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始社會

西 夏 陵墓西夏是我國西北地區党項族建立的一個王朝。其始祖屬拓跋部,唐代初年,曾內附於唐,並賜姓李。宋初又向宋稱臣,太宗時賜姓趙。公元1038年,趙元昊稱帝複姓李,國號夏,建都興慶(今寧夏銀川),史稱西夏。至1227年被元太祖成吉思汗所滅,共傳10帝,凡190年。最盛時勢力範圍包括今寧夏、陝西北部、甘肅西部、青海東北部和內蒙古西部。  元昊通漢文字,仿效唐宋制度確立了官制、軍制和法律,還利用漢字偏旁創製了西夏文字。其陵寢制度不僅仿效唐宋,還結合了本民族習俗,具有自己的特點。  西夏陵區在元昊的祖父李繼遷時就開始營造。據《宋史·夏國傳》記載,西夏帝陵中有陵號的共九個。其中前兩個是追尊的。最後三代神宗、獻宗、南平王,均死於1226—1227年西夏敗亡之際,其陵號無考。蒙古滅西夏後,陵區地面建築全部被毀,大部陵墓被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寧夏文物部門曾對西夏王陵作了比較詳細的調查,並發掘了帝陵一座、陪葬墓四座、碑亭四座。  陵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西賀蘭山東麓沖積扇的緩坡地帶,背風向陽、高亢開闊。陵區坐北向南,東西寬四公里、南北長11公里,共有王陵九座、陪葬墓193座。根據位置與排列,可分為四個區。第一區在南部,包括兩個王陵,相距約30米。這兩個陵的鵲台和南神門之間東側多建一個小台,可能是一種特殊標誌。據記載李繼遷和趙德明的墓在元昊稱帝後才追尊陵名,這種標誌或許與此有關。第二區在第一區北約3.5公里,包括兩個王陵,東西相距二公里。東側的陵園較大,別具一格,而且位居陵區中心,顯示了墓主地位及所處時代的特殊。它應該是元昊的泰陵。第三區在第二區北約二公里,兩個王陵東西並列,相距約一公里。已發掘的西側6號王陵,推斷是李乾順的顯陵(圖11)。第四區在陵區北部,距第三區約二公里,三個王陵排列成品字形,相距約50米左右。南面一陵的碑亭出土西夏文篆體碑額,證明是李仁孝的壽陵。結合諸陵所在位置分析,其排列順序深受宋代昭穆制度影響,基本上採取由南向北、左昭右穆的「貫魚」形式。  九座陵園形制布局基本相同,平面呈縱向長方形,每座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陵園最南為雙闕,東西相對,間距約70米。闕台呈方形,每邊長九米,殘高約七米,台上原建樓閣。闕台北為碑亭,亭北為月城、內城,兩城相連,平面呈倒凸字形。月城內神道兩側置石象生。內城呈方形或長方形,每面正中辟一門,四角置角樓,南門內偏西為獻殿。陵台在內城西北部。6號陵內城南北長183米,東西寬134米。有的陵內城外又有一重外城。外城形制有兩種:一種為封閉式,如最南面的1號陵;一種為開口式,無南牆,如三區西部的6號陵。城牆多為分段夯築,每段長五米左右,有的用石塊壘砌。陵園最外一周四角有四個夯土角台,可能用以標示兆域範圍。

  圖11西夏王陵6號陵園平面圖(采自韓兆民、李志清《寧夏銀川西夏陵區調查簡報》考古學集刊五  陵台呈塔式,平面為八角形或圓形,高約20米,分為五級、七級或九級。原來每級出檐、上覆瓦件。陵台前為魚脊狀的墓道封土。已發掘的6號陵,地宮在陵台前18米,距地表深18米。主室為橫長方形穹隆頂土洞,長7.8米,寬5.6米,兩側各有一個耳室,地表墁磚。甬道兩壁繪武士像,前有斜坡墓道。  陵台、內城、神牆以及雙闕外表均塗飾含赭石的朱紅細泥。每座陵園地面散布大量磚瓦和琉璃構件殘塊。琉璃有黃綠和深藍兩種,其中一件綠色琉璃鴟吻殘件復原高達1.52米,可以想見,當時陵園的建築是十分宏偉的。  