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修行方法

七、佛教的修行方法一)皈依三寶:就是皈依佛、法、僧三寶。皈依是學佛的開始,好比學生求學,先要報名註冊,不然學校就沒有學籍。有人以為自己有能力看經,不必皈依,這是錯誤的,因為這樣只皈依了法寶,而沒有佛寶和僧寶。皈依後更容易獲得三寶的加持,同時有四大王天派遣三十六位善神,及其恆河沙數眷屬,隨身輪流護持。三寶有多種分別法,一般指住持三寶,就是:佛像為佛寶;三藏經律論為法寶;出家眾為僧寶。皈依當在出家師面前求授。念「盡形壽歸依佛、盡形壽歸依法、盡形壽歸依僧」時,是納受戒體的關鍵時刻,千萬不能馬虎。最低限度,必須聽得明明白白,說得清清楚楚。如果不懂師父的話,或離得太遠聽不清楚,或者雖然能大概聽懂,但還有疑惑,都得不到皈依。佛像不管做工好壞,都要平等恭敬,佛像的碎片、破損的字紙、僧衣的一塊紅、黃布縷等,也應看作真正的三寶,放置在清凈處。一個普通的出家人即使有錯,也千萬不要誹謗,而應在心裡為他懺悔。二)凈土法門:佛教的修行方法有從因起修和從果起修兩種。因,主要靠自己的力量。果呢?除了自己努力,還強調三寶的加持力。密宗和凈土宗念佛法門就屬於果教。凈土宗是我國影響最大的法門。《無量壽經》中說:在很久以前,有一位世自在王佛出世化度眾生,一位國王從佛學道。他在佛前發下四十八條大願,其中一願是,若有眾生臨終十念誠心稱念我的名號,想生我國而不能生者,我不成佛。他成佛後,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極樂世界裡佛菩薩無量無數,阿彌陀佛是教主,他的左右分別有觀世音、大勢至兩位大菩薩,共稱為「西方三聖」。佛經說:娑婆世界有一人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則極樂世界的七寶池中就會生出一朵蓮花,往生時就在這朵蓮花中化生。念佛人如果精進努力,蓮花就會越來越茂盛;如果懈怠悔退,則蓮花就隨之憔悴,甚至枯萎。這是最簡單、最容易成就的法門,不管是上等根基,還是下等根基,上至等覺菩薩,下至五逆惡人,都可以依這個法門解脫、成佛。歷史上很多高僧大德都修凈土法門,有的修其它法門到一定境界,也轉向了凈土宗。古人說:「念佛往生,如風帆揚於順水;余門學道,似螞蟻上於高山」。好比生在竹子裡面的蟲子,橫著咬破就容易出來,豎著咬就難了。古代有的禪宗高僧,因為悟而未證,沒有了脫生死,下一世福報太大,卻不願修行。而普通人臨終時茫茫一片,得人身者少,墮惡道者多;縱然下世仍然得到人身,信佛者少,不信者多;縱然勉強信佛,遇明師者少,信魔說者多;縱然得遇明師,卻無奈環境越來越惡劣,心越來越粗,業力無邊,神識飛揚,象風卷羽毛,前進者少,倒退者多。而且如今末法時代,魔擾越來越多,佛法越來越弱,象這樣耽擱下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出頭!一旦墮入惡道,往往千百萬劫,無法解脫。要想往生,必須具足三條,就是信、願、行,缺一不可。信,就是堅信阿彌陀佛一定會來接引,堅信自己一定能依這個法門獲得成就。願,就是看破世間的痛苦本質,放下世間的的好壞是非,一心只想往生極樂世界。行,就是發菩提心,努力念佛。修凈土法門應避免兩種傾向,一是全仗自力,如參「念佛者是誰」,或執著唯心凈土,而無求生之心;二是全仗他力,以為我信佛、願生,阿彌陀佛就會一手包辦,自己煩惱不須除、菩提心不須修、罪障不須懺、資糧不須積。這些都是誤區。要知道:真正信佛、願生,平日必然會常與佛感應道交,因為與佛感應道交,道心必然越來越增長,煩惱越來越少,慈悲心、菩提心越來越強。真正與佛感應道交,必然會經常在夢中也會念佛,不光在激烈的夢境會念佛,甚至平和的夢境中也常念佛。否則十天半月一次都不能夢中念佛,就自以為有把握,是很愚蠢的。有人自認為是下等根器,難以往生,這不但是對自己沒有信心,更是對阿彌陀佛沒有信心。凈土宗的上等根器不一定是學問好,不一定是定力強,而是對世間的痛苦有強烈的厭倦,對眾生的痛苦有很強的悲心,對阿彌陀佛有很強的信心。沒有大福報的人,不會遇到凈土法門。就是遇到了,也不會生起信心,因為凈土法門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要知道,不知多少有大本事、大手段的人,學問好、定力強、智慧高,但福德因緣不夠,就是遇不到凈土法門。他們有的要麼修持外道法而生天;要麼得遇小乘法,成就羅漢;要麼修行大乘因教,雖然成就菩薩,但經過無數大劫還是時進時退。而凈土法門只要我們對阿彌陀佛有信心,有強烈的往生願望,即使是一個本該墮入地獄、罪大惡極的惡人,都有可能往生,一下子超出六道,超出不可想像的阿羅漢、辟支佛,甚至超過修行無數大劫還不能達到不退轉的菩薩,而一生畢竟成佛。——這就是法的差別!這就是眾生福德因緣的差別!這就是阿彌陀佛的無比大恩!!!古今來往生西天的例子非常之多,僅僅《凈土聖賢錄》一書所記載,就有二千二百多例。其它書籍中也有大量的記載,而這些只不過是千萬中之一二而已。歷史以來,交通、通訊落後,沒有記載的必然更多。近代的倓虛法師說他親眼所見的,就有二十多例,其他聽說的還不算。