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第十八集)

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

(第十八集)

2002/7/14  華藏凈宗學會  檔名:WD15-002-0018

  請看經文三十四頁,第五行,第二句:

  【七者常樂廣營世間事務。】

  世間人對於世間的事業愈做愈大,『廣營』是愈做愈大。譬如開店,開一間店有賺錢,就想要開兩間,兩間有賺,開三間,甚至開十幾間、好幾十間、幾百間的連鎖店,這是世間事業。我們在很多城市以及全世界看到連鎖店,這種店開得很多,遍及全世界,看到這種店,就知道那個集團發財。世間人頭腦裡面,一天到晚就是想要怎樣發財,怎樣來發展他的事業。這是說世間,世間這個事業不能超越六道輪迴,不能超越十法界,做輪迴的事業。

  出家人決定不應該做這些事。出家人現在也有人做這些事,做什麼?也開店,開什麼店?開佛店,一個道場很多分店,到處都有分支店,這跟世間經營事業沒兩樣。「廣營世間事務」,事務做得很多,道場全世界蓋得很多,這樣也是無法出離六道輪迴。我們讀了這部經才會感覺到,感覺到這件事非常可怕。出家的本意,就是出離三界生死輪迴之家,出煩惱家,出生死家。出家如果又廣營世間事務,就沒法脫離三界、生死、煩惱之家,繼續要再六道輪迴。

  如果要弘法利生,什麼是弘法利生?佛在經上說得很清楚、很明白,從綱領上總原則來說,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這是弘法的目的。弘法是弘什麼法?幫助大家破迷,破迷才會開悟,開悟才會離苦,離苦才可以得樂,這是弘法的目的。我們的道場建立在此地,這一方的大眾,你有沒有幫助他破除迷惑,幫助他們覺悟?有沒有做到?如果沒做到這一點,經上說的毛病就都犯到了,這些通病就都有。

  再把標準降一等,也是說一個原則,佛跟我們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些話很多人都聽得很熟。道場建立在這個地方,蓋一間寺廟在這裡,有沒有教這方的人斷惡修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善,有沒有說清楚、說明白?有沒有勸人自凈其意?「自凈其意」就是我們一般說修清凈心,清凈心非常重要,清凈心起作用就是我們今天講的高等智慧,有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佛法是智慧的教學,是開智慧的方法。我們有沒有做到?這一點不可不知道。

  廣營世間事務,什麼樣的菩薩才可以做?慧行菩薩,就是已經開了智慧,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你若修到這個程度,就是慧行菩薩,就可以做這些,無妨害。譬如建一個大道場,現在很多國家地區,你在那裡建立分支道場,辦佛事,「佛」是覺悟的意思,「事」是教化,佛事是教化眾生覺悟之事,就叫佛事,教人覺悟。做這個事,道場愈多愈好,幫助別人覺悟,幫助愈多的人覺悟,讓愈多的人能夠接觸佛法、聞到佛法,得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你的功德無量。如果道場建很多,不是做這件事情,問題就來了,道場愈多,說比較難聽的話,就是造的罪業愈多。

  佛的道場,前面曾經跟諸位報告過了,是佛菩薩教化眾生的場所,就像我們的學校一樣,它不是寺廟。為什麼有這麼多的神?現在很多人不了解,把這些佛菩薩當作神明,神、佛分不清楚。現在有很多人說神佛,我們聽到這話,就知道他對佛法、佛菩薩不認識、不了解,外行,不是內行,為什麼?佛寺內都是佛菩薩,沒有神,是佛像、菩薩像,不是神像。

  佛菩薩的像很多,佛菩薩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我們的典型,就是早期學習有成就,這些人成了佛,他們的智慧德行修圓滿,修到究竟圓滿就叫做佛。我們修到智慧德行究竟圓滿,我們也是佛,人人可以作佛。因為人人都可以作佛,佛菩薩的像當然多。就像我們世間的學位,佛就像博士,菩薩是碩士,你說世間博士有多少人?很多很多,不是只有一個人而已,只要你達到這個標準、這個程度,你就是博士,所以很多的佛菩薩,都是相同的意思。修學達到究竟圓滿就叫佛,達到究竟圓滿的人很多,不是一個、兩個而已,所以佛菩薩的像可以說無量無邊。我們現在在寺院看到的才幾尊,一般人不知道,將佛菩薩當作神明來拜。

  供養佛菩薩有兩個意思,一個是不忘本,就是說不可以忘記我們的根本,做人的基本道理,就是不可以忘記這個根本。再來就是菩薩、祖師大德傳授佛法,一直傳到我們現在,也不可以把他們忘記,這是不忘本。就像我們中國人拜祖先,也是不忘本,不可以把自己的祖先忘記。提倡孝道,尊師重道。

  第二個意思是見賢思齊。看到阿彌陀佛的佛像,在《無量壽經》上念到,知道他的歷史,我們看到佛像,就發心向阿彌陀佛學習,在因地還沒成佛時怎樣修學?在《無量壽經》說得很詳細。《無量壽經》我們讀過,看到佛像,就想到我要向阿彌陀佛學習,要學得跟阿彌陀佛一模一樣,他能成佛,我也可以成佛,像放在這裡常常提醒自己,叫見賢思齊。見到聖賢的聖像,我們就想到向他看齊,向他學習,有這個用意在。佛像、菩薩像不是神像,佛寺裡面沒有神像,如果把佛菩薩當作神像來看,把佛的教學場所當作廟來看,完全錯誤了。

  說到世間的事業,必須要辨別清楚。如果不是覺悟一切眾生,就錯了,辦的道場就沒作用了,不是幫助眾生覺悟,做得很忙,就是這裡所說的世間事務,變成世間業。如果是覺悟眾生,是佛法的事業,跟世間事業決定不同,世間事業不能出六道,你的事業不但超越六道,而且可以超越十法界,這一點我們應該要了解,認識清楚。

  【八者念其家業常懷憂嘆。】

  就是平常說的,常常歡喜做這些世間事務,世間事務放不下,世間事自古以來不如意的,十項有八、九項不如意,就是說十件的事情,大概就有八、九件不能夠如我們的意思,這世間我們看一看,有幾個人能稱心如意!所以憂愁、悲嘆的事情太多了,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想到自己的家業,總是免不了憂慮、煩惱、感嘆。有什麼不好?當然不好,你若想一次,就再造一次的業,這是經上常常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又造一次業,這業都是輪迴業,都是下劣業,你為什麼不念佛、不讀經,去造這種業!這是第八。愛廣營世間事務就有這種情形,這是第八種。

