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和奧巴馬的演講
4.下列各句括弧中是補出的省略成分,正確的一項是CA.(師)於是遂就書。B.(師)金玉其行。C.君似不知(鄭君)而曰然者。D.(原)又曰:「兗、豫之士,吾多所識,未有若君者;當以書相分。」5.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DA.邴原童年喪父,家境貧寒,因而時常感傷哭泣。【為不得書讀哭】B.邴原舍鄭君而求學於孫崧,是因為孫崧的學問更大。【無中生有】C.邴原認為孫崧如「登山者不知海之深」一樣誤解了自己。【斷章取義】D.邴原把書藏在家裡不讀,是因為他對求學有更深的認識。《鴻門宴》一詞多義如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動詞,好像)——《鴻門宴》沛公起如廁(往,到……去)——《鴻門宴》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比得上)——《鴻門宴》意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圖、意願)——《鴻門宴》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料想)——《鴻門宴》舉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舉起)——《鴻門宴》殺人如不能舉(全、盡)——《鴻門宴》謝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道歉,動詞)——《鴻門宴》噲拜謝(感謝)——《鴻門宴》乃令張良留謝(兼道歉和告辭義)——《鴻門宴》軍①沛公軍霸上(駐軍,動詞)——《鴻門宴》②從此道至吾軍(軍營,名詞)——《鴻門宴》③為擊破沛公軍(軍隊,名詞)——《鴻門宴》言①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說,動詞)——《鴻門宴》②具以沛公言報項王(話,名詞)——《鴻門宴》幸①婦女無所幸(封建君主對妻妾的寵愛叫「幸」)——《鴻門宴》②故幸來告良(幸虧,副詞)——《鴻門宴》去①亡去不義(離開,動詞)——《鴻門宴》②相去四十里(距離,動詞)——《鴻門宴》當①當是時(正當……時候,介詞)——《鴻門宴》②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對等,比得上)——《鴻門宴》故①君安與項伯有故(交情,形容詞作名詞)——《鴻門宴》②故遣將守關者(特意,副詞)——《鴻門宴》坐①項王、項伯東向坐(坐下,動詞)——《鴻門宴》②因擊沛公於坐(座位,名詞)——《鴻門宴》從①張良是時從沛公(跟隨,動詞)——《鴻門宴》②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帶領,使……跟著,動詞)——《鴻門宴》勝①刑人如恐不勝(盡,形容詞)——《鴻門宴》②沛公不勝杯杓(禁得起,動詞)——《鴻門宴》擊①為擊破沛公車(動詞,攻打)——《鴻門宴》②因擊沛公於坐(動詞,刺殺)——《鴻門宴》內④距關,毋內諸侯(「內」通「納」,接納)——《鴻門宴》2、虛詞為①客何為者(wéi,做,干,動詞)——《鴻門宴》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wéi,做,干,動詞)——《鴻門宴》②竊為大王不取也(wéi,認為,動詞)——《鴻門宴》③我為魚肉(wéi,是,動詞)——《鴻門宴》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wéi,是,動詞)——《鴻門宴》④為擊破沛公車(wèi,替、給,介詞)——《鴻門宴》⑤吾屬今為之虜矣(wèi,被,介詞)——《鴻門宴》⑥何辭為(wéi,句末語氣詞,表反問,可譯為「呢」)——《鴻門宴》⑦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第一個「為」,wèi,給,介詞;第二個「為」,wéi,動詞,成為)——《鴻門宴》⑧軍中無以為樂(wéi,動詞,作為)——《鴻門宴》因因言曰:……(趁機)——《鴻門宴》不如因善遇之(趁機,趁著)——《鴻門宴》因擊沛公於坐(趁機)——《鴻門宴》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於是、就)——《鴻門宴》以①具告以事(介詞,把)——《鴻門宴》②籍何以至此(介詞,憑)——《鴻門宴》③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介詞,拿)——《鴻門宴》④還軍霸上,以待項王(表目的連詞,來)——《鴻門宴》且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副詞,尚且)——《鴻門宴》②若屬皆且為所虜(副詞,將要)——《鴻門宴》③且為之奈何(副詞,況且)——《鴻門宴》於①長於臣(介詞,比)——《鴻門宴》②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介詞,對,向)——《鴻門宴》③樊噲覆其盾於地(介詞,在)——《鴻門宴》然①然不自意(然而,連詞)——《鴻門宴》②不然(這樣,代詞)——《鴻門宴》③項王默然不應(……的樣子,形容詞的詞尾)——《鴻門宴》《鴻門宴》文言知識點歸納一、通假字1.距①關,毋②內③諸侯。①距,通「拒」,把守。②毋,通「無」,不要。③內,通「納」,接納,進入。2.張良出,要項伯。要,通「邀」,邀請。3.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違背。4.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蚤,通「早」,早些。5.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不,通「否」。6.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內通「納」)7.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坐通「座」)8.令將軍與臣有卻。卻,通「隙」,隔閡,嫌怨。9.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10.吾令人望其氣……成五采。采,通「彩」,顏色。11.私見張良,具告以事。具,通「俱」,全部。12.坐,通「座」,座位。①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②因擊沛公於坐13.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參,通「驂」,古時乘車於車右擔任警衛的人。二、虛詞實詞(一)實詞:饗土卒(饗;犒勞)夜馳之(之:到,往)無所取(所取:所字結構,掠奪的東西)從沛公(從:跟從)亡去不義(亡:逃跑;義:符合道義)料大王土卒足以當項王乎(料:估量:當:抵擋)與臣游(游:交往)籍吏民(籍:登記)他盜之出入(出入:偏義夏詞,進入)具言(具:詳細,完備)若入前為壽(若:你;為壽:祝健康,即敬酒)殺人如不能舉(舉;盡)竊為大王不取也(竊;私下裡)坐須臾(須臾:片刻)相去(去,距離)置車騎(置;拋棄)督過之(督過:責備)留謝(謝:辭謝)(二)虛詞固不如也(固:當然)君安與項伯有故(安:怎麼)孰與君少長(孰與:與……相比,哪一個更……)人有大功而擊之(而:卻)因言曰(因:趁機)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詞,不譯)不然,籍何以至此(然:這樣)因留沛公與飲(因:於是)以示之者三(三:多次)因擊沛公於坐(因,趁機)若屬皆且為所虜(若屬:你們這些人)三、詞類活用1.沛公軍霸上。軍,名詞作動詞,駐紮。2.王,名詞作動詞,稱王。①沛公欲王關中。②秦地可盡王也。③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3.素善留侯張良。善,形容詞作動詞,友善、交好。4.夜,名詞作狀語,在夜晚。①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②於是項伯復夜去。5.義,名詞作動詞,恪守信義。①亡去不義。②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6.項伯殺人,臣活之。活,使動用法,使……活命。7.吾得兄事之。兄,名詞作狀語,像兄長一樣。8.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從,使動用法,使……跟從,率領。9.范增數目項王。目,名詞作動詞,使眼色。10.若入前為壽。前,名詞作動詞,上前。11.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名詞作狀語,像鳥張開翅膀一樣。12.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止,使動用法,使……停止。13.頭髮上指。上,名詞作狀語,向上。14.刑人如恐不勝。刑,名詞作動詞,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15.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①下,名詞作動詞,下來。②道,名詞作動詞,取道。③間,動詞作狀語,小道,表示動作的處所。16.沛公已去,間至軍中。間,動詞作狀語,從小路。17.拔劍撞而破之。破,使動用法,使……破裂。18.籍吏民,封府庫。籍,名詞作動詞,登記。19.沛公今事有急。急,形容詞作名詞,危急的事。20.此亡秦之續耳。續,動詞作名詞,後續者。21.此其志不在小小,形容詞用如名詞,小的方面22.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東、南,名詞作狀語,向東、向南四、文言句式(一)判斷句(翻譯成現代漢語必有一個判斷動詞「是」)1.此天子氣也2.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3.此亡秦之續耳(二)省略句:1.沛公軍(於)霸上。2.沛公欲王(於)關中。3.為(吾)擊破沛公軍。4.具告(之)以事。5.亡去不義,不可不語(之)。6.將軍戰(於)河北,臣戰(於)河南。7.交戟之衛士欲止(之)不內。8.還軍(於)霸上。9.項王受璧,置(之)於坐上。10.豎子不足與(之)謀。11.欲呼張良與(之)俱去12.加彘(於)肩上(三)被動句:1.若屬皆且為所虜2.吾屬今為之虜矣(四)賓語前置句:1.然不自意能先人關破秦2.不然,籍何以至此3.客何為者4.大王來何操5.沛公安在6.今日之事何如?7.何辭為?(五)介賓短語後置句/狀語後置句1.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2.沛公欲王於關中。3.具告之以事。4.良曰:「長於臣。」5.得復見將軍於此。五、古今異義:1.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古義:婚姻,古義兒女親家,女方之父為婚,男方之父為姻。今義:結婚的事,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係。2.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古義:意外的變故。今義:副詞,很。3.今人有大功而擊之。古義:現在別人(指沛公)今義:現在的人,與古人相對。4.而聽細說。古義:小人的讒言。今義:詳細說來。5.沛公居山東時。古義:崤山以東。今義:山東省。6.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古義:黃河以北、以南。今義:分別指河北省和河南省。六、一詞多義(一)為人為刀姐,我為魚肉動詞,是,使子嬰為相動詞,做,擔當,竊為大王不取也動詞,認為,軍中無以為樂動詞,做誰為大王為此計動詞,出,制定,且為之奈何動詞,對付,何辭為句末語氣詞,呢,為擊破沛公軍介詞,替,給,(二)故故聽之連詞,所以)君安與項伯有故形容詞,舊時,此指交情)故遣將守關者副詞,特意)(三)辭卮酒安足辭(推辭,不接受)未辭也(告辭,辭別)大禮不辭小讓(講究,計較)(四)幸婦女無所幸(寵幸)故幸來告良(幸而)七、成語集錦:勞苦而功高如此(勞苦功高)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無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八、重點翻譯句1.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2.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3.吾入關,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鴻門宴》一課一測一、選擇題1.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A.卮酒(zhī) 刀俎(zǔ) 鯫生(qǔ) 瞋目(chēn)B.戮力(lù) 杯杓(zhuó)犒勞(hào)樊噲(fàn)C.不者(fǒu) 美姬(jī) 崤山(yáo)玉玦(quē)D.彘肩(zhì) 參乘(shènɡ) 侍坐(shì)目眥(zì)答案:D(A項中「鯫」應為「zōu」;B項中「犒」應為「kào」「杓」應為「sháo」;C項中「玦」應為「jué」。)2.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旦日饗士卒 饗,犒勞。B.此亡秦之續耳 續,後繼者。C.沛公起如廁 如,如同。D.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幸,幸而。答案:C(「如」在該句中應理解為「去,徑」。)3.句中加點詞與「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的「兄」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素善留侯張良 B.范增數目項王C.人皆得以隸使之 D.籍吏民,封府庫答案:C(例句中,「兄」是名詞用作狀語,翻譯成「像對待兄長那樣」。而在四個選項中,加點的四個字都是名詞,但所處位置不同,故擔任的責任就不同了。A項中「善」是形容詞作謂語動詞;B項中的「目」是名詞作謂語動詞;D項的「籍」也是名詞作謂語動詞;只有C項與「兄」的用法一樣,翻譯成「像奴隸一樣」。)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A.范增數目項王 B.沛公起如廁C.素善留侯張良 D.買五人之距而函之答案:B(其餘三項名詞活用動詞。)5.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組是①距關,毋內諸侯②沛公不勝杯杓③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④范增數目項王⑤令將軍與臣有郤⑥秋毫不敢有所近⑦拔劍切而啖之⑧張良出,要項伯⑨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A.①③④⑤ B.②⑤⑦⑨C.②④⑥⑧ D.①③⑤⑧⑨答案:D(①「距」通「拒」「內」通「納」,③「倍」通「背」,⑤「郤」通「隙」,⑧「要」通「邀」,⑨「蚤」通「早」。)6.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 B.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C.備他盜之出人與非常也 D.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答案:D(A項中「河南」古義指黃河以南;B項中「婚姻」古指兒女親家;C項中「非常」古指意外的事故,均與今義不同。)7.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謝」與「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中的「謝」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噲拜謝,起,立而飲之B.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C.乃令張良留謝D.張良入謝答案:B(B項與例句中的「謝」均為「道歉」意。)8.下面句子按句式歸類正確的一項是①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②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③欲呼張良與俱去④秦孝公據崤山之固,擁雍州之地⑤毋從俱死也⑥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⑦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⑧沛公安在⑨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⑩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A.①③⑤/②④⑧/⑥⑦/⑨⑩ B.①⑨/②④/③⑤/⑥⑦⑩/⑧C.①⑨/②④⑧/⑥⑦⑩/③⑤ D.①③⑤/②④/⑥⑦⑨/⑧⑩答案:B(本題考查句式的特點。①⑨屬被動句,①③⑤屬省略句,無法排除;②④屬定語後置,⑧為賓語前置句,②④⑧屬變式句,也無法完全判定;⑤⑥⑦⑩為判斷句。所以答案為B項,分類依次是被動句、定語後置句、省略句、判斷句、賓語前置句。此類題型中的句式有的不止一種,需認真判斷哪一種分類最合適。)9.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與選項中加點字意義相同的一項。(1)珍寶盡有之A.應有盡有 B.無窮無盡C.盡善盡美 D.儘力協助答案:A(A項為「全部」;B項為「完」;C項為「達到極限」;D項為「全部用出,用力完成」。)(2)乃夜馳之沛公軍A.久而久之 B.子欲何之C.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D.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答案:B(A項為音節助詞,不譯;B項為「到」;C項為代詞;D項為結構助詞,譯為「的」。)(3)君安與項伯有故?A.安如泰山 B.安能如此C.居安思危 D.安家落戶答案:B(A項為「安穩」;B項為「怎麼」;C項為「安全」;D項為「使平靜,使穩定」。)(4)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A.詞不達意 B.意氣風發C.出其不意 D.意在言外 答案:C(A項為「意思」;B項為「意質、氣概」;C項為「料想」;D項為「意思」。)10.「閱讀《垓下歌》,選出對這首詩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A.首句運用誇張手法,表現項羽自己的體力和勇氣超過世人。B.第二句說由於時運不濟,戰馬被困,表現自己已陷於漢軍重重包圍之境。C.第三句訴說無可奈何的心情,抒發自己萬般悔恨但又無法挽回敗局的痛苦。D.第四句借向美人虞姬傾訴別離之苦,把自己痛苦絕望的情緒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答案:C(未有悔恨之意。)二、簡答題11.下列句子中包含的成語分別是什麼?(1)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無犯】(2)庄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擊【項莊舞劍意在沛公】(3)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4)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勞苦功高】12.項羽、劉邦兩個人的不同性格是怎祥通過相互映襯、對比、烘托表現出來的?請填寫下表。項羽劉邦恃勇驕橫、毫無遠慮善於採納意見,隨機應變用人唯親,謀臣不能施其謀,將士不能效其力有奸必肅,爭取敵營為己效勞答案:忍辱負重,善於保存自己剛愎自用,拙於應變知人善任,謀臣能從容定計,將士能見危授命養奸遺患,自絕敵營內應三、閱讀題13.把下面文言語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沛公旦日從百餘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庄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擊。(1)不然,籍何以至此?答案:如果不是因為這個,我怎麼會這樣呢?(2)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答案:范增多次向項王使眼色,舉起他所佩帶的玉玦多次暗示項王。(3)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答案:(如果)不(這樣做),你們這些人都將被他俘虜。閱讀下文,回答後面的問題。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既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嘉為先言於秦王曰:「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興兵以拒大王,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頭,及獻燕之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至陛,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北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懾,願大王少假借之,使畢使於前。」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辭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不得上。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葯囊提軻。秦王方還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王負劍!王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荊軻廢,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復擊軻,被八創。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14.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持千金之資幣物 幣:禮品。B.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遺:給予,贈送。C.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 謝:道歉,道謝。D.圖窮而匕首見 窮:窮盡。答案:C(謝:謝罪。)15.下列各句中無通假宇的一項是A.圖窮而匕首見 B.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C.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D.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答案:D(A項「見」通「現」;B項「卒」通「猝」;C項「振」通「震」。)16.詞類活用情況與例句中加點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例句:函封,燕王拜送於庭A.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B.又前而為歌C.皆白衣冠以送之D.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答案:A(例句為名詞作狀語;B項方位名詞作動詞;C項名詞作動詞;D項意動用法。)17.下列對「易水訣別」部分內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項是A.太子及賓客「皆白衣冠以送之」,是為了與荊軻永訣,激勵他冒死行刺,不負重託。B.文中的音樂描寫,渲染了悲涼的氣氛。C.三個「皆」字寫出了全體送行者的強烈反應,烘託了送行場面的壯烈氣氛。D.整個送行場面的描寫,有主有次,有景有情,雖不足百字,卻感人肺腑,撼人心魄。答案:B(應為悲壯的氣氛。)18.把選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答案:又變成聲調激憤的羽聲,送行的人都發怒而瞪大眼睛,頭髮向上沖頂起帽子。(2)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答案:秦王大驚,掙扎著站起來,袖子斷了。(3)卒起不意,盡失其度。答案:事情突然發生,沒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態。閱讀下文,回答後面的問題。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能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逐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19.下列句中加點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騎能屬者百餘人耳 屬:跟從。B.騎皆伏曰:「如大王言。」 伏:信服。C.田父紿曰 紿:欺騙。D.未嘗敗北 北:北面。答案:D(北:敗退。)20.下列句中的「騎」字,用法不同的一項是A.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 B.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C.騎能屬者百餘人耳 D.乃有二十八騎答案:A(動詞,騎馬;B、C、D項均為名詞,騎兵。)21.下列句式中不一致的一項是A.騎能屬者百餘人耳 B.人馬燒溺死者甚眾C.甚矣,汝之不惠 D.