到今天,這方面的報道仍然非常多。有人問,今生念佛如果沒有往生,豈不是白廢工夫?不會的。即使沒有往生,下一世修起來也會進步更快。而且修行的功德,可以使自己不至於墮到惡道,即使造了重業墮到惡道,從惡道出來後,還會繼續修行的。三)實修要點:1、三主要道:佛法的精華可歸納為三主要道,就是出離心、菩提心和空性見。(1)出離心:就是要跳出輪迴的決心,是一切佛法的基礎。如果沒有出離心即使修任何善法,都沒有真正的意義。那怎樣培養出離心呢?可以通過思維世間無常、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輪迴痛苦、因果不虛而生起。朗日塘巴尊者一生都不露笑臉,因為他成天黑沉著臉,人們叫他「黑臉朗日塘巴」。有弟子勸他不要老是沉著臉,尊者說:「想到輪迴的痛苦,三界之內沒有一個安樂、歡喜的地方,我無論如何都笑不出來。」有比丘用神通觀察自己的前世,看到自己在地獄裡受苦的情景,恐懼得毛孔流出血汗,以至於將袈裟都染成了花色。這該是怎樣的痛苦?!《中觀四百論》說,假如凡夫也能象聖者一樣,現量了知三有一切生死的痛苦,則身心將無法承受而崩潰毀滅。經中說,我們從無始以來,就是生為螞蟻的身體如果堆積起來,也比須彌山還高;哭泣的淚水比海洋的水還多;無數次墮到地獄、餓鬼道時喝的鐵水、膿血,也比流進大海的四大江河水還多;因為貪慾而斷掉的頭、手也超過無量世界中微塵的數量。有一位祗夜多尊者,一次在一個城門邊見到一個餓鬼的兒子,他對尊者說:我的母親為我進城找吃的,到現在還沒有回來,我在城邊等了七十年,又餓又渴,尊者進城要是見到我母親,求您傳話給她。尊者進城看到他母親,她說:我進城七十年,因為沒有福報,加上生孩子不久,體弱無力,偶然找到一點吃的,也被大力鬼搶走。現在得到一口痰,可是守城的鬼不准我出去。尊者問她在這裡呆了多久?她說:我眼見這座城壞掉重建,又壞又建,這樣七次,到底經過了多少年代,我也不知道。隨後尊者就把她帶出了城。網上有一篇題為《出離心的體驗》的文章,這樣寫道:整個輪迴就象一個巨大無比的絞肉機。三惡道中畜生的痛苦雖然非常殘酷,而餓鬼道那綿綿無盡、漫漫無期的痛苦則更加令人絕望。親眼看到秦始皇統一天下的餓鬼,一直活到今天可能他的壽命才開始不久。而地獄,則更是集中了所有的慘烈和絕望在一起,那裡不但有人類永遠都無法想像的殘酷痛苦,還有更加無法想像的長久無期的絕望!!!而世間每個人都在往自己的油鍋里添柴加火,而且添的那麼起勁。不但為自己添柴,還要和我們的父母、妻子兒女抱成團,一起往油鍋里跳,生生世世,無休無止......不要以為這些痛苦離我們還遠,如此猛厲的痛苦,我們每個人都曾無數次地品嘗過,而且只要我們一天沒有解脫,我們還將永無休止地去品嘗……我們總是那麼容易忘記痛苦,只要有一點兒安樂,就迫不及待地認為生活本來就是這樣。即使是現在,世界各地都有無數的人正遭受著各種各樣不同的痛苦。在殘酷的、近乎不可思議的輪迴面前,任何世間的幸福安樂和解脫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2)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基礎,是成佛的根本因。對於凡夫而言,菩提心就是「為了度化一切眾生而發願成佛」的決心和誓願。菩提心是最強大的武器,菩提心一旦生起,就勝過萬劫修行,成佛的進度就快得多。菩提心可以使我們花很小的功夫,獲得最大的、不可思議的功德利益。同樣念佛持咒,有無菩提心的攝持,功德有如天地之差。發了菩提心的人是世間最尊貴的人。經中說:一有人發菩提心,大地就會震動,諸佛的寶座也將顫動。《經莊嚴論》里講,有菩提心的人,即使造了地獄業,也不可能在近期墮落,會在很久以後才成熟。而且在地獄裡的痛苦也很輕微,時間很短。《入菩薩行論》說「菩提心如劫末火,剎那能毀諸重罪」。如果有了菩提心,就能在一剎那間清凈無始以來的罪業,犯別解脫戒和密乘戒的罪過也能清凈,同時圓滿眾多的福德資糧,這是菩提心自身所具備的能力。印光法師說:「凡修凈業者,第一必須嚴持凈戒,第二必須發菩提心,第三必須具真信願。戒為諸法之基址,菩提心為修道之主帥,信願為往生之前導。」又說:「念佛法門,以信願行三法為宗,以菩提心為根本......」大安法師在講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時說:「上品下生者......跟前兩品往生不同,"亦信因果"。大家注意這個"亦"啊,"亦信因果"呢,就是或信或不信,這就叫亦。前面兩品是要深信的,那麼這一品,上品下生,他即便是信,但信得不深......但是他雖然信,或信或不信,或者信心有間斷,但他有一點,對一切大乘經典,他不懷疑,不誹謗......他沒有什麼其它的殊勝的行業,只是發了菩提心。可見發菩提心功德不可思議,一發菩提心,你沒有幹什麼,你都能夠上品下生......」。濟群法師在《漢傳佛教的反思》中說:「大乘本是積極入世的佛教,可在中國卻給民眾留下了消極出世的印象。為什麼會這樣?歸根結底,正是因為忽略菩提心所致。以往,我們一直認為大乘經典便代表著大乘佛教,學習大乘經論自然便是大乘行者。豈不知區別大小乘的關鍵在於發心,在於是否具足菩提心。因為菩提心才是成佛的不共因,才是大乘的不共教法。