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北三縣成北京四大行政片區之一!北京政府顧問建議相關資源向北三縣傾斜!
今天,歷時5天的北京市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疏解非首都功能、城市副中心建設等提案和相關討論成熱點議題。燕郊在線注意到,其中,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北京市政協委員毛大慶的提案,特別是《關於以「宜居宜業」為目標,高標準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議》引發高度關注,建議中,特別北京四大行政片區(北京主城區、大興區、順義區、廊坊北三縣)的提法引人注意——「這就像不久前我看到北京公布北京副中心、燕郊、潮白新城將用軌道交通直連共同構成中心城市的消息一樣,讓人興奮……只可惜我錯過了在北三縣再置一套房產的好時機。」燕郊在線一網友對此既興奮又略顯遺憾。
這是不是行政區劃調整的先聲?有人猜測,下一步,北京或將加大行政改革力度,北京東、西城可能合併,首都特別行政區規劃也或將呼之欲出。「現在北京的功能劃分,是按照上一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思路來規劃的,這版規劃早已過時。」有專家稱,「北京的行政功能和規劃肯定要調整,特別北京市委市政府搬到通州後,尤其要加大行政改革力度,因為京津冀這一區域要成為全國行政管理協同機制的範本!」
北京市人民政府專家顧問、北京市政協委員毛大慶: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規劃設計標準應把握符合北京的城市定位,突出副中心的功能屬性;開發縱深,避免過度開發對未來造成不可逆的資源和環境傷害;在開發過程中要與配套政策並行並軌的三個原則,這三個原則應該有一個總的基調「宜居宜業」,宜居的指標就是環保低碳智能化水平,宜業的指標就是創新創業的力度。
在具體建設中,通州區應與上、下游區域協同治理、跨區合作,推進潮白河、涼水河等主要水域的生態治理,為城市副中心提供一個高標準的生態環境;應以通州區為中心,實現串聯北京兩座機場、三座火車站、四大行政片區(北京主城區、大興區、順義區、廊坊北三縣);應適度將主城區的重點科研項目、研發中心或機構向副中心遷移或設立分支機構,讓服務於雙創產業的孵化器、眾創空間向副中心擴散,並鼓勵推進大企業到副中心設立總部、分支機構等;城市副中心的教育資源應充分與主城區實現對接,實現名校資源全覆蓋。相關資源可適度向廊坊北三縣傾斜,保持通州與北三縣的合理人口密度,避免因教育資源集中而引發的人口遷移和房產價值傾斜。
在《關於培育和規範住房租賃市場,把「租房住」作為實現住有所居重要手段的建議》的提案中,毛大慶也提出了如下建議:
比如,對企業建設用於居住目的的租賃房建設給予稅率優惠。目前,企業納稅人按市場價格向個人出租用於居住的房屋,應繳納房產稅、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印花稅、不動產租賃服務的增值稅。按照這個稅率,房地產企業或其它企業對建設租賃房熱情難增。同時,基於長租公寓一次性投入大、規模經濟不明顯、貨幣化率低等特點,政府在長租房稅率方面的優惠,將極大地鼓舞和提高各方投資建設長租房的積極性。此外,政府在輿論上加強租賃房的正面宣傳,鼓勵年輕人以租代購。
要鼓勵現有房源的「租賃房」改造,盤活存量房,助推房地產產業轉型。通過資產改造及內容導入,即能盤活城市存量資產,又可以將企業引流至四環外的區域,從而進一步疏解城市核心區的壓力。
副中心怎麼規劃怎麼建?燕郊在線還注意到,從專家到民間各方都高度關注,目前還在被社會各界熱議。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陳秀山:
早在1990年代,北京就提出規划了十幾個衛星城,但是這十幾個衛星城對中心城市根本沒有起到任何疏解的作用。今天,北京決定要形成兩個中心,其中建設副中心這個思路的調整,對北京而言是戰略性思路上一個非常重大的調整,也就是說北京將來會形成兩個中心,一個是中央的中心,另外一個是北京市中心。建設行政副中心的直接原因是北京原先的這兩個功能重合,所以中心城區過度擁擠,資源緊張,交通環境惡劣,這都影響了其功能的發揮。所以,疏解「非首都功能」終於找到了一個解決的辦法,就是在中心城區之外建立一個北京市的行政副中心。這當然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規劃,過去北京是「一軸兩帶」,我認為北京將來的發展更多的會向北京東部和南部傾斜;另一方面是北京往東南部發展將更有利於加強和天津河北的經濟聯繫,推進京津冀的一體化進程。這是一盤大棋,我們可以設想,將來應該會在北京的東城、西城區,也就是真正的核心區逐步建成一個中央行政區,或者中央辦公區。