  【九者其性狠戾發言麤獷。】

  『麤』就是粗野,『獷』是兇惡,就是言語很粗魯、很兇惡。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心裡好爭,爭就是競爭、爭鬥。因為經營事務,經營事務難免有一個好利之心,想要得到利,心裡常懷競爭,所以不知不覺競爭的心理就培養出這種惡習氣。粗獷的言語,就是經上講的惡口,就是《十善業道經》說的惡口。往往出言很粗魯、很兇惡,造惡口的口業,這也是廣營事務有關係。

  【十者心常懷念勤修家業。】

  這就是說心裡所想的,起心動念總是常常懷念他的家業,沒將他的家業忘記,起心動念總是沒忘記他的事業,這比較好理解。當然你廣營事務,心裡總是放不下。

  【十一者愛著諸味增長貪慾。】

  『愛』就是貪愛,『著』就是執著。經營種種事業,感覺這裡面有樂趣,就是你感覺很快樂,感覺這裡面很有趣味,什麼味?名聞利養,貪瞋痴慢,這個味。諸位細心去體會,如果你真的體會到了,在佛法修學就算有小功夫了,看你能不能夠體會到?能夠體會到這點,就算有一點功夫。這就是『增長貪慾』。

  【十二者無利養處不生歡喜。】

  無利益,無名聞利養的地方,他就不高興去,不要去。過去也聽說,連講經也變成世間事務,怎麼說是世間事務?要去講經之前先說價錢,我去你那裡講一部經要多少錢,若沒錢就不去,有錢才要去,就變成世間事務,好像做生意講條件、講價錢,如果沒利養,他就不去了。所以說『無利養處不生歡喜心』,無利養就不要去,這是過失,在佛法裡頭說,這是罪過。這是說出家人連講經說法都有這種情形。

  【十三者多生惱害障礙之業。】

  『多生惱害』,「惱」是煩惱。煩惱裡面最重的是貪、瞋、痴、慢、懷疑、嫉妒。總是損人利己,果然可以做到損人利己也不錯,實在說,損人決定不利己。損人利己是我們世間人一種錯誤的觀念,認為損害別人一定會利益自己,實際上照佛法因果來看,損害別人就是損害自己,利益別人就是利益自己,這是因果。如果損害別人可以利益自己,這因果就說不過去。

  所以「損人利己」這句話,是世間人普遍錯誤的觀念,有的認為眼前佔到便宜,以為自己得到利益,但是他沒算以後其他地方損失的有多少。做損人的事情,眼前好像得到這利益,利益得到的後面,沒多久你損失的比得到的還多,這是一般人沒想到的。所以損人決定不利己,這事情做得很冤枉,對自己毫無利益,不但沒利益還有損害。所以損害別人這是真正叫業障,這是造障礙之業,自己障礙自己。

  【十四者常樂親近諸優婆塞及優婆夷。】

  這是說出家人歡喜經營事務,當然就常常歡喜親近在家信徒,特別是在家信徒有權位、有權力、做大官、有地位、發大財的,就常常去親近他。親近的目的就是可以得一點名聞利養,這很明顯,我們可以看到的。所謂是巴結有權勢的信徒,沒權勢的小民就瞧不起,這跟道業完全違背了。

  【十五者但念衣食而度晝夜。】

  這就是說將修學、修善都忘得乾乾淨淨,一天到晚,頭腦裡面所想的都是衣食住行、五欲六塵,貪圖享受,去想這些東西。

  【十六者數問世間所作事業。】

  這個『數問』,就是常常問人家,常常在打聽。凡是跟人家交談,總是在談這個世間事業。明知出家人與世間人接觸,要幫他覺悟,要勸他學佛。特別在這個社會,很多人對於佛教產生嚴重的誤會,認為佛教是宗教,認為佛教是迷信,你跟他們接觸,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幫助他認識佛教,對佛教有正確的認識,佛教究竟是什麼,要先讓他了解,我們要先跟他介紹,然後再幫助他增長信心,這是應該做的事。不應該跟他談論世間事業,這大錯特錯。

  【十七者常樂發起非法語言。】

  這是不知不覺經常有這些習氣現行。不如法的,不如意的事情,不如法的言語,這範圍就非常廣泛。

  【十八者恃營眾務而起憍慢。】

  例如你很會經營,你蓋一間很大的寺廟,非常壯觀,別的道場不如你,你就看不起它。諸如此類比比皆是,容易仗著自己所經營的事業,對別人生起傲慢之心,感覺自己很了不起,別人都不如我,我慢心就起來了。

  【十九者但求人過不自觀察。】

  自己沉迷在事務上不肯修道,還要常常去找別人的麻煩,找別人的過失,舉發別人的罪,不知道自己反省、檢點。

  【二十者於說法者心懷輕賤。】

  這是從嫉妒裡面產生,對出家、在家說法的大德,『心懷輕賤』,輕慢、輕視,看不起人,過失就大了。本經一開端就說這種過失,我們在這裡就不用重複。佛將這二十種過失講出來,就是「廣營眾務」有這二十種過失。最後這句是總結:

  【彌勒。是為菩薩樂營眾務二十種過。】

  是說初業菩薩,特別是指出家的初業菩薩,初業菩薩就是沒明心見性,沒斷煩惱的菩薩。如果歡喜經營世間事務,必定會犯這二十種過失,『二十種』是二十種類,每一種展開就很多。我們想想,我們出家人難道真的要做這些事?跟諸位說,初業菩薩是不做這些事。

  古時候寺院叢林,初業菩薩是清眾,清眾只管修行,寺院裡面所有的工作都不需要去做。寺院裡面很多事情誰去做?菩薩去做。所以做住持、做當家、做執事,特別是綱領執事,不是普通人,過去叢林,都是菩薩應化來的,讓佛菩薩示現幫助初學的菩薩,護持初學的菩薩。初學菩薩來做這些事會犯過失,慧行菩薩來做這些事他沒過失,清凈無染,可以真正做到做而無做、無做而做,他不礙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以前的人有福報,感得這些佛菩薩來應化,替你服務、替你煮飯、替你砍柴、挑水。在歷史上,傳記里看到很多佛菩薩,化身來廚房煮飯給大家吃,你看國清寺豐乾和尚、寒山、拾得,豐干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來做什麼的?廚房裡起火,大菩薩示現來幫助初學,照顧初學,不是普通人。

