人聽後很生氣,臉色不是很好看,但是仍然笑著說:「我聽我師父說了,使用工具的人一定是投機取巧的人,而那些投機取巧的人心思一定很狡詐,這樣的人內心也不是純潔的,內心不夠純潔就不能夠心神安定。我並不是不知道這種澆灌工具,只是我恥於使用它罷了。」子貢聽完之後非常羞愧,無言以對,低下頭默默地離開了。 後來,人們便用「抱瓮」一詞用來形容保持本心,安於拙陋的淳樸生活。 唐朝詩人李白在《贈張公洲革處士》中用到:「抱瓮灌秋疏,心閒遊天雲。」 碧血 典出《莊子?外物》: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外物」是《莊子》雜篇中的文章,這篇文章內容多數都在於討論養生處世、順應自然的觀點。 文中庄子解釋世上的事物,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人們都相互追逐利害得失,到頭來只會喪盡自己的心智。他說:「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講的是春秋時期,周敬王的大臣萇弘十分忠心,但是,周敬王聽信小人的讒言,把他流放到了蜀地,萇弘感到自己一片的忠心沒有得到大王的理解,卻受到了小人的迫害,十分憤怒,於是就自殺了。當地的人都十分感動,就用盒子將他的血收藏起來,三年之後,盒子中的血都變成了碧玉,人們都說這是萇弘精誠所至的原因。 後來人們就用「碧血」來指那些為國殉難的忠義之士。 元代鄭元枯在《汝陽張御史死節歌》中提到:「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猶須化碧血。」 莊子散文的特點 莊子的文章,結構很奇特,看起來並不嚴密,常常突兀而來,行所欲行,止所欲止,汪洋恣肆,變化無端,有時似乎不相關,任意跳蕩起落,但思想卻能一線貫穿,句式也富於變化,或順或倒,或長或短,更加之辭彙豐富,描寫細緻,又常常不規則地押韻,顯得極富表現力,極有獨創性。 散文 第二章(6) 莊子文字的汪洋恣肆,意象的雄渾飛越,想像的奇特豐富,情致的滋潤曠達,給人以超凡脫俗與崇高美妙的感受,在中國的文學史上獨樹一幟,他的文章體制已脫離語錄體形式,標誌著先秦散文已經發展到成熟的階段,可以說《莊子》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莊子》這本書的出現,標誌著在戰國時代,我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語言已經發展到非常玄遠、高深的水平,它是我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因此莊子不但是我國哲學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無論在哲學思想方面,還是文學語言方面,他都給予了我國歷代的思想家和文學家以深刻而巨大的影響,在我國思想史、文學史上都有極重要的地位。 大相徑庭 典出《莊子?逍遙遊》: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逍遙遊」是《莊子?外篇》中的代表篇目之一,它充滿奇特的想像和浪漫的色彩,用寓言和生動的比喻來講述道理,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文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肩吾走了很遠的路找到了連書,連書就對肩吾說:「你走了這麼遠的路來找我,有什麼事情嗎?」肩吾對連叔說:「這一段時間,我聽說楚國有一個人叫接輿,他總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說一些誇張的話,而且越說越沒有邊際,這些話就像門外的小路和廟堂前的土地一樣相差很遠,而且毫無根據,真是一點也不近人情。」連叔問:「他都說了些什麼呀?」肩吾說:「他說他曾看見過一位仙人,這位仙人住在遙遠的姑射山上,他的肌膚就像冰雪一樣清澈,每天只吃一些雨露,還經常乘坐龍車,四處遨遊。我認為這些話一點都不可信。」連書聽了肩吾的這些話,就對他說:「你走了這麼遠的路來說這些話,真是不值呀!」 後來人們就用「大相徑庭」來表示兩者相差很遠,後來也用來比喻矛盾很大。 魯迅在他的作品《集外集拾遺?田園思想》中用到:「雖然結果一樣,其『因』卻大相徑庭。」 東施效顰 典出《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絜妻子而去之走。有一天,美女西施心口疼的毛病又犯了,只見她手捂胸口,雙眉緊皺,當她從村子裡走過的時候,村裡的人都跑來看她,還稱讚說:「多麼漂亮的女子呀!」村裡有一個長得十分醜陋的女子,名叫東施,她看到西施捂著胸口、皺著雙眉的樣子也能得到大家的喜歡,於是回去以後,也學著西施的樣子,手捂胸口,緊皺眉頭在村裡走來走去。哪知這使得她的樣子更加難看了,結果,村裡的富人們看見她的模樣,馬上把門緊緊關上,而窮人看見她走過來,馬上拉著妻子、帶著孩子遠遠地躲開,人們見了東施奇怪的樣子,簡直像見了瘟神一般。最後,東施看見人們都躲了起來,並沒有人來誇獎她,只好灰溜溜地回家了。 後來,人們就用「東施效顰」來形容不根據具體條件,盲目模仿別人,結果適得其反。現在多用來表示模仿者的愚蠢可笑。 唐朝詩人王維在《西施詠》中提到:「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西施簡介 據說,西施名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在浙江諸暨苧蘿村。她天生麗質,美貌脫俗。當時越國被吳國打敗,被迫向吳國稱臣。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一直想報仇雪恨。於是他就把西施送給了吳王夫差,西施憑藉著美麗的外表,成為了夫差最寵愛的妃子。結果夫差被西施迷得神魂顛倒,無心打理朝政,就這樣越國得到了發展的機會。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越國終於打敗了吳國。而最後西施也不知所蹤。西施與楊貴妃、王昭君、貂嬋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女的化身和代名詞。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散文 第二章(7) 分庭抗禮 典出《莊子?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春秋時期,孔子和弟子們周遊列國來到杏壇這個地方,遇到一位白髮蒼蒼的漁夫。漁夫問子路、孔子是什麼人,是否在朝廷中做官,子路聽了以後都老老實實地回答了。漁夫聽了搖搖頭說:「你的老師孔子,他失去了自己本來的性情,離聖人越來越遠了。」說完轉身向河邊走去。 子貢覺得漁夫不是一般的人,就把他的話告訴了孔子,孔子聽完後說:「這是一位聖賢的人呀。」說完就趕緊追到河邊,見到了那位漁夫,虛心地向他請教真理。漁夫見孔子真心請教知識,就將自己的學問講給孔子聽。孔子出於尊敬,對漁夫長拜不起。漁夫講完以後沒等孔子回應,就划船離開了。 子路看到孔子這樣的謙遜,就對他說:「我還沒見過一個打魚的老頭這麼傲慢。以往老師您就是與天子諸侯見面,也是分庭抗禮。今天對這個漁夫卻如此謙卑恭敬,這是為什麼呢?」孔子聽了很不高興,就對子路說:「子路啊,你真是難以教化呀。遇到長者不敬是失禮,遇到賢者不尊是不仁,失禮不仁是禍患之源。這位漁夫是精通事理的賢士,我怎麼能與他分庭抗禮!」子路聽完後,才知道自己錯了。 「分庭抗禮」指古代賓主相見,分站在庭的兩邊相對行禮以示平等。後來多用來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對等可以抗衡。 《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子貢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 浮生 典出《莊子?刻意》:去知與故,循天之理。故無天災,無物累,無人非,無鬼責。其生若浮,其死苦休。「刻意」的意思就是磨礪自己的心志,是《莊子?外篇》中一篇討論修身養性的文章。 有一天,莊子正在給弟子講學,突然有一個弟子站起來對莊子說:「老師,你經常講要我們修身養性,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呢?」莊子看了看這個弟子,耐心地說:「你們要修生養性,就要拋棄各種心計,按照自然規律辦事,這樣就不會有什麼自然災害發生,你們也不會被一些身外的事物所拖累。你們能做到這一點,那麼就沒有人來議論你們,鬼神也不會來為難你們,你們將達到一種境界,那時候你們就會感覺活著的時候就像在水上漂浮一樣,去世的時候就像自己疲勞後休息一樣。」 後來人們就用「浮生」來表示世事無定,人生短促。現在多用來比喻人生。 漢代賈誼在《鵬鳥賦》中用到:「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 諸子百家 諸子指孔子、老子、莊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人物,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學術流派。諸子百家是後世對先秦學術思想人物和派別的總稱。在中國古代,西周以前都是官府來做一些學術。到了東周時期,學術漸漸地走向了民間。但是諸侯混戰,被封建貴族把持的學術在民間得到了發展,使得一些有知識的人開始思考社會、人生等問題,並且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於是各種思想、學說不斷湧現,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春秋後期已出現非常有影響的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墨家等學派,而到了戰國中期,學派紛呈,學說豐富多彩,為中國文化發展奠定了寬廣的基礎,中國術語上把這一時期稱為「諸子百家」或「百家爭鳴」時期。 