陪葬墓在王陵南或兩側,規模小、形制簡單。一般無角台、闕台,墓園大小不等,僅有南門。有的由墳丘和一城、一碑亭組成,有的加月城,有的南門有照壁,個別有獻殿;有的由墳丘、內外城、月城、門樓、雙碑亭組成。墳丘有圓丘式、圓柱式、圓錐式、三級圓墩式,封土皆為木骨架夯築。墓室都為方形穹隆頂土洞。有的墓園內還有二三個從葬墓。  西夏陵區發掘的墓葬早年均被破壞盜掘,所存隨葬品不多。101號陪葬墓出土的重188公斤的鎦金銅牛和重355公斤的石馬,造型生動,是難得的冶鑄、雕刻精品。陵區內還發現一些漢文和西夏文的殘碑石。  陵區北端有一處大型建築遺址,坐北朝南,平面近長方形,南北長290米,東西寬170米,由圍牆、門廳、殿堂、廂房、夾屋、行廊等組成三進院落。它可能是西夏宗廟所在。  西夏集中建設陵區,陵墓四周築圍牆,每面各闢一門,以及陵園建築沿中軸線左右對稱布置,墓道作斜坡式,玄宮為土洞穹隆頂等方面,顯然深受唐宋埋葬制度的影響。明代《嘉靖寧夏新志》說西夏陵「其制度仿鞏縣宋陵而作」是符合事實的。同時可以看到西夏陵與北宋諸陵不同的自身特點:陵園內無陪葬的後陵,無下宮,陵園設二重城牆,內城平面長方形,內城前加月城,地宮偏處內城西北部,建塔式陵台等。這些對了解西夏文化與漢文化的關係有著重要的意義。明代陵墓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建立明朝,定都南京,至成祖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遷都北京。朱元璋稱帝後第二年,下詔在江蘇泗州為其祖父修建「祖陵」,在安徽鳳陽為其父母修建「皇陵」。自太祖朱元璋至思宗崇禎明亡共歷16帝。其中第二代皇帝朱允炆〔wen文〕在與成祖朱棣〔di地〕爭奪皇帝的內戰中下落不明,第七個皇帝代宗朱祁鈺由於前代皇帝英宗朱祁鎮復辟,死後以王禮葬於北京西郊金山,後雖復帝號並經擴建,規模仍小於其他陵。其他各帝共建陵園14座。  太祖朱元璋孝陵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南麓,其餘13座帝陵均在今北京市昌平縣東北10公里天壽山南麓,統稱「明十三陵」(圖12)。  明代皇帝迷信風水之說,非常重視陵址選擇。明孝陵曾兩遷寺院,十三陵選址歷時兩年才由數處備選陵址中選定。陵區選擇在背山面水,諸山環抱,溪水夾繞的地區。孝陵位於紫金山獨龍阜玩珠峰下,背依群峰,面對平原,泉壑幽深,林木蔥鬱。十三陵位於天壽山南麓,東、西、北三面群峰聳立,南面溫榆河蜿蜒流過,山青水秀、景色壯麗。十三陵以長陵為主左右排列,形成相對集中的陵區,成為明代陵寢制度的一個顯著特點。

  圖12明十三陵分布圖  明代各陵規模大小不一,但形制大致相同。朱元璋的孝陵和朱棣的長陵,因為一是祖陵,一是北京的首陵,規模都較大。其後各陵,凡是皇帝生前親自督理修造的陵,都比較高大、講究;死後由子孫辦理修築的,則規模較小,也較草率。思宗朱由檢自縊死後,葬于田貴妃墓中,規模最小。  明代各陵園附近設有神宮監,掌管祭祀等事務。各陵還設衛,以駐軍保衛陵寢。今天南京中山門外有孝陵衛鎮,北京昌平縣城內有長陵衛、獻陵衛、景陵衛等衚衕。據沈國元《兩朝從信錄》載,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在昌平州「以四千人立永安營,三千人立鞏華營,無事在州教場操演,有警赴各隘口把截」。可見當時陵寢的防衛是多麼森嚴。  明代初期葬制規定,每陵葬一帝一後,其他宮妃大都殉葬從死,多葬於長陵東南、西南,稱為東、西井。自英宗正統以後,多數陵墓為一帝二後或一帝三後,宮妃從死殉葬的制度被廢除。