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專稿】狄仁傑為何能活著走出「例竟門」
綜觀武周一朝政治風雲,狄仁傑是武則天最信任的大臣。可是,在武則天稱帝之初,狄仁傑差一點死在了武則天重用的酷吏來俊臣的手裡。武則天時期有太多的大臣都死於酷吏之手,為什麼狄仁傑最後又從被稱為死亡之門的「例竟門」(即置於洛陽麗景門的制獄)中走了出來?
這還需要從狄仁傑的政治品格以及武則天與狄仁傑默契的君臣關係說起。
一、以坦誠和大度獲得女皇的信任
狄仁傑的官場生涯一直都還順利,但不能說平步青雲,而是一步一個腳印,每到一個地方任職,都留下了很好的名聲,給先帝唐高宗和當時的女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是那個時代特別盛產的投機分子,而是從基層一步一步幹起來的,是真正有政治抱負而不考慮個人往上爬的人,是非常難得的皇帝喜歡、老百姓也喜歡的政治家。
狄仁傑在武則天走向皇帝寶座的過程中,幹了幾件很讓武則天滿意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李唐宗室起兵後,出任事發之地的地方長官——豫州(今河南汝南)刺史。
垂拱四年(688年)八月,為了平息宗室起兵引起的風波,狄仁傑臨危受命,被武則天任命為豫州刺史,處理善後事宜。
狄仁傑赴豫州上任的同時,武則天還派了特命全權大使(當時叫司刑使)到汝南去,專門處理反叛善後事宜。狄仁傑到豫州上任後,遇到的棘手問題是,如何處理那些跟隨李貞起兵反對武則天的人。當地官員為了討好武則天,已經把五六百人抓進了監獄,宣布為罪犯、取消了正常戶籍的達5000多人。這五六百被關押的人,都是罪入「十惡」的反叛者,都是要殺頭的。武則天派來的司刑使也不斷逼促行刑,希望儘快結案,好回去復命。要知道,武則天為了登上皇位,已經殺了很多人。她不在乎再殺幾百個人。這批跟隨造反的豫州百姓,還有活路嗎?
現在,狄仁傑是當地的父母官,他歷來就愛護百姓,關心民生疾苦,他無法接受這麼多人死於上層權力鬥爭的牽連之中。但是,造反又是武則天最敏感的問題,要替當地百姓說話,就有可能得罪女皇。他思來想去,決定給武則天寫一份秘密報告,既要救活這些百姓,又要給武則天面子。他在密信中說:「如果我以公開報告的形式向您請求赦免這些人,就會讓人覺得我在替反叛者求情,覺得我的立場有問題。但是,如果我知道這些人確實不是出於本心,不應該被處決,而又不向您彙報,我又怕辜負了陛下對百姓的愛護之心。我很為難,所以這個報告寫了又毀,毀了又寫,翻來覆去,總是不能定下來。我現在以秘密報告的形式,向您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請求陛下可憐他們因為實在沒有辦法而幹了錯事,免其一死。」
武則天看了狄仁傑的密信後,批准了他的奏請。結果,這幾百人全部活了下來,被流放到豐州(今內蒙古五原南)去服役。
豫州之亂平定之後,將士恃功,多所求取,率領他們的宰相張光輔也不加管束。作為當地的父母官,狄仁傑考慮到新亂之後,百姓不堪功輸,就一概回絕。張光輔很生氣,找到狄仁傑,問道:「使君莫非輕視本元帥嗎?」狄仁傑不卑不亢地說:「亂汝南之人,不過是越王李貞一人而已。若元帥強求,雖平一貞而又使生萬貞。」光輔不解。他繼續說道:「明公總兵三十萬,平一亂臣。城中百姓聞官軍至,逾城出降者四面成蹊。明公何以不約束兵士,縱其暴掠,殺已降之民,不是又將生出萬個李貞來嗎?我只是怕冤聲沸騰,直達天庭。恨不得尚方斬馬劍加於君頸,雖死如歸。」
他訓斥張光輔的那番話,非常有正氣,也是冒著得罪小人而給人留下辮子的很大風險。張光輔回京之後,打了小報告,狄仁傑因此被調任為復州(今湖北天門)刺史。不過,武則天很快就把他又調回神都洛陽,任洛州司馬,就是洛陽地方的副長官,是首都地區行政事務的實際負責人。這個任命,是對狄仁傑的重用,是一次提拔。為什麼武則天在提拔狄仁傑之前,非要把他貶到復州去呢?她真的相信打小報告的人嗎?這裡面有武則天的領導藝術,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御人之術。
