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齡詩歌: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前記:王昌齡,盛唐時期著名詩人,時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全唐詩》存詩四卷,詩歌以邊塞詩、閨情詩、送別詩為主,尤其擅長七絕,有「七絕聖手」的美名。代表作品:《出塞》、《從軍行七首》、《閨怨》、《長信秋詞五首》、《採蓮曲》、《芙蓉樓送辛漸》。

出塞其一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他的詩歌不僅在當時廣為傳誦,就是在後世也評價很高,很受大家歡迎。

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典故——旗亭畫壁,講的就是王昌齡、高適、王之渙比詩的故事。據唐人薛用弱《集異記》記載:開元年間,冬日雪天,三人在旗亭飲酒觀樂。當時歌女唱的第一首歌詞就是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第三首就是《長信秋詞》其三「奉帚平明金殿開」。王昌齡的七言絕句已經被歌女配樂演唱,可見其詩受歡迎程度。

據元代辛文房《唐才子傳》記載:昌齡工詩,縝密而思清,時稱「詩家夫子王江寧」。從這個名號來看,就知道王昌齡不僅擅長詩歌,而且他的詩歌思維縝密,思路清晰,被當做詩歌創作的教材,所以大家尊稱他為「詩家夫子」。

王昌齡的詩集中,一半左右是七言絕句,並且藝術精湛,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我們不妨來看看明清時期的詩論家們的評價。明代胡應麟在《詩藪》中說:「七言絕,太白、江寧為最。」王士禎《萬首唐人絕句·凡例》中言:「七言初唐風調未諧,開元天寶諸名家無美不備。李白、王昌齡尤其擅長場。昔李滄溟推「秦時明月漢時關」一首壓卷,余以為未允,必求壓卷則王維之「渭城朝雨」、李白之「白帝」、王昌齡之「奉帚平明」、王之渙之「黃河遠上」,其庶幾乎!而終唐之世,絕句亦無處此四章之右者矣。」清人沈德潛說:「五言絕右丞(王維)、供奉(李白);七言絕龍標(王昌齡)、供奉。妙絕古今,別有天地。」清人葉燮在他的《原詩》中評價說:「七言絕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齡。李俊爽,王含蓄」。

雖然,王昌齡的詩歌,歷代評價很高,但是他的仕途很不得意,並且結局也很悲慘。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他的生平經歷。

王昌齡,(698-756),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早年貧賤,困於農耕。玄宗開元十五年(727)考中進士,初授秘書省校書郎。

開元二十年(730),生性耿直的王昌齡對玄宗的執政上的所作所為有些看法,於是把玄宗執政二十年的功過是非寫成奏摺,指出玄宗是「功過有之天子」,特別批評玄宗好大喜功,頻頻發動戰爭。玄宗看了之後,雖然心裡不高興,但是非常佩服他的才能。不過,他還是決定懲罰一下王昌齡,讓他從軍邊塞。在這期間,他創作了不少邊塞詩歌,代表作有《從軍行》和《出塞》。

開元二十二年(734)舉博學宏詞科,超絕群倫,改任汜水縣尉。雖然他很有才能,但是由於他的一些言論讓玄宗很不高興,讓權臣李林甫很是嫉恨,只落得改任汜水縣尉的下場,這比起校書郎,不升反降。王昌齡沒得到重用,只得前往任所。雖然他在任上還是兢兢業業,克己奉公,但是內心畢竟鬱郁不滿,於是就創作了一組宮怨詩——《長信秋詞》。這讓別有用心的奸臣李林甫抓住了口實,趁機陷害王昌齡。於是開元二十五年(737),玄宗以「不矜細行」為由,把王昌齡貶謫到了嶺南樂昌。

這次貶謫嶺南,對王昌齡來說卻也是幸事。他先是在襄陽遇到了大詩人孟浩然,兩人相得甚歡,飲酒賦詩,遊歷山水。在荊州,他去拜訪了他的老師張九齡,當時張九齡被李林甫排擠外放為荊州長史,兩人感概萬千,互相安慰,沒想到這一見竟成永別。在巴陵(今岳陽),巧遇大詩人李白,但是李白正被貶責夜郎途中,兩人同病相憐,惺惺相惜。

開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齡被赦北歸。北返途中,他準備去看望恩師張九齡,沒想到聽到了卻是恩師去世的消息,悲慟不已。途經襄陽,他順便去拜訪了孟浩然。當時,孟浩然正患疽病,快痊癒了,兩人見面後非常高興。孟浩然由於吃了些許海鮮而癰疽複發,竟因此而死。雖然孟浩然因此而死,但是從中可以看出二人之間的深厚情誼。

開元二十八年(740)的冬天,王昌齡被任命為江寧丞。他離開長安之際,好朋友岑參為他送行,望其保重。途徑洛陽,又與綦毋潛、李頎等詩人郊遊,賦詩留念。

天寶七年(748年),王昌齡在江寧丞的位置上一坐就是八年。當時的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私建園林,派人到江寧砍伐青龍柏木,王昌齡上書斥責其勞民傷財,得罪了他們。他們便出言詆毀王昌齡,因此他再次被貶謫到西南邊地,擔任龍標縣尉。

