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04教判思想與經典判釋

第一節五時八敎與六即南北朝時期,從印度傳人中國的各種三藏教典大量譯出, 學者對其研究也不斷深入。由於他們研究的重點各有所偏,所 尊經典不無同異,逐漸形成以某類經典為主體的不同思想體系, 如地論、成實、毗具、涅槃等論師。他們根據其所尊經典,各 抒己見,半釋教義的淺深高下,這就是所謂「判教」。當時主要 有10家,世稱「南三北七」,即:南方虎丘岌師的三時教說, 宗愛法師的四時教說,僧柔、慧歡二師的五時教說;北方某禪 師的五時教說,菩提流支半滿—教說,慧光法師的四宗碎,自 軌法師的五宗說,耆闍寺凜法師的六宗說,某禪師的二種大乘 教說,某禪師的一音教說。這表明判教已成為當時一種思潮。智者在《法華玄義》卷10中,綜合分析了當時判教學說的 概況,並認為三種教相的判釋為其共同特徵。他說:「南北地通 用三種教相:一、頓;二、漸;三、不定。華嚴為化菩薩,如 曰照高山,名為頓教;三藏為化小乘,先教半字,故名有相教。 十二年後,為大乘人說五時般若,乃至常住,名無相教,此等 俱為漸教也。別有一經,非頓非漸,而明佛性常住,《勝《》、 《光明》等是也。此名偏方不定教。此之三意,通途共用也。」接著,他對「南三北七」之說,一一破斥,認為其說「無文可 依,無實可據,進退無所可取」。他通過細緻的分析研究,根據 《華嚴經·如來性起品》的三照三喻、《涅槃經·聖行品》的五 味相生喻、《法華經·信解品》的長者窮子喻,將佛陀一生說法 的次第分為五時:華嚴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捏 槃時;並將教化的方法分為:頓、漸、秘密、不定(稱「化儀 四教」),將說法的內容分為藏、通、別、圓(稱「化法四 教」)。嚴謹地將佛陀一代時教分門別類地歸屬於不同根性的眾 生,並將修行的方式與證果的等次,——加以分析比較,這就 是「五時八教」。—、五時據《法華玄義》中說,五時是依據《涅槃經·聖行品》的 「五味」比喻引發出來的。五味是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 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這是次第相生的連帶關 系。在《華嚴經》中則以「日出先照高山,次照幽谷,後普照 平地」的先後關係來比喻佛的說法。在《法華玄義》中,智者 大師將佛的說法分為五個階段,即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 般若時、法華涅槃時。一、華嚴時:佛成道後,將所領悟到的境界稱性發揮,在 聽眾中試說《華嚴》,如牛之出「乳」。可是,當時的聽眾中除 普賢等41位法身大士外,一般弟子「如聾如啞,良由小不堪大,亦是大隔於小」(《法華玄義》卷】〇)。《華嚴》的經文及說 教方式固屬圓滿,但一般聽眾的程度不夠,教機未能相會。佛 的本懷是想將大法頓法從速授予大眾,但是大眾的根機不足, 只能由小入大,改用漸法。即由小乘阿含、大乘方等諸經,諄 諄導入。二、 阿含時:又稱鹿苑時,此階段佛改在鹿苑說法。宣說 《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雜阿含》,談小乘(藏 教)法門,如由乳生酪。這是針對純根眾生開始實施權的辦法, 先說與機相應的淺近理論與修法。所謂純根眾生,是對利根眾生而言。若同凡夫比較,就應 算做最利的根性。因小乘藏教中人,能修四諦、十二因緣、六 度,能得阿羅漢果,辟支佛果,能斷見思惑,證偏真法性。智 者《童蒙止觀》中的許多說法,就是針對這一部分眾生說的。三、 方等時:佛在這個階段廣說《凈名》、《思益》、《圓 覺》等方等經,「示現一身,巨細各異,一音說法,隨類各解」 (《法華玄義》卷1)。如酪生酥成,使利根鈍根均受利益。《四 教儀集注》上說:「今之方等者四教俱說,事方等也……若事方 等,正唯在於第三時也。」佛在說法中,彈偏斥小,嘆大褒圓, 使小乘弟子恥小慕大,進一步深造,趨於大乘。"四、般若時:經過方等時的彈呵,小乘眾生知大乘佛法的 微妙,但仍有許多問題未能深解,尚有法執。於是,佛再施般 若理水,向小乘眾生講說《摩訶般若》、《金剛般若》、《天王問 般若》、《光贊般若》、《仁王般若》等經。《般若經》是說諸法皆空的義理,用以滌盪聲聞眾的法執;又會一切法悉為摩訶衍 (大乘),以融通大小乘的情執。