宮妃死後多葬於北京市西郊金山一帶。這種制度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明代統治者政治上的專制腐敗、生活上的荒淫無度。  明孝陵和明十三陵陵園的布局形制基本相同。整個陵園坐北朝南,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部為陵園大門、神道,後部為陵寢、地宮。由陵門兩側隨地勢修築垣牆環繞,各山口設關,置敵樓,派兵把守。陵園建築歷經破壞,已殘缺不全,但多數遺迹尚存。  孝陵陵園根據記載,周長約22.5公里。陵區正門叫大金門,門前有「下馬坊」和崇禎皇帝樹立的「禁約碑」。坊上刻「諸司官員下馬」六個大字,表示這裡是陵園的入口處,大小官員必須下馬步行。「禁約碑」碑文數百字,重申嚴格保護孝陵的條例。當時農民起義已經席捲全國,它既不能庇佑明王朝,也沒有使孝陵免遭破壞。由下馬坊北至陵丘總長約2.6公里。大金門門樓已毀,僅存三個門洞。門後為神道,呈弧形,半抱一座小山,名梅花山,總長約一公里。神道南端有「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亭,亭頂早毀,僅存圍牆和門洞。碑通高8.87米,為一塊完整巨石製成。碑文工筆楷書,長達2700多字,由明成祖朱棣撰文,歷述明太祖一生功績。神道向西北行,兩側立石象生12對,造型均為兩立、兩蹲,其中象和駱駝最為高大。神道北拐,兩側立華表一對。華表圓柱形,高6.25米,色白如玉,纏柱鏤刻雲龍紋。再北為兩對武將和兩對文臣,各有一對年輕無須者和一對年老有須者。武將身穿甲胄〔zhou宙〕,手執金吾,腰佩寶劍;文臣頭戴朝冠,手持朝笏。這些石刻是明初石雕藝術的代表作。再前為欞〔ling靈〕星門,門已坍毀,現僅存六個石雕的柱礎。經欞星門,繞梅花山北麓,有御河橋。神道曲折並以一座山作為屏障,此為前代陵墓所未見,但為後來清東陵和清西陵沿用。這種作法可使神道延長,給人以神秘幽深的感覺。由御河橋往北緩坡而上,建築物沿正南北軸線排列。進陵門拾級而上,有稜恩殿的石砌殘基。其北為方城,下部有拱形隧道,上部原建明樓,早年已毀,現經整修。方城後面是直徑約400米的圓形封土墳丘,稱為寶頂,周圍磚砌垣牆,稱為寶城。  明十三陵四周沿山以片石或卵石砌築圍牆,山口處建有關隘,周圍約34公里。陵區正門名大紅門,居兩山之中,東名蟒山,西名虎峪山,象徵青龍、白虎,分列左右,守衛陵寢大門。門前有一座高大的石牌坊和下馬碑。牌坊為五間六柱廡殿頂,通寬約34米,高約11米,全部用漢白玉石雕成。托腳浮雕雲龍,上立圓雕卧獸。大紅門為單檐歇山頂建築,下部三條券洞,全部磚石結構,紅牆黃瓦,十分莊嚴雄偉。  門後為總神道,直達長陵,長約六公里。南端有「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亭,亭為方形樓閣式,重檐歇山頂,四面有門洞。碑高6.5米,下為巨大龜趺座。碑文長達3000餘字,由仁宗朱高熾撰寫,記述明成祖一生經歷。碑的背面刻清代乾隆皇帝「哀明陵三十韻」詩,兩側還刻有乾隆、嘉慶時修復明陵的記載。碑亭外四角各立白色石華表一座,上雕雲龍紋。碑亭以北長約800米的神道兩側仿照孝陵立石像生。共有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各四個,皆兩卧兩立;文臣武臣各四個,另增加了四勛臣。石刻都用整塊白色石材雕成,形象生動。神道北為華表石柱組成的三門牌樓式欞星門。再北過溫榆河上的七孔御河橋,便可直達長陵。屬於長陵的這條神道,由於以後各陵都建在長陵兩側,並設支道與其相通,而且各支道均不再設石象生,因此實際上為各陵所共有。