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證羅盤發展史

考證羅盤發展史

--------------------------------------------------------------------------------------------------------------------

羅盤的發展史:從漢代到宋朝的共有五張圖!

漢代司南:

唐代的銅鏡:

北宋的銅鏡:

北宋的司南指南針(即水浮法指南針):

--------------------------------------------------------------------------------------------------------------------

李定信老師對話羅盤

(2007-08-05 15:56:29)

贛州風水養生堂 曾祥裕

為何要學習羅盤知識?

隨著風水研究熱的升溫,市面上出版的風水書籍目不暇接,但是光自己坐在書齋中啃書本是走不出迷宮的。如何學風水?凡是一門學科必然有其規律,學風水的學習方法正確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從我所接待的海內外學員的教學情況來看,不少人學風水越學越糊塗,就是學重不得法。

近來,筆者與李定信老師圍繞學習「中國羅盤」展開了對話,他的一番見解可供學員參考。

他認為學風水要理論聯繫實際,書本學習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從古代風水的實踐去尋求答案。即是從古建築(即皇宮、皇陵、民間宗祠、寺院、住宅、民墳等)去進行探討研究,把風水術的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起來,就很有可能找出有關風水術的比較確切的答案來。

但是皇宮與皇宮間,民宅與民宅間,皇宮與民宅間以及所有古建築彼此相互之間的風水選址布局和定向,因時代風水術發展情況的不同,其風水術法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因而難以判定其規律。

然而任何風水術法的古建築,它的實踐的指導工具就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羅盤」。所有風水術法都在羅盤盤面註記了。所以,只要去探研羅盤,對中國風水術所有的奧秘,都可以基本上得到解答。

中國羅盤的發展史,就是中國風水術的發展史

中國羅盤的發展史,就是中國風水術的發展史,羅盤盤面的註記,就是中國風水術的全部內容。

如,「天盤及其附屬二十八宿」,就是風水術天文學,也是中國天文史。

「十二分野」,非但是風水術地理學,而且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地理史。

中國羅盤的發展史,由「日景方位」先天十二支的「土圭」,發展為磁針方位以八干四維天盤和先天十二支地盤合併為司南和六壬盤,再由六壬盤進而發展為有極星方位的「正針、中針、縫針」三針俱全的三十六層中國羅盤。

中國羅盤由簡入繁的發展過程,就是中國風水術由單純「乘氣」的科學風水術發展為極其複雜的「玄學命理」風水術。

唐代以前,羅盤盤面除先後天八卦外,只有八干四維十二支的二十四個方位,分為陰陽二龍進行格龍乘氣。所以《天玉經》說:「先天盤十二支,後天加上乾和維,八干四維輔支位,子母公孫同此推」。

楊筠松在風水術實踐中,檢驗陰陽龍格龍過於粗糙,就減去了陰陽龍,添加了七十二龍,創立「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這是楊公傳給弟子曾文辿的秘訣。這一點可以在楊筠松以後明代以前的古建築中得到考證。

無論是陽宅的皇宮民宅和陰宅的皇陵民宅,有大部分是扦「龜甲」,廟宇寺觀大多數扦「大空亡」和「小空亡」。羅盤上面的縫針即天盤,是楊筠松晚年時期,為便於「消砂、納水」,依據「日景方位」一干維輔一地支的雙山。

自宋代起直到現在為止,楊派以外的地理術者,仍然不懂得「雙山」的用法。明代王轍瑩的《直指原真》和清人趙九峰的《地理五訣》就用「雙山」立向,而地盤是沒有「雙山」的。

宋代至明代,是中國風水術發展進入複雜紊亂時期,由基本上是科學的風水術步入玄學風水術的時期,是由《葬書》的「乘生氣」轉變為專門所謂外接堂氣轉碑移大門的「關竅」時期,是風水術「量的增加、質的倒退」時期。在這一時期由於楊筠松的《造命千金歌》「天機妙訣值千金,不用行年與姓音……」,廢止了五音卜宅相墓,風水術的日家的造命而演為命理,撰《淵海子平》命理學。