因而解釋般若部意,稱融通淘 汰。(《四教儀集注》稱:「以空慧水盪其執情,故曰淘汰。」) 經過融通淘汰,使之趨於中道實相,如將生酥製成熟酥。五、法華、涅槃時:(一)法華時:在般若部的說法中,純 粹的大乘雖已開始,但機與教尚未完全合一。到了法華會上, 佛見弟子們的根機成熟,智慧大開,於是演述《法華經》等諸 佛如來秘密之藏,大乘經中的最上者。使三諦圓融的妙理分別 現前,障中道的無明止息,進入法華三昧和涅槃境界。如將熟 酥製成甘妙的醍醐,皆受灌頂。(二)涅槃時:佛陀在臨終前的 一曰一夜中,為法華時所遺漏的機類,以及未來世的鈍根行者 宣說眾生悉有佛性的法門。故有「追說四教」和「追泯四教」 的說法。「追說四教」,即佛院鑒於法華會上尚有未證圓妙的聽 講者,遂用「追說」來補足,使其同證一乘之道。「追泯四 教」,即佛陀在追說補充前四時的教義時,還隨說隨滅除(泯為 滅除之意)鈍根行者的惡漏習氣,使之除小向大。故「追說」 屬於「顯實施權」,「追泯」則是「廢權立實」。關於「五時」的教化順序,《四教儀》中有偈語:「華嚴最 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 載」。認為華嚴時是指佛陀成道最初開講《華嚴經》,僅用三七 日(21天),隨後是阿含時12年,方等時8年,般若時22年, 法華、涅槃時共8年。當然,這隻能說是佛陀一生說法的大致 順序。也就是所謂「別五時"關於「別五時」順序問題,後來的天台宗學者們都認為不 能機械地劃分。明末蒗益智旭(公元1599—1655年)在《教觀綱宗》中說:別五時者,乃約一類最鈍聲聞,具經五番陶鑄, 方得入實。所謂初於華嚴,不見不聞,全生如乳;次 於阿含,聞因緣生滅法,轉凡成聖,如轉乳成酪;次 聞方等,彈偏斥小,嘆大褒圓,遂乃恥小慕大,自悲 敗種,雖復具聞四教,然但密得通益,如轉酪成生酥; 次聞般若,會一切法皆摩訶衍,轉教菩薩,領知一切 佛法寶藏,雖帶通別,正明圓教,然但密得別益,如 轉生酥成熟酥;次聞法華,開權顯實,方得圓教實益, 如轉熟酥而成醍醐。然只此別五時法,亦不拘定年月 曰時,但隨所應聞,即便得聞。如來說法,神力自在, 一音異解,豈容思議?又有根稍利者,不必具歷五味, 或但經四番三番二番陶鑄,便得入實。(《教觀綱宗· 通別五時論》)智旭認為佛在說法時是因時因人應機施教的,不執著於時間 或次第順序,而使聽眾都能獲取應有的教益。這就是開權顯實, 因實施權。如說華嚴頓教時,遇漸教小乘來參加,即為之方便開 示,說阿含等小乘;或說阿含時,若有菩薩在座,則說大法。智 旭還提出「通五時」的說法,他在《教觀綱宗》中說:五蘊五蘊包含了色、受、想、行、識這五類的法,各 個合為一集,都是因緣和合的,它們相續不斷的生滅, 故五蘊的意思是五種不同的聚合。五蘊也被翻譯為五 眾或五陰。「五眾」是五種眾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 陰」是五種法遮蓋住我們的智慧之意。佛陀為利根的 眾生說五蘊;對智慧比較差的眾生,佛陀則為他們演 說十二處、十八界。色蘊即物質的積聚。色蘊包含內色與外色。受蘊 既是領取納受之意。對於順境與逆境的領納感受,它 可分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 苦、樂、舍(不苦不樂)三種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 起,有憂、喜。固受有苦、樂、憂、喜、舍五種性質。 想蘊是心於所知境執取形象。即是看、聽、接觸東西 時,會認定所對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後為它安立名 稱,生起認識的心理。行蘊中,「行」是造作之義,行 蘊是驅使心造作諸業,所造作的行為有善、惡、無記 三種心理,稱為心所生法,又稱為心所。識蘊的解說 有大、小乘的區別,大乘識蘊分為八識,它又可分為 三類:一者為心,二者為意,三者為識。有時候,心、 意、識總稱為心,也稱為識蘊。明通五時者,自有一類大機,即於此土見華藏界 舍那身土常住不滅,則華嚴通後際也。只今華嚴入法 界品,亦斷不在三七日中。復有一類小機,始從鹿苑,終至鶴林,唯聞阿含毗尼對法,則三藏通於前後明 矣。……復有一類小機,宜聞彈斥褒嘆而生恥慕,佛 即為說方便法門,豈得局在十二年後,僅八年中?且 如《方等陀羅尼經》,說在《法華經》後,則方等亦 通前後明矣。復有三乘,須歷色心等世出世法,一一會 歸摩訶衍道,佛即為說般若。