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傷害孩子的,不是父母離婚,而是
父母離婚了,不會是孩子人生缺陷,但父母離婚後對孩子的忽視帶來的傷害會令孩子的人生無法健全。
作者:安靜的飄零燕(爸媽內參主筆)
一段婚姻的開始是因為愛情。
然而很多婚姻的結束不只是因為沒有了愛情,還可能是因為曾經相愛的兩人日漸勢成水火,最後剩下的只有互相攻擊,相互傷害。
這時,最無辜的,最受傷的就是孩子。他們往往成了父母那場離婚災難的池魚。
之前看到一篇新聞:鹽城濱海港振東鄉振東大橋處一男孩跳河自殺。
男孩生前曾寫過一篇作文《剪不斷的愛》,這篇作文在去年獲得了縣作文大賽二等獎。
這麼小寫的作文,簡單的文字里滿滿的荒涼,那分明是一個經歷歲月滄桑的成人才會有的感受。卻因承受與年齡不符的人生苦難被過早催熟。
是什麼令一個14歲的孩子如此決絕地離開這個世界?
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是絕望!
本該享受被愛的年齡,因為父母離婚,變成留守兒童。
爸爸不顧及,媽媽不照顧,那個被半放棄的孩子,在奶奶家或姥姥家或親戚家,就是沒有自己的家。
他過著留守兒童的生活,卻比留守兒童更絕望。因為留守兒童的父母有歸期,而自己與父母團聚的日子遙遙無期。
父母離婚,對於一個家庭來說無疑是一場大地震。地震過後,受傷的父母,荒亂逃離。離開的父母或者可以重新開始新生活了。
那孩子呢?
待到原地,面對災後的廢墟,他能承受得了嗎?沒有希望的人生是多麼令人絕望!
父母離婚了,不會是孩子人生缺陷,但父母離婚後對孩子的忽視帶來的傷害會令孩子的人生無法健全。
媽媽說鄰居結婚十多年,育有三個孩子,兩男一女,平常夫妻恩愛著。
後來老公外遇,夫妻兩人鬧離婚,最後判定中間的女兒跟媽媽,大小兒子跟爸爸。
媽媽帶著女兒生活,後來遇上心上人,再婚了。面對新成員的加入,無法適應的女兒選擇了長期寄宿學校。
爸爸在離婚後也很快就結婚了,因為小三懷孕了。新家庭的建立,新生命的到來和生活里的柴米油鹽。
爸爸無心顧及自己原來的兩個孩子,日常他與孩子交流的最多的時間就是打罵孩子的時候。後來小的因疏於照顧摔著頭變得不太正常,大的無心讀書,認識一幫不務正業的社會人士走上了歪路。
離異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較敏感。孩子對於父母離婚後再婚組成的新家庭,往往很難找到歸屬感。
他們面對繼父或繼母,會拘謹或者仇視厭惡。
這時,如果父母對孩子缺少關愛,那是對孩子二次傷害。最終可能會導致孩子人格異常,心理不健全,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父母離異對孩子有一定的影響。
但更大的影響是,離婚後的父母因上段婚姻結束得不和諧而積存的情緒無處發泄,轉而將自己的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那會讓孩子性格扭曲,自卑,無法相信愛,也不敢去愛。
同學說,高中時,別的同學計算時間是想知道什麼時候考高考。
她計算著時間,是看什麼時候可以離開家去別的地方讀書。她父母離婚前,不斷地爭吵,她聽得最多的是:我們是因為你才不離婚。
後來,說因為她不離婚的父母離婚了。
她跟著媽媽生活。因為父母離婚時撕破臉的,離婚後媽媽不停地對她說爸爸的壞話,也想盡辦法不讓爸爸跟她接觸。
爸爸再婚時,媽媽用最難聽的話中傷他,也用最難聽的話羞辱她;在她記憶中,媽媽彷彿一直在發脾氣。
下班回來,累了,會給她臉色看;考試考不好,會被罵;有時高興地一起去商場買東西,逛著逛著,媽媽一不高興,她又成了出氣筒。
她聽得最多的是:我為了你,受了那麼多的苦。
媽媽的情緒讓她壓抑,令她不止一次懷疑自己存在的合理性。
她想過如果自己不在這世上了,媽媽是不是就沒那麼辛苦了,自己是不是也解脫了。
後來出社會,很長一段時間,即使被追求,同學都不敢輕易談戀愛。父母的婚姻讓她害怕。她對擁有幸福婚姻持有近乎絕望的態度。
或者有人會說,離婚都元氣大傷,有時顧及不了是在所難免的。但父母的不和、不幸都不應該在孩子身上體現。孩子過小了身軀也承載不了。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愛情結晶。愛情沒了,但結晶還是會存在的,是一個或幾個生命。
想一想,當初他們的到來,你們是多麼的歡喜。不能你們的愛沒有了,對他們的愛也輕易收起。
還有責任呢,你們私自帶他們來到這個橫衝直撞的世界。沒法周全他們健康成長,怎能輕易的撒手不管。
孩子的安心成長是源於父母。已經離婚的你們無睱顧及他們,不知道他們對未來的人生會有多無助、手足無措和無能為力。
還未長大的他們,不會也無法成就他們的未來。
離婚,對於當事的夫妻來說,不一定都是悲劇,甚至可能是悲傷舊生活的翻篇,幸福新生活的開始。
但是,父母離婚多少會給予子女一定的傷害。希望父母們哪天有了離婚的念頭時,先考慮一下孩子。
那麼如果雙方感情徹底破裂,兩人已經無法過下去了,為了孩子就不離婚,好嗎?