690年的重陽節,狄仁傑以洛州司馬的身份,參加了武則天的登基大典。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62歲的狄仁傑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宰相生涯,他被任命為地官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即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任時,武則天找他進行了談話。武則天對他說:「你在汝南,甚有善政,卻遭貶黜。你想知道告你狀的人嗎?」狄仁傑連忙謝罪,說:「陛下認為臣有過錯,臣當改正;現在陛下明白臣本無過錯,實是臣之大喜。至於說我壞話的人,臣不願知道。」武則天實在沒想到,在她廣開告密之門以後,竟還有這樣寬容大度的君子,她非常高興,連聲讚嘆不已。
登上皇位不久的武則天,心中充滿了得意,兼以即位之後非常之事不得不防,她對權力有一種異乎尋常的熱情,什麼事都想要親自過問。一次,太學生王循之上表想請假歸省,武則天在他的請假報告上簽字批准了。狄仁傑卻覺得有些不妥,對她說:「臣聽說,為人君者只有生殺大權不交由他人,其他具體事務,則都歸於有司處理。太學生請假,不過是國子監丞、主簿之事。如果這樣的事也要由天子發敕處理,那麼天下的事要有多少都得由陛下發敕才能處理,陛下可受得了?如果陛下不願違背學生的意願,那讓有司立下制度即可,何必陛下親自過問。」武則天醒悟過來,自己這是有點不把權力當權力啊。而這種讓皇帝下不了台階、甚至會感覺很丟面子的話,又有多少人願意說出來呢?
二、入獄和出獄都是與女皇之間的一種默契
狄仁傑憑著自己對武則天的真心擁戴,憑著武則天的信任,常常是言人所不能言。看來,狄仁傑的政治生涯似乎走上了坦途。可是,狄仁傑很快落入了來俊臣之手。按照當時的政治常理,這是有去無回的虎狼之口。
武周天授三年(692年)一月的一天,上朝以後,文武大臣發現今天少了幾位重要的人物。最顯眼的是狄仁傑、任知古、裴行本三位宰相今天都沒有來。當時在位的宰相總共有6人,他們3位之外,就是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武攸寧和武則天外祖父家的親戚楊執柔。6位宰相缺了3個,人們開始竊竊私語。
後來,人們明白了,這是一宗大臣謀反案,包括狄仁傑、任知古、裴行本三位宰相,以及司農卿裴宣禮、前文昌左丞盧獻、御史中丞魏元忠、潞州刺史李嗣真等人在內,一共有7人,因謀反罪被捕入獄。主辦此案的是酷吏頭目來俊臣。
▲狄仁傑畫像
這些年來,除了武家的人做宰相的以外,其他的宰相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大都被處決了,最輕的也是被貶官了。人們的神經再次緊張起來。這7位大臣,是否就這樣了結了呢?
那是武周朝一個奇天大案,留下了太多的歷史迷蹤。狄仁傑入獄,是武則天授權來俊臣抓捕的嗎?如果是,武則天抓捕狄仁傑的目的是什麼?如果僅僅是酷吏的羅織,那包括3位宰相在內的7位大臣被收審,武則天至少是同意的。收審的罪名是謀反,武則天真的相信狄仁傑會謀反嗎?
反正狄仁傑在獄中是很快承認謀反了。
對於如何處理謀反的人,來俊臣早先已經徵得武則天的同意,只要一審問就承認是謀反的,都可以免於一死。狄仁傑等人入獄後,來俊臣把這個意思告訴了他們。據《舊唐書·狄仁傑傳》記載,狄仁傑當時就回答說:「大周革命,萬物唯新,唐朝舊臣,甘從誅戮。反是實!」
狄仁傑承認謀反了。一個驚天大案就這樣成立了!
為什麼深受女皇信任的宰相要和諸大臣一起謀反?如果他們是被冤枉的,狄仁傑這麼說難道僅僅是為了免於皮肉之苦嗎?他狄仁傑難道是一個怕死的軟骨頭?如果他們是被冤枉的,來俊臣這批人又怎敢掀起如此政治風浪呢?