故云:初得道乃至泥洹, 於其中間常說般若,則般若亦通前後明矣。復有機熟眾 生,佛即為其開權顯實,開跡顯本,決無留待四十年後 之理。但佛以神力,令根未熟者不聞。(同上)他認為「五時」也是可以互通的。有一類由小乘轉向大乘 的眾生,宜於聽聞彈斥褒嘆,而生恥小慕大之心,佛即對他們 說彈呵的方等法門。若有根熟眾生,佛即對他們施以方便,顯 直實妙理。若能於止此悟入,佛便為他們授記作佛。還有一類 眾生,宜於見到如來涅槃,方得解脫的,佛即示現人涅槃相。 總之,佛的智慧妙用不可思議,隨時可鑒照眾生的機宜,而為 之開示上進法門。二、八教八教分化儀四教和化法四教。化儀四教為頓、漸、秘密、 不定,是佛教化的方式或儀式。化法四教為藏、通、SU、圓, 是佛化益眾生的法門。佛總的旨歸是自行化他,同登上品,真 入涅槃。但機緣差品,應物現形。所謂八教,即是為實施權的 方法。化儀四教,譬如藥方;化法四教,譬如藥味。智者認為, 通過這些方式和法門,可引導眾生進入圓融三諫的寶所。一、 頓教:對頓大之機,說別教、圓教的大法,如華嚴時。 章安在《天台八教大意》中說:「初言頓者,從部得名,即華嚴 也。佛垂跡化,塵劫叵量,因壽倍之,果寧可喻?且從今曰一 期降生,托陰摩耶?主伴互為,唯資大法,譬如日出,先照高 山,機不經歷,故名為頓。約譬次第,以初譬初,名為乳味。」 佛在《華嚴經》中說法,是將自己的悟境直接演化出來,其說 法的方式是頓速的,如日出光照大地。大根機人,可不歷次第, 而直趣菩提。二、 漸教:對漸機,漸漸次第說化法四教,如鹿苑、方等、 般若三時的說法。這是佛為淺根的人逐漸誘導的法門,使之歸 於圓頓一乘妙法。《天台八教大意》中說:「次從鹿苑至於般若, 名為漸教。」這中間有大小乘,要對症下藥。不用華嚴的九番法 會,而用脫妙著粗、由淺入深的辦法。先講鹿苑時,即生滅四 諦的小乘法,使之生信。再講方等、般若、法華、涅槃諸經,使學者懂得:須經歷次第的學修,最後才能趨入佛乘,修成 正果。三、 秘密教:對不同的根機,分別說秘密教法,使一會之 人自他互知,均是由如來身口意的不思議之力。章安說:「同聽 異聞,互不相知,名秘密教。」佛所說的法,雖同一味,而聽眾 因機感不同,故有不同的悟解,有解作大乘的,也有解作小乘 的。故說法的深淺本無一定準則,只是因眾生根性不同而有差 別。聽眾雖然很多,但彷彿是為我一人而在說法,因各人互不 相知,故稱秘密教。四、 不定教:佛在一會中說一法,使聞者異解,各得其益。 《天台八教大意》中說:「同聽異聞,彼彼相知,名不定教。」 也就是說,如來以不思議之力,能令眾生說小乘中得大乘之益, 於說大乘中得小乘之益。得益不同,但彼此之間心裡又是互相 明白的。以上是化儀四教,下面再談化法四教。五、 藏教:又稱三藏教,是小乘教。三藏,就是經藏、律 藏、論藏。四阿含(《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增一 阿含》)為經藏,毗尼為律藏,阿毗曇為論藏。以經、律、論為 宗依,故稱二藏教。但是,經律論三藏,大乘也是精研和宗依的,正如《天台 八大教大意》中說的:「此之三藏,三乘同須,戒防身口,經多 詮定,論多辯慧。」研習佛道的人是不可缺少的。只是由於研習 者的根性不同,加上方法不同,要求不同,其結果也就有了分別。《大智度論》說:「處處以摩訶衍(大乘),斥三藏法。」所 以三藏之名,獨歸於小乘。藏教所攝受的一類根性很鈍的眾生,以分析世間惑業諸法 皆空的道理,使之破除對人生世界所執的常、樂、我、凈的虛 妄偏見,因為他們對自我的真實性執著重,所以智慧淺劣,對 於世界的精神與物質現象,不了解它們惑業緣起的根源。所以, 他們妄執人生以及萬事都是常住不變、真實不虛的;妄想通過 追求來達到永遠;妄執五蘊幻成的身心,以為實有我與我的人 格,並可以主宰我的身心;妄執四大和合的幻軀1以為是清凈 和自在。由這四種顛倒,產生了貪、嗔、痴、慢、疑的五鈍使與身 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的五利使。所謂鈍使是來 得緩慢去得也難的情感性的煩惱,而利使則是變化較快的認識 上的煩惱。由於這見思二惑在人的心靈中起了交融的作用,於 是使眾生在生命流程之業因的感召與業果的緣起中,不斷地受 著生死流轉的痛苦。因為迷妄的緣故,反而在諸苦、不凈、無 我、無常中而不自覺知,反而以為是永常、快樂、實我、真凈, 所以無法超越三界生死。藏教的析空觀是用分析方法觀破四顛倒中的實性。如用三 苦、八苦等苦觀來分析人生唯苦無樂,使之離於世界五欲的貪 著而人於空寂。