亦雁盪而微者答案:C(主謂倒裝,其餘均是定語後置。)22.下列句中「乃」的用法和意義不同的一項是A.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B.乃謂其騎曰:「何如?」C.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D.項王乃復引兵而東答案:C(才、只,其餘各項表承接,「於是」的意思。)23.下列分析錯誤的一項是A.田父指路,既表現了項羽坦真、粗獷的性格,又表現了他已喪失人心。B.「三勝」之舉,佐證了項羽的「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也為項羽至死不沉寤埋下了伏筆。C.「項王瞋目而叱」的細節描寫,寫出了他拔山蓋世的意氣和勇猛善戰的氣概。D.「復聚其騎」後問「何如?」寫得意,寫自負,聲情畢現,刻畫出項羽驕縱狂妄的性格。答案:D(「驕縱狂妄」說法不妥。)24.把選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直夜潰圍答案:當天夜裡突破重圍。(2)自度不能脫答案:②自己估計不能逃脫。(3)所當者破,所擊者服答案:所對敵抵抗的無不擊破,所攻擊的敵人無不降服。閱讀下文,回答後面的問題。文帝之後六年①,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②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③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④守周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⑤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節⑥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於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月余,三軍皆罷。乃拜亞夫為中尉⑦。(《史記·絳侯周勃世家》)註:①文帝之後六年:文帝,西漢第二代皇帝劉恆;後六年,指漢文帝第二次改元後的第六年。②宗正:負責皇族內部辜務的長官,是當時的九卿之一。③祝茲候:一個封爵的名稱。④河內:郡名,治所在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⑤彀:拉開。⑥節:符節。古代用來做憑證的東西。⑦中尉:負責京城治安的武官。25.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明周亞夫治軍謹嚴的一組是①以河內守周亞夫為將軍,軍細柳。②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③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④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⑤其將固可襲而虜也。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⑤答案:B(①的意思是「任命河內郡守周亞夫做將軍,在細柳駐守」,這是漢文帝勞軍之前在長安附近部署駐軍的措施之一,不是「周亞夫治軍謹嚴」作風的表現。⑤的意思是「那裡的將軍無疑是可以襲擊並活捉的」,這是漢文帝對霸上和棘門兩座軍營的評價,不是正面表現「周亞夫治軍謹嚴」情況的。②③從軍容軍威、軍令軍紀等方面表現了「周亞夫治軍謹嚴」的作風。)26.下列對原文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本文沒有寫周亞夫如何揮軍作戰的場面,也沒有寫他有關軍事方面的卓識宏論,只是記敘了在「匈奴大入邊」的緊張形勢下,細柳營中軍容威嚴、軍紀嚴明、士氣飽滿、戰備氣氛濃厚的情況,但充分表現了周亞夫的軍事才能和嚴謹的治軍作風。B.大敵當前,漢文帝在布置好防務後親自去慰勞軍隊,但在細柳營中受到層層阻攔,接連遭遇「非禮」;他不但沒有大發龍威懲罰周亞夫,反而讚不絕口,軍隊撤防以後還任命周亞夫做了中尉,可見漢文帝是個識才、愛才、任才的君主。C.細柳營中軍紀嚴明號令如山。即使皇帝入營也不例外對待;相比之下,霸上、棘門兩座軍營對外迎來送往,軍紀如同兒戲。出了細柳營後,隨從大臣們都被軍營對皇上的無禮震驚了,後來聽了皇帝的一番讚美之辭後才心悅誠服。D.在敘述漢文帝勞軍的史實時,文章先略寫文帝到霸上和棘門軍營勞軍的情景,然後詳寫細柳勞軍的情景,即依次寫了吏守營、先驅至營、文帝至營、徐行入營、介胄不拜及改容式車等情景,最後寫文帝對周亞夫的評價,文章極有層次。答案:C(「出了細柳營後,隨從大臣們都被軍營對皇上的無禮震驚了,後來聽了皇帝的一番讚美之辭後才心悅誠服」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原文中有「既出軍門,群臣皆驚」一句,意思是「出了細柳營門以後,隨從大臣們對細柳營的軍容軍威、軍令軍紀等感到驚訝」,隱含著與霸上、棘門兩座軍營相比。細柳營實在令人讚歎的意思。從下文看這些隨從大臣的看法與文帝是一致的,因此,隨從大臣們既不是「被軍營對皇上的無禮震驚了」,也不是「聽了皇帝的一番讚美之辭後才心悅誠服」的。)細讀《鴻門宴》,淺析多謀善算之劉邦——高一蒲君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判斷,那裡從不同角度和層面進行闡發、評價和質疑。注重個性化閱讀,學習探究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發展現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教學中,進行文本解讀、文本探究時,激發和培養學生敢疑、善疑、敢探究、善探究的能力。《鴻門宴》這一課可明確要求,學生從實際原著中進行解讀,拋開傳統的影響,這樣另有洞天,解讀出新的創造性的觀點。《鴻門宴》是人教版的語文必修1的第二單元記敘散文第二篇,講述的是項羽進入函谷關後與劉邦的一場鬥爭。課文中出現的人物:劉邦、項羽、張良、范增、樊噲,司馬遷用細膩的筆法一一精心描繪,使這些人物形象生動。在注重文言文字詞句的教學體現語文的工具性之後,人物形象分析也是這一篇課文的重點所在。在講解這一課時,細讀《鴻門宴》,分析裡面的人物形象,卻發現司馬遷筆下的人物——劉邦,和一些教參教輔用書分析有些出入,更不用說港台電視劇里把劉邦塑造成一個軟弱生性貪婪又沒有什麼頭腦的木偶,讓人苦笑不得。對很多教參教輔書的分析,在細讀原文之下,我略有不同看法。細讀《鴻門宴》,試著探究還原司馬遷筆下真實的劉邦。文中出現白璧和玉斗兩件玉器,這兩件玉器在秦漢時有它各自所代表的內涵:玉斗象徵財富長壽吉祥如意;白璧則象徵地位尊貴高高在上的富貴權力,甚至可以代表君王權力。劉邦送項羽白璧,送玉斗給范增,兩人反應不同「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亞夫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反應行為的不同,源於各自的心理的不同。項羽對與劉邦的出逃,不但不怒,反而高興的接受玉璧,因為劉邦送玉璧,等於承認項羽是君王,自己是臣下,自己沒有野心,已經臣服了,已經不會對他有威脅了。而范增覺得放虎歸山,貽害無窮,將來會被他打敗被俘虜,身家性命難保,還談什麼長壽富貴,自然氣怒。但是想到送白璧和玉斗的,不是張良,而是劉邦,「良問曰『大王來何操?』(劉邦)曰『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可見,劉邦預先仔細研究過對方,對對手是對症下藥,知道對方想要什麼,就滿足對方的需求。出逃時,精心布置善後的也不是張良,而是劉邦。劉邦只象徵性的問了下張良、樊噲「未辭也,為之奈何?」實際心中早已有數,見樊噲說形勢危及,不必顧及細小的禮儀,於是借坡下驢,「乃令張良留謝」。不緊不慢的指揮布置善後,「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驪山下,道芷陽間行」,更神奇的是,劉邦竟知道從小路走,不過二十里耳。他怎麼知道這條小路?怎麼清楚知道從小路逃跑只有二十里路?估計劉邦在去鴻門宴之前,曾對著地圖仔細研究,而這些作為謀士的張良不知道。他可能一早就想好怎麼逃跑,選擇走哪條路,哪條路能快捷安全到達。雖然在項羽面前只帶百餘騎,但在用來逃跑的芷陽小道上,以劉邦的性格,肯定布置了軍隊接應。所帶的百餘騎沒有帶走,也是為了掩人耳目,不驚動項羽的軍隊。劉邦善於識人、用人。在樊噲闖帳義責項羽情節時,樊噲是突然出現的,且在鴻門宴中起的作用也很大。劉邦所帶的一百多人中很少,但是作用大,親自點兵,自然經過一番考量。知道樊噲對他忠心耿耿,且有勇有謀,能忠心護主,在形勢危急時會挺身而出。於是把他留在帳外,一旦形勢有變,就叫他出來撐場面,果然,樊噲如劉邦所想。他的說辭「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和劉邦所說的出奇的相似。為什麼會這樣?只有一個可能的解釋:劉邦和樊噲等人在鴻門宴前夜曾經私下商量統一口徑,設計好說辭,到了鴻門宴就一一按部應變。什麼人說什麼話,做什麼事,劉邦已預先謀劃好了。再看「拉攏收買項伯」這一情節。教參中依據「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而概括出「張良獻策」這小標題。實際上這個小標題不全面。項伯夜訪,為報救命之恩,而前來告知張良,要他趕快逃命,離開劉邦軍營,張良聽到這個消息後,知道危險來臨,但沒有一人逃亡,而是遵從君臣之義,告知劉邦。細讀他們兩人之間的對話,就可以看出端倪。張良告知項羽將要來攻打的消息,劉邦尊重信任張良,把他當倚重的謀士,問他對策,提到「項伯幸來告良」時,馬上問「君安與項伯有故?」然後才是「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對話?可以看出劉邦多疑狡詐又善謀的性格。一個敵營的人前來,馬上心生警惕,連自己的謀士張良也不放心,怕被出賣,問清張良和項伯的關係後,才放下疑慮。「吾兄事之」,因為項伯比張良年長,劉邦竟然也把項伯方在兄長的地位上,可見劉邦拉攏人的手段十分厲害,接著「約為婚姻」收買項伯。一番說辭非常圓滑,逢人說人話,逢鬼說鬼話,對項伯對張良的說辭個不一樣,推卸責任,為自己辯解。在完全把項伯收買為己用後,劉邦已有底氣前去鴻門宴。綜上淺析,細讀《鴻門宴》,能讀出與很多教輔教參,甚至是傳統觀念中不一樣的結論。《鴻門宴》究竟是誰掌控的?張良?范增?項羽?劉邦?傳統中,很多認為是張良「導演一出鴻門宴」,實事求是,從司馬遷的《史記》有關鴻門宴的描寫出發,進行解讀和推斷,我的個人看法是:劉邦才是鴻門宴的真正掌控者。《鴻門宴》讀後感——高一楊依天今人讀《鴻門宴》,往往抑項揚劉,說項羽有勇無謀,女人心腸,不該放走劉邦,以致後來敗走垓下,皇帝沒做上,連命也丟了,真是大傻一個!其鄙夷不屑之情,溢於言表。而對劉邦則讚美有加,說他有頭腦,會辦事,能屈能伸,皇帝本該他做。英雄被視為傻瓜,小人倒成了崇拜的對象,美醜錯位,善惡顛倒,實令人匪夷所思,不勝感慨。項羽本是一個英雄,這是古之定論。但項羽又不是一般的英雄。且不說巨鹿之戰破釜沉舟的勇敢,垓下之圍以一當百的豪氣,自刎烏江笑迎死神的從容,單說他在鴻門宴上的表現,就令人心曳神搖,感佩萬分。項羽聞聽劉邦欲王關中,勃然大怒,著即發兵擊之,這是他的率直而非霸道。二人雖有懷王之約,但劉邦僥倖入關破秦,未建大功而欲私自稱王,毫無愧疚之心,實非正人君子所為。劉邦前來道歉,項羽不僅予以原諒,而且當即說出了告密者,這是他的磊落而非鹵莽。過能改之,善莫大焉,焉能斤斤計較之?只有以誠相見,才能盡棄前嫌,和好如初。大敵當前,豈容內訌?樊噲私闖軍帳,惡言相向,項羽不僅不計較,反而酒肉款待,這是他的大度而非愚鈍。樊噲為救其主,敢做敢當,可見其忠;生吃彘肩,可見其勇。忠勇皆備,堪稱好漢。項羽壯之,可謂好漢惜好漢。劉邦不辭而別,實屬無禮,項羽不僅不在意,還網開一面,助其逃脫,這是他的仁義而非不智。劉邦畢竟是義軍主將,勞苦而功高,如若殺之,實屬不仁不義,與秦始皇的暴虐又有什麼兩樣?勇敢,豪放,從容,率直,磊落,大度,仁義,這就是歷史上項羽,一個集世間偉大人格於一身的人傑。這些偉大人格如日月經天,光華四射,令人眩目,使人心儀。這是他為人的大人格,作為一個英雄的大人格。也正因如此,他才成了一個出類拔萃的英雄,一個具有帝王氣質、君子風範的英雄。項羽的人性美還在於它的本真和純樸。項羽是一個大人格的英雄,但仍然是一凡夫俗子,具有人之常情。兵敗垓下,退守烏江,走投無路之際,一句「無顏見江東父老」,讓我們窺見了他心底最真實的一面,這裡有他的自責,有他的反省,更有他對江東父老的深深歉疚。他寧死不肯回江東,源於他的自尊,也是他心地善良的詮釋。他愛江山更愛美人,而且愛的轟轟烈烈,蕩氣迴腸。他是一個硬漢子,但也有軟弱無助孤寂難奈的時候,也需要女人纖纖細手的撫慰,也需要愛情的滋潤。一幕「霸王別姬」,把一個男人愛的情懷愛的無奈展露無遺,讓人心碎。他一把火燒了阿房宮,大火三月而不滅,雖然有些過分,但我們可以理解。秦的暴政,已經天怒人怨,徹底埋葬這個罪惡的政權,是人心所向。熊熊燃燒的大火,無寧是他心中的怒火,他在宣洩對暴秦的憤怒。分封諸侯,他不做王侯,不做皇帝,做了個徒有虛名的「西楚霸王」。別人都忙著搶地盤,而他卻衣錦還鄉,陶醉在鄉親們讚美的旋渦里。他在乎的不是實惠,而是名聲,如同小孩做遊戲,要的就是名分。他敢愛敢恨,心地透亮,活的本真而洒脫。這是項羽的小人格,一個平凡人所具有的善良純樸的本性。項羽,一個洋溢著人性美的英雄形象!項羽本來應該創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澤被後世,名垂青史。但他生不逢時!他的優秀品質,沒有幫助他成就大業,反而成了他的致命弱點,被他的對手利用,以致功敗垂成,遺恨千古。鴻門宴上,除掉劉邦還不容易?一個手勢,一個眼神而已,但項羽愣是沒這樣做,他相信了劉邦的花言巧語。在卑鄙奸詐的小人面前,高尚者鮮有不失敗的。這並不值得奇怪,因為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如同一個職業拳擊手面對一個不守規則的市井無賴,二者的道德水準差距太大,根本無法對決。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歷代的皇帝老兒,無不心狠手辣,奸詐多端,劉邦原本不就是一個鄉里無賴么?我們往往把項羽的悲劇看成其性格的悲劇,這是對英雄的蔑視和侮辱。項羽的失敗不是他個人的過錯,而是源於社會的黑暗無序、百姓的愚昧無知、道德的粗糙低劣。他的大人格過於美好了,以致不能被那個時代所接受。他的誕生,實是時代的錯誤!我們不能以成敗論英雄。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是統治者的欺世盜名,是庸俗小人的勢利偏見。項羽雖然失敗了,但他仍然是一個英雄,一個光彩奪目的英雄。劉邦雖然勝利了,但他仍然是一個小人,一個十足的小人!黃鐘被毀,瓦釜雷鳴。好人受欺,小人得志。這是人性的異化,審美的錯位。今天,劉邦一類的奸詐虛偽之徒仍然大行其道,被頂禮膜拜,項羽這樣沒有城府心地善良的英雄,仍然被揶揄,被歧視。歷史的腳步已踏入了二十一世紀的門檻,但人類的思想還停留在公元前的蒙昧時期!這無疑是社會的悲哀,這說明社會的無序,道德的低下,較兩千年前,並未得到根本的改觀。道德文明的重建,任重道遠!英雄項羽兩千二百年的歷史風雲,難掩你炯炯重瞳的如電目光;二十四個節氣里,你英雄的氣節永遠恆溫。你是胸懷坦蕩光明磊落的一代英豪,從不去考慮暗算陰謀和詭計,卻正中了慣於玩弄暗算陰謀和詭計的人的圈套!你可否知道,心口如一,信守諾言,說到做到,這正是你被陰謀家野心家擊敗的原因;翻雲覆雨,機謀權變,流氓無賴,這也正是陰謀家野心家成功的根源。「力能扛鼎」,武功超群;「破釜沉舟」,你讓秦軍聞風喪膽;一聲「大呼」,你讓漢軍所向披靡;大破秦軍,「諸侯將膝行而前,莫敢仰視」;嗔目而叱,「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你把心愛的戰馬送給亭長獨步殺敵,如同猛虎沖入了羊群……可是,面對「四面楚歌」,你卻參不透這是敵人的詭計;江東父老也許正盼望著你跨過烏江捲土重來,可你卻懷慚抱愧「不肯過江東」。即使慷慨赴死也要把自己的偉岸身軀用來成全「故人」。烏江邊你拔劍自刎的一道寒光,把二十九歲的青春揮斷給滔滔東去的江水。劍光閃過,歷史長空中從此有了一道你一腔熱血噴洒過的耀眼霓虹!英雄項羽,你給後人留下多少深沉的唏噓!面對威風赫赫出遊的秦始皇,你說「彼可取而代也!」你是毫不客氣,豪氣貫虹;劉邦「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只有幾分艷羨,幾分慨嘆。鴻門宴上,你後來的死敵的小命就在你的刀俎之上,可你卻大發慈悲,放走了劉邦;而被圍垓下,劉邦對付你的卻是四面楚歌,再也沒有了菩薩心腸。勢危時,你曾以烹掉劉邦的父親威脅劉邦退兵,可你又錯了,對權力無限饑渴的劉邦正等著喝他父親的肉湯!你只好把劉邦的父親妻兒好生送還。楚漢相爭,久持未決,白骨露野,生靈塗炭;「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漕」(疲於水陸運輸軍用物資的苦役);你對劉邦說:「天下匈匈(匈匈同洶洶,喧擾,指百姓不安寧)數歲者,徒以吾兩人耳。」為了鑄劍為犁,休養生息,你與劉邦相約,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隨後,你信守諾言,率軍東歸。這是多麼大仁大義!可是墨跡未乾,野心不死的劉邦卻又率軍尾追而來!這是何等的背信棄義!逃跑路上,為了自己逃命,劉邦竟然將親生子女「推墮車下」,而你,同樣在危難之中,卻將已經自刎了的虞姬橫屍馬上沖入敵陣奮力拚殺不忍丟棄!唉!項羽!兵者,詭道也。兩軍對壘,你死我活,怎能講什麼誠信?你怎麼就這麼天真?面對一個奸詐無比的對手,你為什麼就不能多長一個心眼!與狼共舞,你怎麼就沒有狼的心腸?是的,答案只能是:英雄就是英雄,英雄的行事為人就是講究一諾千金,有意有情!哪怕是腥風血雨的戰爭!可是,誠信遇到了詭詐依舊誠信,詭詐遇到了誠信益發詭詐。為重情重義彰揚的只有暴死的情義,為無情無義張目的還是活著的無情無義!破釜沉舟,一戰而勝秦朝幾十萬大軍。你召見秦朝的「諸侯將」,他們入了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這是何等的威風八面!一把大火,秦王朝的宮殿和罪惡暴政在烈火中化為了灰燼;「伐無道,誅暴秦」,政從己出,裂土封王,二十七歲你就成就了金甌一統的英雄霸業!可是,瘡痍未愈,劉邦又覬覦你的霸業發動了反叛。為了西楚霸業,你只有再披鎧甲,揮師討逆,重整河山。旌旗所指,齊趙叛將頓作灰飛煙滅;鐵流所向,劉邦五十六萬眾瞬間落花流水。「大破漢軍」,漢軍狼狽逃竄、慌不擇路,十餘萬眾擠入睢水,睢水為之塞流;就是這次逃跑,劉邦命系遊絲,為了輕車逃快,竟將親生子女「推墮車下」,絲毫不改無品無德無情無義的流氓本色!可是,難道真有什麼天命天意?哪裡來的一陣大風,飛沙走石「折木髮屋」,吹得楚軍大亂、「壞散」,讓劉邦「與數十騎遁去」。都說惡人做壞事天知道,可是,劉邦,一個做了那麼多無情無義無誠無信的壞事的人,一個一分錢不花就跑到人家酒宴上「上坐」大吃大喝的無賴,一個危難時刻不要父親不要子女也不要妻子的流氓,一個把讀書人帽子拿下來往裡撒尿的痞子,一個過河拆橋任意殺害忠臣良將的獨夫,……老天你為什麼還要助他?「天啊,你錯勘賢愚何為天?」原來老天也無眼!正面交鋒,七十餘次鏖戰,你無一次失敗的記錄;為了結束「天下之民父子」的苦難,你曾約劉邦決一雌雄,可是詭詐的劉邦獰笑著說「吾寧鬥智,不能斗勇」。你竟然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劉邦連「盜嫂」「殺人」的人都能用,你卻中了對手的離間計,放逐了范增!「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下之志。」你獨缺「良謀」嗎?這是你的大遺憾也是你的大缺陷!四面楚歌的結局本也是你作為悲劇英雄的必然!然而,是真英雄能本色!不完美的英雄也是英雄。英雄末路,即使「四面楚歌」,你顯示的也仍然是大英雄的本色。「力拔山兮氣蓋世……」,英雄的數行清淚,動情吟唱,讓天地動容,令山河變色;虞姬揮向粉頸的劍鋒,了卻了你的百轉愁腸,你又可以了無掛礙的馳騁沙場;你的身影只要在漢兵眼中出現,他們就已經嚇破了膽!身陷重圍,你要為部下突圍去拼殺。你說你可以「斬將,刈旗」,「必三勝之」。果然你身上雖然九處被創,然而取漢將首級仍如探囊取物,獨身「殺數十百人」!……垓下血流成河,天昏地暗,哀怨繁急的《十面埋伏》,遂成絕唱!東城慘敗,你把烏騅馬贈給好心要渡你過江給你勸慰的亭長;慚愧之心,讓你不肯渡過江東,卻執意要和隨你出征的八千江東子弟共眠疆場。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一息,也要把你英雄的頭顱用來成全「故人」的爵位。對愛人對朋友對江東父老哪怕就是對自己的死敵,你也講究做人的坦誠!真風告逝,大偽斯興;在以背叛偽詐為時尚,以出賣尊嚴坦誠為榮耀的時代,更顯出你的可歌可泣!——英雄項羽,你真正是大仁大義有誠有信有情有意的堂堂男子漢!頂天立地的英雄!英雄死了,在血泊中留下了晚霞。為了英雄的名節,為了英雄的尊嚴,為了你和虞姬永恆的愛情,也為了追隨你的江東父老的八千子弟,笑對著蕭瑟寒風中等著你的頭顱去領賞的戴金冠的漢將,你舉起了孤獨的劍!頓時,烏江嗚咽,殘陽如血!唉!烏江邊你劍指咽喉的那道霜刃,千百年來令多少英雄扼腕長嘆!那一劍,你刺痛了多少天下英雄的心啊:「秦人天下楚人弓,枉把頭顱贈馬童。天意何曾袒劉季,大王失計戀江東。……」(清·王曇)那一劍,直到今天還震撼著人們的心靈:「五湖風急秋濤漲,四十萬騎來騰驤。銀盔金甲紛璨爛,雲旗偃蹇參天長。大王靈魄留遺廟,千秋山水舒光芒。當時才氣蓋一世,何人敢與抗顏行。秦兵所向本無敵,呵叱如虎驅群羊。三年政令由己出,指揮天下諸侯王。七十餘戰無不利,東城之厄嗟天亡。頭顱不惜借人手,力拔山兮空慨慷。英雄成敗何足數,至今神武垂遐荒。……」(當代·馮振)項羽自刎處,永遠矗立著一尊頂天立地的英雄!項羽,在你自刎兩千二百零八周年之際,作為末學後進的我,謹以此小文敬獻到你的塑像「霸王舉鼎」前!力拔山兮氣蓋世,千秋萬代仰瞻之。成王敗寇何足論?獨立蒼茫自詠詩!嗚呼!尚饗!以理馭情,悠然會心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為花給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摯友,因為蜂給予她生命的延續。然而在蝶眼中,蜂不過是埋頭苦幹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過是遊戲花間的浪子。愛憎蒙住了理性的心。跳出愛憎,歷史會還給我們一份真實的面目。霸王騎著烏騅化為了鬼雄,虞姬將生命之花化作了劍尖的湛藍,於是心被感動了;那殿上之君只不過是無恥小人,可聽聽漢家小兒高唱「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就沸騰了我的心房。就是這個被唾罵的人成就了中華大地的一代霸業奠定了大漢根基。沒了他,哪來後來的張騫扶著駝鈴走向天山的雪蓮?沒了他,哪來日後的衛青舞著旌旗奔向大漠的飛沙?歷史長河滾滾奔流,告訴我們———劉邦比項羽更有才能去開創一番霸業。煬帝踏著龍舟走向江南的七月,黎民抱著妻小沿河悲慟。於是血被激怒了,那由南向北奔流的運河不再雄渾,那滔滔河水浸透了百姓的血淚。可是就是這條勞民傷財的大運河,書寫了大都的輝煌,托起了沿河的點點明珠之城。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告訴我們———京杭大運河滅了一個隋朝,卻也開闢了更輝煌的盛世。人鏡對著太宗雲「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開創貞觀之治的盛世。於是雙手揮舞著高呼「明君」「偉人」。可即使是這樣一代聖明,我們又怎能忘了玄武門前的血泊?歷史的高峰迴響著一個聲音:「再偉大的君王,他的身後也有白骨累累,血汗斑斑。」跳出愛憎後的我們,會有一雙清澈靈動的心眼。環視世間一定會有新的認知,更加公正、更加客觀。以清澈的眼審視自己,對於任何過失,「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以靈動的心審視世界,對任何對錯,保留一份最真實的了解。給所有的事物一個旁觀的眼神,讓歷史的車轍輾過額頭,留下讚許的痕迹。《鴻門宴》素材之鮮活運用【素材激活】要當機立斷勿優柔寡斷「鴻門宴」本是除掉劉邦的絕好時機。然而,由於項羽狂妄自大,剛愎自用,痛失良機。宴會上,他為劉邦的忍辱屈從所迷惑,為樊噲的「義正詞嚴」所折服,完全忘記了當初與范增的約定;范增使眼色,一再提醒,他又佯裝不見;劉邦已成歸山之虎,他還欣然收受劉邦的禮品;范增怒罵「豎子不足與謀」,他依舊渾然不覺。項羽兵敗垓下,烏江自刎,原因很多,但「鴻門宴」放走劉邦無疑是最重要的原因。而劉邦與項羽恰成對比。「立誅殺曹無務」的「立誅」二字,顯示出劉邦的果斷,也從反面證明了項羽的錯誤所在。西方有句子名言:「取道於『等一等』之路,走進去的只能是『永不』之室。」韓非子說:「緩心而無成,柔茹而寡斷,好惡無決,而無所定立者,可亡也。」電腦專家王安說:「果斷是走向成功不可少的條件。」王安以自己的經驗告訴青年人:只要是自己認定的事,絕不可優柔寡斷。寫作運用【適用話題】可用於「忍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智慧」「不善於抓住機遇,往往與成功失之交臂」「禍端常起於蕭牆」「機遇不等人」「虛心納諫方能成功」「和則興,散則敗」「溝通與合作」「自信與自負」「意氣」等寫作觀點或寫作話題。素材運用要靈活,既可以從單個人物角度,又可以從不同的人物角度對比挖掘,如項羽無主張,不愛接受意見,而劉邦有主見,又善聽意見;又如項羽寡謀輕信,而劉邦老謀深算;項羽坦率真誠、劉邦陰險狡詐等。還可以事件、細節上挖掘。【運用範例】(一)楚漢爭霸,項羽輸在個人能力上。不是說項羽的個人能力比劉邦的差,而是他的個人能力太強。能力強了,就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就獨斷專行。這種行為似是自信,實為自負。而劉邦則不同,他自知個人能力比對手差,於是就廣泛接受別人的意見。就這樣,項羽拿一根筷子與劉邦的一把筷子對抗,其結果自然就可想而知了。(《自信與自負》)(二)楚漢爭霸,天下最終落入劉邦之手,誰成誰敗似乎一目了然。但事實果真如此嗎?劉邦行事慣於耍弄心機,有小人行徑;而項羽行事光明磊落,有君子之風。耍弄心機者雖偷得天下卻丟掉了德行,光明磊落者雖失去江山但贏得了口碑。在民間,百姓稱劉邦為「小兒」,稱項羽為「霸王」。孰成孰敗自是一目了然。(《成與敗,得與失》)(三)當項羽兵敗烏江時,他完全可以渡過烏江以圖捲土重來。但他知道江東父老乃至天下蒼生不能再繼續承受戰爭的重負了。於是為了江東父老,為了天下蒼生,他毅然決然地自刎於烏江岸邊。這就是西楚霸王的選擇。(《選擇》)(四)在棋盤拼殺,楚河漢界分明,我會一如既往地想起楚王項羽與漢王劉邦。虞姬的自刎,烏騅的投江,讓更多的人倒向項羽;鴻門宴上的劉邦,似乎只是個小人,很少有人聽一聽「大風起兮雲飛揚」的高唱便會熱血沸騰。可歷史的車輪證明了劉邦比項羽更能成就一番大業。是在他的主張下,張騫扶著駝鈴走向了大漠;也是他,讓衛青揮動旌旗,舞起了大漠的飛沙。他們都是英雄,皆有「意氣」,但「意氣」二字所取的義項並不不同:楚王是意氣用事,漢王則是意氣風發。(五)項羽英雄蓋世,在與秦軍的巨鹿一戰中,背水一搏,與士兵持三日糧,以示必死,絕無還心,終於九戰殺蘇角,大破秦軍,但為什麼卻輸在劉邦這市井之徒身上?