散文 第二章(8) 斧正 典出《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慢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戰國時期,莊子有一個好朋友叫惠子,惠子是一個博學多才的人,兩個人經常在一起探討學問,成為了很好的朋友。但後來惠子不幸去世了,莊子感到非常難過。有一次,莊子去惠子的墳前拜祭惠子,同行的人就問莊子:「你為什麼這麼傷心呀?」莊子沒有正面回答他,而是給他講了一個故事:說是在楚國有一個人,在粉刷牆壁時,不小心在鼻尖上粘上了一點白粉,可是這點白粉十分薄,就像蒼蠅的翅膀一樣,於是他就去找工匠,希望能幫助自己把白粉去掉,工匠讓他站穩以後,拿起斧頭在他的鼻尖一划,那個人只覺得一股風從臉面滑過,而鼻子沒有受到一點傷害。宋國的國君元君聽說這個故事之後,就讓那個工匠來表演一下他的技術,工匠說:「我是有這種技能,只可惜和我配合的那個人已經死去了,沒有他的配合,我沒有辦法表演了。」故事講完了,莊子嘆息說:「惠子死了,我就失去了一個共同研究知識的人。」 後來,人們就用「斧正」一詞來表示謙恭,指請別人幫自己修改文章。 清朝顏光敏在《顏氏家藏尺牘?與曹禾書》中用到:「小詞成之數日……幸斧正是荷。」 害群之馬 典出《莊子?徐無鬼》:夫為天下者,亦奚以異乎牧馬者哉?亦去其害馬者而已矣。傳說,有一次,黃帝聽說具茨山有一位賢人叫大隗,於是就決定去拜訪他。他帶領方明、昌寓、張若、他朋、昆閽、滑稽一起出發,可是走到半路,幾個人就迷失了方向,也找不到一個人指路。這時,他們正巧遇到一個放馬的孩子,便問他:「你知道具茨山在哪嗎?」孩子說:「當然知道了。」「那麼你知道大隗住在哪裡嗎?」那孩子說:「知道。」黃帝說:「這孩子真是聰明呀,能知道這麼多事情。那你知道如何治理天下嗎?」 孩子看了一眼黃帝,漫不經心地說:「治理天下,就像你們出來遊玩一樣,只要一直前行,不要四處張望,惹是生非,把國家搞得太複雜。」黃帝說:「你說得太籠統了,能詳細一點嗎?」孩子回答說:「其實,治理天下和我們放馬是一個道理,只要把危害馬群的馬找出來,將他們趕出馬群就可以了。」黃帝聽了以後茅塞頓開,連連向孩子拜謝。 後來,人們就用「害群之馬」來指危害馬群的劣馬,比喻危害集體的人。 楊沫在《青春之歌》中用到:「趕走害群之馬的走狗!」 先秦散文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古代散文蓬勃發展的階段,出現了許多優秀的散文著作,這就是文學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為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兩種。前者包括《左傳》《國語》《戰國策》等歷史著作;後者是儒、墨、道、法等學派的文章,其中如《論語》《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軻的弟子對他們老師言行的記錄,《莊子》《荀子》《韓非子》等則是由其本人編寫的。 呆若木雞 典出《莊子?達生》: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矣;異雞無敢應者,反走矣。戰國時期,周宣王有一個特殊的愛好,就是喜歡鬥雞。他讓太監們養了很多雞,退朝的時候就經常到後宮去看鬥雞取樂。他聽說有一個叫紀渻子的人,是一位訓雞的高手,就派人把紀渻子接到京城來,讓他替自己訓雞。過了十天,宣王就不耐煩地問紀渻子:「養好了沒有?」紀渻子說:「還沒好,現在這些雞還是驕傲、自大得不得了。」又過了十天,宣王又來問,紀渻子說:「還不行,它們一聽到聲音,一看到人影晃動,就驚動起來。」又是十天過去了,宣王又派人來問,紀渻子回答說:「不成,還是目光犀利,盛氣凌人。」宣王聽了以後,就不再報什麼希望了。又過了十天,紀渻子主動跑來對宣王說:「這次可以了,現在這隻雞雖然有時候會啼叫,可是不會驚慌了,看上去好像木頭做的雞,精神上完全準備好了。」宣王趕緊叫人用這隻雞與別的雞相鬥,果然,其他的雞都不敢和這隻雞相鬥,紛紛落荒而逃。txt電子書分享平台 書包網 散文 第二章(9) 後人就用「呆若木雞」來指呆得像木頭雞一樣。現在多用來形容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魯彥周在《廖仲愷》中用到:「那幾個軍人和財主,一個個呆若木雞。」 蝴蝶夢 典出《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蝴蝶則必有分矣,次之謂物化。春秋戰國時期,思想家莊子的想像非常奇特,總是天馬行空。有一天中午,莊子吃完飯後就躺在椅子上休息,漸漸地就睡著了。在睡夢中,莊子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不一會兒,蝴蝶飛累了,就在花叢中睡著了。莊子感到非常開心,過了一會兒,蝴蝶從睡夢中醒來,莊子也隨之醒了過來。不久,他就把這個夢告訴了自己的朋友,然後說道:「這個夢真是奇怪呀,不知道是我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變成了我,這真的很難分辨呀!」 後來人們就用「蝴蝶夢」來泛指幻夢,不切實際。 元朝詞人馬致遠在《夜航船套?秋興》中用到:「百歲光陰一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敘事散文 敘事散文是以寫人記事為主的散文。這類散文對人和事的敘述和描繪較為具體、突出,同時表現作者的認識和感受,也帶有濃厚的抒情色彩,字裡行間飽滿感情。敘事散文側重於從敘述人物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質,具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因素,從一個角度選取題材,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魯迅的《藤野先生》、吳伯簫的《記一輛紡車》、朱德的《母親的回憶》。根據散文內容的側重點不同,又可將它區分為記事散文和寫人散文。 偏重於記事的散文以事件發展為線索,偏重對事件的敘述。它可以是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如許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幾個片段的剪輯,如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敘事中傾注作者真摯的感情,這是與小說敘事最顯著的區別。 偏重於記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徵作粗線條勾勒,偏重表現人物的基本氣質、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魯迅的《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實是它與小說的區別。 鬼斧神工 典出《莊子?達生》:梓慶削木為鐻,鐻成,見者驚憂鬼神。春秋戰國時期,魯國有位木匠叫慶師傅,他的技術非常精湛,雕刻的花鳥魚蟲都非常逼真。魯國的國君聽說了以後,就把他召進宮來,命他做一個懸掛鐘的木架。慶師傅花了很長時間將木架做好了,獻給了魯候,魯候看著雕刻精美的木架讚不絕口,大臣們看著木架十分驚奇,不相信這是人工做出來的,而好像出於鬼神之手。 魯候就問慶師傅:「你是用什麼辦法做出這麼精美的木架呀?」慶師傅笑著說:「我在製作的時候,聚精會神,心中沒有一絲雜念,也從來沒有想過藉此獲得什麼賞賜、封官之類的東西,而是忘掉名利,集中心思考慮怎麼才能把它製作好。然後我就到山林去仔細觀察,找到合適的木材。同時,心目中對木架有一個具體的形象,加工製作時,把所有的心血都凝聚在這上面,經過這樣的專心致志和精雕細刻,就可以製成現在的木架了。」 後人就用「鬼斧神工」來指像是鬼神製作出來的一樣,形容藝術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現在也經常用來形容大自然創造的美。 秦牧在《巧匠和竹》中用到:「這種編織技術,給人以『浪漫主義手法』、『鬼斧神工』的印象。」 井底之蛙 典出《莊子?秋水》:子獨不聞夫埳井之鼃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在很久以前,有一隻青蛙住在一口很淺的井裡。有一天,一隻從東海來的鱉路過這裡,想在井裡面找一點水喝。青蛙看見了,就不停地對鱉說:「你看我多自在呀,能在井裡暢快地游泳,游累了,還能在井邊休息,我高興的時候還能跳出井裡,你看著滿井的水都歸我管,你為什麼不下來看看呢?」 鱉聽了青蛙的話,想進去看一看,可是剛想進到井裡,就被井沿卡住了,只好收回身子對青蛙說:「東海里的水無邊無際,用什麼都形容不了它的廣闊,也沒有人知道東海到底有多深。相傳在大禹的時候,連續出現了十年的洪澇天氣,大雨總是下個不停,可是東海的海水沒有因此而增長。在商湯的時候,連續出現了幾年的旱情,但是海水也並沒有因此而減少。無論是旱情還是雨災,都沒有讓東海改變,能在東海里游泳,那才是快樂的事情呢。」青蛙聽了這些話,一聲不吭地回到了井底,不再出來了。 後來,人們就用「井底之蛙」來比喻見識短淺、思路狹窄的人。 清朝章炳麟在《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中用到:「所謂井底之蛙不知東海者,而長素以印度成事戒之。」 書包網 bookbao.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散文 第三章(1) 抒情散文 這一類散文注重表現作者的思想感受,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中有對具體事物的記敘和描寫,但是一般沒有貫穿全文的情節,它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帶有強烈的抒情性。