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佛跟須菩提講道:「咱啥都不用說,等我歸天了,五百年後,有依據戒律去積福修行的人,對咱的言論真心相信,並以這個為真相,你要曉得這個人啊,哪怕不在具體的佛前去播下善良的種子,卻也依然在無量的無邊的佛前播下善良的種子,聽到咱嘮的這些東西,哪怕一個心念之間產生了好純潔好純潔的信心,親啊,如來佛都是有心靈感應,能知道的喲,這個小生命就擁有了無邊的福氣與品德啦。 「這何解呢?」 「因為眾生忘記了我啊!人啊!眾生啊!壽命啊!這些玩意兒,木有了對佛法表相得糾結啊,也木有了對於非佛法表相的糾結啊! 「這又是何解呢?」 「因為眾多的小生命,如果心中有對外相的執著,那就是把我啊,人啊!眾生啊!壽命啊!都當成了實在的玩意。假若執著佛法表相,也就沒有不是佛法的表相啦。」 「這又神馬意思啊?」 「假如你執著沒有佛法的表相,那也是對我啊!人啊!眾生啊!壽命啊!這些東西執著啊!所以說呢,不要執著佛法,也不要執著非佛法喲。就這意思啊。我常常講啊,你們修行人,明白我說的佛法可用小船渡水來比喻(筏喻),佛法都要丟掉的,不是佛法那就更要——丟掉丟掉丟掉!(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Ps:筏喻:佛說法的一種比喻方式。過河棄船,覺悟棄法。 日期:2011-07-28 23:28:48 第七品 無得無說分 「親,你是怎麼想的,如來佛有沒有掌握那種驚天地,泣鬼神,連人類都不能阻止他的智慧呢?如來到底說佛法沒說啊?」 須菩提說:「我覺著佛的意思,是說沒有一個絕對真理是驚天動地連人類都不能阻止他的,也沒有一個絕對的真理是如來能夠講的。」 「為何如此?」 「老大您講得佛法啊,都是不能執著糾結的!是語言神馬的傷不起的!沒有神馬佛法,也沒有神馬沒有佛法。 「這是咋回事呢?」 「一切牛人們都認為沒有絕對真理,只有相對真理。」 Ps:如來在此指世尊,既指釋迦摩尼。後文有類似情況,適用此解釋。 日期:2011-07-29 22:33:57 第八品 依法出先分 「須菩提同學,你啥意思?如果有個同學用無敵超級世界(三千大世界)的七種寶貝(七寶),來布施給其他同學,這個同學擁有的福氣與品德給力么?」 「那很給力的呀,老師!」 「求解釋」 「恩,說的是福德的多少,卻也不是福德的本身特性(是福德,即非福德性) 「所以這樣如來才說福德多啊,而假如有人用心修持這個經中的內容,哪怕用四句佛偈的方式,給別的同學傳說,這個福氣就比那個布施的同學還多呢!」 「為什麼這麼給力啊?」 「須菩提同學,時空中一切的佛,和他們所擁有的人類不能阻止那種智慧真理,都是這本經書生的「兒子」。親,所謂的佛法啊,就是沒有佛法。」 Ps:三千大世界:也叫大千世界。佛教認為,世界有「小世界,中世界,大世界」。一千小世界為小千世界,一千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為大千世界。故名「三千大世界」。 七寶:佛教中認為的七種寶貝,說法不一。一般是指:金,銀,瑪瑙,珍珠,琉璃,玫瑰,硨磲。 是福德,既非福德性:福德本是生滅的,也就是有福德或無福德。福德的本性本質不能用多少去計算,所以福德性不可量化。具體有關福德的事件可量化,去說多少,但不是牽扯福德的本性。(這句話,同學們可再去查證,我的理解是這樣的。) 日期:2011-08-02 00:15:08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 「親,這個問題你怎麼想的,一個須陀洹同學能不能有這樣的想法:『我成為須陀洹了哦也!』」 須菩提說:「這個真不能有,老師。」 「求解釋」 「須陀洹名字雖叫『入流』,但實際上他真沒入個啥啊!沒糾結色相,聲音,香味,味道,觸覺,雜念,所以才說他是須陀洹么!」 「親,還有一個問題你怎麼想的,一個斯陀含同學能有這樣的念頭么:『我得到斯陀含的果位啦!』 「這也傷不起呀,老師」 「求解釋」 「斯陀含名字叫做『一往來』,但現實上真的沒有來呀,沒有去啊。才叫斯陀含么!」 「須菩提呀,還有一個問題你怎想,一個阿那含同學能有這樣的念頭么:『我是阿那含得兒意呀!』 「這個不可以哦,老師」 「你懂得」 「因為阿那含名字叫『不來』,而實際上沒有什麼不可以來的。所以才叫做阿那含耶!」 「小須,你意如何?一個阿羅漢同學能這樣想么:「我是阿羅漢呀真帶勁!」 須菩提說:「這也是不可以的,老師!」 「你一定懂得!」 「因為實在沒有佛法成就叫阿羅漢,老師,假如阿羅漢同學他有這樣的想法:我成就了阿羅漢果位,這立馬就執著了我!執著了人!執著了眾生!執著了壽命!。老師呀,佛說我擁有不爭一切的安定(我得無諍三昧),達到了超越世人的程度,是最牛叉的離開私慾的阿羅漢喲。 老師,我可木有這樣的念頭:「我是離開了私慾的阿羅漢。」老師,我要是有這樣的心——「我得阿羅漢果位多偉大呀把扎嘿!」。老師您就不會說須菩提我是安於與世無爭的修行人,因須菩提實在沒有執著於修行,而叫做須菩提,才是安於無爭的修行。(是樂啊蘭那行) Ps:須陀洹:梵文音譯,意譯為「入流」,修行要達到的果位之一(所謂果位,可理解為程度、成就)四果羅漢中的初果羅漢。 斯陀含:梵文音譯,意譯為「一往來」,修行要達到的果位之一,四果羅漢中二果羅漢。 阿那含:梵文音譯,意譯為「不來」,修行要達到的果位之一,四果羅漢中三果羅漢 阿羅漢:梵文音譯,意譯為「無生」,進入涅盤,不再輪迴,修行要達到果位之一,四果羅漢中的四果羅漢。 無諍三昧:三昧,梵文音譯。也做三摩地。指安住、止息、無雜的狀態。無諍,指無紛爭。 阿蘭那行者:阿蘭那,梵文音譯,意味寂靜無爭。阿蘭那行者,寂靜無爭的修行人。 