  現在我們沒有福,沒有這麼多佛菩薩來照顧我們,自己不免要造業障,古德也有榜樣示現給我們看,眾務要減到最少的分量就對了,不要太超過,絕對不能多,貪多就不行。我們衣食住行要簡單,不要給自己找麻煩。別人的道場可以掛單,我們就在那裡修行,如果沒緣分,自己去蓋個小道場,找個偏僻的地方,蓋個小茅蓬就可以。茅蓬要蓋多大?夠用就好,自己可以蓋,山上砍柴來蓋小茅蓬,如果同參道友比較多,慢慢再擴充,再蓋大一點,真正修行人是這樣做。

  這個事情在現在很方便,現在的物質條件比古代豐富很多。房子也可買組合的,買來組合就是一間房子了,很方便,不住可以拆,可以移位,比茅蓬還方便。古代茅蓬要山上砍柴,自己搭,自己蓋,現在現成的,買很方便,還有帳篷也很方便。現代這些東西不難得到,成本也不會很高,不會很困難,這樣就可以了,不用蓋到很大。

  我們看到很多地方,寺院蓋很大,花很多錢,都上億以上,有的甚至連住一個人都沒有,只有打掃,只有清潔,一天到晚光打掃道場就沒時間了,負擔重。如果是貸款的,又有壓力。所以這事情不是初業菩薩可以做的,應當要放下。我們再看下面,世尊以偈頌為我們重複說一遍。「重頌」的意思,前面都說過了,此處就不用再說了。下面有二十一首,請看經文: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世尊將這二十種過失說完,又再重複以偈頌來說一遍,說明下面是重頌。『重說』就是重複前面說過的,以偈頌的方式重複再說一遍,就是重頌二十一首,重說前面。

  【安住下劣業。遠離殊勝行。退失大利益。是名眾務過。】

  經上的體裁雖是重頌,實際上也是補充前面殊勝的義趣。歡喜經營事務這些出家人,心安住在下劣業,『下劣』就是說六道輪迴的事業。

  『遠離殊勝行』,可以說專指我們本經末後最後一章,彌勒菩薩教我們發十種心求生西方凈土,求生西方凈土是殊勝行。「殊勝行」就是一生一心求生凈土,這是最殊勝。

  『退失大利益』,往生不退就成佛,別人不知道,我們同修聽過凈土經論,都明白、清楚。《無量壽經》這幾年我們導師說過很多遍,讀誦這部經,念佛的人,修行人一天比一天多,這是真實的利益。如果歡喜經營事務,就把這殊勝的利益退失了,這殊勝利益就得不到。這一生又空過了,來生又繼續輪迴,非常的可惜。所以這是『眾務之過』,眾務做得太多了,把修行出離生死三界、往生不退成佛這件事耽誤掉了。

  【樂讀誦比丘。及修禪定者。一切皆呵責。是名眾務過。】

  『讀誦』就是對經教很熟的比丘,我們中國的佛教常常把它分成兩大類,佛法裡面的修學,兩大方面:一個是宗門,一個是教下。「樂讀誦比丘」是代表教下,研究教理,講經說法。『修禪定者』代表宗門參禪,依教修行。這兩類的人,看到你愛經營世間的事務,一定對你敬而遠之,不會親近、接近你。第三首:

  【常行生死業。舍離解脫因。虛受於信施。是名眾務過。】

  『生死業』就是貪瞋痴,「生死」就是果報,因就是煩惱,貪瞋痴。你生活在貪瞋痴當中,就是在造生死業。『舍離解脫因』,「解脫因」是什麼?勤修戒定慧。你把戒定慧舍掉,每天在搞貪瞋痴。『虛受於信施』,出家人接受在家信徒的布施供養,虛受一切在家信徒的供養,果報不可思議,這是眾務過。下面這首是:

  【樂受諸財寶。不得生憂惱。住於下劣行。是名眾務過】

  『樂』是歡喜,就是愛好的意思。希望得到這些財寶,我們說的名聞利養,歡喜這些東西,如果得不到名利,就生起憂惱。『不得』就是得不到,得不到名聞利養,就每天生憂惱、煩惱。『住於下劣行』,他的心安住在六道,安住在三惡道,貪瞋痴所感得的是三惡道。這都是眾務的過失。第五首:

  【是人多愛染。往來淫女家。如鳥入樊籠。是名眾務過。】

  這一首裡頭是譬喻。這個人『多愛染』,「愛」是貪愛,「染」是污染。內心具足煩惱,外面又經不起誘惑,外面五欲六塵引誘迷惑,內心起貪瞋痴慢的煩惱,就是「多愛染」。

  『往來淫女家』,這是譬如你內心有煩惱,外面又經不起誘惑,外面是五欲六塵的誘惑,就好像一隻小鳥,鳥被抓進去鳥籠裡面。心被外面五欲六塵迷去的時候,就像被抓進鳥籠,關在鳥籠裡面,無法得到解脫,這是譬如墮在三惡道。這些都是眾務的過失。

  【常憂嘆家業。恆懷熱惱心。出言人不信。是名眾務過。不受尊者教。違矩而輕賤。毀犯清凈戒。是名眾務過。】

  『尊者』是佛菩薩、祖師大德,祖師大德的教誨你沒辦法接受。『違矩』,「矩」是規矩,違反戒律,違反規矩。『而輕賤』,輕賤佛的教誨,所以他的行為必定是『毀犯清凈戒』,這個是眾務過。第八首:

  【其心多憶想。勤營於世業。不能修智斷。是名眾務過。】

  心裡頭妄想多、雜念多,一天到晚想的都是世間的事業,把佛法捨去。『不能修智斷』,智破無明,滅斷煩惱,把這兩件事情疏忽了。第九首:

  【貪心恆熾盛。樂著於諸味。曾無知足心。是名眾務過。】

  他的煩惱增上,貪心連帶著瞋恚、愚痴、貢高我慢、嫉妒,必然會連帶生起這種種的煩惱,所以『恆熾盛』,「熾盛」形容心就像猛火燒得很熾盛。『樂著於諸味』,這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之味,永遠不知足,貪求無厭,這是眾務過。