有時候直抒胸臆,有時候是觸景生情,通篇傾注著作者的思想感情。即使在描寫自然景色的時候,也會融入作者自己的情感,有時候還會運用象徵和比擬的手法,把自己的感情融化到事物中,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冰心的《櫻花贊》。 每下愈況 典出《莊子?知北游》: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戰國時期,莊子成為了道家的代表人物。有一天,一個叫東郭子的人前來拜訪莊子,見了面後,東郭子就問莊子:「你常說的道,在什麼地方呢?」莊子說:「道無處不在,什麼地方都有。」東郭子又問道:「那你能具體地指出來嗎?」莊子說:「道在螞蟻洞里。」東郭子吃驚地說:「那麼高尚的東西怎麼能在卑下的地方呢?」莊子又說:「道在稗草、磚瓦、碎石之中,在屎尿之中!」東郭子見莊子越說越不像話,就不再問下去了,臉上露出不高興的樣子。莊子趕忙解釋說:「你提的問題,沒有提到根本上,我只有把道說得越低下,才顯示出它無處不在。就好像人們在集市上檢查豬的肥瘦一樣,越是豬的下部,越能看出豬的肥瘦,因為豬腿的下部是最難長肉的,如果腿部也長滿肉,其他部位當然更肥了。」東郭子聽後,恍然大悟。 後來,人們就用「每下愈況」來表示越從低微的事物上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實情況。現在多用來表示情況越來越糟糕,也用「每況愈下」。 孫中山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中用到:「至於村落則其困窮之象,每況愈下。」 跳樑小丑 典出《莊子?逍遙遊》:子獨不見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辟高下。戰國時,有一天魏國相國惠施來到莊子家中,對莊子說:「我家有一顆大樗樹,樹的主幹臃腫不堪,而枝幹又彎曲,這棵樹成不了什麼材料,木匠師傅看都不看這棵樹,難道這就是你說的『龐大而沒有用途,人們都拋棄他』嗎?」莊子聽了以後,搖了搖頭說:「你見到過野貓嗎?它們經常潛伏起來,然後突然出擊去抓捕那些小動物,它們上躥下跳,十分靈活,但是往往因此觸動獵人的機關,自己死在陷阱里。而那些身體龐大的氂牛,它們有很大的力氣,一次能夠托很多東西,但是,他們卻抓不到一隻小小的老鼠。你院子里的那棵樹,你總是擔心它沒有用途,但是它長在大路的旁邊,枝繁葉茂,來往的行人都可以在樹蔭下乘涼,怎麼能說它沒有用途呢?」 後人就用將這段話總結出了「跳樑小丑」這個成語,用來比喻猖狂搗亂而成不了大氣候的壞人。 陳白塵、賈霽在《宋景詩》中用到:「這些跳樑小丑,真正是何足道哉!」 寫景散文 寫景散文是一種以描繪景物為主的散文。這類文章多是在描繪景物的同時抒發自己的感情,或是借景抒情,或是以景寓情,通常作者會抓住景物的特徵,然後逐漸地描繪景物整個的形象,把自己的情感融進景物中,同時還可以交代背景,烘托氣氛,表達出文章的主題。 目無全牛 典出《莊子?養生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戰國時期,梁惠王要宴請賓客,就請一位廚師來屠宰牛。那位廚師拿起刀,熟練地將牛剝皮去骨,很快就將牛肉和骨頭分離,手法十分熟練。梁惠王看了十分驚奇,就問那個廚師:「你的技術真是高明呀!你是如何做到的?」廚師回答說:「我之所以技術熟練,是因為我掌握了屠宰牛的規律,了解了牛身體的構造,所以我每次殺牛的時候,都會用刀從牛的骨頭之間去肢解牛,這樣就不會遇到什麼障礙了,所以我的刀用了很多年了,還是那麼鋒利,經過這麼多年的練習,我已經看不見一隻完整的牛了,每一隻牛在我看來都是已經被肢解過的。」梁惠王聽了,點了點頭說:「你說得有道理呀!聽了你的話,我懂得了養生的道理。」 散文 第三章(2) 後來,人們就用「目中無牛」來比喻技術嫻熟到了得心應手的境地。 唐朝楊承在《梁守謙功德銘》中用到:「操利柄而目中無牛,執其吭如芻豢悅口。」 怒髮衝冠 典出《莊子?盜跖》: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髮上指冠。春秋時期,孔子跟柳下季是好朋友。柳下季有一個弟弟叫盜跖,盜跖帶領一群人佔山為王,專門打劫過路的旅客,有時還襲擊城鎮,附近的居民都十分害怕。孔子聽說了這件事,就想去勸說盜跖,柳下季聽說以後,就勸阻孔子說:「我那個弟弟根本就不會聽你的話的,你還是回去吧,沒準他還會羞辱你。」孔子沒有聽從他的話,還是來到了泰山腳下,找到了盜跖。 孔子下車後就向人說:「你們去稟告一聲,就說魯國的孔丘想與盜跖見一面。」手下的人趕緊稟告了盜跖。盜跖聽說孔子想見自己,勃然大怒,雙目圓瞪,就像明亮的星星,頭髮因為發怒都立了起來,將帽子頂得很高。盜跖就對手下的人說:「你們去告訴那個孔丘,他只會捏造謊言,假託什麼聖人的話來欺騙人們,整天的胡言亂語,專門製造是非,使天下的人都失去自然的本性,他實在是罪大惡極,叫他趕快滾開,要不然的話我就吃了他的心肝。」孔子聽了盜跖手下人的回話,趕緊領著弟子離開了。 後來,人們就用「怒髮衝冠」來指憤怒得頭髮直豎,頂著帽子,形容極端憤怒。 宋朝岳飛在《滿江紅》中用到:「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哲理散文 哲理是感悟的參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結晶。它縱貫古今,橫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會,寄寓於人生百態家長里短,閃現在思維領域萬千景觀。高明的作者善於抓住哲理閃光的瞬間形諸筆墨,寫出內涵豐厚、耐人尋味的文章。經常誦讀這樣的散文,會慢慢地接受思想的熏陶。哲理散文以各種形象來體現真理,解釋萬物永恆的道理,給我們一種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的底蘊、觀念具有震撼性的審美效果。 捉襟見肘 典出《莊子?讓王》:曾子居衛,縕袍無表,顏色腫噲,手足胼胝。三日不舉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屢而踵決,曳繼而歌《商頌》,聲滿天地,若出金石。春秋戰國時期,曾子曾住在衛國,生活得十分狼藉,鋪蓋的褥子都沒有被罩,他的面色也十分難看,手腳都磨出了水泡。他在家裡三天也不做一頓飯,衣服穿了十年,他也不去修補,帶的帽子也破舊不堪,一整理帽子就把帽纓碰斷了,提起領子結果衣服的袖子裂開了,露出了肘子。他穿的麻鞋後跟都已經開裂了,但他經常拖著鞋在大街上高聲地唱《商頌》,聲音洪亮,就像金石那樣清脆,天子請他到朝廷做官,他都拒絕了,那些諸侯大臣們都來和他交朋友,結果都被他回絕了。莊子稱讚他是注重自身的修養,而不去顧及物質生活的享受。 現在人們多用「捉襟見肘」來形容生活窮困,財力不足,顧此失彼,窮於應付。 郭沫若在《學生時代?創造十年》中提到:「平時所過的早就是捉襟見肘的生活,更哪有什麼余錢來做歸國的路費呢?」 以管窺天 典出《莊子?秋水》:子乃規規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辯,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各種學派的學說,這些學說到處傳播,人們也相互批評或指責。名家學派的公孫龍就極力批評莊子的學說,認為莊子的學說太過消極。而莊子學派的魏弁就指責公孫龍說:「莊子的思想就像從天空俯視大地,不管天南地北,他的道理都可以達到,而且莊子的學說深不可測。世間任何的道理,都是開始的時候深不可測,最終返璞歸真,而你公孫龍,用狹隘的視線來探討深奧的道理,用辯論的詞語去尋求真理,這只不過像是用竹管來看蒼天,用錐子來測量大地的深度一樣,你不是太渺小了嗎?你還是回去好好地學習一下吧。你沒有聽說燕國有個人去趙國的邯鄲學習走路的姿勢,最後沒有學成走路的姿勢,反而把自己的本領忘記了,現在你還不儘快離開我這裡,必將忘掉你原有的本領,而且也必將失去你原有的學業。」txt電子書分享平台 書包網 散文 第三章(3) 後人就用「以管窺天」來比喻見聞狹隘或看事片面。 漢朝東方朔在《答客難》中用到:「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筵撞鐘,豈能通其條貫,考其文理,發起聲音哉。」 現代散文 現代散文是指與詩歌、小說、戲劇並稱的文學樣式。它的特點是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片段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並揭示其社會意義。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礎上加工創造,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而是著重於表現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具有選材、構思的靈活性和較強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者自己,語言不受韻律的限制,表達方式多樣,可將敘述、議論、抒情、描寫融為一體,也可以有所側重。根據內容和主題的需要,可以像小說那樣,通過對典型性的細節與生活片段,作形象描寫、心理刻畫、環境渲染、氣氛烘托等,也可像詩歌那樣運用象徵等藝術手法,創設一定的藝術意境。散文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雜文、短評、小品、隨筆、速寫、特寫、遊記、通訊、書信、日記、回憶錄等都屬於散文。總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自由、取材廣泛、寫法靈活、語言優美,能比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們喜愛。 貽笑大方 典出《莊子?秋水》: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傳說河流中有一位河神,大家都管他叫河伯。