日期:2011-08-02 16:10:22 第十品 莊嚴凈土分 佛告訴須菩提說:「這個你怎麼看的,我以前在燃燈古佛他老人家那裡,對於佛法有木有證悟呢?」 「這個真沒有,老師。您在燃燈佛老爺子那兒,對於佛法真沒得證悟啊!」 「親啊,你給說說,那些修行佛法的人(菩薩)有木有使佛的世界變得正經莊嚴呢?」 「這個也真沒有,老師。」 「繼續解釋啊親」 「所謂莊嚴佛的世界嘛,也就是木有莊嚴佛世界啊,不過是概念層次上的莊嚴而已啦!」 「所以哦,親,眾多的修行人、大修行人們,就應該如你這樣子產生一顆清凈透徹的心哦! 不可以因為色相而產生偏執的心哦,也不可以因為好不好聽啊、香不香啊、好不好吃啊、手感如何啊、自己的私慾神馬的來產生偏執的心哦。而是應該沒有任何執迷的產生心念哦!親,假如有個同學的小身體變得像須彌山大王那樣子大了,你說,這個身體大還是不大啊?」 「巨大啊!老師!」 「為什麼那麼巨大呀親!」 「其實佛說並非是巨大的身體,不過表面概念上稱為巨大的身體而已啦!」 Ps:須彌山王:佛教聖山,原為印度神話中的山名,須彌山王,是說此山巨大,為萬山之王。 日期:2011-08-03 10:20:11 第十一品 無為福勝分 「親,如果有像恆河中沙粒數目那樣多的恆河,你覺得,這些恆河中的沙沙多不多呢?」 須菩提回答:「巨多啊!老師。」 請按 Ctrl+D 將本頁加入書籤 |
「就恆河來說,都多得沒邊了!又何況是其中的沙粒數目。親,我實話和你說喲,假如有好男人,好女人用七種寶貝裝滿如恆河沙粒數目那麼多的超級無敵世界來布施(以七寶滿爾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這個福氣多麼? 「巨多啊!老師!」 佛告訴須菩提:假如好男人、好女人在這個經中,依據此經修行,哪怕就是四句佛偈,為別的同學去說,這個福氣和德量,比前面那個布施的同學還要給力呢!」 Ps:這一章說,為他人講解金剛經的功德很大,可謂功德無量。宣揚善法,佛認為,比單純的做善事,還要給力。 日期:2011-08-03 10:51:24 第十二品尊重正教分 「還有哦,親,隨便在哪裡說這個經,哪怕只有四句佛偈。都要曉得這個地方,一切的天上的、地上的人,阿修羅都會像對待佛的塔廟那樣恭敬的供養哦!又何況有的同學能依此修行和讀誦呢!親,你要知道這個同學,就擁有了超級無敵誰也傷不起的真理喲(最上,第一,稀有之法)!這個經典在的地方,就是有佛喲!願修學此經典的就是值得尊敬的佛弟子喲!」 Ps:世間天人:天上的人與人間的人。 阿修羅:梵文音譯。阿為否定,修羅為「端正」,合起來意為「無端正」。阿修羅為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惡神。特點是多怒,好戰,不邪淫,正直。與魔鬼不同。 日期:2011-08-04 23:28:17 第十三品如法受持分 這時,須菩提對佛講道:「老師,你說給這個經起個啥名字好呢?我們這些同學又該如何去依據修行呢?」 佛回答須菩提:「這個經就叫《金剛般若菠蘿蜜》吧,就是這名兒啦!你應該以此依據修行哦。」 「這有啥內涵么?」 「親,我說般若波羅蜜,就等於說不是般若波羅蜜,只是叫做般若波羅蜜。親,你說說你的意思,我有在宣揚佛法么?」 須菩提對佛說道:「老師啊,您貌似什麼都沒說。 「親,你再說說你的意思,我到底有沒有宣揚佛法呀?」 須菩提又對佛說道:「老師啊,您真沒說呢!」(如來無所說) 「親,你什麼意思?這個超級無敵世界的全部的微小塵粒兒,這個多麼?」 「多了個去了!老師。」 「親,這些小塵粒兒,我說不是實在的小塵粒兒,只是概念上的小塵粒兒。還有,我說世界並非是實在的世界,只是概念上稱為世界哦。親,你什麼心態,可以通過如來的三十二種相貌來認識如來佛法的本質么?」 「不可以啦,老師!不可以通過這三十二種色相見到如來佛法的內涵啦!」 「為啥子?」 「您說的三十二種色相不是本質真相,只是外表概念上的三十二種色相而已啊。」 「親,假若一個善良的男孩紙和一個善良的女孩紙用恆河中沙粒那樣數目的次數,把他們的身體奉獻給予給眾生(以恆河沙等生命布施),而另有一個同學在這個經中,哪怕依經學習、只用四句佛偈的形式為別的同學宣說,這個福氣與德量比起前面布施的還有給力很多喲!」 Ps::《金剛般若波羅蜜》:既是金剛經。金剛指堅硬、持久。般若為智慧。波羅蜜的意思是到彼岸。字面的意思是:通過金剛一樣的智慧解脫苦海達到涅槃的彼岸。 三十二相:指佛與眾不同的三十二種怪異的相貌。比如據《大智度論》記載的有:毛向上相,一孔一毛相,長指相等。 身命布施:用身體和性命去用於布施,是布施的極端形式,如童鞋們應該曉得的「割肉喂鷹」的故事。就是身命布施。 如來無所說:就是講這個佛啊,他神馬都沒有說。這是講,說了也罷,沒說也好。不能迷信於佛說的這些東西,故釋迦摩尼問須菩提他有沒有說佛法,從不對佛法執迷迷信的角度,回答「如來無所說」。 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諸位童鞋看過來,《金剛經》中經常出現這樣的句式。即,說什麼,不是什麼,是名什麼。這是神馬意思?前面一個世界,是指表相的世界,是被人為「命名」的世界。(給它起個名字叫世界,就如同給一種白白胖胖的生物起名叫豬一樣),後面的一個「非世界」的世界,是指本質的世界。而「名世界」的世界,又是指的表象的世界。(這句話的邏輯是這樣的:概念世界——實在世界——概念世界,當然咯,這個邏輯可以反過來,意思是一樣的。實在世界——概念世界——實在世界,都一樣。)說句白話就是:概念世界不是實在世界,是起了一個名字叫世界。 就是說,本質的世界,並不是我們心裡概念上的世界。本質的世界,是不能人為的加上概念、不能人為的去命名、去打上標籤的。世界非世界,是說人為加上概念的世界,只是一種表象,而不是本質。 同理,看到這樣的是什麼又非什麼又名什麼的句式。