原因只有一個,項羽缺乏與屬下、謀士的溝通。鴻門宴中,便已體現出項羽與自己人溝通,在殺與不殺劉邦之間,存在很大分歧,以至於放走劉邦後,亞父范增破口大罵道:「豎子不足與謀。」與亞父范增的失和是項羽的致命傷,項羽自恃百戰百勝,不聽取他人意見,而亞父范增,過於老氣橫秋,一味指責項羽,使兩人關係產生裂痕,最後劉邦採用陳平的反間計,使項羽猜忌范增從而氣走范增,項羽無人輔佐,終於在烏江自盡。(六)仰觀迢迢歷史長河,生命的突起與泯滅渺若滄海一粟。然而是什麼,宛如雷電般划出的生命衝撞,在生命的天空掛起一道道彩虹,給後世留下一流的品格,一流的生命註解?是那穿越時空,千年永不褪色的意氣啊!多少年來,「意氣」以其豐富的內涵,給人的精神注入活力,給人的生命增加了深度。是那魂葬烏江的西楚霸王嗎?身後,烏江水蕩滌著你的偉岸。回想起你釜破舟沉,回想起你氣吞殘虜,你的眼淚融入烏江。於是在那個凄風苦雨的夜晚,你毫不猶豫地舉起了手中的利劍,讓烏江見證了一個偉大生命走向孤傲,走向滅亡。對於你,眾說紛紜:假使學著勾踐「苦心人,天不負,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忍辱負重,歷史即會改寫。但你只是揮揮衣袖:是男兒,就該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屍還!千年之後,烏江依舊盪起洶湧波濤。不肯過江東的項羽啊,你可知:烏江水翻滾著的每一朵浪花,都飽含了人們對你的虔誠和景仰?帝王之椅沒有為你留下位置。你卻憑力能扛鼎的氣概和視死如歸的意志永刻墨青,千秋萬世散發著琉璃般的光芒。與這些偉人相比,我不過是滄海一粟。然而我願意循著偉人的足跡,去繼承那份屬於中華人的「意氣」。(《談「意氣」》)(七)項羽過於相信自己。大家都知道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他在戰場上一向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別的暫且不說,只那以少勝多的鉅鹿之戰就令人驚嘆不已。恐怕正因如此,項羽養成了孤傲的性格。無論什麼都以己為尊,好像這天下除了他就再也沒有別的人可以收拾了。獨斷專行使歷史陷入了沉思,過分的自信也就鑄下了這千年的遺憾。(2004年安徽高考滿分作文《剛愎自用的典型——項羽人物形象芻議》)(八)烏江岸邊,夜色如水。如漆的夜裡張揚著猙獰,一支支閃爍的火把如一支支泛著幽藍的眼睛。啊——是誰用凄涼的聲音,在唱一首首熟悉的楚歌?是三千江東子弟不散的英靈嗎?騅,僵卧在它曾經踏起飛塵的黃沙中,一朵冷艷開在虞姬如雪的粉頸上。吶喊依舊。如霜的冷刃上浸染著殷紅的溫暖,一具勇猛碩大的軀體緩緩躺在孕育它的大地上。在這個不滅的神話中,留下了千年的遺憾。亞父范增的一句「豎子不足與謀」似乎就已奠定了悲劇的基礎。鴻門宴,亞父頻舉的玉玦,不在你的雙眼,項莊、項伯的舞劍成了千古的笑資。在你自負的笑聲中,溜走了你的宿敵。我是誰?我是叱吒風雲的西楚霸王。他,劉邦小兒算得什麼?他有破釜沉舟、九戰九捷的自信與魄力嗎?什麼智勇雙全的韓信求見,哼,一個胯下之父來到這裡謀職,讓他滾!我這裡不缺謀士!一輛破舊的馬車,蹣跚前行,渾濁的老淚在范增滿是溝壑的臉上縱橫……一切都完了,為什麼到臨死的時候,你還懷著「時不利兮」的憤怒,沖不破自負的牢籠呢?(滿分作文《千年的遺憾》)(九)「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面對滔滔江水,面對彼岸的鄉親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淚濕衣襟,江水已隨他人姓,美人自刎在懷,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還是投身烏江,「死亦為鬼雄」?如果你正在項王身邊,是否會勸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呢?江東父老們也期望項王忍辱負重,說不定歷史就會為此改寫,然而項王最終選擇投江而死,他認為應該死得有尊嚴,他認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枝菊花的生命形態枯萎了,但花香永世留香。或許這就是生命的真諦,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認為是對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嚴,追求英雄本色,拋開他人的期望,拋開他人的勸阻,向著自己的認識邁進。(2004年重慶高考滿分作文《菊花飄香的時節》)(十)「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項羽在《垓下歌》中流露出了幾分哀愁,幾分無奈。在我看來,他是充滿稜角之多邊形,縱使有豪邁之氣概,稱霸之壯志,卻只能在四面楚歌之時放縱形骸,蒼涼之歌頌只能讓滾滾之烏江為之伴奏,又有何顏面見江東父老?他之銳氣,他之突兀,他之彰顯,讓歷史也懼怕三分。「序八州而朝同列,吞二州而亡諸侯」之始皇已將天下擾得惶惶不得終日,哪又容得項羽之「力拔山兮氣蓋世」?於是古人漸漸覺悟,磨平了自己之稜角方能成就大業,包舉宇內。(2005年福建高考滿分作文《稜角》)(十一)情感與理智同行,由滄海,至桑田。每天每年,我們在這樣的戰爭中整編記憶;每日每月,我們在這樣的同行中梳理我們總也凌亂的靈性。辨著火的腳印,水的足跡……他們似乎不共戴天。凌雲壯志中夾雜了兒女情長,就好像總也難逃西楚霸王的悲劇,四面楚歌仍時時在歷史深處迴響;純粹的情感中摻拌入世俗實務的因素,終將使美珍碧玉粉身碎骨,墜入泥淖,紅樓遺夢,終難掩那「原應嘆息」之聲。水,難與火同行……可是,沉睡多年的智慧偏要在水深火熱之中誕生。在火熱的情感中錘鍊,在靜如冰水般的理智中復甦——淬火後,它獲得了愛與美的涅槃,情與理的新生。(2003年河南高考滿分作文《與你同行》)(十二)項羽,昔日的楚霸王,縱然有蓋世神功也無法改變楚國破滅的事實。烏江旁,他已被敵軍層層包圍,空氣中飄蕩著象徵繁盛的楚歌,悠遠婉轉。此刻,他剛毅無比的心開始脆弱起來,看到四處躺著的無數兄弟,他懊惱曾經的剛愎自用,悔恨楚國的大好局勢和弟兄的生命葬送在自己手裡。懷著深深的自責,他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剎那間,血染紅了烏江河畔,倒映著半邊天空。殘陽如血,楚歌依然哀婉纏綿。一個巨人倒下,卻留給後人無限的感慨。其實,在敵人追求之前,他本可渡船過江,他日東山再起。可他已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他認為自己必須以死謝罪,於是,為了那張「臉」,那錚錚傲骨,項羽自刎烏江,孰不知江東父老是何等的悲慟萬分啊!項羽雖然最終敗在劉邦手下,可他的霸氣和傲骨卻永遠刺劉邦於眾人的口碑之下!孟軻有云:「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正因為人們有著自己的尊嚴和志向,所以都很在意自己的名譽,「士可殺,不可辱」,是一種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2005年江西高考滿分作文《只為了那張臉》)(十三)縱觀歷史長河,又有多少的出人意料發生在情理之中呢?項羽、劉邦可謂一代梟雄,項羽正直守己、劉邦狡猾機智。鴻門宴上,項莊為項羽舞劍刺沛公,本可助項王成就一代偉業,然而,項王卻因固守正直的潔名縱虎歸山,以致日後項王兵敗烏江。鴻門宴上刺沛公已在情理之中,豈料項王卻甘願保護自己日後的死對頭,這倒是出人意料的。然而情理畢竟是人的主觀理念,出人意料的事在歷史上也非罕見。(2005年河南高考滿分作文《我心飛翔》)(十四)題烏江亭當虞姬橫刀,將一朵生命之情綻放成矛尖鋒刃的湛藍。我看到鮮紅鮮紅的血流過雪白雪白的頸。壯士掩面,烏騅悲鳴。魯迅說成功是把好的東西包裝給人看,而失敗是把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於是你便成了最偉大的毀滅的藝術。「曾是氣吞殘虜」你的英勇是無人企及的神話。釜破舟沉是你無畏的誓言。「何弊之乘」的果敢,「擋我者死」的豪邁。幾千年後似乎還可以聽到你圓睜環眼倒豎鋼髯的一聲斷喝。烏騅馬來往奔突,每一個輪迴的拼殺都像是一條法力無邊的咒語,使屍堆成山,使血流成河。那桿長予挑起了幾多秦國虎狼之將的屍首,幾千年後壁上清吟之時還自滴著秦兵的黑血。然而,你勝不了劉邦。因為你還有誠信。「豎子不足與謀!」范增如是說。當楚強漢弱之時,誅劉邦之機會何止千萬。然而你沒有。「不可沽名學霸王。」毛澤東說你沽名釣譽,我沒有看到,我只看到你的誠信。「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你直言不諱,面對的還是劉邦。於是曹無傷被誅,試問天下誰人再敢助楚?你以為楚河漢界便是界限,殊不知劉邦有心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韓信謂劉邦不善用兵而善用將,他的心計,他的丟誠棄信便是他的武器。而這居然比你的寶馬大刀還要鋒利。然而劉邦不足以與你相比,劉邦是君主,而項羽,是英雄!於是你英雄的起事,英雄的南征北戰,英雄的失敗。當楚歌的韻律從四面八方像魔音一般折磨你的耳鼓。面對嘶鳴的烏騅和似水的虞姬,你的眼淚磨蝕你的偉岸。「虞姬虞姬奈若何?」於是在烏江,你完成了一個沒有丟棄誠信的男人的涅槃。當拔山舉鼎的傳奇褪色成一頁泛黃的史冊,與斜陽下漢家的小兒稚嫩的傳唱「大風起兮雲飛揚」,你終於遠去,留下一個頂天立地的背影。也許你做了鬼雄,跨著隨你投江而死的烏騅,旌旗十萬斬閻羅,你轟轟烈烈的死去,因為有誠信為你殉葬。於是,你不朽,你最終還是戰勝了劉邦,以你的誠信,刺劉邦於後人的口碑之下!(十五)我能項羽橫劍一揮,生命之勁松瞬時枯槁成蕭瑟秋風中的悲壯。我看到,那偉岸英姿劃掠過滴血殘陽,烏江悲鳴,蒼穹黯然,楚民哭之如父。余秋雨說過,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霸王別姬的千古悲劇,緣於一個男兒對自我認識的太過偏激。當連營掛出了漢家的旗,當垓下響起劉邦的馬蹄聲。我們的英雄惟有以從凋零生命之花來捍衛人活於世的至重尊嚴。我好恨,恨我沒有早生千年,不能飛臨烏江岸,用我孱弱的手,誓死拽下霸王欲將血刃的劍。輕輕地告訴他「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困境中的自我否定,桎枯了英雄的雄霸天下的太陽夢;四面楚歌的凄涼,熄滅了男兒曾燃亮過天地的極光。東坡仰天一嘯,生命之佩瑤瞬時飄溢出盈天漫地的磬香。我看到那飄飄白衣獵獵於蕭蕭風中,風度翩翩風情萬種風華絕代。這位被林語堂先生譽為「不能為一」卻「難能有二」的曠世奇才,一生顛沛流離的坎坷命運,便是一篇超越狹隘自我,演繹壯麗人生的輝煌篇章。一場莫須有的「烏台詩案」使我們的文豪幾近陷入滅頂之災,吐納珠璣的玉口在嚴刑拷供中凄慘哀號;潑墨風流的秀士在長枷鎖鐵鐐中迎風顫抖,發配荒蠻,風塵滿懷,浪跡四野,身如浮萍。蒼茫茫的天涯路,是你居無定所的漂泊;濤隱隱的故壘邊卻依然響起你震撼蒼穹的凱歌。你認識的自己是曠達的,所以你在煙瘴四布的密州仍「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里卷平岡」;你認識的自己是洒脫的,所以你在凄風苦雨的黃州仍「何妨吟嘯且徐行」不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你認識自己是超然的,所以你在獨處荒僻的瓊州仍摯情的吟唱「九死南荒吾不恨,慈游奇絕冠平生」。苦難歷程中的熱忱不減,贏得了東坡浪漫瀟洒的一生,超越狹隘自我的男兒本色,造就了一段瑰麗的文明。項羽被突襲的浮雲遮住眺望的慧眼。鴻圖霸業灰飛煙滅於自我的孱弱,而傲岸的蘇子憑藉篤定的自我超越,為漫長的歷史,增添了一片經久不衰的絢麗春色。(十六)且拿勇氣寄乾坤烏騅馬一聲長嘶,嘶裂了烏江岸原本的寧靜,平靜的江水沸騰般的兀自翻滾起來。黑雲潮湧,八方雷動,你身披黑色的大氅,在江邊站成一塊黑色的巨石。你是項羽,是我的西楚霸王,你在「楚漢之爭」中敗於劉邦,自刎於烏江。雖然是敗,但你有去爭的勇氣,這就夠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就讓這獵獵江風和瀟瀟雨滴為你送葬,為你唱一曲不朽的烏江頌。你站在庭院中,用枝葉構建出繁盛的景色。而淅瀝的春雨,為思念划上一道寂寞的灰。你是梧桐,是我的「樹之精靈」。「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愁正苦」,你就是這樣的溫柔,一如婉約的江南女子,頂著油紙傘悠悠地滑進人的視線里。可是,這樣柔弱的你,卻也有剛烈的一面。烈火焚燒之時,你用勇氣做筋骨不畏高溫灼熱。終於,你化成一張琴,名曰,焦尾,身已殘,心未死。就是要用這殘缺的身體,也要奏出個千古絕唱!你站在刑場上,筆直如鋼,像一棵歷盡風雨的老樹,你就是譚嗣同,我的變法英雄。無論變法之路如何艱辛,你依然堅持不懈,你用勇氣做筆,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大書上寫下了深重的一筆。你就是一把捅破封建束縛的利劍,尖銳犀利。你站在吊燈下,神情時而凝重,時而舒緩。你應該是個畫家吧。燈光是溫暖的橘紅色,農夫一家圍坐在桌前享用他們的晚餐,就連刀具也在那一刻反射出幸福的銀色來,你卻依然視而不見地專心作畫。彷彿經過了幾千個世紀,你終於笑了。笑得好像是剛分到糖果的孩子。我知道了,你就是凡?高。我的藝術天才,儘管那時大家都排斥你,認為你是個瘋子,但你依然用百分百的勇氣去堅持自己的信念,你成功了,那幅《吃土豆的人》成了傳世的經典,而在天堂的你,會不會笑得像你的作品《向日葵》那樣燦爛?「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這是花的勇氣;「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石灰的勇氣。物且如是,何況為人?勇氣是前進的助推器,是流在人血液里不屈的人的精魂。不論輸贏就讓我們以勇氣作為支持自己的脊樑,對著南下的長風高吟。我自橫刀向天笑,且拿勇氣寄乾坤。(十七)英雄殘陽如血,如血的卻不僅僅是殘陽。天邊最後一抹斜輝掠過陰霾流連在垓下早已因戰火而焦黑的土地上。斷箭和長戈零落遍地,死亡的氣息瀰漫,讓每一個生還的楚軍將士戰慄。除了他——西楚霸王,江東項籍。手撫烏騅略顯失色,目光在江東的山水迷霧中游移,他堅信,即使山下是淮陰侯的十萬鐵騎,他也能夠殺出重圍,再開一片天地,他堅信。回想當年少年意氣,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石破天驚!巨鹿之戰怒斬宋義,破釜沉舟,身先士卒,大破秦軍,二十餘萬,各路諸侯,轅門低首,叩關入秦,自號西楚霸王,封賞天下,何其壯哉!起兵至今,他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難道這垓下一役,前功盡棄!他更承受不了的是虞姬如此沉重的話語:「霸王,你可知兵敗勢孤,原因在你自己。巨鹿大勝,你卻活埋降卒二十萬,稱霸咸陽,你卻火燒阿房三百里,定都彭城,賜死子嬰、黔布,亞父極力反對,你卻執迷不悟,一意孤行,霸王啊,你可知西楚早已失盡民心!」是夜楚歌四起,士卒離散,各謀生計,可憐虞姬,香魂一縷,隨風而息——他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不去聽從那些文臣武士們的妙計。可是他錯了,橫亘在面前的是浩浩蕩蕩橫無際涯的烏江,而步步緊逼的是勢如壓城的千萬鐵騎。遠方的冠蓋是漢王,一陣得意的歡笑震蕩四野,「項王,你可知你為何敗於我手?你自命天縱英才,可憑一己之力畢六國,平四海,可你錯了!我求賢若渴,用人不疑,夜追韓信;你一不知人,二不善任,氣走范增。如此,你眾叛親離,我漸豐羽翼,不納人言,你不見幽王烽火戲諸侯,代價是戎狄胡馬摧雕樓,始皇奢掠黔首,代價是誅秦族萬年遺臭,你一意孤行,我則充分聽取臣子意見。函谷關前,范增勸你強攻,你按兵不動;鴻門宴上,張良讓我謝罪,我以身脫險。項王啊項王,由此看來,只該我大漢并吞八荒,橫掃六合,包舉宇內,席捲天下。」霸王怔怔地笑了,充滿著苦澀與無奈,不知此刻,是對過分自信的悵惘,對未能聽取意見的悔悟,還是那無奈的「此天亡我也,非戰之罪。」朝陽如火,如火的不僅僅是朝陽,噴薄而出的,還有霸王頸中的一腔熱血。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他倒下了。空無一人的,是他背後的茫茫大地……(十八)傾聽項羽「是非成敗轉頭空,浪花淘盡英雄。」巨鹿的戰火早已煙消雲散,鴻門宴的歌舞也早已消歇,而我依舊固執地在烏江之畔尋覓著,傾聽滔滔的江水訴說著一個英雄的輝煌與末路,傾聽「成也優勢,敗也優勢」的項羽。巨鹿之戰:破釜沉舟,優勢成就自己你在秦末的群雄角逐中成就了自己。當初僅三千江東子弟的隊伍已擴至幾十萬,「西楚霸王」的英名威震四海。巨鹿一戰,你命令兵士扔掉口糧,打破軍鍋;儘管秦軍的兵力遠勝於你,但「破釜沉舟」的果斷讓你將戰爭的優勢牢牢地抓在了自己手裡。衝鋒的號角響徹天際,將士如潮水般漫過秦軍的陣地。你坐在陣中,不動聲色,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雖然有優勢,但你沒有絲毫大意,或攻或守,或進或退,謹慎地走著每一步。終於,你成功了。優勢是東風,「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優勢,可以成就人生。鴻門之宴:自矜功伐,優勢斷送前程沛公戰慄地坐在座上,惴惴不安地向你表白自己的忠心。那一刻,你卻突然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滿足,一種權欲、威信被承認的滿足。范增一次次地舉玦暗示,項莊舞劍,樊噲的情急闖入,你都看在眼裡。你悠然地品著酒,覺得鴻門宴就像一場戲,一場因你而起、為你而演的戲,你認為自己的一根手指就可以操縱全局。於是,你置范增的暗示於不顧,放走劉邦。你覺得自己是一頭大象,沒有踩死這隻小螞蟻的必要。可你卻不知道,哪怕只一次的疏忽大意就可以斷送一生;你也不知道,自己最終會敗在這個小人物的手裡。優勢是雙面鏡,放大了自己,縮小了對手。優勢,可以斷送前程。垓下之圍:英雄末路,見人生成敗虞姬的血飛濺在夜空,幻化成最美的焰火,刺痛了項羽的心;江東子弟的軀體倒在戰場上,鋪出一條血路。項羽順著血路衝到了烏江邊,烏騅馬還在身邊,烏江水依舊滔滔,自己卻已是英雄末路。他高喊著「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自盡。他在優勢中成功,既而又失敗,卻不肯在劣勢中作一點掙扎,草草了卻了本可能再度崛起的人生。正是對優勢的依賴,斷送了他的前程。我靜靜地傾聽,漸漸明白:成與敗,關鍵在於自己;優勢與劣勢,也只是順流和逆流,它們都擋不住歷史的航程。古文要這樣讀壯哉霸王偉哉項羽——高一彭艷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題記你的一生是詩,讓人痴,讓人醉。痴迷於你的萬丈豪情中,沉醉於你的鐵血柔情里。你的一生是豪邁的,三萬鐵甲戰鉅鹿,百二秦關終屬楚,你,讓人敬,讓人畏;你的一生是悲壯的,霸王之威失垓下,滾滾烏江英雄魂。你,讓人感,讓人殤。多年前的一次擦肩而過,我記住了你,那時的你還是一介草民,卻敢言:「彼可取而代之」。你的一生在那時早已註定。秦朝的虎狼之師讓諸侯都做壁上觀。但卻無法止住你英雄的腳步。那三十二萬大軍在你眼裡已枯如草木,你破釜沉舟,令「諸侯伏地,莫能仰視。」而後你分封天下,火燒秦王宮。這一刻你是天下無敵的霸王。夜深了,雪落了,看著心愛的人死在面前,你落寞了,傷感了,悔恨了。烏騅馬依舊陪伴著你。可你愛的虞姬卻永遠的離開了。拔山蓋世氣未折,人生如夢易蹉跎。你很那以往的歲月;你恨自己一念之仁放走了劉邦;你恨自己不能挽留住她生命的年華;你恨自己不能與她就此廝守;你恨……此時的你也無力再恨,你僅有的只是對愛人的不舍與懷念。這一刻,你是鐵血柔情的項羽。我恨自己,恨自己晚生了兩千多年,沒能欣賞到你的偉岸雄姿。有人說你是沽名釣譽,那是他們不了解你,你的風采早已蓋過了那個時代。你的身姿如高山般,承受著歷史的洗禮而經久不衰。反倒是那劉邦一次次的背信棄義,與之為敵。無人不為你的英雄末路,魂斷烏江而感到惋惜。他們希望的是:你東渡烏江,東山再起。可那樣,便不再是你項羽。「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不是你霸王所想,你想有尊嚴的度過自己光輝的一世,而不是苟且偷生。項羽,一位光明磊落,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英雄;一位面臨烏江希望毅然自刎,絕不苟且偷生的英雄;一位胸懷坦蕩,失敗的令人惋惜的英雄。項羽,英雄的項羽,我最敬佩的項羽,那火燒阿房宮的項羽,那仰天長嘆「天亡我也,非戰之罪」的項羽。願你的魂,永不泯滅。殘陽如血霸王如鐵——高一斯彩芹是怎樣一位人物?使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又是怎樣一位人物,讓我提筆及下。是重情重義的正人君子,是俠骨柔情的錚錚漢子,毋庸置疑,他就是——項羽。原來一個人離去的背影,也可以像一把刀一樣,碎掉人的心。是你把我拉入了這場萬劫不復。彷彿眼中又泛起了一層灰雜的記憶。當美人虞姬微微相笑,舞弄白紗,翩翩起舞。那一刻你眼中儘是她,只是這個世界有太多不確定,也許下一刻就是你們的生死相別。當虞姬橫刀將一朵生命之花綻放成鋒刀的湛藍,你看到鮮紅的血流過雪白雪白的頸,烏騅悲鳴,你掩面哭泣,無人敢去阻止。一切都靜下了,無人再去細數悲傷,你只會更加堅強。她走了,你未相隨,只是彼此最好的交代。因為你是君子,還有烏江畔那邊指名的翹首期望,還有隨你出生入死的兄弟的默默等待。你奮力拚殺,血戰疆場,抱著無畏的精神,決絕的弧度。雖然最後還是輸在了劉邦小兒的手上。但你卻成就了一世霸名,你在我心中是不倒的勁松。力拔山兮氣蓋世,有人說你是堂堂英雄,放虎歸山鴻門宴;有人說你是寡斷男人,四面楚歌別美人;有人說你是多情愛神,我只知道有這樣一個人在世上來過,在我的心裡住過。是小時的雄心壯志,是戰時的英勇果敢,是別時的柔情似水。一切的一切都洋溢著一代西楚霸王的美。年紀輕輕就大有作為,與劉邦鬥智斗勇,鴻門宴上放過他,是誠信,是想光明磊落地打敗他。最後他敗給了他又怎樣,悠悠歷史長河中,無不埋怨他。而項羽,是他教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個正人君子。他是失敗的英雄,既剛烈如火,又柔情似水,永遠那麼率真磊落。一切天註定,上天就是為了成就你的美名。一生馳騁沙場,戰功赫赫,無往不勝。破釜沉舟,以一當十,是你最得意之作。仰天長嘯,四面楚歌,拒渡烏江,是你最悲痛之戰。你決然揮淚斬敵,眼中滾燙的淚珠是對佳人逝去的痛,是對敵人的仇恨之深。你寧死不屈,拔出長劍,豪邁一笑,大喊一聲:「來日一定打敗你」。聲音盤旋在蒼廖之中,你倒在血泊之中。就這樣,我們知道了你,關於你的一切……冬至了,漫漫雪花飄灑,又想起你們分離時的離人血、歸人淚……是惆悵,已無法挽回,但在我心之永恆……雪中英雄——汪子力悠悠的楚歌在垓下飄蕩,不知在哪裡傳來喊話:「我家漢王有令,楚軍士兵若有降者,可從軍營走出,放爾等一條生路。」項羽從軍帳中走出,看著那些曾經生死與共的兄弟現在都已經是傷痕纍纍。項羽看著他們說:「出來了這麼多年,都想家了吧,回家吧,跟著我只有死路一條。」「將軍,我們不走,跟漢軍拼了。」項羽拔劍對著士兵吼:「都走,這是命令。」楚軍一個接一個的從軍營中走出,只有八百鐵騎,屹立在項羽面前巍然不動。項羽收起寶劍,微微一絲苦笑,走進軍帳。虞姬眼含著熱淚,看著曾經萬夫不當的項羽,她的劍影述說著項羽的不甘心。忽然劍鋒一轉,自刎身亡。項羽呆了,扶起在血泊中的虞姬,泣不成聲,虞姬用最後的意識說:「大王快走。」從此永遠閉上了雙眼。寂靜無聲的垓下突然飄雪,就在虞姬自刎的那一瞬間。雪吹落在虞姬的臉龐,上蒼用晶瑩的雪像這位痴情女子送別。項羽三步一回頭,看著在火中燃燒的軍營。他失去了萬里江山,失去了心愛的女人。雪還在靜靜的飄著,一路之上,幾次惡戰,人困馬乏。八百鐵騎僅剩下了最後的二十八騎。在雪中的一行人是那麼的狼狽而又那麼的威武。在側面傳來了一陣狂亂的馬蹄聲,二十八騎調轉馬頭,沖向敵軍。一名士兵用力拍打烏騅馬,說了聲:「大王快走。」烏騅馬一聲哀嘯,馱著項羽向烏江賓士。項羽回頭望去,二十八騎轉眼戰死敵人刀下,眼淚在眼中打轉長嚎一聲:「我不服。」賓士到烏江邊的項羽,身上披滿了雪。忽然在江中心飄來了一條小船。一人站在船頭對項羽大喊:「韓將軍,念大王乃蓋世英雄,特令在下等候多時,送大王過江,從此大王隱形埋名,可安度餘生。」項羽怒紅著雙眼仰天長嘆:「我項羽一路幾番廝殺,八百弟兄全因我喪命,我豈能幹如此苟且偷生之事。」突然馬蹄聲如雷奔,漢軍又追來了,為首之人大聲喊道:「斬項羽首級者封萬戶侯。」漢軍萬劍齊發,殺氣如麻,項羽烏騅馬一聲長嘯,霸王沖向敵軍。血光四漸染紅了吳江,項羽身上幾十到傷痕殺退了幾百追兵。望著烏江對面的江東,一腔熱血順著寶劍流出,霸王倒在雪與血之中。絕世雄才——楊依天力拔山河吸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暫停筆鋒,昔日豪言又上心頭,我終又憶起你狼煙四起。江山北望。望見你,劍指長天,亂髮飛舞,馳騁疆場,望風披靡。你聲名遠播,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世事無常,英雄如你,仍無法擺脫命運的枷鎖。這一天,如期而至。殘陽似血,遠方走來一隊人馬。正是你與部下。還有,還有你的紅顏——虞姬。銅簪逝,髮絲亂。朱紗羅裙已不艷麗,唯有一雙本該靈動的眸子此刻卻充滿擔憂,不時的還望一望正在為自己牽馬的你。正望間,那雙眸子又恢復了以往的靈動,卻又多了幾分不舍。你的身後,喊殺聲震天。最終,你被圍在該下。你帳中獨飲。這時,帳簾掀開,曼妙的身姿進入,望一望你,伴著四面楚聲流袖輕拂,為你舞劍。口中為你和著「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你淚眼朦朧,看不見那劍距離那頸已經不遠。「咣當」長劍落。「哐啷」銅樽落。一切在這一刻定格。你衝上前去,抱住那還未倒下的紅顏。情與劍舞,四面楚歌哀聲起,霸王奈何美人逝。你懷抱佳人,噎不出聲,惟有淚千行。楚聲未停,淚已盡。安葬了虞姬,持劍上馬,重整裝束,輕撫寶駒,在望美人墓。回頭,擎長劍,豹眼環瞪,怒髮衝冠。「殺……」秦時明月漢時關,滾滾黃河藍藍的天,壯士鐵馬將軍劍,暴雨驚雷夜如磐。美人淚,杯中酒,天下任,丈夫間。情切切,意綿綿。美人何時還。又是一抹殘陽,如血。一角被鮮血染紅的戰袍在風中獨舞。你的身後,死屍如山,旌旗滿地。而你亦身被十餘創。面對重重漢軍,你有心無力。殊不知,這重重漢軍,堂堂數千鐵騎,面對你,早是有力無心了。「我雖死,仍然是西楚霸王……」漢軍聞之,人馬俱驚,辟易數里。怎一個霸字了得。你去了,帶著懂你的虞姬,帶著隨你的兵勇去了。你的氣概被後世傳頌之後劉邦成為漢高祖之後。烏騅追隨你去了之後。項王,你在做什麼?悲哀嗎?你從未有過。死又有何懼,慷慨赴之。烏江水君已去,音容猶在。淚染伊顏江山如血——高一蒲君楚歌隱隱,孤燈依舊,青帳寒風微立,曾經幾許情留戀,今生怎奈話凄涼。清酒伊人獻,語別話情愁。清帳獨夜燈,蕭蕭風寒,離亂了哀傷,染盡了凄涼,一杯酒,苦了君王腸,相對凝眸,亂了伊人顏。劍起舞,紅袖翻飛,流蘇隨影盪,衣袂藏起佳人念,曲淚相和。杯杯酒,濃濃意,劍起疾風影同落,聲聲曲,片片情,濁酒怎能盡悲楚。迷離的眼模糊,凝眸望著伊人臉,輕輕敲著案幾,一字一頓一斷腸「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一字一字敲在心上。人生太多無奈和感懷,紅顏虞姬,為愛獻酒舞劍,一招一式似在細細刻畫,要把自己的倩影刻在這個讓自己愛的君王心裡,生不得聚,為君死而無憾。