這是十三陵陵園建築的特點之  十三陵雖是一個統一的陵區,但各陵都建在一個小山下面,自成一個獨立的陵園。陵園建築形式大同小異,基本上沿襲明孝陵的形制。每個陵的外面都建有圍牆,南面設宮門,大部門前豎無字石碑。唐代武則天臨死前留遺言在乾陵前立一通無字碑,意思是自己的功過由後人來評說,成為陵前最早的無字碑。明代初年,在為皇陵立碑時,由翰林侍講學士危素撰文,朱元璋看後不滿意,說:「皇陵碑記皆儒生粉飾之文,恐不足為後世子孫戒」,只好自己撰文,記述其卑微出身,艱難經歷。此後由嗣皇帝撰寫碑文成為祖制。據明《世宗實錄》記載,十三陵中的長、獻、景、裕、茂、泰、康前七陵到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才開始建亭立碑。建成後,當時的禮部尚書嚴嵩請世宗撰寫碑文,結果沒有寫,就空了下來。考察明代歷史,僅太祖和成祖二代有創業和定業之功,而孝陵與長陵神道前已有「神功聖德碑」記述功績。其他各帝均無建樹,特別是明中期以後政治腐敗,皇帝荒淫無度,無功可錄,讓它空著比刻文更能掩蓋其無能和腐敗,更具有欺騙性。  宮門內是稜恩門,有的三間,有的五間。稜恩門內為主體建築稜恩殿,是帝後和官員祭陵行禮的地方。面闊七間或九間,兩廂多建有廊廡。殿後有牌樓門、石五供(香爐一個、燭台兩個、花瓶兩個),再後便是寶城。寶城前部建明樓,寶城下面為玄宮(地宮)。  各陵園中以長陵最大,保存最好。長陵稜恩殿坐落在三層漢白玉台基上。每層都有欄杆圍繞,欄板上浮雕雲龍花紋。大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檐廡殿頂,總面積近2000平方米,全部用楠木建成。殿內有32根直徑在一米以上的本色大柱,中間四根為獨木,高達14.3米。這樣宏大的楠木結構,而且歷經500多年,仍完整無損,在全國也屬絕無僅有。明樓為方形高樓,重檐歇山頂,檐下嵌榜書陵名,樓中豎石碑,刻皇帝廟號、謚號。寶城直徑約340米。  定陵地宮在1956—1958年進行了科學發掘。定陵是神宗萬曆和皇后的合葬陵。神宗朱翊〔yi義〕鈞昏聵腐朽,怠於政事,揮霍無度,陵墓基本仿照嘉靖永陵建造並且更為豪華(圖13)。  玄宮前面有磚隧道、石隧道和封門的金剛牆,深距墓頂約33米。玄宮由前殿、中殿、後殿與左右殿連接組成,連同甬道通長87.34米,最寬47.28米,高7.2—9.5米,總面積1195平方米。全部用石材起券構築。各殿之間有甬道相通。前、中、後三殿之間有石券門,上面雕出額枋、檐瓦等,門上橫樑(管扇)為銅鑄,內設漢白玉雙扇石門。門高3.3米,每扇寬1.7米,面上雕刻九排門釘和鋪首銜環。石門設計合理,靠門軸一面較厚,靠門邊較薄,雖然每扇門重約2噸,但開關仍較輕便。各門內均有自來石頂門。前殿和中殿地面鋪砌方形澄漿磚(俗稱金磚),後殿和兩配殿鋪砌花斑石。  地宮中殿設漢白玉石雕供案三座,放置成品字形。案的靠背和兩側扶手雕龍紋或鳳紋,四周浮雕雲紋。案前設黃琉璃五供,前置青花雲龍紋大瓷缸一口。缸內裝著香油、燈芯,稱為長明燈,燈芯上端有燒過的痕迹。後殿是放置梓宮(棺)的主要建築,比其他各殿更為高大、寬敞。正面有漢白玉砌成的棺床,下部須彌座上雕飾仰覆蓮,面上鋪磨光花斑石。棺床上放置棺槨三具,各一棺一槨。中間的棺較大,是萬曆的靈柩,上面有絲織銘旌,金書「大行皇帝梓宮」六字。死者僅剩一具骷髏,按骨骼分析,身材不高,背微駝,腿稍跛,可謂其貌不揚。左右兩側的棺略小,左邊為孝端皇后,右邊為孝靖皇后。棺均為楠木製作,外被朱漆,槨用松木做成。棺槨外有26具紅漆木箱和謚冊、寶印,箱內藏隨葬器物。左右配殿也各有棺床,但無棺槨和器物。