反觀漢傳佛教的各大宗派,普遍對菩提心不夠重視。也正因為如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六度四攝等菩薩行門,似乎只是為大菩薩們所說,與個人修學並無關聯……鑒於佛教在流傳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弊端,我認為,未來的佛教發展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菩提心......」凈空老法師也說:「過去李炳南老居士常講,一萬個念佛人,真正往生只有兩、三個。為什麼那麼少?就是雖做到一向專念,卻沒有發菩提心。」「再說一句老實話,真正發菩提心,沒有念佛也能往生。」有人說,念佛一句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同時念誦阿彌陀佛的萬德洪名,就具足了一切善根福德。這樣,什麼都有了,何必多求?當然,的確如此,一法含攝一切法。理雖如是,但在我們的修行還未到達萬法一如的境界前,在行持上,有針對性的方便法還是非常重要的。歸元雖無二路,方便還得多門。比如念阿彌陀佛也可以治病,為什麼佛陀還要傳藥師佛法門呢?從理上講,念誦文殊、地藏菩薩同樣可以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偏念阿彌陀佛呢?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曾發願接引我們往生。印光法師也倡導平時念彌陀,急難念觀音,並不是阿彌陀佛不能救度急難。又有人說:蓮池大師《疏鈔》曰,「持名即為發菩提心。」因此我只管念佛就是,何必另外修什麼菩提心,無事找事?當然,如果能往生極樂世界,哪怕是邊地疑城,也會在佛菩薩的加持下,生起真實無偽的菩提心。但在往生前心量的大小優劣,則直接關係到往生的難易,以及往生品位的高低。如印光法師說「......若不知此義,則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見;雖修妙行,感果卑劣矣!」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那就失去了一切,因為他連修行的門都沒有進入。很多人也很重視菩提心,但只是停留在口號上,由於缺少實修的引導,因而只有一點相似的菩提心,無法深入。當然,能生起這點菩提心也是非常寶貴的!但這遠遠不夠。菩提心必須每天觀修,不修是發不出來的。真正生起菩提心的人,絕不會懈怠放逸,絕不會只為自己求往生、得安樂,絕不會得少為足,滿足於下品,甚至滿足於邊地疑城。因為世間苦海中,還有無量無邊的父母眾生,在淚眼汪汪地等待著我們救拔。我們遲一天證悟,他們就會多受無邊的痛苦!!!網上有一篇帖子,這樣寫道:......後來,我無意中在網上發現了一個殊勝無比的菩提心修法竅訣,就是《西藏生死書》中的《慈悲-如意寶珠》。這是我學佛以來一個極其重大的收穫!是它全面地、深入地改變了我的修行進程。我甚至發願,當我在獲得了超出輪迴的把握以後,我要著力弘揚這一菩提心修法竅訣......因為我是個不孝之人,儘管將受苦者觀想成父母更合理,但觀成父母反而沒有觀成兒女更能啟發悲心,所以就常觀成兒女。我常想,在這一點上兒女倒是幫了我的大忙。開始修此竅訣時,有時一、二個月都不能生起那種強烈的菩提心,而且要非常集中精神,深入地觀修,才能生起。到後來就沒有那麼困難了。每次生起後,都感到慈心充滿,而且具有極大的穿透力,這時念佛就象念到自己的血肉里去。有時念及眾生的痛苦,而自己無力救度,即使以後成佛也無法度盡眾生界,在三寶面前,我不禁悲從中來,淚下如雨......每次生起菩提心,都有瑞相出現。或夢舉身高飛,或獲得寶藏、舍利,或清洗血管、男根等等(編者註:不可追求這些驗相!否則容易走進歧途)。後寫了一篇發願文:願我速得成就「最勝結緣解脫佛」,結緣力與解脫力十方世界中最為第一。十方菩薩欲度眾生而緣慳難度者,稱誦我的名號因緣即得成熟。願我過去現在未來一切際,眼耳鼻舌身意所見所聞所觸所緣,並間接影響之一切眾生,及見、聞、觸、緣,並間接影響我之一切眾生,我皆令其速得解脫。願我成道後,生生世世分身無量,與無量眾生展轉結緣,展轉度化,乃至一切與所結緣眾生結緣者,亦與結緣而度化之。如是展轉增上,以至無窮。願我成道後,長向無佛法眾生處行,願一切與三寶無緣眾生,皆得與我結緣而度化之。願我成道後,分身長伴地藏菩薩,助其教化,乃至作其補處。願我即生往生極樂世界,上品上生。不出人間一年,即回入六道,普度眾生。……修菩提心之前,一般先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這是菩提心的基礎。若想略修,可以只修慈和悲。若想最略,那就只修悲心。下面是《西藏生死書》中介紹的一些竅訣:慈:簡單說就是愛心。當沒有足夠的愛心時,有一個方法,就是觀想有人曾經給過你的愛,比如父親母親、爺爺奶奶小時候對你的愛。記住一個特別感動的例子,讓心中充滿感激。然後把這種愛延伸到一切眾生,包括最親近的人、朋友、熟人,再到鄰居、陌生人,甚至延伸到你不喜歡的人,和你的所謂「敵人」,最後延伸到整個宇宙。