既是佛在說,概念上的某種東東,不是他實際的面貌。只是一個人為的名字,人為的概念而已。(這種人為是為了表述方便產生的)。 這一章主要講,不能通過概念,表象去認識事物。比如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通俗的說,就是不能看如來佛長得帥不帥來評判佛法,佛是帥哥,佛法還是佛法,佛或者有點小猥瑣,佛法還是佛法,表象不干涉佛法一絲一毫。要打破對於表象的執迷,而認識其本質。 日期:2011-08-05 20:53:16 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一時間,須菩提聽到了佛的教誨,深深的了解其內涵且相當喜歡,他淚牛滿面的對佛說:「有木有啊!老師!您說了如此深度內涵的經文,我從前那「智慧的小眼睛」都不曾見到如此內涵的經典呀!老師,假如有朋友聽了這個經文,他相信而內心變得得清清純純的樣子,就會看清佛法的實際本相啊!(即生實相)。要曉得這個朋友就成就了最牛氣、極稀罕的功德呢!老師,還有哦,所謂佛法的實際本相,並非佛法的實際本相,所以您才說是概念上的實際本相么。親愛的老師啊,我今兒個聽到這樣的經文,相信並依此修行,這個小意思啦!可假如後世,五百年以後,有別的小生命聽到這個經文,相信並依此修行,這個人就是個稀有的極品啦! 「何解呢?」 「這個人不會糾結自我表相,不糾結他人表相,不糾結眾生表相,不糾結壽命的表相。」 「這又何解呢?」 「表相的自己只是虛假的外在形象,表相的他人、表相的眾生、表相的壽命、都是虛假的外在形象啦。」 「繼續說哦親」 「離開了全部的虛偽表相就稱為覺悟的人——佛啦!」 佛對須菩提說:「是這樣的哦!就是這樣哦!假如有人聽到這個經文,不驚訝,不怕怕,不畏懼,要曉得這個人啊,極品著呢!」 「老師這為啥呀?」 「須菩提同學,如來佛法講的解脫的智慧(第一波羅蜜),不是實際層面上的解脫智慧,只是概念上的解脫智慧而已。親,忍受羞辱的智慧,如來佛法認為並非實際的忍受羞辱的智慧,是概念上說忍辱的智慧而已啦。」(忍辱波羅蜜) 「為啥子啊?」 「親,像我當初被歌利王肢解我身體的時候,我在那個時候已經沒有對自我的執著,沒有對他人的執著,沒有對眾生的執著,也沒有對壽命的執著哦。」 「還是為啥子?」 「我在那時被一節節肢解時,假如還執著我啊!人啊!眾生!壽命啊!那我應該很憤怒的喲!親啊,又想到過去,在前世五百年中我還是忍受屈辱的大仙的時候,在那個世上,也沒有執著我啊!人啊!眾生啊!壽命啊!所以哦,親啦,修行者應該不去糾結與一切事物的表相。而發願擁有人類不能阻擋的那種智慧的心的人,不可以因為色相而產生有偏執的心念哦!不可以因為聲音,香味,味道,手感,私念而產生偏執的心念哦!應該沒有偏執的產生心念哦!心如果有偏執,這種偏執是不應該的哦! 所以我說修行者不可以因為色相而分別給予眾生愛啊。親啦,修行者為了一切生命們的利益,就應該這樣沒有偏私的給予愛呀!如來佛法講得一切的表相,都是浮雲的假相呢!又說一切概念層面上的眾生,並不是實在層面上的眾生。親愛的須菩提同學,我可是講真話的人喲、是講實話的人喲!是言之有據的人喲,是不說謊的人喲,是不說不一致話得人喲! 小須啊,我所擁有的所謂佛法,這個嘛也是無所謂有,也無所謂沒有的。親,假如修行者執迷這些所謂的佛法去給予別人愛呀,這就等於是一個人闖進了暗室,他神馬都看不見呀!假如呢,修行者心中沒有對佛法的執著去給予眾生愛,就像人家那雙眼睛么,太陽公公照亮的地方,就能夠看見種種顏色了。小須啊,在來世,假如有善良的男孩紙和善良的女孩紙能依據此經文修行、讀啊、誦啊,這個男孩紙和女孩紙就是我如來佛喲!以佛的智商智慧,都能知道這個人,都能預見到這個人擁有了超級超級多得不數清楚的功德呢!」 Ps:第一波羅蜜:既指般若波羅蜜。指解脫的智慧 忍辱波羅蜜:六度波羅蜜之一。六度波羅蜜是指修行要經歷的六個過程和考驗。具體有:布施波羅蜜,持戒波羅蜜,忍辱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定波羅蜜,智慧波羅蜜。 歌利王肢解佛祖:佛典中一個故事,釋迦摩尼成佛前,前世是菩薩。有天在山裡打坐,遇到歌利王的宮女,菩薩為宮女說法。歌利王看到後,以為菩薩勾引宮女,於是將菩薩肢解。菩薩發願未來覺悟成佛,第一個幫助歌利王,後來歌利王就成為了佛的第一個弟子——憍陳如。 如來:佛得名號之一,佛有十個名號:「如來、應供、正偏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如來一詞也可作為對佛法的象徵,應為佛法的本性就是無所來,也所去的。故名如來,如來白話就是:貌似來了。 日期:2011-08-08 09:37:35 第十五品 持經功德分 「親,假如有善良的男孩紙和善良的女孩紙在早晨的時候,用相當於恆河中小沙粒那樣的數目的次數,把自己的身體給予奉獻給眾生,中午也這樣把身體給予奉獻給眾生,下午也這樣子把自己的身體給予奉獻給眾生,就這樣經歷了好多好多數不清的時間,就這樣一直用他們的小身體去奉獻(布施)給眾生。 而又有另一個同學聽到此經文,相信這個經文而不噴咱們,這個福氣比起前面的男孩紙與女孩紙還帶勁呢!何況他還寫啊,依據修行啊,讀啊誦啊,為別的老百姓兒解了個說啊。親,反正我要講得重點,就是這個經文有你智商想不到的、沒有辦法去衡量的、沒有邊的功德喲!這如來佛法是為那些立志學高級佛法的、立志學最牛叉佛法的同學說的喲!假如有人能依據此修行啊、讀啊誦啊、廣泛的為人去解說啊,如來佛都曉得這個人、都能預見這個人會成就——那可量不得的呀!那可稱不得的呀!那可沒有邊的呀!那可你智商想不到的呀的這樣的功德喲!像是這樣的人兒們,那就是承擔了那超越凡人智慧的如來佛法的呀! 「什麼個為啊?」 