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英:《易經》思維與中國藝術本體闡釋研究

《易經》思維與中國藝術本體闡釋研究

文 / 王建英

內容摘要:中國藝術的獨特魅力源於中國人特有的心理結構與思維方 式,從源頭上講源於《易經》。《易經》哲學的本體詮釋學提供了

思維與方法。觀卦體現藝術審美觀照的方法與本體特徵,彰顯中國

式寫意精神;咸卦揭示藝術審美知覺規律,強調心物感應,認為美

是平衡性和行為性的生命交流;乾卦蘊含豐富的審美智慧,具體詮

釋為氣韻生動,體現中國藝術的審美理想。本文力圖全面揭示中國

藝術依託《易經》哲學智慧,建構了獨特的義理與路徑,最終演化

成獨特的民族藝術形式。

關鍵詞:《易經》;中國藝術;本體詮釋;傳統

中國藝術家不拘泥於客觀景象的真實再現,直抒胸意,傳達感情和趣味,馳騁自己的想像力,抒發自己面對自然的主觀感受。不僅在世界藝術領域獨樹一幟,而且具有歷史的超前性,影響了包括西方現代藝術在內的世界藝術歷程。中國藝術獨特的精神魅力與藝術品質的形成,究其原因是受到自然環境、古代哲學和美學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果從傳統文化的深層尋找根源,中國古代哲學中對天、地、人三才的整體體驗,對宇宙恆常和變通的感悟,積澱在中國人的心理結構之中,成為中國傳統藝術基本遵循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從源頭上講來源於易理。

《易經》是我國先民眼觀天文體察地理,並結合生活需要創造出來的一套整體宇宙觀。它的特點是融天地人為一體,在空間上無限展開,在時間上作動態延伸的生命全息圖像。《周易》的形成是中國哲學思維的源頭活水。它是我國先民們對宇宙和生命認識的結晶,它建立在宇宙生成與演化模式的框架之上來思辨萬事萬物的變化規律,以深湛的哲學思想影響著後人的意識形態與生活方式。

美國夏威夷大學的成中英教授認為:「《易經》哲學是一種明顯的『本體詮釋學』。」理由是:空間結構上,《易經》表現整體的宇宙圖像;時間動態上表現動態的思維方式。因此,解《易》之為解是最原初的理解與詮釋意識,是以人的整體經驗面對整體的宇宙天地為基礎的,故而形成了中國哲學中的本體意識。解《易》因之既是本體之學,亦為本體詮釋之學。中國哲學的觀念從本源處講就是易的觀念。《易經》對中國文化與意識形態的影響深刻。

一 、《易經》思維中的本體詮釋

近年來,本體詮釋學因其獨特的哲學價值與詮釋方式引起學術界的重視。本體詮釋學源於中國傳統哲學觀念,是《易經》哲學的運用與實踐。《易經》哲學中的本體詮釋學的「本體」是指天、地、人和諧共生,彼此作用,動態發展的原始圖景。易學中的本體概念不指向自在自為自生自滅的客觀自然,也不是西方哲學觀念里純粹絕對化了的理念世界——理想國。它融合天地萬物,指向生命本性,人生意義。它是一個融合天地人的宇宙全景的世界。

本體詮釋學的概念源於《周易》哲學的「太極」和「道」,在這裡作為一種「觀」的方法,發展為一種理論或「宇宙觀」。在易的觀照世界中,「觀」是理解宇宙的方法、條件與途徑。具體說來,「觀」以自然呈現的方式,展現了事物的本然境界,運用的是主客體融合而一的直覺方法,稱之為「觀」。「 觀」是動態的,全息的,這一點不同於「觀點」之「觀」,「觀點」需要預設前提,指定理性目標,過程需要認知與評價。因此,中國哲學多的是「觀照」,西方哲學多於「觀點」。《周易》哲學中的本體詮釋學融合了方法論與本體論,方法與本體之間互相批評,相互往來;在相互批評中,既進行綜合,又有所創造,兩者融合為一,最終釐清意義,接近本質。這個本體不斷自我詮釋的過程也是宇宙生命不息的創造過程,體現著萬物同源的千古意蘊。詮釋的起點及效果就是理解,理解本身有一結構。它不是一個封閉的結構,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中的圓環過程,完成的是一個頭尾相接的的圓融成果。

《中庸》中有對本體循環詮釋明確的闡述。《中庸》說:「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又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誠是率性之事,明是修道之事。兩者不可分而相連貫成為人從至誠之性到至善之道的一個整體的創造活動。這就是人之為人的創造動力的源頭。.人本之真為「誠」,如若能以言說為「明」,在「誠」與「明」的動態互生過程中,本體之「觀」得以修持與提升,直達人的創造力的源頭。本體詮釋是如何發生的呢?