到明代再由「命理」而攜入風水術,於是楊筠松古法風水術,由「乘生氣」的「玄竅法」轉變為「玄關竅」的新法,最先是賴文俊布衣子以二十四天星舍刃就祿的命理風水書《催官篇》。中國羅盤就添加了以極星為方位,湊合和「天、地、人」三才的人盤和附在下面的二十四天星圈。中國羅盤從此基本上完備了「正針、中針、縫針」三針具備的當今羅盤。

總之,明代的風水術士都籍「楊公真傳」著書立說,先後有前述的王轍瑩、徐善繼和徐世顏,還有凈陰凈陽的萬樹華……中國羅盤因而又添加了許多層次,如「五運六氣、黃泉、八煞、三奇、八門、子父財官、貴人祿馬、十二辟卦」……多達四十餘層。

清代對風水術沒有多大進展,惟「日家」得到了大大的發展。在唐代日家本有數十家之多。《疑龍經》說:「……後來年月數十家,一半有頭無結尾……」在乾隆年間得到了大大的整理,以楊筠松《造命千金歌》為主導,旨頒《欽定協紀》,其它《選擇求真》、《選擇宗鑒》……都是依照《欽定協紀》後撰寫的。可是除贛州外,廣東、福建還流行斗首課和大六壬課、中國羅盤的三奇八門……等就是日家與風水術共用的。

清代對風水術最有貢獻的是撰寫了對羅盤分層的解釋,如《欽定羅經透解》和《欽定羅經解定》。雖這兩書的解釋是解不透也解而不定,但若沒有它,非但沒有根據,也不可能有現代的李定信所作《中國羅盤五十二層詳解》。

清代在風水術的著作方面,有趙九峰仿古的《地理五訣》雙山五行三合長生法,有葉九升《地理指南》「偷天換月」的脫龍換向法。其他亂編胡套的還有「四墓九星法、三合九星法」以及「三合、五合、六合法和納甲法」,都是給中國羅盤增加麻煩,添加莫須有的層次,如「白虎煞」又叫「十二路黃泉」就是一例。

以上所述就是中國羅盤比較客觀的簡略發展史,同時也是中國風水術比較客觀的發展史,羅盤的結構就是風水術比較全面的概括的客觀存在的內容,客觀存在的中國羅盤和古建築就是鐵證。

古人因立場的不同,歷史的記載也可能有出入,一切誣諂郭(璞)楊(益)的歷史記載,作為我們今天來研討風水術,都值得去深思熟慮。所有的歷史風水術經典都應當對照古建築和中國羅盤去檢驗它。

略談中國羅盤的體制

其次略談一下中國羅盤的體制:

所謂「羅盤體制」,是指羅盤的形式內容和大小的規定。

由於中國風水術的內容龐大而複雜,中國羅盤的體制也就龐大複雜,談不上為體也談不上為制了,只能就我所見加以說明:

1、以「大小」來說,一般分為:「四寸、八寸、十二寸」三種。

其中的四寸盤,據說是象徵八卦的「四象」,或春夏秋冬四季。

八寸盤:是象徵「八卦」。

十二寸盤:是象徵十二地支或十二個月。

我曾用過二十四寸的大羅盤和二寸的采山小羅盤。

2、以層次來說,有十二層的、二十四層的、三十六層的,最多的層次是三十六層,其餘的層次是在羅盤背面註記。

我曾見過一個自製羅盤有四十一層的和四層的采山盤。

3、以羅盤層次的排列來說,那就更加複雜了,一般分「正針、中針、縫針」三大系統排列。按《羅經解定》製造的,就只有正針和縫針兩大系統。

三大針的附屬就沒法說清楚,如透地龍應設在正針系統,有的是設在中針之下。

總之,中國羅盤的體制,除楊筠松古法地理術可能有體制外,宋代以後,特別自明清以來是沒有一定的體制的,是亂七八糟的。這也反映了中國風水術自明清以後是雜亂無章的。所以中國羅盤的體制,有待我們深入探討研究,整理出一個合理的既有體也有制的中國羅盤的體制來。