手裡的劍疾走,一個個劍花舞出決絕的味道,一次次的笑顏,彷彿要刻在君王的心間一半。多少酒都醉不了那顆孤絕的心,多少話都訴不完那濃重的情,伊顏清裝淚輕灑,樽酒飲盡霜雪華。楚歌依舊,思鄉的戰士情切切。仰天笑,還是天意難為,朦朧的眼眸,凄傷的情,離別鄉的痛苦,垓下的寒風吹得讓人心慌,冷的讓人心悸。枯萎的蘆花依舊是那麼蒼老,在寒風中起落著那寫不盡的悲哀。伊人的利劍紅顏,怎麼都離不了眼眸,劃破了衣裙,鮮血染紅了眼。雲鬢斜,珠釵墜,一襲落紗開出血的花。利劍落,虞姬用血寫在青史寫下這一段悲涼凄苦的愛戀。紅顏的凋落,心中的苦淚何人再訴說,別了江東,一路的風景再也沒人來陪伴,知己沒,在楚漢相爭的歷史裡,用血寫下這一段抹不掉的痕迹。烏騅隨君伴,不離不棄,征戰的歲月埋在荒草之下,沒有了虞姬,沒有了萬千兵將,只有這匹戰馬依舊左右陪伴,烏江也在為西楚的霸王嗚咽吧,滾滾的水,淘盡了多少歷史的流沙,淘了多少雄偉大業的成就,卻獨獨讓一曲楚歌滿腔悲哀,江東的父老隨來多少了,回頭看看稀稀零零的人,一個個從清秀的少年到今的兩鬢有些許滄桑,日子的流逝,想當時的揮毫意氣,現在都隨江風帶走,一條江闊,家在何處,人可還曾盡得歸,天要亡,天要滅,凄苦的散進,只有烏騅痴痴的守候,沒有多少日子,看著江水的奔騰,這一切都像泡影,被巨浪拍的粉碎,現在或許是時候夢醒了吧。拿起劍,撫著劍身,虞姬的血是否還在,是否還是溫熱的就連在心頭,這些現在都失了計較。滔滔的江水,不知是否可以逾越帶自己回到闊別的江東,沒有了奢望,只留帶虧欠,沒能衣錦還鄉,沒能霸業天下,一切一切。手起劍落,所有往事如煙散,從此再也沒有西楚霸王,沒有了意氣風發的一代英雄。阿房在一炬間在四年前為你殉葬,鴻門宴的失策,為這一切劃定一個悲劇的結果。歷史還在繼續著它的歷程,腳下的路也越來越不平,拾取散落在角落裡的記憶,西楚霸王,還是那個讓英雄兩個字更加熠熠生輝。有的人用一生追求,有的人用一生描畫,有的人用一生去創造,縱使敗了,人們仍然在歷史裡清楚看到那個遠比劉邦更有傳奇色彩的人物——項羽。元代睢景臣雄文《哨遍·高祖還鄉》社長排門告示[2],但有的差使無推故[3],這差使不尋俗[4]。一壁廂納草也根[5],一邊又要差夫,索應付[6]。又是言車駕,都說是鑾輿[7],今日還鄉故。王鄉老執定瓦台盤[8],趙忙郎抱著酒胡蘆[9]。新刷來的頭巾,恰糨來的綢衫[10],暢好是妝么大戶[11]。[耍孩兒]瞎王留引定火喬男婦[12],胡踢蹬吹笛擂鼓[13]。見一颩人馬到庄門[14],匹頭裡幾面旗舒[15]。一面旗白鬍闌套住個迎霜兔[16],一面旗紅曲連打著個畢月烏[17]。一面旗雞學舞[18],一面旗狗生雙翅[19],一面旗蛇纏葫蘆[20]。[五煞]紅漆了叉,銀錚了斧[21],甜瓜苦瓜黃金鍍[22],明晃晃馬鐙槍尖上挑[23],白雪雪鵝毛扇上鋪[24]。這些個喬人物[25],拿著些不曾見的器仗,穿著些大作怪的衣服。[四煞]轅條上都是馬,套頂上不見驢,黃羅傘柄天生曲[26],車前八個天曹判[27],車後若干遞送夫。更幾個多嬌女[28],一般穿著,一樣妝梳。[三煞]那大漢下的車,眾人施禮數,那大漢覷得人如無物。眾鄉老展腳舒腰拜,那大漢挪身著手扶[29]。猛可里抬頭覷[30],覷多時認得,險氣破我胸脯。[二煞]你身須姓劉[31],你妻須姓呂,把你兩家兒根腳從頭數[32]:你本身做亭長耽幾杯酒[33],你丈人教村學讀幾卷書。曾在俺庄東住,也曾與我喂牛切草,拽壩扶鋤[34]。[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麥無重數。換田契強秤了麻三稈[35],還酒債偷量了豆幾斛,有甚糊突處[36]。明標著冊歷[37],見放著文書[38]。[尾聲]少我的錢差發內旋撥還[39],欠我的粟稅糧中私准除[40]。只通劉三誰肯把你揪扯住[41],白甚麼改了姓、更了名、喚做漢高祖[42]。【作品注釋】[1]哨遍:曲牌名,又作「稍遍」。[2]社:古時地方的基層單位。元代以五十家為一社。[3]無推故:不要借故推辭。[4]不尋俗:不尋常,不一般。[5]「一壁廂」句:一邊要供給馬飼料。一壁廂,一邊。也,襯字,無義。[6]索應會:須認真對待。索,須。[7]車駕、鑾輿:都是帝王乘的車子,因以作為皇帝的代稱。[8]鄉老:鄉村中的頭面人物。[9]忙郎:一般農民的稱謂。[10]糨(jiang)來:漿好,刷洗。用米汗給洗凈的衣服上漿叫「糨」。[11]「十暢好」句:正好充裝有身份的闊佬。暢好是,又作「常好是」、「暢是」、「唱道」,作「真是」、「正是」講。妝么(yao),裝模作樣。[12]「瞎王留」句:愛出風頭的青年率領一夥裝模作樣的壞傢伙。瞎,猶言壞,胡來。王留,元曲中常用以指好出風頭的農村青年。火,同「伙」、「夥」。喬男女,壞傢伙。丑東西。[13]胡踢蹬:胡亂,胡鬧。踢蹬,語助詞,起強調作用。[14]一颩(biao)人馬:一大隊人馬。周密《癸辛雜識》別集下「一颩」條:「虜中謂一聚馬為颩,或三百匹,或五百匹。[15]匹頭裡:猶「劈頭」「打頭」「當頭」。[16]「白鬍闌」句:指月旗。胡闌,「環」的合音。即圓圈。迎霜兔,玉兔,古代神話謂月中有玉兔搗葯。一面旗上畫的是白環里套住只白玉兔,即月旗。[17]「紅曲連」句:指日旗。曲連,「圈」的合音,即紅圈,象日的形狀。畢月烏,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後來的星曆家又以七曜(日、月、火、水、木、金、土)及各種鳥獸配二十八宿,如「昴日雞」「畢月烏」等。[18]雞學舞,這是指舞鳳旗。[19]狗生雙翅,這裡指飛虎旗。[20]蛇纏葫芒:這是指蟠龍戲珠旗。這些旗幟都是鄉下人沒有看到過的,只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隨意加以解釋的。[21]銀錚:鍍了銀的錚。[22]「甜瓜」句:這是說金瓜錘,帝王的儀仗。[23]「明晃晃」句:這是說朝天鐙,帝王的儀仗。[24]「白雪雪」句:這是寫鵝朱宮扇。[25]喬人物:怪人物,裝模作樣的人。[26]「黃羅傘」句:此指帝王儀仗中的「曲蓋」。曲蓋象傘,柄是曲的。[27]天曹判:天上的判官。形容威風凜凜、表情呆板的侍從人員。[28]多嬌女:指美麗的宮娥。[29]挪身:挪動身軀。[30]猛可里:猛然間,忽然間。覷(qu):偷看。上文「覷得人如無物」的「覷」,當「斜視」講。[31]「你身」句:你個人本姓劉。須,本。[32]根腳:根基,猶今言出身。[33]亭長:劉邦曾經做過泗上亭長。秦制。十里為亭,十亭為鄉。耽(dan):沉溺,迷戀。[34]拽壩(zhuaiba)扶鋤::泛指平整土地之類的農活。兩牛並耕為一壩。壩通「耙」。[35]麻三稈:麻三十斤。鄉間以十斤為一稈。[36]有甚糊突處:有什麼糊塗的地方,意即十分清楚。糊突,糊塗,含混不清。上句中斛(hu):量器名,古人以十斗為一斛。[37]明標著冊歷:明白地記載在帳簿上。標,記載。冊歷,帳簿。[38]見(xian)放著文書:現在還放著借據在那兒。文書,契約。借條。[39]差發內旋撥還:在官差內立即償還。差發,差撥,官家派的差役和錢糧。旋,立刻,馬上。[40]私准除:暗地裡扣除。准除,抵償,折算。[41]劉三:劉邦,排行當為第三。因為他有一個哥哥排行第二。揪扯:揪住,抓著。[42]白甚麼:為甚麼無故地。【作品賞析】作者沒有按照史實描寫劉邦還鄉情景,而是以嬉笑怒罵的手法,揭露劉邦的無賴出身,剝下皇帝的神聖面具,還其欺壓百姓的真面目。高祖,即劉邦。首段寫鄉中接駕的準備,眾人忙碌而「我」獨不解,一開頭便為全篇定下詼諧,嘲諷的基調。《耍孩兒》《五煞》《四煞》三首曲子鋪陳車駕的排場,本應是莊嚴高貴的場面在老百姓看來都怪裡怪氣,莫名其妙,這實際上諷刺了皇家氣派和帝王尊嚴。《三煞》《二煞》《一煞》是數落漢高祖當年的寒酸和劣跡,一下子就揭穿了隱藏在黃袍之後的真面目,而他還在人前裝腔做勢、目中無人,兩廂對比,更覺可笑。《尾》曲是全篇的高潮,「劉三」是作者根據史書杜撰的劉邦的小名,鄉民呼出,形神酷似,妙就妙在它粉碎了「真命天子」的神話,所謂帝王之尊在辛辣的嘲笑聲中蕩然無存。這套散曲把不可一世的漢高祖作為嬉笑怒罵的對象,矛頭直指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表現出對皇權至上的強烈不滿和對封建秩序的無比蔑視。劉邦是一個很愛虛榮的人,《史記》上說他看到秦始皇出巡時的氣派羨慕不已,認為大丈夫應當如此。作者沒有被史書中所記載的高祖還鄉時嘉惠百姓的「浩蕩皇恩」所迷惑,而是注重於史書中描寫劉邦愛慕虛榮以及欠王媼酒錢不還、誑稱賀錢萬貫得以見到貴客等無賴行徑的材料,通過藝術加工,無情地揭穿了封建帝王的醜惡嘴臉。當然,作者批判的鋒芒不僅僅是指向漢高祖一人,而是指向所有欺壓百姓卻要裝模作樣的封建統治者及其爪牙,更是指向殘酷地實行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元代統治者。散曲中借鄉民之口說劉邦「也曾與我喂牛切草,拽壩扶鋤」,視角獨特,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在這個世界裡遭到了最無情的嘲弄,完全失去了他的莊嚴與神聖,展現了無法偽裝的本來面目。這套散曲有背景、有人物、有故事情節,情節中有鋪墊、有發展、有高潮,堪稱一部情節完整、充滿誇張和幽默的諷刺喜劇。這首套曲是以鄉民敘述的口吻展開的,因此用的是與鄉民身份一致的語言,亦即鄉間生動的口語方言,收到很好的表達效果。結尾處語言生動至極:「只道劉三,誰肯把你揪摔住?白什麼改了姓更了名喚作漢高祖!」鄉民的幾句挖苦話令帝王的尊嚴掃地以盡,令讀者拍手稱快拍案叫絕。天亡我也亡什麼三千年前,有一位天神在烏江邊垂下長戟對著烏騅馬喟然長嘆:「此天亡我也!非戰之罪也。」三千年後,有一位人傑在南河畔張開天眼遙望蒼穹處泫然欲泣:「老天,你到底亡了什麼?」亡的是楚——楚楚動人,個中翹楚;興的是漢——漢家侏儒,漢族漢奸。三千年後的今天,我不知道除我之外還有沒有人能讀懂這個成語「力能扛鼎」。鼎,乃司母戊大方鼎,重達875公斤,也就是如假包換的1750斤;扛,是用一個肩膀扛起來;這個字為什麼要念成「鋼」,因為項羽是用一隻手把它舉起來!《水滸》里的花和尚倒拔柳樹,一身力氣已很不錯;楚霸王力拔山兮氣蓋世,真的不是歷史傳說。想當年他殺到烏江邊的時候,已經殺了628名漢兵,砍人如同削蘿蔔,螻蛄螞蟻豈奈何!賽場上的舉重運動員,使出吃奶的力氣,兩手齊綽,冠軍也不過75公斤罷了!世俗中的一般男人,常常連肩膀上那個養家糊口的鐵飯碗都舉不起來!五短三粗,也叫漢子?尖嘴猴腮,枉稱男人!天亡我,亡的是真男人!有真男人,方有好女子。虞姬,虞姬,豈止花開美麗?哪怕大姨媽來了的日子,她也是幸福到骨子裡的。男人的根是下半身,下半身決定上半身。可嘆紅塵多少傻逼女人,往往只關注男人的上半身打扮得好不好,尤其看重腳底的皮鞋和頭頂的紗帽。可以為了名,嫁老漢;大多為了錢,偷癟三。要上流,討厭下流;要高貴,不要高潮!這種女人,常常在痛罵「渣男不如狗」的同時,把自己變成蠅營狗苟——久而久之,真的就淫狗去了。沒有好女子,哪來真男人?迅翁所言「一代不如一代」,實非人禍,洵乃天災。女子既成濁世蠢物,男人自屬當代侏儒。手底沒功夫,就只好賣弄嘴皮功夫,還要把它演變為技術編成《演講與口才》的奇書;真格沒實力,便只好玩弄陰謀詭計,千百年來人們都在以詐取勝的田忌賽馬中沾沾自喜;個人不優秀,特強調團隊精神之追求,全不知100隻綿羊也不是一頭雄獅的敵手!真的鬥不過假的,實的玩不過虛的。「弄事」的,搞不過「弄人」的,「能幹」的,搞不過「能說」的。「陽謀」的,搞不過「陰謀」的,「行善」的,搞不過「作惡」的。爛杏是要跳牆的,渣男是要出軌的。鶴立雞群的下場是被雞們輪姦致死的。「天亡我也!」多少人罵他至死不悟,批他人格缺陷,笑他不能容物,為什麼就沒人讀懂他的長嘆短噓?「天亡我也!」只一揮手,砍下自己的頭顱,倒下自己的身子,同時也就砍掉了天地的精氣神,消亡了真男人的種子!楚霸王的塑像立到了宋朝,有一個叫杜默的不第舉子,典型的帕瓦羅蒂,與屬文的歐陽修,填詞的石曼卿,並稱「三豪」。某天路過霸王祠,抱著項羽塑像嚎啕大哭:「大王啊大王,沒天理啊,大王!如您般英雄卻不能取天下;似我般天才卻不能考清華------」哭畢,只見塑像眼裡流出了紅紅的血淚。鷹為價高無人問,你要無能才好混。平庸是平庸者的通行證,英勇是英勇者的墓志銘;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杜默的耳邊傳來了千古霸王的夢囈:這就是天理-------難怪愚人術能成奇術,難怪厚黑學頓成顯學,難怪中華民族獨有的漢奸文化大行其道,自從漢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侏儒的形象早就在人格萎縮中風雨飄搖!行文至此,我忍不住口佔一絕以示對絕代雄風的無比景仰之情——龍吟獨滅虎狼秦,絕代英雄自本真。尊駕不須懷舊恨,漢家早已屬他人!如何積累課內寫作素材並運用。葉聖陶先生說過:「我們知道有了優美的原料可製成美好的器物,不曾見過空技巧卻造出好的器物來。」作為高中生,寫作的「優美的原料」來自何處,很大程度來自於所學過的高中課本。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經典課文的時候,應該引導學生積累與運用。從積累來說,可引導學生積累課文經典片斷,積累作家經典小故事,積累課文中的文化,積累古詩名句。從運用來說,要引導學生多角度思維,思考哪些材料可以為哪些話題服務、如何為話題服務,使教材成為學生的「寫作源」。下面以高中語文部分篇目為例,談談如何積累課內寫作素材並運用。課內素材二、《鴻門宴》(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項羽,身歷七十餘戰,攻無不克;起兵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然垓下一戰他卻一敗塗地,終釀千古遺恨,何也?這是「有取天下之才,而無取天下之慮。」是因為沒有奪取天下的深謀遠慮。至垓下被圍,烏江亭長勸項王渡江東稱王,以期捲土重來,然項羽卻道「天之亡我,我何渡為?」最終「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真是「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史記》作者司馬遷說「自衿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指出項羽缺乏政治家的謀略,只依賴武力。毛澤東則說「不可沽名學霸王」。而項羽呢?他在慘敗的局面下還不能正確反思自己一潰千里的原因,還以炫耀武力為榮事,兩次把失敗的原因歸結到上天。如此糊塗豈非敗情之悲嗎?◆項羽這個人物的致命弱點是什麼?缺乏政治遠見,一味沽名釣譽是項羽的致命弱點。項伯說,「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他就立即改變了「擊沛公軍」的主張,樊噲指責他「欲誅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續也」,雖然語言尖銳,他卻「未有以應」。可見他雖然武力上是絕對優勢,心理上卻不堪一擊。他欲得天下,又圖虛名,既準備推翻懷王之約,又害怕世人指責。他不用范增之計,反映了他的剛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則在於心理上的脆弱。作為楚國貴族的後裔,項羽卻有許多缺點錯誤,甚至有不可饒恕之處,這是必然的。但他畢竟為推翻暴秦作出過一定的貢獻,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閃光點,如不畏強暴,不用陰謀等等,應當實事求是地給以肯定。◆劉邦對項羽的評價: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對項羽的評價:杜牧《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王安石《烏江亭》: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李清照《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毛澤東對項羽的看法:《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1949.4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點撥]杜詩認為真正的男兒應當能屈能伸,捲土重來或許可以東山再起,在雄渾的歷史畫卷中抒寫屬於自己的一頁。王詩在客觀分析項羽兵敗事實的基礎上,作出大膽地設想,即便江東才俊如今還在,他們是不願與項羽從頭再來的。認為項羽軍民離心,敗勢難回。李詩洋溢著對項羽的讚美與敬仰,褒讚其為「人傑」「鬼雄」,崇敬之情溢於言表。毛詩通過對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的描寫,表現了作者「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徹底革命精神。頸聯運用項羽這一典故,勉勵全黨全軍要抓住戰機從勝利走向勝利,不能學習楚霸王項羽沽名釣譽的做法。◆垓下歌/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提示:拔山,形容力大無比,甚至能把高山拔起來。蓋世,氣勢高昂,可以壓倒世上的一切。「逝」,賓士。這首楚刺體的詩歌大意是,自命不凡的天子不想承認眼前的現實,他認為這種局面是「時不利兮騅不逝」造成的,並非他的過錯。而失敗的關鍵是在歷次戰鬥中一往無前的烏騅今天競不肯率先衝出重圍。他認為烏騅暗示著一切;過去的榮耀、現在的困境和未來的毀滅。最後,他走投無路,只有對勇敢跟隨在身邊的虞姬哭訴:「我可怎麼安排你呀?」◆大風歌/劉邦——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提示:這首歌是劉邦打敗項羽,統一天下後在平定鯨布叛亂回京(長安)途中,轉道故鄉沛縣時所作。流露出他得天下、歸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對今後國防的憂心。第一句指包括劉邦在內的群雄在各地紛紛起義,而最終只有他劉邦威望遠揚天下。同為交戰雙方,為何勝敗迥異呢?《鴻門宴》可以讓我們窺一斑而知全貌。◆《史記》中記載,項羽和劉邦都曾看到過秦始皇出巡的壯大場面。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之也。」劉邦卻說:「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倆人覬覦帝位之心相同,但其語言一個率真無忌,一個含而不露。項、劉性格之差異,由此可見一斑。◆司馬遷在《史記》中所歌頌的幾乎都是一些勇於進取、勇於建功立業的英雄。他們有理想、有抱負、有追求;他們為了某種信念、某種原則可以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們都有一種百折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司馬遷曾在《報任安書》中寫道:「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他遭受宮刑,痛不欲生,為了完成《史記》他頑強地活了下來。他視為榜樣的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鬱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司馬遷的個人奮鬥經歷與《史記》中所歌頌的這些艱苦奮鬥的思想,是司馬遷留給後人的一份寶貴財富,它永遠給我們以激勵,給我們以啟迪,當我們灰心喪氣、瀕臨絕望的時候,給我們以無比的力量、信心與勇氣。◆經典歷史鏡頭一場「鴻門宴」讓我們認識了眾多個性鮮明的人物:優柔寡斷、自大輕敵的項羽;善於用人、狡詐多端的劉幫;多謀善斷、臨變不驚的張良;老謀深算的范增;智勇雙全的樊噲……他們各自的命運也後人留下了太多的感嘆和思考:歷史造就了項羽,時勢卻成就了劉邦;對項羽,人們只是欣賞而不願意效仿;而劉邦,這樣一個市井無賴,卻成就了帝王之業。究竟誰是英雄,這是一個難題,也恰恰給我們的寫作提拱了發揮的空間。【寫作應用】這則素材可以用於「個性」「英雄」「聽取別人的意見」「認識自我」「強和弱」「戰勝對手和提高自己」「歷史與鏡子」等有關的話題的寫作中。歷史是一個寶庫,寫作時要依據要求,巧妙地引用和變換角度,合理地安排好文章的結構,深入地闡明自己的觀點。課內素材在高考滿分作文中的運用示例: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語文,漢語中蘊藏的文化。從結繩記事到文字的出現,蘊藏著形象;從詩詞的清麗脫俗到散文的柔美飄逸,蘊藏著靈動;從氣勢磅礴的論文到經典的小說,蘊藏著靈魂。品味語文,就像細品一杯香茗,溫馨的氣息沁人心脾;品味語文,就像荷葉上剛沁出的一滴露水,生命的氣息傳遍全身;品味語文,就像山溪間一股流淌的清泉,純然、質樸……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帶著我的魂來到了濮水邊,清幽的月光下,一位孤獨的老者,徐徐的背影。只聽到一句:「寧拽尾於塗。」來回答請命的使者。他那無所待的逍遙遊,他那如大鵬般的志向觸動著我的心靈。榮華富貴尤可舍,權勢名利尤可拋,這就是莊子,做著「蝴蝶夢」的莊子,醒來之後,物我已兩忘,不知是「我」變成了蝶,還是蝶化成了「我」。這棵孤獨地守候月亮的樹永遠豎立在我的心中。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帶著我的魂來到了那座失落的大觀園。寶釵的可人、練達讓人著迷,黛玉那如水的性情讓人憐惜,鳳姐的潑辣讓人欽佩,寶玉的痴情讓人心生敬意。一切的一切都化為美麗的天使印入我的腦海,大觀園的盛衰也讓人看後覺得惋惜,寶黛的反封建勇氣可嘉,那段纏綿悱惻的愛情令人傷感。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帶著我的魂進入那《邊城》的透明之境。聞到了,邊城人民質樸的情懷;聽到了,邊城的大老、二老含情脈脈的情絲;看到了,翠翠等坐在岸邊那望眼欲穿、靈動的雙眸。那段凄婉哀傷的邊城之意化作一股清泉流遍我的身體,牽動著我的神經。人性的透明莫過於此,結局是悲涼的,可又有誰能否認翠翠是幸福的呢?無盡的等待已化作有情的相思淚,揮灑在邊城的角落,飄散在每個讀者的心間。語文,心中的一泓清泉,滌盪著人性的靈魂,進入至高的精神空間,去品味人性的至純,去感受人性的高潔,去感受人性的華美、天真……語文,博大精深,包容世間萬象,海納百川,其靈魂在文學之光的普照下,得到精神的滋養,得到精神的潤洗,彰顯出人的本性,若一泓清泉在我心中汩汩流淌……【溫馨提示】高中生要利用好教材(主要是文科教材)這個幾乎取之不竭的作文素材資源庫,我認為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其一,熟讀教材,浚本清源。高中學生要想寫出有一定文化底蘊的作文,我認為第一要務是先學好語文、政治、歷史這些教材,熟讀語文的課內經典,並且多讀多背,這樣學生在作文時就可以比較熟練地去引用教材中一些現成的素材。近年來在加強課外閱讀、擴大學生知識面或是減輕學生負擔這些口號下,出現了語文教材作用被弱化,教材中的經典被輕視的現象。你沒看到連國家統編的語文教材中要求背誦的課文也越來越少嗎?現在有些老師在教學中,文言文、詩詞之外的課文講得越來越少,甚至不講。我認為這是很值得重視的問題,因為這有可能造成對學生的誤導。近年來高考中很多學生在引用歷史文化名人、事例或典故時所出現的「關公戰秦瓊」這樣的低級錯誤就是明顯的例子。熟讀教材與經典至少可以讓學生避免再出現這樣的錯誤。近些年有些地方高考作文題就直接來自於課內,如2006年福建高考作文備選話題之「戈多今天已經來了」,其中是「戈多」就是高中第五冊《等待戈多》的主人公。這等於也是向高中學生提出了熟讀教材的要求,否則遇到同樣類型的題目你將無從下筆。第二,學以致用,熟而生巧。熟讀文科教材除了可以讓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的熏染,從語文範文中學習寫作方法,還可以從教材中積累大量的作文素材,並且在作文時熟練地加以運用。如果學生在平時的作文練習中能有意識地積極從教材中取材,那麼經過三年的練習,學生應該可以熟練地運用這些從教材積累的素材了。從近年高考中許多考生作文實踐來看,很多作文高分考生都大量引用教材中所涉及的事例或典故,有的甚至是直接以教材中的文章或故事為藍本進行改寫。例如2006年高考湖南一考生的作文《談意氣》:意氣,是李白「仰天長嘯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氣,是杜甫「致君堯舜上,當使民風淳」的肺腑之言;意氣,是毛澤東「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壯懷……人要有意氣,有自己的意志和氣概,要意氣風發。人不能沒有意氣,就像傲視蒼穹的紅杉不能沒有堅固的根基,芳香四溢的鮮花不能沒有給予它自信的陽光。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蘇子有意氣,雖遭官場與文場一齊潑來的污水,但他仍意氣風發,「侶魚蝦而友麋鹿」,心胸豁達可見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遭人誹謗的李白,被玄宗賜金放還,雖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齊輝之才,終化為泡影,但他仍意氣風發,「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酒入愁腸三分釀成月亮熎叻只為劍氣,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若無意氣,他怎會有如此豁達的胸襟?人有意氣,才能有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幾百年的風風雨雨,早已滌盪了風波亭的點點殘血;幾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沒了零丁洋里的聲聲嘆息;幾百年的獵獵西風,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幾百年的漫漫黃沙,早已淹沒了西域路上的聲聲駝鈴……然而,岳武穆的滿腔熱血,文天祥的一顆丹心,蘇武的一根竹杖,張騫的十幾年牢獄之苦,早已映入史冊,成為民族的精神瑰寶。若無意氣,他們怎會有如此壯行?……文中所用的大量事例、典故對高中生來說應該都是非常熟悉的,這個考生之所以能運用得如此得心應手,遊刃有餘,這顯然和他熟讀教材以及平時習作中有意識地常常運用這些素材有很大的關係。第三,化用名句、名篇,點石成金。從教材中積累的素材除了事例性的材料,其實也包括語言性的素材。在作文時可以引用這些平時積累的名句、名篇,而且這種引用或化用往往可以收到點石成金的效果。例如2006年上海一考生的高分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在深夜感受「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宏大和「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細緻;感受「馬作的廬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豪邁與「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婉約;感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適與「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的浪漫。