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是道德教育最好的教科書

《論語》是道德教育最好的教科書

論語中的道德理念

根據孔教學院多年的實踐與研究,在加強青少年道德教育問題上,已找到了正確的答案。這個答案就是:要培養青少年的道德素質,唯一的途徑就是恢復孔子儒家思想此等傳統美德。這個答案,在孫中山先生那裡早已有之,孫中山先生主張「恢復中國人的固有道德」,可惜這種遠見卓識,在當時沒有得到廣泛響應。在所謂新文化運動中,有人大唱反調,提出消滅傳統美德,培養新道德。其結果是,傳統道德打倒了,而新道德卻不見培養起來。我們要知道,新道德必須是在傳統道德的基礎上,適應時代的變化而產生。取消了傳統道德,新道德就是無源之水,必定乾涸。

當代社會在倡導科學精神之時,出現了一個錯誤的傾向,即貶低人文精神。在儒家這裡,有一種非常可貴的思想,即仁智並重,仁智統一。《論語里仁》說:「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孟子離婁上也說:「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智之實,知是二者弗去是也。」孔子和孟子都將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價值同理性認識統一起來。仁與智是相互依存的,孔子說:「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論語里仁》)有智慧的人,能夠明智的行事,能做出有利於仁道的事,同時也能看到仁道的價值。孔子又說:「未知,焉得仁」(論語公冶長)將智作為踐行仁道的重要條件。當然,孔子在這裡所講的智,主要是指道德理性與道德認識,但同時也具有認識客觀規律的含義。仁智統一就是孔儒人文精神的核心。

在現代社會,科學與民主,都首先必須植根於人的道德質量之上,在人的善良動機之下去運用,才有正確的方向;同樣,內在的道德質量如果不藉助科學與民主向外發生作用,就不可能產生經世濟用的效果,就會流於虛玄與空談。仁智統一是一個社會進步發展的必然方向。

論語的政治理念

論語顏淵記載,齊景公向孔子問政,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主張君要盡到君的責任,達到君的道德標準:臣要盡到臣的責任,達到臣的道德標準。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孟子離婁下)這就是說君民之間是平等互動的。君王與官員必須以正道來治理國家,人民才會心悅誠服。(論語先進)「人君必以其道服天下,而不以名位臨天下。」(《水心別集》卷之一《君德一》)孔教儒家認為,君王和官員的行為對人民具有示範作用,如果行為端正,則能發揮導民向善的作用。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又說「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論語顏淵)孟子說:「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政,善教得民心。」(孟子盡心上)君王和官員聽取人民意見,作為施政的依據:「夫民,別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聖。雖有湯武之德,複合於市人之言。」(管子君臣上)就是要做君主的尊重和愛護下屬,君威和官員還擔負著教化人民,導民向善的責任。

綜合以上所舉的例子,可見君王既要尊重人心民意,也要尊重天心天意。但是,天何言哉?上天不能直接向君王及官員告知,而民心民意與天心天意是相通的,故通過對民心民意的認知,就可以上達於天,獲知天心天意。上天根據君王的所作所為是否對人民有利來決定君主的存廢。漢代董仲舒說:「天之生民,非為王也。」儒家的民本思想,是君主制時代的最佳治國方案,在現代社會,以儒家民本思想為基礎,借鑒西方民主建設的成果,就能建設良好的民主政治。

論語中的宗教理念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中,最重要的價值是宗教教育與道德教育。孔子依據華夏民族期間的宗教意識和春秋時代的政治形態,創立了孔教。孔教是以人本為核心的宗教,既是人道宗教,亦是神道宗教,貫通天地人三界,啟發人心善良的本質,融入天地間。宗就是人類的起源始祖,以祭祀宗 廟堂以表示對先人及天地的尊敬;教就是上所施下所效的行為,所以中國人的宗教信仰,有傳承慎終追遠的傳統和弘揚先賢教化的本質,亦即是中庸說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教」,以道啟性,以教闡道。孔子認為,皇天是至高無上的:「唯天位大,唯堯則之。」天是全知全能的,理性的,公正的,賞罰分明的,天道和天命,對人類的道德行為,明察秋毫。所謂:「獲罪於天,無所禱也。」作惡或作善,上天必有所報。

