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世界巨變之_法國碎片化!

  本刊專稿  作者:王堅  2016,世界巨變之法國碎片化  英國脫歐了,法國會是下一個離開歐盟的國家?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提供的,近期法國人如何看待歐洲的數據顯示,61%的法國人對歐盟抱有不友善的看法,只有38%的人對歐盟有好感。60%的被調查者表示希望法國政府著重辦好本國的事情,而不是多管他國他人的事,只有36%的人表示願意更多融入世界,合作「幫助其他國家」並在其過程中獲取本國利益。  法國是歐盟27國中「種族和排外」傾向比較嚴重的國家之一。法國國內有五百萬左右北非裔法國公民。他們中只有40%的人認為自己是虔誠的穆斯林,60%的人並不認為自己是如此鐵杆堅持。上世紀60-70年代,他們可能會被貼上「北非裔」或者「阿拉伯人」的標籤,很少被稱為傳統穆斯林。然而,近些年法國政客們、精英階層會把他們統統看作是穆斯林,政府和知識學界經常拿法國「五百萬穆斯林」說事、調侃、責難。穆斯林極其容易與「恐怖主義「扯上關係,被社會視作一切棘手麻煩的製造者。  法國的社會政策是有問題的,讓社會更加分裂。弱勢的穆斯林被仇恨的宣傳者說成是極端穆斯林原教旨主義的一部分,是爆恐分子的一部分,結果就是使伊斯蘭變得更加碎片化和狹隘。然後,一部分人被拉向聖戰主義,走向穆斯林社區和西方社會的對立面。把北非裔和伊斯蘭穆斯林聯繫起來,是近年來法國社會越發碎片化,和越來越多的人把伊斯蘭視為法蘭西共和傳統遭受恐怖威脅,對抗加劇所生成的惡果,社會偏激思潮進一步激化了法國種族和民族矛盾。  除了歧視穆斯林以外,令人吃驚的是法國國內的猶太人也開始成為種族歧視的對象。民意測驗結果表明,每五個法國人中就有一個承認他們對國內的70萬猶太人有「反感情緒」;24%的法國人認為國內的「猶太人太多了」。  目前歧視猶太人的事例比比皆是。針對猶太人的暴力襲擊事件也時有發生,最令人髮指的是去年的一起對猶太人公墓的襲擊事件,一位81歲的猶太老史去世後剛被掩埋,其屍體就被一個仇視猶太人的組織挖出釘在一根柱子上示眾。法國人有一個自嘲評價,即「法國人是種族主義者」。  在歐洲,法國是恐怖主義襲擊發生最多的地方。繼2015年1月7日漫畫雜誌《查理周刊》遇襲12人死亡。《查理周刊》曾在其刊物上發表了數幅影射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在法國和一些伊斯蘭國家掀起抗議浪潮。一些伊斯蘭國家爆發了反法示威,為此法國關閉駐20多個伊斯蘭國家的大使館、領事館、文化中心和法國學校。  11月13日巴黎多個地點又遭槍手和炸彈客襲擊,導致130人遇難。2016年7月14日法國國慶日,法國南部海濱城市尼斯發生恐襲事件,84名無辜民眾死於一輛重型卡車的撞擊和碾壓之下,恐襲連續發生對人們的心理造成強烈衝擊。  作為對恐襲的回應,法國政府在打擊極端宗教勢力,以及「伊斯蘭國」ISIS問題上顯得格外強硬,甚至超過了美國鐵杆盟友英國。幹掉薩達姆,法國人有份;幹掉卡扎菲,法國人有份;搞亂敘利亞,法國人依然有份,以高調回擊法國受到的「恐怖分子威脅」。  儘管加大了反恐的力度,但更棘手的問題是IS正在國內大肆招募本土的穆斯林公民參加所謂的「聖戰」。據悉已有1000多名法國人在近年前往敘利亞參加「聖戰」,其中大多數人加入了IS或其他伊斯蘭極端組織,其中又有至少200多人回到法國,法國成為歐洲產出「聖戰分子」數量最多的國家。  經濟下滑,貧困化加劇以及安全惡化兩大問題,困繞著種族分裂的法國。但法國並沒有減少和削弱對「伊斯蘭化」的嚴劣批判和仇視。相反,對伊斯蘭主義者的批評在法國越發自由和高調。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瑪麗娜·勒龐主張的民粹主義和排外主義,反移民、反歐元、反全球化在法國社會簡單而庸俗地擴散著,這進一步助長了反伊斯蘭情緒在法國,以及歐洲更大範圍的蔓延。  歐債危機持續發酵、全球化競爭缺乏動力、失業率居高不下、移民難民問題愈演愈烈、恐怖襲擊時有發生,這一系列因素滋長出的法國國內種族主義和民族主義情緒,恰恰在標榜「真正法蘭西」、「法國第一」政黨的國民陣線身上找到了「燃爆點」。勒龐宣稱,如果當選總統將舉行全民公投,決定是否退出歐元區甚至歐盟。「這對歐洲社會是一個危險時刻。」(英國彼得·紐曼語)  當然,法國被襲擊多多少少也是被美國給坑害的。美國肇事歐洲承亂,美國陰謀挑事,打亂中東,又暗中扶植IS攪局,打擊敘利亞和伊朗,製造中東難民潮,衝擊歐洲大陸政經社會。  歐洲變差歐元變弱則美國可以得利,美國在中東問題上的最優策略選擇是坐看中東碎片化,變成燙手的山芋,然後讓經濟正在復甦的歐洲接盤,把正在流向歐洲的國際資本驅趕回美國,而自己則安安心心地在中國周邊落實亞太再平衡戰略,遏制中國的崛起。


推薦閱讀:

TAG:世界 | 法國 | 碎片化 | 碎片 |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