又一年,雨水特別大,千萬條河水彙集到大河裡,河面波濤洶湧,兩岸之間都分辨不出牛馬,河伯十分高興,認為所有河水都彙集到自己這裡了,自己是最完美的。於是,河伯就順著河水來到了東海,當他看見東海浩瀚無比,沒有盡頭,才意識到自己是多麼渺小,而自己的想法是多麼的狂妄自大。他收起洋洋得意的態度,面對著大海抬頭感慨地說:「我聽說過一句俗語,說的是『知道了上百條道理,就覺得天下沒有比自己知道的更多的人了』。現在看來,我就是這樣的人呀,我還聽說孔子懂得的知識太少、伯夷的仁義不值得看重的話,開始的時候我還不敢相信,現在我才相信了,而如今我看見北海的寬闊,才知道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麼的可笑,我必定會被有修養的人所恥笑的呀!」 「見笑於大方之家」後來演變為「貽笑大方」。貽笑是指讓人笑話,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貽笑大方泛指見識廣博或有專長的人。後來就指外行人的行為讓內行人笑話。 《鏡花緣》第五十二回中用到:「去歲路過貴邦,就要登堂拜訪,但愧知識淺薄,恐貽笑大方,不敢冒昧進謁。」 得心應手 典出《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只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春秋時候,有一天齊桓公正在專心致志地讀書。這時,堂下正在做車輪的工匠輪扁看著齊桓公讀得津津有味,就走上前來問道:「大王,您讀的是什麼書呀?」齊桓公抬眼看了看輪扁,說道:「我讀的是聖賢的書。」輪扁問:「那聖賢還活著嗎?」齊桓公說:「他們早就死了。」輪扁聽了以後就說:「那大王讀的就是一些糟粕了。」齊桓公聽了非常生氣,就對他說:「你為什麼說這些書是糟粕呢?」輪扁說:「大王,我只是從我的手藝中體會到的,在做車輪的時候,如果車輪做大了,車輪就會滑落,如果做小了,車輪就會安不上去。所以一定要做到大小合適,這種技術要用心去體會,然後才能動手去做,是沒有辦法用言語來表達的。同樣,古代聖賢的道理,也是無法用文字來傳授的,那麼大王您看的書不就是糟粕嗎?」齊桓公聽了,連連點頭。txt電子書分享平台 書包網 散文 第三章(4) 後人用「得心應手」指心裡怎麼想,手上就能相應地怎麼做。後用來比喻技藝純熟,做起事情來非常順利。 秦牧在《藝海拾貝?在辭彙的海洋中》中用到:「即使這些都做到了,還不能說在寫作時就一定十分得心應手。」 玩物喪志 典出《尚書?旅獒》: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周武王領兵推翻了商朝的統治,建立了周朝,為了使國家更加鞏固,他一方面把大臣們都分封到各地去駐守,另一方面還派出使者到周圍的國家,使這些國家臣服於周朝。一些國家由於害怕周朝的武力,就派人來到周朝,向周朝納貢稱臣。有一天,一位使者送來了一隻叫做獒的狗,這隻狗十分聽話,而且很有靈性,周武王看了十分高興,叫人收下了這隻狗,並且重賞了使者。太保召公奭知道這件事以後,就向周武王寫了一篇文章,勸告武王要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不要沉迷於供人玩弄的事物,那樣會喪失進取的志向。周武王看了這篇文章以後,知道了自己的錯誤,就將那隻狗退給了使者,將各國送來的寶物都賞賜給了大臣,自己則專心治理國家和管理百姓。 後來人們就用「玩物喪志」來指醉心於玩賞某些事物或迷戀於一些有害的事情,就會喪失積極進取的志氣。 朱自清在《論廢話》中用到:「道學家教人少作詩文,說是『玩物喪志』,說是『害道』,那麼詩文成了廢話,這所謂詩文指表情的作品而言。」 尚書 《尚書》原來被人稱為《書》,到漢代才被改稱為《尚書》,意思是說上古時代的書。它是我國第一部上古歷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彙編,保存了商周特別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被認為是我國最早的散文集。《尚書》所記錄的都是虞、夏、商、周各代典、謨、訓、誥、誓、命等文獻。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獻是據傳聞而寫成,不是十分可靠。「典」是重要史實或專題史實的記載,「謨」是記君臣謀略的,「訓」是臣開導君主的話,「誥」是勉勵的文告,「誓」是君主訓誡士眾的誓詞,「命」是君主的命令。 巧言令色 典出《尚書?皋陶謨》:何遷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傳說,皋陶和禹在舜帝面前討論治理國家的事情,皋陶說:「按照先王之道處理政務,就可以使謀略得到實現,大臣之間就能夠團結一致,同心同德。同時,怎樣用人也十分重要,一定要知人善任。」禹說:「對呀,知人善任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才會用人得當,如果這樣的話,就不怕那些花言巧語善於諂媚的人了。」 後人就用「巧言令色」來形容花言巧語,善於偽裝的樣子。 郭沫若在《屈原》第四幕中用到:「他真是一個巧言令色的小人。」 今文尚書 秦始皇燒天下詩書及諸侯史記,並禁止民間私藏一切書。到漢惠帝時,才開了書禁,文帝接著鼓勵人民獻書。那時傳《尚書》的只有一個濟南伏生。伏生本是秦博士,始皇下詔燒詩書的時候,他將《書》藏在牆壁里。後來兵亂,他流亡在外,漢定天下才回到家裡,檢查所藏的《書》,已失去數十篇,剩下的只有二十九篇。於是他就將這些內容,教授於齊、魯之間。文帝知道了他的名字,想召他入朝,那時他已九十多歲,不能遠行到京師,文帝便派掌故官晁錯來從他學。後來伏生的學生用當時的隸書將《書》抄錄並傳播。這就是東漢以來所謂《今尚書》,也叫做《今文尚書》。txt電子書分享平台 書包網 散文 第三章(5) 如喪考妣 《尚書?舜典》:二十有八載,帝乃殂落,百姓如喪考妣。春秋戰國時期,魯國有個人叫蒙丘,他是孟子的學生。有一次,他去拜見孟子,就向孟子提問說:「人們常說『道德高尚的人,君主不能把這樣的人當做臣子來看待,做父親的不能把這樣的人當兒子看待』,而大禹就是這樣的人,大禹做了統治者以後,堯都來參見他,而他的父親也來朝拜他。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樣子的呀?」 孟子聽了,就搖頭說:「不是這樣的,堯活著的時候,大禹並沒有成為統治者,只是當堯老了的時候,讓大禹來代替他管理百姓,《堯典》上說:『堯死後,百姓們就像死了自己的父母一樣,悲痛萬分,大家都服喪三年,各個地方的人們都主動停止了歌舞活動,來紀念堯。孔子對這件事評價說:『天上沒有兩個太陽,人間也不能同時有兩個天子。』你說大禹在堯沒有死之前就做了天子,那不就是同時有兩個天子嗎?這是不可能的。」 人們就用「如喪考妣」來指好像死了父母那樣悲痛。 柳青在《狠透鐵》中用到:「你瞧他那份咽咽嗚嗚的啼泣吧,真正如喪考妣。」 曾經滄海難為水 典出《孟子?盡心上》:觀于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天,孟子在給弟子們講學,其中一個弟子問到:「孔子說『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這是什麼意思呢?」孟子回答說:「孔子登上了東山,感覺魯國都變小了,而後來他登上了泰山,就感覺天下都變得很渺小。所以說,到過海邊看過大海的人,就很難再被其他的河水所吸引,而聆聽過聖賢教導的人,就不會再去理會其他人的言論了。」弟子們聽了以後,都恍然大悟。 後來,人們就用「曾經滄海難為水」來比喻曾經經歷過很大的場面,眼界開闊,見多識廣,對比較平常的事物不放在眼裡。 唐朝元稹在《離思》中用到:「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孟子簡介 孟子,山東鄒城人,名軻,字子輿。孟子遠祖是魯國貴族孟孫氏,後家道衰微,從魯國遷居鄒國。孟子三歲喪父,孟母艱辛地將他撫養成人,孟母管束甚嚴,其《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等故事,成為千古美談,孟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捨我其誰 典出《孟子?公孫丑下》:如欲賓士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春秋戰國時候,孟子來到了齊國,齊王聽說後,就高興地把他接進了皇宮,並且封給他官職,但是並沒有重用他。孟子感覺不是很理想,就決定離開齊國。齊王聽說他要離開,就來為孟子送行,也沒有挽留他。孟子就離開了齊國,在途中,孟子對自己的弟子說:「如果齊王重用我,何止齊國的百姓會得到幸福,天下的百姓也會得到幸福的。」這時,一個叫充虞的弟子就對孟子說:「老師,你好像不是很高興,從前你不是說過君子不去抱怨上天的安排,也不去抱怨別人的待遇嗎?」孟子聽了,就說:「這個時候的情況不能和那時比,每隔五百年就會有聖人出現,從周朝到現在,早就超過了五百年,而現在正是出賢臣的時候了。現在如果想要天下太平,除了我還能有誰呢,只是齊王沒有看見而已。我又有什麼不高興的呢?」txt電子書分享平台 書包網 散文 第三章(6) 後來人們用「捨我其誰」形容目中無人,狂妄自大,含貶義。 明朝馮夢龍在《東周列國志》中用到:「我嫡孫也,欲立太子,捨我其誰!」 同流合污 典出《孟子?盡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經常批評那種說話圓滑、左右逢源的人,他經常在弟子的面前嚴厲地斥責這種人。他說:「這種人什麼事情都不反對,都不提出自己的意見,只會討好別人,這樣對國家的危害是最大的。」但是很多弟子們都不理解老師為什麼這麼說。到了戰國時候,孟子的弟子萬章讀到這段話時,也十分不明白,於是就找到孟子問道:「老師,孔子說的這種人是什麼樣呢?」孟子回答說:「這種人滿臉堆笑,習慣討好別人,人們都稱這種人為好好先生。」萬章不解地說:「人們都叫這種人是好好先生,那為什麼孔子還要批評這種人呢?」