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應知的禮節和入寺須知
佛教制定了許多繁冗複雜的禮節儀範。據佛教戒律上說,佛教禮節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這固然是誇大之詞,但從目前寺院現狀和僧人遵行的情況看來,佛教禮節的確是不少的。
僧人從每天聞鍾起床到上殿過堂、參禪念佛、行住坐卧,隨時都在注意保持 自己應有的威儀,這是一般俗人所做不到的。
敬師拜佛札式
佛教徒拜見長老高僧,禮敬諸佛菩薩,在不同的場合,為表示自己尊敬與虔誠的程度,有各種不同的行禮方式。這裡包括了從簡單的合掌到複雜的行十方禮。
合掌 以兩掌相合,十指相併,平胸端直,以表恭敬之態。若指掌不合,乃是心慢禮散所致,必須糾正。念佛、繞佛、唱贊、念咒時,均應合掌。
問訊 以兩手相屈,彎腰至膝,操手下去,合掌上來,兩手拱舉齊眉叫做問訊。《地持論》說:「當安慰舒額,先語平視,和色正念,在前問訊。」
長跪 以兩膝著地,先下右膝為禮。《神足無極經》說:「月天子即從座起,更整衣服,前下右膝,叉手長跪。」尼女體弱,佛叫長跪。 』
禮拜 即是五體投地,《長阿含經》說:「二肘、二膝、頭頂,謂之五體。」禮拜時,必須並足(前距八寸,後跟距二寸)正身,合掌俯首,手牽袈裟,先以右膝著地,次下左膝,以二肘著地,舒二掌,過額承空以示接足之敬,以頭在地良久,方成一拜。
頂禮三拜 即禮拜三次,表示尊敬。俗家兩拜,是法於陰陽;佛家三拜,以表三業歸敬。《智度論》說:內式禮拜,大約身口二業;佛法以心為本,以身口為末,故以三拜為禮數。
禮拜還有兩種禁忌:一是拜僧,若這位僧人正在禮佛、說法、誦經、寫經、飲食、漱口、剃頭、裸身、大小便時不得禮拜。二是拜佛,若在大殿拜佛,不能見蒲團就用。因中間所設的蒲團,有的備上香之用,有的為主法者專用。一般人拜佛,可用靠邊的蒲團,或不用蒲團就地而拜,這樣更能表示對佛的恭敬。
行十方禮 多在普佛、蒙山施食等法事中行之,是將問訊和禮拜相結合,形成一組連續的動作,向各個方位行禮的方法。
展具禮拜 禮拜前先敷展卧具於地,全展開的稱為「大具」。展開一半的稱為「半具」,展開回摺的稱為「田字具」。展成四招的稱為「四摺具」,不展開的稱為「一字具」,又叫隨具。其中展大具是最隆重、最虔誠的禮節,展半具為大和尚禮佛所專用。
拈香禮拜 拈香的方法是:在香案前把香點燃後,用兩手的中指和食指夾著香桿,大拇指頂著香的尾部,執於胸前。再舉香齊眉,放回胸前。先插右面,默念「誓斷一切惡」;再插左面,默念「誓修一切善」;後插中間,默念「誓度一切眾生」。插完後,合掌再默念:「願此香花雲,直達三寶所,懇求大慈悲,施與眾生樂。」若是燃檀香,即先用左手拈起一瓣,雙手拇指和食指拿著香的兩頭,其餘手指張開伸直,高舉齊眉,右手將檀香放進香爐。再用右手拈起第二瓣,如此交替,拈香三瓣。其觀想默念與上長香相同。
入寺須知
佛教團體,最重紀律,受了戒的人,習過威儀,自然動作合禮。普通學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譏笑, 特寫出幾條通常規矩來,作個參考。
1、入寺——入寺門後,不宜中央直行,進退具當順著個人的左臂迤邊行走,入殿門裡,帽及手杖須自提攜,或寄放他室為佳,萬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2、拜佛——大殿中央的拜墊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禮拜,宜向兩旁的墊凳,分男左女右去拜用,凡有人禮拜時,不可在他的頭前行走。
