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人若其衣 |「漢服」與「民國范兒」

君子曰:「服之不衷,身之災也。」

——《左傳· 僖公二十四年》

Ifyouarewhatyou wear,

youbetterdressthepartyouwant.

——《緋聞女孩》

西諺有雲「You are what you wear」,國人則喜歡說「人靠衣裝」,穿著對於人的重要性恐怕怎樣說都不會顯得誇張。在今天,服飾潮流中「個性」的因素得以彰顯,每個人都有充足的自由去選擇自己的衣著;然而在傳統社會,除了最基本的蔽體與保暖,服飾承擔著區分社會角色、凸顯身份與地位的功能,是「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人」的標誌之一。本文將回顧深衣、袍衫、中山裝、旗袍……的歷史與社會意義,回顧「漢服」與「民國范兒」的歷史脈絡。

「漢服」的軌跡

幾乎無一例外,中國歷史上的每一個新朝代都會就朝服、祭服、官服、軍服以及社會各階層的服裝發布新的服制令。這種新樣式,有時候只是對前朝服制的整理,有時候是對古代樣式的回歸,還有的時候會開闢全新的風氣。軍服徹底變革的情形有兩次(一次在古代,一次在20世紀初葉)。較早的那次變革(褲子)影響久遠,遍及男女。後來的這項發明(中山裝)影響僅限於男子,而且只持續了若干年。此外,少數民族所建立的朝代總是試圖將自己的服裝、髮式強加給中原漢人。這些突然強加的服裝樣式和髮式,與原有的發展變化匯合起來,使得中國精英的服飾史、潮流史呈現出相當可觀的變異和變化。

中國塔里木盆地的洋海古墓內的一條褲子,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歷史最為悠久的褲子,其年代可追溯到3300年前。

身穿中山裝的孫中山與宋慶齡

同其他社會一樣,中國服制禁令的目的也是要清楚地區分統治者和被統治者。西漢年輕的詩人、政治家賈誼是第一個表述了這種觀點的,他寫道:

奇服文章以等上下而差貴賤…… 貴賤有級,服位有等,是以天下見其服而知貴賤,望其章而知其勢,使人定其心,各著其目。(賈誼《服疑》,《賈誼集校注》,人民文學,1996,第48 頁)

帝制的廢除導致了服制禁令的廢弛,但是,20世紀的絕大多數時期,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間服飾有別的舊俗仍在繼續。各朝代初期,服制禁令得到有力推行,特別是有關朝服、皇家和高官服飾的禁令。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包括禁令在內的規矩制度便會逐漸鬆弛下來。明朝為了清除朝廷所排斥的蒙古文化影響,樹立新朝代的新形象,頒布了面面俱到的服飾禁令。清朝則制定了殘酷的法令,強迫人民改服滿式衣冠、留滿式髮辮。但是,這些規定卻不能強制推行到所有人,滿族統治者自身也在服裝方面做出了重大妥協。

清代服飾

服飾不僅可以區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各種不同的社會團體,還能區分華夏與其相鄰民族(或者說,華夏與夷狄,就像許多人想到的那樣)。

古代中國用來概括北方蠻夷的四字詞語是「被[披]發左衽[袵]」(《論語· 憲問》14.17)。南北朝時期,在與北方民族有過更多接觸之後,另一個四字詞語「辮髮左衽」出現了。南方蠻人的特徵不止是沒有華夏衣冠,而且赤身露體。從《左傳》《禮記》到帝制晚期,用來形容南蠻的詞一直是「斷髮文身」。如此歸納北狄南蠻的特徵,其用意盡人皆知———蠻夷與華夏是兩個不同的群體,華夏族蓄髮束之於頂而為髻,衣右衽(左襟壓右襟,繫於右)。在全部歷史時期,這些特徵雖然有時鬆弛,但基本得到延續,「右衽」因而成為漢化的隱語。

華夏民族左衽穿衣(右襟壓左襟,繫於左)的唯一場合是葬禮(《禮記·喪服大記》)。在清代(金、元也有類似的問題,只是程度較弱),這種古老的習俗被反過來了,漢人被迫採用了征服者的服裝和髮式。那些覺得這一類區別性特徵老派、覺得它可能甚至無關緊要的人,應當留意如下現象:即使是在服裝氛圍非常寬鬆的當下,在歐洲、美國和中國,人們仍然雷打不動地遵守著某些性別區分特徵。比如,男人的襯衫、上衣的扣子是左襟壓右襟———這跟2000 年前漢代的男人是一樣的。而女人的衣服,一如既往,是右襟壓左襟。