孟子說:「這種人道德敗壞,經常和自己一樣的人呆在一起,他們只是適應人們說的話,也不向統治者提出好的建議,只會一味地附和別人的話,對社會上不良的現象,也不去加以反對。這種人表面上是好人,其實這種做法是與聖人的道理相違背的。所以孔子才會批評這些人。」萬章聽了說道:「這種人確實可惡呀,怪不得孔子要嚴厲地指責他們呢。」 後來人們就用「同流合污」指跟壞人一起幹壞事。 清朝陳忱在《水滸後傳》中用到:「此數賊者,同流合污,敗壞國政。」 《孟子》簡介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彙編,屬語錄體散文集。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編寫而成,是記錄了孟子的語言、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的儒家經典著作。孟子師承孔伋,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為「孔孟」。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說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有《孟子》七篇傳世:《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顧左右而言他 典出《孟子?梁惠王下》: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戰國時期,孟子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學說。有一天,他來到了齊國,想勸說齊王實施仁政,減輕百姓的負擔。於是,他來到了齊國的王宮,見到了齊宣王,說:「大王,我聽說有個人將自己的妻子和兒女託付給朋友,外出去做生意,但是後來發現自己的妻子和兒女都挨餓受凍,這個人該怎樣對待朋友呢?」齊宣王聽了,毫不猶豫地說:「應給和他絕交,這種人沒有什麼交往的必要了。」孟子接著又問:「那假如一個官員沒有管理好自己的屬下,那該怎麼辦呢?」齊宣王說:「應該撤職呀。」孟子又問道:「那如果一個君王沒有管理好自己的國家該怎麼辦呢?」齊宣王知道孟子的意圖,於是不再看孟子了,就和他談論一些其他的事情,轉移了這個話題。 後人自此便用「顧左右而言他」來表示一個人有意迴避別人提到的尖銳的話題。 陳若曦在《耿爾在北京》中用到:「耿爾除了苦笑,只好顧左右而言他了。」bookbao.com 書包網最好的txt下載網 散文 第三章(7) 以鄰為壑 典出《孟子?告子下》:白圭說:「我治水的方法勝過大禹。」孟子曰:「子過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為壑。今吾子以鄰國為壑。」戰國時期,魏國的丞相白圭奉命治理河流,最終將魏國境內的河流都治理好了,使人們得以安居樂業。又一次,白圭見到了孟子,就對孟子說:「你看,我把魏國的河流都治理好了,百姓們能夠免受洪水的侵擾,我的功勞和古代的大禹相比如何?」孟子搖了搖頭說:「古代時候,大禹帶領人們治理河水,是以大海當做蓄水池,然後將河水疏導到大海裡面,而你治理河水,是把四周的鄰國當做蓄水池,你只是在自己的國家裡修築堤壩,攔住了洪水,但是卻把洪水引到了別的國家,使那裡的人們受到了洪水的侵擾,你怎麼能夠和大禹相比呢。」白圭聽了以後,羞愧地離開了。 據《韓非子?喻老》篇說,白圭治水的方法,是把別國當作大水坑,只注重修築和保護堤防,致使水無出路,流入鄰國。 「以鄰為壑」後來就比喻只顧自己的利益,把困難、禍患轉嫁給別人。 毛澤東在《整頓黨的作風》中用到:「誰要是對別人的困難不管,別人要調他所屬的幹部不給,或以壞的送人,『以鄰為壑』,全不為別部、別地、別人想一想,這樣的人叫做本位主義。」 孟母斷織 孟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見他回來便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說:「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孟子十分孝順,見狀害怕極了,就問母親:「為什麼要發這樣大的火?」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問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如果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孟子聽後嚇了一跳,自此從早到晚勤學不止,把子思當做老師,終於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 揠苗助長 典出《孟子?公孫丑上》: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春秋時期,宋國有一個農夫,他總是嫌田裡的莊稼長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覺得禾苗好像總沒有長高。他心想:有什麼辦法能使它們長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來到田裡,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可是他心裡很高興。回到家後還誇口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好幾寸!」他兒子聽了,趕忙跑到田裡去看,發現田裡的禾苗全都已經枯死了。 後來,人們就用「揠苗助長」來比喻不顧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用「拔苗助長」。 1989年1月18日《文匯報》中有:「不少教練員拔苗助長,隨意調整運動員的訓練計劃。」 夜以繼日 典出《孟子?離婁下》: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商朝末年,商紂王昏庸無道,寵信小人,陷害忠良,使得國家大亂。周武王順應民意,起兵推翻了商朝的統治,建立了周朝,周武王去世後,他的兒子繼位,成為周成王,當時周成王只有十三歲,朝中的大事都由他的叔叔周公旦處理。當時就有些人認為周公旦要殺死周成王,自己當國君。很多的的謠言傳到了周成王的耳朵里,還有人和商紂王的兒子武庚勾結起來,試圖殺死周公旦。戰爭爆發了,東方的少數民族也發動了叛亂。當時周公旦面臨的形式十分嚴峻,但是他沒有氣餒,而是嚴格遵守周武王的遺囑,消除了周成王的誤解,帶兵鎮壓了少數民族和武庚的叛亂,並制定了各種禮法,分封了諸侯,穩定了國家。由於操勞過度,不久周公旦就因病去世了,臨死的時候,他還囑託其他的大臣要耐心地輔佐周成王,幫助他管理好國家。txt電子書分享平台 書包網 散文 第三章(8) 周公旦被後人稱為聖人,孟子讚揚他說:「周公旦努力學習古代聖賢的品德,希望將周朝治理好。當他遇到問題時,就不分白天黑夜地思考,等到想出解決的辦法後,就立刻去執行。」 後人就用「夜以繼日」來形容不分晝夜,連續工作。 郭沫若在《北伐途次》中用到:「夜以繼日地工作了好幾天。」 孟母三遷 相傳孟子小時候,父親早早地去世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有一次,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孟子的媽媽看到後,就皺起眉頭,認為不能讓孟子住在這裡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旁邊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的樣子。一會兒鞠躬歡迎客人,一會兒招待客人,一會兒和客人討價還價,表演得十分逼真。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認為這個地方也不適合孟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孟子開始變得守秩序、懂禮貌、喜歡讀書,於是他們就在那裡住了下來。 為淵驅魚,為叢驅雀 典出《孟子?離婁上》: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鸇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戰國時期,有一天,孟子和弟子們討論起了夏、商兩朝滅亡的原因,有的弟子認為夏、商滅亡是天意,是老天爺讓其滅亡;有的弟子認為夏、商滅亡是人民的意願,並不是什麼天意,弟子們爭論不休。孟子聽了弟子們的意見後說:「夏、商的滅亡不是什麼天意,而是他們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失去人民支持的國君肯定不會取得天下。國君如果施行仁政,愛護百姓,自然會得到百姓的支持,百姓就像河水流入大海一樣來到國君的周圍。你們都知道,水中的水獺是依靠吃魚為生的,水獺如果出現,那些魚兒都會游到深水裡去。天空中的鷹隼專吃小鳥,小鳥如果看見鷹隼在天空盤旋,也會飛向樹林深處。所以說,是水獺代替深水將魚兒趕來,鷹隼為叢林聚積鳥類,由此可見,是桀紂把百姓驅趕到商湯王和周武王那兒去的。因此,梁紂的滅亡是因為人心向背,絕非什麼天意。天意太難把握了,我們還是多盡人力吧。」弟子們聽了這段話,都停止了爭論。 後人們就用「為淵驅魚,為叢驅雀」來比喻殘暴的統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敵方。 清朝李寶嘉在《文明小史》中用到:「又被這些不肖官吏任意凌虐,以致為淵驅魚,為叢驅雀。」 五十步笑百步 典出《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戰國時候,梁國國君惠王向孟子請教,梁惠王覺得自己對國家盡心儘力,每當發生災難的時候,自己就會打開糧倉,來賑濟老百姓,自己做的這些都沒有什麼錯誤,但是自己國家的人口也沒有增長,鄰國的百姓也沒有減少,梁惠王不知這到底是為什麼。 