悲:啟發悲心有一個強有力的方法,就是自他交換,把正在受苦難的眾生看成自己。儘可能詳細生動地想像你要怎麼挨過那種痛苦。要知道,人家和自己有同樣的感覺,同樣希望快樂,同樣害怕痛苦。還有一個有效方法,就是觀想正在受苦的眾生是自己最愛的人,比如父母、兒女。有人會問:我這麼做,我的親人會受到傷害嗎?絕對不會!不但不會傷害他們,而且還會幫助他們,甚至對他們經歷的一切痛苦產生療效。因為他們是你發起悲心的工具,即使只是一瞬間的事,也可以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功德和利益。如何觀想慈悲?例如,一隻在馬路上流血不止幾乎要死去的狗;打開電視機,一位老太婆指著一碗湯說,那是她今天唯一的食物,不知道明天還有沒有;電視《動物世界》里一隻老虎正追趕一對梅花鹿母子,眼看就要趕上;一隻小猴子緊跟在母親身後,突然掉進腳下的沼澤,驚慌掙扎,這時一隻兇猛的鱷魚遊了過來……任何這些景象都可以打開你的心眼,讓你認識到世間無邊的苦難。當你覺得有一股悲心從心中湧起的時候,不要把它掃開,不要故意去想別的事情,把心專註在上面,深入觀想、發展、加強、加深。一切地方的一切眾生都在受苦,把自己的慈悲和三寶的加持,迴向給所有的眾生,使他們減輕痛苦,早日解脫。當你深入地觀想慈悲時,你會知道,要想幫助眾生,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要趕快覺悟,這時就可以產生一種強烈的決心和責任感,自己發願成佛是為了救度一切眾生!要經常思維一切眾生無始以來,都多次做過自己的父母子女,對自己都有無比的恩德,沒有做過自己父母子女的眾生,一個也沒有。今天我有幸遇到佛法,而他們仍在痴迷顛倒,沉淪掙扎。或者哀號於地獄之下;或者宛轉於餓鬼之中;或者披毛戴角,終日籠罩在恐懼之中,受盡殘殺;或者雖得到人身,但不信正法,愚痴造業。再通過逐漸修習,菩提心就會越來越強,心量越來越大。這時走在大街上,走進菜市場,看到身邊的眾生,就會自然而然生起一種真實的慈愛和悲憫。(3)空性見:從世俗菩提心升華為勝義菩提心,唯有通過空性見。沒有空性見的指導,菩提心無法圓滿成就;而要證悟空性,菩提心是最強大的利器。2、懺罪、積資、迴向(1)懺罪:如果犯了無間罪、謗法罪、舍法罪、邪見,即使念佛也不容易往生。由於業障的障蔽,使得我們對念佛法門信不深、願不切、行不力,所以懺悔業障至關重要! 業障減輕,不但往生有把握,而且往生的品位也高。在某一個時期中,先懺悔粗重的業障確實比一味念佛要來得快。好比在去某地的路上生了重病,這時最重要的,是治病,而不是勉強地趕路。病輕了,就會走得更快。無間罪一般人都不會犯,但謗法罪試問有幾個人敢說自己沒有犯過?恐怕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犯過嚴重的謗法罪、舍法罪,甚至近無間罪(如盜僧祗物等)而不自知。很多人可能連什麼是謗法罪、舍法罪,都不太清楚。一樁細微的謗法罪,過失都無量無邊!舍法罪,比如認為或懷疑某一部分佛法不是正法,或不殊勝、不能學等。有人問:念阿彌陀佛的同時也可以消業,為什麼還要另修懺悔呢?當然在實相上,沒有差別,但在顯現上,諸佛菩薩的願力不全相同。這一點已在「菩提心」一節中講過。關於懺悔,對於絕大多數的人,應該以具足四力(依止力、破惡力、恢復力、對治力。依止力就是依止三寶;破惡力就是追悔、破除以前的惡業;恢復力就是發誓今後縱遇命難,也不再作先前的罪業;對治力是上述之外一切對治業障的力量,包括祈請、發願、念咒、拜佛、迴向、隨喜等等)祈禱的事相懺為主,同時以菩提心攝持。菩提心是懺罪、積資一切竅訣中,最殊勝的竅訣。「絕大多數人都是事相懺悔的根機,不要說安住無相懺悔的境界,連無相懺悔的見解都很少有人具足。既然沒有無相的見解,那就要老老實實按事相懺悔。」「凡是能回憶的,都要一條條檢點,哪一條作錯了、錯在哪裡、造了哪種罪,是如何對不起上師三寶、對不起眾生、對不起道友、對不起國家、對不起父母的,這些統統要檢點。是怎樣違背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的,每條都要深入細緻的反思。」(摘自《金剛薩埵如意寶珠修法儀軌》)要將自己阿賴耶識里罪業的種子,在三寶面前一條一條毫不隱藏地翻動起來、發露出來,越詳細越好。這就是破惡力。要有一種強烈的追悔之心(這是「懺」),和堅決不再破犯的決心(這是「悔」)。否則遮遮掩掩,輕飄飄地懺悔一下,便沒有大的效果。很多人懺悔幾天後,消業的驗相就出現了。驗相大致有兩種:一是外在的,如夢見自己洗澡、吐黑水、喝甘露、穿白色的衣服等等;二是內在的,如煩惱減輕,以前控制不住的貪、嗔、嫉妒、傲慢、自私自利等念頭也慢慢淡薄,人際關係變得融洽,各種障礙慢慢消失,出離心、慈悲心、智慧和對三寶的信心自然增長,三寶的加持容易得到,對聽法、念佛的興趣也不斷提高,在修其它的法時,也能很快地生起功德等等。驗相以內在的為主,因為外在的相在魔障、非人的干擾誘騙下,或者自己主觀追求,也能產生。而消了業不一定都有外在的驗相。懺悔可修《三十五佛懺悔文》、《八十八佛懺悔文》等,有因緣的可修金剛薩垛法,這是懺罪極其殊勝的法門。