中國風水術是一門龐大的而深奧的學問,正如《羅經解定》說的,是「經緯天地,包羅萬象」。它包括了天文學、地理學、地質學、氣象學、磁電光學、景觀學……以現代來說,還是磁場氣場的微觀學。像我這樣的二十、三十年代的舊知識分子是談不上去探討研究中國風水術的,因我看到社會各界人士都已經研討中國風水術,心情非常激動,作為地理術者的我無動於衷是不應該的。只有把我四十年地理術實踐的心得,利用半年的業餘時間,參照《羅經解定》和《羅經透解》綜合起來進行研究,比較詳細的、具體的、通俗的撰寫《中國羅盤五十二層詳解》,使讀者一看就懂,以供給關注中國風水術的社會人士,特別是上層的自然科學研究專家聯繫起來,組織一個探研組,從經典理論和實踐(即中國羅盤和古建築)結合起來進行中國風水術的深入探討研究工作,以繼承和發揚祖先的創造發明,就會有很大的收穫和成就。否則,各自坐在書庫里去探討,收穫是不會很大的,因為楊派以外的古人,早就在書庫里研究了,諸如《黃帝宅經》、《陽宅十書》。自唐代起的古建築,根本就不依據它的理論和實踐的主導,而是以《葬書》和《青囊奧語》的理論為實踐主導的。

由於我的文化、時間各種條件所限,我所撰寫《中國羅盤五十二層詳解》一定存在許多的缺點,只作為拋磚引玉的用途。敬請社會各界人士加以批評指正。

因此,特作如下說明:

(一)藍本(指《解定》和《透解》二書)文辭沒有標點,而且錯字很多,無法看懂。

例如八卦五行內一段:「坤初變一陽生消坤之初六為震之初九月三日而出日初八時見於庚方有震之象」,若是不懂辟卦,就無法分句和理解它的含意。閱讀非常費精神,我引用雖加了標點,其中難免有出入或錯誤之處,讀者閱讀藍本原文時必須加以留意。

(二)藍本對羅盤解釋的內容,過於繁瑣,東拉西扯,漫無重點,是非不明。

例如對天池的釋意,「凡用針之際,須正心誠意端放羅經,執針在手叩齒三聲,默咒曰……凡定來山須先認定脊脈化生腦,看微茫分水上,令一(人)所出入至貫穴之脊,再令一人立定免使用針於天池對子午界線下定後,於脊脈中,上下用線牽之則脈不差,屬千里來龍無遇到頭一節是也」,拉扯到格龍去了,而且對格龍也是亂說。因此對藍本原文不能視作羅盤的解釋,只能視作參考資料,最好閱者先讀本書詳解。後閱藍本原文,以免打亂思維,影響閱讀效果。

(三)從藍本的內容看來,作者也是沒有通過地理術實踐的,或者說實踐經驗很不夠,其中資料大部是閉門造車東拉西抄的。

例如《解定》釋厲伯韶詩「更加三七與二八」,說:「……加減之法,是第一緊要工夫,故於正針三七分數,脫氣有不合,即取縫針二八分數。乃為乘得生旺,避得孤虛。時師多以二八指為三七,三七反為二八,迷而莫悟,故曰莫說短長」。由此可見作者對羅盤的二百四十分的簡單問題都不了解,竟可以去作羅盤解釋。

(四)中國羅盤盤面最多層次的是三十六層,有的羅盤正背面均記有層次的,兩面共計也不過是四十二層,本書詳解五十二層,是綜合所有羅盤的層次揀其主要的有關地理術的層次合併起來編排的。

(五)藍本雖然是作了分層解釋,但層次混亂,對各層次的解釋也不具體,而且沒有重點或作出定論,周易卦、連山卦、歸藏卦、穿山透地卦、十二辟卦都沒有介紹裝卦原理和各卦爻配干支的方法,本書都作了比較詳盡的解釋。

(六)中國羅盤的層次是應中國各種地理術內容而產生的,由於中國地理術內容的複雜性,因而羅盤層次也相應的複雜化。中國地理術內容有待研究整理改進,中國羅盤的層次也必須隨地理術內容的改進而完善。