以空觀方法分析世界的精神與物質,並沒有實 體可得,唯是虛妄的四大、五蘊諸法的假和合,萬法都在剎那 的變滅中,其體畢竟空寂。以無我觀分析五蘊幻成的身心,因緣所生,幻妄所現,如芭蕉莖,其中不實,了達過去無我、現 在無我、未來無我,由我不可得故,其體畢竟空寂。以九不凈、 八背舍等不凈觀來分析身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了知四大假合, 本無實性,使之不貪著於身體。由不貪故,使粗四大變細四大, 由細四大變極細四大,最後進入清凈四大而達於空寂。所以藏 教的果稱「偏真涅槃」。六、通教:說即空無生的四真諦,使通於三乘。但它以菩 薩為正機,二乘為傍機。《天台八教大意》中說:「通者,同也。 此教三乘,因果大同,故名通教。」鈍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後 別、圓。鈍根人依通教修行,但能見到真空理性,不能從空中 見到不空的道理,結果只能是灰身泯智,和藏教人證同樣的真 諦涅槃,所以說通前藏教。利根人依通教修行,非但見到空理, 還能見到不空的道理。這不空的道理便是中道佛性(中道佛性 又分但中、不但中兩種)?接入中道佛性,便是通後別、圓。通教所攝受的一類眾生,根性比藏教稍利,不再用分析觀 察法來破執,而能在萬法紛呈之際,體會如幻如化,當體即空 的理體,便能悟入自性皆空的無言無相之真諦,這一觀法叫做 法體空觀。因為這一類眾生,對自我的執著稍輕,而對萬法的 執著較重,又因根性稍利,不須經歷次第分析,而能依佛言教 領會到當處即空的道理。由於人們對五蘊、六人、十二處、十八界不知皆空的道理, 而執為實有我以及我所有,於是在無生之中執實有其生,在無 言中執實有言說,妄情紛然,隨境流轉,因此,順生死之流而不能解脫,佛在通教的體空觀中開示我們,要觀察五蘊、六入、 十二處、十八界,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假相,無論是主體或客 體,能生諸法的"根』既無恆體也無常性,所生萬法的現象又 剎那無常,也不真實存在。好像浮雲、水泡一樣,當體即空, 所以稱為緣生性空。自性(即法性)雖空無一法,但自性具有 能生諸法的功能,因此,又可具備萬法,這所生的萬法,不離 自性而別有,所以稱為性空緣生。體入緣生性空後,即能見於真諦之理,不再受萬法的迷惑 而解脫出見思的煩惱。也不再受十二因緣的生死流轉而歸於寂 靜涅槃。若體入性空緣生後,即能見於俗諦之理,不再受塵沙 的迷惑而入於菩薩的大乘法門,隨緣度生,慈悲廣濟,這即是 以通教觀入別教法。若能體入緣生性空,性空緣生,即二而一, 即一是二,生無所生,無生而生,圓融無礙,當體妙契,即能 見於中道第一義諦,不再受無明的迷惑而證於無上菩提,這即 是以通教觀人於圓教一乘妙法。通教的果是「真諦涅槃」,即見 一切法,當體是空,便是涅槃;不像藏教那樣要滅盡一切法, 方證涅槃。七、別教:別教是三界外菩薩所修學的法門。教、理、智、 斷、行、位、因、果八法,別於前面藏、通二教,也別於後面 的圓教。正如《天台八教大意》中說:「別教者,此約界外獨菩 薩法,教、理、智、斷、行、位、因、果,別前二教,別後圓 教,故名為別。」別教的因是次第三觀,它所攝受的是一類大根性的眾生,它以先空、次假、後中的次第三觀,使之入於大乘佛法的究竟 妙道。因為這一類的眾生具有大乘的根性,聽一大乘微妙法門, 即能生凈信心而受持,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 別教的修行出發點即與前二教有所不同,前者以自利為目的, 後者以利他即自利為究竟。因此,大乘菩薩的修行方法自始至 終都是殊勝的,超越出二乘的狹小心量。為了成就菩提,廣度眾生,。首先應該明了大乘佛法的一切 義理。尤以大乘佛法的實相法印為重要。因此,先由明了,次 由觀照而入於真如三昧,證於空如來藏的妙性。由於入真如三 昧故,才能使信心不退。所以菩薩修行時,先從萬法中體證到 唯有假名,本無實性的從假入空觀一空一切境與空盡心的覺 受,使心境都泯而證於空解脫門,破三界見思惑,得一切智。 次依從空出假觀——在空中見真性而顯性用,所以在空的本體 中方便的俗滯觀,入一切諸法中,慈悲喜舍,悲智兩用,廣設 方便,隨類普濟,在一切塵勞煩惱中磨練,漸次斷除塵沙的迷 惑,得道種智。菩薩體假入空,從空出假,因有出入,仍落二 邊,故未圓滿;因此,菩薩在這基礎上,以平等一味的不二正 智精進修學,逐漸消融無明習氣,圓滿福德與智慧。