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拍攝了上百位近代文化名家 | 每一張都值得珍藏

◆◆◆

▽溫馨提示▽

輕點右上角,Aa調整字體大小

本文來源 群學書院 ,轉載授權請聯繫原作者

張藝謀:一個普通人怎麼能讓這麼多叱吒風雲的名人上他的鏡頭呢?我不知道這裡邊有多少難以逾越的障礙和困難。這絕不是常人能做到的,我們都不能做到。

作家劉檸:鄧偉拍錢鍾書夫婦,用光非常低調,可以看出是一種人文主義的傾向。攝影師並不是把一個人作為攝影對象,而是對這個人有著很深的理解與很深的情感介入。

——引言

▲ 學者錢鍾書(1910-1998)。

錢鍾書,江蘇無錫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代表作:《圍城》《管錐編》《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人·獸·鬼》。曾言:「把忍受變成享受,是精神對於物質的最大勝利,靈魂可以自主,也可以自欺。」趙瑞蕻評價:「他的學問像一盒熠熠發光的珍寶。」

▲ 學者楊季康(1911-2016)。

楊季康,江蘇無錫人,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代表作:《幹校六記》、《洗澡》、《我們仨》。曾言:「你的問題主要在於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錢鍾書評價:「『最賢的妻,最才的女』,贈予楊季康,絕無僅有地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楊絳第二次把門關上的時候,他幾乎絕望了。

1980年初春的一個上午,北京三里河南沙溝。

學者錢鍾書夫婦的家響起了敲門聲。楊絳開了門,是一個陌生的青年男子。在他遞上的學生證上,寫著:「姓名:鄧偉;學校: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鄧偉說,他希望給主人夫婦拍一張照片。楊絳只是搖著頭,關門之前她只說了一句:我不拍,我也代表錢鍾書,就是這樣。

徘徊許久,鄧偉才下定決心敲了第二次門,儘管他尋找了各種可能會說服楊絳的理由,甚至語氣的輕重緩急也反覆斟酌,結果還是被拒之門外。鄧偉當然知道錢鍾書那個著名的比喻,「雞蛋好吃就行,何必非要見到那隻下蛋的母雞呢?」可是,他不甘心。

不知等了多久,門又開了,楊絳出來倒垃圾,她說,你怎麼還在?鄧偉又說了一遍開場白。這次楊絳說,這樣吧,你跟他商量。她一閃身,錢鍾書透過眼鏡片打量著鄧偉:我就是錢鍾書。

鄧偉給錢鍾書夫婦各拍了幾張照片,幾天後,他放了一張八寸的帶給錢鍾書,錢鍾書端詳了半晌,對這個曾被一再拒絕的年輕人說,這就是我。

十年以後,已經成為知名人像攝影師的鄧偉開始自費環球名人攝影計劃。臨行前,他去向錢鍾書夫婦辭行。儘管錢鍾書並不贊成他的「衝動」,楊絳還是塞了四百塊前給他。

十七年後,回國探親的鄧偉在醫院裡又見到錢鍾書。窗外是逐漸暗淡的天光,他看見錢鍾書無力地躺在床上,臉上再也沒有機智和狡黠的笑容。老人掙扎著想說話,卻說不出,眼角卻滲出淚水。那是鄧偉最後一次見到錢鍾書。

▲ 畫家李可染(1907-1989)

李可染,江蘇徐州人,中國近代傑出的畫家、詩人,畫家齊白石的弟子。擅長畫山水、人物。代表作:《江山無盡圖》《萬山紅遍》《灕江勝境圖》《井岡山》《愛晚亭》。齊白石評價他:「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間以後繼起的高手。」

▲ 美學家朱光潛(1897-1986)

朱光潛,字孟實,現當代著名美學家、文藝理論家、教育家、翻譯家。代表作:《朱光潛選集》《悲劇心理學》《無言之美》《談美》《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曾言:「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泛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吳泰昌評價:「即便是闡述艱深費解的美學問題和哲學問題,也都是以極其曉暢通俗的筆調在和讀者談心。」