我們可以看到一面是現實中的事物,居於中間的是命名與描述它們的象——語言或者符號,而另一面是我們觀念或者感情中的精神活動,這三者形成一個本體論——詮釋學的循環圈以及一個理解的創造性統一體,因此它們邏輯性地聯結在一起,缺一不可。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才能夠言說一個真正的本體論理解或者對現實的詮釋。毫無疑問,是綜合觀察、個體化情感和敏銳的整體綜合這三方面的歷史個別和全體地確立了並不斷支持著這種理解或者對現實的詮釋,並且最終將會建立起一個事物有機的相互聯繫的圖景。本體詮釋學幫助我們從哲學的高度,從本體出發理解中西藝術的差異。中國藝術精神升華的心理需要與審美需要,是一種意象空間、審美空間與詩化空間。

《周易》提供的思維智慧與方法,深刻影響了中國藝術,直接影響了中國藝術形式語言的內在規定性,促成了中國特有的藝術語言形式的生成與發展。《易經》對中國藝術的理論和實踐的浸潤,猶如水乳交融。很難想像,從中國的文化、樂論、畫論、書論中抽去了貫融其中的易理因素,中國藝術理論的架構中還會剩下什麼。

《易經》哲學傳統及思維方式,對當下中國藝術理論研究是值得重視的文化資源,亦是值得嘗試的一種解題路徑。中國藝術家以本體之「觀」感悟「物象之原」,往往取視覺常態。傳統文化「中正以觀天下」的和諧融通意識,深刻地影響了中國藝術演化的歷史。

二、《易經》觀卦與藝術審美觀照

「觀」的智慧來自《易經》的思維方式,《周易》的觀卦所詮釋的「觀」的思維正是中國藝術審美觀照的方法與本體特徵。《觀》卦《象》曰:「風行地上,觀。」《易經》有《觀》卦「風地觀」,表示能夠敞開胸襟,自然去認識一個人所處的環境。所以《觀》卦的卦象,風在地上行走,其風是自然、靈活、廣度的,由此而能掌握細緻的事物。

《易經》的思維智慧統稱為「觀」,使本體思維的能力與智慧得以創生。《易經》也正是通過觀卦之陰陽六爻,了解人情,觀察事理,體察環境,綜合形成對宇宙世界的全息圖景。在中國藝術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中國藝術之審美觀照的是沈括,沈括「以大觀小」之「觀」的起點和原點,都在《周易》哲學這裡。正如對《易經》本體詮釋在繪畫實踐上深有體悟的劉繼潮教授說:風吹拂大地,有如遊歷周覽,遍觸萬物,觀而有感。古老的易文化,直接影響先秦百家中的道家和儒家。道家與儒家都繼承了易的思維方式,對宇宙人生反覆觀察和體驗以獲得成果。

古代先民「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先民因智慧之「觀」而創設八卦。「象」的發現、「觀」 的發明可以說是中國重要文化活動、靈感迸發、創造動機的智慧源泉。藝術審美觀照上「以大觀小」的理論洞見是《易經》思維智慧的類比轉化與實踐應用。直接融通了古老文化的歷史傳統,《易經》是其源頭活水,顯示出中國古典繪畫之「觀」內涵的深刻、厚重與獨特。中國古典畫論中,雖然沒有明確討論過「觀」的義理與方法,但處處充滿著「觀」的智慧。《周易》「觀」的智慧,最早對山水畫和山水畫理論的浸潤,當以宗炳《畫山水序》的文字為依據。宗炳《畫山水序》中開篇有言:「聖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像。」其中「物」與「象」有《易經》「觀物取象」的影響痕迹。其中「應目會心、應會感神、神超理得、暢神而已」等,更加明晰地看出宗炳運用《周易》思維方式,發現與描述出「觀」的經驗,他的《畫山水序》是中國山水畫獨特之「觀」的思維智慧的總結,是《周易》思維智慧的承續。他的出現標識著當時文人藝術家人性以及審美意識的覺醒。再如,王微在《敘畫》中開篇即明言:「以圖畫非止藝行,誠當與易象同體」, 指出圖畫與《易經》有內在聯繫。中國古典繪畫的觀照方式與「觀」有著直接的關係,因此也就影響了中國繪畫精神風貌以及形式語言的發展變化。從這裡可以見出與西方古典繪畫的本質不同。