指南針的發展史

2010-3-3 13:40:48

指南針也叫羅盤針,是我國古代發明的利用磁石指極性製成的指南儀器。因此,介紹司南必須從磁石說起。

磁石通常稱為「吸鐵石」,它把許多鐵屑緊緊吸在一起,就象一個慈祥的母親吸引自己的孩子,所以人們稱它為「慈石」。

磁石吸鐵是因為每塊磁石兩頭都有不同的磁極,一頭叫正極,另一頭叫負極。人類居住的地球也是一塊天然大磁鐵,地球的南北兩頭也有不同的磁極,地球的北極是負磁極,地球南極為正磁極。根據同性磁極相排斥,異性磁極相吸引的原理,拿一根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無論站在地球的什麼地方,它的正極總是指北,負極總是指南。

戰國時期,人們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製成了指南工具─司南。但是,戰國時期的司南是什麼樣子無法考證。

《中國歷史》課本插圖─「司南」,是根據中國歷史博物館展品「漢代司南模型」繪製的。這個模型是後人根據史書記載以及地下出土的漢代地盤實物製成的。

地盤是青銅做成的,內圓外方,中心圓面磨得非常光滑,以保證勺體指示方向的準確性。

中心圓外圍依次布列八卦、天干、地支和二十八宿,共計二十四個方位。

地盤中心的小勺是用整塊的天然磁鐵磨成的,磁鐵的正極磨成司南的長柄,勺頭底部是半球面,非常光滑。使用時先把地盤放平,再把司南放在地盤中間,用手撥動勺柄,使它轉動,等到司南停下來,勺柄所指方向就是南方。這種勺形司南直到八世紀時仍在應用。

到了宋代,勞動人民掌握了製造人工磁體的技術,又製造了指南魚。

指南魚是把薄鋼片剪成魚形,長二寸,寬五分,魚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使魚象船一樣能浮在水面上。然後加熱並沿子午線方向淬火使之被地磁場磁化(詳見上指南魚部分)。這種人工傳磁方法製成的指南魚比使用司南方便多了,只要有一碗水,把指南魚放在水面上就能辨別方向了。

經過長期的改進,人們又把鋼針在天然磁體上摩擦,鋼針也有了磁性。這種經過人工傳磁的鋼針可以說是正式的指南針了。

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提到他對指南針的用法做過四種試驗,即「水浮法、縷懸法、指甲法和碗唇法」。

「水浮法」是把指南針放在有水的碗里,使它浮在水面上,指示方向。

「縷懸法」就是在磁針中部塗上一些蠟,上面粘一根絲線,把絲線懸在木架上,針下安放一個標有方位的圓盤,靜止時鋼針就指示南北。

「指甲法」就是把鋼針放在手指甲面上,輕輕轉動,由於手指甲的光滑,磁針就和司南一樣也能發生指南作用。

「碗唇法」是把磁針放在光滑的碗邊上,轉動磁什,便和指甲法一樣發生指南作用。

沈括經過精密的觀察實驗,還發現磁針指示的方向並不是正南正北,而是微偏西北和東南,這種發現在科學上叫「磁偏角」

專家觀點:風水師發明了「指南針」

作者:亢羽 天津大學教授

徐韶杉按:現在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媒體刻意醜化風水師,把風水師說成是反科學搞迷信的代表。事實上,只要打開歷史書我們不難看到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確是風水師發明的。

太保相宅圖

世人都知道中國古代科學家發明了「指南針」。但是,也說不清楚到底是誰發明了它?很有可能發明指南針的人所創立的《易》與風水學還在蒙冤受屈。

指南針與火藥、造紙、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對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四大發明。1600年,英國偉大的自然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在他的《新工具》一書中評述到:「我們若要觀察新發明的力量、效能和結果,最顯著的例子便是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了。……這三種發明將全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狀況都改變了,又從而產生了無數的變化:印刷術在文學;火藥在戰爭;指南針在航。歷史上,沒有任何帝國、宗教或顯赫人物能比這三大發明對人類的事物有更大的影響力。」200多年後,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卡爾·馬克思在《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一文中,又給予了深刻精闢的評價:「火藥、羅盤和印刷術——這是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項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羅盤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卻變成新教的工具,並且一般地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變成創造精神發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強大的推動力。」