  圖13明定陵玄宮平面圖(采自《定陵》,文物出版社)①金剛牆②隧道券③前殿④中殿⑤後殿⑥左配殿⑦右配殿  定陵出土的隨葬品非常豐富,有木質和錫質明器等葬儀用具,帝后冠服、織錦匹料、金器、玉器、銅器、瓷器、謚冊、謚寶、墓誌、金元寶、銀元寶等各類用品2000餘件,種類繁多、製作精巧,許多是稀世珍品。皇帝用的翼善冠,用細金絲編就,上飾雙龍戲珠,十分精緻。皇后用的鳳冠,由金絲和翠鳥羽毛編織成龍、鳳、花樹、翠雲,每頂鑲珍珠5000多顆、寶石100多塊,五彩繽紛,光彩奪目。織錦匹料多成卷狀,中部加腰封,書寫名稱、尺寸、製造時間、地點和匠作姓名等。明代的織錦曾大放異彩,但遺存實物很少。這批出土的織錦,為研究明代紡織技術和工藝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1959年定陵經過整修後已正式建成博物館,對外開放,供遊人參觀。  明代帝陵的建造曠日持久,耗資巨大,滲透了千百萬勞動人民的血汗。朱元璋於洪武九年(公元1398年)入葬,附屬工程延至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完工,歷時近30年。所用石材取自麒麟門外陽山,至今遺留下三方碑材,碑身高45米,寬11.5米,厚四米,每塊重5000噸以上,可稱世界之最。因難以搬運,只好棄置不用,由此可見濫用民力之一斑。其他皇帝也大都在生前開始營建陵墓。朱棣於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即派人在北京附近尋找陵地,永樂七年(公元1407年)動工興建,徵調成千上萬軍民參加,至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才最後竣工。世宗嘉靖為自己建造的永陵,在明十三陵中是建造時間最久、役使人力最多、花費最大的一個。神宗萬曆自選陵址,親定規制,一切仿照他祖父嘉靖的永陵,並且在建造時親自巡視,費時六年,耗資白銀800萬兩才告一段落。不僅特製城磚,各式石材和楠杉大木來自外地,甚至連封土也都從十幾里外運來。據《冬宮紀事》記載,從房山運送一塊長三丈、寬一丈、厚五尺的白石,就調用了順天等八府民夫二萬人,歷時28天才運到京城,花費白銀11萬兩。  十三陵的殿堂原來大部用楠木建造。楠木生長在南方各省深山峽谷之中,其間蟲、獸出沒,瘴癘為害,尋找、採伐、運輸十分困難。尤其像長陵稜恩殿所用的巨木,不僅選材不易,而且萬里轉運,其間不知送掉了多少人的性命。各陵所用大磚,每塊重約50斤,上印「壽工」二字,嘉靖以前由各府州縣貢納,以後大部來自山東臨清,由工部派專人督辦,每年繳納100萬塊。其質地要求極嚴,磚上要列印製作年月、官員和窯戶姓名以備查對。可以想見十三陵的建造給人民帶來了多麼深重的災難。  表四明代帝陵表(續表)

陵名 帝名 生卒在位年 位置
孝陵 太祖朱元璋(洪武) 1328—1398;1368—1398 江蘇省南京市東郊紫金山下
長陵 成祖朱棣(永樂) 1360—1424;1402—1424 北京市昌平縣東北天壽山下
獻陵 仁宗朱高熾(洪熙) 1378—1425;1425 長陵西側黃山寺
景陵 宣宗朱瞻基(宣德) 1399—1435;1425—1435 長陵東側黑山
裕陵 英宗朱祁鎮(正統、天順) 1427—1464;1435—1449,1457—1464 長陵西北2公里石門山下
景泰陵 代宗朱祁鈺(景泰) 1427—1457;1449—1456 北京市海淀區金山
茂陵 憲宗朱見深(成化) 1448—1487;1464—1487 長陵西北聚寶山
泰陵 孝宗朱祐樘(弘治) 1470—1505;1487—1505 茂陵西北1公里史家山
康陵 武宗朱厚照(正德) 1491—1521;1505—1521 泰陵西南金嶺山

  續表