孟子聽了梁惠王的事,就對他說:「大王,聽說你喜歡戰爭,那麼,我就用戰爭來舉例吧。當兩軍在戰場相遇,一通戰鼓過後,兩軍開始交戰,戰鬥分出勝敗以後,一方就丟棄自己的兵器,開始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了下來,而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了下來,跑了五十步的人就開始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大王你覺得這樣可以嗎?」梁惠王聽了以後,恍然大悟。書包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散文 第三章(9) 後人就用「五十步笑百步」來比喻跟別人擁有相同的缺點,只是程度上稍顯輕一點卻沒有自知之明地去嘲笑別人相同的缺點。 清朝陳忱在《水滸後傳》中用到:「比如老將軍算是忠心,猶能建立宋朝旗號,然僅逍遙河上,逗留不進,坐視君父之難,只算得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散文的特點 孟子散文的特點是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筆端鋒芒顯露。例如,《孟子?梁惠王下》中記述孟子與齊宣王的對話,孟子對齊宣王所問「齊恆晉文之事」避而不言,卻引齊王談論王道。在對話中,孟子經常連連發問,步步緊逼。他的雄辯鋒芒,有時竟使得「王顧左右而言他」。孟子的文章還善用比喻。他在談及不能和不為的區別時說:「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他所用的比喻常常是多樣的,有時整段用,有時全篇用,像「魚,我所欲也」,就是層層深入,運用曲折的比喻揭出所論主旨。 緣木求魚 典出《孟子?梁惠王上》: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戰國時期,齊宣王想通過發動戰爭來擴張領土,樹立威信,使自己稱霸於天下。孟子聽說後,就去見齊宣王,對齊宣王說:「聽說你想用戰爭來征服天下,這是絕對辦不到的。你想使天下都歸順自己,就必須先好好地治理自己的國家,施行仁政,使天下的官員、農人、商人,甚至旅行者都願意到你這兒來。如果用武力去征服,憑您的做法去追求實現您的心愿,真好比是爬上樹去捉魚一樣。」齊宣王聽了孟子的話,認為非常有道理,就下令停止了出兵。 後人就用「緣木求魚」來比喻方向、方法錯誤,不可能達到目的,勞而無功。 清朝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用到:「緣木求魚,狼則罹之,是可笑也。」 事半功倍 典出《孟子?公孫丑上》: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戰國時期,有一天,孟子的弟子公孫丑提問說:「老師,為什麼周文王當初只有方圓一百里的小國,卻推翻了商朝的統治,建立了周朝,創立了這麼輝煌的功業?」孟子說:「周文王勤政愛民,在自己的國家推行仁政,使得百姓都歸順他,聽從他的統治。所以才能夠使國家強盛起來,建立不朽的功業。現在天下大亂,各國之間不斷地發生戰爭,如果齊國能夠推行仁政,還是有可能統一天下的,而天下的百姓因為得到仁政的恩惠,肯定會十分高興,就像解除了他們身上的痛苦一樣。現在哪怕給予老百姓的恩惠只是古人的一半,而效果會成倍增長。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呀!」 後人就用「事半功倍」來形容做事得法,費力小,收效大。 冰心在《三寄小讀者》中用到:「早晨頭腦最清醒,做起作業來,往往事半功倍。」 孟子的地位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並不很高。自中唐韓愈著《原道》,把孟子列為先秦儒家中唯一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開始,出現了一個孟子的「升格運動」,孟子其人其書的地位逐漸上升。宋神宗時期《孟子》一書首次被列入科舉考試科目之中。元豐六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為「鄒國公」,後來又被批准配享孔廟。以後《孟子》一書升格為儒家經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其實際地位更在「五經」之上。元朝時期,孟子被加封為「亞聖公」,以後就稱為「亞聖」,地位僅次於孔子。書包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散文 第三章(10) 始作俑者 典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戰國時期,有一次,梁惠王對孟子說:「我對於自己的國家,總是勤勤懇懇,每當有災難的時候,我都會努力地去救助,這樣如何呢?」孟子說:「我聽說路邊有因為飢餓而死亡的人,但是卻沒有人打開糧倉來幫助他們,面對那些死去的人,他們反而說和他們沒有關係,而是因為年成不好,這種說法和有的人用刀子殺人,卻說人不是他殺的,而是刀子殺的,有什麼不一樣呢?」梁惠王邊聽邊點頭,趕忙說道:「這種人太可恨了,你有什麼見解嗎?」孟子接著說:「那大王看來,用刀子殺人和用政治殺人,有什麼不同嗎?」梁惠王想了想說:「好像沒有什麼不同。」孟子說:「這就對了,統治者自己的廚房裡面有美味的食品,馬廄裡面有高大健壯的馬,而百姓卻因為吃不起飯,躺在野外沒有人來管,這樣做就像率領猛獸來吃百姓,這樣的統治者怎麼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孔子曾說過:「開始做這種事的人是要斷子絕孫的。」梁惠王聽了,虛心地接受了孟子的意見。 後來,人們就用「始作俑者」比喻第一個做某種壞事的人。 清朝張潮在《虞初新志》中用到:「北鎮撫司獄廷杖立枷諸制,此秦法所未有,始作俑者,罪可勝道哉!」 水深火熱 典出《孟子?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年,齊宣王趁著燕國內亂,就出兵攻打燕國,結果大獲全勝。齊宣王就對孟子說:「有人勸我不要佔領燕國,結果,我只用了五十天就將燕國打敗,這一定是上天的旨意,我還是把燕國佔領了吧。」孟子說:「如果佔領燕國,能使百姓高興,那就去佔領,就像周武王那樣。如果不能使老百姓高興,那就不要佔領,就像周文王那樣。當你攻打燕國的時候,燕國的百姓用酒壺盛滿酒來歡迎你們,那是因為他們想擺脫水深火熱的日子,如果你不能使他們擺脫這種生活,那麼他們就希望別人來拯救他們。」齊宣王聽了,放棄了佔領燕國的念頭。 後來,人們就用「水深火熱」來指老百姓所受的災難,像水那樣越來越深,像火那樣越來越熱,比喻人民生活極端痛苦。 梁斌在《紅旗譜》中用到:「只要能把國家從水深火熱里救出來,他就是至高無上的英雄。」 孟子仁政學說 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仁政學說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係,主張統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這種思想是從春秋時期重民輕神的思想發展而來的。書包網 電子書 分享網站 散文 第三章(11) 馮婦 典出《孟子?盡心下》: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則之野,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望見馮婦,趨而迎之;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其為士者笑之。春秋時期,有一年,齊國因為自然災害,糧食顆粒無收。有一天,陳臻找到自己的老師孟子,就對孟子說:「老百姓都以為您會勸告齊王,打開糧倉來幫助百姓呢,恐怕您不會再這樣做了吧。」孟子聽了以後說:「從前,晉國有一個獵人叫馮婦,十分擅長和老虎搏鬥。後來他不再做獵人了,努力地使自己變成一個有修養的人。有一天,他到野外去,見許多人追趕一隻老虎。老虎拚死抵抗,沒有人敢碰它。眾人遠遠看見馮婦來了,都把他迎接過來,於是馮婦挽起衣袖,走下了車,來到老虎的旁邊,幾下子就將老虎制服了,大家都感到非常高興,但是那些有修養的人都嘲笑他。我如果再去勸告齊王的話,那就和馮婦沒有什麼區別了。」 後來人們就用「馮婦」來比喻不止止境,重操舊業。 清朝李如珍在《鏡花緣》中用到:「愚姐久已成灰,和筆又做馮婦。」 出爾反爾 典出《孟子?梁惠王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戰國時期,有一年,鄒國和魯國發生了戰爭,結果鄒國被打敗了。鄒國的國君鄒穆公非常生氣,認為鄒國的老百姓沒有支持他,所以想懲罰老百姓,於是他向孟子請教如何懲罰老百姓。鄒穆公見到孟子說:「這次戰爭中,鄒國的官吏死了30多個,可是,老百姓看見自己國家的官吏死了,一點都不悲傷,這樣的老百姓實在是太可惡了,但是如果殺掉這些老百姓,他們人實在是太多,怎麼也殺不完,如不殺,又不能達到警告百姓的目的,該怎麼辦呢?」 孟子聽完後說:「在發生災難的時候,你的老百姓能怎麼樣呢?也許大王您沒有注意,因為災難而被餓死的老百姓,他們的屍體塞滿了山谷,青年人都四處逃亡,妻離子散,但是大王的糧倉卻是滿滿的,倉庫里的金銀珠寶堆得滿滿的,您不但沒有幫助百姓,反而和那些官員們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您這樣不是在迫害百姓嗎?您現在來抱怨老百姓在戰場上沒有幫您,那您的官吏們在老百姓困難的時候,幫助過他們嗎?聖賢的人說過『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你怎樣對待別人,人們也就怎樣對待你,老百姓這樣做,您又能怪誰呢?」鄒穆公聽了孟子的話,默然不語,面帶愧色退去了。 後來,人們就用「出爾反爾」來指你怎樣做,就會得到怎樣的後果。