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
疏解非首都功能,涉及巨大利益調整。在通州建設市行政副中心,政府率先帶頭,打破部門利益、局部利益和個體利益的藩籬,表明市委市政府自覺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式的決心和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態度。北京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核心,也是世界級城市群的核心,這就要求北京必須樹立「群主」意識,以帶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己任。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新時期的「平津戰役」。通州地處京津經濟帶軸心和環渤海經濟圈中的核心樞紐部位,是北京面向京津冀的門戶。把指揮所設在通州,就是要更好地發揮橋頭堡的作用,就是把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指揮所前移,更加凸顯戰略地位。
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長趙弘:
建設好副中心,首先是房地產政策,如果沒有統一的管控和政策,會造成「北三縣」的房價被社會熱炒,炒高房價,影響整個副中心的建設和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的落地。其次是環保政策,由於政策的不統一,地區之間的矛盾比較大,未來可以在環境排放方面統一標準和政策。第三是產業政策也需要統一,如今很多非首都功能疏解轉移到河北後,有的高科技產業不能享受高科技企業的政策,比如資質認證不能銜接,稅收政策不統一等,這對企業而言是很大的負擔。第四是社會保障方面的政策也更為急迫。要做好這些,區域之間要打破行政壁壘,一體化建設布局,並為其他區域提供借鑒。
新加坡規劃之父劉太格:
通州副中心的規劃跳出了北京環形布局的圈子,是治理北京大城市病難得的機遇。具體來說,首先應該先把大城市切成六七個健康的衛星城市,然後再把人口和功能部門往外劃分,否則單純遷人口和功能部門都是搞不好的。這樣一個城市就像一個大家庭,有大小不等的成員。每個衛星城市可容納兩三百萬人口。而每一個衛星城市都需要進行配套建設,包括中央商務區、大學等等。那麼在朝陽區的民眾就不需要整天跑到海淀區去辦公和學習了。因為他生活上的需要在他本身居住的區域就已經得到滿足了。這樣做首先可以解決交通問題,其次會把北京變成一個低碳的城市,最後將改善市民的生活質量。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楊開忠:
「十三五」時期北京能否真正解決城市病、能否實現轉型的關鍵問題是疏解非首都功能,因為只有把不太適合首都發展的功能轉移出去,才會為核心功能騰出空間,否則就沒空間、沒資源。事實上,北三縣城市發展也面臨購房群體增加、城市管理壓力增大的局面。所以把廊坊、保定、武清等城市納入到此類京津冀發展協同區域內,既是希望擴大此類經濟圈的發展範圍,同時降低此類北三縣的壓力……北京未來將會進入市郊化時代。除了大家關注的通州外,未來還會在郊區出現多個城市副中心,例如昌平可能會成為一個科教副中心。不過這其中,要統籌好人口、住宅、商業、辦公的關係,努力實現資源平均。
燕郊在線了解到,北三縣雖受河北行政區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特殊的地理位置,讓這裡成為了河北的經濟特區,北京市的「後花園」。目前,副中心高大上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當中,北三縣也已被納入整體統籌謀劃當中,交通、教育等多項利好陸續在北三縣釋放,據稱,高水平的一體化規劃方案不日將露出廬山真面目。
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京津冀協同發展聯合創新中心副主任李國平認為,北三縣不會併入副中心,也沒有必要併到副中心,因為副中心通州目前已經有900平方公里的面積,作為一個行政區已經足夠了。但他同時還認為,「如果今後行政區域進行調整,不排除「北三縣」會併入北京,但它絕對不會併入通州。」對此,燕郊市民朱女士認為,事實上,副中心已經對北三縣開始了某種「三統一」政策,未來不管行政區劃如何調整,北三縣的前途都無可限量。
來源:新京報、法制晚報、中國經濟周刊等
推薦閱讀:
※關於性的六點建議,你應該看看
※八字基礎知識記憶彩色圖片(建議收藏,隨時查看)
※Photoshop 自學建議13條 圖解
※最全面的理財小建議,靠自己也能輕鬆理財
※李小鵬:建議將貨車嚴重超限超載列入危險駕駛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