在這麼一個深夜裡,因為有你而充滿色彩、味道;因為有你,而變得豐富精彩。依舊是你——在我灰心的時候對我說:「天生我材必有用」「人生來不是被打敗的。」在我奮鬥的時候對我說:「就這樣,有志者事竟成。」在我成功的時候對我說:「滿招損,謙受益。」……名句、名篇以其高度的概括和包涵的哲理為人們所推崇,如果能在作文中恰到好處地加以引用或化用,往往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為作文增色,讀來讓人覺得文采斐然。第四,老樹新枝,推陳出新。對高中生作文來說,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創新。那麼我們在作文時引用這些從教材中積累的素材時也要注意創新,不能只是生搬硬套,人云亦云。例如上海一考生寫的《我想握住你的手》:還有什麼海能把你的身影淹沒?還有什麼墓碑能比你的名字永恆?還有什麼樣的手能如你的手觸進人生和歷史最深最重的一頁?魯迅先生,我能握握你的手嗎?這是一雙怎樣的手啊!粗糙、堅硬,關節粗大。其實這本應是一雙秀氣的手,綿軟白皙,最適合江南書生踏雪訪梅,飲酒邀月。這本是一雙翻唐詩填宋詞的手,也可以調朱粉點秋香。但在腥風血雨、黑暗如磐的長夜裡,你選擇用這雙手奮筆疾書,萬千筆墨化作一把把銳利的匕首直刺向反動腐朽組成的陣營。你用這雙手緊握長矛,橫站著戰鬥。你堅定地說:「我一個也不饒恕。」書生成了戰士,脂粉化作俠氣。我動容了。回望身後,一片蠅營狗苟;冷眼紅塵,皆是求名逐利。當現代的膚淺和喧囂成為生活的主旋律時,誰還會去關注膚淺和喧囂的背後?我該怎麼辦?先生,我想握住你的手,給我一個解釋,好嗎?這是一雙怎樣的手啊!乾瘦、枯黃,略帶些蒼白,卻從手心裡流淌出永不枯竭的熱量。就是這雙手在生命的最後階段,顫抖著,寫下了《白莽作孩兒塔序》:「這是東方的微光,是林中的響箭,是冬末的萌芽,是進軍的第一步,是對於前驅者愛的大纛,也是對於摧殘者的憎的豐碑。」握住這雙手,我明白了「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剛烈和赤誠,明白了「自己背著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此後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的憂思和深邃。……我在朦朧中似乎看到了希望,這就是你給我的解釋嗎?緊握這雙手,在現代的膚淺和喧囂中,我站成了一棵樹,硬成了一塊石,凝成了一抔土……【點評】魯迅是高中生耳熟能詳的一代文豪,很多學生在以他為作文素材時往往難免落入俗套,但這篇作文卻立意深刻,意境深遠。作者顯然著意研讀了魯迅的文章,了解他的生平,並且讀懂了魯迅。他所用的素材幾乎完全來自於教材,但他並不是重複教材中的觀點,而是用魯迅的崇高來批判現代的膚淺與喧囂,魯迅的手成了一種精神或人生態度的象徵。這不是創新又是什麼?項羽攻入函谷關後,擁有大軍四十萬,實力強大,士氣正旺,頗為自負。「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以為劉邦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鴻門宴上坦然接受劉邦恭卑的謝罪,其傲慢輕敵的思想最終為自己的悲劇埋下了禍根。【內涵挖掘】輕敵思想要不得,在任何時刻都不要忽略了對手的存在;要尊重對手、警惕對手,對對手不能過於傲慢自負。【適用話題】1、自負。2、對手。3、居安思危。4、忽略。(二)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歸納(用時15分鐘);部分作品展示:1、王啟小組作品展示:【寫作素材】范增向項羽進諫,劉邦「其志不在小,有天子氣,急擊勿失」;項伯卻勸項羽,「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羽對此沒有自己的主見,也沒能正確對待兩人的不同建議。【內涵挖掘】要善於採納別人的建議,擇其善者而從之;對待不同的意見自己要有主見,不能人云亦云。【適用話題】1、主見。2、納諫與止謗。3、選擇。4、認知。【寫作素材】在項伯的勸說下,項羽放棄了原先攻打劉邦的計劃;鴻門宴上,范增幾次暗示項羽要殺死劉邦,項羽默然不應。【內涵挖掘】做事不能優柔寡斷,患得患失;果決才是做事應有的態度。【適用話題】1.果斷。2.猶豫。3.患得患失。2.張健仕小組作品展示:【寫作素材】鴻門宴上,劉邦卑詞「謝罪」,項羽便非常坦率地說出告密者是劉邦手下曹無傷,致使曹無傷被劉邦誅殺。【內涵挖掘】坦誠是有條件的,對敵人坦誠相待只能被敵人所利用;為人處世,必要的時候還是要有點城府和心機;要保守秘密,保護投誠者,才會吸引更多人敢投靠自己。【適用話題】1.坦誠。2.為人處世。3.秘密。4.選擇。【寫作素材】項羽講究仁義,接受項伯的建議,在宴會上不忍殺死劉邦;劉邦參乘樊噲闖入軍帳,斥責項羽,項羽也心存仁義,反而賜與酒肉,沒有怪罪。【內涵挖掘】講仁義是有條件的,對敵人心存婦人之仁只能被敵人所利用;仁義道德之光的閃現,如果沒有仁義之心,項羽定多只是一個殘暴的君王,而非後人所扼腕嘆息的悲劇英雄,也不值得司馬遷如此費盡筆墨為其立傳。【適用話題】1.條件。2.英雄與梟雄。3.仁義。4.道德。3.胡依姍小組作品展示:【寫作素材】樊噲勇闖軍帳,為救劉邦而不顧自己的個人安危,面對項羽也能毫無畏懼地加以斥責。項羽卻對樊噲不畏生死的英雄氣概生出惺惺相惜之情,對樊噲的無禮行為不加怪罪,反而賜酒肉、賜座。【內涵挖掘】英雄惜英雄,真性情的流露;寬容使人性顯得更加偉大,真正的英雄總是能夠寬以待人。【適用話題】1.寬容。2.氣概。3.勇敢。4.人性。【寫作素材】在鴻門宴上劉邦自降身份,曲意逢迎項羽,樊噲更是將項羽與懷王相提並論,項羽的虛榮心和尊嚴得到大大的滿足。於是,項羽出於「不忍」之心和自得之意,錯失了一次殺死劉邦的絕好機會。【內涵挖掘】自矜功伐,最終不免要嘗到失敗的苦果;尊嚴不是別人嘴巴上給的,對待別人的曲意逢迎要有警惕之心;要善於審時度勢,把握機會,識時務者方為真正的俊傑。【適用話題】1.虛榮心。2.審時度勢。3.機會。4.警惕。4.呂偉盈小組作品展示:【寫作素材】鴻門宴上,劉邦隱藏了自己欲王關中的真實政治意圖,卻推託為是小人的「細說」而致使劉項不合;樊噲闖入軍帳,將謊話說得義正言辭。項羽對劉邦君臣二人的言論沒有認真辨析,致使自己受到了蒙蔽。【內涵挖掘】不可輕易相信敵人,對待敵人的言論要細加辨析,以免受到敵人的蒙蔽。【適用話題】1.相信。2.辨析。3.蒙蔽。4.謊話。四、拓展訓練1)劉邦對項羽的評價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史記?高祖本紀》2)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對項羽的評價杜牧《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王安石《烏江亭》: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李清照《詠項羽》: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3)毛澤東對項羽的看法《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1949.4「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4)這幾年的高考作文中有不少以項羽和劉邦作為素材的,課外請自行閱讀,借鑒其活用課文素材的方法。如01年的《題烏江亭》,02年的《烏江為誰寫悲歌》,《霸王淚》,04年的《項王項王奈若何》、《菊花飄香的季節》《擇善而從》等。5)範文引路[例文1]性格的祭奠(節選)……項羽在滅秦戰爭中徹底表現出來的肆意恣睢、剛愎自用、兇狠殘暴的性格為他日後的失敗寫了伏筆,其實此性格項羽早已有之。從殺宋義始至破秦,他一路在勝利的歡呼聲中走了過來,這無疑滋長了他的這種性格,使之惡性發展起來而成為他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他一出現就是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英雄形象,巨鹿之戰的輝煌勝利更使得他完全喪失了自己的判斷能力,他開始把自己看作神了。能支撐起他這一精神世界的惟一支柱就是贏得勝利。每一次勝利,固然使他的精神支持更堅強一些,然而,這勝利更大地加重了精神世界的自重。如此,他將一輪輪戰鬥下去,周而復始,項羽陷入了他為自己製造的一個怪圈,無法自拔,卻又不願自拔。項羽心底要維繫「永不敗」神話的慾望,構成了他對戰爭的一種幾乎是本能的崇敬,並進一步鑄就了他的性格。由此也就不難回答項羽把那一份份殘酷的祭奠獻給了什麼,他自身的矛盾又來自何方。在項羽心理怪圈的一來二去之中,中國人口已從戰前的一千萬驟減至五百萬。天下人對項羽心態的無法認同使得時代終於作出了拋棄項羽的選擇。項羽不好計策與外交是真誠的,他夢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決一切問題,可是現實無情地打破了他的夢想,他只有嘆息著,用死亡來反抗這現實,為自己性格的篇章寫下了最後的一筆,也為自己一生執著的性格獻上最後的也是最虔誠的祭奠。赳赳武夫的內心是多情的,儘管表現這多情的卻是無情。性格的祭奠是悲壯的,因為它的代價是生命、執著和無奈。[例文2]題烏江亭當虞姬橫刀,將一朵生命之情綻放成矛尖鋒刃的湛藍。我看到鮮紅鮮紅的血流過雪白雪白的頸。壯士掩面,烏騅悲鳴。魯迅說成功是把好的東西包裝給人看,而失敗是把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於是,你便成了最偉大的毀滅的藝術。「曾是氣吞殘虜!」你的英勇是無人企及的神話。釜破舟沉,是你無畏的誓言。「何弊之乘」的果敢,「擋我者死」的豪邁。幾千年後似乎還可以聽到你圓睜環眼倒豎鋼髯的一聲斷喝。烏騅馬來往奔突,每一個輪迴的拼殺都像是一條法力無邊的咒語,使屍堆成山,使血流成河。那桿長予挑起了幾多秦國虎狼之將的屍首,幾千年後壁上清吟之時還自滴著秦兵的黑血!然而,你勝不了劉邦。因為你,還有誠信。「豎子不足與謀!」范增如是說。當楚強漢弱之時,誅劉邦之機會何止千萬。然而你沒有。「不可沽名學霸王。」毛澤東說你沽名釣譽,我沒有看到,我只看到你的誠信。「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你直言不諱,面對的還是劉邦。於是曹無傷被誅,試問天下誰人再敢助楚?你以為楚河漢界便是界限,殊不知劉邦有心明修棧道,暗渡(度)陳倉!韓信謂劉邦不善用兵而善用將,他的心計,他的丟誠棄信便是他的武器。而這居然比你的寶馬大刀還要鋒利。然而劉邦不足以與你相比;劉邦是君主,而項羽,是英雄!於是你英雄的起事,英雄的南征北戰,英雄的失敗。當楚歌的韻律從四面八方像魔音一般折磨你的耳鼓,面對嘶鳴的烏騅和似水的虞姬,你的眼淚磨蝕你的偉岸。「虞兮虞兮奈若何?」於是在烏江,你完成了一個沒有丟棄誠信的男人的涅槃。當拔山舉鼎的傳奇褪色成一頁泛黃的史冊,與斜陽下漢家的小兒稚嫩的傳唱「大風起兮雲飛揚」,你終於遠去,留下一個頂天立地的背影。也許你做了鬼雄,跨著隨你投江而死的烏騅,旌旗十萬斬閻羅,你轟轟烈烈的死去,因為有誠信,為你殉葬。於是,你不朽,你最終還是戰勝了劉邦,以你的誠信,刺劉邦於後人的口碑之下!【例文3】我心中的項羽英雄應當不以成敗論之,秦末,劉邦、項羽爭霸天下,結果以項羽失敗而告終,《史記》作者司馬遷評價其乃「失敗的英雄」,我很贊同。項羽,楚國人,青年時,學書、學劍皆不成,換學兵法,卻也「略懂其義」,不願深入了解,當其遇秦王游會稽時,發出「彼可取而代之」的怒吼,項梁驚而捂其口,可見項羽的遠大理想。劉邦那時算什麼人呢?只是一個泗水亭長,見到秦王也只能發出「嗟乎,大丈夫當如此」的羨慕之意,恐怕他至死也沒想到可「取而代之」吧,可見項羽的遠大理想,是常人難以想像的,這足以體現了項羽的過人之處。項羽作戰英勇無比,巨鹿之戰,殺死畏縮不前的宋義,破釜沉舟,同仇敵愾,將士們以一當十,經歷九次戰鬥,徹底擊垮秦軍主力,這一仗,確定了項羽的統帥地位。劉邦呢?卻趁此時機,攻入咸陽,小人得志,還狂妄地想在關中稱王,項羽聽說後,立刻大怒,特別是聽說曹無傷的話後,揚言「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多麼豪邁,多麼勇猛,有男子漢氣概,鴻門宴後,項羽進入咸陽,大封諸侯,自稱西楚霸王。誠然,英雄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項羽失敗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歷史的教訓——失去民心,項羽有著軍事天賦,但他曾將秦軍投降士卒坑殺二十萬,典型的一個殺人狂魔,人人懼之。當其進入咸陽城後,燒殺搶掠,秦民大失所望,可以看出,項羽政治水平不高,不懂得安撫人心。可劉邦呢?被項羽打敗後,嫌車跑得慢,居然將親生骨肉踢下車去,這種行為簡直連牲畜都不如,我想這時,他更不會有項羽那種烏江自刎的氣魄吧?這是典型的小人形象,遇事毫無主張。他還慣用卑鄙手法,當劉邦項羽簽訂「鴻溝之約」後,原本是停戰期間,卻發兵攻打項羽後背,可見他是一個地道的偽君子,他還曾對項羽說「財物無所取」可是他獻給項王和范增的玉璧「和玉斗」是他從咸陽宮裡搶來的奇世珍寶,。項羽做事從來都是說一不二的,更不會幹出劉邦這種口是心非的事來,從這裡可以看出項羽才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劉邦雖然有缺點,他就只憑藉了一點戰勝了項羽,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無論如何,項羽的功績是掩蓋不住的,他是我心中的英雄!五、作業(1)課後複習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梳理寫作素材挖掘其內涵並擬出適用話題。(2)請以「鄒忌」為話題,自定角度,自選文體,自擬題目,寫一篇作文,800字左右。【教後反思】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也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體會到如何梳理挖掘課文中的寫作素材。在交流活動中,為了展示本小組的學習成果,大家分工合作,發揮各自的特長,各司其職,積極投入。特別可喜的是小組合作學習增加了學習內容的開放性,小組交流的信息和容量遠遠超過了教師預設的框框,教師明顯感到學生創造的靈性。項羽之死探究據《項羽本紀》記載,項羽在垓下被漢軍重重包圍,陷入四面楚歌之中,連夜潰圍而去,在烏江岸邊自刎。看到這裡,不免產生疑問,項羽為何拒渡?又為何自刎呢?項羽曾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可以說項羽因無顏見江東父老拒渡、自刎的。可是他從垓下突圍,渡過淮河,到達東城,其目的就是「欲東渡烏江」。他的行動和言語明顯是相互矛盾的,看來這一說法值得商榷。有人認為是項羽捨不得部下,因為當時只有烏江亭長的一條小船,項羽東城快戰後還有二十六名屬者,不能一次全部渡過。可是項羽在垓下被圍的時候,尚有幾萬人馬,他只率領八百餘人突圍,捨棄了大部隊;渡過淮河的時候還有一百餘人,又捨棄了大部分;到東城時,僅有二十八騎,再一次捨棄了三分之二還多。他拒渡烏江,但把烏騅馬贈給亭長,讓亭長載馬渡烏江。那條小船既然可以載一匹戰馬渡江,至少可以載十餘人渡江的吧。結合他們從前人數的變化,應該先渡十餘人過去的。項羽捨不得部下一說也有失偏頗。有人受霸王別姬悲歌慷慨、纏綿悱惻場面的影響,覺得項羽是一位多情愛神,據此認為他烏江自刎是為了留在烏江這邊陪伴虞姬。如果他真想陪伴虞姬的話,為什麼不在垓下和虞姬一塊自刎呢?這種觀點有自欺欺人之嫌。有人覺得是項羽厭倦了戰爭,不想再看到殺戮,所以他把寶馬贈給亭長,把頭顱贈給故人,把天下贈給劉邦。可他在東城快戰的時候,他不僅斬漢一都尉,還「殺死數十百人」,「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在烏江自刎前,「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甚至在他自刎後,「余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還變相殺死了漢軍數十人。有人認為項羽愛面子,因為吃了敗仗才自刎的。東城快戰時他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雖然只有二十八騎,他還特別自信地排兵布陣,自認為「非戰之罪也」。他打心底就沒有覺得打了敗仗,又怎麼會因此自刎呢?有人總結說是因為項羽的心已死。劉邦一次次背信棄義,傷透了他的心;烏江亭長撐著船走了,帶走了他最愛的烏騅馬,也帶走了他生的希望;虞姬死了,得了天下又如何?項羽除了自刎,還能怎麼做?活著對他是一種恥辱,一種折磨。以上種種理由都沒能解答我的困惑。我是比較喜歡項羽的,閱讀《項羽本紀》的時候,可以體會到項羽的豪放、率真、磊落、仁義;從字裡行間也能夠體會到司馬遷對項羽的喜愛,因為霸王別姬時的多情,東城快戰時的豪氣,烏江自刎時的從容都是通過司馬遷的筆端告訴我們的。看到項羽被「五馬分屍」時能深切的感悟到司馬遷心中撕心裂肺的痛。感性思考不助於解決疑問。項羽在垓下時已經「兵罷食盡」,從垓下長途奔襲至烏江,更應該人困馬乏,在這種情況下還殺死了「漢軍數百人」,他自己「亦被十餘創」。當時可是殊死搏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這十餘處創傷應該都比較嚴重,項羽不奄奄一息,至少精疲力盡。漢軍追兵為了封王封侯,都想致項羽於死地,我感覺項羽直接戰死沙場,這也符合他的戰神形象。但被人活生生「五馬分屍」,太過殘忍,憑司馬遷對項羽的喜愛,可能進行了藝術加工。從而讓項羽死的體面些,同時也能表現出他從容,重情重義的一面。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既是一部歷史著作,同時也是一部文學著作。《項羽本紀》是司馬遷特別用心寫就的,「垓下之戰」等章節文學性更強。而文學是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允許合理的虛構,所以說無論是「左右皆泣,莫能仰視」的悲歌慷慨,還是「田父紿曰,乃陷澤中」的生死一線;無論是「天之亡我,非戰之罪」的仰天慨嘆,還是「瞋目叱之,辟易數里」的英雄餘威;無論是「天之亡我,我何渡為」的知恥之責,還是「自刎而死,五馬分屍」的慘烈場景都是為塑造這位悲劇英雄服務的!千古一將·西楚霸王立足生命之中,你一生籌謀勞心,算不辜負上天許予西楚霸王的名位。江山依舊,大浪東去,浪淘盡幾多風流。楚漢之爭的煙雨風雲早已隨風而飄過,你西楚霸王,卻成為一座豐碑重石落在世人的心口。走進歷史輝煌的扉頁,永不磨滅......是你,一聲長吼沸揚了醞釀已久的哀怨嘆息,扛天下蒼生凄楚的目光,「霎時風響來天地,頃刻雷鳴遍宇中」千里征戰,萬丈豪情。巨鹿之戰前期馳掣,指揮若定,刀光劍影,血光衝天中你身先士卒衝鋒陷陣,那是一種何等凄涼的悲壯!君是英雄君哀勇!沙場將軍令,戰鼓震天沸血,鐵騎怒劍,氣蓋當世;君是英雄君大度!君大度,拖住了君的腳步,鴻門宴後,劉邦得意的獰笑,垓下楚音,凄然英雄輓歌,紅顏虞姬,玲瓏明眸留下血淚,與君隔世望。自古不以成敗論英雄,堪稱英雄者又有幾許人?金戈鐵馬酬壯志,英雄一夜盡白頭。垓下之圍,劉邦十面埋伏殺盡楚軍百萬,楚歌四起。你敦厚的一代霸王在故人的讒言中敗下陣來,六將相逼浩浩,烏江煙波渺渺。沒有廝戮吶喊,沒有萬馬千軍,沒有硝煙瀰漫。你持劍長嘯,眼眶泛起潮濕的淚光,是否你想傾瀉戎馬一生的悲涼?是否你在感概歷史的不公?是否你想起凄弱的江東父老?一身浩然正氣不可丟,一副錚錚鐵骨不可棄,「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弟子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你何曾畏懼人言?這樣的霸王,便該有萬里山河相隨,千軍萬馬陪侍。旌旗招展,號角聲獵獵。撥馬回望,大內殘陽似血,金龍騰空,而你傲然屹立。這江山是你的,這天下也應是你的......力拔山河,驍勇無雙,氣宇貫虹,詠八千子弟揮軍巨鹿,沉舟破釜,嘯踏敵從,虎戟盤龍,烏金袍甲。天縱豪情萬丈中,鴻門宴,一失千古恨,留憾無窮。無顏愧對江東,嘆騅馬虞姬生死同,望烏江滾滾,寒風獵獵,楚歌四面,鼓角隆隆,對酒斜陽塵緣劍了。熱血凌雲染碧空,嘲天笑,看江天滄海,來世稱雄。霸一世月光色,女子香,烏江魂,隨風飄。淚斷淺,情多長。忘記你有多少豪情壯志,忘記你有多少壯志未酬。無言,亦無顏,你愧對無數江東父老。人們只記得這些,可誰又知曉你心中的那份難言。你柔似水,烈似火。你還沒來得及風光,便逝去了所有。你不會難過,因為你沒有輸,即使這樣,你也是英雄。世間唯懂你只虞姬,卻親眼看她的血染紅珠紗裙,多麼刺眼。你不是不難過,只是無能為力。虞姬,多麼剛烈的女子,多麼聰明的女子。所以,你不必自責,這是她的心甘情願。你恨,你恨劉邦的陰險,恨自己無法保護心愛的女子,恨自己愧對江東父老,更恨自己的無能。你的血與淚和烏江混淆,滾滾烏江水有你的霸氣。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能與你相比?你以死,作為謝罪的方式,你以死,作為對子民的交代。你是西楚霸王,你霸美人,霸江山,如此風流快活,誰又能料想到會是今日這般田地。不為你嘆息,只為你感慨,不記得你的落迫,只記得你的風華。你馳騁沙場,多麼威武。你對待虞姬,多麼溫情。你面對子民,多麼親切。夢回烏江,眼前一片凄涼。我彷彿能看到你自刎時的決然。你的自刎,不是懦弱。而是一種了結。劍起而落的那道弧線,是這世上最扣人心弦的弧線。後人許你一世欽佩,當夜涼之時,月上西樓。曾有多少人為你感慨。你該知足,或喧囂或淡泊,你就像一塊美玉,滿處閃映。你給我的,不是感慨,而是感動。少不更事的我,總是以一顆好奇心來追逐你。數年後,還是會親自到烏江,去看一看你曾經成功失敗的地方。你的驕傲,你的自負,都該有。傾城人自空,事事本難料。你不必內疚,放眼望去有多少失敗者,況且你給我們的,不是失敗者的形象。我把你定格在烏江,我永遠記得你挺拔的身姿。蓋世之雄,我欽佩,只是上天不給你機會,誰也無可奈何。無可奈何劉邦之險,無可奈何霸王歸去。踏水而歌,你一路風塵,我為你淺唱低吟。滄海桑田,你意氣風發,我為你刻骨銘心。隔一世之秋,你不孤單。風殘亦花落,你不寂寞。此去往經年,我還記得。也說項羽放劉邦陳涉、武廣發動了秦末農民起義,陳涉死後,以項梁為首。為了號令天下各路起義軍,范增建議立楚懷王的孫子為懷王,懷王與各路起義軍約定,先進咸陽者為王,劉邦先於項羽進入關中,等項羽來到關中時,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向項羽報告說劉邦想稱王。項羽勃然大怒,準備第二天就發兵攻打劉邦。范增也在一旁火上澆油,勸項羽「急追勿失」。因為張良曾有恩於項伯,當天晚上,項伯偷偷去見張良,想讓他逃走。張良把這一消息告訴了劉邦。劉邦第二天親自到項羽的營中謝罪,以平息項羽的怒氣。項羽在鴻門招待了劉邦,席間范增多次示意除掉劉邦,但劉邦最終化險為夷,成功回到自己的軍營,同時也免除了被攻打的借口。項羽為什麼在鴻門宴上沒有除掉劉邦而放了劉邦呢?很多人說他是為了「義」,人家劉邦來謝罪,殺之不義。可縱觀項羽的一生,在起義之始殺縣令「義」嗎?巨鹿之戰前,殺守義「義」嗎?分封天下後,放逐義帝又在途中截殺義帝。做這些時他想過「義」嗎?有人說是因為他的優柔寡斷。破釜沉舟他有何等的決心!坑殺降軍,他又何等的武斷!火燒阿房宮,又是何等的專橫!烏江自刎,又是何等的決絕!由此看來,他並不是一個優柔寡斷的男人啊。我認為項羽放走劉邦的最關鍵的原因是因為劉邦極大的滿足了項羽的虛榮心。很多人評價項羽是個沽名釣譽的人,對此不敢苟同,我認為「沽」和「釣」稱不上,他只不過是虛榮心極強,好大喜功罷了。滅掉秦國後,有人勸他在長安稱王,他告訴人家要回家鄉彭城,否則如衣錦夜行,誰人能知?可見他的虛榮心有多強。項羽起兵時二十四歲,劉邦四十八歲,劉邦整整是項羽的一倍!經過三年的鬥爭,消滅秦國,這時候項羽應該是二十七歲,劉邦五十一歲左右。項羽比劉邦可年輕很多,並且是他消滅了秦軍主力,可以稱的上是意氣風發。鴻門宴上,劉邦在言行舉止等方面是多麼的畢恭畢敬。而劉邦的為人一向是傲慢無禮的,東園公等四老就是因為劉邦的傲慢寧願隱居山林,不被其所用。可以說在鴻門宴上是劉邦一生中唯一一次對人謙遜,一大早就到項羽的營中謝罪先入關中,不敢提自己的絲毫功勞,自動降低身份,在項羽面前稱自己一口一個臣,稱項羽一口一個將軍,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項羽服務的。這樣極大的滿足了項羽的虛榮心,使項羽在洋洋得意中放鬆了神經,被劉邦的馬屁麻痹,再加上樊噲等人的干擾,使得劉邦成功逃脫。虞姬,相傳為江蘇沭陽縣顏集鄉人,西楚霸王項羽的寵妃。前202年,項羽被劉邦合圍於垓下(安徽今靈璧縣城南沱河北岸城後村),項羽對著虞姬唱起悲壯的「垓下歌」,虞姬為楚霸王起舞,含淚唱:「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虞姬為免項羽牽掛,自刎於其面前。死後葬於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城東15華里、303省道南側有虞姬墳。雖然在歷史上對她的記述不多,但在中國文學和戲劇如京劇的《霸王別姬》中,對她有很深刻的描寫。北宋詩人蘇軾《虞姬墓》:「布叛增亡國已空,摧殘羽翮自令窮。艱難獨與虞姬共,誰使西來破沛公。」清朝詩人何浦《虞美人》云:「遺恨江東應未消,芳魂零亂任風飄。八千子弟同歸漢,不負君恩是楚腰(虞姬)。」-----百度百科歷代詩人也寫了關於虞姬的詩詞《虞姬墓》其一作者:蘇軾帳下佳人拭泗痕,門前壯士氣如雲。倉黃不負君王意,只有虞姬與鄭君。其二作者:蘇轍布叛增亡國已空,摧殘羽翮自今窮。艱難獨與虞姬共,誰使西來敵沛公?項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反秦義軍重要領袖、名將、楚軍統帥。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蘇宿遷西)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少學兵法,素有勇力。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觀始皇巡遊威儀,認為"彼可取而代也"(《史記·項羽本紀》)。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助叔父項梁殺秦會稽郡守,起兵響應陳勝。項梁死,歸楚懷王節制。三年冬,率楚軍主力5萬人渡河(黃河)救趙,大敗秦軍,解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之圍。繼迫秦將章邯舉軍投降。擁眾數十萬,名震諸侯(見秦末農民戰爭)。不久,坑殺降卒20萬人於新安(今屬河南)。入關後,焚宮室,收財寶、婦女,大失人心。漢王元年(前206)春,挾滅秦之功,封18個諸侯,使分踞各地。自號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今江蘇徐州),佔有梁、楚九郡。二年冬,使人殺懷王。諸侯叛離,齊國田榮率先舉兵,項羽乃親自率兵擊齊將田榮等,燒殺擄掠,激起齊民反抗。楚漢戰爭之初,不察劉邦意圖,未予嚴密防範,以致劉邦順利東進。四月,由齊地領精兵3萬人奔襲,大敗已佔領彭城的劉邦及諸侯聯軍,幾乎生擒劉邦。