比喻人的言行反覆無常,前後自相矛盾。 清朝李寶嘉在《官場現形記》中用到:「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們不能做出爾反爾的事。」 民本思想 《孟子》中提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後。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正因此,《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到五代十國的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用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並成為「十三經」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txt電子書分享平台 書包網 散文 第三章(12) 挾泰山已超北海 典出《孟子?梁惠王上》: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戰國時候,孟子來到齊國,勸告齊王實行仁政,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使百姓安居樂業。齊王說:「對於仁政,我實在做不了呀!」孟子就對齊王說:「有人說他舉不起一片羽毛,那是因為他沒有用力,看不見一車的柴禾,那是因為他沒有用眼睛看。百姓沒有得到您的恩惠,那是您不肯實施仁政,所以大王您沒有用仁德統一天下,是因為您沒有做,而不是做不了。」孟子接著說:「如果讓一個人用胳膊夾著泰山去超越北海,那人會說:『我辦不到。』這是真的辦不到。但是讓他向年長的人彎腰施禮,他說辦不到,這就是能夠辦到,卻不肯去做。所以大王認為不能用仁德統一天下,不是屬於『夾泰山超越北海』的那一類人,而是屬於『為長者彎腰行禮』一類。」齊王聽了,默不作聲地離開了。 後人就用「挾泰山以超北海」指夾著泰山跨越北海,比喻做絕對辦不到的事。 明朝盧象升在《與某書》:「某以一身,肩荷七省,何異於挾山超海之難。」 出類拔萃 典出《孟子?公孫丑上》: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天,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問到:「伯夷和伊尹都是古代很有學問的人物,那麼孔子是不是和他們一樣呢?」孟子回答說:「伯夷和伊尹都是古代的聖賢,但是他們卻不是聖人。」公孫丑聽後又問道:「那老師你已經達到聖人的地步了吧?」孟子搖搖頭說:「從前孔子的弟子子貢也這樣問過孔子,孔子說:『聖人我沒有做到,我只是學習不知道滿足而已。』孔子那樣的人都不敢說自己是聖人,我又怎麼能自稱聖人呢。」公孫丑不解地說:「那孔子和別人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呢?」孟子耐心地說:「世間同一類的事物都是可以相互比較的,比如麒麟和其他的猛獸相比,鳳凰和其他的鳥兒相比,泰山和其他的山峰相比,大海和其他的河流相比,這些比較中,前一類都要超過後者,聖人和其他的人也可以相比較,只不過聖人已經超出其他人很多罷了。而孔子和其他人相比,孔子高出他們很多了。」 後人就用「出類拔萃」來形容人的品德、才能超過一般人。 楊朔在《迎春詞》中用到:「而在那海一樣的人民當中,到處都有出類拔萃的勞動英雄,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當中開出的鮮艷花朵。」 《孟子》與十三經 南宋時《孟子》正式成為「經」,和《論語》《爾雅》《孝經》一起,加上原來的「九經」,構成「十三經」。 「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為「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記」次之,《爾雅》再次之。十三種儒家文獻取得「經」的地位,經過了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在漢代,以《易》《詩》《書》《禮》《春秋》為「五經」,官方頗為重視,立於學官。唐代有「九經」,也立於學官,並用以取士。所謂「九經」包括《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和《春秋》三傳。唐文宗開成年間於國子學刻石,所鐫內容除「九經」外,又益以《論語》《爾雅》《孝經》。五代時蜀主孟昶刻「十一經」,排除《孝經》《爾雅》,收入《孟子》,《孟子》首次躋入諸經之列。南宋碩儒朱熹以《禮記》中的《大學》《中庸》與《論語》《孟子》並列,形成了今天人們所熟知的「四書」,並為官方所認可,《孟子》正式成為「經」。至此,儒家的十三部文獻確立了它的經典地位。書包 網 bookbao.com 想看書來書包網 散文 第三章(13) 左右逢源 典出《孟子?離婁下》: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有一天,弟子公孫丑問孟子說:「老師,每個人都不一樣,怎麼才能修養自己的心性呢?」孟子說:「君子都是按照正確的方法來修養自己的,使自己能夠獲得更多的道理,明白這些道理以後,就要掌握它,掌握了這些道理以後,就能積蓄很深,積蓄很深就可以無論左右都碰見水源了,所以君子總是努力地獲得道理,以此來修養自己。」 逢,遇到;源,水源。「左右逢源」原指賞識廣博,應付裕如。後比喻做事得心應手,非常順利。也用來諷刺為人處世圓滑,善於投機。 鄒韜奮在《經歷?青年「老學究」》中用到:「他們在落筆的時候,便有『成竹在胸,左右逢源』的形勢。」 明察秋毫 典出《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天,齊宣王命令手下的人殺牛來作為祭祀的禮物。當把牛牽來的時候,牛因為害怕渾身哆嗦,齊宣王看後就覺得十分可憐,於是就讓人將這頭牛放了,用羊來代替。孟子知道這件事以後,認為齊宣王對動物十分慈愛,但是對百姓卻沒有那份愛心。於是,孟子就來到宮裡,見到了齊宣王,對他說:「我聽人說:『我力大無窮,可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但是卻拿不起一個羽毛,我的眼力也很好,可以看清鳥兒身上剛長出來的羽毛,但是卻看不見眼前的一車柴禾。』大王,你覺得他說得對嗎?」齊宣王聽了以後,搖了搖頭說:「這肯定不對呀。」孟子說:「對呀,這就像你的愛心可以救下一隻動物,但是卻不能使老百姓感到大王的恩惠,這不是一樣的道理嗎?」齊宣王聽了,點了點頭,接受了孟子仁政的主張。 後人就用「明察秋毫」來形容人目光敏銳,任何細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現在人們多來形容人能洞察事理。 清朝沈復在《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中用到:「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孟子名言警句 1.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2. 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3.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5.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6.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惡於眾也。 7.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8. 國君好仁,天下無敵焉。 9. 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10. 仁者無敵。 11.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一暴十寒 典出《孟子?告子上》: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春秋戰國時期,孟子輔佐齊宣王施行仁政,但是沒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於是,就有人說孟子沒有努力幫助齊宣王。孟子聽了以後說:「我聽說有一種植物生長在寒冷的地方,如果將它放在太陽底下曬上十天,然後在陰冷的地方呆上十天,那麼,即使再頑強的植物,也不能旺盛地生長了。我見到齊宣王的機會很少,而每次見面的時間也很短,等我離開齊宣王的時候,那些不同意仁政的人就又在齊宣王的耳邊說一些反對的意見,這樣,即使我已經勸說了齊宣王,但是又怎麼能讓齊宣王堅持下去呢?」 後來,人們就用「一暴十寒」來比喻做事無恆心,無計劃,努力少,荒廢多,也就不能取得成績。 清朝宣鼎在《夜雨秋燈錄?珠妓情殉》中用到:「而一暴十寒,終歸無益。」 坐懷不亂 典出《荀子?大略》:諸侯之驕我者,吾不為臣;大夫之驕我者,吾不復見。柳下惠與後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爭利如蚤甲而喪而掌。春秋時期,魯國有一個叫柳下惠的人,他不僅學識淵博,而且作風十分正派。有一天晚上,柳下惠正在家裡埋頭讀書,這時他聽見了一陣敲門聲,推開門一看,是一位婦女無處過夜,想在他的家裡留宿一晚。柳下惠就答應了婦女的要求,將她請進了屋裡。由於當時天氣十分寒冷,那名婦女被凍得不停地顫抖,於是,柳下惠就讓婦女坐在自己的懷裡,解下自己的外衣,用自己的身體為她取暖,就這樣兩個人一起坐了一夜,但是並沒有發生什麼非禮的行為。於是柳下惠就被譽為「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 「坐懷不亂」後來就成了男子道德高尚的代名詞。 