3、閱經——寺中若有公開閱覽的經典,自可隨便座看,須先凈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著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經上。
4、拜僧——見面稱法師,或稱大和尚,向他頂禮時,假若他說一禮,不必再繼續強拜,凡人禮佛、坐禪、誦經、飲食、睡眠、經行、入廁的時候,俱不可向他禮拜。
5、法器——寺中鐘鼓魚磬,不可擅敲,錫杖衣缽等物,不可戲動。
6、聽經——隨眾禮拜入座,如己後到,法師已經升座,須向佛頂禮畢,向後倒退一步,再向法師頂禮,入座以後,不向熟人打招乎,不得坐起不定、咳嗽談話,如不能聽畢,但法師行一合十,肅靜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如何正確認識佛教
一、佛教的起源
佛教創立於2500多年前的古印度。教主釋迦牟尼佛出家前是迦毗羅衛國的王子。釋迦牟尼放棄了世間的五欲,為尋求宇宙人生的真諦出家修行,並於菩提樹下覺悟真理而成為眾人所尊敬的佛。釋迦牟尼佛有很多弟子,其中象舍利弗、目犍連等經常跟隨在佛身邊的出家弟子就有1250人。另外,還有很多出家、在家的弟子們遍布在恆河兩岸。佛和佛弟子們視一切眾生如同自己的父母,用慈悲和智慧幫助了許許多多生活在苦難中的人們,帶給他們無比的溫暖和無限的光明。
二、佛教的傳播
公元67年漢明帝派人從印度請來佛像、經典及高僧二人,並於洛陽興建了中土第一個寺院——白馬寺。在古代,因為交通不便,西行取經必經九死一生。由於翻譯、印刷不發達,取來的佛經往往不能普遍流通。因此,學習佛經需要有相當的福報。譯經工作大多由皇帝護持,第一個有福報看到漢譯經典的人往往是當時的皇帝。經過歷代高僧大德的艱辛努力和無數佛弟子的默默付出,飽含著佛陀無量悲智的佛教種子不僅在中華大地開花、結果,更承載著中國人民的友好和善良,播撒向日本、韓國、朝鮮、菲律賓、新加坡等世界各國。佛教成為了世界性的、普及型的、平民化的宗教,真正融入了人們的生活。
三、佛教的文化
佛教文化包括佛教哲理、佛教文學、佛教音樂、佛教詩歌、佛教建築、佛教雕塑,以及寺院里的莊嚴器具、壇場布置、佛事儀軌、叢林規制等等。佛教是中國化的宗教,佛教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深遠,與中國人的民族特徵息息相關。可惜的是,很多同學對西洋文化的了解遠遠超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對基督教文化的了解遠遠超過對佛教文化的了解。希望大家對佛教文化有更加清楚的了解,對自己的文化根源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四、佛教的信仰
信仰是宗教本質的部分、核心的內容,相當於我們常講的「思想」、「精神」。信仰與迷信不同,不僅一般老百姓不知道,文化層次高的人也不容易了解。佛教的信仰指的是堅信佛陀具有圓滿的慈悲和智慧;堅信僧團能夠住持佛陀的教法,作為我們修行的指導和依靠;堅信我們的生命有著無限的希望,只要鍥而不捨地努力實踐佛法的真理,一定能夠幫助自己同時也幫助別人完善生命。對佛、法、僧的信仰是佛教的核心部分。從信仰推及到生命的形態、身心之間的關係、三世的關聯、人與人的相處等等,就成為佛教的哲理部份,並進一步演化出文學、音樂、詩歌、建築、雕塑等種種文化現象。在這一系列佛教文化的深層,蘊涵著信仰的力量。