陵名 帝名 生卒在位年 位置
永陵 世宗朱厚熜(嘉靖) 1507—1566;1521—1566 長陵東南陽翠嶺
昭陵 穆宗朱載垕(隆慶) 1537—1572;1566—1572 長陵西南大峪山下
定陵 神宗朱翊鈞(萬曆) 1563—1620;1572—1620 昭陵北小峪山下
慶陵 光宗朱常洛(泰昌) 1582—1620;1620 獻陵西北側
德陵 熹宗朱由校(天啟) 1605—1627;1620—1627 永陵東1公里譚子峪
思陵 思宗朱由檢(崇禎) 1611—1644;1627—1644 昭陵西南錦屏山下

清 代 陵 墓清代是由滿族建立的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明代後期滿人興起於東北,建立政權,幾個帝王和祖先的陵墓建在今遼寧省境內,統稱「清初三陵」或「盛京三陵」。1644年入關以後,共有10帝,除末代皇帝宣統外,其他九個皇帝的陵墓分別建在河北省遵化縣和易縣。由於二陵東西各距京師100餘公里,故稱「清東陵」和「清西陵」。  清初三陵中,皇太極的昭陵位於瀋陽市北郊,努爾哈赤福陵位於瀋陽市東郊,清遠祖的永陵位於新賓縣境內。這三個陵幾經增修,仍然保存了原來的風格。它們與清東陵、清西陵不同,雖然在建築上繼承吸收了我國的傳統風格技法,但在整體上突出地將陵區的自然風貌和東北地區城堡式的建築布局相結合,外觀和雕飾上與明清官式建築也有不同,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陵區皆背山面河,周圍林木蔥鬱,形勢雄偉,幽靜肅穆,風景宜人。三陵陵園大小結構略有不同,但總體形制是一致的。均坐北向南,平面為長方形,周圍繞以磚砌繚牆。福陵、昭陵佔地近20萬平方米,永陵較小,僅1.2萬平方米。陵園由前院、方城和寶城三部分組成。前院南牆正中為正紅門,黃琉璃瓦硬山頂,面闊三間。門前兩側分列石獅、石牌坊、石華表和下馬碑。門內磚鋪參道,兩側立華表和石象生。昭陵石象生排列成梯形,利用透視錯覺增加長度感。參道盡頭建碑亭,內立「神功聖德碑」。院內東西兩側有茶膳房、齊班房、滌器房和省牲亭等。方城為城堡式,四角設角樓,南牆正中為隆恩門,上建重檐黃琉璃瓦歇山頂門樓。方城正中為隆恩殿,面闊三間。兩側有配殿,殿後有石柱門、石五供。北牆正中為券門,上建重檐歇山頂明樓,內立皇帝廟號謚號石碑。寶城平面呈圓形,地宮在寶城中間的寶頂下。  清東陵位於河北省遵化縣西北馬蘭峪的昌瑞山南麓。整個陵區分為前圈和後龍兩部分。前圈是陵園建築區,佔地48平方公里。後龍為依山的綠化區。陵區內有帝陵五座,後陵四座,妃陵五座。陵區外還有王爺、皇太子、公主等園寢,共埋葬帝、後、妃、王、公主等160餘人。布局以世祖順治的孝陵為中心,東邊是聖祖康熙的景陵和穆宗同治的惠陵,西邊是高宗乾隆的裕陵和文宗咸豐的定陵。清西陵位於河北省易縣城西永寧山下。陵區面積225平方公里,有帝陵四座,後陵五座,妃陵三座,王、公主園寢四座,共埋葬帝、後、妃、王、公主等76人。布局以世宗雍正的泰陵為中心,西邊有仁宗嘉慶的昌陵、顯宗道光的慕陵,東邊有德宗光緒的崇陵。其分布不如東陵整齊集中,陵間有小路相通。建築大部分保存完好,共有千餘間。  我國歷代大多實行「子隨父葬,祖輩衍繼」的埋葬制度,從商代後期至明代帝王陵墓都相對地集中在一個區域內。但清代帝陵卻一反前代分成了東西兩個陵區。清東陵陵址是順治皇帝狩獵時親自選定的,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為順治帝建孝陵(圖14)於昌瑞山下。後來康熙帝按照子隨父葬的昭穆制度,葬在孝陵之東,到了雍正,才在易縣另建陵域。按某些文獻記載,他篡改康熙遺詔用不正當手段繼承了皇位,心懷內疚,不願葬在其父之旁,因而尋找各種借口另選陵址。但其子乾隆皇帝仍選址於東陵,並規定以後父子不葬一地,相間在東西兩陵區選址建陵。實際上到了他的孫子道光皇帝就不照此辦理了。這種維持了幾千年的昭穆制度開始被打破了。