「親喲,假如一個人對於小聰明小智慧很有愛的話,又執迷了自我啊、人啊、眾生啊、壽命啊這些見地,那麼這個經是他不能聽、八能讀啊誦啊、八能為別人去解說的啦!親,甭管神馬時候神馬地方,只要有此經典,全部的世上的人兒呀,天上的人兒啊,阿修羅都會美滋滋供養著呢!要明白這個地方就是等於有佛塔道場,都要恭恭敬敬的,都要禮貌的圍著轉圈圈呢!還要把各種香、花在那兒撒它一撒呢!」 日期:2011-08-08 21:35:30 第十六品 能凈業障分 「還有哦親,如果善良的男孩紙和善良的女孩紙依據經文學習,並且對這個經文又讀又誦的。可還是被別人藐視、被別人認為這很低賤。那是因為他們前世有罪過哦,本來他們是要因為以前的罪過墜入邪惡之路的(應隨惡道),現在別人藐視他們、認為他們下賤。他們以前的罪過報應就因為別人的輕蔑而消失了,這樣他們才可以真正擁有那種超越凡人的解脫智慧啊。 親,我又想到過去無數個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時節以前(無量阿僧祇劫),我在跟燃燈佛老爺子學習前,遇到過八百四千萬億那麼無量多(那由他)的覺悟者,我都供養他們為他們跑腿辦事呢!我可一個都沒有放過喲!而假使有童鞋能接受、讀誦這個經文,他們有的這個功德啊,比我供養那些覺悟者的功德不知高到哪裡去了!我是不及他們百分之一的、千萬億分之一的,乃至無法用數字去譬喻這個巨多差距的!親,假如善良的男孩紙和善良的女孩紙在我不在之後世,能接受讀誦這個經文的,這個功德呀,嘖嘖,我要都給你透露出來,有人聽著,敢情他的心能抓狂呢!敢情會懷疑我是在忽悠而不信呢!親,所以講啊這個經文的內涵是人類智商想都想不到的哦!這個修行的收穫啊也是人類智商想都想不到的哦!」 Ps: 惡道:佛教指眾生根據前世善惡行為而輪迴的趨向,稱為道。一共六道。一天道,二阿修羅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餓鬼道,六地獄道。前三者為三善道,後三者為三惡道。(註:前世不應狹義理解為前生,此生的過去時與未來時都是廣義的前世來生。) 阿僧祇:「無數」的意思。一般認為一阿僧祇有「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 劫:極大之時間單位,可意譯為時節。 燃燈佛:梵文的意譯,為釋迦摩尼成佛前的佛祖。《金剛經》上說釋迦摩尼曾在燃燈佛那學習,燃燈佛也預言了釋迦摩尼的成佛。(佛者覺悟也) 那由他:不是中文「那由他」喲。是梵文「很多」的意思,與阿僧祇相似。 按:同志們是否發現,釋迦摩尼很多經文都在宣說學習《金剛經》有很大的功德,這是不是他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呢?貌似確實有點這味道是不?但你把經文看懂就知道了。「以福德無故,是故如來說福德多」。釋迦摩尼以極其誇張的方式說學習《金剛經》有這好處啊,又有那好處啊。你若果真問他,能有啥好處?他直接給你來個「福德無故」,就等於說有這個毛好處啊! 他之所以用這樣誇張的方式說學習經文的功德,是說當你因學習此經而有正確的知見,解決了自我甚至他人的煩惱的時候,這個好處對你對人就都是功德無量的!不能用物質去衡量的。 但你若認為他說的這個功德,就是說只要你學經讀經,你就陞官發大財。朋友,那我們還洗洗睡吧。「福德無故」,福德不是實有的,你自身能於此解悟多少、內心獲多少益,那完全在於你的心,這種福德非是外在實在,是故佛說「福德無故」。也是在這個基礎上,佛才敢說讀經福德多!不然您以為是讀經發大財呢? 日期:2011-08-09 14:03:33 @索亮 2011-08-09 13:19:00 呵呵,剛發了個回復。刷新也沒有顯示,好像說要先被審查吧。 這也不要緊的。 我個人以為樓主在佛學上,大概有比較好的悟性和造詣吧。能明白菩提當中並無文字和文字當中並無菩提的這個說法,恐怕就不是一般人可以了解的吧。但說樓主可能沒有系統學習過佛教經典是,因為樓主好像不是很了知一些禁戒吧,比如像宣說僧過。很慚愧,我沒有看過什麼小乘經典,就連不說僧過也是善知識教導我,然後才知道。不過,........... ----------------------------- 那些說法我知道,我也看過很多這樣的文章,這個禁忌我曉得,但我認為不該有這個禁忌。 我覺得是這樣的,如果說不能誹謗僧人,我很同意!但如果說善意的批評也不行,我不能同意。 若佛真如此說,我則不為佛弟子。 當然,從防止自己的傲慢心這一點上,我還是同意您的不說僧過的 《壇經》云:若見他人過,自非卻是左。 人自我審視,保持謙卑,從這一點上來看,我是完全同意您的。 日期:2011-08-09 22:37:37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 這時,須菩提對佛問道:「老師,善良的男孩紙和女孩紙立志擁有超越凡俗的解脫智慧,他們應該怎樣保持正確的心態啊?又如何制服他們邪惡的心呢? 釋迦摩尼對須菩提說:「這個善良的男孩紙和善良的女孩紙如果立志擁有超越凡俗解脫的智慧的心,應該要有這樣的心態哦:我要幫助是一切眾生解脫苦難,若幫助他們解脫了苦難,而實不認為是我的功勞使他們解脫。」 「這啥意思?」 「親,假如修行者執迷了自我表相、他人表相、眾生表相、壽命表相,這不是真修行人哦。」 「您這麼說有什麼內涵么?」 「親,實在沒有一種絕對智慧,是能夠使你發願擁有所謂超越凡俗的解脫智慧的。親,這個老問題你怎麼看。我以前在燃燈佛老爺子那個地方,有木有獲得一種所謂超越凡俗的解脫智慧真理呢?(有法得阿耨多藐三秒三菩提不?) 「沒有的,老師。按照我理解的您的意願吧。您在燃燈佛老爺子那兒,實在是沒有一種絕對的超越凡俗的解脫智慧是您能去擁有的吧。」 釋迦牟尼佛說道:「這樣就對了哦親!這樣就對了哦親!