佛教是世界五大宗教之一,佛教信仰對全球的穩定和和諧起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在亞洲,佛教信仰已經成為人們信仰的主體。據統計,整個亞洲有一半以上的人信仰觀世音菩薩。我國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伴隨著物質文明的迅猛發展,人們對心靈的充實更加渴求,佛教的信仰必將更加普遍,佛教必將幫助更多的人們走出生活的誤區、樹立健康的生活態度,走出人生的失敗、邁向人生真正的成功,走出生命的迷茫、找到正確的生命方向。
大家都是社會上最優秀的中青年,很有佛緣,很有善根,好好珍惜現有的因緣,積極創造將來的因緣,一定能夠擁有福慧圓滿的人生。
佛教的禮節
佛教有哪些禮呢?這必須先談到佛教的內容。佛教的內容,便是佛、法、僧三寶。因此,佛教主要的禮節,便是佛、法、僧三寶。因此,佛教主要的禮,也就是在於:佛教徒面對佛、法、僧三形容詞時,要如何的應對。
1、對佛應有的禮節
先談到佛教對佛應該有的禮節。
佛是指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以及由他所說出、記載在經典中的十方諸佛。譬如:當來下生彌勒尊佛、藥師琉璃光佛、阿彌陀佛……等等。
以釋迦牟尼佛來說,他是佛教的創立者,我們今天所以能聽聞佛法,受到佛教的滋潤,必須先感謝他。對於十方諸佛來說,我們是人格的圓者——同時,他們對於我們,以及一切眾生,都有一顆無比慈悲的心,對於十方諸佛,我們給予一分的恭敬,也是身為佛教徒應有的禮貌。
如此,對於佛——當我們見到佛陀時,應該有怎樣的禮節呢?在釋迦牟尼佛誕生的印茺,是要行五體投地的大禮,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頂禮」。頂禮就是以頭面向地禮佛足;這是一種最恭敬的儀式。因為,人所最高貴的,乃是頭頂,而人最卑下的,則是雙足。以最高貴的頭部頂禮在佛足前,自然,是表示了內心無比的恭敬。
佛陀在世時,佛教徒見了佛陀,除了五體投地的頂禮之外,還有在頂禮之後,繞佛地儀式。這應該是表示信徒對佛陀的仰慕了。
如今,佛陀的化身早已入滅,現在,我們所能夠見到的,只是佛陀的塑像或紙像,但是佛教徒地佛陀的敬仰,並沒有因而稍減。佛教徒見了佛像,如果是在寺院、或者文件夾地方,仍然行五體投地的頂禮,把佛像當作佛陀的金身。
站在信徒自身來說,有一份恭敬,便有一份功德;同時,頂禮也是折伏我慢的一種方便,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佛教徒在見了佛像,不論是在寺院里、或在個人家庭里,都以行五體投的頂禮為正式的禮節;就算不頂禮起碼也要行個問訊禮。這就像我們在路上,遇到了長輩了,總是要趨前打個招呼、行個鞠躬,或者,點個頭,是一樣的道理。如果視若無睹,我行我素而過,就會給人一種貢高我慢,沒有教養的感覺。相信誰都不願意給人這種不良的印象吧?
2、 對法應有的禮節
法指佛法。佛法是無形的,它的存在必須依附有形的東西,比方:語言、文字、書籍、藝術等等。所以,表達了佛法,記載了佛未能的語言、書籍等佛教都必須加以禮敬。
為什麼要禮敬於佛法呢?不僅因為它是佛所說,還因為法是佛的老師。〈〈大方便佛報恩經〉〉卷六說:「佛以法為師,佛從法生;法是佛母,佛依未能而住。」(見大正藏第三冊一五七頁)可見法的尊貴並不下於佛。佛依法才得以解脫生死,乃於成佛,我們了將如此;佛是我們的老師,法也是我們的老師。所以,法與佛並稱,叫做「佛法」。金剛經也說:「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見大正藏第八冊七五O頁上)哪此,我們怎能不尊敬於法呢?