由於「觀」的規定,中國古典繪畫一直注重形神問題的討論,形神理論的發展不同於西方繪畫的寫實傳統。顧愷之最早提出「以形寫神「,之後,中國古代繪畫由「寫神」發展到「寫意」、「寫心」、 「寫趣」等,到了文人畫那裡追求「逸筆草草,不求形似」,「遺形取神」、「得意忘形」。

中國藝術家畢生追求的藝術至高境界是氣韻生動之藝術,為達到此至高的境界,藝術家不得不進行審美觀照與人格心性的修養與磨鍊。這其間最關鍵的就是能否得一明澈寧靜之主體之心境以便進行中國藝術特有之審美觀照。這就是「觀」的智慧。論及「觀」的智慧時還需提及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即中國藝術本體之觀,是與「心源」一體而相通的。郭熙的「林泉之心」與沈括的本體之「觀」都是傳統哲學直覺經驗綜合的智慧。古人曰:「觀物者非以目觀之,非觀之以目而觀之以心,非觀之以心而觀之以理。」這既是中國傳統藝術遵循的文化價值取向,亦是藝術家創作實踐的獨特路徑。

我國古代的文人、藝術家內在涵孕著儒、道、釋的精神與智慧,他們的人生經歷與人格修養在詩、書、畫、印中綜合呈現。正是因為藝術本體之觀指向「心源」,因此這樣的「觀」也是生命本體之觀。「造化」從「心源」處創生,最後達至「心與道合」的最高境界。

余英時斷言:「中國藝術與現代一度流行的反映論絕不相容,如果僅『師造化』而不『得心源』,藝術作品中所顯現出來的事物即使與『造化』中的原型惟妙惟肖,在中國藝術家眼中也無多價值可言。」另外,「本體之觀重視覺經驗和義理,迴避科學的透視原理,迴避精確計算與準確再現,不選擇模擬視網膜成像的路徑。因此,『觀』就成為中國古典繪畫寫意性的本源。」

綜上所述,中國藝術本體之「觀」是中國《易經》哲學智慧與文化積澱的歷史結果。中國藝術之「觀」彰顯的是中國式的寫意精神,它是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獨特結構的綜合再現。中國藝術理論對藝術觀照的論述和理解,以及古代藝術家創造藝術的整體圖式,積存在易理的深層文化結構中,成為歷代藝術理論家所崇奉的文化傳統與藝術理念。

三、《易經》咸卦與藝術審美知覺

中國藝術是藉由「觀」而表達「觀感」的藝術。《周易》的咸卦即是對「感」的重要性的表述,咸卦是第三十一卦,咸,「感」也,心有所感,咸卦是從最遠的腳趾深入到全身,「觀」、「感」都是知識的來源,咸卦與觀卦一樣,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與實踐價值。咸卦與觀卦稱「觀感」,觀其感,感其觀,兩者融合形成藝術的意象。感是內而外的思考,觀是外而內的認識,內外合一才能達到正確的認識。

《周易》咸卦的《象傳》說的就是由外而內、由內而外的轉換,《咸·彖傳》曰: 「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咸卦要表達的是感通的重要,感通方能感動。萬物之情之所以見與所以生,也可以說是心的綜合的感知與感應的影響之所至。觀感發展即藝術的本體詮釋,通過來自於總體觀察的「感應」,誠心感覺和理解自然的「實在」。這個「感應」的概念來自於《易經·繫辭上》的第十章:「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周易·象傳》)宋代程頤和程顥都談到「感應」並認識到其本體宇宙論的意義。伊川說:「有感必有應。」明道說:「天地之間只有一個感與應而已。」伊川在討論咸卦九四爻辭時也談到「感應」。(《近思錄》卷一)