的確是木有一個絕對超越凡俗的解脫智慧、真理是佛能夠去擁有的。親,假使有一個絕對的超越凡俗的解脫智慧和真理我認為擁有了它。燃燈佛老爺子就不會對我打上成佛的標籤了(授記):『你在來世可覺悟成佛哦,名號叫釋迦牟尼哦』。就是因為我沒有認為,有一個絕對智慧和真理,是使我能超越凡俗解脫到人類都不能理解程度的。所以燃燈佛老爺子才給我打上成佛標籤:『你來世要覺悟成佛哦,名號釋迦牟尼哦。』」 「為什麼呢?」 「所謂「貌似來」嘛,那些佛法智慧就是這個「貌似來」的道理。(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是有個同學說:佛祖啊你真是擁有超越凡人無敵宇宙的解脫智慧啊!我和你喲親,實在沒有什麼智慧使我超越凡俗而解脫,親,這個所謂『佛擁有的超越凡人無敵宇宙的解脫智慧』,實際上是無所謂擁有,也無所謂沒有的。所以才說一切能引人解脫的世間智慧,皆可相容於、等同於佛法智慧。親,所謂一切的世間智慧啊,並不是一個實有的世間智慧,所以講是概念上的世間智慧。親,比方一個人牛高馬大你有什麼說的?」 「老師,您說這個人牛高馬了個大,並非是這個人身體的本質屬性,只是外表、概念上的牛高馬了個大啊!」 「親,修行人也應該向你這麼想哦。假如他發言:我要靠我的力量使無數眾生解脫哦也!這根本不是修行人哦!」 「這又怎麼說呀?」 「須菩提同學,實在木有一種絕對解脫智慧,是叫做可以讓人修行的解脫智慧。(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所以佛說任何真理都是不依我的私念、不依人的私念、不依眾生的私念、不依時間長短而存在的。親,假如修行人還有這樣的言論:啊哈我要讓佛土變得偉大莊嚴啊!這可不是真正的修行人哦! 「這樣又怎麼的說啊? 「如來佛法說所謂使佛土變得莊嚴,不是實在本質的莊嚴,是概念名義上的莊嚴而已啦。親,如果一個修行人真的了悟出無有私念的真理、智慧。如來佛法認為這就是如假包換的修行人哦!」 PS: 授記:佛對立志修行者所授予的將來必成佛的記號。 如來者,既諸法如義:那些佛法的性質,就像「如來」這樣。而如來是什麼,三句話:「就是沒來啊!其實沒來啊!但是又好像來了啊!」這是說這個佛法是「不增不減,不垢不凈,不生不死」的。不因你學習,它就有,不因你不學,他就無。故名「如來」。所以「於是中無實無虛。」 日期:2011-08-10 18:32:36 第十八品 一體同現分 「親,你怎麼想,佛有木有肉眼呢?」 「是啊,老師,佛是有肉眼的。」 「親,你怎麼想,佛有木有天眼呢?」 「是啊,老師,佛是有天眼的。」 「親,你又怎麼想,佛有木有慧眼呢?」 「是啊,老師,佛是有慧眼的。」 「親,你還怎麼想,佛有木有法眼呢?」 「有啊!老師,佛有法眼啊!」 「親,你再怎麼想,佛有木有佛眼呢?」 「必須的!老師,必須有佛眼!」 「親,你想想,恆河中的所有沙粒兒,我說是沙不是啊?」 「必須的,老師,您說了是沙啊!」 「親,你說,像恆河中所有的沙粒兒一樣,而又有向恆河中沙粒數目那樣多的恆河,如果有那麼多恆河中沙粒兒數目的佛之世界,這個佛之世界你說多不多呢?」 「多了個去了!老師。」 「釋迦牟尼對須菩提說:」那些地方中所有眾生的各種心念,我可是都明白的喲!」 「哇,為啥這麼厲害?」 「佛說眾生各種心,皆非實在之心,為概念、表象之心。」 「這是為了什麼啊!」 「親,過去的心念,是無法擁有的哦,現在的心念,是無法擁有的哦,未來的心念,是無法擁有的哦。」(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Ps: 肉眼:普通人類的眼睛,您看我的文章,能讓您看到我文章的眼睛就是肉眼(我在說廢話么?) 天眼:天眼普照大千,能夠看到我們人類看不到的宇宙事物。千里眼就是天眼哦!(您有天眼么?據說有的人有此特異功能) 慧眼:智慧之眼,此智慧之眼可以洞察到事物的實相,而不被事物表相蒙蔽。 法眼:了諸法空為法眼,能了知世界之本質,為真理之眼。 佛眼:五眼中最高的一個層次,所謂自性常覺為佛眼,遍照一切,不空而空,不善而善。為成佛之眼、覺悟之眼。(這五種眼,指人的五種不同的認識能力,認識水平。)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看到這裡的朋友,你現在心是動的還是不動的?你能保持一念而不動心嗎?我想您是不行的吧。不服您試試? 這三種心不可得是什麼意思?過去的心念,不是你可以再來擁有的,這個念頭已經過去了,就是永久過去了,你無法讓它再現,再現的只能是「現在心」而不是「過去心」。故名: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如何不可得?你意視到現在念頭的時候,已經不是你現在的念頭,這個念頭實在是過去了的念頭,你意識到的念頭,已經不是你現在的一念,而已經過去。故名: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你未來的念頭你怎麼可能知道?若未來的念頭你現在就知道了,這就不是真正的未來之心,還是你的現在之心啊!故名:未來心不可得。 我覺得這個「三心不可得」,其實可以參照現代的心理學的意識流,意識是流動的,你不可能去真正的保持一個意識,使之不動。當然,您如果達到人類不能理解的程度,那我只能膜拜您了! 日期:2011-08-10 20:06:47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親,對於這個事情你怎麼看,假如一個人用這個超級無敵世界的七種寶貝去布施給他人,這個人因為這個緣故,所獲得的福氣多不多呢?」 「是哦,老師,這個人因為布施的緣故,所得的福氣真的很多喲!」 「親,假如福德是外在實有的,佛就不說這福德多了!