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孩子家裡家外不一樣
案例 妮妮今年2歲了。在家時,她特別活潑,又愛動,又愛笑,話也特別多,有時還會自言自語。家裡人都愛逗她玩,因為她表情特別豐富。但只要一把她帶出家門,她就會跟換了個人似的,老癟著嘴,或皺著眉,不愛和人打招呼,還喜歡把臉埋在媽媽的肩上,嘴裡嘟囔著「我要回家」。哪怕是小區里最和善的婆婆來逗她,她都會大哭。
分析 環境變化時妮妮如此表現的主要原因。家是妮妮最熟悉的環境,因此,當她在家時會比較放鬆。但到了室外後,她會因為對周圍環境感到陌生而產生恐懼感。低年齡的孩子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肯定不如大孩子那麼快,因此她會用大哭和不高興,來表達她不安的情緒。
支招 多帶寶寶去公共場所散步,或參加早教等集體活動,有助於增強他對環境改變的適應性,減輕他突然來到陌生環境後產生的恐懼心理。不喜歡和陌生人接觸,其實是每個寶寶成長過程中必然會有的經歷。媽媽不要強迫寶寶非要和人打招呼,但要慢慢地告訴他,和人打招呼是一種禮貌。
案例 小傑去年上幼兒園了,但他媽媽卻不解地說,為啥小傑在家霸道得像只小老虎,出門卻變成了膽怯的小貓咪。在家時,小傑講話很大聲,想要什麼就得給他什麼,還會對外公外婆呼來喚去,有時還會和家人頂嘴。但一到幼兒園,他就像變了個人:低著頭不肯和小朋友和老師打招呼。想玩一隻毛絨玩具,還不敢和小朋友商量,要媽媽出馬替他解決。雖然經過一個學期,他的在外「膽怯病」有所好轉,但暑假過完重新上學,他又「舊病複發」。開學第一天,他就躲在媽媽背後,不肯進教室。
分析 幼兒的情感容易波動是正常現象,但小傑的情況主要還是家長嬌慣的結果。據觀察,在外膽怯表現較嚴重的孩子,往往在家中受到過多的寵愛與縱容,與社會的接觸欠缺。幼兒園和家中還是有所區別,有一定的規範要遵守,因此,假期過完小傑從家中寬鬆的環境到幼兒園有秩序的環境,難免不適應。
支招 在家時,家長別讓寶寶由著性子,或凡事替他包辦,應適時放手,讓他多到社會上去見識見識。
案例 琪琪在家愛唱愛跳,表演欲很強。但到了人群里,她就變成了「悶葫蘆」,讓她做個表演比登天還難。開學後,幼兒園舉辦了「家長開放日」,邀請家長到幼兒園聽課。結果,琪琪見到來了那麼多大人,在課堂上「哇」的一聲大哭起來,媽媽怎麼哄也不肯停,只好連說:不好意思,琪琪就是太害羞了。
分析 有些寶寶天生膽子較小,會比較依賴熟悉的人,見到陌生人會產生不安情緒。突然身邊多了許多陌生的大人,讓琪琪熟悉的幼兒園環境改變了,也是她大哭的原因。面對公眾場合,家長的要求也會發生變化,比如在家時只有寶寶一個人,家長要求也會相對寬鬆,但在上公開課或和別的小朋友玩耍時,家長潛意識裡會要求寶寶表現得體、或與人友好相處。
支招 當寶寶面對陌生人聚集的環境而哭鬧時,家長不要愛面子,當眾人面訓斥他,更不要給寶寶扣上「沒用」、「膽小鬼」的帽子。寶寶雖然小,但也有自尊,一味指責只會更加打擊他的自信心。家長可以暫時把寶寶帶離人群,比如到操場走一走,邊逛邊引導,「教室里還有很多小朋友等你哦」、「其實他們都是你很要好的朋友的爸爸媽媽,一點也不可怕」。溫暖而堅定的眼神、一個擁抱,都能幫助寶寶消除恐懼,增長他的信心,慢慢消除過度的羞怯。
推薦閱讀:
※與孩子對視
※幾點鐘出生的孩子,一生好命有福氣,還能旺爹媽財運
※孩子是前世的債,討債,還債,無債不來【3】
※哪個時辰生的孩子命如金元寶,日後大富大貴、光耀門楣
※沒有人必須對你好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