肯定不好吧,久延殘存的婚姻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只是父母必須離婚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既已形成。作為父母應該設法努力去將對孩子的傷害減到最低。
其實對孩子來說,最傷害他的不是父母離婚,而是父母離婚後對他們的態度。父母離婚後對孩子的態度,也決定了孩子以後的人生態度。
所以離婚的大人在調適自己心態時,更需要懂得幫助孩子調整心態,適應過渡時期。
1.離婚是父母的決定,不是孩子的錯
決定分開是大人的選擇,因為是大人的決定,所以孩子被迫去接受這個事實。
其實孩子是不願意的。
如果大人雙方不能正面跟孩子溝通這個問題,孩子會有這種想法:父母是不是因為我才會分開的?是不是我不夠好?
所以明確告訴孩子:「離婚是我們大人的決定,是我們的問題,不是你的錯。」這很重要。
2.父母雖然不再相愛了,但對孩子的愛是不會變的
僅僅在言語上告之孩子,你們雖然不再相愛了,但對他們的愛是不會變的,是不夠的。
還需要行動上。陪伴,實際行動的陪伴。
帶孩子去玩,傾聽孩子的心聲等,都能讓孩子體會到你們對他的重視。
假如約好出外遊玩,不要輕易因為其他事而爽約。輕易爽約會讓孩子誤解為「你不想和他在一起。」
3.耐心解答孩子的疑惑,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耐心去過渡
「為什麼別的孩子跟父母一起住,我只能跟爸爸(媽媽)一起住?」
「因為家庭不是只有一種存在形式,也會有些孩子只跟爸爸或媽媽住。」
「為什麼你們要離婚?」
「因為我們不愛對方了,假如我們繼續在一起,會傷害對方,也傷害到你」
有時孩子會問到一些父母不願意提及的問題,如果不願意回答,也不要不耐煩。
小孩對逆境的調適遠不及大人。父母分開,家裡突然少一個一起生活,大人需要時間,孩子更需要時間去適應。
孩子需要一個接受的過程。他會悲傷,會敏感,會情緒化。大人需要幫助他,耐心陪他渡過。
4.不要在孩子前面指責對方,更不要將孩子作為攻擊對方的武器
很多夫妻分開時分不和諧,一提到對方就惡言相向。
這會令孩子懷疑自己:爸爸(媽媽)是壞人,那我自己是不是也會是壞孩子。
有些夫妻為了報復對方,就斷了孩子跟對方的聯繫。然後跟孩子說,爸爸(媽媽)不要你啦。
這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被拋棄了。長大會不相信愛,以為自己不值得被愛。
孩子是無辜的,不要讓孩子捲入父母的敵對里。重組家庭後,努力平衡孩子與愛人及未來新生兒的關係。
新成員的加入,孩子會有被「入侵」的感覺。然後害怕:「爸爸(媽媽)不再只屬於我一個人了。」
父母的態度應該保持以前一樣,但需要給予更多的愛。讓孩子知道他多了家人,也會得到更多的愛。
讓孩子在新的家庭里感覺到有屬於自己的位置。例如,讓孩子在兩個家庭中擁有自子的房間。
孩子是父母雙方的,孩子對父母的愛的需求是天生的。即使夫妻離異,也應該繼續給予孩子自己那份父愛或母愛,讓孩子在父母的愛護下,健康成長。
作者簡介:安靜的飄零燕,富書專欄作者,自由寫作者,兩寶媽。
推薦閱讀:
※孩子取名新誤區,新父母必看!
※正常的孩子有必要做感統訓練嗎?
※最全最實用的英語單詞記憶法,你的孩子一定用得到-頭條網
※孩子需要打流感疫苗嗎?
※寶寶不容忽視的小細節 說明你孩子很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