從藝術本體而言,感應是一種對本體美的追求,最終與真、善結合。《易經》堅持這樣的理念,並認為美是一種平衡性和行為性的,在這種平衡性中可看到屬於動態的平衡。像咸卦具有重感情的存在,使宇宙更有意義,生命與宇宙可以貫穿交流,美成為一種生命的交流,是一種自我實現的智慧。

咸卦也揭示出人心之為人心的本質屬性,即能感應萬事萬物,人心有感,由感而應,人心的感應可以沒有窮盡,顯示出心之活力也沒有止境。心性的活動有目的性,最終指向生命意義與宇宙意義。因此人心具有創生性。

人心的感應常常以情感的方式呈現。歷代藝術理論文集無不明確指出藝術審美體驗中情感的重要性。藝術是人類認識世界,表達情感展示自我存在的重要生活組成部分。從人類文明的發展來看,藝術也是形式上的歷史,是要敘事的,是要流動的,它經常對宇宙真理和生命實相招手微笑,但是藝術是要顯得比歷史神秘些的,它願意戴著面紗,似乎伸手可以觸摸,但是總也觸及不到。藝術是人類知覺發展與行為發展的一個結果,而人類的行為是造成歷史的根本。人類認知經驗的發展,先由感情潛入理性,根據獲得的經驗知識再歸到行為的實現。

毫無疑問,人類的歷史就是空間與時間網路系統下的人類活動與感知,任何人類的文明均是在這時空網路下的結果與意義的標識。我們在感知一切具體事物時,要先預設時間與空間。而感知事物的形式與場域即是時空,這是抽象思維的結果。但是在人類歷史的行程里,情感決定了人存在於歷史長河中的意義與價值判斷,同時藝術家以及理論家們依照感情的參與為標識區分了藝術與其他人文學科的關係。

人類的認知理性伴隨著感情,有了明確的理性認知,感情才有了方向,其價值才可以判定,新的學問或知識才得以產生,藝術的產生如同是在編織錦緞,一定是知識輔佐著感情,引起人全部精神為之響應,否則如一團無法抽解的亂絲,無法組織成章。

藝術是要表達感情的,不表達與感情無關的歷史境遇,能否傳達出情感是藝術的關鍵。藝術是要表達一定的歷史境遇,這是藝術內容追尋的價值和意義。歷史境遇是已成就的知識,是已經積累起來的原始認知的燃料和土壤,感情是行動中的馬達與發動機。兩者有機融合形成可感的藝術。藝術形式中的情感需要充沛而自然,同時需要理性的法度加以調和。這個思想在《易經》中即是「中」和「正」的觀念。《文言》提出:「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

這意味著,維持「中」「正」地位和狀態的任何事物,都不得不使其與存在和創生終極源泉的關係相互一致。「中」和「正」都可以在個人身上得到實現,通過擴展,在個人所處的位置上也獲得實現。這個思想發展到後來就是《中庸》的「中和」哲學。《中庸首章》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中庸首章》)在這種哲學中,「中」與「中位」並沒有多大的關係,而是把「中」內在地作為人的基本本性。正因為如此,「中」和「正」可以被培養為美德,因為人不得不修養自己的「性」和「心」,以維持原初的「中」和「正」,把模糊或阻礙人性或者人心的對立物移開。因此,「中」和「正」可以發展為人的美德。

如何檢驗這種美德呢?就是使得人類的存在與活動能夠 「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能夠「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 (《中庸首章》)這是一種創造力,也是人人皆具的本心與本性。只要至誠而思,至誠而行,掌握其天命之性都可以發揮其潛存的創造力,這就是人之為人的創造動力的源頭。在這個意義上講,人人都可以是童年期天真的兒童,人人皆具詩人一般的創造力與才華。藝術的創造能力種在每個人的心田裡,待以後的人生加以挖掘與培育。