在西方,有關指南針的文獻記載,是在12世紀末和13世紀初。F·恩格斯《自然辯證法》說:「磁針從阿拉伯人傳到歐洲人手中,1180年左右」。大約在1200年,法國皇帝弗雷德里克一世的宮廷樂師古約特在其詩篇中提到,用磁石摩擦鐵針,作水浮指南針。1207年,英國修道院院長奈康記述了白天雲遮太陽,或夜間黑暗不辨方向時,使用磁鐵摩擦鐵針,針停時指南北,並記述了指南針用於航海的史實。西方認為,鍊金術士派勒尼格(1269年)和哥侖布(1492年)在他們的研究和航海中分別獨立發現了磁偏角。哈特曼(1544年)和諾曼(1576年)分別獨立發現了磁傾角。

然而,在中國古代有關「指南針」的史料記載則可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紀左右的春秋戰國時代。《呂氏春秋》中就記載有「磁石召鐵」的文句。公元第一世紀的東漢初年,哲學家王充在<論衡·是應篇>中明確記載:「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這裡的「地」即指司南之地盤,「柢」即指杓柄。

司南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有「猶慈(磁)石取鐵,以物相使」的記載。

晚唐風水大師楊筠松,在他的《青囊奧旨>中說:「先天羅經十二位,後天方用干支聚。四維八干鋪支位,母子公孫同一類。二十四山雙雙起,少有時師知此義……」。

楊筠松在他的另一部名著《疑龍撼龍經》中,也同樣提到了「地羅」,如「坎山來龍作丁午,卻把地羅差使轉」「不比尋常格地羅」。這裡的「地羅」就是「指南針」。

在1041年,北宋慶曆元年,北宋司天監天文學家楊惟得,精於天文曆象、星占和風水,著有《瑩原總錄》。這是一本涉及陵墓山向選擇的著名風水著作。(北京圖書館藏,元刊本,全書十一卷,今僅存一至五卷。另台北的圖書館藏同書五卷二冊)書中描述了指南針和磁偏角:「客主取的,宜匡四正以無差,當取丙壬針於其正處中而格之,區方直之正也。蓋陽生於子,自子至丙為之順;陽生於午,自午至壬為之逆;故取丙午壬子之間是天地中,得南北之正也。……」

在1040年宋初軍事科學家曾公亮的《武經總要》中,則記錄了利用地磁場人工磁化鐵片製備「指南魚」的「世傳」辨向方法,內中還對磁傾角現象作了描述:「若遇天景睫霾,夜色螟黑,又不能辨方向,……或出指南車或指南魚以辨所向。指南車世法不傳。魚法以薄鐵葉剪裁長二寸、闊五分,首尾銳如魚形,置炭火中燒之。候通赤,以鐵鈐鈐魚首,出火,以尾正對子位,蘸水盆中,沒尾數分則止,以密器收之。用時,置水碗於無風處,平放魚在水而令浮,其首常南向午也。」

在1088--1095年沈括《夢溪筆談》中更詳細說明了指南針製作和應用情況:「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偏東,不全南也。」

在1115年,寇宗爽在《本草衍義》中記載:「以針橫貫燈心,浮水上,亦指南,然常偏丙位。」

在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朱或在《萍州可談》中,記錄了元禧五年(公元1090年)至崇寧元年(1102年)他父親在當時廣州服官時於市舶司所見聞:「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這是有關指南針用於航海的最早記載。

在1174~1189年,曾三異有《同話錄》一書。書中說:「地螺,或有子午正針,或用子午丙壬間縫針。天地南北之正,當用子午。或謂今江南地偏,難用子午之正,故以丙壬參之。」

綜上所述,自春秋戰國「磁石召鐵」的發現,到北宋楊惟得記錄的磁偏角的發現,以及沈括記錄指南針的發明,中國在建築選址「辨方正位」和「航海」中,已經廣泛使用「指南針」或「司南」,這是無可懷疑的史實。

