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捨己為人

菩提心,是藏傳佛教的核心內容,也是藏傳密宗極力提倡的主導思想,遂成為一門人人皆知的高深禮儀。菩提心,「菩提」意為「覺」,「心」則同時指思想與心之意思。因此,整個詞在字面上可以理解為「覺心」。但解釋儀軌名稱的最佳方式則是「實現一種由佛陀的智慧和菩薩對眾生的慈悲形成的心之狀」。其中第一階段在於培養大家所說的「四無量」或「四梵住」,這就是一慈二悲三喜四舍。 著名佛學家趙朴初先生在他的《佛教常識答問》一書中指出:「志願自度度他、自覺覺他,叫做發大心,又叫做發菩提心。初發大心的人固然也可以稱為菩薩,但沒有得到實證以前仍然是在凡夫的地位。發了大心,依照戒定慧三學修習,實行六度四攝,經過無數的生死,最後才能成為佛果,其間有三賢十地五十二位等階梯。文殊師利等是居於菩薩的極地的,是等覺位菩薩。

大乘經典特別稱道文殊師利大智、普賢的大行、觀世音的大悲、地藏的大願,所以這四大菩薩特別受到教徒的崇敬。我國五台山被認為是文殊師利的道場、峨嵋山是普賢的道場,普陀山是觀世音的道場,九華山是地藏的道場,稱為四大名山。由此可以看出四大菩薩在我國佛教徒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雖然發菩提心的最終果位是佛果,但更關鍵更困難的乃是獲取菩薩位並修行菩薩行。因此未來的修持者在其修持中首先要發菩薩願,保證極力全心全意地達到覺的同時,只要其他生靈還在生死輪迴的「苦海」中掙扎,自己就不能進入涅槃,仍要留在菩薩位,繼續「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眾生」。

可是菩薩迦不太容易獲得,因為它要求對六道眾生都具有無限的慈悲。修持者在發菩薩願之前,應該下決心獲得六度。首先是布施,在此背景下意味著信徒為實現其大願而要完全放棄自我。其二為持戒,這不僅僅有其棄惡和不傷害他人的常義,而且還具有密教的特殊意義,即任何失敗的思想都應該如同不道德一般而被拋棄,因為它會引起對修持者清凈佛性的懷疑。其三為忍耐,它允許修持者忍受任何辱罵或任何挫折失敗,而又不會因此而使其慈悲或其安全感受到減少。接著是精進,它可以同時克服障礙和麻木遲鈍。其五是禪定,它會繼續趨向圓滿。最後是智慧。在清除了不凈的廢物(執著和厭惡)時,修持者應靠智慧度來清理其心以便向智慧的進入開放。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後,修持者便可跪拜在聖像或三寶之前,虔誠地發願將其本世本生和所有的來世都用於解脫眾生。

至於如何發菩提心,在一部藏傳佛教寧瑪派的經書里有一段論述:修持者首先想到其朋友和敵人,指出了如果善於行事的話,敵人是可以變成一種福源的;而朋友也可以變成進步的障礙,因為對他們的無限愛可能會引來未來的轉世,修持者以聯想到一兩個人而開始,然後逐漸將其感想發展到包括世間一切眾生,同時也培育一種對待他們的公正態度,從而使在親密朋友和遠方的熟人之間或在敵人和朋友之間的差別消失。這樣一來就逐漸實現了公正。修持者接著觀想世間的所有眾生,以一種如同父母對待他們那些失去理智的孩子們般的充滿溫情的衝動,熱切地追求他們個人的福利。這樣一來就實現了嚮往以所有辦法利益眾生的慈愛。其次,為了加強慈悲,修持者在觀想某些殘忍打擊生靈的命運時,就如同一名作惡者的被處決前夕或一隻落入屠夫那尚冒有其可悲種類之鮮血熱氣的手中的動物。

修持者想到了這種不幸者,就如同一個母親想到了其兒子一般,心中充滿了一種如此強烈的愛和憐憫,以至於幾乎是不可忍受的了,修持者便會自言自語地說:啊!如果他能擺脫這種暴行該多好啊!接著修持者逐漸將其心轉向那些處於其它悲慘生活條件下的人,以及那些在痛苦的環境中清除其羯磨的人。這一部分禪定三昧修持將直接導致大家在現觀中親見苦厄眾生界時所達到的三昧,它越來越發展,直到無限的空。出自三昧的心會實現指向一切眾生,特別是現在正享受福樂的敵人。修持者不懷有嫉妒,為他們的歡樂感到高興,熱烈地希望這種歡樂能得到增長,並能持續一段時間。在將自己觀想的幸運眾生的數目擴大到無限時,以便重新進入三昧。

當修持者第二次出現三昧時,菩提心的真正發展便開始了。信徒在強烈地希望眾生都獲解脫以及最後自己也實現解脫而進行祈禱時,會看到由無數在前世中曾為其父母的生靈組成的世界眾生,其中包括天神、阿修羅、人類、各種畜類和鳥類、爬蟲類和昆蟲類以及魔怪和地獄中的生靈,即六道輪迴中的所有有情眾生。

修持者的心中充滿了深刻的慈悲,於是便思考:在這所有的眾生中,沒有一個過去曾是我的父母。我現今的雙親慈愛地將我撫養大,慷慨地給予我食物和衣著。只要他們與我的前世父母始終停留在生死輪迴中時,為什麼我自己重解脫呢?我應該將我的心固定於最高的覺中,這樣也算趕得上一尊菩薩的神聖行為了。我將不遺餘力地為此而努力,一直到達再沒有一種生靈仍停留於生死輪迴之中。修持者於是便念誦了一段表達其嚮往的經文,作為完成加行修待所作出的貢獻。其經文如下:

啊!