以上,從《易經》的咸卦出發,論述了咸卦詮釋的本體即是人之情感,關於情感指向人心人性的本體內涵,《易經》中都有詮釋與說明。

四、《易經》乾卦與藝術審美理想

中國藝術至高之理就是氣韻生動,中國藝術發展演變一直以此至高的境界為旨歸。氣韻生動內合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天人合一在藝術形式的表達。這一概念幾乎觸摸到了中國藝術的本體精神與特質,或者說是中國藝術的生命核心與思維結構。中國藝術是中國人感知世界,用心靈之眼,靈巧之手,呈現自己的主體生命與宇宙精神的語言形式。其背後的淵源就是中國式的思維,或者說就是《易經》的思維方式。

氣韻生動的藝術之理體現在《易經》的乾卦中。如果用一個卦象來概括《易經》的思維指向的話,是乾卦,同樣從六十四卦中尋找一卦來概括中國藝術的主體精神與旨歸的話,還是乾卦。乾卦指向生生不已的宇宙本體。中國哲學精神指向最後的圓滿與和諧,中國藝術一以貫之,是追求和諧的藝術。《周易·彖》曰「乾道變化,各正其命,保和太和」這是中國哲學的宇宙觀與本體論。其中的一個太和觀念,指明了因為宇宙的開始是和諧的,宇宙的最後理想也是和諧的。

《周易》乾卦蘊藏有中國人的哲學智慧,它指明了人對自我的認識,即知道自我。《周易》啟示了人對自我的認識,也就是乾卦六爻所說:如何做得更好,在什麼時機該如何做;從潛龍、見龍,到飛龍、亢龍代表了一種過程,是一種人與時間的配合,也就是人的地位和宇宙連成一片。故大人者必須要能「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在世界當中找到自己的地位,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人是宇宙創生的存在,又具有創造力,人能在宇宙的創造過程中去完成自己,實踐宇宙所賦有的能量,使宇宙達到更好的境界,這就是繼之者善也的概念。再者,人不只是一種概念的存在,中國人對人的認識和西方不同,是以掌握人為起點的,對人的一切行為、思考都要加以認識,然後去掌握,才能發展更好的社會,才能發展人的更好的存在。

「乾。元亨利貞」當我們看到元、亨、利、貞時,雖然這四個字只是為了占卜而用,但是透過人的詮釋,元、亨、利、貞卻有了新的解釋。《乾卦·文言》「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把宇宙現象作為人類行為評鑒並給予價值內涵,故人類所追求已經不是吉凶禍福,而是一種善、一種美、一種和,針對人的認識,看到更深、更遠、更廣的生命意義。這是《易經》所包含的人的哲學,是一種義理之學,事實上是把人和宇宙關係當作一個起點。這與西方不同,西方往往只是從單一概念來掌握問題。而中國人在反省人的存在時,由於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宇宙觀作為基礎,要把人的存在過程、發展過程連在一起,變成實踐的學問。人的存在、人的認識是一種深的、開發的實用智慧,此種智慧很明顯表現在《繫辭傳》中,是人的智慧在形成人的概念時形成的一種天人合德的思考。《周易》乾卦中還蘊含著豐富的審美智慧,審美即是藝術的智慧。什麼是藝術的智慧?簡單的說,就是《周易·乾卦·文言》「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的道理。也是《坤卦·文言》「君子黃中通理,正位居體,美在其中,而暢於四支,發於事業,美之至也。」這句話把美的極致表達得淋漓盡致。可見美是一種細膩、精緻的「利」,代表一種直接而持久的滿足,可以使人平衡而安寧,它可以擴大到四肢,發展到事業。體現出一種平衡、和諧的狀態,這樣美就反映出生命的存在之理,因此,美是一種本體之美。藝術有各種表達方式,但基本上美是本體性的,是與真、善的結合。這點原則也為易所堅守。變化多端是易之本體的本體性特性。這是一個活潑潑的宇宙,其變化規則自然顯示了變化的基本之理,變化之氣即為變化之理。但是,易的本體世界與西方純然對象化的理念世界不同,它不是一個絕對超越現實存在的神秘天國,更不是絕緣孤立靜止的本質世界,它是天地人互生互榮,息息相關的全息世界。所謂「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遊六虛,上下無常」,道的物象宇宙有其結構的條理性與合理性。如果變化之道為「氣」,則「氣」是有動,有變,但是動而有「韻」,有一定的結構與規律,故謂之「氣韻」。