漢代冕服中的交領右衽

所有這些服飾規定的背後,隱含著中國社會各階層對通過衣著(當然還有髮式)正確表達自我身份的關注,這種關注無時無刻不在。這是因為,在印刷術、大眾文學、電視、互聯網發明以前,正如賈誼所言,服飾法令是向全體百姓發布並強化某種信息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各個朝代的服飾,上至頭上的官帽,下至腳上的官靴,都對地位、年資、品階有著精心的規定。貴族和官員有著各自不同的品位標誌。19 世紀通商口岸的作者和20 世紀的收藏家們,讓歐美人熟悉了清朝官員官帽上的頂戴花翎和官服上的「補子」。

人們較為陌生的,是更早朝代的服飾法令。比如,在漢代,要用絲絛(綬)繫上官印掛在官服的腰間,才能稱得上是著裝完整。從皇帝到縣令的每一層級採用不同顏色的綬,綬的質地也隨主人的地位高下而有所不同。其他朝代也有同樣精細的服飾法令,對不同級別的官員進行區分。服飾法令還規定了平民各階層應當穿著的服飾材料和顏色。諸如此類的服飾法令規定了服裝的正式樣式。但是,在非正式場合,服裝樣式總是隨著流行風氣在轉變。一般而言,精英階層引導服裝樣式,而宮廷則是流行趨勢的制定者和發布者。

清代官服

清代官員補服

戰國時期及以後,無論男女,正式的款式都是披肩領長袍,領部兩端有延伸出來的長帶;右衽。目前已發現的最早的實物,是湖北江陵馬山磚廠漢墓出土的12 件絲質、繡花的袍子。

中國歷史上的袍子隨著潮流的變換不斷發生變化。袖子通常到袖口位置,有時則會到肘部;折縫線有時升高,有時降低;裙子有時會張開,或者分為兩條收口的;顏色和設計不斷變化,裝飾帶有時寬有時窄。某些時候,比如在南北朝時期,男人的袍子變成了在脖子甚至胸部開口的寬鬆式。當然,這是個例外。一般情況下,袍子的頸部是緊系的。

湖北江陵馬山一號墓出土的對龍對鳳紋綿衣(戰國)

一個重要的長時段發展趨勢是華夏族對於更為實用的北方游牧民族服裝樣式(胡服)的逐漸吸收。北方的牧人穿著緊身短上衣(滿人「馬褂」的鼻祖)、褲子和高腰皮靴(左靴和右靴樣式無別)。總體而言,這種樣式是騎馬者的理想服飾(胡服騎射)。

最早轉向胡服樣式的華夏統治者是公元前307 年的趙武靈王(生於公元前340;前325—前297 在位)(根據《戰國策》)。他這麼做,是為了採用當時最先進的戰鬥技術騎馬射箭,征服匈奴人,並最終結束趙與中山(匈奴的一支所建國家)之間的長期爭端。起初,國王的決定遭到了許多臣僚的抵制,他們引用孔子的話說改變服飾是與遠古傳統決裂。但是,崇尚法家的顧問們支持他,國王最終堅持初衷。公元前295 年,趙武靈王的後繼者(與燕王一起)征服中山、臣服諸胡。很快,其他國家的軍隊也採用了及膝的緊身外衣和寬鬆的褲子(即「褲褶」)。漢唐之間,普通人也開始流行褲褶樣式。6 世紀時,褲被捆紮到膝蓋上,稱為「縛袴」。此後,打褶、捆紮的褲(袴褶)開始流行。胡服還導致了女裝的簡化,出現了與男褲無別的女褲。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

605年,隋朝頒布了新的官員服制令。唐承隋制而略有修訂。男裝的主要變化是袍子改用圓領。武則天統治時期,開始用美的圖案來裝飾官袍,文官用各種鳥類,武官用獸。這些圖案逐漸演變成為刺繡繁複華美的裝飾片———明清兩朝的「補子」。女性的主要服飾一如既往,仍然是短袖外衣、高腰長裙,裙腰在肩膀以下(與朝鮮、韓國人今天正式場合穿著的韓服[hanbok]相類)。只不過,袖子逐漸變大,而領子也越開越低。