「他一個人幾乎拍了整整一部文化史。

1959年,鄧偉出生在北京一個普通市民家庭。從小愛畫,卻從未實現進入北京少年宮學習美術的願望。

17歲那年,在積水潭醫院工作的表姐告訴鄧偉,醫院住進來一位大畫家。鄧偉就帶自己速寫趕了過去。他幫老人倒水吃藥,老人請他吃巧克力,對他的畫卻不置可否,只留給鄧偉一張寫著地址的便簽:三里河三區61門8號。

兩個月後,鄧偉拿著便簽輾轉找到老人的住處。他意外地發現,畫室里每一幅畫上都署著一個名字:李可染。鄧偉終於意識到,他面對著的,竟然是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到了午飯時間,鄧偉起身告辭,李可染卻喊了一嗓子:小孩,吃飯!鄧偉一再婉拒,李可染生氣了,他說自己第一次見到老師齊白石的時候,齊白石也留他吃飯,自己執意拒絕,齊白石就說,如果你不在我這裡吃飯,以後就不要再進我的門!李可染說完,蹬著鄧偉,你聽明白了嗎?

從此以後,鄧偉開始了與李可染情同父子的師徒生涯:1978年,鄧偉考上北京電影學院,李可染給了他五十塊錢買手錶;而鄧偉在領到生平第一筆工資後,立即請老師去吃蛋糕。

後來,父親的親戚又帶著鄧偉向美學大師朱光潛先生學習。鄧偉後來回憶:朱先生家裡土豆燒牛肉時就叫我留下吃飯,他家也是偶爾才做土豆燒牛肉,那時候買肉要憑票的,肯定知道我去才讓師母做這個菜的。

正是與這兩位先生往還的經歷,讓鄧偉萌生了拍攝中國現代文化名人的想法。

整個八十年代,鄧偉拍攝了一百餘位文化名人,完成了中國第一部名人肖像攝影集。

2013年,54歲鄧偉因肺癌去世。他的大學同班同學張藝謀說,鄧偉沒有任何社會背景,也沒有錢,他怎麼能讓那麼名人進入他的鏡頭呢?我不知道這裡面有多少障礙和困難,這絕不是常人能做到的,我們都做不到。

「鄧偉鏡頭裡的文化名人

▲ 作家謝冰心(1900-1999)

謝冰心,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詩人,現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代表作:《繁星》《春水》《寄小讀者》《小桔燈》。曾言:「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

▲ 哲學家梁漱溟(1893-1988)

梁漱溟,原名煥鼎,字壽銘。曾用筆名壽名、瘦民、漱溟,後以漱溟行世。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國學大師、愛國民主人士。代表作:《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中國民族自救運動之最後覺悟》《鄉村建設理論》。曾言:「人一輩子首先要解決人和物的關係,再解決人和人的關係,最後解決人和自己內心的關係。」費孝通評價:「他是我一生中所見到的最認真求知的人,一個無顧慮、無畏懼、堅持說真話的人。」

▲ 哲學家馮友蘭(1895-1990)

馮友蘭,字芝生,河南省南陽市人。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代表作:《貞元六書》《中國哲學簡史》。曾言:「人生有三件事:立言,立功,立德。立言靠天賦,立功靠機緣,立德靠一生看似平淡的堅持。」李慎之評價:如果中國人因為有嚴復而知有西方學術,外國人因為有馮友蘭而知有中國哲學,這大概不會是誇張。

▲ 作家蕭軍(1907-1988)

蕭軍,原名劉鴻霖,筆名三郎、田軍等,作家。代表作:《八月的鄉村》《第三代》。

▲ 作家巴金(1904-2005)

巴金,原名李堯棠,四川成都人,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代表作:《家》《寒夜》《隨想錄》。曾言:「我知道生活的激流是不會停止的,且看它把我載到什麼地方去!」曹禺評價:「你是光,你是熱,你是二十世紀的良心。」

▲ 作家夏衍(1900-1997)

夏衍,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州人,著名文學、電影、戲劇作家和社會活動家。代表作:《狂流》《春蠶》《秋瑾傳》《上海屋檐下》《包身工》。曾言:「種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礫中,有生命力的種子決不會悲觀和嘆氣,因為有了阻力才有磨鍊。」

▲ 作家沈從文(1902-1988)

沈從文,字崇文,湖南鳳凰人,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代表作:《邊城》《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龍鳳藝術》。書寫過許多優美雋永的話語(點擊查看)。曾志清評價:「他是中國現代文學中最偉大的印象主義者。」