  圖14河北省遵化縣清東陵孝陵平面圖(采自《中國美術全集·陵墓篇》)  清代改變了明代制度,每座帝陵附近一般都另建皇后陵寢和妃嬪園寢,形制與帝陵基本相同,但規格不同。帝、後陵寢以黃色琉璃瓦蓋頂,妃、王園寢用綠色琉璃瓦蓋頂,規模也較小。  東陵和西陵的布局和規制仿照明十三陵的建制,皆背山臨水、坐北朝南,陵區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面為陵區的陵門和總神道,以及各陵的支神道,後面為陵園。另外,陵區建有行宮和喇嘛廟,為皇族祭陵時居住的地方和拜佛的場所。西陵陵區光緒年間從高碑店至良各庄修築了一條窄軌鐵路,供帝後謁陵時專用。  陵門總神道上布列各種建築物。從前到後為:石牌坊、大紅門、大碑樓、石象生、龍鳳門、神路橋、神道碑亭。神道路面砌條石和巨磚,分左、中、右三道,南端為大紅門。東陵神道長約五公里,西陵神道長約2.5公里。大紅門是主陵的大門,也是陵區的大門,磚石砌築,單檐廡殿頂。門前的石牌坊為五門六柱單檐廡殿頂的石結構建築。西陵石牌坊前設一座單路五孔橋,造型優美。門內東側有更衣殿,為當時祭陵人換衣之所。迎面為重檐九脊的聖德神功碑樓,樓內立兩通高大石碑,碑身為整塊巨石雕成,重達數萬斤。碑上分別用滿漢兩種文字銘刻主陵皇帝一生的功績。碑樓外四隅各豎華表一個。神道繞過「影壁山」(西陵名蜘蛛山),再北為龍鳳門、三路三孔的神路橋(橋下為玉帶河,又名龍鬚溝)和神道碑亭。碑樓與龍鳳門之間神道兩側立石象生,東陵主神道有18對(其中有獬豸、馬、象、狻猊[suanni酸泥]、麒麟、文臣、武將),西陵主神道有五對。龍鳳門三間六柱三樓,用彩色琉璃磚瓦裝飾龍鳳花紋。北端神道碑亭內立石碑一通,用滿、漢、蒙三種文字鐫刻皇帝的廟號和謚號。碑東為神廚庫和省牲亭。東陵中的景陵、裕陵、定陵和西陵中的昌陵,各支神道的建制,與此大體相同,只是規模較小。  陵寢四周繞以紅牆,內分前後兩部分,用宮牆隔開,象徵前朝後寢。前朝正門為隆恩門,兩側為朝房和班房。中間為隆恩殿,兩側有配殿,後面是琉璃花門。隆恩門面闊五間,單檐歇山頂。隆恩殿是舉行祭祀活動的地方,建在漢白玉石砌成的巨大基座上,前有月台,陳列銅製鼎、鹿、鶴,周圍繞以漢白玉石欄杆。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頂。兩側建有配殿。道光慕陵的隆恩殿別具一格,梁架全部用楠木建造,天花板上每一格都雕刻有龍,門、窗、梁枋、雀替也雕游龍和蟠龍,表面不飾油彩,保持原木本色,造成一種「萬龍聚會、龍口噴香」的氣勢。慈禧皇后定東陵的隆恩殿是清陵中最輝煌的建築。前面的欄杆雕龍鳳呈祥圖案,陛石透雕龍鳳,龍在下、鳳在上,生動傳神,堪稱傑作。牆體磨磚雕花,樑柱全部使用黃花梨木,殿內64根立柱上雕飾盤繞的半立體金龍。斗拱、梁枋、天花板上的彩繪及雕磚部位全部貼金,通體金碧輝煌,為其他陵寢宮殿所未見。後寢包括方城、寶城和地宮。方城平面呈方形,上建重檐歇山頂明樓,是全陵最高的建築物。樓內豎立滿、漢、蒙三種文字鐫刻的皇帝廟號陵名石碑。樓前陳列石五供。寶城中間為寶頂,下部是地宮所在。西陵中的慕陵則未建明樓和方城。  乾隆裕陵地宮曾遭盜掘。地宮面積甚大,進深54米,總面積300多平方米。為拱券式結構,全部用漢白玉石砌成。前後分為三室(從前到後稱明券、穿券、金券),共四道石門,前有墓道,平面呈主字形。門樓上雕出檐椽、瓦壠、吻獸。每扇石門浮雕一個菩薩立像。