(2)積資:就是修集往生成佛的福報資糧。世人學道者多,悟道者少,並非完全是根器的原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乃是缺少福報。比如一部跟自己最契機的經論,哪怕只有幾行字,可能你看後會發生全身心的變化;一位善知識,哪怕只見一次面,就能直接打開自己的某個心結,如果沒有福報的話,都可能見不到。還有修行缺少自由、多諸障礙;生活、工作上處處不順等等,都是福報不夠的緣故。福報不夠,即使發心弘揚佛法,也難成功。福報若夠,就會心想事成,違緣就不容易起。被稱為中國三大比丘尼之一的圓照法師,火化後牙齒、心臟久焚不壞。她是貢嘎上師的弟子,曾向上師求金剛橛法。上師勸她多供曼扎,先修福報。但她執意修金剛橛,並修到把金剛橛插入水中不倒。一次在山中打坐時,一塊大石崩下朝她壓過來,她馬上拿起金剛橛一指,大石立即分成兩半從兩邊滾開。她以為躲過了一劫,但卻在走路時摔了一跤,把一隻胳膊摔成三段。當時大雪封山,幸好還有點福報,遇到一個採藥老人,把她治好了。此後她經常跟弟子講,要多修福德。一個密乘行人找到什麼樣的上師,這固然與宿世的因緣、和個人的發心有關,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自己的福德。末法時代魚龍混雜,福德、發心不夠的,很容易遇到冒充的上師。當今社會尤其是大城市裡,不少人依止上師前根本不加觀察,也不知道灌頂有什麼嚴厲的戒律,破戒後有什麼嚴重的後果,而在灌頂不久又開始隨意誹謗,甚至對整個密乘生起邪見。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最保險的辦法,就是依止舉世公認的具德上師。世人眼中的富貴,並非就是福報資糧。曾有人想放下官位,出家修行,但每次在動身的前一天就生病,而且很難治好。後來心灰意冷,還是做自己的官去吧,結果病馬上就好了。這就是沒有福報的表現,是他的債主怕他解脫了,所以千方百計地拉住他。有人認為:般若為三乘之母,當擺在學修之首,應待徹悟空性證得解脫,再依空起用,廣行利他事業。又有人認為,《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何必執著於這些有為法呢?多識活佛回答說:「小乘法不能成佛,而大乘法能成佛的真正原因在哪裡?很顯然不在智慧,而在方便法。《現觀莊嚴論》說小乘羅漢入菩薩道,必須從大乘資糧道發心進入,無法從更高位進入。其主要原因是福德資糧不足,因而開悟的程度受到很大的限制。」 「再者,破二障也不能光靠智能,要靠雄厚的福德資糧做後盾。""這些都是藏傳佛教根據了義經典,得出的正確結論。那種先修慧證得開悟,再修福德資糧的說法,是割裂智能方便二道,輕視慈悲善行的一種錯誤觀點。」 曾經,宗喀巴大師向文殊菩薩請問中觀見之甚深緣起法等問題時,菩薩解答後大師仍然不太明白,菩薩囑咐說,除殷勤祈禱、仔細閱讀經論外,要積集資糧,凈治罪障。凈土宗四祖法照大師,蒙文殊菩薩威神力,攝入五台聖境,問:「佛法浩瀚,修何法門,最為其要?」文殊答道:「汝今念佛,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過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此之二門,最為徑要。」沒有強大的福德資糧做基礎,而想證悟空性,就如想把一個人從頸部提起來,是不現實的,即使有些微功效。而福、智雙修,就好比從腳部把人托起,最為保險快捷。有人以為學佛是做「減法」,做法越多越錯。不知學佛如出拳,要想出拳有力,必先把拳收回再出。以前的老參師傅都知道,在禪堂里,古代是開了悟的人做班首,沒開悟但是修行理路明白的可以做參頭。參頭師傅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把其他每個同參修行的境界問一下,看看誰有沒有問題;誰的路子走錯沒走錯,走偏沒走偏,需不需要糾正。同時也看一下,誰的境界達到什麼程度了,如果疑情真實,功夫成片,那麼呢,說明這個人很快就要開悟了。他就會悄悄告訴班首,注意這個人,注意接引他。一般來說,七天之內就會開悟,心裏面應該生起證悟;如果七天還不開悟,那就說明有問題啦。什麼問題呢?福報不夠。雖然功夫用到了,但是福報不夠,所以開不了悟。這個時候呢,就要他大做供養。我們應該遵循這樣一個次第:先以「有為法」對治「惡法」,然後進入「無為法」,才能究竟圓滿。如果開口就奢談「無為法」,是很危險的事,執著於「不執著」乃是更大的執著。所以動不動就妄談什麼「不執著」實在沒什麼大的好處。好比有人餓得眼冒金星,卻硬說吃得太飽會得胃病,而不肯進食一樣荒唐。當然,平時經常串習空性,是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的!但不要「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潑掉」。任何一件善行,要使成為福德資糧,必須具足彌勒菩薩《經莊嚴論》講的七要點,歸納起來就是以下三要點。否則就成了世間的有漏福報,報完就完了。前行:為一切眾生的究竟成佛而發心。