以類似月亮在水中那倒影的虛假反映的多種面目出現,

被禁錮於生死輪迴之道中的眾生在遊盪。

為了使他們的心停留於其自然的空——光明之中, 我身上的菩提心自四無量中誕生。

當修持者念誦完這段經文之後,他便會看到壇城中的神出現於自己的面前,然後又融合於自己的身體中。一旦當菩提心如同一道閃光而於其識中出現,三昧便會第三次出現。

為了結束儀軌,修持者可以進行修持練習幫助其他人的方式,以及在對所有實物的內在空(法)進行修持禪定,並獲得般若智慧的方式。這樣一來,初學者便會迅速產生菩提心。

關於修持菩提心,《佛教禪學與東方文明》中則作有記述:密乘認為四部密法的本尊法有相瑜伽,皆屬修止,只可入「世間三昧」,成就治病、事業法、八中悉地及化身等世間法。即無上瑜伽的圓滿次第。在證義光明之前亦屬道前世間境界,俗諦所攝。下三部密法強調,須在有相瑜伽的定心中以智慧修觀,尤其是觀心而見心真實,入於無相瑜伽,方得出世間。無上部圓滿次第也須在氣入住融於中脈後所生心寂上觀菩提心而見證義光明。

密乘瑜伽之宗旨在於止的定心中觀空性而見證菩提心,這與顯教止觀其實同一義趣。密乘自稱其法的殊勝於顯教處,主要在於自觀為本尊身而成就「報身」,為法身(菩提心)與報身雙修、方便與智慧雙運。

密乘不但強調止後修觀,而且從一開始就觀修空性及菩提心。下三部密法,尤其是行部法,以觀修凈菩提心為全部瑜伽的基礎,不過其觀法與顯教之理論推察不同,是把眾生本具菩提心具體化、形象化為一輪滿月,取其圓明、清凈、清涼之義為喻,作為觀修對象。這種觀法雖然主要運用形象思維進行觀想,類似修止,實際上是以月輪相比喻菩提心,寓哲理於形相,可稱特殊的修觀。

格魯派也特彆強調在修氣脈點所生空樂不二之定心上,以聞思慧思擇,觀修人法二無我義及菩提心。說明真實的無我正見及出世間智慧,必須經理性思維所得聞思慧之扶擇而證得,方稱無分別慧。菩提心的這一觀念正是形成佛教博大胸懷的基本因素。從藏傳佛教的角度講,只要修持者努力修持發菩提心,一定會大見成效。因為釋迦牟尼也在付出無數次犧牲和經過一心一意的巨大努力之後,才獲得了菩提心。於是他行的是菩薩的功德,始終不渝,這樣他就逐漸積累了功德和智慧。最後終於成佛,也就是說釋迦牟尼已從由眷戀塵世而產生的苦難中解脫了出來,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安寧之境,如此安寧之境源出於稱為涅槃的最終的、不可言喻的安寧。

但為了獲得這一不可言喻的菩提心應深刻認識到;「我必須實現至高無上、無所不知的佛陀境界,這樣我也就可以將天下芸芸眾生全都從生死輪迴的苦海中拯救出來,讓他們都進入最終的涅槃樂土」。這一激勵性的認識會產生無窮力量使有情眾生對佛教產生渴望之心,並紛紛將自身的精力全部奉獻給既深刻又廣泛的成道之上。

為實現菩提境界而進行這實踐之根源也就意味著慈善、道德、耐心、毅力、修行和智慧。進一步講,從慈善、道德和耐心這三種品質之中產生了整個的善德之行;從修行和智慧中產生了全部的崇高智慧;而毅力引導有情眾生獲取整個的善德之行和全部崇高智慧。要嚴格遵循藏傳佛教的修道之規,關鍵就在層層實行雙重配合,也就是想行和智慧的配合,方法與知識的配合,密宗與顯宗的配合,相對與絕對的配合。同時,還必須認真注意佛陀全部教義內在的道德含義,即不要傷害其他生靈,而要培育慈愛之心。從菩提心的角度看,其最終目標在於對天下所有生靈無條件地表示憐憫。這樣,世界人類在菩提心的激勵下,一定會自然、自願地儘力去創造一個和平、幸福、安詳、進步、文明、智慧的人間樂園!


推薦閱讀:

河洛命名法為人改變運氣的手段
融金所:養成四個好習慣,助你成為人生贏家
為人父母,誰不是一邊付出一邊遭嫌棄?
十二星座不為人知的一面
鮮為人知的三十六生肖

TAG: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