  【得利生歡喜。無利便憂惱。貪吝無仁心。是名眾務過。】

  這一首就比較好懂。得到名聞利養,得到時就高興,得不到時就憂慮,就起煩惱,這個人經常就是『貪吝』,「貪」就是說貪得,還沒得到的就想要得到,「吝」就是吝嗇,就是自己已經有的,無法施捨給別人,拿不出來,布施不出來,這就是吝,「貪吝」。『仁』是仁慈之心。他沒有仁慈之心,自私自利,這是眾務之過。

  【惱害無慈愍。增長諸惡業。愛蔓相纏縛。是名眾務過。】

  這是第十一首。『惱害』,就是常常有意無意會讓別人生煩惱,更嚴重的就是使別人受到傷害,沒慈悲心。佛菩薩慈愍一切眾生,對一切眾生生大慈悲,不但不害眾生,連給眾生生煩惱都感到自己有過失。譬如那個眾生看到我不高興,看到我就討厭,看到我心裡就生煩惱,我們看到他遠遠的來,就快閃開,不要給他看到,讓他起煩惱就不好了。為什麼閃避?不要讓那個眾生因為看到我而起煩惱,不是怕他,而是慈悲心,不要讓人家因為看到我而生煩惱。舉這個例來說。我們應當要知道,令眾生生煩惱不可以,怎麼可以去傷害人!所以「惱害無慈愍」,惱害眾生,沒慈愍心,沒慈悲心,沒憐憫心。

  歡喜世間眾務,這個緣、煩惱有它的業因,這個緣非常的強,會使你心裡的煩惱習氣常常起現行,常常發作,麻煩就大了。所以『增長諸惡業』,惡業不斷增長,惡業不但不能消除,每天在增長。『愛蔓相纏縛』,「愛蔓」是貪愛,就是說很容易增長貪心,貪財、貪名、貪利,患得患失。下面一首:

  【遠離於師長。親近惡知識。擯斥持戒人。是名眾務過。】

  良師善友,心懷道業的人,看到你這樣做,當然就勸勉你,有的時候是好意,但往往會讓你感到是在破壞你的利益,就沒辦法接受,不能接受就一定跟這些良師善友漸行漸遠,距離愈來愈疏遠,也是必然的情形。

  面對持戒、依教修行的人,心裡就很不愉快。為什麼不愉快?他做的如法,我做的不如法,雖不如法,也不服,看別人做的如法也不服,「我眼前得到很多利益,你看他的修行雖然不錯,苦不堪言」,他也要講幾句話。對持戒的人自然生起輕慢的心,這是『擯斥持戒人』,「擯」是遠離,不要跟他在一起。下面一首:

  【晝夜無餘想。唯念求衣食。不樂諸功德。是名眾務過。】

  『晝夜』,他所想的都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東西。佛在經典中教他修學一切功德,他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實在說,連什麼是功、什麼是德都不清楚,如果真的清楚了,相信絕對會回頭。為什麼?你若有一點點的功德,就超過世間的名聞利養太多了,名聞利養再多、再大,也沒辦法跟功德比較。不了解什麼是功德,功德有什麼利益他不知道,認為世間的名利才有利益,不知道出世間的功德利益是無量無邊的,他不知道。若知道,就一定回頭了,知道他就歡喜修功德,就不會再去搞這世間事務。

  所以這些人在世出世間一切法當中,還不認識。若真正清楚,搞明白了,相信他一定求取最大的利益,這是一定的,世間這些小利益一定會捨去。所以到最後結論還是對經教不深入、不了解、不清楚,所以才會去搞世間的事務。出家了,還在搞世間事務,這問題是對佛經裡面的教訓、教理沒認識清楚,不了解、不明白所致。我們再來看下面第十四首,第三十六頁,第一行:

  【常問世間智。不樂出世言。耽愛於邪說。是名眾務過。】

  處事待人接物之間,有意無意閑談之間,都談一些世間之事。世間及出世間的界限在哪裡?大家千萬不要誤會,我們剃了光頭,穿起了長袍大衣,就是叫出世間,在家同修就叫世間,這樣的看法就大錯特錯了。世間及出世間的界限是在覺和迷、在正及邪、在染及凈。平常我們說三皈依的時候,都說得很清楚,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這就是出世間。假如我們反過來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凈,這樣你就是在世間。所以這個形式,出家在家沒關係,是在這個心的覺和迷,我們一定要清楚、要明白。

  討論佛法,討論教義,交換修持的經驗心得,這是出世之言。或者是討論利益眾生事理,要怎樣幫助眾生覺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幫助眾生得到更幸福,事業能成功順利,充滿了高度的智慧,這是出世間的言語。

  如果你要問,要談論如何發財,要怎樣賺錢,要怎樣享受,那就是『世間智』,「世間智」就是世智辯聰,不是好事情。佛法裡面將「世智辯聰」列在八難之一,世智辯聰屬於八難,「難」是遭遇災難,為什麼稱災難?你已經墮入迷邪染了,必定喜歡邪說,正論不喜歡聽,喜歡聽邪說,換句話說,喜歡聽六道輪迴,喜歡聽三惡道。誰喜歡聽三惡道!這話不是沒根據,說起來,沒有一個人喜歡墮地獄,但是你要想想,地獄、餓鬼、畜生是果報,果必有因,因是什麼?因是貪瞋痴。今天跟你說發財,很高興就是起貪心,貪財之心起來了,貪心跟哪一道相應?餓鬼道。跟你說發財,你一高興就起貪心,就是叫你去作鬼,不是叫你去作佛。

  所以說到貪瞋痴,很多人非常高興,這就是喜歡三惡道。就是墮地獄、三惡道,沒有一個人願意,墮三惡道是果報,沒有人願意受,偏偏造作三惡道的因,這哪有辦法!雖然沒有人愛墮三惡道,偏偏就喜歡造三惡道的因,造這個因,當然後面就有這個果,所以沒辦法避免墮入三惡道。

  現在社會,每一個人都期望人與人之中,能夠消除種種的隔閡、歧視(就是輕視),族群當中大家能夠和睦相處,希望社會安定繁榮,這是每一個人口頭上的期望,嘴巴在講,而事實上做的不一樣。說的是一種,做的又是另外一種。

  社會很多人在指導、在教誨,我們看到、聽到的,我們聽完、看完,實在怵目驚心,社會那麼多人在教人,在指導人,在指導什麼?妖魔鬼怪,邪說。不信你看我們印那麼多佛經,聖賢、佛菩薩的教導是正說,有幾個人要看?你送人,人家還不要看。這世間書店內,賣小說的這些書刊,教人殺盜淫妄,大家花很多錢去買來看。電視、電影裡頭演的是什麼東西?無非是教人貪瞋痴殺盜淫,貪、瞋、痴、慢、殺、盜、淫、妄,花錢每天看,舍不掉。