那麼,要如何尊敬呢?以經書來說,必須妥為保管,不得亂放、亂丟;有佛菩薩像或經文的字紙也一樣。
遇到有法師、居士講演佛法,都應該專心聽講,以表示對法的尊敬。
目前,印刷與傳播發達,要看到佛教經書、聽聞到佛法,顯得很容易;得到的太容易了,往往也就不知愛惜。在古代,沒有印刷品的時候,要看到佛經,就不是那麼容易了。因此,對佛經也就恭敬異常,不但要用雙手捧著,還要以頭頂頂著,以示佛經的高貴和得來不易。看的時候,更要搭衣端坐,恭恭敬敬,心無二念的看。
當然,我們今天對佛經,不一定要像古人那樣,但起碼的尊敬,總是要有的。
3、 對僧應有的禮蕞
(1)尊敬僧的意義
僧在通指佛教所有的出家人,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戒叉摩那尼等,不論男女老少,都在僧的範圍內。在家佛教徒通常稱呼出家人為「師父」或「法師」,出家人的身份於在家佛教徒的心目中,是介於教師與父母之間。那麼,在家中佛教徒對「法師」、「師父」,應該有怎樣的禮節呢?由於僧與法、佛並列為三寶,僧的地位與法和佛一樣。佛陀曾說,不要把他看作跟別人不同,「我亦僧數」——佛陀也是僧的一部分。因此,對僧的禮節,有些地方,跟對佛的禮節一樣,比方:佛教徒見了佛要頂禮,見了出家眾,同樣也要頂禮。當然,有些佛教徒,心中可能會不以為然。佛陀是教主,是德行圓滿者,佛弟子頂禮他是理所當然;但,出家眾修學程度不一,如何能跟佛陀比,何以也要在家佛教徒向出家眾頂禮呢?
的確,僧人中,要分別真情為,有菩薩僧、聲聞僧、凡夫僧、福田僧的不同。在人們的觀念里,菩薩僧與聲聞僧,實在是值得尊敬頂禮;至於普通的凡夫僧,跟一般人並沒有兩樣,只不過是出了出家相而已,如何也跟聖賢僧,乃至佛陀同受信徒的禮遇呢?當然,這是有它的道理的。我們來看一段經文——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說:「善男子,世出世間有三種僧:一、菩薩僧;二、聲聞僧;三、凡夫僧——文殊師利及彌勒等,是菩薩僧:如舍利弗、目犍連等,是聲聞僧——若有成就別解脫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見,能廣為他演說,開示聖道法利樂眾生,名凡夫僧,雖款能得無漏戒定及慧解脫,而供養者敬無量福——如是三種名真福田僧。
「復有一類名福田僧,於佛舍利及佛形象,並諸法僧聖所制戒深生敬信。自無邪見,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讚歎一乘;深信因果,常發善願,隨其過犯,悔除業障。當知是人信三寶力,勝諸外道百千萬倍,亦勝四種輪聖王,何況余類一切眾生,如爵金華,雖然萎悴,猶勝一切諸雜類華,正見比丘亦復如是,勝餘眾生百千萬倍;雖毀禁戒不壞正見,以是因緣,名福田僧。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養如是福田僧者,所得福德無有窮盡,與供養前三真實僧,所獲功德正等無量」(見大正藏第三冊二九九頁下及三 OO頁上)
從這段經文中,就可以知道,雖然是個凡夫僧,跟普通人似乎沒有兩樣,但因為他深信佛法僧三寶與戒律;心中沒有邪見,也勸除他人不要有邪見,並且講說佛未能宣揚成佛的難得;做事情又不敢違背因果,所以他心中是充滿善念的;自己偶一不小心有了過失犯錯,就會馬上懺悔改過。如此的出家人,雖然是凡夫,也值得我們加以禮敬;就算有些出家人毀犯了重戒,但只要不失正見,仍然是眾生的福田,尊敬、供養於他,依然獲福我量!