▲ 詩人艾青(1910-1996)

艾青,生於浙江金華,現代文學家、詩人。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向太陽》。曾言:「時間順流而下,生話逆流而上。」

▲ 作家蕭乾(1910-1999)

蕭乾,原名蕭秉乾、蕭炳乾。中國現代記者、文學家、翻譯家。代表作及譯作:《籬下集》《夢之谷》《人生採訪》《一本褪色的相冊》《尤利西斯》。曾言:「我掌握不了自己如何死法,但我能掌握自己如何活法。」啟功評價:「作家在家,有暇無暇。一揮十載,飽學五車。年登大耋,名滿天涯。吾鄉之望,祖國之華 。」

▲ 作家葉聖陶(1894-1988)

葉聖陶,原名葉紹鈞、字秉臣、聖陶,江蘇蘇州人,現代作家、教育家、文學出版家和社會活動家。代表作:《隔膜》《線下》《倪煥之》《腳步集》《西川集》《稻草人》。臧克家評價:「溫、良、恭、儉、讓這五個大字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我覺得葉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 文學家俞平伯(1900-1990)

俞平伯,原名俞銘衡,字平伯。浙江湖州人,散文家、紅學家,詩人,中國白話詩創作的先驅者之一。代表作:《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紅樓夢辯》。王之鴻評價:「在逆境中能夠怡然,智也;在逆境中敢於直言,勇也。這的的確確是俞平伯先生。」

▲ 美學家宗白華(1897-1986)

宗白華,哲學家、美學大師、詩人,南大哲學系代表人物。代表作:《美學散步》《藝境》。曾言:「中國的筆有極大的表現力,因此筆墨兩字,不但代表繪畫和書法的工具,而且代表了一種藝術境界。」

▲ 學者季羨林(1911-2009)

季羨林,山東省聊城人,字希逋,又字齊奘,著名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代表作:《中印文化關係史論集》《佛教與中印文化交流》《牛棚雜憶》。曾言:「假話全不說,真話不全說。」

▲ 畫家葉淺予(1907-1995)

葉淺予,浙江桐廬人,從事國畫教育,以舞蹈、戲劇人物為主的國畫創作,中國漫畫和生活速寫的奠基人。

▲ 作家姚雪垠(1910-1999)

姚雪垠,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代表作:《李自成》《戎馬戀》。曾言:「光讀書不思考,結果就會變成書的奴隸。」

▲ 崑劇表演藝術家俞振飛(1902-1993)

俞振飛,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代表作:《俞振飛藝術論集》《振飛曲譜》。

▲ 作家馮乃超(1901-1984)

馮乃超,中國現代詩人、作家、文藝評論家和翻譯家,翻譯作品常用筆名馮子韜。代表作:《紅紗燈》《傀儡美人》。

▲ 畫家關山月(1912-2000)

關山月,原名關澤霈,1912年生於廣東陽江。著名國畫家、教育家。代表作:《江山如此多嬌》《俏不爭春》《綠色長城》《長河頌》。

▲ 畫家蔣兆和(1904-1986)

蔣兆和,現代人物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代表作:《流民圖》。曾言:「知我者不多,愛我者尤少,識吾畫者皆天下之窮人,惟我所同情者,乃道旁之餓殍。」

▲ 美學家王朝聞(1909-2004)

王朝聞,筆名汶石、廖化、席斯珂,文藝理論家、美學家、雕塑家,藝術教育家。代表作:浮雕毛澤東像、圓雕劉胡蘭像。

▲ 戲劇家於伶(1907-1997)

於伶,原名任錫圭,字禹成。江蘇宜興人。著名劇作家、導演、演員。代表作:《夏夜曲》《回聲》《蹄下》《漢奸的子孫》《聶耳》。

▲ 建築學家貝聿銘(1917- )

貝聿銘,祖籍蘇州,出生於中國廣州,美籍華人建築師。代表作: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香港中銀大廈、北京香山飯店、日本美秀美術館、蘇州博物館、盧浮宮金字塔。曾言:「藝術和歷史才是建築的精髓。」

▲ 作家聶紺弩(1903-1986)

聶紺弩,湖北京山人。曾用筆名耳耶、二鴉、簫今度等。新中國著名詩人、散文家。代表作:《聶紺弩詩全集》。曾言:「我將狂笑我將哭,哭始欣然笑慘然。」

▲ 畫家石魯(1919-1982)