狄仁傑之所以被捕入獄,這裡面有著女皇時代特殊的政治背景,也是武則天駕馭時局的一個險招。
首先是狄仁傑的受信任引起了酷吏的恐慌。狄仁傑在當宰相前後,已經成為可以和女皇武則天交心的人。而狄仁傑這批人,反對酷吏政治的立場,一直是非常鮮明的。隨著狄仁傑與武則天接近的機會越來越多,來俊臣感覺到恐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酷吏們之所以能夠無所顧忌地胡作非為,傲視群臣,就是因為他們是女皇唯一依靠的力量。
其次是來俊臣正進入猖狂期。從武則天稱帝的第二年,即692年開始,武則天採用以惡制惡、以暴制暴的辦法,利用來俊臣、侯思止等酷吏,清除了周興、索元禮等酷吏前輩,他們因此得到重用,進而坐大。偏偏在來俊臣最猖狂的時期,狄仁傑等人受到了女皇的重用。越是女皇重用的大臣,就越有可能成為來俊臣等酷吏打擊的目標。
再次是武則天在接班人問題上陷入矛盾。表面上看,抓捕狄仁傑等大臣,好像是酷吏和女皇對著干。實際上,這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是非常合理的。武則天最敏感的,就是令她困惑的接班人問題。狄仁傑身為宰相,是女皇身邊最重要的決策者。他該如何來面對武則天,如何應對這個政治難題呢?狄仁傑被捕入獄,和這個問題密切相關。他雖然沒有明確表態,實際上是反對武則天立侄子的。但是,那些專門揣摩武則天心思的酷吏,卻嗅出那個時候武則天更傾向於立侄兒武承嗣的意圖,也就敢於對那些反對者下手。在這樣的背景下,狄仁傑和與他有著相同立場的一批大臣,自然就成為了來俊臣掀起風浪的最佳目標了。而且,武家勢力尋找到來俊臣等新一代的酷吏以為鷹犬,開始瘋狂咬人。狄仁傑正是這個轉型期里武承嗣與來俊臣勾結起來尋覓的一個獵物。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狄仁傑與武則天之間有著一種很深的默契和信任。在接班人問題上,武家侄子的氣焰乘勢而上,自己也確實想過要做武周王朝的「高祖文皇帝」,可是,無論從歷史還是從現實考慮,機會成本都過高。武則天迫切需要尋找一個適合的傾訴者和參謀者。然而,如此敏感的問題,又有哪個大臣願意參與謀議呢?在猶豫不決的時候,武承嗣勾結來俊臣發出的公然叫囂,使武則天陡然心生戒備。她需要有另外一個聲音來與之抗衡,以維持自己進一步決斷的時間和權力空間。於是,她同意了來俊臣逮捕狄仁傑等人的請求,她也相信狄仁傑能夠領會自己的意圖,深入虎穴,亮明態度,建立起抗衡的另一極。同時,也可讓已經猖狂的酷吏更加瘋狂,為緩解甚至結束酷吏政治創造條件。
狄仁傑承認自己「謀反」是實,武承嗣和來俊臣又都想置其於死地,但他還能戲劇性地走出那道有進無出的「例竟門」。
現存史料的記載表明,那完全是因為狄仁傑的聰明睿智。自從他說了那番半真半假、似是而非的氣話後,來俊臣也不再過分逼迫他,全當他是承認了。既然已經承認,獄官也就不再那麼緊地看著他了,他就乘機在頭巾上寫了申冤狀,藏在綿服夾層之中,謊稱天熱,讓獄官轉交給家人。狄仁傑的兒子狄光遠看到狀子,連忙上奏給武則天。武則天命人前去查問,來俊臣卻不讓使者見狄仁傑之面,而是強取了他的巾帶,令人代其作了謝死表,交給使者。武則天還是不放心,堅持召見狄仁傑,親自詢問。上殿之後,武則天問道:「你為何承認謀反之事,是不是真有其事?」狄仁傑叩首,說:「若臣那時不那樣說,早就死在獄卒鞭笞之下了。」武則天接著問道:「那你為什麼又作謝死表?」狄仁傑一愣,立即明白怎麼回事,連忙說:「臣並未寫過什麼謝死表。」武則天命人拿給他看,狄仁傑指出漏洞,一一辯白。武則天這才知道那是代作之文,由是知道其中必定有假,免去幾人死罪,貶狄仁傑為彭澤(今江西彭澤)縣令。
據《資治通鑒》等史書記載,武則天接到狄仁傑的謝死表後決定很快召見他,是因為3個月前被來俊臣處死的宰相樂思晦那未滿10歲的兒子。這個小孩在父親死後被沒入司農寺,此時請示有緊急情況要報告,武則天召見了他。他要報告的內容是揭發來俊臣徇私枉法,刑訊逼供,殘害忠良。他說:「臣父已死,臣家已破,但惜陛下法為俊臣等所弄。陛下不信臣言,乞擇朝臣之忠清、陛下素所信任者,為反狀以付俊臣,無不承反矣。」他所說的那個「朝臣之忠清、陛下素所信任者」,不正是宰相狄仁傑嗎?一個不滿10歲的小孩,在如此敏感的問題上指向如此明確,難道不值得懷疑其背後早有安排嗎?如果沒有武則天對狄仁傑的信任和事先的部署,他不可能走出例竟門。