在朝會和祭祀典禮等場合,官員會穿不同樣式的正式足衣。唐代的朝堂上首次出現了皮質或者氈質的靴子,這是北方游牧民族影響的印記。通常而言,平民在室內穿草鞋,在室外穿木屐(或者乾脆光腳)。

宋代的服裝樣式基本上與唐代相同,只不過不再那麼色彩繽紛。它的特徵之一,是唐代那種後面垂著兩條軟帶子的襆頭演變成了帝制後期最具特色的精英階層男性頭衣———後側伸展著兩條硬腳的烏紗帽。學者、官僚都戴這種帽子。歐美與之最接近的,大概是兩邊有硬條而不是上面有軟纓的學位帽。

宋代官服

明代官服

明朝統治伊始,便力圖恢復唐代衣冠。其原因,明太祖在詔書中做了解釋:

初,元世祖起自朔漠,以有天下,悉以胡俗變易中國之制。士庶咸辮髮椎髻,深襜胡俗,衣服則為袴褶,窄袖,及辮線腰褶。婦女衣窄袖短衣,下服裙裳,無復中國衣冠之舊。甚者易其姓氏為胡名,習胡語。俗化既久,恬不知怪,上久厭之。至是,悉命復衣冠如唐制,士民皆束髮於頂……(《明太祖實錄》,1368年2月29日,卷30:10a)

內容廣泛的服制令(1393)規定了新面貌。官員著黑襆頭,內穿系帶袍衫,外罩長袍,袖廣三尺(約1米)。令文還規定了平民的衣著樣式、顏色和質地。男人頭戴瓜皮帽,或稱「瓜皮」(黑色小帽,緊貼頭皮佩戴;由6片縫合而成,據說因此代表著帝國的完全統一,所謂「六合一統」)。女性穿上衣和裙子,樣式與唐代無異。

滿洲入主中原之後,攝政王多爾袞最早所下命令之一,就是要求人民採用滿洲的服裝和髮式。清政府以野蠻而血腥的手段,在漢人男子中強制推行剃髮、梳滿式髮辮的命令。相比之下,易服命令的推行則比較靈活,這也許是因為服裝樣式的複雜性。比如,是推向所有人呢,還是僅僅在官員中推行? 如果是所有人,包不包括女人、婚禮、葬禮和兒童服飾?如果僅限於官員,那麼是只管朝服呢,還是將官員所有場合的服飾都包括在內? 倘若和尚、尼姑(僧尼有專屬的服飾法令,以區別群體和級別)可以例外,那麼儒家教師和道士呢?

正如此前的朝代一樣,服飾法令雖然頒行了,但並不能解決一切問題。在實際生活中,孩子們還穿著從前的服飾,女性也一樣。到一定年齡之後,青年男子要剃髮、梳辮,穿上新的滿式服裝:衣褲外罩長衫、馬褂(短騎馬外套,中間開口,系以扣襻);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馬褂又被稱為mandarin jacket。朝服要配黑色緞面靴子。清朝早期,方頭靴是必不可少的。到了清末,尖頭則成了時髦。起初,漢族婦女繼續穿著明代樣式的服飾,但是,漸漸的,她們開始採用滿洲服飾了:馬褂、在褲子外邊穿百褶裙。農民和漁夫,無論男女,都只穿上衣和褲子,頭上戴帽子或者頭巾,帽子的質地可以是棉、毛、皮、草,頭巾則是棉質的,通常被譯為「turban」,如在「Red Turbans」(紅巾軍)中。裹腳是漢族婦女的規矩,滿族婦女一般不裹。

服飾法令的推行較剃髮令寬鬆的一個證據是,雖然清政府下令漢人服滿式衣冠,但是,在實際上,在左衽還是右衽這樣的重要問題上,卻是滿人遵從了漢人的習俗:所有清代皇帝系袍子的方式都是漢式的(左襟壓右襟)。不錯,馬褂是中間開口的,因此,沒有左襟、右襟相壓的問題,但是,即使在這裡,滿人也妥協了:馬褂的扣襻是向右系的而非向左系的,而這正是漢式的。