融會空假, 證入即空即假,空假不二的中道第一義謫,盡無明的疑惑,證一 切各智,從而全體顯現真如妙性的功德。這個法門因為初從體假入空,次從空出假,再從空假不二 而證入中道,所以稱為次第三觀。別教的果,是中道無住涅槃, 即不住空般二邊,體自寂滅。八、圓教:是指對最上利根菩薩說中道實相的教理。《天台 八教大意》中說:「圓教者,圓名圓妙。《華嚴》法界廣大, 《凈名》入不二法門,《般若》最上之乘,《涅槃》一心五行等, 並圓妙法也。」三諦圓融名圓,不可思議名妙。是說圓教用《華 嚴》、《凈名》、《般若》、《涅槃》等大乘最高經典來宣講圓妙法 門。學者惑無不盡,德無不滿,達到妙覺極果階段。圓教所攝受的是一類根性最利的眾生,以一心圓具三觀的 圓融妙法,使之圓悟、圓修、圓證。因為這一類眾生宿植深厚, 具有圓教的種子,聽佛說諸法即空、即假、即中的實相妙義, 便能觀察思惟,悟入實相。由此而了知萬法無非實相,頭頭是 道,處處皆圓,圓融自在,一切無礙。然後依三觀實從一心中 得的圓解,而起一修一切修的圓修,於是圓破一切煩惱,而圓 證無上菩提。三德(法身德、般槃德、解脫德)涅槃,唯是一 心,名為圓證。這便是圓教的果。化法四教就內容而言,是由淺至深,為一切佛法的具體次 第以至究竟妙法。這如同世間的藥味一樣,可以根據具體的病 情而施用不同分量。如來猶如大醫王,能以種種道品法葯,對 治一切眾生的煩惱疾病。所以,智者在《四教義》卷1中說: 「今明四教,還從前所明三觀而起。為成三觀,初從假入空觀, 具有析體拙巧二種入空不同。從析假入空,故有藏教起;從體 假入空,故有通教起;若約第二從空入假之中,即有別教起; 約第三一心中道正觀,即有圓教起。」正因為眾生機緣不一,對 佛說法種種解悟不同,故有藏、通、別、圓四教以對各種根機。-vi7〇華嚴經佛教經典。全稱《大方廣佛華嚴經》,另稱《雜華 經》。目前學術界一般認為,《華嚴經》的編集,經歷 了很長的時間,大約在公元2^世紀中葉之間,最早 流傳於南印度,以後傳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也有 人認為,該經出現的年代和傳播的地區還有待進一步 研究。漢譯3種:①東晉佛陀跋陀羅譯,60卷34品, 稱《舊(晉)譯華嚴》或《六十華嚴》;②唐實叉難 陀譯,80卷39品,稱《新譯華嚴》或《八十華嚴》; ③唐貞元中般若譯,40卷,稱《四十華嚴》,為經中 《入法界品》的別譯,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 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華嚴經》的梵文本目前只發 現《十地經》。在印度,這兩本經是單獨傳播的,在尼 泊爾則列入「九法」之中,中國也有單譯本。值得注意的是,頓、漸、秘密、不定的化儀四教的應用范 圍,不能超出藏、通、SU、圓的化法四教以外,即化法四教中, 各各含有頓、漸、秘密、不定的化儀四教,隨機不同,故有頓 漸等的悟證。因此,以化法四教為統攝諸法的根本,以化儀四 教為隨機變通的應用。化法與化儀融為一個整體,法法融通, 變化無窮,從而生髮出無限智慧,當機益物。三、六即上面說的「五時八教」,目的是使行者能依次修習,最後進 入圓教的法門。但是,為了避免行者以為_教強調「心佛眾生, 三無差別」,起增上慢心,誤認為不須刻苦修持就可成佛,所 以,智者大師又提出「六即」的理論,使行者明了修證的次第。六即,是說從凡夫到成佛,其間因果事相,共有六個階段, 所以稱「六」;從凡夫到成佛,所有佛性理體,完全一致,凡夫 的佛性,也就是所謂「六顯因果之事相,即顯佛性之理體」。六 即是:理即、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分真即、究竟即。天台宗認為:六即的義理,是藏、通、別、圓四教之所共 談,但也有原則性的不同。藏教六而不即,因為真、俗二諦不 相和會,只有六個階段的位次,而不能一味融通。通教雖六而 常即,但不即是佛。因為雖真、俗二諦,互相融通,而沒有談 到佛性。別教雖談佛性,但仍是六而不即。因為別教真、俗、 中三謫,歷別不融。雖談佛性,而佛性在生死、涅槃二邊之外,所以只有六個階段的位次,也不能一味融通。只有圓教能即而 常六,如冰水之不同;六而常即,如濕性之一體。所以說,前 三者皆權(方便),唯圓教是實(真實)。《華嚴經》中稱大乘菩薩的行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 向、十地、等覺、妙覺共五十二位。