「氣韻」可以集中體現在乾的創新行動中,我們在其中可以看到秩序化的理。個體之間總是彼此相互連結,或是氣或是理,發生在整個的存在空間里,所謂「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乾·彖傳》)最終達到「太和」之境。

《周易》乾卦中描繪了豐富的形象世界。易的本體世界必然表現為形象的世界。乾卦表現為「龍」的形象世界。其動靜、變化、顯隱等,呈現出生動的形象。這種形象指向藝術世界。象之本為形,但形不只是形象,是物象、事象、法象、天地之象的統稱,甚至可以擴大為晝夜之象、進退之象、得失之象、憂慮之象。於是萬事萬物莫不有象。所謂象即是《繫辭》所說「見乃謂之象」。但象並非因見而為象,乃是因為象而得見為象,故是物之象是實象,是事物之真。但象也可以是像也,即具有意義的形象,也可說象引發人的心靈賦予它以相關的意義,而此意義可以涵蓋其他形象、價值與行為。也可以說象之為象正是因為它是象徵性的,它象徵著大而至宇宙道體,小而至不可見之微物。總言之,形象的世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一個變化的整體,一個有象徵性的整體,散之為萬物,合之為本體。知象之所指,明象之所自與所之,正是人的心靈認知與理解宇宙與自我的鑰匙,由於象的有機性與變化形,象的本質可看為氣。象就是氣的形象而包含著本體宇宙萬事萬物之理,而為人所必須思考與知解以成其智慧與德行者。

由此可見,這種乾的精神一直指引著中國藝術走向追求氣韻生動的境界,而中國藝術家畢生追求的人格與道德境界就是模天擬體,與天地合一。中國藝術家的心靈與藝術一道構成了活脫脫的,真切切,光灼灼的生命本體的呈現之象。

創造萬物之道在乾道,它秉承萬物自身特質聯繫得以生成的條件,成就本體的和諧。體現了易之內在和諧的生化力量。因為品物所成之性秉承著原初的本真,才使得品物之能 「各正性命」形成了「保合太和」的結果。這說明了萬物同源,源自本真。「和能生物,有而致和」,中國藝術就是保留了這份原始本真,成為不離本真的藝術,「致和」就是中國藝術的最高境界,即氣韻生動。

乾卦的本質特點是陰陽剛柔、動靜顯隱,乾道變化最終實現易之和。中國藝術表達了中國人對這種「和」的追求與體認。中國藝術呈現了天地人一體的相攜共進,它需要生命主體以心之靈明體察與會通萬物。故《繫辭》描述為「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這是一個動態而圓融的境界,也是一個和諧共生的樞紐,更是易之本體的創造之機,最終實現了生命創造的內在目的與價值。「乾」以剛健不拔、保合太和的精神指引著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追求磨礪心性,涵養性情,形成了中國藝術家特殊的審美理想與人格境界。這是中國人心目中最高的價值與理想。

結 語

中國藝術依託《易經》智慧建構了獨特的義理與路徑,最終演化成獨特的民族藝術形式。《易經》對中國藝術的影響是內在根本性的,幾乎是輻射式的全面影響。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深刻認知將得到普遍重視,我們需要更加宏闊而深刻地全面接納古老《周易》的思維智慧,為中國藝術研究提供廣闊的理論背景和研究路徑。無疑,我們需要考古挖掘一樣艱苦細緻的工作,以穿透歷史的塵封,回歸傳統哲學原點,立於起點對《周易》本體詮釋作深度挖掘與研究。這樣,近現代以來對中國傳統藝術的遮蔽與誤讀、困惑與扭曲等歷史的沉重,才會雲開霧散。中國藝術才可能在世界藝術的舞台上獲得話語權與影響力。

待續。。。。


推薦閱讀:

怎樣讀懂《易經》?——把握兩個觀念,一種思維方式
如何理解「其亡其亡,繫於苞桑」?
星旋態宇宙模型與《易經》
周易和易經的區別
易經解析《西遊記》上

TAG:中國 | 藝術 | 思維 | 中國藝術 | 易經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