  正說你送給他,搖頭不接受,說他沒時間,沒空看,你叫他來聽經兩個小時,說沒空。你叫他去看那些有的沒的,聽戲、唱歌,時間太多了,到天亮通宵。唱歌裡頭是什麼?邪說,你看那些歌詞,現在唱的歌詞都是邪說。這裡說『耽愛於邪說』,很愛這方面的,很喜歡這方面,這都是眾務過,這個眾務過失所引起的,都是眾務之緣這個關係。第十五首:

  【自恃知眾務。輕慢諸比丘。猶如狂醉人。是名眾務過。】

  仗著自己會辦事情,有辦事的能力,有辦事的才幹,經營很多的事業,值得驕傲,於是對真正修道的出家比丘,認為他沒智慧、沒能力,樣樣都不如我,生起貢高我慢之心。輕視有德有智之人,這是罪過。下面這一句是比喻,『猶如狂醉人』,好像喝醉酒之人,頭腦不清醒,這也是眾務過。

  【常伺求他短。不自見其過。輕毀有德人。是名眾務過。】

  佛在這部經上一開端就教我們,現前社會,我們真正想修行要從哪裡下手,非常重要。佛這話不只說一遍,在經上看很多遍,「不求他過,不舉人罪」,要我們從這裡下手。《無量壽經》上說到修行的綱領,身、語、意三業,他沒按照身、語、意來排列,把口業調來排在第一條,「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也是這個意思,也跟這部經佛說的「不求他過,不舉人罪」,就是《無量壽經》上說「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這就說明了人與人接觸,無法不說話,說話有意無意造很多口業,何況是存心要找人麻煩,就是『伺求他短』。

  只看到別人的過失,自己的過失看不到。古德曾經說過,世間有兩種人沒過失,第一種是佛,這個人修行修到成佛了,當然他過失就都沒了。第二種人就是凡人,不知道自己有過失,以為自己一點過失都沒有。除了這兩種人,哪一個沒過失!等覺菩薩都還有過失,何況我們凡夫!像《了凡四訓》說的,我們凡夫一身的過失,自己不知道,一身的過失就像刺蝟,很多很多像雜草一樣。

  為什麼沒看到?眼睛不好,沒智慧,無法去發覺自己的過失。但是看別人的過失,卻是看得很清楚,自己一個過失也沒看出來,專門看別人的過失。唯獨菩薩才知道自己有過失。如果你每一天都覺察到自己有過失,你就不是普通人,不是凡人,你已經是菩薩了。菩薩有自覺覺他,菩薩的自覺,自覺就是知道自己的過失,我們知道過失這就是覺悟,自己自覺。不知道自己的過失,就是迷惑顛倒,還不覺,這種人只看到別人的短處、過失,從來都沒看到自己的過失,當然『輕毀有德之人』,「輕」是輕慢,「毀」是毀謗,輕慢是心裡瞧不起,毀謗是言語。第十七首:

  【如是愚痴者。無有善方便。輕慢說法者。是名眾務過。】

  『如是』,是指如前面所說犯這些過失的人,皆是愚痴之人,當然之理。如果他有高度智慧,有高度的覺悟,怎麼會犯這些過失!犯這麼多的過失,自然是愚痴之人。

  『無有善方便』,「善」是善巧,善巧方便是指什麼?簡單說是生活。生活裡面沒有善巧方便,生活中得不到好處;工作中沒有善巧方便,也得不到樂趣,就是說這裡面的快樂、趣味都得不到。佛法是說離苦得樂,你沒有善巧方便,工作會很辛苦,不快樂。

  處事待人接物,誰有善巧方便?有智慧的人有善巧方便。愚痴的人,從哪裡來的善巧方便?沒有善巧方便,所以他的生活、他的工作、他的應酬,只有苦,沒有樂。如果說他有一點樂,歡樂場所中去找一點樂,那個樂,就像吃毒品一樣刺激,不是真樂,吸毒時好像短暫有一點樂,那個樂過後,後面大苦在等你,那個不正常。

  唯有高度的智慧,生活在智慧裡面,無論什麼事情,有善巧方便,就有真樂。真正的快樂,不是從外面境界刺激、興奮的(這樣的樂不是真樂),是從內心裏面向外面湧現出來的樂,這樂像泉水一樣,從自己內心湧現出來,這是真樂。所以「樂」都一定是從自己內心所產生的,不是外面一時的刺激,這不是真的。

  愚痴不但無有方便,而且『輕慢說法者』,輕視、怠慢說法的人。為什麼?說法的人剛好跟他相反,說法要有智慧,沒智慧,佛的意思怎麼說得出來!開經偈說「願解如來真實義」,說法要有智慧,智慧太難了,有智慧真難。那要怎樣?如果這世間還有大智慧的人在那裡說法,我們趕快躲在後面聽,那樣就好了。有大智慧證果的大德說法,我們就去聽法,那是最好的。

  現在我們這個世間沒人說法,所以沒智慧也要學習,要上台說法,上台沒智慧要怎樣說?智慧沒開不能說法,佛法在這世間不就要斷絕了?因此我們一定要發心,知道這事情有困難,雖然有困難,但是有方法。什麼方法?求感應,求佛力加持,不是說我有能力、有智慧說法,沒有,我求感應。求佛力加持,求諸佛菩薩保佑,不但加持我能說法,我也要代替大家求,求聽眾都聽懂、能理解。如果說法的人會說,聽的聽不懂,也是白講。

  所以求佛菩薩,是求講經說法能說得出來,聽的人能聽明白,雙方面(說、聽)都要求佛菩薩來加持,這樣說的人才能說,聽的人才聽得懂,都是得到佛力加持。尤其是大乘經,佛經說到不可思議的境界,實際上我們是凡夫,怎麼能了解佛菩薩的境界?你不了解,怎麼講得出來?這當中能說得出來一點點,都是佛菩薩佛力加持,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知道。要怎樣求法?真誠心、恭敬心、慈悲心,果然具足這三種心,一定得佛菩薩加持,你才能說。