相反的,如果有人看了出家人犯了戒、做了壞事情,就加以蔑視、呵罵,這是佛陀所不允許的。〈〈地藏十輪經〉〉卷三曾談到一個出家人——
「若有破戒,行諸惡法,內懷腐敗,實非沙門,自稱沙門;實非梵行,自稱梵行……而諸有情睹其形相,應生十種殊勝思惟,當獲無量功聚。何等為十?(文長不錄,請見大正藏十三冊七三六頁中)——善男了,於我法中出家者,雖破戒行,而諸有情睹形相,生此十種殊勝思惟,當獲無量功寶聚。是故一切國王、大臣、宰相,決定不合以鞭杖等打其身、或關閉牢獄、或復呵罵、或支解其身斷其命。
「複次,大梵!若有依我法而出家者,犯戒惡行、內懷腐敗,如穢蝸螺……恆為種種煩惱所勝、敗壞傾覆、如是比丘,雖破禁戒,行諸惡行,而為一切天、龍……人、非人等作善知識,示導無量功德伏藏。如是比丘,雖非法器,而剃鬚發、被服袈裟、進止威儀,同諸賢聖。因見彼故,無量有情種種善根皆得生長;又能開示無量有情善趣生天、涅磐正路。是故依我法而出家者,若持戒、若破戒、下至無戒、我尚不計轉輪聖王及余國王、諸大臣等依俗正法,以鞭杖特等捶拷其身、或用牢獄、或復呵罵、或支解其身斷其命,況依非法。」
「大梵!如是破戒惡行比丘,雖於我法毗奈耶中,名為死屍,而有出家戒德余勢,能為無量無邊有情作大饒益……
「是故大梵!如是破戒惡行比丘,一切白衣皆應守護、恭敬、供養;我終不許在家者,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我唯許清凈眾,於布薩時或自瓷時驅擯令出,一切給施四方僧物、飲食資具不聽受用,一切沙門毗奈耶事,皆令驅出不得在眾。而我不許國其鞭杖系縛斷命。」(見大正藏十三冊七三六頁下至七三七頁上)
三寶雖然以佛為首,並且依佛而有法、僧;但佛陀圓寂之後,三寶則以僧為首,佛與法皆依僧而立。《華嚴經懺儀》卷三十六說:「今末法之時,僧寶上首,若皈於僧,了成總皈三寶之福;乃至破戒僧,說應皈敬,何況持戒之僧。」(見續藏一二八冊六五四頁下)
當然,因果報應是公平的,不會因為是出家人造惡業就不必受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出家人仍然跟一般人一樣。只是,出家人自有出家人的功德,只要袈裟仍在身,雖然犯了禁戒,暗行惡行,在家人依然必須尊敬其身份——就當作佛陀的後代,來加以尊敬吧!有一份恭敬自有一份功德,何樂而不為?至於犯戒造惡的出家眾,有一天,自然會受到他應得的報應,不用擔心會不公平。
佛陀,圓寂已久,佛法——佛經又都是古代的語文,不是現代的每個人都看得懂,難得有人發心出家,專心研究佛法、修持佛法,進而弘揚佛法,這不值得人們尊敬嗎?
出家,是要舍離世俗的種種欲樂,並且,辭親割愛;另外,也要忍受誤解佛法者的譏諷,和某些外道的惡意攻擊。出家,豈是容易的?
