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民俗風情
越南民俗風情
越南的民俗風情大致和中國差不多,如果說有什麼區別的話也只是大同小異,尤其是與兩廣的一些民俗風情有驚人的相似,存在這種現象多是因為歷史原因造成的。中國自秦朝將越南劃歸中國領土以來,除元、宋400多年外,越南一直是中國的領土長達一千多年。在歷史的長河中,有過規模較大的移民,也有過許多逃避戰亂的遷徙,這給越南帶去很多先進的文化和思想,漢民族漸漸與原住民融合一起,形成了今天越南的民族。
節日
越南和中國一樣,也使用陽曆和陰曆。越南法定的節日有元旦節,五一勞動節,九二國慶節。陰曆節日很多,越南也過清明節、端午節、上元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春節是一年之中最盛大的節日,講究團聚、熱鬧、吉祥,家家戶戶都要準備豐盛的菜肴,煮好粽粑,大門口貼紅對聯,而且在自家的祭壇兩邊也貼紅對聯,還是漢字,如「祖宗功德千年盛,子孝孫賢萬代昌」等,吃團圓飯時,放鞭炮。越南有一句民謠「肥肉姜蔥紅對聯,幡旗炮竹大粽粑」,可見對春節的重視程度。晚上要守歲,直到新年到來,全家人在供桌上擺好各種供品,點燃香燭,祭拜神靈和土地,越南人認為上天每年要派一個神靈來管理人間,迎新神送舊神,祈禱神靈保佑全家老少平安幸福。
除夕夜越南人還有「求祿」的習俗。其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采祿」,通常是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去寺廟祭祖,農村的寺廟很多,村村都有,回去的路上,採摘一支帶綠葉的樹枝,寓意為採集天地神靈賜予的福祿,拿回家裡插在神龕上,直到綠葉枯殘為止。還有一種是「香祿」,不少人在寺廟祭祖時點燃一把香,祭拜祖先時虔誠禱告,然後把它帶回去插在祖先祭壇或灶王爺祭壇的香爐上。據越南民間傳說,香火昭示興旺發達,要是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風,香火越燃越旺,兆頭更好,一年萬事如意。
禮儀
越南人很講究禮節,並且注重以禮待人的種種具體細節,見了面總要打招呼問好,在一般情況下,跟客人相見時多以握手為禮,或者點頭致意。越南人對長輩尤為尊重,在公共場合一同出行時,他們必定會請長輩先行在前,萬一要超過長輩先行也會打個招呼,說一聲:「小侄先行了。」越南人對長輩稱大爹、大媽或伯伯、叔叔、阿姨,對平輩稱兄、姐,對兒童稱小弟、小妹,對群眾稱鄉親們、父老們、同胞們。只有在國家機關、工作單位、越軍部隊里才稱同志。也有最熟悉的人之間稱兄道弟的,但不稱同志。
越南人一般不直接使用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我你他。如回答長輩告訴的事情時,只說:「小侄知道了。」若是同齡人,則說:「小弟知道了。」以示自謙。總之,在需要使用第一人稱時,一般都用弟、妹、侄自謙詞,不用我字。第二人稱則直接稱大伯、大叔、大娘。第三人稱則直接稱那位大伯、那位大娘。越南人問候不分「早晚」,也不分「你好」「再見」,通常的情況下是把那個「召」字放在「懂積」(同志)的上面來表示問候。如見面時說「召懂積」是說「同志你好」,分別時說「召懂積」是說「同志再見」。
服飾
在日常生活里,越南人的穿著打扮講究樸素實用,平時,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都喜歡上身穿一件圓領素色襯衣,下身一條深色肥大的褲子,男人戴一頂綠色盔帽,女人戴一頂尖斗笠,不管男人還是女人,都是一雙赤腳。只有越南的文藝團體來我們部隊慰問演出時,才真正看到越南婦女的長袍可以說是越南女子的國服,上身束腰,突出身段,使女子顯得婀娜多姿,下擺舒展,開杈至腰際,活動方便。特別講究的是,越南婦女穿長袍時,還穿一條黑色或白色的寬腿拖地長褲,戴上尖斗笠,那才是一個真正的越南婦女的標準形象。
嚼檳榔
越南人大都喜歡嚼檳榔,尤其是京族、岱族和泰族嗜好嚼檳榔。檳榔樹是一種喬木,果實如栆,可食用或作葯。因其味先苦後甜回味綿長,故易成癮。檳榔汁有提神、生津、利尿、消暑的功能,有刺激性,可使人興奮,臉頰潮紅。他們嚼檳榔時,還要同時把一片蔞藤葉和一丁點石灰或鹼質放入嘴裡,嚼到三種物質起化學反應變成血紅色汁後,才把渣子吐出來。嚼檳榔越多,牙齒會變成黑紅色,紅唇黑齒被越南人視為傳統美,認為這種女人才會恪守婦道,反之不嚼檳榔而保持紅唇白齒的女人則被認為舉止輕狂,長大之後被男人看不起,出嫁都是一個難題。那是以前的事情了,我們在援越抗美期間看到的紅唇黑齒都是清一色的中年婦女,而那些年輕的女孩子卻都是紅唇白齒,看來嚼檳榔染齒將要淡出越南人的習俗了。
檳榔在越南本身是一種容易得到又很便宜的果子,但嚼檳榔已成為越南人的習俗,不論城市和農村,在越南文化中如結婚、祭天地、忌日、過年都少不了檳榔。有句俗話「來往非檳榔不為禮」,從普通到重要的節日、禮儀到日常生活里都是少不了檳榔的。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親屬、鄰居、村與村之間的互相團結、幫助與和諧相處的表現,都融合在一小塊檳榔里了。
推薦閱讀:
※越南投資,開篇介紹
※越南的共產黨黨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誰說話最好使?
※越南最近(2014年5月中)的反華示威,為什麼牽連到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工廠被砸?
※如何看待越南展示南海奪島演習?
※93歲回爐當總理,幹掉3任接班人,東南亞最後一位「大佬」的傳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