如每天上供,不要以例行公事的心態去做,要為出離輪迴、為眾生的解脫而供養。上供前要認真思維,當心裡生起一定的量之後,再開始。正行:無分別地、專註地行持善法。結行:為一切眾生的究竟成佛而迴向。積資有很多方法,最快、最大的就是修菩提心。在菩提心的攝持下,念佛、繞塔、轉經輪、供養、布施、隨喜等等一切善行,功德都不可思議。如一滴水融入大海,永遠不會枯竭。布施有財施、法施和無畏施。財施一般指以錢財幫助眾生;法施如印經、弘揚佛法等;放生既是財施、又是無畏施,同時給它們念佛念咒,又是法施。放生的功德非常不可思議! 放生時最重要的,是為眾生念佛念咒,也可用《金剛經》《心經》、加持過的「過解脫」、或來源清凈的甘露丸(來源不清凈的千萬不可用!)等加持,為它們的解脫種下善因。如果僅僅只是救它們的命,意義並不是很大。轉經輪的功德非常不可思議,佛典上說,在一切身、口方面的善業中,沒有比轉經輪更大的。但千萬不能反轉。對於他人的任何功德善根都應該生歡喜心,這就是隨喜。隨喜的功德不可思議,如果非常殷重真誠,甚至可能超過別人本身的功德。有人說,我沒有錢,沒辦法做功德。其實做功德主要是發心,比如路上有一塊石頭,我怕它把人絆倒,就用腳把它撥到路邊去;公共場所的水龍頭漏水,把它關緊了;自己喜歡的東西,象漂亮的風景、莊嚴的場面、好聽的歌、熱天的一絲涼風,都可以觀想供養給三寶,都是功德。每次吃飯前,將食物作供養,這是快速積集福報資糧的一個方便竅訣。供養後,要觀想三寶將飯食轉賜給我,自己才可以吃,要不然有欺誑之嫌。再如,常在三寶前上供,供食、供香、供水、供燈等。坐時把三寶觀想在頭頂;走時觀想在右肩,右繞三寶;睡覺時觀想在心間放光。還有,遇到貓狗牛馬、蛇蟲螞蟻等眾生時,為它們念佛念咒,使它們聽到,為它們以後的解脫種下善根。在吐痰、大小便和倒剩飯剩水時,哪怕是倒洗臉水,念誦觀世音菩薩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舍,觀想化成甘露,全法界的餓鬼全部到一起來享用,並且都生起了歡喜心,進入佛道。路過荒無人煙的地方或草叢、樹林時,念誦佛菩薩聖號或咒語,也會利益到很多餓鬼。有人把經過咒力加持的餅乾屑(砂糖對螞蟻有無毒性,尚有爭議),灑到螞蟻出入的角落,使大量的螞蟻種下解脫的種子,這又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但要盡量灑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免得別人踏殺。供養時,最保險的是供養佛像、和清凈的僧團。 有能力、條件的,還應施食、煙供、掛嘛呢旗等。 福德增長的外在驗相,如夢得寶藏、金錢、藥物、穀米、甘露,吃美食、見日月等等。(3)迴向:簡單說就是把功德保存到一個地方的意思。做任何功德,哪怕一絲一毫的善行,都應該迴向一切眾生(包括自己)往生成佛。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要點,這樣功德就象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直至成佛。要不迴向,就成了世間的福報,而且享受完就完了。甚至因為痴福障道,更容易造惡,更容易墮落。並且,要是生起了較重的煩惱,比如嗔恨心、邪見、自詡功德、後悔等等,則沒有迴向的功德將被摧毀。如果不及時如法地迴向,即使再多、再殊勝的善根,都可能會被毀於一旦。在這些毀壞善業的因素當中,最容易出現的是嗔恨心。所以,行善之後必須立刻迴向。有人問:為眾生迴向,那我的功德會不會減少,或者沒有了呢?不會。不但不會減少,而且功德更大。好比一盞燈點亮千百盞燈,就會更亮。又有人問,我除了迴向往生,還想作一些特別的迴向,可以嗎?當然可以,這並不矛盾。還有人說:「三輪體空」豈不更好,何須執著功德、執著於迴向?須知「三輪體空」並不是普通人當下的境界,「我執」未除,八識田中必落影像,誰能空掉?通常的迴向是按照《三十五佛懺悔文》里所講的方法:十方三世佛菩薩如何迴向其善根,我也如是而作迴向。也可以念誦其它迴向文,如《普賢行願品》等,這是普通的迴向方法。要用古今高僧大德所作的迴向文,這樣才有加持力。修凈土的,無論是迴向還是發願,一定要加上一個往生極樂世界的願望,每次都要加。還有一個要點就是,功德即使很小,但可以把諸佛菩薩、一切眾生和自己,過去現在未來所累積的所有功德,一起迴向,以增廣迴向的功德和力量。八、釋 疑 1.有人說「信則有,不信則無」,對嗎?這種說法是自己欺騙自己,愚蠢至極。世間萬有的真相和規律豈是「我不信」三個字所能抹殺得掉的?幾百年前,人們認為大地是平的,而實際上地球照樣是圓的;認為太陽圍著地球轉,實際上卻照樣是地球圍著太陽轉。再比如,有人不相信面前草地上埋有陷阱,只要他走近,照樣會掉下去。儘管有人堅信地獄不存在,只要他作惡,照樣會墮進去,到時候的痛苦是絕對真實的。2.俗話說「人死如燈滅」,又何必修行呢?六道輪迴好比看電視,人死就好比換台,頻道一換,畫面就改變。通常我們不相信有前生後世,是因為無明覆蓋記不起來。同樣我們也不記得從母胎里出生時的情形,總不能不認自已的生身父母吧,何況回憶前世比回憶出生的難度更大。修行人在禪定中,當思維倒轉時,可以逐月逐年地看到以往的情形。