因為福德不是外在實有的,所以佛說他內心獲得的福德很多。」 日期:2011-08-10 21:10:35 第二十品 離色離相分 「小須,你說說你的意思,佛是能夠通過他完滿無缺的肉身去呈現的嗎?(佛可以具足色身相見否)? 「這個可不行哦,老師,佛是不可以用他完滿無缺的肉身去呈現的。」 「這是啥原因呢?」 「如來佛法所說完美的肉身,並非是實在的完滿肉身,是外相、概念上的完美肉身。」 「小須,再問你一個問題哦,如來佛法是可以通過諸多完美的外表去呈現的么?」 「這個也不可以哦!老師,如來佛法不可以用諸多完美的外表去呈現。」(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 「這又啥原因呢?」 「如來佛法所言的外表完美,非為實在的外表完美,不過是表面的、概念的完美么!」 PS; 佛為覺悟者,所謂「佛不應以具足色身見」。就是說,看待一個覺悟者,或看待一個人,是不能以貌取人的。不能用人的外表去評點一個人,哪怕這個人再美麗,各種美麗!各種帥氣,都不能用外表去評判人。 而「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日期:2011-08-10 22:06:57 第二十一品 非說所說分 「親,你可不要認為我有這樣的想法哦:『我應該宣說佛法』,你可千萬不要這樣子認為哦!」 「為啥啊,給我一個理由成么?」 「如果有個人說我在宣說所謂的佛法,這是瞎說是要告你誹謗哦!。這是沒有理解我所講的意思。親,所謂宣說佛法,並未有一個絕對正確的佛法可說,說的佛法只是表面的、概念的。」 這時,早已把佛法智慧當成生命的須菩提(慧命須菩提),對釋迦牟尼掏心窩子說到:「老師啊,有那麼多的眾生,在未來如果聽到您說的這些個,我問您他們到底對這些有沒有信心?」 釋迦牟尼解釋說:「他們並非是普通的眾生啊,但也不能講不是普通的眾生。(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我又要問為什麼了?」 「親啊,眾生啊眾生,如來佛法認為皆非實在的眾生,只是概念上的眾生啊!」 Ps:這一章品目為「非說所說」,各位兄弟姐妹們,你們看了,是否以為釋迦牟尼是個大騙子啊?他明明說了這個多東西,卻和須菩提說,他沒有在宣說佛法,要是別人說他說了,他還要告人誹謗呢!這佛也太不講理了吧? 非也,非也。 佛說他沒有在宣說佛法。是因為,他不認為有一個固定的不變的、絕對的正確的真理,是可以作為佛法來說的。也就是講,佛法本身不特指某種固定的玩意,他本身既不是特定,又怎能有一個特定的佛法,是釋迦牟尼可以去講的呢?所以不可執著這一切。故佛說「我啥都沒說」。 彼非眾生,非不眾生:這句話怎麼理解。是說,那些平凡的生命都不可做一般得生命去看待,都有無上的佛性,都很偉大,都不是渺小的。但是又說非不眾生,是說其雖偉大,雖有無上佛性。但其未達覺悟時,其不能感知自己生命中的那種偉大的佛性。故依然是平凡之生命。 如生物學中細胞全能性,一個細胞即可發展為一個生命全體,這個細胞無疑蘊含了構建生命的偉大。但它還未構建時,其也還只是細胞而已。綜上所述,故曰: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日期:2011-08-11 11:31:00 第二十二品 無法可得分 須菩提對佛掏心窩子說:「老師,您所擁有的超越凡俗的解脫智慧,在實際上並沒有擁有么?」 釋迦牟尼回答說:「說對了哦親,是這樣的哦親!小須,我對於那種超越凡俗的解脫智慧,即便是一點點,也沒有擁有。只不過將它稱為概念上的超越凡俗的解脫智慧哦。 日期:2011-08-11 20:30:35 第二十三品 凈心行善分 「還有哦,親,一切使人向善、解脫的智慧方法,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誰比誰牛哦!這些都可稱作超越凡俗的解脫智慧哦。從不執迷自我、不執迷他人、不執迷眾生、不執迷壽命的心態,去修習一切善法,就可以擁有超越凡俗的解脫智慧哦!親,所謂的善法么,如來佛法說並非是實有的善法,是表象的、概念層面的善法哦。」 Ps: 善法:與「惡法」相對,指一切使人向善、解脫的智慧。 同志們請看,佛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他並沒有說,我這個佛法就是宇宙最牛的!我這個佛經就是宇宙最不得了的!他認為,一切能使世人解脫的智慧,與佛法是可相容的,是沒有區別的。連佛也沒有執著佛法。我們自然不能執著,認為我讀了佛經就了不得了呀!別人就都不如我呀,這是不對的哦!只要你能以智慧的方法,(管他是佛法還是張三李四法)而解脫了悟。你就是覺悟者,你就是佛。 你學佛不學佛,這都是一樣的。隨你自由意志,而絲毫不加干涉。 日期:2011-08-11 21:25:18 第二十四品 福智無比分 「須菩提同學,假如把這個超級無敵世界所有須彌山的七種寶貝,將這些寶貝堆聚在一起,有個人用這些寶貝去布施,而另有一個人,對於這本《金剛經》哪怕只用四句佛偈的方式,來接受學習,讀啊誦啊,為別人宣傳宣傳啊!前面那個布施的福氣與徳量,是不比不上這個百分之一的哦!千萬億分之一的哦!乃至你想用數字去比喻都是不能比喻出的哦!」 Ps: 佛偈:為佛經的載體之一,一般有固定字數的四句組成。 日期:2011-08-11 23:15:32 第二十五品 化天所化分 「親,你怎麼想呢?你們可千萬別說我有這樣的念頭哦:『我要使讓眾生解脫啊!』親,你可不能有這樣的念頭哦。」 「給我一個理由這為啥呀?」 「因為實際上沒有一個眾生的煩惱是如來佛法能夠去解脫的呀,假如說有眾生是如來佛法讓他們解脫的,這如來佛法就變成執著於自我,執著於人、執著於眾生、執著於壽命的佛法了呀! 