  萬萬不可以為我會說經,沒那種事,自己決定不會說,為什麼這麼肯定?還沒開悟。如果講經的人還沒開悟,你要怎樣說法?說不出來的。誰會講經?真正會講經說法最低限度也要明心見性,開悟的人。什麼叫開悟?最少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就沒問題了,才是自己會說法,他所說的法沒有錯。因為佛所說的一切經教,都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你明心見性了,雖然見一分,這是四十一品無明,破一品無明,見一分自性,雖然是一分,也是真的,不是假的,對佛的經教有真實的體會,自己親證的。

  沒見性的人展開佛經,開始摸索,自己沒有真正入那個境界。如果要依自己的意思去解佛經,用意識心去解,對如來自性裡面流露出來的語言文字,怎麼能相應!絕對不相應。所以我們沒有從恭敬中求,問題就很大了。印光大師說得好,「有一分的誠敬,得一分的利益,十分的誠敬,得十分的利益」,這個利益就是三寶加持的利益,不可以不知道,不可不恭敬從事。這事業跟世間其他事業不一樣。世間的大事業,如果沒有誠敬,也很少能成就,何況出世大法!善導大師教導我們,一切法要從真實心中作,一切都要從真實心去求去做,到這裡,與印光大師說的「一分誠敬,得一分的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的利益」,同樣的意思。

  輕慢說法的人,這是過失,罪過無量無邊,前面經文都講過了,這裡就不再重複。看下面第十八條:

  【如是下劣業。具足諸過失。何有智慧人。愛樂而修習。】

  這一首『如是』兩個字,也是總指前面所講的,狹義的是指這一段,喜歡經營事務;廣義是將本經一開端,一直到這裡所說的末法時期,初學的菩薩所做的很多過失,都是下劣業。我們讀了這部經,很冷靜想一想,仔細去觀察,我們看不到自己,先看別人,我們看到別人跟經典所說的過失一樣,要知道回光,回頭反過來看自己,看自己什麼?自己有沒有和那個人一樣犯過失,我是不是跟他犯同樣的過失,這就是迴光返照,看我們自己。如果有,要快一點改過;如果沒有,我們要保持不要跟他犯一樣的過失,這樣我們就得到利益。

  犯過失的人,他就是我們的善知識,他在那裡示現給我們看。所以把別人當作一面鏡子,來照我們自己的毛病,這樣就對了。因為要看自己的過失很困難,就是叫我們自己冷靜去反省、去檢點,也不容易。你自己有辦法反省、檢點,發現自己的過失,這個人就有相當的覺悟,如果沒有相當的覺悟,還是無法發現。我們看《了凡四訓》,了凡居士遇到雲谷禪師指點開示,馬上回頭觀察自己,發現自己很多的過失,一條一條說出,這是相當不簡單,所以他叫了凡,改號叫了凡,就是了卻凡人,就是要了脫做凡夫。凡夫就是不知自己過失,現在不繼續做凡夫了,今天要做一個了脫,要改變,不能跟過去一樣,錯誤永遠犯下去。

  我們不妨用這個方法:一切眾生的過失,就是自己的過失。你要能體會這個意思,若能體會到,你在修學上就會有很大的進步。看到別人的過失,就是自己的過失,有,要改;沒有,就要避免。這是『具足諸過失』。

  末後這兩句話是佛感嘆的話,也是教訓我們的話,『何有智慧人,愛樂而修習』,哪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會去喜歡過失,還要去學過失!佛這個感嘆很長、很深、很遠。下面一首:

  【清凈殊勝業。具足諸功德。是故有智人。愛樂常修習。】

  這一首是從正面說。清凈業、殊勝業是具足無量無邊的功德。『清凈』是從心上說,清凈心,以清凈心無論經營何種事業,都叫『殊勝業』。這也是前面跟諸位舉出「世間」及「出世間」的差別在此地,「下劣」與「殊勝」差別也在此。換句話說,無論你從事何種行業,如果這行業能增長貪瞋痴,這業就叫「下劣業」;如果你從事這個行業,這個行業可以增長清凈心,你這個事業就叫做「殊勝業」。

  你若要問哪一種事業可以增長清凈心?跟諸位說,任何一種事業都可以增長清凈心,這裡沒說哪一種,任何一種事業。話說回來,任何一種事業,都能增長貪瞋痴,你要細心去觀察。

  譬如你做生意,每天都想賺錢,賺愈多愈好,錢不嫌多,這就是增長貪瞋痴,你貪心一起,就是下劣業,你做生意是下劣業,是世間業。到佛堂來拜佛,佛堂今天有法會,法會你是大施主,來這裡燒香,一定要燒頭一柱香,出功德一定比別人多,為什麼比別人多?面子問題,我要比別人多,要贏人家。雖然到佛堂來修布施,還是在增長貪瞋痴,這是不是清凈業,還是下劣業。你若要跟別的同修相爭,我要站在你前面,要站第一,貢高我慢,這樣來拜佛,也是下劣業,你來念經,也是世間業,將佛法都變世間業,為什麼?就是世間業那種心態,增長煩惱。

  由此可知,這個殊勝業及下劣業不是在事上去分,在我們的心上,你的心。如果做生意沒有貪瞋痴這種心態,完全為社會大眾服務,有賺錢,事業做得更發達,更發達對社會服務做得更多更大,回饋給社會。賺少也高興,較省事,我們服務較少一點。多就多做一些,少就少做一些,你說多快樂!心就沒有貪瞋痴。如果這樣的心態來做世間任何一種事業,也是殊勝業,為什麼?因為他的心遠離貪瞋痴,無自私自利,都是為社會大眾,為一切眾生,不為自己。這樣做,什麼事都是清凈業、殊勝業,為什麼?心地清凈,遠離貪瞋痴慢。無論從事哪個行業,他的心真誠、恭敬、慈悲,都沒兩樣,這樣什麼事業都是「清凈殊勝業」,裡面具足無量的功德。

  諸位要懂得這個意思,你才能將佛法完全落實在我們生活當中,才能真正得到受用。你若不了解,到佛堂來每天拜佛、禮佛,以為到佛堂才是殊勝業,你做別的行業都是下劣業,這不是佛的意思,佛不是這樣說法,這是曲解如來真實義,不是如來的意思,曲解如來的意思,錯解如來的意思。如果你穿衣吃飯當中沒有貪瞋痴,穿衣吃飯也是殊勝業。我們每天在吃飯,每天在穿衣,生活中每天在做的這些事,沒有貪瞋痴,這也是殊勝業,穿衣吃飯也是出世間的事業。

