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與標語
廣告與標語
竇 旭 民
廣告的廣泛使用,對於國人來說僅僅是改革開放以來才廣泛知曉的,而標語口號則是自建立新中國時人們就司空見慣了。想當年,各地醒目的建築物上、街道牆壁上、鄉間樹木上,只要有可能的地方,都貼有隨著時代前行的各種政治標語,或有表明人們對某些政策貫徹執行表態的口號。
縱觀歷史,國人喜愛寫標語、喊口號,恐怕得從古代算起。封建王朝時期,官員出巡,前呼後擁,兩旁配有衙役打著招牌,上寫「肅靜」、「迴避」等就是一種標明了的語言,它告知天下——不讓民眾接觸;各級官府的正庭里都掛有「清正廉明」或「光明正大」等匾牌,同樣是一種標語口號,當然對此的承諾度究竟如何,那就另當別論了。
近代,尤其是在「文革」中,刷寫標語口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頂點:祖國大江南北、東西邊陲,標語口號滿天飛,就連火車上、汽車上、輪船上,甚至自行車上都可見到各式各樣的標語口號。而且,有的標語口號內容令人心驚肉跳,或是啼笑皆非。比如:砸爛XXX的狗頭!油炸XXX!而有的計生幹部在表達工作信心時竟然喊出「寧可添座墳,不能多生一個人」,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
還有那大字報,更是出奇。也不知哪兒來的消息,一會兒誰是革命的叛徒,一會兒誰又反革命被抓個現行……。沒人管、沒人批,誰都可以隨心所欲的寫張大字報貼在外邊。那時,由於書寫標語口號,搞得紙和墨成為緊俏貨,商店裡經常斷貨。
當然,好的標語口號可以鼓舞人的鬥志,可以渲染某種必要的政治氣氛,但是多了、爛了,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
廣告的產生是商業的起始,最早從「吆喝聲」起步,以後逐漸有了文字招牌掛在高處。例如古代酒店門外高掛一個酒字的帳幕。隨著社會進步,當今廣告的形式多彩奪目,各種媒體都插有廣告,廣播電視、手機電腦,到處可見,隨時都有。可以這麼說,只要睜開眼,就有廣告見,簡直令人有些煩了。
廣告的作用主要是迎合商業需要,推銷商品而設計創意。也有社會公益廣告,乃是為了提高民眾的基本覺悟,宣傳社會公德,建設精神文明的需要。應該說,廣告除了製作的藝術性外,重要的是其真實性和可信性。時下,能真正達到這兩點的,的確還值得商榷,問題較多的是在媒體上的藥品推銷廣告。不少地方電視台和一些報刊雜誌,只圖蠅頭小利,誤播誤登某些偽劣藥品以及誇大一些保健品的功效,危害了民眾的身體健康,後果是嚴重的。
說了這麼多,到底想說明什麼問題呢。我想,聰明人可能已經看出來了,那就是期望國人今後少搞點標語口號,多做點實事;少搞點廣告,多增強些誠信。虛的、空的,不雅的標語口號不要再現,假的、騙的,不真實的廣而告之不能面世。——這樣的社會風氣多麼清純、多麼芬香啊!
我真是欣賞國外人們的務實精神,有一件事就能說明這點:本世紀初,我隨省檢察代表團曾到美國進行司法考察,這要是放在我國,接待單位一定會掛起紅色橫幅寫上熱烈歡迎等一類的詞語,再書寫一些標語口號張貼在醒目之處。可人家美國就沒有這樣的做法,這不能說是他們傲氣或者不懂禮貌,而是一種習慣。可在他們一位法官的辦公室里,我們看到在一本掛曆背面用中文寫著「歡迎中國朋友」,就放在辦公桌上,使人感覺很實在。
網路圖片
推薦閱讀:
※看懂這3點,幫你認識抖音的「帶貨」本質(內附攻略)
※知乎在2015年投放的廣告到底是什麼意思,是要幹嘛?
※4 · 廣告 |網路電影廣告植入這麼玩 , 才能植入人心!
※楊洋代言品牌的創意中只服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