其後,與漢軍長期鏖兵,一克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兩奪成皋(今滎陽西北),迫劉邦倉皇逃遁。終因不善籌謀,不納良策,逐漸失去優勢和主動。四年八月,議和東歸,復大敗劉邦追兵於固陵(今淮陽西北)。後被合圍於垓下(今鹿邑東,一說今安徽靈璧東南),決戰失利,潰圍而出。至東城(今安徽定遠東南),猶指揮28騎兩次衝擊由數千名漢軍組成的包圍圈,殺數十人。五年十二月,退至烏江(今和縣境),以無顏見江東父老,不願渡江躲避,下馬步戰,殺漢兵上百人,負傷10餘處,最後從容自刎,時年31歲。項羽作戰勇悍,長於突擊,自言"身經九十餘戰,所當者破,未嘗敗"(《前漢紀》卷三)。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餘創,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提問:項羽的性格特點如何,依據是什麼?明確:沽名釣譽,缺乏政治遠見;曹無傷告密,立即決定進攻;項伯遊說,便放棄進攻。剛愎自用:謀士范增獻計,先納計後食言。宴會上范增舉玦,項王不應。胸無城府,有不忍之心;脫口出賣曹無傷,經劉邦一番貌似心誠的話語吹捧,便放棄進攻,對武士樊噲的態度更是如此。寡謀輕信,輕敵自大;對項伯不辨親疏,對范增置若罔聞。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據即可。提問:項羽的性格特徵是如何體現出來的?作者是如何刻畫這一人物形象的?學生討論。教師點撥:作者善於在矛盾衝突中刻畫人物形象。文章在「項羽是否發動進攻,劉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開情節。對比烘托也是刻畫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對劉邦的刻畫,突出其善於用人(與項羽約為婚姻,對張良言聽計從)、能言善變、狡詐多端、當機立斷(誅殺曹無傷)的性格特徵,這些都是為突出主要人物項羽服務的。三、鴻門宴上劉、項性格的較量,不過是「楚漢相爭」的縮影,要充分認識項羽的性格,不妨選以下三個片段:投影(一)秦始皇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高祖常徭咸陽,縱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解說:項羽直率粗獷與劉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投影(二)秦末,懷王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獨項羽怨秦破項梁軍,奮,願與沛公西入關。懷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剽悍猾賊。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遣類,皆坑之,諸所過無不殘滅。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項羽剽悍,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卒不許項羽,而遣沛公西略地。解說:在滅秦戰爭中,劉邦大軍幾乎兵不血刃,秦軍即聞風瓦解。反觀項羽卻一路苦戰,在刀光劍影、腥風血雨之中來到咸陽時,已是姍姍來遲。投影(三)項羽已定東海來,西,與漢俱臨廣武而軍,相守數月。當此時,彭越數反梁地,絕楚糧食,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解說:性格急噪與老奸巨猾對比鮮明。四、性格特徵對領導人物的成敗起決定性的作用。試結合課文分析,作者司馬遷在客觀冷靜的敘述中寄寓了什麼樣的情感,讚歎、惋惜,抑或兼而有之?學生討論。投影(四)……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傑蜂起,相與並急,不可勝數。然羽非有尺寸,乘勢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襲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悟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解說:作者是把項羽當作悲劇英雄來寫的,他一方面號稱「西楚霸王」,另一方面由於自矜功伐而致「烏江自刎」的悲劇。既有讚歎,又有惋惜。五、選六個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其中選兩個朗讀基礎好的學生擔任主要角色項羽、劉邦,其他四個學生分別擔任范增、項伯、張良、樊噲,由擔任項伯的學生讀敘述文字。教師略作指導:本文故事性強,人物形象豐滿,朗讀應注意突出人物語言的個性化及情節發展的張弛有效。正如我們上面對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樣,項羽一聽到劉邦欲王關中的消息,立刻大怒,應讀出其怒不可遏的情狀來;第二天劉邦赴宴一段謙詞卑禮的請罪,他又顯得洋洋自得,失口將曹無傷告密一事和盤托出。應讀得「得意忘形」。劉邦,赴鴻門假意屈從,言辭中用透出謙卑、偽飾。另外,老謀深算、正直不阿的范增,老練透闢的張良,豪壯威嚴的樊噲,都應在朗讀中使其栩栩如生,讓人物自己開口說話,如在眼前。至於情節,在矛盾的展開中,時松時緊,應學會動用朗讀渲染氣氛,使聽者身臨其境。放錄音第一、三段,讓學生細細品味朗讀的魅力。六、著重閱讀三、四段,把握人物出場順序,分節記憶人物言行,背誦,理清背誦思路。三起三落,情節張弛有效,波瀾起伏。項羽款待---范增舉玦---項王不應----項莊舞劍---翼蔽沛公---樊噲闖帳---項王賜酒學生自由朗讀背誦。七、布置作業1.背誦課文三、四段2.結合課文學習,談談你對項羽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寫一篇隨筆。[例文]性格的祭奠(節選)……項羽在滅秦戰爭中徹底表現出來的肆意恣睢、剛愎自用、兇狠殘暴的性格為他日後的失敗寫了伏筆,其實此性格項羽早已有之。從殺宋義始至破秦,他一路在勝利的歡呼聲中走了過來,這無疑滋長了他的這種性格,使之惡性發展起來而成為他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他一出現就是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英雄形象,巨鹿之戰的輝煌勝利更使得他完全喪失了自己的判斷能力,他開始把自己看作神了。能支撐起他這一精神世界的惟一支柱就是贏得勝利。每一次勝利,固然使他的精神支持更堅強一些,然而,這勝利更大地加重了精神世界的自重。如此,他將一輪輪戰鬥下去,周而復始,項羽陷入了他為自己製造的一個怪圈,無法自拔,卻又不願自拔。項羽心底要維繫「永不敗」神話的慾望,構成了他對戰爭的一種幾乎是本能的崇敬,並進一步鑄就了他的性格。由此也就不難回答項羽把那一份份殘酷的祭奠獻給了什麼,他自身的矛盾又來自何方。在項羽心理怪圈的一來二去之中,中國人口已從戰前的一千萬驟減至五百萬。天下人對項羽心態的無法認同使得時代終於作出了拋棄項羽的選擇。項羽不好計策與外交是真誠的,他夢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決一切問題,可是現實無情地打破了他的夢想,他只有嘆息著,用死亡來反抗這現實,為自己性格的篇章寫下了最後的一筆,也為自己一生執著的性格獻上最後的也是最虔誠的祭奠。赳赳武夫的內心是多情的,儘管表現這多情的卻是無情。性格的祭奠是悲壯的,因為它的代價是生命、執著和無奈題烏江亭唐·杜牧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夏日絕句宋·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毛澤東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獅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附:生動形象栩栩如生——淺析《鴻門宴》中項羽的性格刻畫項羽,是司馬遷成功刻畫的一個「失敗英雄」的形象。雖然他在巨鹿之戰中破釜沉舟的英勇讓人自嘆弗如,垓下之圍時自刎烏江的悲壯令人蕩氣迴腸,但是他在鴻門宴上剛愎自用性格的表露無遺,卻暗示了他最終的失敗。鴻門宴是一場驚心動魄的鬥爭。在那種劍拔弩張的形勢下,每個人物的性格特徵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尤其是項羽的輕敵自大、優柔寡斷,更是被描繪得窮形盡相、入木三分。作者是通過什麼手法來塑造這個形象的呢?首先,傳神的語言和動作描寫。項羽在鴻門宴中的語言動作並不多,卻很能表現他的性格特徵。項羽聽到曹無傷的密報與范增的勸說後,大怒,決心「擊破沛公軍」,充分體現了其糾糾武夫的直率性格。可是當他聽到項伯所說「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時,又立即改變了主意,答應「善遇」劉邦,並且告訴劉邦「此曹無傷言」,以至後來樊噲闖帳,禮遇有嘉。這一切充分體現了其沽名釣譽、寡謀輕信,在虛偽的「仁義」幌子下輕易妥協的軟弱性格。宴會上范增多次示意殺劉邦,項羽置之不理;項莊舞劍,項伯護衛劉邦,他視若無睹。到樊噲闖帳,怒目而視,他不但沒有暴跳如雷,反而稱之為壯士,賜酒、生彘肩,賜坐。這又充分展現了他優柔寡斷的性格。其次,出色的細節描寫。鴻門宴中,「項王、項伯東向坐,范增南向坐,劉邦北向坐,張良西向侍」的座次,表現了項羽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性格弱點。古人言:驕兵必敗。果然,鴻門宴上劉邦的一席謊言,竟使得他洋洋得意,失去了殺劉邦的最好時機。此外,鮮明的對比描寫。一方面表現在項羽在殺不殺劉邦這件事前後不一的態度上,反映了他的有勇無謀和優柔寡斷;另一方面是項羽與劉邦的對比,反映了項羽的盲目自尊和夜郎自大的心理;再次是項羽與范增的對比,如結尾對劉邦所送禮物的不同表現:項羽安然收下,范增摔在地上,並用劍剁碎。范增的堅決果斷,反襯了項羽的優柔寡斷、自命不凡;范增的老謀深算,更體現出項羽的幼稚輕率、不善權謀。司馬遷用傳神的語言、生動的細節、鮮明的對比,寫出了波瀾起伏的鴻門宴,更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西楚霸王。暢飲《鴻門宴》品味真善美—--歷史不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摘要:以史為鑒認識現實開創未來,揣摩《鴻門宴》的思想藝術,品味人格的真善美,鑒賞人性的真善美,咀嚼悲劇的真善美,領悟歷史的真善美。關鍵字:人格人性真善美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鴻門宴》是高中語文名篇,是司馬遷《史記》經典,是家喻戶曉千古絕唱。至今讀《鴻門宴》,往往抑項揚劉,認為項羽有勇無謀,婦人之仁,不該放走劉邦,終致後來敗走垓下自刎烏江,皇帝沒做上,連性命也丟了,大業未遂,功虧一簣,真是大傻一個!其鄙夷不屑之情,溢於言表。而對劉邦則讚美有加,說他有頭腦老謀深算,會辦事能籠絡人心,時運不佳能屈,機會來了能伸,皇帝就該他做。英雄被視為傻瓜,小人倒成了崇拜的英雄,美醜錯位,善惡顛倒,真假不辨,實令人匪夷所思,不勝感慨。事實果真如此嗎?不妨來揣摩《鴻門宴》的思想藝術,品味真善美。一、品味人格的真善美「人格是金。人格的光輝是任何邪惡、任何勢利都無法使其泯滅的。」①項羽的人格魅力光照千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②項羽英雄,是古之定論。但項羽更是英雄中的豪傑。巨鹿之戰破釜沉舟,垓下之圍以一當百,自刎烏江笑迎死神,鴻門宴上,更是令人心曳神搖,驚心動魄,感佩萬分。項羽聞聽劉邦欲王關中,勃然大怒,著即發兵擊之,這是率真而非霸道。二人雖有懷王之約,但劉邦乘虛入關破秦,未建大功卻欲稱王,毫無愧疚,實非正人君子。劉邦前來道歉,項羽不僅原諒,而且立即說出了告密者,這是磊落而非鹵莽。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焉能斤斤計較?只有坦誠相見,才能捐棄前嫌,和好如初。大敵當前,理應和衷共濟,豈容內訌?樊噲私闖軍帳,責言相加,項羽不僅不計較,反而酒肉款待,這是他的大度大氣而非愚鈍愚昧。樊噲為救其主,敢做善當,可見其忠;生吃彘肩,厄酒復飲,斗膽直陳,可見其勇。忠勇皆備,堪稱好漢。項羽壯之,正所謂惺惺相惜。劉邦不辭而別,實屬無禮,項羽不僅不介意,還網開一面,助其脫逃,這是他的仁義而非不智。劉邦畢竟是義軍主將,勞苦功高,如若殺之,實屬不仁不義,與秦始皇的暴虐又有什麼兩樣?此非亡秦之續耳?勇敢,豪放,從容,率直,磊落,大度,仁義,這就是歷史上的項羽,一個集偉大人格於一身的人傑。偉大人格如日月經天,光華四射,令人眩目,使人心儀。這是他為人的大人格,作為一個英雄的大人格。也正因如此,他才成了一個出類拔萃氣蓋世的英雄,一個具有帝王氣質、君子風範的英雄。司馬遷才給不是帝王的項羽作了本紀,進而成了《史記》中最突出的人物。反觀劉邦,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於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這既是劉邦的真實內心,也說明曹無傷說的是真話!接著,范增說項羽曰:「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彩,此天子氣也。急擊勿失!」品味范增的這段話證明了兩點:第一點,劉邦主觀上欲王關中,儘管是小人,但志不在小,因此只是暫時壓抑了貪於財貨,好美姬的慾望。而原因是軍事力量劉邦暫時不是項羽的對手。第二點,客觀上劉邦也有成氣候的條件。也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劉邦的年紀和生正逢時。地利,劉邦佔據了重要的關中地區。人和,劉邦的領導集團內部團結和諧。而這正是項劉矛盾激化的焦點所在。劉邦為了在軍事力量上能佔優勢,用時間換空間,用時間換實力的增強。先是忽悠項伯,再是忽悠項羽,說的都是假話,做的都是不擇手段。劉邦人格的假醜惡已躍然紙上。二、鑒賞人性的真善美毛澤東反對資產階級抽象的人性論,但並不否認有人性的存在。他在延安文藝座談會的講話中指出:「有沒有人性這種東西?當然有的。但是只有具體的人性,沒有抽象的人性。在階級社會裡就是只有帶著階級性的人性,而沒有什麼超階級的人性。我們主張無產階級的人性,人民大眾的人性。」②項羽的人性美還在於它的本真和質樸。項羽是一個大人格的英雄,但仍然是一凡夫俗子,亦有人之常情。兵敗垓下,退守烏江,四面楚歌走投無路之際,一句「無顏見江東父老」,言為心聲,讓我們窺見了他心底最真實的一面,患難之中見真情,有自責,有反省,更有他對江東父老的深深歉疚。他寧肯一死以謝天下,不願苟活偷安回江東,源於他的自尊,也源於他的心地善良。一場「鴻門盛宴」把幾個人物的內心世思演繹得細緻入微人物形象描繪得栩栩如生,叫人拍案;一曲「四面楚歌」將一位英雄的俠骨柔腸熱血肉心唱徹唱響,令人心酸;一幕「霸王別姬」,把一個男人愛的情懷愛的無奈愛的心酸展露無遺,讓人心碎。他愛江山更愛美人,他是一個硬漢子,但也有軟肋,他需要女人纖纖細手的撫慰,更需要愛情的滋潤。他一把火燒了阿房宮,徹底埋葬這個罪惡的政權,是人心所向眾望所歸。熊熊燃燒的大火,無寧是他心中的怒火,他在宣洩對暴秦的憤怒。反之,他也知道阿房宮裡的享樂,艷妃美姬的歡笑。分封諸侯,他不做王侯,不做皇帝,只做了個徒有虛名的「西楚霸王」。別人都忙著搶地盤,增實力,而他卻衣錦還鄉,陶醉在鄉親們讚美的旋渦里。他在乎的不是實惠,而是名聲,如同小孩做遊戲,要的就是名分。他敢愛敢恨,心地透亮,活的本真而洒脫。這是項羽的小人格,一個平凡人所具有的善良純樸的本性。項羽,一個洋溢著人性美的英雄!反之,司馬遷把劉邦人性的假醜惡寫得入木三分。先是保存實力,佔據空虛之關中地區。再是假裝不貪財貨,不近美色。實是為稱王貪天下財貨占世上美色而掩耳盜鈴。再是欺騙籠絡項伯,瞞騙愚弄項羽,瞞天過海,欺世盜名。最後為了鞏固爭奪王位的陣營而殘殺了曹無傷。難逃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無賴無恥是劉邦的招牌,殘忍醜惡是劉邦的本性。拿兒女的婚姻作交易,用為壽籠絡項伯的的感情。《鴻門宴》劉邦看出並利用了項羽人性的弱點,四面楚歌劉邦拿捏擊中了項羽人生的軟肋。背叛楚王是梟雄,殺韓信是奸雄,連自己父親兒子都不要是沒人性!未得與項羽相見,這一時間差,產生的項劉之間的誤解看似偶然,實屬必然。曹無傷所言具是真實,曹無傷的善心使他不願看到兩軍的殘殺。范增是看透了劉邦性格的具有理智的謀士。他說真話,也不願看到更多的人在改朝換代中因一著不慎而人頭落地。項伯重情也有項羽仁的一面。兒女情長被劉邦忽悠,有知恩圖報的思想,但善良而沒有理智這是在為悲劇埋下伏筆。張良有善良的本性,但在兩個政治集團的鬥爭中,只有利益,只未來的生死相卜。各為其主,幫著劉邦欺騙項羽。善於製造政治謊言。項莊與樊噲的相似性,忠於其主,勇氣可嘉,樊噲亦善於言辭。本性善良,但在各為政治鬥爭的工具時也異化了人性中的真善美。三、咀嚼悲劇的真善美「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④人生有價值的東西就是人格的真善美,人性的真善美,人的生命力,從社會來講就是生產力。項羽本來應該創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偉業,澤被後世,名垂青史。但他生不逢時!他的優秀品質,沒有幫助他成就大業,反而成了他的致命弱點,被他的對手利用,以致功敗垂成,遺恨千古。鴻門宴上,除掉劉邦還不容易?一個手勢,一個眼神而已,但項羽愣是沒這樣做,他相信了劉邦的花言巧語。在卑鄙奸詐的小人面前,高尚者鮮有不失敗的。這並不值得奇怪,因為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如同一個職業拳擊手面對一個不守規則的市井無賴,二者的道德水準差距太大,根本無法對決。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歷代的皇帝老兒,無不心狠手辣,奸詐多端,所謂無毒不丈夫,劉邦原本不就是一個鄉里無賴么?我們往往把項羽的悲劇看成其性格的悲劇,這是對英雄的蔑視和侮辱。項羽的失敗不是他個人的過錯,而是源於社會的黑暗無序、百姓的愚昧無知、道德的粗糙低劣。他的大人格過於美好了,以致不能被那個時代所接受。他的誕生,實是時代的錯誤!我們不能以成敗論英雄。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是統治者的欺世盜名,是庸俗小人的勢利偏見。項羽雖然失敗了,但他仍然是一個英雄,一個光彩奪目的英雄。劉邦雖然勝利了,但他仍然是一個小人,一個十足的小人!劉項之間的楚漢戰爭,劉邦的十萬軍隊要打敗項羽的四十萬軍隊,在當時的冷兵器時代勢所必然要殘殺更加多的生命,生靈塗炭,生產力遭受極大的破壞,社會發展倒退,中華民族的文明進程滯後。項羽的個人悲劇進而擴展為當時整個社會的大悲劇。而歷史上又多了一個小人得志的皇帝漢高祖。項羽的遭遇命運的悲劇何嘗不是司馬遷人生遭遇和悲劇命運的觀照!曹無傷是在鴻門宴後立即遭到劉邦殘殺的一人,只有善良之心在當時武裝鬥爭的險惡環境里是悲劇的必然註解。而項伯,項莊,范增等人也正象范增預言的「吾屬今為之虜矣!」一聲重重的嘆息,千種怨忿,萬般無奈。階級社會任何一次改朝換代逃脫不了千百萬人頭落地的歷史現實。四、領悟歷史的真善美胡適介紹詹姆士的實在論哲學思想時說:「實在是我們自己改造過的實在。這個實在裡面含有無數人造的分子。實在是一個很服從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順地由我們替她塗抹起來,裝扮起來。好比一塊大理石到了我們手裡,由我們雕成什麼像。」歷史不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今天我們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去品味《鴻門宴》中的真善美。「無韻之離騷,史家之絕唱」⑤。《鴻門宴》思想藝術的真善美出自歷史的真善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⑥虎兕出柙,龜玉被毀。好人受欺,小人得志。這是人性的異化,審美的錯位。項羽是時代的英雄,是時勢造就的英雄,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的局限性,帶有思想的局限性,帶著階級的局限性。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劉邦建立的封建王朝終於在人民的起義聲中結束了。但司馬遷用畢生的心血和人性的大辱寫成的《鴻門宴》卻成了千百年來供人們暢飲的盛宴。今天,劉邦一類的奸詐虛偽之徒,仍然大行其道,被頂禮膜拜;項羽這樣沒有城府心地善良的英雄,仍然被揶揄,被歧視。投機取巧者成功成名,老實勤奮者任勞任怨。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歷史觀去認識歷史,我們不難發現真理,整個封建社會的歷史充滿了暴力充滿著血腥。人性異化,真善美扭曲。用魯迅先生的話來說就是「人吃人」。吃掉了真實,吃掉了善良,吃掉了美麗。人類已踏入了二十一世紀的門檻,但人類的思想還停留在公元前的蒙昧時期!這無疑是社會的悲哀,社會的無序,道德的低下,較兩千年前,並未得到根本的改觀。道德文明的重建,任重而道遠!我們應以史為鑒認識現實開創未來!註:①《人格的提升》柏建華著,《現代商業銀行》2005年第3期②《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48頁。③李清照《夏日絕句》④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魯迅全集·墳·再論雷峰塔的倒掉》第1卷第191頁⑤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魯迅全集·漢文學史綱要》第9卷第420頁⑥《論聯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一零三頁《鴻門宴》歷史背景《鴻門宴》是建國以來高中語文課本的傳統選篇,時間過了半個多世紀,但是,《鴻門宴》在高中語文課本中的地位仍然牢不可破,實屬罕見。正因為如此,半個多世紀以來,人們對《鴻門宴》的解讀一向非常重視,雖然諸多解讀不太準確,尚未嚴重偏離主題。但是,近來瘋狂的網路卻出現了一篇《項羽鴻門宴上為何放劉邦》一文。此文首次提出,項羽在鴻門宴上放過劉邦是「勇釋」劉邦。網路是第一媒體,但是,網路之文卻是最不受檢查約束的文章。網路要借奇文提高點擊率,作手要借網路瘋炒自己,於是網路往往成了最離譜之文的集散地。由於《鴻門宴》至今仍被高中語文課本選為經典篇目,由於眾多的高中生或者高中文化水平的人是網路的主體,因此,有關《鴻門宴》的謬說不能不予以澄清。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首舉反秦義旗,轟轟烈烈的反秦大起義爆發。陳勝、吳廣的最大貢獻是點燃了星星之火,此火一發,天下雲集響應。在聲勢浩大的起義軍中,被秦始皇滅亡的六國掀起了一股強大的復國運動。楚、齊、燕、趙、魏、韓六國紛紛建國。六國的復國運動理所當然地成為秦王朝打擊的對象。因此,在臨危受命的秦將章邯消滅了陳勝、吳廣之後,楚國的項梁、齊國的田儋均成為秦軍的主要打擊對象。其結果是田儋、項梁先後兵敗被殺。此後,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盯上了趙國,而且合圍趙國的兩支秦軍主力,一支是連敗陳勝、吳廣、田儋、項梁的章邯軍團,一支是王離統率的秦國精銳的長城軍團。一個剛剛復國的趙國面對這麼強大的兩支秦軍主力,寡不敵眾,敗勢日顯。如果秦軍順利亡趙,秦軍幾乎可以說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了。章邯軍團也可以騰出手來,對付豈圖入關的劉邦。所以,趙國君臣被困的巨鹿已經成為秦軍與反秦武裝的一場生死決戰。如果秦軍勝利,秦王朝就完全可能重整旗鼓,五十萬征南越的主力也可以從容北調,如果出現這種局面,歷史將怎樣演變,我們就完全不可預知了。如果秦軍戰敗,歷史就像後來的樣子,秦王朝迅速滅亡。所以,巨鹿之戰關乎大秦王朝的興亡。正是在這麼一個歷史轉折關頭,項羽登場,殺宋義,奪軍權,破釜沉舟,大敗秦軍,殺王離,敗章邯,消滅了秦軍精銳的長城軍團,而且項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最後,又在秦二世猜忌章邯的情況下,勸降了章邯。至此,秦王朝賴以生存的主要兵團灰飛煙滅,駐守南越的五十萬秦軍因為中原大亂政令不通而被阻隔在南方無法北移,秦王朝苟延殘喘的機會永不復存,秦王朝退出歷史舞台成為歷史的必然。司馬遷對項羽的巨鹿之戰的記述傾注了巨大的心血與感情:「楚將士無不一以當十」,「諸侯軍無不人人惴恐」,「諸侯將進(項羽)轅門無不膝行而前」。三個「無不」,將項羽一往無前的精神,巨鹿之戰後項羽的巨大威望,寫得淋漓盡致。明人茅坤評價司馬遷的這段文字時寫下兩句名言:項羽最得意之戰,太史公最得意之文。秦漢之際,是一個崇尚勇武的時代,特別是滅秦的暴力鬥爭之中,項羽的勇武得到了諸侯聯軍的充分肯定。項羽自然而然地成為諸侯聯軍的總盟主。項羽的歷史地位,項羽的歷史貢獻也因此永載史冊。巨鹿之戰後的項羽率領四十萬諸侯聯軍,浩浩蕩蕩開往關中。進至函谷關,劉邦已先項羽兩個月於公元前209年10月入關,而且劉邦還派兵把住函谷關阻止項羽為首的諸侯聯軍進入函谷關,儼然以關中王自居。劉邦此舉,並無過錯。因為劉、項分兵進擊之前曾在楚王前約定:先入關者為關中王。但是,歷史從來只講強弱,不講是非。項羽此時作為諸侯軍的總盟主,統率四十萬諸侯聯軍。剛剛打完了決定秦朝滅亡的巨鹿之戰,各路諸侯對項羽無不項禮膜拜,惟獨劉邦。不僅沒有「膝行而前」,甘居臣工,而且還要封鎖函谷關做關中王,公開拒絕項羽入關。項羽能同意嗎?項羽不同意劉邦能做得了關中王嗎?答案非常明確:項羽不可能同意。以項羽此時的軍事實力,以項羽此時的政治威望,以項羽此時的個人慾望,劉邦要做關中王首先得問問項羽答應不答應。項羽不同意,劉邦還要封鎖函谷關,企圖做關中王,怎能不招致項羽的軍事打擊?更何況項羽一入關,曹無傷又告了密:一是劉邦要做關中王,二是劉邦要讓秦降王子嬰為相,三是要盡占秦宮珍寶。這三條沒有一條能夠得到項羽的同意!項羽要殺子嬰,要盡占秦宮珍寶,項羽更不能允許劉邦做關中王。所以,曹無傷的告密對項羽來說是火上澆油。盛怒之下的項羽下達了攻擊令: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這是一場四十萬對決十萬的戰爭,這是一場挾巨鹿之戰勝利之威的虎狼之師對決劉邦軍團的戰爭,這是一場項羽軍團對劉邦軍團猝不及防的突然襲擊:劉邦之敗,已成定局。但是,項羽的攻擊令有一個致命傷:意氣用事。劉、項兩大集團的關係存在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反秦之時。此時劉邦、項羽是友軍,因為他們有共同的敵人——秦王朝,有共同的利益——滅秦而享有天下。此時劉項並肩作戰,相互策應。但是,秦王朝的滅亡是劉項兩大集團的歷史拐點。因為此時劉項兩大集團的共同利益消失了,共同目標消失了。剩下來的只有一條:利害之爭。