孔子信天,順天,畏天,敬天,他說:「不怨天,不尤人:」又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就是將「知天命」演繹為修身成仁的必要條件,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人生目標。天命乃宇宙大道的根本。孔子說:「道之將行也」又說:「天何言哉?」孔子認為要敬天,必須通過祭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而孔子對神靈是持敬畏的態度:「敬鬼神而遠之」,所以要親自參加祭祀:「吾不與祭,如不祭。」孔子持十分謹慎的態度:「子之所慎:」,並且嚴格遵守在齋戒期間衣著飲食居住方面的要求:「齋,必有明衣,」總括來說,孔子就是教我們要敬天畏天順天。天命不可違,遵從天命行仁義,是內聖外王之道的君子行為。

孔子創立的孔教儒家思想,從春秋戰國以至今天,二千多年來都流在每個炎黃子孫的血液里。孝悌忠信,仁愛和平的理念,充滿著每個中國家庭。毫不諱言,孔教自古以來都是中國自己的國教,我深信全世界的中國人都是孔教信徒。儒釋道三教,亦以孔教為首。聯合國早已確定孔教為十三個宗教之一。在香港,孔教與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道教,佛教並列為六大宗教,香港孔教學院自從與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道教,佛教並列為六大宗教,香港孔教學院自從陳煥章博士在一九三零年成立以來,便成為全世界弘揚儒家思想的核心組織。古人有云:「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沒有孔子確立仁義禮智信的系統,就不可以有中國人的倫理道德基礎;泱泱大國的數千年燦爛文明,沒有儒家思想作為支柱,又怎會源遠流長,屹立不倒呢?

論語中的教育理念

孔子是中國以至全人類最偉大的教育家,二千多年前,已提供了完整的課程內容,為現代教育家,心理學家提供了理論基礎。孔子設杏壇講學,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提倡「有教無類」的全民教育,開設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門課程,以文行忠信四種教法,傳授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發展學生的六育:德智體美靈。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卻不知道燥二千多年前孔子已說過:「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孔子早已認識到人類的智能和知識是多元化的,從學習詩經和禮樂可以啟發出來的。孔子的「」即相當於現代教育的「知識,技能,價值,和態度」。孔子分析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優劣長短,因材施教,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同的內容,達至最大的教育效果。朱熹說:「聖人施教」。這正是現今所謂的「一個學生也不能放棄。」

現今提倡老師對「教與學」要有熱忱,孔子二千多年前已所過了:「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至於求學的動機,孔子以修身明理為本,他說:「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近代教育心理學家維古斯基提出的「學習發展邊沿區」的理論,由淺入深,由近而遠去探究新知識,實在是演繹自孔子的「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吾何執?執御乎?」「予一以貫之」現代的先天後天的教育理念,亦出自孔子的「性相近,習相遠也。」現今流行批判性思維的學習方法和態度,實源於孔子的「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還有那些所謂「探索學習」方法,孔子亦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切問而近思。」「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現在的「同輩支持」及「互相觀課」,亦源自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至於學習態度和方法,孔子更肯定了「業精於勤荒於嬉」。「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心不在焉,視而不見。」「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子很早已提倡「終身學習」,他自述:「憤發忘食,」孔子亦主張「愉快學習」,他說:「知之者不如」孔子很早已實行啟發學生自學的能力,他說「不憤不啟,」在這大前提後,孔子補充:「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其中,舉一例就是從老師學習,反三就是自學了。如孔子教子貢,啟發他向上思考,而子貢則舉《詩經》中例子分析,孔子稱讚他「可與言詩」;還有弟子陳亢說:「問一得三,聞詩,聞禮,」這是兩個很典型的例子。

論語與世界金融經濟

2008年從美國開始,爆發了人類史上罕見的全球金融海嘯,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巨大災難。其破壞力比1997的金融風暴更為可怕,更為兇殘!它向全世界響起了警號:以利益挂帥的核心價值,以物慾為動力的市場機制,以破壞環境,攻伐自然為目標的發展方式,以金融衍生為特色的虛擬經濟策略,這些都應划上句號。