有些人當回憶到自己出生的時刻,便感到有如一張巨大的帷幕遮住了一切,能夠正視這生與死的痛苦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接著便可感到黒幕被一點點地裂開,重新看到上一世死亡的情景。如果繼續倒轉,便會逐生逐世地看到過去的一切。同樣思維向前推移,便能看到未來發生的一切。而證量高的人則根本不必逐生逐世地觀察,任意選定一個時間就可以了知一切。當今世界上,有很多頂尖的科學家,包括心理學家、精神病學家、神經生理學家、醫學家,用各種方式證明了靈魂的存在。他們很多都是諾貝爾獎的得主。有的是通過「再生人」的研究;有的是通過催眠法的研究;有的是通過瀕死體驗的研究;還有用一種特殊的通訊儀器來收錄那些鬼神的聲音這方面的研究;甚至有物理學家,用量子力學,用數理的方式給我們論證了靈魂的存在。3.如果人人出家,那社會誰來發展?學佛,並不一定非得出家,比如老師教育學生,並不是要每個學生都成為老師。很多有道德、有修行的人,都是在家人,佛菩薩為度眾生也有很多現居士身的。還有,人人出家只是一種假設,根本不可能。再說,如果人人出家,人人解脫,豈不更好。世人的價值觀通常是以科學是否發展、物質文明是否進步為標準,這個標準是非常狹隘的。要知道,科學的發展並不能改變生命輪迴的痛苦。4.動物生來就是給人吃的嗎? 如果動物生來是給人吃的,那麼老虎吃人,難道人也是生來給老虎吃的嗎?要知道動物被人吃,有它的因果,我們吃它同樣有因果。何況無始以來,我們互相做過無數次的父母子女。動物跟人儘管身體不同,但痛苦是一樣的,只是說不出來而已。有句古詩這樣寫道:「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小鳥在窩裡眼巴巴地望著母親找食歸來,誰還忍心去傷害它呢?再說,要是都不殺生,那得畜生報的就會減少,生人天道的必然更多。 5.佛教是消極厭世的嗎?有人說佛教消極厭世,那是因為佛教徒對於世間的名利財色視若浮雲。世人以為的積極,是名利場上的爭奪,是無常世間虛妄的追求,有誰想到為上求佛道、下度眾生而犧牲自我、精進不懈的大積極呢?他們那大無畏的改造自我和忘我地利益眾生的精神,他們高尚的人格,大海般的容量和日月般的光輝,正是大積極的表現。還有人說,很多人是受了挫折才出家,而且出家人只是坐禪念佛,對社會也不關心,怎能說是積極呢?要知道出家的人各自因緣不同,怎麼就不見國王太子、社會名流、大學問者出家呢?出家人擔負的是續佛慧命的重任,做的是凈化世間、領導世間的大事業,並不是對社會漠不關心。坐禪念佛看似無為,要知道只有自己得到解脫,才能解救別人。好比水中救人,如果自己不會游泳,又怎麼救得了別人?學佛並不是要拋棄這個世界,我們求生極樂世界並不是最終目的,當我們證得「無生法忍」後,就可以乘願再來,利世度人。佛教徒因為相信眾生都是未成之佛,所以不會驕慢、清高,因為相信自己也是未成之佛,所以不會厭世自卑。 當然有些人學佛後變得瞻前顧後,甚至神經兮兮,這是沒有掌握好佛法精神的緣故,並不是佛法的問題。6.佛教是偶像崇拜嗎? 我們拜佛,是通過拜外在的佛像修自己內在的佛性。拜的不是木頭紙張顏料,而是自己的真「我」。因為我們還沒有認識到「我」和佛菩薩的平等,所以才需要這些外在的形式。好比升國旗,我們向國旗敬禮,不是向那一塊紅布敬禮,而是通過敬禮培養我們的愛國之心。7.舍與得?有人以為「風水輪流轉」,人家發財當官是運氣好,說不定下輩子我也會。要知道如果沒有種福報,下輩子也是不可能的,甚至比這輩子更不如。佛經里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還有人說:我又沒有損人偷盜,怎麼還是沒福報?須知不偷盜和種福報是兩種因,我們現在有飯吃、有水喝,本身就是往世積了福的緣故。「有飯吃、有水喝」並不是每個眾生最低的基本「權益」。那些因為沒有種福報而千百萬年沒飯吃、沒水喝的眾生太多了!有人覺得錢財是我的,自私自利是天經地義的,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要知道,只有「舍」,才能「得」,而且舍的是「一」,得的是「萬」。又有人想:那我為了這一世和下輩子過好日子,就多多種福報。這時又有個問題:如果沒有想解脫輪迴的出離心,光修痴福,是很危險的事。一般人如果福報大,解脫更困難,造惡墮落更容易。看看世間上很多有權勢、財富的人橫行霸道,大造惡業就知道了。特別是戰爭、核武器等,弄得世界上烏煙瘴氣,大都是那些前世只修福報、沒有出離心的修行人造成的。等他們福報享完後,那下場就非常慘了。一些有錢人養的寵物貓、寵物狗等,也是前世只修痴福的結果。要知道我們過去不知道做過多少次皇帝宰相、社會名流,而現在仍然在輪迴中受苦受難,這些痴福究竟有什麼意義呢?所以我們修任何功德,一定要迴向往生極樂世界。8.佛教對算命、風水、相術等如何看待?人一生的命運,看風水的說是受祖墳和住宅的影響,算命的說是受生辰八字的影響,看相的說是受面相手相的影響,普通人則說是性格和機遇造成的。其實最根本的因素是什麼呢?是本人所造的善惡之業力。很多看風水的人因福報有限,卻不能給自己找到一塊風水寶地,即使找到也不一定能得到,即使得到也不一定有什麼好處。