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在思維方式上有哪些差異?
本文談留學,但文中也涉及東西方思維習慣的差異,算是旁敲側擊
多少年來,我們大多數人,都生活在一個無形的卻無處不在的評價體系之中,如何在這個體系之中,掙得上風是我們一直以來就這麼做的,但是卻並非是我們每一個人,發自內心想要的,在國內因為要比較,所以出國,結果出了國發現還是在一個圈子裡比,可是就在這樣的比較之中,有沒有人發覺自己在無意之中,掏空了自己, 哪怕自己成功了,反而更加迷茫了,無論成敗,到頭來就是一種更加深入的茫然和疲倦。
我接觸過一些法國人和比利時人,不能說他們有什麼深刻的思想,但是個個的行動能力非常強,而且個性,又是這個要命的個性,他們重視的就是這個個性,他們有時是在我們看來非常膚淺的堅持著自己個性,與他們的一些交談之中,發現他們各有自己的人生規劃,卻鮮有什麼統一的評價體系,比如收入,或是學業事業上的成功,他們比較清楚自己想要做的是什麼,他們中有的熱愛飛行,早幾年就在非洲開著小飛機負責運輸一些人道物資。我覺得他們的人生壓力,來自於自己專註於做一件事,如果不成功怎麼向自己交代,而不會太在意別人怎麼看,實際上在他們中間,似乎也不存在這個所謂的「別人」。
我們也留學,他們也留學,可是我們留學言必去歐美,他們卻可以來中國,而為什麼鮮有人聽說有中國人去非洲南美留學呢。所以,不知是否有人體味到這同樣的行為之中,很不一樣的意識根源。每當聽到有人為拒簽而哭鼻子時,我想那是不是,過於坦誠的暴露了自己的潛意識。一種具有代表性的潛意識。
我想到過國外的同學,都體會過什麼是多元化的自由社會,我想我們的身體出了國,意識心態更應該出國,簡單地說,最首要的事並不是不假思考的努力學習,努力畢業,努力找工,而是應該努力發現,在一個多元環境之中如何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真正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能使自己真心投入並獲得快樂的東西。這才是在國外一個人經歷所有失敗後,應當也可以收穫的財富。不少人出國後,有意躲開國人的圈子,可是這又反過來更加強化了自己的國人心態,結果是身子離得越遠,心卻陷的越深。我想這些是我們出國最應該拋棄的東西,不能在自由的世界裡,又從內心束縛自己。
人生是不斷的攀登,當然可以以此來勵志,可是就在我接觸幾個西方人之中,幾乎聽不到有相似語境的話,意思相近的因該是人生就是發現不同,或是一個求知的過程。我想當我們在攀登的過程里,每每發現一山還有一山高的時候,當我們陷入茫然的循環的時候,停下來思考,比繼續行動來得更為實際一些。
我想出國,是不是因為國外的生活方式,吸引了我們,可是當能夠近距離的,靠近這種生活方式時,是不是發現自己反而離這種生活更遠了。很多人會說以上這些都是不必要的思考,可是在我看來,這些恰恰是出國留學和出國後,自我調整的必須的思想前提,也是非常必要的所謂個人軟實力。這決定著個人出國的最深層的動機,是發自內心的追求理想,還是不自知的被表象所迷惑而跟風。
還得說一句俗不可耐的話,如果在金錢與功利方面極有報負的,就千萬不要出國,要趁早把握好「關係」,如此發達之後,就可以出國瀟洒了,那時必有一番不同的見地。
一個朋友的小弟,大三中斷學業,去了德國留學,之後一直沒有聯繫,直到後來,很偶然地聯繫上了,他就表示很後悔,沒能在國內讀完本科再出國,他說。他現在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獲得他期待的文憑的,我勸他不要悲觀,他卻說,他很現實的明白了這一點。
在德國拿到本科碩士文憑的比例不高,外國人就更低。而拿到文憑的人是很受尊敬的,想見這對本國人都絕不是一件易事。也許是鬱悶了很多年,他說前兩年家裡還供他生活,但以後家裡就沒錢了,只能靠自己打工,這苦倒還其次,就是對拿不到文憑的恐懼感,讓他備受折磨,那次以後我和他就失去了聯繫,到現在也不知道他的情況。
我想浪漫的理想和現實的理性是生活的兩翼,應盡量尋求兩者的平衡,任何斷翅的動作都是不可取的。
「是以馬德里大學文哲學院的結業證書申請進入西柏林自由大學哲學系就讀的。在與學校當局面談之後,一切都似可通過了,只有語文一項的條件是零。學校要求我快速的去進「歌德語文學院」,如果在一年內能夠層層考上去,拿到高級德文班畢業證明書,便可進入自由大學開始念哲學。而宿舍,是先分配給我了。 「歌德學院」在德國境外的世界各地都有分校,那種性質,大半以文化交流為主,當然也可學習德文。在德國境內的「歌德」,不但學費極為昂貴,同時教學也採取密集快速方法,每日上課五六小時之外,回家的功課與背誦,在別的同學要花多少時間並不曉得,起碼我個人大約得釘在書桌前十小時。一天上課加夜讀的時間大約在十六、七個鐘點以上。當然,是極為用功的那種。別的同學念語文目的不及我來得沉重,而我是依靠父親伏案工作來讀書的孩子。在這種壓力之下,心裡急著一個交代,而且,內心也是好強的人,不肯在班上拿第二。每一堂課和作業一定要得滿分,才能叫自己的歉疚感少一些。苦讀三個月之後,學校老師將我叫去錄音,留下了一份學校的光榮紀錄;一個三個月前連德語早安都不會講的青年,在三個月的教道訓練之後,請聽聽語調、文法和發音的精華。那一次,我的老師非常欣慰,初級班成績結業單上寫的是——」
以上是摘自三毛的著名散文《傾城》里的一段,有關語言學習的文字,也算是對國外學習的一段經典描寫,她當時對德文一無所知,所以需要用工至此,可以自我評估一下,另外對此段學習的心理描寫也是非常的經典,令人感同身受。
還有另一個例子,當然是一個相對成功的故事。也是朋友的小弟,他大學畢業後去了日本留學,因為他父母比他早去日本打工,所以他可以不用打工,而努力學習日文,兩年的刻苦學習後,他居然進入了日本早稻田大學的碩士班,如今也順利畢業,又去了美國繼續自己的學業,雖然就這麼幾句話,就概括了他多年的留學之路,可是這其中的辛苦與折磨可能是難以想像的,從一個只在國內學了半年日文到現在在美國繼續打拚,而我更傾向於認為,這樣的傳奇也僅僅屬於聽故事的人。
我想年輕是什麼,應該就是一股根本就無法抑制的衝動,中國的大人們更傾向於,應趁年輕為以後的人生多做準備,可是人的青春能有幾年,而這樣的衝動,不趁年輕釋放掉又更待何時,曾經想像我那一屆就應該是應試教育的終結,可是現在再回頭看看,多年來的實際情況實在是在大倒退,變本加厲的,沉悶的中學教育,怎能不讓人嚮往,哪怕看起來更自由的國外生活,所以珍惜自己的決定。看看現在國內大學生的求職之路,有時我很難判斷國內的學歷和國外的經歷孰重孰輕了。
「成名趕早,出國趕早!」看來是有道理的。只是也要儘早懂得「可萌綠亦可枯黃」的人生態度。
推薦閱讀:
※【第十要】 西方合論
※西方極樂世界的超勝有七種
※什麼是西方三聖--是什麼|什麼叫|是什麼意思
※西方風景油畫的發展與演變(四)
※西方社交場合怎麼穿?你必須get的Dress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