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中華文化的三大傳統

道家的自然主義傳統道家反對天命論、天意論和目的論,也排斥人的意志、欲求和情感,排除任何加諸於一切現象的刻意有為,力主用自然性質、自然原因、自然原理來觀照、解釋人生、社會和宇宙,力求人的一切作為都要合乎自然的本來面貌和變化規律。道家創始人老子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根源,而構成萬物具體形態的原始物質則是「氣」。萬物都是稟賦了「道」而成「德」(自然本性),又稟賦了「氣」而成「形」(形態,形體)。老子又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所謂「道法自然」,就是道以自然為法,作為宇宙的根本原則、最高原則的道,所遵循的就是自然無為。在道家看來,萬物無一例外地都同樣根源於「道」的流轉與「氣」的聚散,由此它們也就沒有本質的差異,沒有價值的優劣。《莊子?秋水》云:「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認為一個人站在「道」的高度觀照萬物,認識到萬物並無貴賤高下之別,就能平等地看待一切,包容一切。這裡講的「以道觀之」,也就是以「自然」的角度來審視一切。道家以「自然」觀照人,肯定生命的價值,反對人為地延續或損害自己的生命,宣揚自然主義生命觀。道家認為,一個人若能超脫於生死的執著,其心靈也就可以超脫形體的局限,直覺體認自我的自然本性,而與「道」契合為一,進入「萬物一府,死生同狀」(《莊子?天地》)的境界,在心靈上獲得極大的自由,成為精神上不受任何環境影響的「聖人」,或神妙至真的「神人」。《莊子》又有《養生主》篇,宣揚養生之道,以求保命全生,不受損害。這種養生理論稱為「全生」說,以後經黃老道家的養生論,進而影響道教,形成了長生論和神仙論。道家還主張「天人合一」說。莊子云:「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天地萬物和我們同生於「道」,天地萬物的氣和我們的氣相通,人的生命要與天地萬物的生命合一,相應,協調,並與天地同長終。《莊子?在宥》論天人關係說:「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者,人道也。」提倡無為,崇拜自然;貶斥有為,鄙視人為。道家所論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觀點,構成了自然主義傳統的重要內容。

佛家的解脫主義傳統佛家從「解脫」坐標觀照人生,為中華文化增添了解脫主義傳統——基於對人生「無常故苦」的價值判斷,懷著對人的迷惑、煩惱、痛苦、死亡的真誠關切,指出解脫的方法和途徑,從而為人提供了一種宗教的精神依託。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尋求解脫的修證中,總結出「四諦」即四種真理。「四諦」以論定人生的價值是苦和分析苦的成因為出發點,以指示解脫諸苦的途徑為中心,以解脫境界「涅槃」為歸宿,構成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早期佛教強調依「八正道」而行,即得解脫。「八正道」是八項修行實踐的德目,包括正確的見解、思維、言說、行為等。後來又提出佛教修行者的實踐總綱「三學」,即戒學、定學和慧學。戒學是抑止邪惡,積習善行;定學是安定身心,集中精神;慧學是如理思維,徹悟實相。隨著小乘佛教發展為大乘佛教,佛教的解脫之道也發生變化,這就是在理論上力圖超越小乘佛教對人生過於負面和悲觀的看法,在修行上突出強調智慧的關鍵作用,重在以觀照真理和證取真理為解脫。為此,大乘佛教還要求在修行上不脫離世間,積极參与世間的各種善舉,以利於眾生的普度、解脫。中國佛教繼承和發展了印度佛教的解脫主義學說,特別是中國化的佛教宗派天台宗、華嚴宗和禪宗更著重轉向內心的探索、轉換和提升,以求得人生的解脫。如禪宗宣揚心即佛,佛即心,即心即佛,欲求佛,先求心,求得心,即成佛。這實質上是把心性修養看作人生解脫的必由之路。

儒、道、佛三家的差異與融會由上可知,中華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的社會問題意識是不同的,儒家關切社會的治理,道家關懷生命自然狀態的保持,佛家關心人生痛苦的解除。故此,歷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隱世,佛家出世之評論,這大體上反映了儒、道、佛三家的基本特質和彼此差異。儒、道、佛三家雖各有所重而相徑庭,然仍能融合會通,相濟相補,構成彼此共存共榮的文化格局,長期以來支配和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概括地說,三家的融會主要有三個方面:一、對人的生命價值的關切,構成三家融會的基礎。儒家以積極的入世精神,並在現實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實現人生的價值,給無數英雄豪傑帶來精神鼓舞和巨大滿足。道家重視人作為個體的存在價值,主張因順自然,最終復歸自然,從而為不重功名利祿者或默默無聞者提供精神支持。佛家則關心人的生老病死,關心愿望與現實之間永遠無法消除的反差所帶來的痛苦,給有深切痛苦感的人以心理的溫暖和情感的慰藉。在歷史上,三家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質發揮著各自的優勢,彌補著彼此的局限。二、對人生崇高境界的追求,是三家相通的理想目標。儒家關心天下興亡,不計個人得失,知其不可而為之;道家不刻意人為,追求自然、完美;佛家無私無欲,超脫自在,這都是在不完善的社會環境中,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和保持完善的人生境界。三家追求超越是同,具體境界不同是異,三家相通,和而不同。三、重視心性修養是三家思想的主要契合點。儒、道、佛三家的互動,歷時約二千年,越到後來越傾向於融合。「儒也,釋也,老也,皆名焉而也,非實也。實也者,心也。心也者,所以能儒能佛能老者也……知此乃可與言三家一道也。」三家一道歸結為三家同心,心性修養是三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根本。儒、道、佛三家的不同傳統,各有所見,也各有所蔽,各有所得,也各有所失。如何根據現代社會的需要,加以創造性地闡發與運用,這當是時代對我們的呼喚和賦予我們的任務。

音樂:殤
推薦閱讀:

羊:中華文化的符號
黃帝代表「新中國」,也代表「興中國」
梅花與中華文化(二)
「中國的」AI什麼樣?具備仁義禮智信?
太極心得:行雲流水非難事

TAG:文化 | 傳統 | 中華 | 中華文化 | 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