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6月11日,《明定國是詔》頒布,戊戌變法由此開始

戊戌變法又名百日維新、戊戌維新、維新變法,是清朝光緒二十四年間(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的短暫政治改革運動,變法由慈禧太后默許、光緒皇帝領導,深入經濟、教育、軍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個層面,希祈中國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

然而後期改革過於激烈,因而傳出有維新派建議將慈禧太后囚禁、暗殺等傳聞,惹怒慈禧,加上以慈禧為首的清朝當權勢力擔心變法中的「合邦」計劃最終會導致中國被日本和英國瓜分,步朝鮮乙未事變的後塵,因而發動了戊戌政變,戊戌變法僅經歷了103日就告終。

維新派首領康有為和梁啟超逃入日本駐北京大使館,譚嗣同等維新人士陸續被捕殺害,光緒帝則被軟禁於中南海瀛台,慈禧重新當政,引發了民間輿論支持孫文、黃興等更為激烈的革命主張,推翻帝制,建立共和。

光緒帝載湉讀書像

明定國是

1898年6月10日,光緒令翁同龢起草《明定國是詔》,送呈慈禧審查,得到批准,於6月11日(農曆四月二十三日)頒布《明定國是詔》,表明變革決心,百日維新由此開始。

然而,變法後第6日,亦即6月16日,光緒才首次召見康有為。康有為覲見光緒帝時,開宗明義說:「大清快要滅亡了。」光緒答這是保守官員所累,康有為指靠那些官員推動改革,等如緣木求魚,康有為用了大量的時間,力陳變革之必要。這是光緒與康有為首次會面、亦是唯一一次,數日後,光緒調任他為總理事務衙門章京行走,但是官位僅至六品,而康有為早於3年前已經是六品官。

隨後,光緒又召見梁啟超,並且僅委派其出任六品的辦理譯書局事務。梁啟超獲得任命後,離開北京,沒有再次參與新政。在整場百日維新中,僅康有為見過光緒一次,梁啟超等人沒有見過光緒。

大清國慈禧皇太后

慈禧默許

後世史家評價戊戌變法時,常形容光緒正式掌權親政,但是此種說法歷來受到爭議。

6月15日,也就是戊戌變法進入到第5日,慈禧要求光緒連下三道上諭:

一、下令免去帝師翁同龢的協辦大學士及軍機大臣等職務,逐回原籍;

二,凡授任新職的二品以上大臣,須到皇太后面前謝恩;

三,任命慈禧親信榮祿出任直隸總督,掌握大權。

從6月16日到24日,慈禧又要求光緒任命崇禮為步軍統領,懷塔布掌管圓明園八旗、包衣三旗及鳥槍營,剛毅掌管健銳營,光緒並無軍事大權。

從戊戌年農曆四月一日至七月二十八日,在117日內,光緒皇帝與太后同住69天、請安68次、侍早膳32次、侍晚膳22次及侍看戲15次。百日維新期間,光緒12次前往頤和園請安。其時光緒下詔書時,亦多寫有「朕欽奉慈禧……皇太后懿旨」。6月11日至9月20日,軍機處一共向慈禧太后上呈了折、片、呈及書等共計462件,最多的一天上呈了29件。

康有為向光緒皇帝贈送自己的著作《日本變政考》、《俄羅斯大彼得變政記》、李提摩太翻譯的《泰西新史攬要》及其他有關各國改革等書,這些書在光緒帝到頤和園向慈禧請安時,都曾向慈禧報備,慈禧也曾慈覽過這些書籍,並詢問光緒帝的意見。光緒帝對於康有為的變法十分贊同,而慈禧在經歷甲午戰爭敗給日本的慘痛教訓後,默許了康有為的改革。

當時的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剛毅、錢應溥、廖壽恆和王文韶,除了廖壽恆暗中支持改革外,其他大臣要不就頑固抵制或者明哲保身。軍機大臣剛毅就因改革遭到光緒帝革除,讓剛毅相當不滿。甚至到頤和園向慈禧太后哭訴,請求太后重新訓政。不過當時軍機大臣的任免,還是需由慈禧太后批准,因此有部分的軍機大臣在變法中遭到革除,多少也是慈禧太后的默許。

6月16日,慈禧太后命咸豐帝老臣刑部尚書崇禮代理步軍統領。6月25日,慈禧太后再命懷塔布管理圓明園官兵,剛毅管理健銳營。懷塔布跟剛毅重回軍機大臣的原因,在於光緒帝變革過於急燥,官員革除不少,慈禧擔心影響國家官員任免問題,因此慈禧太后對光緒帝批准的免職官員,有部分是不同意的。

變法磨擦

有評論指出慈禧太后並非反對變法,但變法目的應以利於清室統治,延長清朝國祚為大前提,但康梁兩人「改元易服,南巡遷都」的主張,被慈禧認定是「保中國不保大清」之舉措。再加上康有為曾向光緒帝建言,命袁世凱擔任直隸總督並囚禁慈禧,遭慈禧聽聞,故而斷然發動政變,扼殺維新。

9月1日,禮部主事王照疏請光緒帝遊歷日本等國,以考察各國情況。懷塔布、許應騤不肯代送。王照彈劾他併到堂親遞,懷塔布不得已允許其代奏。許應騤則上奏彈劾王照「咆哮署堂,借端挾制。」

9月4日,光緒下令將懷塔布、許應騤、堃岫、徐會灃、溥頲、曾廣漢等阻礙變法的禮部六堂官革職。王照賞給三品頂戴,以四品京堂候補,用昭激勵。懷塔布的妻子與慈禧太后有親戚關係,遂向慈禧哭訴。