親喲,如來佛法所謂的自我,並非是真實的自我,但那俗人啊,以為這個自我是真實的。親,俗人么,如來佛法認為也並非就是什麼實際層面的俗人,只是概念上的俗人而已啦!」 Ps:同志們,瞧見了么,佛爺都說了,「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他是不能夠幫助我們解決一切煩惱的。幫助自己的、拯救自己的,還是只有自己呀。與其拜佛求福,不若自作多福! 第二十五品 化無所化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 「何以故?」 「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既非凡夫,是名凡夫。」日期:2011-08-12 22:16:53 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 「親,你什麼意思呢?可以通過佛的三十二種長相去認識如來佛法的本質么?」 須菩提說:「對了呀!對了呀!通過佛得三十二長相去認識如來佛法的本質呀。」 釋迦牟尼說:「親,按你說的通過佛得三十二種長相去認識如來佛法,那那個轉著輪子的皇帝不就是如來佛了呀。」 須菩提說:「老師,按我理解您那意思,就是說不應該通過三十二種長相去認識如來佛法咯!」 這時,作為老師的釋迦牟尼說了一首佛偈: 要是通過色相來看我呀!要是通過聲音來求我呀! 這是那些人們走邪路呀!這可不能認識到佛法呀! ps: 轉輪聖王:古印度神話中的聖王,因手持輪寶而得名,佛教認為他是世界第一有福之人,他出現時,天下太平,人民安樂。 這一章說,不能通過佛得外相去認識佛得本性,不能通過拜佛禮佛的行為,來認識佛法的本性。 這一章,可謂破斥了當今的一些迷信行為,想一想,我們很多人去寺廟,不都是去求佛,通過外在的佛像去拜佛的嗎?這一章說得很清楚,這是人行邪道!是迷信!非為佛法啊。日期:2011-08-12 22:18:52 原文 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則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第二十七品 無斷無滅分 「親,你要是有這樣的小心思:如來佛不用完美的外相和智慧,就可以擁有超越凡俗的無上解脫。親,不要有這樣的小心思哦:如來不用完美的外相和智慧,就可擁有超越凡俗的無上解脫。親,你要是有這樣的小心思,立志擁有超越凡俗無上解脫智慧的人,就會說出否認世界萬物之間因果的言論,這個小心思可不能有哦!」 「為了個啥呢?」 「立志擁有超越凡俗的無上解脫智慧的人,對於佛法不能去執著絕對覺悟和絕對空寂,而否認相對因果。 Ps斷滅:否定任何因果,認為一切都是絕對的空。什麼叫斷滅?佛家稱為斷滅之見。比如「神馬都是浮雲」這就是斷滅之見,既然神馬都是浮雲。那一切就都是浮雲,一切就都是虛無的。愛情也虛無,親情也虛無。什麼都一個虛無。這就是斷滅之見。陷入了絕對的所謂「空無」中,陷入了絕對的「沒有」中。 否認因果,否認世界存在,認為一切都虛無,就是斷滅之見。 有的人自以為看透世界,其實只是自己被困難擊垮。「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持斷滅之見的人,非為覺悟之人,而是對這個世界死心之人。日期:2011-08-13 21:38:33 原文: 第二十七品 無斷無滅分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日期:2011-08-15 20:49:31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 「親,假如有一個修行人用能填滿恆河沙粒數那樣多的世界的七種寶物,去布施給他人。而另有一個人能明白世間事物都是不存在自我的這個道理,從而安於忍受各種苦難,而後面這個修行人所獲得的功德,要超越前面那個修行人喲!」 「這是為什麼啊?」 「親,因為真正的修行人是不應該去追求所謂福報與品德的。」 須菩提對釋迦牟利說到:「老師,為什麼說修行人不應該去追求福報與品德呢?」 「親,修行人自己所做而得的福報與品德,是不應該執著有貪念的,所以說不應去追求福報與品德喲。」日期:2011-08-15 20:51:06 原文: 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何以故」 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日期:2011-08-16 08:49:33 第二十九品 威儀寂靜分 「親,假如有個人說如來佛法好像一下子跑過來,又好像一下子跑過去,好像一下子坐著,又好像一下子躺下,這是不明白我所說的意思哦。」 「為什麼啊!這是為什麼啊!」 「所謂如來么,本來沒有從哪個地方來,也沒有到哪個地方去,所以才叫如來么。」 Ps:所謂如來佛法,佛法的本性是「如來」,是說其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好像可以得到它,但實際又無法得到它,它不能為人執著,不能為人以私心求取。佛法與人保持著一種若即若離的狀態。說有似無,說無又似有。此品解釋了何為「如來佛法」。日期:2011-08-16 08:52:55 原文: 第二十九品 威儀寂凈分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 「何以故?」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
|||||||