石魯,原名馮亞珩,四川仁壽人,當代中國畫家。代表作:《轉戰陝北》《延河飲馬》《東方欲曉》《家家都在花叢中》。

▲ 畫家吳冠中(1919-2010)

吳冠中,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代表作:《長江三峽》《魯迅的故鄉》《春雪》《長城》。曾言:「我負丹青!」「丹青負我!」

▲ 歷史學家周谷城(1898-1996)

周谷城,中國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代表作:《中國通史》《論西亞古史的重要性》《中國社會史論》。曾言:「讀書,不一定是求學;求學,也不一定完全靠讀書。但是,讀書畢竟是求學的一個最要緊的門徑。」

▲ 經濟學家陳岱孫(1900-1997)

陳岱孫,生於福建省閩侯縣,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代表作:《從古典學派到馬克思》。

▲ 經濟學家孫冶方(1908-1983)

孫冶方,原名薛萼果,無錫玉祁鎮人,著名經濟學家,代表作:《資本主義工業在中國》。

▲ 社會學家費孝通(1910-2005)

費孝通,江蘇吳江(今蘇州市吳江區)人,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民族學家、社會活動家。代表作:《文化論》《人文類型》《江村經濟》《鄉土中國》。曾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 語言學家呂叔湘(1904-1998)

呂叔湘,著名語言學家、學者。代表作《現代漢語詞典》。

▲ 歷史學家侯外廬(1903-1987)

侯外廬,原名兆麟,又名玉樞,自號外廬,山西省平遙縣人。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代表作:翻譯《資本論》。

▲ 文學評論家周揚(1908-1989)

周揚,原名周起應,湖南省益陽縣人,文學評論家。

▲ 美學家蔡儀(1906-1992)

蔡儀,原名蔡南冠,湖南攸縣人,中國美學家,文藝理論家。代表作:《新藝術論》。

▲ 學者侯仁之(1911-2013)

侯仁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代表作:《北京歷史地圖集》《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實踐》。

▲ 學者于光遠(1915-2013)

于光遠,著名學者、經濟學家。代表作:《哲學論文演講和筆記》《一個哲學學派正在中國興起》《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探索1-7卷》《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 畫家朱屺瞻(1892-1996)

朱屺瞻,江蘇太倉人,著名畫家。代表作:《朱屺瞻畫集》《癖斯居畫談》《朱屺瞻畫選》。

▲ 出版家胡愈之(1896-1986)

胡愈之,原名學愚,字子如,浙江上虞豐惠鎮人,著名社會活動家、出版家。

▲ 經濟學家陳翰笙(1897-2004)

陳翰笙 中國早期馬克思主義的農村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代表作:《美國壟斷資本》《印度莫卧爾王朝》《中國農民》

▲ 作家吳組緗(1908-1994)

吳組緗 原名吳祖襄,字仲華,安徽涇縣人,著名作家。代表作:《一千八百擔》《鴨嘴澇》 《天下太平》《樊家鋪》。

……

參考文獻

張泉:《記憶的暖光》,《生活》2010年12月號。

啞河:《鄧偉:每一張打動我的面孔都值得珍藏》,《人物》2011年12月號。

從生活抽身,來這裡思想

地址

南京中山陵 永慕廬

吳江七都鎮 老太廟


  

▽壹學者精選 拓展閱讀▽

  • 馮友蘭:讀書就是要過河拆橋

  • 葉君:蕭軍日記里的二蕭

  • 巴金:我不會忘記自己的醜態,我也記得別人的嘴臉

  • 沈從文:我只想造希臘小廟,這廟供奉的是「人性」

  • 葉聖陶:教育之於人生到底有何作用?

  • 留言小互動

    看完這些照片,你有什麼感受?

    哪張面孔打動了你?


    推薦閱讀:

    歷代著名家教選介(三):顏氏家訓(下) – 國學網
    名家字畫真跡天天拍[第一期]
    遼金元代名家名畫賞析 中國繪畫簡史之四
    【名家風采】金水詩詞近作‖黑水龍吟詩刊第87期
    清代名家筆下春色圖

    TAG:文化 | 拍攝 | 近代 | 名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