天台宗則將其作為別教菩 薩的行位,而別立圓教菩薩之行位六即位。一、 理即: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無佛,佛性常住。 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理性雖然如此,但凡夫未聞此理,故亦不 知此理,僅理性與佛一樣,故稱理即。智者在《摩訶止觀》卷 1說:「理即者,一念心即如來藏理,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 故即中。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議。如上說,三諦一諦非三非一, 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亦復如是。是名理即是菩提心。」理即,即理即佛,是一念心中即空、即假、即中,具不可 思議。佛陀要使人知道理即佛的道理,懂得雖是凡夫,卻有如 來智慧德相,只要依佛的經教去修持,便能漸漸從名字即佛, 而證到究竟即佛。庶可不負釋迦慈悲和自己的德性,才是圓教 的修證。二、 名字即;或從善知識,或從經卷上聞上所說一實菩提 之道,而從名字中通達解了,知道一切皆為佛性,一切皆可成 佛。智者說:「名字即者,理雖即是R用不知,以未聞三諦,全 不識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隅,或從知識或從經卷,聞上所說 一實菩提,於名字中通達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為名字 即菩提。」(同上)名字即是聞解不思議理性。只從知識或經卷中,聞說名字 而通達解了,如《涅槃經》中說的須達多長者初聞佛名,身毛 皆豎,在昏夜中忽見光明如晝,尋道而出,城門自開,見佛聞 法,證須陀洹。這就是明顯的例子。三、 觀行即:不僅解知名字,更進而依教修行,心觀明了, 理慧相應,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智者說:「觀行即者,若 怛聞名口說,如蟲食木,偶得成字,是蟲不知是字非字。既不 通達,寧是菩提?必須心觀明了,理慧相應,所行如所言,所 言如所行。《華首》言說多不行,我不以言說,但心行菩 提,此心口相應,是觀行菩提。《釋論》四句評聞慧具足,如眼 得曰,照了無僻,觀行亦如是,雖未契理,觀心不息。如《首 楞嚴》中射的喻,是名觀行菩提。」(d上)在觀行即中,必須時時念應身佛(色身)、念報身佛(法 門),念法身佛(實相),念念皆覺。還須修隨喜、讀誦、說法、 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五品觀行,故稱五品弟子位。五品弟子位 是外凡位,圓伏五住煩惱。四、 相似即:始入別教所立的十信位,入此位,則得《法 華經》所說六根清凈之德,故稱六根清凈位。智者說:「相似即 菩提者,以其逾觀逾明,逾止逾寂,如勤射鄰的,名相似觀慧。 --切世間治生產業不相違背,所有思想籌量皆是先佛經中所說, 如六根清凈中說。」(同上)由於六根清凈,故三千大千世界眾生,生時死時,上下好 丑,生善處惡處,悉於中現。又能以清凈意根,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六根清凈位,即是十丨目位,是內凡位。十 信位的名目和別教相同,而義大異。初信斷見惑,顯真理,與 藏教初果、通教八人見地、別教初住位齊,證位不退。二信至 七信,斷果惑盡,與藏、通二教的佛果,別教七住位齊,三界 苦、集二諦,斷盡無餘。八信至十信,斷界內外塵沙惑盡,假 觀現前,見俗諦理,成道種智,』與別教八、九、十住,及十行、 十迴向位齊,證行不退。五、分真即:「依相似的觀力,而發真智,始斷一分無明, 而見佛性、開寶藏、顯真如,名發心住。智者說:「分真即者, 因相似觀力人銅輪位,初破無明見佛性,開寶藏顯真如,名發 心住,乃至等覺,無明微薄智慧轉著,如從初日至十四日,月 光垂圓暗垂盡,若人應以佛身得度者,即八相成道。應以九法 界身得度者,以普門示觀,如經廣說,是名分真菩提。」(同上)從初發心住,發一切功德,一切智慧,一切境界,真至等 覺,都是分真即位。從初發心住,便能示現八相成道,具佛威 儀,示現十法界身,度脫一切。以後每歷一位,輾轉增勝,直 至等覺。