早前,美國知名的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簽主席馬多夫的大規模詐財案,轟動全世界,很多大銀行及投資機構也中了他的圈套,損失幾達六百五十億美元。他利用別人對他的信用,掠奪天文數字的不義之財,甚至連同鄉的猶太人也不放過,行為實在可恥!後來,又有美國德州金融業大亨斯坦福,誘騙投資者買存款證,涉及款項達八十億美元。所謂「時窮節乃現」。今日就是許多人爻選擇小人抑或君子的時刻。

英國單是2009年上半年,當地的詐騙涉案金額已高達六億多磅(約八十一億港元),有一百六十多宗,是近二十年來最高。前一段日子,英國再揭發涉及八千萬英鎊(約十億港元)的「龐茲騙局」,為英國史最大的詐騙案,受害人多達六百多人,當中包括不少社會知名人士,許多受害者更因破產被逼自殺。騙徒利用人的貪念,以高回報的投資作幌子,吸引高收入人士跌入陷阱,連女星與富豪也上釣。後來,又發生了「英國版馬多夫」倫敦金融交易員萊文騙取25億美元後潛逃的駭人新聞。

自從金融海嘯爆發以來,不時都聽到世界各地的富豪,因受不住負債的壓力而自殺的消息。例如德國第五大富豪跳軌,美國房地產商人吞槍等,金融海嘯的破壞力實在令人感到可怕。美國雖曾是經濟管理學理論非常先進的國家,同時,講求民主法治,各方面的法律法規非常完善。但是,華爾街金融家缺少道德,他們的投機,誤導,欺騙和不負責任,導致了今次的嚴重金融海嘯。這說明,單靠法治與知識並不能確保一個社會的正常運行,還必須是按儒家的「仁智統一」的思想,在法治基礎上,加上孔教儒家道德的力量,才足以使社會處於健康的狀態。

次按危機及引發的全球金融海嘯,病徵是「經濟」,其病因卻是「道德」,在孔教儒家看來,爻根本解決此病症,就必須從道德入手。

孔教儒家文化的最核心內涵就是道德。具體說來,就必須以孔儒思想中「天地人三才貫通」作基礎去改革世界經濟秩序,重建人類核心價值:用「義利合一」的商業倫理來取代西方的利益挂帥價值觀;用儒家「兼濟天下」及「內聖外王」的儒商互利原則來取代西方「理性經濟」及民族主義和國族主義背景底下進行擴張和霸道式的市場侵佔。只有立足在儒商文化的模式基礎上,才能創造出和平及良性的共融雙贏的商業規範和秩序;也只有這樣,人類社會建設才能走上真正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所謂:「其進也銳,其退也」今次世界金融海嘯的損失,我相信,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彌補。這實在很令人痛心。

通過以上對比與分析,我們就可以知道,如果全世界人民遵守孔子儒家的道德,就不會發生金融海嘯。即使發生了金融海嘯,世界人民按照孔子儒家的教導,也能及早走出金融海嘯的困境。在戰勝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必須弘揚儒家的仁者愛人,以義制利,誠實守信,以人為本,以德為重,以和為貴,中庸之道等精神。

社會上有儒學,儒教,儒官,儒將,儒商,儒醫等各個類別的儒家,他們散布在社會的各個階層,按照孔子儒家思想,在自己的崗位上敬業樂業,同時,又身體力行,共同把孔子儒家文化發揚光大。

本人堅信孔子儒家思想有六大主要功能:

一,能促進世界和平;

二,能提升全人類道德素質;

三,能與世界多元文化共存共榮;

四,是中國56個民族,13億人民的精神軸心;

五,能促進中國和平統一;

六,能達致與世界各宗教文化平起平坐。--摘自湯恩佳講話


推薦閱讀:

《論語》為政篇第二
細說《論語》(八十五)
《論語》全文翻譯 2
論語鑿度:1-1、子曰:學而時習之
《論語》詳解:給所有曲解孔子的人(13)

TAG:道德 | 教育 | 論語 | 教科書 | 道德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