天寶十四年(755),爆發了安史之亂,玄宗西逃入蜀,皇太子李亨逃往靈武。公元756年,李亨稱帝,改元至德。新慌登基,大赦天下,王昌齡離開龍標縣北歸。途經濠州,被政敵閭丘曉派人暗殺而死,時年60歲。

王昌齡的一生,由於生性耿直,又遭小人陷害,仕途波折,屢遭貶謫,最好橫死他鄉。正是由於他的這些曲折多變的經歷,豐富了生活閱歷,創作了名垂千古的詩篇,真是「詩人不幸後人幸」。

由於王昌齡曾經因事被派往邊塞從軍,對邊塞生活有一定的了解。他的邊塞詩以描寫邊疆的軍旅生活為主,抒發馳騁沙場、建立功勛的英雄壯志,抒發慷慨從戎、抗敵禦侮的愛國思想。同時,也看到了戰爭對老百姓的傷害,對民族關係的破壞,表達了戰爭的殘酷和對和平生活的嚮往。代表作品有《出塞》,《從軍行七首》,今天我們先來看這首被後人譽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的《出塞》。

這首詩歌的題目《出塞》,是邊塞詩的常見題目,《全唐詩》中倒是不少,但是王昌齡的這首詩歌寫得最為出色。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這兩句的意思是:秦漢時期的明月,秦漢時期的關塞,久經歷史的風塵,至今依然如故;戍卒不遠萬里,出征邊地,至今還未還家。

首句,不能理解為秦朝時候的明月,漢朝時候的關塞,這裡使用了互文見義的手法。互文見義:在古代詩歌創作中,出於字數的約束、格律的限制或表達藝術的需要,必須用簡潔的文字、含蓄而凝鍊的語句來表達豐富的內容,於是把兩個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現一個而省略另一個,即所謂「兩物各舉一邊而省文」,以收到言簡意繁的效果。

首句寫景,壯闊蒼涼的景物中蘊涵歷史的久遠與厚重,給我們勾勒了一幅皓月照邊關的景象。同時表明,從古至今,邊地戰事不斷,明月故關依舊,而萬千將士消逝在歷史的風煙之中,因此在這景物中又透露出一種悲涼的意味。

次句,觸景生情之語。詩人從秦漢時期的明月和關塞,聯想到征戍邊關的將士的命運,表達對戍卒的同情。「萬里長征」,用了誇張的手法,表示中原與邊塞相距很遠,突出空間的闊大,同時也表示戍卒歷經千辛萬苦。「人未還」,說明戰事不斷,曠日持久,以此表示對戍卒久戰不能歸家的同情。

這兩句,從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面,表示從秦漢至今,戰事一直不斷,戍卒有家不能歸的境況,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痛恨,對戍卒的同情,在時空的蒼涼中蘊涵人事的悲涼。這是對歷史的批判,更是對玄宗時期邊地戰事不斷的一種真實寫照。那麼如何改變大唐的這種境況呢,詩人在三四兩句中給出了回答。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兩句的意思是:只要當年攻打龍城的衛青和李廣還在,就不會讓匈奴的騎兵度過陰山,進犯我中原大地。

「龍城」:匈奴的祭天聖地,西漢大將衛青奇襲龍城,打敗匈奴。「飛將」:指飛將軍李廣,李廣隨衛青出征,率軍出雁門關,因寡不敵眾受傷被俘。匈奴單于愛惜人才,命人將其帶回,李廣裝死,瞧見旁邊有個匈奴少年騎著好馬,突然躍起奪馬,邊逃邊射,精湛的騎射技術給匈奴人留下深刻印象,稱其為「漢之飛將軍」。「胡馬」:指匈奴的騎兵。「陰山」:是中原與匈奴之間的天然屏障。

「但使」,只要的意思,這兩個字是理解三四兩句的關鍵所在。這是一種假設,言外之意就是大唐王朝沒有這樣的良將。這也是一種希冀,希望大唐王朝出現衛青、李廣那樣的將軍,帶領廣大士卒打敗敵人,讓他們再也不敢侵犯中原。這還有一種嚮往,嚮往那種和平寧靜的生活。因此,這兩句既有鞏固邊防,保家衛國的愛國豪情,又有對朝廷腐敗,將帥無能的批判,還有對沒有戰亂,人民安居樂業的嚮往。

這首詩歌,寫景抒情,情感複雜,內蘊深厚。在短短的四句詩中,蘊涵了詩人對歷史的思考,對戍卒的同情,對戰爭的痛恨,對朝廷的批判,對國家的熱愛,對和平的嚮往。正是由於這首詩中豐富的內涵,才使得這首詩歌流傳千古,備受推崇,回味無窮。

附錄詩一首:

出塞其二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

城頭鐵鼓聲猶振,匣里金刀血未乾。


推薦閱讀:

《王昌齡詩全集》【唐】 王昌齡  
詩人王昌齡豁達豪放 與眾多個性不同詩人關係鐵杆
(唐)王昌齡 七絕·芙蓉樓送辛漸
怎樣賞析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唐 ·王昌齡

TAG:詩歌 | 王昌齡 | 龍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