三、復辟唐朝的功臣
狄仁傑出獄後,先後擔任了魏州(河北大名東北)刺史、河北安撫使、幽州(今北京西南)都督等官職。他每到一地,都治理得很好,深得百姓愛戴。武則天特意賜給他一件紫色錦袍,上面綉著「敷政術,守清勤,升顯位,勵相臣」12個字,以示褒美。
神功元年(697年)閏十月,武則天把狄仁傑召回,拜為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即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狄仁傑開始了第二次宰相生涯。這次入相,顯得就比較風平浪靜,也是他協助武則天解決皇位繼承問題的關鍵時期。
他雖然已經年近七旬,卻是一貫地盡心國事,能言敢諫。經過長年的觀察和任用,武則天對這個老臣也是信賴有加,尊崇非常,常呼為「國老」,而不直呼其名。每次覲見,她也不讓狄仁傑行叩拜大禮,常說:「每次看見公叩拜,朕亦覺身體疼痛。」大臣之中,莫有其比。
聖曆元年(698年),武則天也是76歲的老婦人了,身子骨已大不如前。狄仁傑一直擔心的皇位繼承人問題,終於成為擺在面前的現實了。武則天是左右為難,她不想再折騰了,可是要立誰為太子,她是真的還沒有拿定主意。
狄仁傑處在相位,他知道要怎麼處理,不能擰著來,只能順著武則天,使巧力。這個問題他早在心中不知籌劃多少遍了,武則天的心思,他也摸得爛熟,他要一步一步地進行。每當武承嗣他們勸武則天說「自古沒有哪個天子以異姓為子嗣的」,狄仁傑都是據理力爭。
有一次,狄仁傑從容對武則天說:「太宗文皇帝櫛風沐雨,親冒鋒鏑,以定天下,傳之子孫。先皇大帝以兒子托於陛下,寢疾之時,權使陛下監國,遂使陛下奄有神器十有餘年。今陛下若移於他族,難道是順從天意的行為嗎?況且姑侄之間與母子之情孰親?陛下難道就不思量嗎?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之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若傳於侄子,臣則從未曾聽說過有侄為天子而祔姑於太廟。」
武則天也不惱怒,只是說:「這是朕的家事,卿就不要干預了。」狄仁傑也不理會,接著說:「王者以四海為家,四海之內,孰非臣妾,什麼事而不是陛下家事?君為元首,臣為股肱,義同一體。何況臣備位宰相,又怎能不為陛下設身考慮?」遂勸武則天召還廬陵王。武則天有所感悟,同坐的宰相王方慶、王及善等人也趁機紛紛勸說武則天。
過了十多天,武則天對狄仁傑說:「朕昨晚夢見大鸚鵡兩翼皆折,不知道是何徵兆?」狄仁傑乘機進言:「鵡同武,是陛下之姓。兩翼,正是陛下二子。如果陛下起複二子,則兩翼復將重振。」武則天亦以為然,她也記起,不久前孫萬榮反叛時,檄文也是以廬陵王為言,知道天下人心仍在李唐。她終於下定決心,將兒子李哲從房州接回來,徹底斷了諸武的念頭,武承嗣不久就怏怏而死。
聖曆元年(698年)九月,武則天便正式立李哲為太子,複名顯。
狄仁傑知道,太子初複位,東宮尚不穩,需要有人扶持,不免暗中物色可靠人選,以便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他就向武則天推薦說夏官侍郎(即兵部侍郎)姚元崇可為宰相。後來狄仁傑又陸續推薦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等十餘人。也正是這一批人,在幾年之後基本上按照狄仁傑的想法,幫助中宗順利複位,再造大唐。
久視元年(700年),武則天駕幸三陽宮避暑,狄仁傑隨行侍從。等到了三陽宮,王公大臣侍從無數,只有狄仁傑一人受賜宅第一區,當時恩寵無比。九月,71歲的狄仁傑帶著武則天對他深深的信任和眷顧,病卒於三陽宮宅第。
版權所有:文史天地
推薦閱讀:
※心言堂 | 只要活著,都不太晚
※【柳岸】讀余華的《活著》(賞析)【稜鏡】
※寬心地活著,絕對沒錯!
※好好地活著──讓生命活出價值與意義
※連一個好朋友都沒有的人,根本不值得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