  界限在這裡,在心遠離貪瞋痴的煩惱,做什麼事都是殊勝業。反之,心如果增長貪瞋痴的煩惱,縱然你來念經拜佛,也是世間業、下劣業,一定要辨別清楚。凡是會引起你七情五欲、起煩惱的,都叫下劣業、世間業;可以啟發你覺正凈,都叫清凈殊勝業。所以生活當中點點滴滴,都『具足諸功德』,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是故有智人,愛樂常修習』。學佛沒別的,要開智慧,智慧要從哪裡開?清凈心開智慧,你心清凈,智慧自然就現前,不用去求,所以清凈心太重要了。一般人清凈心為什麼不能現前?就是被煩惱蓋住,給煩惱障礙住,你要知道這個道理,了解事實真相,把這障礙消除。障礙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引起種種煩惱,你只要把這東西放下,你放下一分,你自性裡面的智慧就透露一分;你去掉兩分,就透露兩分;完全去掉,你就成佛了,我們自性的智慧德能就完全顯露出來,就叫成佛,成就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

  有智慧的人,一定喜歡清凈殊勝業,穿衣吃飯都是清凈殊勝業,穿衣穿得自在,吃也吃得自在,這是清凈業。我們再看下面:

  【若樂下劣業。智者當呵責。如人舍多財。貪求於少分。是故明智人。當舍下劣業。應求勝上法。諸佛常稱嘆。】

  這兩首是總結。如果你喜歡下劣業,遇到真正善知識,有智慧的人,會責備你,會教訓你。下面舉了一個比喻,譬如一個人舍了很多財寶,很多財寶捨去了,『貪求於少分』,就是那個多的舍掉,而去貪少的,這就是得不償失,得到的很少,失去的很多。『是故明智人』,明理有智慧的人,他一定舍下劣業。下劣業,殊勝業,我們剛才講的這些話,諸位一定要詳細去想,要把它了解清楚、了解明白,不在事上,在心上。

  出家人穿的海青比較特別,線條較多(形式的意思已經失掉了),叫貼新。我們做一件新衣,把舊的破衣剪一塊貼上,貼新的再把它縫起來,就是把它當作舊衣來穿。穿舊衣,這意思就是我們要穿衣,不是被衣服穿。什麼是被衣服穿?就是不要被衣服迷去,每天為穿衣服起煩惱,常常想要換新花樣、新款式,一件衣服穿沒多久,穿沒幾天就要再換,一有新的出來,又要去買了,賺的錢來不及去買衣,這就是被衣服穿。穿衣服,一件衣服穿很久,不用跟流行,不用操這心,不用常常為這在操煩。這是古代的海青,為什麼衣破去補,貼一塊新的。這在生活中舉了一個例,我們日子就過得很自在,就是這意思。

  『舍下劣業』,佛法中說穿衣吃飯就是日常生活,教你如何過日子,教你怎麼樣做人、怎麼樣做事。『應求勝上法』,「勝」是殊勝,「上」是第一,上上之法,諸佛最稱嘆殊勝上法。經典裡面教導我們的就是離開下劣,這就是殊勝,就是最上。這個偈頌說到這裡就說完了,我們再看下面長行的結論,這一段的結論。我們看經文:

  【爾時彌勒菩薩。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彼諸菩薩舍離殊勝精進之業。而乃發起下劣之事。當知是人。甚為少智覺慧微淺。】

  彌勒菩薩在這裡的幾句話說得非常之好,這是責備我們,特別提醒我們。『彼諸菩薩』,初學菩薩,我們這些初學菩薩把殊勝業捨棄掉了,精進業也捨棄掉了,起心動念,都在搞貪瞋痴慢,都在搞五欲六塵,做這些事。

  彌勒菩薩說『當知是人』,這個人沒智慧,這個人智慧很淺,很微薄,『甚為少智覺慧微淺』,彌勒菩薩這話是對我們說的。我們仔細去反省、去檢點,我們到底有沒有智慧?到底有沒有覺悟?現在就應該去反省了。這些開示都是對我們說的,下劣業、清凈業,我們一定要細心去體會,關鍵界限都是在我們心上,不在事上。

  當然我們初業菩薩,初學的人在事相上面,就是一般所說的環境,也有所差別和影響,所以我們親近道場。什麼是道場?「道」就是清凈心的意思,清凈之道,佛門說道場,「道」是指清凈。因為「道」這字就是道路,好像一條道路,道路很多,在這麼多當中,把它歸納成兩條,一條清凈道,一條污染道,一條清凈,一條不清凈,這兩條。佛門裡面說道場,是指清凈道,是個比喻,是個形容,就是說我們心要清凈,我們要走清凈心這條道路,不要走下劣業、煩惱心這條道路,這條道路是非常痛苦的,清凈心這條道路,是真正的快樂。

  「場」就是場所,這個是什麼場所?是幫助我們得清凈心的場所,或者是使我們起煩惱的場所,生起貪瞋痴慢的場所,這是有所選擇的。譬如我們接觸的環境會使我們增長貪瞋痴,我們功夫還沒到,這時候應該避免,要去找一個對我們修清凈心較有幫助的環境。就好像中國古代的孟子,孟母三遷,孟母就是孟子的母親。就是說一個小孩會受環境的影響,你看孟子小時候就很有模仿的能力,住什麼環境,就學習那個環境的事,住在墳墓區,他就學習殯葬(像現在講葬儀社),小孩時代就跟人家學習葬儀社這些事情,後來孟母一看不行,這小孩沒有正當的學習。以後搬三次,後來搬到學校旁邊,老師教書的附近,孟子就去學習,和這些老師同學學習聖賢之道。這是舉個例。

  我們初業菩薩,道業還沒成就,對於修學的環境,我們要有所選擇,所以親近道場有必要,道場就是來學習如何得清凈心。道場裡面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講經說法,說明佛經的道理,讓我們能了解在生活中如何存心,如何做事情,第一就是聞法。第二就是提供場所大家來共修,自己在家裡面修學可能比較會懈怠,比較提不起勁來,或者環境會被干擾。