項羽如果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劉邦肯定死定了;項羽集團的關鍵人物(如范增)能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劉邦也肯定死定了。但是,項羽集團竟然沒有一個能夠清醒地意識到這一問題,真是一個悲劇!項羽不能意識到秦朝的滅亡是他和劉邦關係的轉折點的最明顯例證是他在盛怒之下做出了軍事解決劉邦軍團的決定。軍事解決劉邦集團的決定是正確的,但是,是理智做出這一決定,還是盛怒之下做出這一決定卻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理智的決定說明了項羽清醒地意識到秦王朝滅亡之後劉項之爭勢在必然,劉邦已從反秦之時的友軍轉變為爭奪天下的主要對手,這就叫政治敏銳,政治成熟。盛怒之下做出這一決定說明項羽並沒有意識到劉邦是秦王朝滅亡之後自己的主要政治對手,這就叫政治幼稚,政治糊塗。歷史的神奇就在於它充滿了種種變數,充滿了未知,充滿了偶然性。就在劉邦集團即將被消滅的前一夜,項羽的叔叔項伯為了救出自己的恩人張良,私闖敵營,泄漏軍機,企圖將張良一人救出,以免第二天玉石俱焚。張良是何等人?他是秦亡漢興之際一等一的高人,他一眼看穿了項伯救他的主因——義。項伯是為了義氣才甘冒巨大風險,救援自己;因此,他也用不救劉邦是不義之舉堵住了項伯之口(你講義氣,我也得講義氣),徵得項伯同意將此重大軍情報告了劉邦。由於這一偶然性因素的出現,死定了的劉邦有了轉機。劉邦一連向張良問了兩個「為之奈何」,張良才向劉邦口授了化解危機的惟一方法: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張良這一招,妙在兩處:一是利用了項伯,二是看透了項羽。項伯是此時惟一可向項羽傳話的人,也是忽悠項羽的關鍵人物,只有先忽悠住項伯,才可能進一步利用項伯忽悠住項羽。而且,從項伯置集團利益於不顧,為了一己報恩就敢在大戰前夜私入劉邦軍營來看,這個政治湖塗蟲的確可以輕易地搞掂。項羽在盛怒之下做出了軍事解決劉邦集團的決定,據此可知項羽並未認清劉邦是此時及今後項羽稱霸天下的最大政敵。這種政治糊塗、幼稚完全可以深度發掘。所以,項伯一進來,劉邦先敬酒,接著就是「約為婚姻」,定為兒女親家。劉邦太有才了!初次相逢,怎麼打聽到項伯兒女情況的呢?又怎麼和項伯馬上能夠聯姻呢?項伯明知項羽要做掉劉邦怎麼敢答應這樁婚姻呢?疑問太多了。但是,歷史事實是劉邦與項伯竟然聯姻了。這種政治婚姻非常湊效,也非常現實,項伯就一下子被劉邦搞掂了。站到了劉邦陣營一邊的項伯不僅相信了劉邦的一番鬼話,而且主動建議劉邦第二天親自到鴻門向項羽進行解釋——畢竟是兒女親家嘛!為親家考慮得多周到啊!項伯連夜回到項羽大營,親自向項羽作了一番解說,其中,最關鍵的一句話是: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項羽此時最起碼應該問項伯的一句話應當是:君安與張良有故?你憑什麼和張良有如此深的交情?你為什麼敢在我攻打劉邦的前夜私見張良、劉邦,泄露重大軍情?這是一位稍有政治層次的人最低限度的一個問題。劉邦在求得張良化解危機良方之後,還有一句表現劉邦疑心之重的問話:君安與項伯有故?可見,劉邦的政治警覺多麼高!項羽連這話都不問一問,就偏聽偏信,取消了第二天軍事解決劉邦集團的重大決定!這就從反面證明了項羽決定消滅劉邦集團完全是意氣用事,是劉邦傷害了他的自尊,是「大怒」之下的決定,而非深思熟慮的決定。對於劉邦集團來說,一場迫在眉睫的毀滅性軍事打擊躲過去了,萬幸啊;對於項羽集團來說,一次消滅最大政治對手的機遇消失了,可悲啊!劉邦利用了項伯巧妙地躲過一場劫難,表現了劉邦化解政治危機的超常能力,顯示了劉邦政治上的成熟。項羽政治上的幼稚、糊塗也在鴻門宴之前就充分顯示出來了。一個如此幼稚、糊塗的項羽能在接下來的鴻門宴上獲得政治上的勝利嗎?這就鴻門宴得以產生的真實背景!走近項羽——傳統名篇《鴻門宴》教學案例(入選語文出版社《特級教師教學案例精編》)(一)教學思路在古代的史傳文學中,最富有史學意義和文學色彩的要數《史記》;在《史記》中,最令人蕩氣迴腸、驚心動魄的是《項羽本紀》;而在《項羽本紀》中,最能體現項羽的性格和為人的是「鉅鹿之戰」、「鴻門宴」和「垓下之圍」。因此,教學《鴻門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總的教學思路是從語言到人物、從整體到局部、從課內到課外,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和值得思辯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討論,從而把握情節起落,感受人物形象,豐富文化底蘊,提高思辯能力。從語言到人物:本文編排在高中第一冊,它與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之間存在著一個明顯的落差。因此,擬安排兩個教學環節引導學生積累文言辭彙和句式,理解和熟悉課文語言:首先要求學生結合注釋去鑽研課文,理解其中的古今異義、通假現象、詞語活用和特殊句式;然後,利用連環圖畫,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給重要場景寫說明文字,進行「語言轉換」訓練,進一步理解語言,把握情節。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項羽和劉邦這兩個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徵。從整體到局部:《鴻門宴》是節選文字,但它始於曹無傷告密、終於曹無傷被殺,是相對獨立和完整的片斷。在疏通語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握矛盾線索,理清宴前、宴中、宴後的情節結構,大處著眼,整體把握;然後抓住「宴中」這一部分,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具體、深入地剖析「三起三落」的情節安排。這樣,既有「面」上的鳥瞰,也有「點」上的響鑼重鎚,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把握和深入思辯的能力。從課內到課外:「鴻門宴」只是「項羽現象」或者說「項羽文化」中的一個點,我們的教學應該由這個「點」輻射開去,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增進他們的文化底蘊。理解文言辭彙和句式,把握情節結構,感受人物性格,可以說都是課內功夫。為了使課文教學富有深度和廣度,擬安排兩個環節加以拓展。1.討論:有人說項羽不在席間殺死劉邦,表現了他的「婦人之仁」,但蘇軾卻說這表現了他的「君人之度」。對此你怎麼看?2.組織大家交流、評析課前圍繞「項羽」專題搜集的詩文。(二)教學設計本課教學綜合運用點撥法、自讀法和討論法,擬安排三課時。第一課時適當介紹歷史背景以導入新課。在自讀的基礎上加以點撥,疏通文句。將讀文與讀畫以及根據畫面寫說明文字相結合,進一步加深對重點場景的理解。教學要點:1.結合注釋,利用古漢語詞典,理解課文中的文言詞語和句式。①古今異義:「盜」、「非常」等。②通假現象:具―俱;距―拒;內―納;要―腰;蚤―早。③詞類活用:「活」、「王」、「兄」、「籍(吏民)」等。④特殊句式:具告以事;毋從俱死;為之奈何;孰與君少長;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客何為者。2.閱讀課文的重點場景和相關的連環圖畫,用自己的語言給圖畫配說明文字。第二課時教學要點1.抓矛盾線索2.理情節結構宴前(戰還是不戰)①項羽下令擊劉②劉邦拉攏項伯③項羽輕信「說項」宴中(殺還是不殺)①劉邦詭表心跡②范增舉示玉玦③項莊舞劍④樊噲闖帳⑤項羽賜座宴後(收還是不收)①劉邦趁機離席②項王接受贈璧③范增砸碎玉斗3.引入值得商榷的看法,討論「宴上」鬥爭的「三起三落」教學難點:如何從實際出發,認識情節發展的「三起三落」。第三教時主要採用討論和交流的方法,深入感受人物的性格內涵,同時將學生的閱讀視野引向廣闊的天地,豐富文化底蘊。教學要點:1.分析、概括項羽和劉邦的性格內涵。2.關於「婦人之仁」和「君人之度」的評論。3.組織學生交流、評析圍繞「項羽」專題搜集的材料。教學難點:對項羽不在席間殺死劉邦的不同看法的評論。(三)教學實例(部分教學片斷實錄)教學片斷一:給連環圖畫配說明文字採用實物投影儀,或預先製作成課件,投影出下列連環圖畫:圖一:(圖略)圖二:(圖略)圖三:(圖略)圖四:(圖略)(以上圖片選自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繪畫本中國通史》)要求學生仔細閱讀以上畫面,辨明人物及人物之間的關係,觀察人物的舉止神態;然後仔細鑽研課文中的相關文字,用自己的語言說明畫面內容。可以適當交代畫面內容的前因後果,切忌亦步亦趨的「硬譯」。圖一:第二天一大早,劉邦趕赴項羽的駐地鴻門,向他賠禮道歉。項羽的情緒有所緩和,並設宴款待劉邦。圖二:宴席上,范增屢屢示意項羽殺掉劉邦,項羽都不表態。范增只得召進項莊,讓他在祝酒之後舞劍助興,尋機刺殺劉邦。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故事。圖三:項伯見勢不妙,也拔劍起舞,不時用自己的身體掩護劉邦,使項莊無法下手。圖四:張良立即外出,把情況告訴守候在軍門外的樊噲,樊噲帶劍持盾闖了進來,面對項羽,歷舉劉邦反秦之功,嚴辭斥責項羽聽信讒言,企圖誅殺有功之人。項羽無言以對。以上說明文字不是「標準答案」,只要扣住畫面,語言簡潔、順暢,都值得鼓勵。教學片斷二:「三起三落」的討論師:有人將宴會上的情節概括為三起三落。三起:一起是「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示意項羽殺掉劉邦,氣氛頓趨緊張;二起是范增見項羽「默然不應」,於是叫項莊以舞劍為由,趁機刺殺劉邦,形勢極為嚴峻。三起是樊噲撞倒守門衛士而入帳,怒視項羽,嚴辭斥責,情節發展到最高潮,緊張氣氛達到了極點。三落:一落是對樊噲闖帳,項羽不僅不怒,反而稱為「壯士」;二落是項羽賜酒賜肉,被樊噲斥責之後反而賜坐;三落是劉邦以「如廁」為由逃離項羽軍營。對這一說法,你們怎麼看?請展開討論。生一:對「三起」的概括應該說是準確的。范增舉玦、項莊舞劍和樊噲闖帳三處情節或者說細節確實充滿了殺機,大有一觸即發的危險,讓人為劉邦的命運深感憂慮。生二:「起」和「落」是相對的,有起才有落,它們應該在同一條橫軸上展開……生三:是啊,一落是項王「默然不應」,視而不見;二落應該是「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而項羽對此置若罔聞,讓人為劉邦暫時鬆了一口氣。生四:樊噲闖入帳內,項王「按劍而跽」,高度警覺,而當明了他的身份後,稱之為「壯士」,先是賜酒,後又賜彘肩,一聲不響地聽了斥責以後又賜坐,大有惺惺相惜之意。到這裡,劉邦所受到的生命威脅應該說是基本上消除了。這就是「落」。把後來劉邦託辭逃席看成三落是不恰當的。師:同學們分析得很有道理。宴席上殺不殺劉邦是鬥爭的焦點,而殺不殺劉邦的關鍵看項羽的態度。三起三落是對應的,宴席上閃耀著刀光劍影,但又張中有弛,跌宕起伏。這一場面描寫實在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最典型的體現。教學片斷三:有關「婦人之仁」和「君人之度」的討論師:有人說項羽不在席間殺死劉邦,表現了他的「婦人之仁」,而蘇軾在《范增論》中說這體現了他的「君人之度」。對這兩種說法,你們是怎麼看的?生一:項羽雖然是一個叱吒風雲的蓋世英雄,但從宴席前和宴席上的表現來看,是一個優柔寡斷、感情用事的人,說他有「婦人之仁」,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生二:說項羽在宴席上「優柔寡斷」是不準確的。他的叔父項伯替劉邦向他表功和求情之後,項羽實際上就有不殺劉邦之意。正因為項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對范增的再三暗示置若罔聞,對項伯的庇護加以縱容。項羽是一個狂妄自大、剛愎自用的人,說他有「婦人之仁」是不準確的。生三:項羽為什麼沒在席間殺死劉邦?項伯的求情固然起了作用,但最根本的原因是項羽以為劉邦不是自己的對手,對自己根本構不成威脅,只要劉邦不在關中稱王,對自己俯首稱臣,就可以饒他一命。這樣看來,我倒是有些贊同蘇軾的看法,儘管這樣的「君人之度」是缺乏戰略眼光的,項羽日後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生四:什麼是「君人之度」?就是統治者的寬廣的氣度,對臣下的過錯也能夠容忍和寬恕。從項伯的求情和劉邦的「表演」來看,劉邦不但沒有絲毫過錯,反而有莫大的功勞,不但不應受到任何責罰,反而應該受到封侯封王的獎賞。項羽答應「內奸」項伯的求情,相信劉邦的連篇鬼話,根本不是什麼「君人之度」,而只能說是缺乏知人之明,缺乏審時度勢的智慧。有人說項羽「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不是沒有道理的。……師:剛才大家討論得很熱烈,充分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有一些思想交鋒的「火花」閃耀出來。在這裡我不想對大家的發言作老吏斷案般的評判,有的議題不必去追求「唯一答案」。錢鍾書在《管錐編》中對項羽有一個分析,對我們理解項羽豐富、複雜的性格內涵有幫助:「『言語嘔嘔』與『喑嗚叱吒』,『恭敬慈愛』與『僄悍猾賊』,『愛人禮士』與『妒賢嫉能』,『婦人之仁』與『屠阬殘滅』,『分食推飲』與『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違;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兩手分書、一喉異曲,則又莫不同條共貫,科以心學性理,犁然有當。《史記》寫人物性格,無復綜如此者。談士每以『虞兮』之歌,謂羽風雲之氣而兼兒女之情,尚粗淺乎言之也。」(四)教學體會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文言文教學中,串講法一直佔有很大的市場,教師成了無所不知的主角,學生是附庸,是被動的接受者。運用這種方法,儘管也能讓學生掌握一些古漢語以及文章的內容和形式方面的知識,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不到足夠的展現和發揮,因而也就影響了情感的熏陶和能力的培養。我們對這種傳統的教法進行了改革,將教師的點撥與學生的自我鑽研、互相討論相結合,讓學生與文本對話,與古人對話,與老師對話,與同學對話,充分發揮他們主動學習、主動求索的精神。變「教堂」為「學堂」,變「講師」為「導師」,給學生提供自讀、研討和歷練的寬廣的「平台」,真正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這是人才培養的需要,是現代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的體現。2.致力於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鴻門宴》是《史記》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對於這樣的作品,應該多角度、多方面地進行立體的教學設計,從整體上豐富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教學中,我們正是這樣去追求的。除了要求學生學習古代漢語知識和文化常識外,還注重引導他們去積累與課文有關的歷史知識,感受項羽和劉邦特別是項羽的形象,領悟對比、張弛和細節刻畫等表現藝術;同時,組織他們搜集相關的材料,對值得商榷的專題展開討論,提倡思想交鋒,鼓勵唇槍舌劍,以提高他們搜集、分析和利用材料的能力,提高他們的鑒賞水平、思辯能力和表達能力。3.加強課內外的溝通。課內只是一個很小的「點」,課堂只是一處狹窄的「方塘」。理想的教學應該由課內輻射到課外,將課外容納到課內,讓「天光雲影」在「半畝方塘」里「共徘徊」。本案例就是這樣去做的,在課前要求學生圍繞「項羽」這個專題廣泛搜集材料,進行分析、篩選,為討論作準備。有的同學發現「鴻門宴」的情節互見於《項羽本紀》、《高祖本紀》、《留侯世家》和《樊噲列傳》,只是根據表達的需要,彼此互有詳略的不同;有的搜集到了杜牧的《題烏江亭》、王安石的《續題烏江亭》和李清照的《夏日絕句》;有的複印了蘇軾的《留侯論》和《范增論》;有的還查閱了楹聯辭典,抄錄了霸王靈祠中項羽塑像兩旁的對聯:「彼可取而代也白眼視秦王一時氣蓋人世間,漢皆已得楚乎烏騅嗟不逝千古風悲垓下歌」;……材料豐富的程度大大出乎教師的意料。這一做法有效地開發了語文教學資源,溝通了課內外的聯繫,使《鴻門宴》的教學成了一種深層次的、彌散型的研究性學習,同學們在搜集、分析和利用材料的實踐中開闊了眼界,鍛煉了思維,提高了能力。《鴻門宴》課堂實錄一、教學設想《鴻門宴》長期以來都是語文課本的保留篇目,這篇課文研究重點多集中在項羽、劉邦兩個人物的性格分析上。然而人物性格的分析既不能超越課文,放到整個《項羽本紀》中去分析,也不能簡單的貼標籤。既是《鴻門宴》這一部分的教學,我們就要從這一部分文字中去分析項羽、劉邦兩個人的性格。性格是一個人對待周圍的人的態度,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從項羽、劉邦二人對待對手、部下、內奸、內應的態度去分析,同時要提醒同學人物的性格是複雜的,要注意從散落的細節中去進一步挖掘人物的性格。二、學生情況高一(9)班是我校的快班,學生的基礎在同齡人中屬於中等偏上水平。通過入校以來近一個月的引導,學生基本上養成了自主預習的習慣,藉助資料和課下注釋,學生大多能讀懂課文的意思。三、教學目的1、積累文中重點字詞、句式。2、結合故事情節分析項羽、劉邦的性格特徵。3、探究「鴻門宴」在楚漢戰爭中的意義。四、教學步驟1、了解司馬遷和《史記》2、梳理故事情節,穿插字詞、句式教學3、探究「鴻門宴」在楚漢戰爭中的意義4、分析項羽、劉邦的性格特徵師:今天我們學習第6課《鴻門宴》,這篇課文節選自《史記》,作者司馬遷。(板書課題和作者)哪位同學願意給大家介紹一下司馬遷和他的《史記》?生1:司馬遷(約前145—約前90),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字子長,夏陽(現在陝西韓城)人。其父司馬談是漢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書、兼管國家典籍、天文、曆法的官職)。司馬遷生於龍門,年十歲誦古文,得以博覽皇家珍藏的大量圖書和文獻。太初元年(前104年),與唐都、落下閎等進行曆法改革,共訂太初曆。在《史記》草創未就之時,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下獄受腐刑。出獄後任中書令(掌管皇家機要文件),發憤著書,在公元前91年前後完成《史記》。《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間的歷史。全書130篇,包括本紀12篇,世家30篇,列傳70篇,書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本紀記帝王,世家述諸侯,列傳敘人臣,書記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劉向等人都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魯迅更評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師:你介紹得很翔實,不僅介紹司馬遷生活的年代,出生的地點,人生的經歷和後人對他的評價,還介紹《史記》的內容、體例及其在歷史上、文學上的地位。學習經典名篇,我們都應該從這些方面去了解作者及其作品。不過,更重要還是我們自己對作者及其作品的認識,我注意到你剛才是看著資料讀的,能不能不看資料,說一說你對司馬遷及《史記》的認識?生1:司馬遷是一位偉大的作家,他用自己的生命鑄就了《史記》的不朽!師:很好!我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你對司馬遷的由衷的敬仰之情,只有發自內心的認識才是最有價值的認識。先給大家兩分鐘的時間,把你的認識寫在書上,然後和你周圍的同學交流一下。(同學思考,在書上寫下自己的認識。約一分鐘後,自由結合分組,前後左右的同學進行交流。)師:哪位同學願意把你的認識和同學們分享一下?生2:「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司馬遷用如椽的史筆紀錄下我中華民族三千年間的風雲變化,滄桑巨變。偉哉!一個大寫的人;奇哉!一部不朽的史冊。生3:一個卑微的史官,一個殘廢的男人,然而,他卻有著宏大的理想,有著驚人的毅力,有著非凡的勇氣,他用自己的生命去審視歷史,鞭撻殘暴與黑暗,歌頌正義與美好,他是一個真正的男人,他是一個高貴的靈魂,他就是司馬遷。生4:解剖三千年歷史,刀刀見血,字字含淚,小人雖勝永恥,英雄雖敗猶榮;昂起高貴的頭顱,寧折不彎,傲然卓立,漢武化為塵埃,子長名垂史冊!……師:同學們的發言激情洋溢,老師能真切地感受到大家發自內心的崇敬之情。郁達夫在紀念魯迅時曾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一個有了英雄的民族而不崇敬英雄的民族更是可悲的民族。」沈從文先生也曾說過:「我們要崇拜英雄,不然就是個卑鄙小人。有對這種崇拜加以嘲笑的,也是卑鄙之徒。」對英雄的熱愛,本身就是一種美好的品德,老師很高興能從大家的身上看到這種美德!下面,我們來看課題,《鴻門宴》,宴就是請客吃飯,誰埋單?生:項羽。師:項羽請誰?生:沛公劉邦。師:項羽為何要請劉邦吃飯?生:想在酒宴上殺了劉邦。師:真是這樣嗎?生:……生5:酒宴上項羽並沒有想殺劉邦的意思。師:項羽不想殺劉邦嗎?生5:想過。師:什麼時候?生5:曹無傷來告密後。師:如何告密的?你給大家讀一下。生5: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師:「王」應該怎麼讀?什麼意思?生5:讀第四聲,稱王的意思。師:項羽聽了有何反應?生5:項羽「大怒」,要帶兵教訓劉邦。師:項羽為何「大怒」?生5:劉邦不但在關中稱王,並且把珍寶都佔為己有。師:當年楚懷王命令劉邦、項羽兵分南北兩路,合力西擊秦軍,並約定「先入定關中者王之」。劉邦先進咸陽,理應稱王呀?再說,那些珍寶是戰利品,也理應歸劉邦呀?生5:項羽認為他才有資格成王。師:為什麼?生5:是他消滅了秦軍的主力。師:勝利果實被別人搶了,項羽自然要生氣。還有別的原因嗎?生6:項羽認為自己是天下第一,劉邦搶了他的風頭,他覺得沒有面子,所以他很惱怒。生7:項羽是將門之後,而劉邦只是小小亭長,因此他瞧不起劉邦,他認為劉邦根本沒有資格和他爭搶王位。師:幾位同學的解釋都有一定的道理,我們來聽聽專家對項羽「大怒」的理解,劉邦和項羽都有稱霸天下的野心。當年,劉邦在咸陽服役時看見了秦始皇,曾經十分羨慕地說過:「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項羽看見秦始皇巡遊會稽,也曾頗為自負地說過:「彼可取而代也!」因此,這就決定他們對農民起義的勝利成果必然拚死相爭。項羽要帶兵消滅劉邦,他手下的將士支持嗎?生8:支持他,范增指出劉邦「其志不在小」,勸項羽「急擊勿失!」師:「其志不在小」指什麼?生8:「貪於財物,好美姬」。師:也就是喜歡金銀珠寶,喜歡漂亮美眉。(生笑)劉邦不喜歡這些,他喜歡什麼?生8:他志在天下。師:從哪看出來的?生8:范增說劉邦頭上的雲氣「皆為龍虎,成五彩」,是天子的徵兆。師:哦,看相就能看出是真龍天子,你相信范增的話嗎?生8:只是一個借口。師:「急擊勿失」是什麼意思?生8:趕緊攻打劉邦,不要錯過了大好時機。師:大好時機指什麼?生8: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師:實力如此懸殊,看來劉邦難逃此劫。項羽的部下都支持消滅劉邦嗎?生9:項伯不支持。師:何以見得?生9:他去劉邦軍中通風報信。師:是因為他對項羽消滅劉邦的決定不滿嗎?生9:不是。師:那是為什麼?生9:他想通知張良跟他一起離開。師:課文中哪句話講到了這個意思?生9:「欲呼張良與具去」。師:「去」和今天的意思一樣嗎?生9:不一樣,這裡是「離開」。師:項伯為什麼要通知張良呢?生9:張良曾救過他。師:課文中哪句話提到了?生9:「張良曰:『秦時與臣游,項伯殺人,臣活之』。」師:「活」是什麼意思?能解釋一下它的用法嗎?生9:救活,使……活命,使動用法。師:項伯此去並不是反對項羽消滅劉邦,而是為了報答張良當年的救命之恩。從劉邦軍中回來後,項伯對消滅劉邦的態度發生變化了嗎?生9:變了。師:怎麼變得?你讀一下項伯的話。生9:師:「因」是什麼意思?生9:趁著。師:趁著什麼?做什麼?生9:趁著劉邦來謝罪,好好招待他。師:憑什麼?欠他的,還是少他的?(生笑)生9:劉邦立了大功,進攻他是不仁義的。師:不能誅殺有功之臣,為什麼去劉邦軍中之前項伯不這麼說呢?生9:因為他得了劉邦的好處。師:什麼好處?生9:劉邦給他舉杯祝壽,並結為兒女親家。師:是劉邦的傻兒子娶了項伯的俊閨女嗎?(生笑)生9:應該是項伯的傻兒子娶了劉邦的俊閨女。師:項伯得到了人家的好處,自然要為人家說話。項羽接納了項伯的建議嗎?生:接納了。師:真奇怪,項羽正在火頭上,一心要滅了劉邦。項伯的話如何就能使項羽改變了主意呢?生10:因為項伯講的有道理。師:有道理就一定能使一個正在怒頭上的人改變主意嗎?同學們再來看項伯的話,「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你和某位同學代表班級參加競賽,你們得了冠軍,可是一向要強的你沒有考過那位同學。這時,有人來勸你說,你的智商本來就不如別人,要不是他考了第一,你怎麼能戴上冠軍的獎牌呢?他應該多謝謝人家呢!這樣的勸說你會接受嗎?生11:在這句話前面,項伯還有話。師:在哪?你給大家讀一下。生11:「於是項伯師:「具」什麼意思?生11:同「俱」,詳細,詳盡。師:詳細地說,為何省略了?生11:前面說過了,沒必要重複。師:在哪裡?你給大家讀一下。生11: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師:「秋毫」和「近」是什麼意思?生11:「秋毫」就是秋天裡鳥獸剛剛長出的細毛,這裡比喻細小的東西。「近」是接觸、沾染的意思。師:劉邦既然不敢佔有任何財物,在等待項羽的到來,為什麼還要派兵將把守關口呢?生11:為了防止強盜的出沒。師:這裡的「非常」和今天的意思一樣嗎?生:不一樣,這裡的非常是指意外的變故。師:「所以」什麼意思?生11:……的原因。師:「倍德」什麼意思?生11:忘恩負義。「倍」同背,背叛。師:劉邦說的是真心話嗎?生11:不是,是因為打不過項羽,不得已說的軟話。師:劉邦這番話說給誰聽的?生11:說給項羽聽的。師:有根據嗎?生11:「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劉邦請項伯把這番話詳詳細細的帶給項羽聽。師:我們再來思考剛才的問題,項羽聽了項伯的話,為什麼會改變主意呢?生12:劉邦的這番軟話滿足了項羽的自高自大的虛榮心,就像剛才老師所舉的那個例子,如果有同學說:「某某同學說了,他這次考得好只是一個意外,他最清楚自己的成績遠不如你。」你還會生氣嗎?再者,項羽這次興兵伐罪,本來就出師無名,現在正好找一個台階下。師:項羽本來要殺劉邦,秣兵厲馬,殺氣騰騰,一場大戰一觸即發。