9月5日,光緒召見譚嗣同,並命譚與劉光第、楊銳、林旭以四品卿銜在軍機章京上行走。

9月11日,光緒帝召直隸按察使袁世凱來京陛見。湖南舉人曾廉上書請殺康有為。

9月13日,光緒帝擬開懋勤殿,設顧問官,慈禧太后不允。光緒帝手諭楊銳以變法之難,命康有為等詳細籌議。

9月14日,直隸按察使袁世凱抵北京。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經天津抵京。

9月16日(八月初一),光緒在頤和園召見統率新建陸軍的直隸按察使袁世凱,面談後昇任他為侍郎候補。另一方面,直隸總督榮祿以英俄開戰,催袁急回天津。畢永年與譚嗣同議軟禁太后事。

9月17日(八月初二),光緒帝再召見袁世凱,命與直隸總督榮祿各辦各事。光緒命康有為即離京赴上海督辦官報局,傳通過楊銳帶給康有為密詔。

9月18日(八月初三),御史楊崇伊上書慈禧,稱大同學會蠱惑士心,紊亂朝政,引用東人,深恐貽禍宗社,吁懇皇太后即日訓政以遏亂萌。據袁世凱的日記,之後譚嗣同於9月18日去法華寺夜訪袁世凱,透露慈禧聯同榮祿,要廢除光緒;並說皇上希望袁世凱可以起兵勤王,誅殺榮祿及包圍慈禧住的頤和園。兩日後(9月20日),袁世凱回到天津,將譚嗣同的計劃向榮祿報告。也有一種說法是,袁世凱離京前密告給軍機大臣禮親王世鐸。

榮祿曾表示反對康有為所主張的變法,他在1896年9月20日回京,參與扼殺變法行動

戊戌政變

9月19日(八月初四),傍晚慈禧突然離開頤和園,返回大內。光緒帝自是日起遷居瀛台。康有為訪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請英國公使相助,不成;又訪伊藤博文,請遊說慈禧太后。當晚黃紹箕勸康有為迅速離京。深夜,梁啟超、康廣仁等懇求康儘快出走。

9月20日(八月初五),凌晨康有為攜僕人李唐離京。光緒皇帝第三次召見袁世凱,之後袁回天津。慈禧太后、光緒皇帝接見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光緒帝與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親密交談,慈禧極為不滿,當天深夜又接到榮祿密報,說光緒帝欲軟禁慈禧。此時康有為已離開北京。

9月21日(八月初六),凌晨慈禧太后臨朝,宣布戒嚴,火車停駛,率衛隊軟禁光緒帝於中南海涵元殿,廢除新政,搜捕維新黨人,然後下詔慈禧訓政。當天步軍統領率兵圍南海會館宅,搜捕康有為未獲,但在此拿獲康廣仁和康的弟子程大璋、錢維驥。之後又查抄了粵籍官僚張蔭桓寓所,沒有發現康有為,將張逮捕。

9月24日(八月初九),剛毅奉慈禧諭令開始搜捕四軍機章京等變法份子。楊銳、林旭當日被捕。劉光第投案自首。楊深秀因詰問慈禧太后為何罷黜光緒帝,在聞喜會館住處被捕。

9月25日(八月初十),譚嗣同在瀏陽會館被捕。

至此,只有一百零三天的維新結束。

維新黨人中,康有為早離開北京,梁啟超逃入日本使館。其他數十人被捕,包括稱為「戊戌六君子」的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楊深秀、康有溥,六人於9月28日被斬首於菜市口。剛毅親自監斬。徐致靖處以終身監禁(庚子之亂後得赦免);張蔭桓則流放新疆。所有新政,除京師大學堂外,一律都被廢止。


附錄:《明定國是詔》原文

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內閣奉上諭:

數年以來,中外臣工講求時務,多主變法自強。邇者詔書數下,如開特科,裁冘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學堂,皆經再三審定,籌之至熟,甫議施行。惟是風氣尚未大開,論說莫衷一是,或託於老成憂國,以為舊章必應墨守,新法必當擯除,眾喙嘵嘵,空言無補。試問今日時局如此,國勢如此,若仍以不練之兵,有限之餉,士無實學,工無良師,強弱相形,貧富懸絕,豈真能制梃以撻堅甲利兵乎?朕惟國是不定.則號令不行,極其流弊,必至門戶紛爭,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積習,於時政毫無脾益,即以中國大經大法而論,五帝三王不相沿襲,譬之冬裘夏葛,勢不兩存。用特明白宣示,嗣後中外大小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發憤為雄,以聖賢義理之學,植其根本,又須博採西學之切於時務者,實力講求,以救空疏迂謬之弊。專心致志,精益求精,毋徒襲其皮毛,毋競騰其口說,總期化無用為有用,以成通經濟變之才。京師大學堂為各行省之倡,尤應首先舉辦,著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王大臣會同妥速議奏,所有翰林院編檢、各部院司員、大門侍衛、候補候選道府州縣以下官、大員子弟、八旗世職、各省武職後裔,其願入學堂者,均淮入學肄習,以期人材輩出,共濟時艱,不得敷衍因循,徇私援引,致負朝廷諄諄告誡之至意。

將此通諭知之。

欽此。

推薦閱讀:

會穿 | 春天的帥氣是從馬甲開始的!
物之始焉,終為難矣
10月份霉運全消,開始轉好運賺大錢的生肖!
二月一開始就有好運氣降臨,喜事好事不斷的生肖
女人開始衰老的5個信號,3步保養恢復年輕

TAG:變法 | 戊戌變法 | 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