清末老照片

服裝的「民國范兒」

如同此前的政府一樣,新生的民國政府馬不停蹄地頒布了服製法規,向人民建議該如何穿戴。這一次,法令推行的是西式服裝。這項命令在城市中得到了遵行,精英階層的男性,在孫中山的帶領下開始穿西裝。他們在正式場合穿的,還是滿漢合璧的側開口的長袍(又稱「大褂」),外罩馬褂。民國後期,穿西裝擴展到鄉村。

從晚清起,男學生開始習慣於穿著日本明治時期的學生上裝(仿普魯士軍服)。1920 年代早期,孫中山也穿過類似樣式的上衣。其主要特徵是沒有翻領,扣子繫到頸部,立領。一種更為西化的短外衣於1929 年被採納,成為公務員的官服。這種短外衣有四個兜、外翻領,以前總統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為「中山裝」或「中山服」。這使得很多人誤認為是孫中山設計了這種服裝。中山裝有時又被稱為「國服」。

1 2

3

穿西裝、馬褂和中山裝的孫中山

晚清學生裝

統治精英、宗教團體和各種機構都使用服飾來傳達有關身份和信仰的信息,但是,像天主教會和國民黨這樣把原則教條清清楚楚地穿在衣服上的,仍屬罕見———天主教神父法衣上那五個存在了幾百年的袖扣,標誌著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時身上的五處傷痕;而民國中山裝袖子上的三粒扣子據說代表著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神父法衣前面的33 粒扣子表示耶穌一生的33 年,而中山裝前面中間那5 粒扣子則代表著1924 年孫中山所推行的五權憲法所規定的五個獨立機構,即立法院、司法院、行政院、考試院和監察院,也有認為這五個扣子代表著漢、滿、蒙、回、藏五族的。四個貼兜代表著「四維」,這是國民黨新生活運動的指導原則,所謂禮、義、廉、恥「四維主義」。

從唐代以來,中國佛教即以僧侶的三衣代表對三毒(貪、嗔、愚)的絕棄。倘若20 世紀初中國官員採用這種更簡單的象徵主義的話,那麼理解起來就會容易得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幹部服,與國民黨的中山裝相似,也是前面五粒扣子、四個貼兜、三粒袖扣。但是,我沒有看到任何有關其象徵意義的解釋。

中山裝

毛澤東與蔣介石

民國女性

根據地的男女服裝

民國初期,女性開始穿著女襯衫和裙子,五四以後,又開始穿旗袍。旗袍是對男性長袍的模仿。廣東話將這種新式服裝稱為「長衫」。旗袍風行的原因是它便宜而且方便。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旗袍,雖然名為「旗袍」(字面意為「旗人的袍子」),但卻成了與西式服裝相對應的中式服裝的標誌。1930 年代初,旗袍開始開衩,並開始按照身體曲線剪裁。1936 年新生活運動伊始,政府下令旗袍必須蓋住腿、胳膊和嗓子,試圖讓旗袍變得樸素得體。進入人民共和國之後,旗袍不再流行,只在正式場合存在。

1930 年代,城市女性開始接受高跟鞋和電燙髮。與此同時,在共產黨的各個根據地,男性穿著改良的中山裝(在這方面,同期的毛澤東和蔣介石雖然在政治上水火不容,但在衣著上卻如兩粒扣子般相似)。根據地服飾的最大改良,是女性服裝樣式性別特徵的模糊。根據地婦女穿著跟男人一樣的寬鬆上衣、肥大的褲子,顏色是跟紅軍軍服一樣的淺藍。這與沿海城市女性的衣著形成了鮮明對照。在農村,農民無論男女仍然穿著清朝以來的服裝——絻襠褲、及腰的直扣短褂,可以是右側系扣的(稱為「大襟褂」),也可以是中間系扣的(稱為「對襟褂」)。

(節選自《中國歷史研究手冊》第二篇「人民」第十一章「服裝與髮式」,有刪改)


推薦閱讀:

雙宋結婚韓星為啥穿黑衣服,是習俗還是其他?
漢服基本禮儀
漢服:和服與韓服的源頭
「華服」不能取代「漢服」,漢民族意識的覺醒是不可阻擋的潮流
京劇的四大名角都有誰?

TAG: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