由於出家的不易,所以,佛陀要求人們對出家眾,不論聖凡、不論男女老少,乃至持犯戒者,都一律以平等心加以禮敬。佛法的流傳,主要是靠僧眾的弘揚,雖然在家眾也可弘揚佛法,但卻不能彰顯出佛法所要到達的目標——清凈五解脫的相貌。而出家眾,一件袈裟或一身長袍,無牽無掛的, 自然帶給他一種清凈、解脫的感覺,便人心向於佛法。
(2)行為上的禮節
所以,在家佛教徒對僧的禮節,也是不可少的。在家人遇到出家眾,如果是在室內,應該行五體投地的頂禮;只要是出家眾,不分男女老少,都要一律頂禮。頂禮的時候,是向著佛的方向頂禮,所以,也等於是在向佛頂禮。頂禮的時候,要說:「頂禮師父三拜」,或「頂禮法師三拜」,受頂禮的法師會說:「一拜就好。」那麼,一拜之後,就不要再拜了。有些法師較謙虛,會說:「問訊就好。」那麼,就不要頂禮,依法法師的意思,問訊就好了。
能夠對出家眾,不論男女老少,也不分識與不識,見面時,都行五體投地的頂禮不但可以折服自己的我慢,也是一種難得的修養,自然會給人一種良好的印象,法師如果要開示你,必然也會認真點。因此,如果要向法師請示,一定要頂禮。這表示你的謙虛受教。
就算不頂禮,見了出家眾,也應該行個問訊禮。如果在家佛教徒見了出家法師,連個問訊也沒有,那就不知會給予人怎樣的感覺了,人家可能會覺得你不是個佛教徒——至少,不是個正信的佛教徒吧?要不然,怎麼連個佛教徒初步的禮節也不知道呢?要不然,怎麼連個佛教徒初步的佛教徒,而你竟然沒有這種初步的禮節,那麼,你給人家的印象,將會更壞了,別人一定會認為你貢高我慢!不然,就是認為你沒讀書,程度低,連這種禮節都不知道!想想看,一個小小的禮節,會給人產生這麼大的印象,禮節是不是很重要呢?那就不問可知了。
因此,在家佛教徒見到了出家法師,不論識與不識,最越劇驪,都要行個問訊禮,不可因為跟法師很熟,就可以免了它,也不可以因為跟法師不認識,就視若無睹。
同時,問訊的時候,要記住;對長輩的問訊,必須合掌兼低頭、彎腰,成九十度鞠躬才行,不可只是合掌,身首都不動,昂然而立,這是長輩對晚輩之禮。譬如:當在家眾對法師問訊,法師合掌,便算是是回禮了,不必也低頭彎腰九十度鞠躬。常見到很多在家眾見到了也家法師,都是昂然而立,只是合掌,這實在不成禮節——不是問訊禮、不是在佛教徒對出家法師應有的禮節。這點,希望在家佛教徒能夠注意一下。
我國的佛教,屬於改革式的大乘佛教。大乘佛教注重弘揚佛法,度化眾生。因此,必須講究方便,不若傳統式的佛教——也就是目前流傳於錫蘭、泰國的南傳佛教那麼的嚴守規矩。
在泰國,在家眾是不敢跟郵家法師同桌而食的。因為,給予出家眾的餘食,是屬於供養,如果在家也與出家法師同桌而食,豈不也接受供養了?在家人如何消受得了?因此,出家眾吃飯時,在家人只在旁邊當侍者,為出家眾添飯或作其他的服務。但在台灣,則不拘此節,在家人常是跟出家法師同桌而食;甚至在家人到寺院去,都有勞出家眾為他煮飯菜呢。當然,這對出家人來說,是在行菩薩道,是在方便攝化眾生,無可厚非。只是,在家佛教徒必須知道,這有損於自己的福德,對寺院或法師,應有所付出,以彌補自己的損失。
另外,談到供養的禮節,也是很重要的。供養是指下對上,也就是說,凡是身份較低的人給予身份比自己高的人東西,都可以說是一種供養。曾經見到不少在家佛教徒給予法師東西,卻說:「師父,這個跟你結緣。」總會令人啼笑皆非的感覺。結緣是法師給予信徒東西時說的,是上對下的一種慈悲語氣與客氣話。在家眾給予出家眾東西,應該說:「師父,這個供養您。」要不然,就說這個給您也也要,說要跟師父結緣,話中之意就表示代要度化這個師父了。在家眾要度化出家眾,那你真是維摩詰居士了!但,是嗎?