分真即共有四十一個位次,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 等覺。這四十一個位次的名目與別教相同,而意義大異。初住 三心圓發,斷一分無明,證一分三德,具佛五眼,成一心三智, 初居實報莊嚴凈土,與別教初地齊;二住至十住,與別教十地 齊;初行,與別教等覺齊;二行,與別教妙覺齊;三行以後, 所有智斷,別教的人,不知名字。六、究竟即:智斷圓滿,名究竟即,是妙覺極果。智者說: 「究竟即菩提者,等覺一轉入干妙覺,智光圓滿不復可增,名菩 提果。大涅槃斷更無可斷,名果果。等覺不通,唯佛能通,過荼(喻妙覺)無道可說,故名究竟菩提。」(同上)圓教六即圖第二節經典判釋智者大師為闡釋《法華經》和各種大乘經典的內容涵義, 特立五種義解法,稱「五重玄義」,有通有別,通則「七番共解」,別則「五重各說」。解釋經的文句時,則用一家所特創的 「天台四釋」。—、五重玄義「五重玄義」的內容是: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釋名:是解釋一部經的題目。主要有七種立題名法, 即:單人、單法、單喻、人法、人喻、法喻、人法喻。單人立題名:如《維摩經》、《佛說阿彌陀經》等。「維摩」 是因地修行之人,阿彌陀則是果上之人。經題中無法無喻。單法立題名:如《圓覺經》、《涅槃經》等。圓覺、涅槃, 皆屬修行證道之法。單喻立題名:如《寶雲經》、《梵網經》等,都是以譬喻來顯明經理。人法立題名:如《文殊問般若經》、《藥師如來功德經》 等。文殊、藥師如來,都是果人;般若屬法。人喻立題名:如《如來獅子吼經》、《菩薩本業瓔珞經》 等。如來、菩薩是果人;獅子吼、瓔珞是譬喻。法喻立題名:如《妙法蓮華經》、《金剛般若經》等。妙 法、般若屬法;蓮花、金剛是譬喻。人法喻立題名:如《大方廣佛華嚴經》、《佛說雨寶陀羅尼 經》等。大方廣是性法,佛是果人,華嚴是喻。雨寶是譬喻, 陀羅尼是集種種善法。辨體:辨別一部經所詮的體性。凡小乘經典,都以 「三法印」為體,大乘經論則都以「一法印」(實相)為體。再 進一步分析,每一部經都有其獨具的理體,如《華嚴經》以一 真法界為體,《楞嚴經》以如來藏妙真如性為體,《彌陀經》以 常樂我凈為體,《法華經》則以「中道實相」的不思議圓融三 諦為全經所詮的妙體。明宗:闡明一宗的旨趣、目的。使行者努力起修,以 實修證實性,直趨涅槃的寶所。論用:論說一部經的功用,使行者獲益。判教:判立一部經的教相。這一義解法,見諸於《法華玄義》、《維摩經玄疏》、《金光 明經玄義》、《仁王經疏》、《觀音玄義》等著作中。如《法華玄 義》卷1舉出《妙法蓮華經》所具五重玄妙之義,稱為法華五 重玄義。SP:以法喻為名,以諸法的實相為體,以一乘的因果 為宗,以跡門十四品為「斷權疑,生實信」之用,以本門十四 品為「斷近疑,生遠信」之功,以無上醍醐為教相。智者大師用這一方法解釋《法華經》、《金剛經》、《彌陀 經》、《維摩經》等。這是通過高度歸納、組織的一種科判方式。二、七番共解智者大師疏釋五重玄義的七種方法,即:標章、引證、生起、開合、料簡、觀心、會異,分別加以解釋。

一、 標章:即標明。二、 引證:引經文為證據。三、 生起:明其次第。四、 開合:明其演繹及歸納。五、 料簡:設問答以明其核心義理。六、 觀心:聞法而能起修實踐,方法以觀心為前提。七、 會異:會釋其異點。《法華玄義》卷一說:「標章令憶持,起念心故;引證據佛語,起信心故;生起使不雜亂,起定心故;開合,料簡,會異等,起慧心故;觀心即聞即行,起精進心故。五心立,成五根, 排五障,成五力,乃至入三解脫門。」三、四悉檀智者大師在解釋佛經(特別是《法華經》)時,多採用四 悉檀來釋義。所謂四悉檀,即:世界悉檀、各各為人悉檀、對 治悉檀、第一義悉檀。悉檀是梵語Sidddhant的意譯,古釋為宗,即對法或對教辨 明宗要;或釋作「成」,即所說義理無有乖反;或釋作「理」, 即諸法的理趣。後 來智者依慧思所說,認為「悉是此言,檀是梵語,悉之言遍, 檀翻為施。佛以四法遍施眾生,故言悉檀」(《法華經玄義》卷 1下)。現根據龍樹《大智度論》卷1,解釋四悉檀的大意:一、世界悉檀:是隨順眾生所樂欲,令生喜悅。認為「有法從因緣和合故有,無別性。譬如車,轅軸輻輞等和合故有車, 無別車;人亦如是,五眾和合故有,無別人。」又「譬如乳,色 香味觸因緣有,故有是乳。若乳實無,乳因緣亦應無;令乳因 緣實有故,乳亦應有。非如一人第二頭,第三手,無因緣而有 假名。」總的說,因為我及眾生的存在,是依世間一般的認識而立,故稱世界悉檀。