而如果心態改變了,則外境也會改變。所以很多修行的人,他的面相會朝好的方向轉變,他的命運常常算不準,有的住在風水惡劣的地方,後來風水也跟著改變。如虛雲和尚住在廣東南華寺,寺廟前的河水在門口形成很不好的「反弓水」,後來竟然天降大雨,河流在一夜之間改道。宋代有個人叫尹洙,頂骨凹陷,眼睛無神,牙垠露出,山根塌陷,按理應該貧賤短命。後聽一個名叫蔡襄的相士勸告,多積陰德,還周濟了很多災民。忽然一天晚上渾身發抖,之後頂骨凸起,雙目有神,牙根掩藏,山根隆起。後來不僅長壽,並且高官厚祿。這些術數,只對一般凡夫有用。大善之人和極惡之人,這些術數都不管用。明朝有一位袁了凡,碰到一位高人把他一生的情況都詳細地推算了出來,前後都應驗了,連細節都非常地準確。直到有一天,一位禪師教他積德改命的方法。從此他努力地改過積德。此後,命運就發生了變化。本來沒有兒子結果生了兩個兒子,並且都成了才;科舉考試算來只考第三,卻考第一;本來考不上進士,結果考上;本來作官只能做到知縣,結果卻上升到兵部;本來壽命53歲,卻活到74歲。所以我們應該從心態入手,從根本入手,根本改變了,枝節就會隨著改變。9.為什麼有的惡人得善報,而善人卻得惡報?印光大師說:作惡而得善報的,好比富家子弟,吃喝嫖賭,揮金如土,但不會馬上凍死餓死,因為他的財產豐厚;行善而遇到災殃的,是往世惡業成熟,比如犯罪的人雖然立了一些小功,但罪行不能完全消除,但可以改重為輕。世人往往只看到表面現象,不知因果之理非常深奧。《清涼山志》記載,隋朝代州有豪富之家,姓趙,有兩個兒子,哥哥叫盈,弟弟叫孟。父親死後,哥哥把弟弟的家產全都霸佔了。哥哥死後生到弟弟家為子,名叫環。弟弟死後生到哥哥家為孫,名叫先。一次他們來到五台山,走到偏僻處,環因為先的祖父霸佔自己家的財產,想殺先。結果一個跑一個追,來到一個茅篷前。一個老僧人制止了他們,並給他們喝了一杯茶,於是兩人都記起了前世的事情,大哭起來。後來都在山中出家修行。世人不明白其中的因緣,只看到表面上哥哥家強霸而代代不衰,弟弟家受欺而代代窮困,於是斷言沒有因果,而不知道實際上是環自己的前世霸佔了自己家的家產。有人往往略修一點小善,就妄想獲得改變命運的效果,不知自己所造的惡業可能比積的善業要大得多,這不是很荒唐嗎?而且世人不懂因果,所以為的善,並不一定是真善;而以為的小惡,有可能是大惡。很多人以為不殺人、不放火就沒有大惡,不知道噁心捕殺蚊子、蒼蠅的果報也是非常可怕的。而且任何善惡之業,都在以很快的速度增長!有人自己沒有殺生,叫別人殺,以為沒有罪,不知道叫別人殺罪業更重。因為它的死是我造成的,除了我自己的殺業之外,還讓別人也犯了殺業,這是兩重罪。很多人到餐館吃飯點殺活物,就屬於這種情況。同理,勸人放生行善修行,也是兩倍的功德;有人以為表面老實的人就是好人,表面老實的人內心並不一定清凈、善良;還有看見別人的妻女美貌,或者看了黃色書刊、電影,便起邪淫之心,雖然沒有事實,但在心裡反覆想像、揣摩、陶醉。不知這樣一個卑鄙的念頭就損掉了非常多的福報,難逃鬼神的懲罰。古人說「萬惡淫為首」,而且邪淫的果報來得特別地快!甚至有的念頭一起,功名馬上就消掉了,這方面的例子古今來非常多;演電影、拍電視、辦報紙、搞網路的人,表面上沒有殺人放火,甚至看起來是起教育他人的作用,但他們傳播的很多毒害性非常大的世界觀、人生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全天下的人。特別是在電視機前長大的一代,更是深受其害。看電視時左腦思考判斷的功能關閉,基本上沒有反應, 想像力大大減少,只有右腦被動地接收信息。長期看電視,不但磨滅了人的靈性,缺乏深度的觀察和思考能力,而且沒有高尚的道德責任感。因為肢體活動促進意志力的形成,由於缺少活動,同時還會覺得生命沒有意義,人生沒有目標,做事也會心有餘而力不足。因為左腦思考判斷的功能關閉,使得那些毒害信息紮根更深,如同催眠一般。如今的犯罪越來越年輕化,手段也越來越殘忍,這些跟媒體的關係太大了。他們所造的惡業簡直無法估量!無法想像!很多新聞報導為了自身的利益,對因果、感應之類的事迹極少報道,而對惡人惡事的宣傳則竭盡全力,使眾生的八識田中裝滿了罪惡的種子,一旦遇到外緣,就會造業;還有人以為貪污受賄是正常現象,不算什麼惡行,不知道貪污國家集體千萬人的錢財,比貪污一個人的錢財要嚴重千萬倍,一下子就消耗掉了非常多的福報。福報如果抵不過惡業的話,馬上就會被查出來,甚至判刑;還有人以為到寺廟裡占點便宜也不算什麼,不知道這種果報也比殺人放火要嚴重得多!可怕得多!另外,索達吉堪布在《入菩薩行論講記》里說,一些人為了生存,經常販賣佛像、佛經、佛塔,過失是極為嚴重的!寧可餓死,也不能用這些錢財過活。有些人恐怕是不懂因果,有些人還認為自己在弘揚佛法。有一位心理醫生說,如今大城市的人,每二十個人中至少有三個「精神病人」。雖然他們衣食無憂,外表光鮮瀟洒,內心卻隱藏著極大的煩惱和惡業。 所以,要是懂得因果的話,自然就能分辨善惡了。
推薦閱讀:

修行的時候為什麼要計數
敦珠仁波切:禪修憶持本尊和勝義的最殊勝竅訣
很多修行人都容易進去的誤區
浮囂時代的年輕人是該去「修行」

TAG:方法 | 佛教 | 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