佛養在佛教中,也有它的儀式,無論是對佛或對出家法師供養,都必須雙膝跪下,然後將要供養的東西,雙手奉上,才成供養的樣子。有些在家佛教徒從養法師時,卻不是這樣,而是站著,將東西隨手拿給法師。更有法師坐著,有家眾站著,比法師高,隨手將東西拿給法師,說要供養法師。請想想看,這種動作像是在供養嗎?不然不像!這像長輩在分東西給晚輩。你說:是不是?
因此,供養者必須雙膝跪下,然後,將要供養的東西,雙手奉上,才成個供養的樣子。就算方便一點,不必跪下,也要彎個腰,雙手奉上,孝像個下對上的供養。
大乘佛教比較和光同塵,法師也都很隨和,因此,有些佛教就會有不拘小節的習慣。其實,應該有的禮節,還是要有的。
(3)書信上的禮節
除了與法師相處時,必須注意應有的禮節之外,書信的禮節也是不可少的。本人出家以來,所接到在家居士寫來的信,幾乎十封中有九封,在稱呼法師與自稱上,都寫得不適當,必里難免感慨,現代的佛教徒,何以在書信上,如此的外行?所以,順便也將佛教徒書信上的禮節,做個介紹。
首先談到信封上的寫法。在家佛教徒寫給出家眾的信,可以不必寫姓,因為我國的了家人都是冠於佛陀的姓,一律姓「釋」,不像世俗有百家之姓,所以只要寫法號或未能名就可以了。只是,必須在法號(法名)間加以「上下」的稱呼, 如:「上慧下安」。「上下」兩字應該比法號(法名)小一點,並且,寫在法號稍右的地方。
「上下」是什麼意思呢?它是一種尊敬語,可能也有「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的意義(是否如此,有待考證。)而這正是出家眾的目標。出家就是為了要上求佛法、實證佛法,然後,去度化眾生,與佛法的崇高比起來,眾生自然只有居下了。因此,度化眾生,又樂為「下化眾生」。在稱呼出家眾法號(法名)時冠以「上下」,不但含有尊敬的意味——尊敬於出家眾的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無形中,還具有警惕對方的意義在,等於說:某某法師,你有不有在上求佛法、下化眾生呀?!因此 ,寫給出家眾的信,名字間加上「上下」,具有它的特別意義。
在此,順便一提,平常,佛教徒遇到不認識的法師,要請問他的法號時,也不可以直問:「法師,你的法號叫什麼?」或「名字叫什麼?」這種問法,是沒有禮貌的,應該問:「法師,請問您的『上下』怎麼稱呼?」如此,才合乎佛教徒的禮節。
現在言歸正傳。法號(法名)下的稱呼,如果是年紀較長的法師,可以稱為「老法師」、「大法師」;有名望的,就稱為「大師」也要以;與年齡相差不多的,寫「法師」就可以了。另外,看對方是專攻哪一法門,以及佛教界如何認定他,來加以稱呼也可能。譬如:「律師」「禪師、「論師」、「尊師」等等。法師之下的稱謂,也是很得要的。凡是有封口的信封,必須寫上「啟」字,才算有禮貌。
常見到一些有封口的信,都是寫「N睡「字,這就會給人一種不懂禮貌的感覺。」收「是用在明信片上:因為明信片沒有封口,自然無可「啟」,只要對方收到,翻到背面一看就可以。但信封就不同了,信是放在信封裡面,對方收到信之後,是不是要勞動他的手來「啟」開信封,寫上「啟」字,就含有請對方高抬貴手,「啟」開封口,看看裡面的意味,這不就顯得很有禮貌與客氣嗎?如果信封寫「收」字,好像是說,你收到信就好了,不必啟開來看。不必啟開信封來看裡面的信,人家又怎麼知道你要告訴他什麼?你又何必寫信給他呢?這不就令人覺得很不有禮貌?由此可知,「收」與「啟」給人家的感覺,有如此大的差別,寫信的人,怎能不注意呢?