二、各各為人悉檀:是隨順眾生的機宜,令發起正信,增 長善根。「觀人心行而為說法,干一事中或聽或不聽。如經中所說,"雜報業故,雜生世間得雜觸雜受』;更有《破群邪經》中 說,無人得觸,無人得受。」前者不信罪福,墮斷滅見;欲拔彼 斷見,是故說「雜生世間得雜觸雜受」。後者計有我有神,墮計 常中,是故不說有受者觸者。三、對治悉檀:是以種種法葯遍施眾生,令除遣貪慾、嗔 恚、愚痴等惡病。即「有法對治則有,實性則無。譬如重、熱、 膩、酢、咸、藥草、飲食等,於風病中名為葯,於余病非葯」。 佛法中治心病亦如此,如不凈觀,是對貪慾病者的對治法;但 對嗔恚者卻無效用。因為不凈觀是觀察自身原來的污穢,以治 貪慾。若遇嗔恚者,對其說不凈觀,反而增長其嗔火。故必須 對症下藥,才能產生效果。四、第一義悉檀:是令悟入諸法實相的妙理。懂得「一切 法性、一切議論語言、一切是法非法,一一可分別破散;諸佛、 辟支佛、阿羅漢所行真實法,不可破,不可散」。第一義悉檀是 「無初無中無後,不盡不壞」,「語言盡竟,心行亦迄,不生不 滅,法如涅槃」。也就是理德兼備,體相圓融的諸法實相境界。智者在《法華玄義》卷1下,對四悉檀相互攝持的關係, 作了系統的論述:首先,他認為世界悉檀是在於隨順眾生所欲樂聞,分別為 說眾生五陰、十二人、十八界等各各不同的正因緣法,令得世 間正見。因此,世界悉檀重於隨眾生樂欲。至於各各為人悉檀, 是重在生善,對治悉檀是重在破惡,第一義悉檀是重在悟理。 他在《法華經玄義》中說:四悉檀是龍樹所說,四隨《禪經》佛所說,今以 經成論,於義彌明。所謂隨樂欲、隨便宜、隨對治、隨第一義。樂欲從因得名,世界從果立稱。……佛經 舉修因之相,論明得果之相,舉隨樂欲,釋成世界悉 檀也;……各各為人者,是化主鑒機,照其可 否?……經舉行者之堪宜,論明化主之鑒照以釋成也。余兩種經論名義同云云。他認為四悉檀是龍樹所說,但與《禪經》中佛所說四隨義相符合。四隨是:隨樂欲、隨便宜、隨對治、隨第一義。隨樂 欲舉修因之相,從因得名;世界悉檀明得果之相,從果立稱。 隨便宜是隨行人所宜之法;各各為人悉檀是化主鑒機,照其可 否。其餘兩種,名義相同。其次,關於第一義悉檀,他認為有兩種:(一)不可說,是 指內證的一面,即諸佛、辟支佛、羅漢所得的真實法;(二)可 說,是教法的一面,一切實、一切不實、一切亦實亦不實、一 切非實非不實四句,次第以對有、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四 門,都令人實。第三,他認為四悉檀義並非單純的分齊,每一悉檀,通有 四悉檀義。他在《法華玄義》卷1下說:陰、入、界隔別是世界;因緣和合,故有人是為人;正世界破邪世界是對治;聞正世界得悟入是第一義。為人有四者:雜業因緣得雜觸,雜受是世界;於 一事中,或聽是為人;或不聽是對治;無人得觸,無 人得受是第一義。對治中有四者:佛三種法,治人心 病,葯病異故是世界;治人是為人;對病是對治;實 性即是第一義。第一義中四者:一切實用至四句是世 界;佛、支佛,心中所得法,豈非理善是為人;一切 語論、一切見、一切著皆可破,一切不能通,第一義 能通是對治;言語道斷,法如涅槃是第一義。又通作 者,四悉檀不同,通是世界悉檀也;四悉遍化眾生,通是為人;四悉檀皆破邪,通是對治;隨聞一種,皆 能悟道,通是第一義也。智者指出:四悉檀皆能相互圓融。例如陰、人、界隔別, 原是世界悉檀;但因緣和合故有人,即是為人悉檀;正世界破 邪世界,即是對治悉檀;聞正世界即悟入,即是第一義悉檀。 其餘三悉檀也同樣具有四悉檀義。又四悉檀不同,通是世界悉 檀;四悉檀遍化眾生,又通是各各為人悉檀;四悉檀皆破邪, 又通是對治悉檀;隨聞一種皆能悟道,又通是第一義悉檀。充 分表達了天台宗的妙解。第四,智者認為四悉檀的主要意義,在於稱機說法。他在 《摩訶止觀》卷3下說:「佛知眾生種種性、欲,以四悉檀而成 熟之。」因此,佛說法就有了種種差別,如《摩訶止觀》卷1上說:「聖說多端,或次說,或不次說;或具說,或不具說;或雜說,或不雜說。眾生稟益不同,或次益,不次益;或具益,不 具益;或雜益,不雜益。」而必須從四悉檀去了解佛說法之意, 才能得到切合自己根性的大利益。
推薦閱讀:

三藏經的【經典語句】
佛語十大經典語錄 轉
【皇極梅花】卦筮:「伏象」與「覆象」,梅花卦象中的經典用法
月光如水,只 為 你 傾 城【經典圖文】
【視頻】電影經典之《梁山伯與祝英台》

TAG:經典 | 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