日期:2011-08-16 21:38:48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親,假如善良的男孩紙和善良的女孩紙把這個超級無敵世界捏碎為微塵,你想想,這些個眾多的微塵,多不多啊?」 須菩提說:「巨多了啊!老師!」 「為啥呀?」 「假若這麼多微塵是實際層面上有的,佛也就不會說是眾多微塵了。」 「這有什麼內涵嗎?」 「佛說的眾多微塵,並非指實際層面上存在的微塵,是概念上、名義上的微塵哦。老師,如來佛法所說的超級無敵世界,也並非是實有的世界呀!是概念上、名義上的世界呀!」 「這又有什麼內涵嗎?」 「假如世界是實有的,也就是一種聚合之相么,如來佛法所說的聚合之相,並非指實際層面的聚合之相,只是概念上、名義上的聚合之相哦!」 「親啊,聚合之相的本質,那可是語言傷不起的哦!但是智商一般的人卻執著這個不放呢!」 Ps:所謂「一合相」,既是「合眾為一」的相。可理解為所有物質的聚合體。這個世界便是一種聚合之相。而此種聚合之相,實際不以我們的意志為改變、為轉移。但我們看到的這個聚合之相,卻是依據於我們的感官。所以我們看到的只是一部分,而不是全部。這個我們看到的相不是真實的。只是局限於我們感官的一種相,背後的實相,卻不依我們的感官而存在。 所以,我們看到的一合相,非為實在的真相。是依據人感官存在的一種概念、名義上的相。日期:2011-08-16 21:41:33 原文: 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甚多,世尊!」 「何以故?」 「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 「所以者何?」 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 何以故? 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日期:2011-08-16 22:24:42 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分 「親,假如有一個人說佛有說執迷於自我、執迷於他人、執迷於眾生、執迷於壽命的這種佛法。親,你想想,這麼說的人他能明白咱的意思嗎?」 「那哪能啊,老師,這個人肯定不明白如來佛法的意思呢!」 「求解釋啊!」 「老師您說的自我執迷、他人執迷、眾生執迷、壽命執迷,並不是真實的對自我執迷、他人執迷、眾生執迷、壽命執迷。只是概念、名義上的對自我執迷、他人執迷、眾生執迷、壽命執迷。」 「親,立志擁有超越凡俗無上解脫智慧的人,對於一切事物都應該想你這麼認識哦!這麼觀察哦!這樣相信和理解哦!不能產生表面的佛法之相哦!親,所謂的表面佛法之相么,如來佛法認為並未實有層面的佛法表相,只是概念層面稱為的佛法表相而已哦。」 Ps:同志們,佛說對於一切都不能執迷啊,所謂有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當然,人生在世,誰沒得這些見解?當然是有的,但能領悟不執著二字,便能不被表相所欺。日期:2011-08-16 22:26:22 原文: 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分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說義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何以故?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日期:2011-08-16 22:41:51 第三十二品 應化非真分 親,假如有個同學,用能填滿無數個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的世界的七種寶貝,把它們拿來給予給他人,而又有善良的男孩紙和善良的女孩紙能有一顆智慧的心,拿著這本經書,哪怕是用四句佛偈的方式,接受,讀啊誦啊,為別人宣傳啊,這個福氣喲比前面還多喲!那麼怎麼樣為人去宣傳呢?應該不執著於表相,就像懂得了實相那樣子寂然不動。 「為什麼呢?」 一切依賴因果產生的事物呀! 都是夢了幻兒泡了個影兒呀! 都是像露水像電光不長久呀! 應該用這樣的心態去認識呀!」 可愛的佛終於把這個可愛的經典說完了,大弟子須菩提,還有眾多和尚、尼姑、男居士、女居士,包括天上的人兒、地上的人兒和阿修羅,聽到佛說的這些內容,一個個高興得比吃了蜜還甜哦!它們相信著並且身體力行! (金剛經 完) Ps:金剛經便翻譯完了,君若歡喜便是緣,君若不喜也為緣。一切隨緣!日期:2011-08-16 22:43:00 原文: 第三十二品 應化非真分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何以故?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
推薦閱讀:
※六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語禪心】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310-319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三百五十六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 功德施菩薩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