可是聽了劉邦托項伯傳來的軟話,聽了項伯「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的批評,竟然改變了主意,答應「善遇」劉邦,緊張的臨戰氣氛便開始緩和。「鴻門宴」也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中拉開了序幕。劉邦是一個人來赴宴的嗎?生:不是。師:帶了多少人?生:百餘騎。師:「騎」什麼意思?生13:一人一馬為一「騎」。師:為什麼帶百餘名騎兵?生13:如果遇到危險,可以保護劉邦突圍。師:談得攏,就吃;談不攏,就跑。(生笑)一起讀課文「至鴻門……」生: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於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師:「謝」什麼意思?生14:道歉。師:為何要道歉?生14:「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師:解釋一下?生14:自己沒有料到能先入關破秦,搶了項將軍的風頭。師:「郤」什麼意思?生15:同「隙」,隔閡,嫌怨。師:劉邦說「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是什麼意思?生15:我們本來是親密的戰友,現在您生我的氣,都是小人在挑撥我們的關係。師:「小人」是誰?生15:曹無傷。師:曹無傷向項羽告密,事前告訴過劉邦嗎?生15:怎麼可能呢?師:劉邦怎麼知道的?生15:項伯告的密。師:項羽懷疑過嗎?生15:沒有。師:項羽怎麼說?生15: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師:這不是把曹無傷給出賣了嗎?生15:是。師:項羽為什麼這樣做?生15:他缺乏鬥爭的謀略。師:真的是個原因嗎?項羽真的想不到要保護內應嗎?生15:(思考)……師:誰來幫他回答?生16:項羽瞧不起曹無傷這樣的小人。師:老師同意你的觀點,曹無傷並不是項羽派去劉邦軍中卧底的姦細,而是看見項羽大軍壓境,劉邦危在旦夕,為了保住自家性命,不惜出賣主子,邀功請賞的小人,項羽自然瞧不起他。故事發展到此,劉邦、項羽的矛盾似乎都消除了,而且項羽還請劉邦喝起了酒。兩大軍事集團真的沒有矛盾了嗎?生17:有矛盾,項羽雖然被劉邦的軟話、恭維話給迷惑了,大將軍范增卻很清醒,他一心要殺了劉邦。師: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來?生17: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師:「目」什麼意思?生17:本義是眼睛,這裡用作動詞,以目示意。師:也就是使眼色,范增又是使眼色,又是舉起玉玦,他要告訴項羽什麼?生17:這是他們事前約好的,是在請求項羽下令殺了劉邦。師:項羽答應了嗎?生17:沒有。師:課文怎麼說?生17:項王默然不應。師:是項羽和老師一樣是近視眼,沒看見嗎?(生笑)生17:不是。師:你怎麼知道不是近視眼?生17:「應」是反應的意思,如果沒看到,就談不上反應了。師:項羽為什麼沒有反應?是當初就不想殺劉邦嗎?生17:不是,當初他想要殺劉邦,現在不想殺了。師:為什麼改變主意了?生17:人家劉邦都主動道歉了,抬手不打笑臉人,再說是在自己的大營里,殺了劉邦會讓天下人瞧不起。師:分析的有道理。項羽現在不想殺劉邦了,范增也改變主意了嗎?生17:沒有,他還要殺劉邦。師:他怎麼做的?生17:他讓項莊舞劍,趁機刺殺劉邦。師:有一個成語,說的就是這件事。生17: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師:項莊刺殺成功了嗎?生17:沒有?師:怎麼回事?生17: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擊。師:「翼」什麼意思?生17:本義是鳥的翅膀,這裡作狀語,修飾動詞「蔽」,像鳥兒張開翅膀一樣。師:「蔽」什麼意思?生17:保護。師:項伯為什麼要保護劉邦?生17:他得了人家的好處。師:這一段老師還有一個問題,鴻門宴上幾個人的座位的尊卑順序是怎樣的?你從座位中能看出什麼?生17:「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項王、項伯是首席,范增是第二位,再次是劉邦,張良則為侍坐。師:講得很準確,你是怎麼知道的?生17:課前我查過資料。師: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學習除了要學會思考,還要學會藉助他人的研究成果。從座位的順序,你能看出什麼?生17:項羽君臣很傲慢。師:項羽傲慢可以理解,范增作為臣子卻坐在劉邦的上首就有點不合禮儀了,他為什麼要這樣做?生17:想羞辱劉邦君臣,激怒他們,好找借口殺了劉邦。師:劉邦對位次提出抗議了嗎?生17:沒有吧?書上沒有寫。師:結合前面的文字,推測一下。提示一下,劉邦當時是南路軍統帥,項羽是北路軍統帥。生17:劉邦作為地位相同的一軍統帥,能委曲求全到項羽軍中登門謝罪,自然不會在意這細小的禮節。即使心裡在意,他也不會提出來,自找麻煩。師:鴻門宴上殺機重重,殺氣騰騰,劉邦君臣就甘心坐以待斃嗎?生18:張良讓樊噲進帳救劉邦。師:項羽的士兵讓他進去嗎?生18:當然不讓。師:課文怎麼說?生18: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師:「內」什麼意思?生18:同「納」,接納,讓他進來。師:樊噲進去了嗎?生18:進去了。師:怎麼進去的。生18: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師:用一個字概括一下樊噲是如何進帳的?生18:闖。師:「闖」可以看出什麼?生18:樊噲救主心切。師:還能看出什麼?生18:他很神勇。師:樊噲進帳後的神態是怎樣的?讀一下。生18:瞋目視項王,頭髮上指,目眥盡裂。師:這句神態描寫可以看出樊噲當時怎樣的心情?生18:很是憤怒?師:他為什麼憤怒?生18:劉邦「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項羽「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師:劉邦「勞苦功高」指什麼?生18: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師:這句話本來是誰說的。生18:劉邦。師:項羽聽過嗎?生18:項伯曾轉述過。師:樊噲為什麼還要說?真的是在指責、抱怨項羽嗎?生18:不是,表面上是指責、抱怨,實際是在恭維項羽。樊噲的意思是說,您才是真正的霸主,我們都對您是誠惶誠恐,恭恭敬敬,您怎麼能不體恤我們呢?師:項羽有辯解嗎?生18:沒有。師:課文怎麼說?生18:項王未有以應,曰:「坐。」師:項羽為何不辯解?生18:一方面樊噲的話又一次滿足了他的虛榮心,另一方面他要殺劉邦的理由的確拿不到桌面上來。師:樊噲闖帳是無禮之舉,項羽為何藉此假裝大怒,殺了劉邦君臣呢?生18:他在劉邦進營道歉的時候就放棄了殺劉邦的念頭,項羽是英雄,即使要殺劉邦,也是在戰場上,他不屑於這種下三流的手段。師:項羽不殺劉邦,換句話說,劉邦基本上是安全的。劉邦也這樣認為嗎?生19:劉邦不這樣認為,他希望早一些離開這危險的地方。師:劉邦是怎麼做的?生19:他借口上廁所,跑了出來。師:劉邦擔心項羽怪罪嗎?生19:擔心。師:課文上怎麼說的,你讀一下。生19:沛公曰:「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師:「為之奈何」什麼意思?生19:這可怎麼辦呢?師:樊噲和張良怎麼說?讀一下。生19:樊噲曰:「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師:解釋一下。生19:樊噲說:「做大事情就不必顧慮細枝末節,講大禮也不必講究小的禮讓。現在人家就像刀和砧板,我們是(任人宰割的)魚肉,何必告辭呢?」師:張良怎麼說?生19:良問曰:「大王來何操?」師:這是什麼句式?生19:賓語前置。師:解釋一下。生19:張良問道:「大王來的時候帶了些什麼(禮物)?」師:劉邦帶了嗎?生19:帶了。師:帶了為什麼沒有送呢?生19:沒有機會送,范增一直在置劉邦於死地,氣氛很緊張,不適合送禮物。師:現在為何要送呢?生19:他不辭而別,是失禮的行為,劉邦希望通過進獻禮物來討好項羽,讓他別生氣。師:既要不辭而別,又要進獻禮物,這兩件事有矛盾呀?劉邦怎麼解決的?生19:他讓張良幫他敬獻禮物,自己帶樊噲等四人先走。師:是走嗎?課文怎麼說?生19:沛公則置車騎,脫身獨騎,與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四人持劍盾步走,從酈山下,道芷陽間行。師:「脫身獨騎」的「騎」什麼意思?生19:騎馬跑。師:「持劍盾步走」的「走」和今天的意思一樣嗎?生19:不一樣,古時候的「走」是跑的意思。師:劉邦為什麼要一個人騎馬跑,而不讓樊噲他們也都騎馬跑呢?那樣不是更快一些嗎?生19:他怕動靜太大,被項羽的人的察覺。師:因此他是沿著來時的大路回去,還是……生19:走小道。師:課文上哪個詞是這個意思?生19:間行。師:劉邦成功的脫離的險境,當項羽知道劉邦不辭而別時,他生氣了嗎?生20:沒有。師:你怎麼知道的?生20:項羽接受了禮物。師:項羽為何會不生氣呢?生20:一是因為項羽不想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二是因為張良說劉邦是喝多了,不能來告辭,沒必要跟一個醉酒的人計較禮數。師:范增有何反應?讀一下。生20:亞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師:范增為何把禮物放到地上,看也不看,就一劍擊碎了?生20:他的計劃失敗了,這禮物在他看來是對自己的嘲諷。師:范增還說髒話了?生20:豎子不足與謀。師:「豎子」是什麼意思?生20:小子。師:這不是罵人的話呀?在前面加上修飾語。生20:糊塗的臭小子。師:為何要罵項羽糊塗?生20:宴會前范增曾勸項羽殺了劉邦,宴會上范增也曾作了周密的部署,卻由於項羽沒有下命令而最終錯過了良機。師:錯過良機,結果會怎麼樣?生20:吾屬今為之虜矣!師:解釋一下。生20:從今天起,我們這些人都要成為劉邦的俘虜了。師:楚漢戰爭的結局也證明了范增的預言,項羽兵敗於垓下,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於烏江邊上。因此,許多人認為項羽是因為在鴻門宴上放走了劉邦而失去的天下,你同意這個觀點嗎?生21:項羽的確不應該放走劉邦,作為軍隊最高統帥最忌朝令夕改,殺劉邦是既定方針,怎麼可以因為聽了兩句恭維的話,就改變了主意呢?生22:我也認為不應該放走劉邦,這不等於放虎歸山嗎?生23:對待敵人不能有婦人之仁,當斷不斷,必留後患。生24:劉邦的命運本來掌握在項羽手中,現在讓他溜了,就如同魚兒進了大海,再要抓他就沒那麼容易了。生25:項羽如果殺了劉邦,劉邦的軍隊就會群龍無首,不戰自潰,歷史就得重寫了,可惜項羽錯過了良機。師:我提醒一下,我們探討的中心是項羽放走了劉邦和失去的天下的關係。二者有必然關係嗎?你再思考一下。生26:項羽放走劉邦,兩人的軍事實力並沒有發生變化,在很長一段時期,他的軍事力量都強於劉邦,不能說是因為在鴻門宴上放走了劉邦而失去的天下。師:有人說鴻門宴預兆著劉項兩方未來的成敗,你同意這觀點嗎?生26:同意。師:為什麼?生26:性格決定命運。師:能說說兩人的性格有何不同嗎?老師給你一點提示,研究一個人的性格,要從他對他人的態度去分析。我們先來看項羽和劉邦對待對手的態度,從中能看出他們各自怎樣的性格?生26:項羽對待劉邦很傲慢,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輕易就把他給放了,由此可以看出他自高自大,毫無遠慮;劉邦對項羽不惜降低身份,百般逢迎,以掩蓋自己的政治野心,由此可以看出他深謀遠慮,忍辱負重。師:項羽和劉邦對自己部下的態度如何呢?從中能看出他們各自怎樣的性格?生26:項羽不採納范增的計謀,放虎歸山,養虎為患,由此可以看出他剛愎自用,意氣用事;劉邦採納張良和樊噲的建議,成功的躲過了一劫,由此可以看出可以看出他能知人善任,從諫如流。師:項羽和劉邦對待內奸的態度如何呢?從中能看出他們各自怎樣的性格?生26:項羽對相伯的內奸行為視而不見,由此可以看出他治軍無法,任人唯親;劉邦從鴻門宴回去後,就立即誅殺了曹無傷,由此可以看出他治軍嚴謹,有奸必除。師:項羽和劉邦對待內應的態度如何呢?從中能看出他們各自怎樣的性格?生26:項羽瞧不起曹無傷這樣的小人,他把實情告訴了劉邦,由此可以看出他胸無城府;劉邦百般拉攏相伯,又是祝壽,又是結為親家,由此可以看出他善於爭取團結一切有助自己的力量。師:項羽自高自大、毫無遠慮、剛愎自用、意氣用事、治軍無法、任人唯親、胸無城府;劉邦深謀遠慮、忍辱負重、知人善任、從諫如流、治軍嚴謹、有奸必除、善於爭取團結一切有助自己的力量。通過比較鴻門宴上兩人所表現出來的性格,我們不難看出楚漢戰爭的結局,的確是性格決定命運。我們剛才所分析的項羽沒有一點優點,而劉邦則都是優點。老師有一個疑問,為何古往今來有許多人崇拜項羽,卻瞧不起劉邦呢?生27:那是因為人們同情失敗者,同時嫉妒成功者。師:是這樣嗎?人的性格是複雜的,有優點,也會有缺點,反之亦然。從這一篇課文還可以看出兩人怎樣的性格?生28:項羽沒有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固然表現出他自高自大,毫無遠慮,同時也可以看出他做事光明磊落,不屑使用卑鄙手腕,項羽是真豪傑,真英雄!生29:劉邦為了拉攏相伯,不惜犧牲兒女的幸福,可見他冷酷自私。生30:當張良建議劉邦找相伯代為傳話時,劉邦竟然問他怎麼和相伯有關係,可見劉邦小人之心,猜忌多疑。生31:劉邦本來自己要逃跑,卻問手下該怎麼辦,讓樊噲說出那麼一番道理來掩飾自己的怯懦,可見他為人狡詐。生32:劉邦為讓張良留下幫他進獻禮物,對張良的稱呼,也從先前的「君」忽而變為現在的「公」了!可見他的為人虛偽!師:項羽是失敗的英雄,劉邦是成功的小人,這在《項羽本紀》還有多處體現,課後請同學們自讀課前我們發的材料,為兩人各寫一段評語。最後,讓我們一起讀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生當人作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下課!2007-10-3整理同時,為了更好的討論這節課,還希望吳老師提供:1、在備課時,你所確定的本課時「教學設想」(即「想做什麼」)2、學生的基本情況,以及課前的準備情況(即「為什麼這樣做是必要的」)3、課後,學生,聽課老師的反應《鴻門宴》教學簡案五、教學設想《鴻門宴》長期以來都是語文課本的保留篇目,這篇課文研究重點多集中在項羽、劉邦兩個人物的性格分析上。然而人物性格的分析既不能超越課文,放到整個《項羽本紀》中去分析,也不能簡單的貼標籤。既是《鴻門宴》這一部分的教學,我們就要從這一部分文字中去分析項羽、劉邦兩個人的性格。性格是一個人對待周圍的人的態度,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從項羽、劉邦二人對待對手、部下、內奸、內應的態度去分析,同時要提醒同學人物的性格是複雜的,要注意從散落的細節中去進一步挖掘人物的性格。六、學生情況高一(9)班是我校的快班,學生的基礎在同齡人中屬於中等偏上水平。通過入校以來近一個月的引導,學生基本上養成了自主預習的習慣,藉助資料和課下注釋,學生大多能讀懂課文的意思。七、教學目的4、積累文中重點字詞、句式。5、結合故事情節分析項羽、劉邦的性格特徵。6、探究「鴻門宴」在楚漢戰爭中的意義。八、教學步驟5、了解司馬遷和《史記》6、梳理故事情節,穿插字詞、句式教學7、探究「鴻門宴」在楚漢戰爭中的意義8、分析項羽、劉邦的性格特徵奧巴馬開學演講:不管你將來想要做什麼,你都需要相應的教育!嗨,大家好!你們今天過得怎麼樣?我現在和弗吉尼亞州阿林頓郡韋克菲爾德高中的學生們在一起,全國各地也有從幼兒園到高三的眾多學生們通過電視關注這裡,我很高興你們能共同分享這一時刻。我知道,對你們中的許多人來說,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你們中的有一些剛剛進入幼兒園或升上初高中,對你們來說,這是在新學校的第一天,因此,假如你們感到有些緊張,那也是很正常的。我想也會有許多畢業班的學生們正自信滿滿地準備最後一年的衝刺。不過,我想無論你有多大、在讀哪個年級,許多人都打心底里希望現在還在放暑假,以及今天不用那麼早起床。我可以理解這份心情。小時候,我們家在印度尼西亞住過幾年,而我媽媽沒錢送我去其他美國孩子們上學的地方去讀書,因此她決定自己給我上課——時間是每周一到周五的凌晨4點半。顯然,我不怎麼喜歡那麼早就爬起來,很多時候,我就這麼在廚房的桌子前睡著了。每當我埋怨的時候,我媽總會用同一副表情看著我說:「小鬼,你以為教你我就很輕鬆?」所以,我可以理解你們中的許多人對於開學還需要時間來調整和適應,但今天我站在這裡,是為了和你們談一些重要的事情。我要和你們談一談你們每個人的教育,以及在新的學年裡,你們應當做些什麼。我做過許多關於教育的講話,也常常用到「責任」這個詞。我談到過教師們有責任激勵和啟迪你們,督促你們學習。我談到過家長們有責任看管你們認真學習、完成作業,不要成天只會看電視或打遊戲機。我也很多次談到過政府有責任設定高標準嚴要求、協助老師和校長們的工作,改變在有些學校里學生得不到應有的學習機會的現狀。但哪怕這一切都達到最好,哪怕我們有最盡職的教師、最好的家長和最優秀的學校,假如你們不去履行自己的責任的話,那麼這一切努力都會白費。——除非你每天準時去上學,除非你認真地聽老師講課,除非你把父母、長輩和其他大人們說的話放在心上,除非你肯付出成功所必需的努力,否則這一切都會失去意義。而這就是我今天講話的主題:對於自己的教育,你們中每一個人的責任。首先,我想談談你們對於自己有什麼責任。你們中的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擅長的東西,每一個人都是有用之材,而發現自己的才能是什麼,就是你們要對自己擔起的責任。教育給你們提供了發現自己才能的機會。或許你能寫出優美的文字——甚至有一天能讓那些文字出現在書籍和報刊上——但假如不在英語課上經常練習寫作,你不會發現自己有這樣的天賦;或許你能成為一個發明家、創造家——甚至設計出像今天的iPhone一樣流行的產品;或研製出新的藥物與疫苗——但假如不在自然科學課程上做上幾次實驗,你不會知道自己有這樣的天賦;或許你能成為一名議員或最高法院法官,但假如你不去加入什麼學生會或參加幾次辯論賽,你也不會發現自己的才能。而且,我可以向你保證,不管你將來想要做什麼,你都需要相應的教育。——你想當名醫生、當名教師或當名警官?你想成為護士、成為建築設計師、律師或軍人?無論你選擇哪一種職業,良好的教育都必不可少,這世上不存在不把書念完就能拿到好工作的美夢,任何工作,都需要你的汗水、訓練與學習。不僅僅對於你們個人的未來有重要意義,你們的教育如何也會對這個國家、乃至世界的未來產生重要影響。今天你們在學校中學習的內容,將會決定我們整個國家在未來迎接重大挑戰時的表現。你們需要在數理科學課程上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去治療癌症、艾滋那樣的疾病,解決我們面臨的能源問題與環境問題;你們需要在歷史社科課程上培養出的觀察力與判斷力,來減輕和消除無家可歸與貧困、犯罪問題和各種歧視,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加公平和自由;你們需要在各類課程中逐漸累積和發展出來的創新意識和思維,去創業和建立新的公司與企業,來製造就業機會和推動經濟的增長。我們需要你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培養和發展自己的天賦、技能和才智,來解決我們所面對的最困難的問題。假如你不這麼做——假如你放棄學習——那麼你不僅是放棄了自己,也是放棄了你的國家。當然,我明白,讀好書並不總是件容易的事。我知道你們中的許多人在生活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很難把精力集中在專心讀書之上。我知道你們的感受。我父親在我兩歲時就離開了家庭,是母親一人將我們拉扯大,有時她付不起帳單,有時我們得不到其他孩子們都有的東西,有時我會想,假如父親在該多好,有時我會感到孤獨無助,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因此我並不總是能專心學習,我做過許多自己覺得丟臉的事情,也惹出過許多不該惹的麻煩,我的生活岌岌可危,隨時可能急轉直下。但我很幸運。我在許多事上都得到了重來的機會,我得到了去大學讀法學院、實現自己夢想的機會。我的妻子——現在得叫她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了——也有著相似的人生故事,她的父母都沒讀過大學,也沒有什麼財產,但他們和她都辛勤工作,好讓她有機會去這個國家最優秀的學校讀書。你們中有些人可能沒有這些有利條件,或許你的生活中沒有能為你提供幫助和支持的長輩,或許你的某個家長沒有工作、經濟拮据,或許你住的社區不那麼安全,或許你認識一些會對你產生不良影響的朋友等等。但歸根結底,你的生活狀況——你的長相、出身、經濟條件、家庭氛圍——都不是疏忽學業和態度惡劣的借口,這些不是你去跟老師頂嘴、逃課或是輟學的借口,這些不是你不好好讀書的借口。你的未來,並不取決於你現在的生活有多好或多壞。沒有人為你編排好你的命運,在美國,你的命運由你自己書寫,你的未來由你自己掌握。而在這片土地上的每個地方,千千萬萬和你一樣的年輕人正是這樣在書寫著自己的命運。例如德克薩斯州羅馬市的賈斯敏·佩雷茲。剛進學校時,她根本不會說英語,她住的地方几乎沒人上過大學,她的父母也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但她努力學習,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靠獎學金進入了布朗大學,如今正在攻讀公共衛生專業的博士學位。我還想起了加利福尼亞州洛斯拉圖斯市的安多尼·舒爾茲,他從三歲起就開始與腦癌病魔做鬥爭,他熬過了一次次治療與手術——其中一次影響了他的記憶,因此他得花出比常人多幾百個小時的時間來完成學業,但他從不曾落下自己的功課。這個秋天,他要開始在大學讀書了。又比如在我的家鄉,伊利諾斯州芝加哥市,身為孤兒的香特爾·史蒂夫換過多次收養家庭,從小在治安很差的地區長大,但她努力爭取到了在當地保健站工作的機會、發起了一個讓青少年遠離犯罪團伙的項目,很快,她也將以優異的成績從中學畢業,去大學深造。賈斯敏、安多尼和香特爾與你們並沒有什麼不同。和你們一樣,他們也在生活中遭遇各種各樣的困難與問題,但他們拒絕放棄,他們選擇為自己的教育擔起責任、給自己定下奮鬥的目標。我希望你們中的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這些。因此,在今天,我號召你們每一個人都為自己的教育定下一個目標——並在之後,盡自己的一切努力去實現它。你的目標可以很簡單,像是完成作業、認真聽講或每天閱讀——或許你打算參加一些課外活動,或在社區做些志願工作;或許你決定為那些因為長相或出身等等原因而受嘲弄或欺負的孩子做主、維護他們的權益,因為你和我一樣,認為每個孩子都應該能有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或許你認為該學著更好的照顧自己,來為將來的學習做準備……當然,除此之外,我希望你們都多多洗手、感到身體不舒服的時候要多在家休息,免得大家在秋冬感冒高發季節都得流感。不管你決定做什麼,我都希望你能堅持到底,希望你能真的下定決心。我知道有些時候,電視上播放的節目會讓你產生這樣那樣的錯覺,似乎你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就能腰纏萬貫、功成名就——你會認為只要會唱Rap、會打籃球或參加個什麼真人秀節目就能坐享其成,但現實是,你幾乎沒有可能走上其中任何一條道路。因為,成功是件難事。你不可能對要讀的每門課程都興趣盎然,你不可能和每名帶課教師都相處順利,你也不可能每次都遇上看起來和現實生活有關的作業。而且,並不是每件事,你都能在頭一次嘗試時獲得成功。但那沒有關係。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最最成功的人們往往也經歷過最多的失敗。J.K.羅琳的第一本《哈利·波特》被出版商拒絕了十二次才最終出版;邁克爾·喬丹上高中時被學校的籃球隊刷了下來,在他的職業生涯里,他輸了幾百場比賽、投失過幾千次射籃,知道他是怎麼說的嗎?「我一生不停地失敗、失敗再失敗,這就是我現在成功的原因。」他們的成功,源於他們明白人不能讓失敗左右自己——而是要從中吸取經驗。從失敗中,你可以明白下一次自己可以做出怎樣的改變;假如你惹了什麼麻煩,那並不說明你就是個搗蛋鬼,而是在提醒你,在將來要對自己有更嚴格的要求;假如你考了個低分,那並不說明你就比別人笨,而是在告訴你,自己得在學習上花更多的時間。沒有哪一個人一生出來就擅長做什麼事情的,只有努力才能培養出技能。任何人都不是在第一次接觸一項體育運動時就成為校隊的代表,任何人都不是在第一次唱一首歌時就找准每一個音,一切都需要熟能生巧。對於學業也是一樣,你或許要反覆運算才能解出一道數學題的正確答案,你或許需要讀一段文字好幾遍才能理解它的意思,你或許得把論文改上好幾次才能符合提交的標準。這都是很正常的。不要害怕提問。不要不敢向他人求助。——我每天都在這麼做。求助並不是軟弱的表現,恰恰相反,它說明你有勇氣承認自己的不足、並願意去學習新的知識。所以,有不懂時,就向大人們求助吧——找個你信得過的對象,例如父母、長輩、老師、教練或輔導員——讓他們幫助你向目標前進。你要記住,哪怕你表現不好、哪怕你失去信心、哪怕你覺得身邊的人都已經放棄了你——永遠不要自己放棄自己。因為當你放棄自己的時候,你也放棄了自己的國家。美國不是一個人們遭遇困難就輕易放棄的國度,在這個國家,人們堅持到底、人們加倍努力,為了他們所熱愛的國度,每一個人都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不會給自己留任何餘地。250年前,有一群和你們一樣的學生,他們之後奮起努力、用一場革命最終造就了這個國家;75年前,有一群和你們一樣的學生,他們之後戰勝了大蕭條、贏得了二戰;就在20年前,和你們一樣的學生們,他們後來創立了Google、Twitter和Facebook,改變了我們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方式。因此,今天我想要問你們,你們會做出什麼樣的貢獻?你們將解決什麼樣的難題?你們能發現什麼樣的事物?二十、五十或百年之後,假如那時的美國總統也來做一次開學演講的話,他會怎樣描述你們對這個國家所做的一切?你們的家長、你們的老師和我,每一個人都在盡最大的努力,確保你們都能得到應有的教育來回答這些問題。例如我正在努力為你們提供更安全的教室、更多的書籍、更先進的設施與計算機。但你們也要擔起自己的責任。因此我要求你們在今年能夠認真起來,我要求你們盡心地去做自己著手的每一件事,我要求你們每一個人都有所成就。請不要讓我們失望——不要讓你的家人、你的國家和你自己失望。你們要成為我們驕傲,我知道,你們一定可以做到。謝謝大家,上帝保佑你們。
推薦閱讀:
※大咖的最優演講方案,根據筆記或大綱進行演講,想忘詞都難!
※智狼邦演講口才 | 因為極度熱愛與專註,所以智狼邦演說拔尖、標新立異!
※跟著女王學英語,聽說讀寫全搞定之二
※零基礎演講07|從三個方面塑造你的演講風格
※怎樣評價張雪峰在《演說家》中的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