  譬如你在家要念佛,但是家裡的人若還沒學佛,當然不會跟你一起念,人家要看電視,要做其他的事,互相都會受到影響,因此才有必要找出一個時間到道場,有佛堂,我們來佛堂念佛較不會受到干擾。如果你在家裡不會受到干擾,當然你在家裡修就可以了;如果會受到干擾,有一個共修的道場,找一個時間去共修,這也是有需要,並不是人人都有這個需要,是看個人的環境,個人修持的功夫。如果你在這裡面,不會受影響,修到如如不動,當然是可以。但是如果你還會受影響,當然有這因緣的話,找個地方共修,對自己的學業、道業較有幫助。這是補充說明我們剛才說的,下劣跟清凈是在心,雖然是在心地,但是我們功夫還沒成就,環境還是有差別,這一點我們要了解。再看下面經文第三十六頁,倒數第二行:

  【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

  這是佛再對彌勒菩薩說。

  【我今實言告汝。若有菩薩不修諸行。不斷煩惱。不習禪誦。不求多聞。我說是人非出家者。】

  經文我們說到這裡將近尾聲,將圓滿了,依照蕅益大師的分判,這是第十三段,說明『不修諸行、不斷煩惱、不習禪誦、不求多聞』,這就不是出家人。世尊對於出家弟子的要求,這裡說得很清楚、很明白。

  我們看經文一開頭,釋迦牟尼佛對彌勒菩薩說,叫著彌勒菩薩的名字,這下面經文非常重要,叫名字就是提醒,特別在經文上有『實言告汝』這四字,「實言」就是老老實實告訴你,這個就決定不是虛假。

  『若有菩薩』,假設有這樣的菩薩,這菩薩實在講,前面說得太多了,特別是初學的菩薩,犯規矩,有毛病的,多半是初學的菩薩,老菩薩較不會。特別提醒,如果你「不修諸行」,「行」是生活行為,「諸」是很多的意思,我們在日常生活行為很多,說不盡。佛在講經當中,常常把很多的行為歸納為三大類,就是身、口、意,無量的行為,總不出身、口、意三類。身是造作,我們一舉一動是身的行為;口裡面,言語的行為,口業行為;念頭裡的思想見解,這是意業行為,這就全部包括了。

  修行就是把我們的一切行為,錯誤的地方修正過來,這叫修行,大家一定要記住。修行不是每天念經、拜佛,這個只是修行的一部分,誦經、念佛這是我們生活當中的一部分而已,不是全部。真正的修行在哪裡?在起心動念之處。每天時時刻刻起心動念,一個念頭起來,想一想我這念頭是正還是邪?是錯誤還是正確?

  什麼是錯誤?佛在經上簡單的標準,凡是自私自利的念頭是錯誤的,凡是為一切眾生,不為自己,這就正確。何以為自己都是錯誤的?同修都應當要明了,學佛的目的是要超越三界,了生死、脫輪迴,三界六道是怎樣形成的?我執形成的,破了我執就脫離了六道,破了法執就脫離十法界,這是學佛的目標。若起心動念都是為自己的利益想,這是增長我執,修得再好也無法脫離六道輪迴,佛的標準在此地,修行一定要把錯誤修正過來。學佛的人起心動念要為一切眾生,為社會大眾,不能為自己著想。

  你要修諸行,就要「斷煩惱」,煩惱是貪、瞋、痴、慢(「慢」是傲慢)、疑(是對於聖教懷疑)。佛菩薩的教誨是至善圓滿的,你若對他產生懷疑,不能接受,是很大的過失,所以一定要斷煩惱。我們說修行從哪裡修起?從斷煩惱修起。

  第三要「習禪誦」,「禪誦」二字,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都包括。我們中國人常說「宗門教下」,「禪」是宗門,「誦」是教下,所以在中國,大、小乘十個宗派全部包括。不是叫你每樣都要學習,此地是概說,大、小乘經論,各宗各派,你只要選擇一個法門,一門深入,「誦」是你要讀誦這一個法門的經論。譬如在此地,很多同修修學凈土宗,凈土宗的經論最少,只有五經一論,五經一論要常常念,念經就是聽佛的教誨,把佛的教訓記在心裡。進一步你要理解,要依教奉行,依教奉行就是禪,「禪」就是代表行,落實在生活中。還要「求多聞」,多聞增長智慧,增長定力,定慧等學。

  佛在此地教我們這四條,初學菩薩一定要做到。如果這四條都廢棄了,佛說你不是出家人。不要以為剃了頭,穿了出家人的衣,自己就以為是出家人,諸佛菩薩不承認你是出家人,這要記住,非常重要。叫著彌勒菩薩,就是在叫我們大家。請再看下面經文:

  【彌勒。若有勤修智斷行者。】

  『智』是智慧,『斷』是前面說的斷煩惱,真正學智慧、斷煩惱的菩薩。『行者』就是修行的人。

  【智出生者。智成就者。】

  這三句是說真正修行功夫高下有三個層次不同。「智斷行者」是觀照功夫,若以我們凈宗來說,這一類的人就是「功夫成片」,雖然不高,有了功夫,在宗門裡面說「觀照」。『智出生』,智慧現前了,在我們本宗說「事一心不亂」,宗門裡說「照住」。開頭是學觀照,觀照功夫得力,進一步就照住,照住智慧就出生。『智成就』,這是「照見」,我們念《心經》,《心經》說「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照見就是我們凈土宗講的「理一心不亂」。所以這三句是真正修行功夫三個層次,三個階層。

  「智斷行者,智出生者,智成就者」,這是諸佛如來所讚歎,是真正的菩薩,真正的佛弟子,真正的出家人。下面這一段相當重要,都是前面所說的,末法時期一些出家人所犯的過失,前面詳細說過,此地在這裡做一總結:

  【不作世業營眾務者。】

  這句是總說。世間的事業,既然出家了,不應該再做世間的事業,要把世間的事業放下,不要再經營很多的事務,為什麼?這些事務障道,也就是說會妨礙你的清凈心,妨礙你修戒定慧,因此統統要放下。就是前面講的種種的過失,統統可以放下了。下面佛就說:

  【我說是人。住如來教。】

  這個『我』,是釋迦牟尼佛的自稱。佛就說這個人的心真正住在如來教誨之中,念念不忘如來教誨,心行真正能依教奉行,這是佛的讚歎。

來源:http://ft.amtb.tw/dv.php?sn=WD15-002-0018&lang=zh_CN
推薦閱讀:

你藐視什麼,就會失去什麼
文殊菩薩:大智慧的象徵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記-演培法師
這種人學佛,連菩薩都搖頭嘆息!
對佛菩薩要有智慧的虔誠 而非愚痴的虔誠

TAG:菩薩 | 殊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