清朝李漁在《蜃中樓?抗婚》中用到:「說起俺夫家姓字香,不在梅旁在柳旁,他是那坐懷不亂的季宗昌。」 書包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散文 第四章(1) 荀子簡介 荀子是戰國末期的儒學大師,名況,字卿,趙人。《史記》說他「最為老師」,「三為祭酒」,表明他在稷下已是一位資歷很深的首領人物。楚考烈王八年,楚相春申君以荀子為蘭陵令。後又離楚至趙,趙以荀子為上卿。不久又返楚。秦昭王時,荀子赴秦,見到昭王和范雎。楚考烈王二十五年,春申君死,荀子就居住蘭陵。荀子學識淵博,繼承了儒家學說,並有所發展,還能吸收一些別家之長,故在儒家中自成一派。在人性問題上,荀子主張性惡,和孟子的性善針鋒相對,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因而不可能有天生的聖賢,人性善是受教化的結果。在天道觀方面,荀子受老子的影響,認 為天沒有意志,不過是能生長萬物的自然界,不能決定人事的吉凶、禍福,提出人應該順應自然但也可以改變自然,即所謂「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 傳人 典出《荀子?非相篇》:五帝之外無傳人,非無賢人也,久故也。五帝之中無傳政,非無善政也,久故也。《荀子?非相篇》講述的是聖人非常英明偉大。他們能夠據自己的切身體驗來推斷其他的事物和人。他們可以根據現在人的情況去判斷古代人的情況,根據現在人情去推斷過去的人情,根據現在的事物去判斷古代的事物,根據一些流傳的學說來推斷古代聖賢們的偉大功業,所以這些聖人面對那些歪理邪說,是不會被迷惑的,即使再複雜的道理也不會使他們頭腦混亂,自從出現了伏羲、神農、黃帝、堯、舜這五位聖人以後,就再也沒有賢能的人出現。因為時間太久了,聖人們的那些治理國家的辦法也沒有流傳下來。 「傳人」,即道德學問能夠傳於後世的名人。 清朝趙翼在《甌北詩話》中用到:「然則先生具壽者像,得天獨厚,為一代傳人,豈偶然哉。」 華髮 典出《墨子?修身》:藏於心者無以竭愛,動於身者無以竭恭,出於口者無以竭馴。暢之四支,接之肌膚,華髮隳顛,而猶弗舍者,其唯聖人乎君子的修身之道,墨子在談論君子如何修養自己的心性時說:「貧窮的時候要顯示出自己的廉潔,富裕的時候要顯示出自己的道義,對於那些活著的人要展示自己的仁愛,對於那些逝去的人要表達自己的哀痛,對於君子來說,這四種德行不能有半點虛假,要時刻反省自己。要在心中埋藏仁愛,在言談舉止中做到恭敬有禮,這些良好的德行會貫穿到四肢里,滲透到肌膚里,直到這個人頭髮花白,都不會捨棄,這些只有君子才能做到,意志不堅定的人是無法做到的。 「華髮」就是指人上了歲數,頭髮花白。 宋朝蘇軾在《念奴嬌?大江東去》中用到:「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墨子簡介 墨子,名翟,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著有《墨子》一書。他在書中闡述了墨家學派的主張。他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使得墨家學派成為當時著名的學派。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鄧陵氏之墨三個學派。 隔牆有耳 典出《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牆有耳,伏寇在側。」牆有耳者,微謀外泄之謂也;伏寇在側者,沉疑得民之謂也。春秋時期,有一天,齊桓公問丞相管仲:「如何才能做一個賢良的君主?」管仲說:「古代的君主,總是想辦法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當有災難發生的時候,他們總是儘力了解災難發生的原因。同時,他們還遠離奸佞的小人,古時候有句話說:『牆上有耳朵,身邊有隱藏的賊寇。』所以即使再隱秘的事情,也會被暴露。那些狡猾的小人總是極力地打聽君王的事情,以此來揣測君王的意圖,從而希望得到君王的寵幸。賢明的君主就要杜絕這樣的事情發生,遠離讒言諂語,廢除拉幫結黨,使那些淫邪悖亂和遊盪求食之徒,不能混入朝廷為官。這樣才能做到國家穩定、強盛。」bookbao.com 書包網最好的txt下載網 散文 第四章(2) 「隔牆有耳」指牆外有人偷聽,秘密被外泄。 清曾樸在《孽海花》第三十三回中用到:「又誰料知己傾談,忘了隔牆有耳,全灌進了楊子衢的耳中。」 買櫝還珠 典出《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羽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珠寶商人,一次,他收購了一顆稀世的寶珠,於是他帶著這顆珍珠到鄭國去賣。為了能賣出大價錢,商人在包裝上下了很大的工夫。他特地請木匠做了一隻非常精緻漂亮的木匣,木匣是由上等的木蘭香木做成。周圍鑲嵌著閃光的小珠玉,雕刻了精緻的玫瑰花紋,還找來紫色的寶石和綠色的羽毛裝飾其間,用桂花和花椒將它熏得香噴噴的,最後再把珍珠裝進木匣里。 他帶著寶珠來到了鄭國,在鄭國的街市上,商人的東西召來了許多顧客。這時,有個鄭國人走來,打開盒子看了一眼寶珠,就合上了蓋子,仔細地端詳小盒子,他撫摸盒子外面的寶石羽毛,聞著盒子散發出的香味,讚不絕口地說:「這麼好的東西,我買了。」商人見了十分高興,趕緊將盒子包裝好,遞給了鄭國人,可是萬萬沒想到,他臨走時卻打開匣子將珍珠取出還給了楚國人,只拿著木匣揚長而去了,原來他看中的是那個精緻的木盒。 後人就用「買櫝還珠」來比喻沒有眼光,捨本逐末,取捨不當。 清朝裘廷梁在《論白話為維新之本》中用到:「不善讀書者,昧菁英而矜糟粕。買櫝還珠,雖多奚益?改用白話,決無此病。」 《韓非子》簡介 《韓非子》是戰國末期韓國法家代表韓非所著。這部書現存五十五篇,約十餘萬言,大部分為韓非自己的作品。 《韓非子》一書,重點宣揚了韓非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韓非「法」「術」「勢」相結合的理論,達到了先秦法家理論的最高峰,為秦統一六國提供了理論武器;同時,也為以後的封建專制制度提供了理論根據。 一鳴驚人 典出《韓非子》:此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個名叫淳于髡的人,非常善於辯論,經常把別人說得啞口無言。當時齊威王剛剛即位,但是沉迷於酒色,使得朝政都荒廢了。各國的諸侯趁機侵犯齊國。於是淳于髡就來見齊威王,說:「大王,我聽說從前有一隻大鳥,養在皇宮裡三年,它既不展翅飛翔,也不大聲地鳴叫,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齊威王聽了以後,知道他是想勸諫自己,於是就說:「這隻大鳥,不飛則已,如果飛起來必將衝上雲霄;它不鳴則已,如果鳴叫就會驚倒別人。」於是,齊威王開始整頓朝廷,他召集了全國的官吏,獎勵那些勤懇工作的官吏,辭退了那些不做實事的官員;積極地訓練軍隊,增強了國家的實力。諸侯們聽說了這個消息,都感到十分震驚,不但不再侵犯齊國,而且還將以前侵佔的土地歸還給了齊國。 後人就用「一鳴驚人」來表示平時表現平庸,但後來卻一下子做常驚人成績的人。 周而復在《上海的早晨》中用到:「馮玉祥想一鳴驚人,他來提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公式。」 危如累卵 典出《韓非子?十過》:其君之危,猶累卵也。春秋時期,晉靈公要建造一座九層的高台,此舉勞民傷財,花費千金黃金。老百姓對此怨聲載道,大臣們也有很多的意見。晉靈公怕有大臣來勸阻,就下令說:「誰敢進諫我就殺掉他!」 散文 第四章(3) 荀息聽說這件事以後,便上疏求見晉靈公。晉靈公坐在寶座上,手上拉滿弓,搭上箭,殺氣騰騰地接見了荀息。荀息說:「我今天不是來勸諫大王的,我只是想給大王表演一個技巧。我能夠把12顆棋子壘起來,再把9個雞蛋加在上邊而不倒塌。」晉靈公聽了十分感興趣,就對他說:「那你做做看。」 荀息集中精神,先把12顆棋子壘起來,再把雞蛋一個個加上去。這種景象讓文武百官心驚膽戰,晉靈公見了,也大叫道:「太危險!太危險了!」荀息說:「這有什麼危險,還有比這更危險的呢。」晉靈公問他更危險的是什麼,荀息說:「國君的九層高台建了三年還沒建成,已經弄得男人沒法耕地,女人沒法耕織,周邊的國家正在對我國虎視眈眈,這難道不更危險嗎?」晉靈公聽後恍然大悟,立刻下令拆毀了九層高台。 後人就用「危如累卵」比喻形勢十分危險,如同堆起來的蛋,隨時都有塌下打碎的可能。 《史記?范睢蔡澤列傳》中用到:「秦王之國,危於累卵,得臣則安。」 韓非簡介 韓非,韓國人,出身於貴族世家,是韓國的公子。他口吃,不善於說話,但善於著書。 韓非與李斯同是荀卿的學生。他才學超人,李斯自以為不及他。韓非雖曾師事荀卿,可是他沒有繼承荀卿儒家的思想,而是「喜刑名法術之學」,並「歸本於黃、老」,繼承和發展法家的思想,成為戰國末年法家的集大成者。 在戰國七雄中,韓國是最弱的一個國家,韓非眼看韓國日趨衰弱,多次上疏向韓王進諫,希望韓王能變法圖強,但都未被採用。他從「觀往者得失之變」之中探索變弱為強的道路,寫了《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十餘萬字的著作。後來,這些著作流傳到了秦國,秦始皇讀了他的《孤憤》《五蠹》,大為讚賞,於是想重用韓非,但是李斯和姚賈詆毀說:「韓非是韓國的公子,最終是為保存韓國著想,而不為泰國合併諸侯著想,這是人之常情。現在大王長期留著不用,以後還要放他歸國,這是自留禍患,不如用罪名把他殺掉。」秦始皇聽了,認為說得有理,就把韓非交法官審訊。李斯派人送毒藥給韓非,讓他自殺。韓非想向秦始皇自陳心跡,但不讓他進見。秦始皇后來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昆明有什麼都市傳說(urban legend)?
※重複發明輪子(reinvent the wheel)的語源是什麼?原始出處是哪裡?
※你知道哪些像「季夏三月 腐草為螢」這樣曼妙典故?
※《蒙求》典故探源?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