楊惟得和沈括都是北宋供職於司天監的天文學家。楊惟得研究天象又兼作風水著述。在中國歷史上,專事天文曆象的宮廷司天監,常有堪輿風水家供職。如北宋慶曆元年(公元1041年),宋仁宗曾詔選風水家,當時的堪輿名流吳景鸞被舉薦至司天監。《江西通志》載:「慶曆辛巳,詔選陰陽者,郡學舉鸞至京。入對,稱旨授司天監正。」

自漢代以降,有張衡、王景、管輅、郭璞、蕭吉、呂才、李淳風、一行、楊筠松、王洙、朱熹、蔡元定、劉基、魏源、翁同和等歷代名流和科學家研究風水,在學術的高層次上,不斷將新的科學技術成就注入其中。如《舊唐書·呂才傳》記載:「太宗以陰陽書近代以來漸致訛偽,穿鑿既甚,拘忌亦多,遂命才與學者十餘人共加刊正。……才多以典故質正。」在呂才、李淳風一行奉敕編修「地理書」後,宋代又有王洙等奉敕編書。歷代國家機關如司天監或欽天監,常由黃帝詔選陰陽者司事風水,如《大清會典》說:「凡相度風水,遇大工營建,欽天監委官,相陰陽、定方向、諏吉興工,典至重也」。在中國古代天文史上,時空的劃分也融匯了堪輿家或風水家的創造,在表徵時空的天文式盤上,四周也刻劃著象徵天地、方位與時辰、節氣的二十八宿和二十四山,這有力地證明了中國古代天文學與堪輿風水學之間的淵源關係。

此外,在明清時流傳於航海家中的兩種海道針經,即《順風相送》和《指南正法》兩書里,開篇各有《地羅經下針神文》、《定羅經中針祝文》,內中記錄了當時出海遠航前置備指南針的隆重祭祀活動,人們「謹秉誠心,俯伏躬身」,馨香禱祝,「奉請歷代御制指南祖師」、「前代神通陰陽仙師」及「歷代過洋知山水形勢、知深淺、知礁嶼、識灣澳、精通海島、望斗牽星、古往今來前傳後受流傳祖師」,「伏以奉獻仙師酒一樽」,「乞賜降臨」、「祈保平安」。所奉請仙師如東晉郭璞、唐代李淳風、袁天綱、楊救貧(楊筠松)、五代末陳摶(字希夷)等,都恰恰是宋代以前的風水大師。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偏東,不全南也。」所說的「方家」,在宋代泛指從事方技數術(簡稱方術)活動的人。如《漢書·藝文志》將術數分為六類:一天文、二歷譜、三五形,四筮龜、五雜占、六形法。其中的「形法」就專指風水。至清朝乾隆年間,修訂《四庫全書》時,術數包括:數學、占候、相宅相墓、占卜、命書相書、陰陽五行、雜技七類。天文和曆法已成為獨立學科。從中國學術史上看,「方技術數」始終作為一個獨立學科是客觀存在的。

由此,可以推斷「方家以磁石磨針鋒」的「方家」是中國古代的堪輿家或風水家。也就是說堪輿家發明了指南針。

在中國數術方面,卜宅、相宅、陰陽、地理、形法、青烏、青囊等都專指風水。風水,是堪天輿地之學,所以在歷史上又稱為堪輿。堪輿家注重對天文地理相互關係的研究和應用,是最早發現地球磁場的,並進一步確定了磁偏角(磁體指向與地理子午向有偏角)及磁傾角(磁體指向與地平面呈傾斜角)。在大量的實踐運用中發明了人工磁化鋼鐵制器以指向,即指南針。

大家都有一種印象,一提風先生,必與羅盤掛鉤,可是誰也不會把風水家歸為中國歷史上的偉大發明家。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近代國畫發展史——◎◆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
CPU發展歷史
五分鐘帶你領略漢字發展史 老外學中文必備
回看60年中國內衣發展史
台灣綜藝的發展史以及對大陸綜藝有什麼影響?

TAG:發展 | 考證 | 盤發 | 發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