為了增加信封上的禮貌,在「啟」字上,往往還一些稱謂。比方:「尊啟」、「慈啟」、「道啟」——這是寫長輩的稱謂,也適合在家佛教徒寫給出家眾來用。有時候,會看到在家居士寫給出家眾法師的信,寫的是「凈啟」,這是不對的。「凈啟」是長輩寫給晚輩時所採用。比方:法師寫信給在家居士,就可以用「某某居士凈啟」,平輩通信,也可以寫「凈啟」,平輩通信,也可以寫「凈啟」;但寫長輩的信便不適合如此寫,會給人目無尊長的感覺——至於明信片「收」字上的稱謂,與信封上的一樣,因此不再說明。
以上談的是信封上的稱呼寫法,現在現來說信內的稱呼。
在家佛教徒寫信給出家法師,開首上應該如何稱呼呢?如果是自己的皈依師父,就直稱「師父」就可以了,或者稱「恩師」、「上人」、「師尊」、「吾師」也可以,不必寫對方的法號(法名),這就如世俗寫信給自己父母或至親,也只是寫「父母」或「伯父」、「叔父」、「舅父」,不必寫對方的名字,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寫給皈依法師以外的法師,則要看對方年紀小大而定,年齡較大的,可以稱為「老和尚」、「大和尚」、「長老」或「老法師」、「大法師」,同樣不必寫上對方的法號(法名)。這是含有避諱的意思——在中國禮俗上,晚輩對長輩不敢直呼其名,直呼長輩的名會被認為不尊敬長輩,沒教養。
寫給跟自己年齡相差不多的出家眾,則可以寫上對方的法號或法名,惟必須冠以「上下」,像前面所說信封上的寫法。但也可以不必寫對方的法號(法名),只寫上「師父」或「法師」、「大德」、「住持」等,也是可以。因為在信封的封面上,已經寫上對方的法號,有了稱呼。
接著再來變,「師父」或「法師」等下面,要怎樣寫呢?對於在家居士來說,所有出家眾的身份,都是屬於長輩的身份,因此,要以稱呼長輩的方式來寫,即「慈鑒」、「尊鑒」或「慈座」、「尊座」、「仁座」,以及「佛眼」、「道度也是可以的。
那麼,結尾又應該如何祝賀對方呢?在祝賀方面,可以用「敬請」、「恭請」、「順請」或「敬頌」、「恭頌」、「跪頌」、「順頌」、以及「敬叩」、「恭叩」、「跪叩」等。至於應該祝賀對方怎麼的言語,才適當呢?可以用「慈安」、「尊安」、「法化無疆」、「慈航普渡」、「福慧無量」、「得大自在」、「智慧圓滿」、「法喜無量」以及其他含有吉祥意味,並且兼能表達出晚輩對長輩敬意的言詞,都可以使用。
最後,談到信末的自署。如果是寫給皈依師父的信,可以自稱「弟子」或「皈依弟子」及「徒」,寫信皈依師父以外法師的信,自稱上可用「三寶弟子」,然後寫上自己的姓名。姓名上寫下「頂禮」、或「跪白」、「和南」。但以「頂禮」比較適當;因為,佛教徒在佛法僧三寶之前,以頂禮為主要的禮節。有些在家居士寫給出家法師和信,信末姓名下寫「合十」、「合掌」,這是不適當的。「合十」、「合掌」適用於平輩,以及長輩寫給晚輩的信中。如果晚輩寫給長輩的信,不寫「頂禮」也可以寫「問訊」,總比「合十」、「合掌」好:但總不如「頂禮」來得適當。
三、結語
以上簡要的說明了佛教徒有關的禮節。這些禮節大多針對在家佛教徒來說,因為在家佛教徒有些才剛進入佛門,如果沒有人加以解說,自然不會懂得佛教的禮節。就算信佛已久,但學佛對在家人來說,只能在業餘加以用功,時間是比較有限的,未必會注意至佛教禮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