第一道門外兩側浮雕四大天王坐像,墓室內壁和券頂雕刻佛像、經文和與佛教有關的圖案,石棺床四壁也雕佛經,棺槨內外則是雕漆經文。經文用梵文和藏文兩種文字鐫刻,共有梵文647字,藏文29000多字。經文字體端整,線條流暢,變化繁多,主次分明,充分反映了清代雕刻工藝的高度水平。  清代陵園建築用工用料之多,耗銀數量之大,難以勝計。所用「金磚」均由江蘇蘇州燒造,澄漿長方形城磚則由山東臨清燒制。北京琉璃廠設有御窯專燒琉璃瓦件。青白石料大部分產於北京房山縣和昌平縣境,至今遺留許多巨大的採石坑。木材絕大部分采自南方的閩、粵、江、浙、川、貴、滇等地。這些材料的燒制、開採、運輸都需要千萬人付出血汗甚至犧牲生命才能完成。  清代設立了一整套機構對陵區進行嚴格管理。陵區設守陵大臣,併兼駐地總兵,人選在近支宗室、王公大臣中挑選,由宗人府提出,經皇帝批准。下轄內務、兵部、關防、禮部、工部、承辦事務等衙門。兵部衙門統轄八旗兵、綠營兵,負責陵區的防衛、守護。關防衙門負責辦理進入陵區人員的手續。禮部衙門負責祭陵和謁陵的禮儀安排。工部衙門負責工程維修。承辦事務衙門負責向下傳達使命。每座帝陵設立分支機構。整個陵區管理、保衛以及勤雜人員多達數千人。  清末民初戰亂頻繁,清代諸陵內隨葬的大量珍寶引起了軍閥土匪的垂涎。1928年奉系軍閥岳兆麟部下團長馬福田率兵佔據馬蘭峪,策劃盜掘東陵寶物。駐地不遠的反動軍閥孫殿英打著剿匪的旗號,令第八師師長譚溫江率兵將馬福田趕跑,進駐東陵。孫殿英親自指揮以進行軍事演習為名,趕走守陵人員,切斷交通聯絡,於深夜用炸藥炸開了乾隆裕陵和慈禧東陵的地宮,將陵內隨葬的珍寶大部劫去,事後立刻開拔,逃之夭夭。其後當地地痞歹徒又進入地宮,尋撿剩下的珍寶,致使兩陵被洗劫一空,損失慘重。東陵盜墓案暴露後,轟動中外。居住天津的溥儀多次致電蔣介石、閻錫山,要求嚴懲首犯孫殿英。由於孫殿英已將所盜寶物分別賄送當局要員得以逍遙法外,此案遂草草了之。1938年一些不法村民密謀策劃又盜掘了西陵光緒皇帝及其寵妃珍妃的陵墓。  除了地宮被盜以外,兩陵中原存的金銀器皿等御用珍品,也大多被盜竊,陵園建築年久失修,更是殘破不堪,陵區內的林木也被大量砍伐。當時駐防灤州的軍閥唐之道,就將東陵200多年的古柏900多棵砍伐殆盡。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東西陵被公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立了文物保管所,負責日常保護管理工作。大部分建築逐步修復,現已對外開放,成為中外廣大遊客的觀光訪古勝地。  表五清東、西陵表

陵名 帝名 生卒在位年 位 置
孝陵 世祖福臨(順治) 1638—1661;1643—1661 河北省遵化縣西北馬蘭峪昌瑞山下清東陵
景陵 聖祖玄燁(康熙) 1654—1722;1661—1722 清東陵
泰陵 世宗胤禛(雍正) 1678—1735;1722—1735 河北省易縣西15公里永寧山下清西陵
裕陵 高宗弘曆(乾隆) 1711—1799;1735—1795 清東陵
昌陵 仁宗顒琰(嘉慶) 1760—1820;1796—1820 清西陵
慕陵 宣宗旻寧(道光) 1782—1850;1820—1850 清西陵
定陵 文宗奕詝(咸豐) 1831—1861;1850—1861 清東陵
惠陵 穆宗載淳(同治) 1856—1874;1861—1874 清東陵
崇陵 德宗載湉(光緒) 1871—1908;1874—1908 清西陵

推薦閱讀:

為什麼說奴隸社會是原始社會歷史的進步?
擊石為鏃射虎狼——原始社會的箭鏃

TAG:社會 | 中國 | 原始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