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書法》:祝允明書法

明 祝允明 行書蜀素帖跋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祝允明是明代中期江南書畫家群體中的代表人物。他的書法成就之所以能超越時倫,至今仍具有廣泛的藝術影響力,不僅是由於他的天賦和勤奮,更是因為他的藝術成就是深植於傳統的沃土之上的。本期專題以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祝允明的精品為主,兼及國內文博單位的藏品精華,重點選取了不同風貌的祝氏臨古和摹古的書作,以期以全新的視角為讀者提供祝允明書法研究的素材。

祝允明的復古與創新

何炎泉

明代書家祝允明,以其精湛的書藝與驚人的多樣書風,受到學界的不少關注,也累積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然研究方向多以其書風、書論與作偽為主,較少提及鑒賞活動。本文將介紹祝允明多變的仿古風格與獨特個人面貌,重新檢視其書學觀與書風的養成與演變。

明 祝允明 行草謁張文獻公祠七言詩軸 上海博物館藏

生平經歷

祝允明,蘇州府長洲縣(今蘇州)人,字希哲,因右手多一指,故號枝山、枝指生,又號枝山道人、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生於天順四年十二月六日(1461),卒於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1527)。

兩歲時,官至大學士的外祖父徐有貞(1407—1472)奉詔歸故里,隱居吳縣,受到名公鄉紳的敬重,交往者除了同輩外,還有年紀較輕的沈周(1427—1509)、吳寬(1435—1504)等。五歲時,祖父祝顥(1405—1483)也由山西布政司左參議致仕歸鄉,返鄉後也與徐有貞、杜瓊(1396—1474)、劉珏(1410—1472)等一時俊彥相過從游。吳寬曾提及祝允明七八歲時隨侍在祖父身邊的情景:

祝生允明年七八歲時,其大父參政公一日適為文成,請客書之。予時亦在座,見生侍案旁,嘿然竟日,竊異之。因指文中難字以問,無弗識者,益奇之,且料其他日必能事此也。

最令吳寬訝異的,是他對於文中難字都能辨認無誤。至於沈周,後來也與祝允明成為「置年之交」。

以內、外祖父為中心的文人雅集與酬唱,勢必在祝允明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他五十幾歲時回憶與徐有貞同游靈岩山:

外祖武功公為此游作詞時,允明以垂髫在側,於斯僅五十年矣。當時縉紳之盛,合併之契,談論之雅,游衍之適,五十年中,予所接遇皆不復有相似者,真可浩嘆。

他感嘆祖父輩的文人酬唱與藝事盛況不再。幼年時期的祝允明很幸運地能在兩位德高望重的長輩帶領下,接觸到當時最核心的文人文化,啟發他日後對於文學藝術的興趣。

明 祝允明 草書北郭訪友七言詩軸 南京博物院藏

祝允明在郡學讀書時,因為博學多才,又擅古文辭章,使得「吳中文體為之一變」。同時還受到御史司馬垔(1472年進士)賞識提拔,侍郎徐貫(1433—1502)也曾讚賞他的文章並加以指導,讓祝允明的聲名傳遍南北,被譽為「天下士」。關於他的博學與文采,文徵明(1470—1559)也提到:

右應天停祝君希哲手稿一軸,詩賦雜文共63首,皆癸卯甲辰歲作。於時君年甫二十有四,同時有都君元敬者,與君並以古文名吳中,其年相若,聲名亦略相下上,而祝君尤古邃奇奧,為時所重。

可知年僅24歲的祝允明,已經因為擅古文而與都穆(1459—1525)齊名吳中,而他「古邃奇奧」的文章更加受到時人的重視。然而,從成化十六年(1480)開始,他四次到南京參加鄉試都落第,直到弘治五年(1492)才考中舉人。此時他也已經33歲。此次主持鄉試的是年長祝允明十歲的同鄉王鏊(1450—1524),他對祝允明早有了解,也很欣賞他的才華,所以此次的拔擢也合乎情理。王鏊後來也曾多次提拔祝允明,是祝允明十分敬重的座師。

中舉後的祝允明文名更盛,沈周賦詩:「君今文名將蓋代,蹤跡所至人爭迎。」然而,他的科舉之路並未因此而順遂,反而是挫折連連,他自述:「五應鄉薦,裁忝一名,七試禮部,竟不見錄,曾未嘗有毫髮怨尤、忿愁之氣。」弘治十二年(1499)那場與都穆、唐寅(1470—1524)同考,正德六年(1511)則是與兒子祝續(?—1559)同考。正德三年(1508)時,祝允明第五度落第,時孝宗實錄總裁李東陽(1447—1516)曾推薦他參與纂修,不過他力辭不就,可見他對於科考一直充滿熱情。

正德九年,祝允明已54歲,放棄舉業,赴京聽選,出任廣東惠州興寧縣知縣,隔年秋赴任。他在興寧約五年,儘管政績卓著,但是在天災人禍影響下,每年田賦的徵收依然無法達到朝廷規定,他第二年便被罰停給俸米,因而萌生歸去的念頭。同一年他還到廣州參與《廣通省通志》纂修,又根據成化末年殷氏殘刻本撰寫四卷《正德興寧志》,為興寧現存最早縣誌。早於弘治十八年(1505),祝允明即應王鏊與蘇州知府林世遠(1481進士)所邀,參與纂修《姑蘇志》。正德六年也曾應邀參與修鎮江郡志。

正德十六年(1521),升任應天府通判,專督財政,不過未滿一年即退休還鄉。嘉靖二年(1523),修建外祖父徐有貞舊宅,名為懷星堂,在此過著悠閑自適的晚年生活。

明 祝允明 行書五言聯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相與觀所尚 時還讀我書

多變書風

祝允明一生的功名仕途不順,也沒有什麼豐功偉業,然而作為一個明代文人的典型,他在文學與藝術上的成就卻是有目共睹的。他汲古創新的書學觀,不僅對於明初以來靡弱的館閣書風當頭棒喝,對於新書風的開創也功不可沒。

他的外祖父徐有貞也以書法聞名當時,雖然徐有貞去世時,祝允明年僅13歲,但陸粲(1494—1551)提到他「五歲作徑尺字」,可知他學習書法甚早,所以自然受到外祖父的影響。祝允明年約十九歲時,以中書舍人使吳的書家李應禎(1431—1493)將女兒許配給他,從此又在岳丈李應禎指導下學習書法。關於他自己早年的書法學習,他提到:

仆學書苦無積累功,所幸獨蒙先人之教,自髫丱以來,絕不令學近時人書,目所接皆晉唐帖也。然不肖頑懶,略無十日力,今效諸家裁製,皆臨書以意搆之爾。知者乃或妄許為能書,殊用愧恨而已。吾性疏體倦,筆墨素懶,雖幼承內外二祖懷膝,長侍婦翁几杖,俱令習晉唐法書,而宋元時帖殊不令學也。

可知他在祝顥、徐有貞及李應禎指導下,都只能以晉唐法書為學習對象,宋元及近時人的書法都在禁絕之列。雖然祝允明早年接受如此的訓練,不過宋元名家後來還是成為他書風的主要來源。王寵(1495—1533)形容他的書法:「上軌鍾王,下視近代。晚歲益出入變化,莫可端倪。」可謂相當貼切,風格從鍾繇(151—230)到近人皆有,還指出他晚年別出心裁的獨創性。

明 祝允明 小楷臨黃庭經卷(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祝允明傳世作品中最穩定的風格應該算是鍾繇體的小楷。他31歲時《題倪瓚秋林遠岫》即以鍾繇體小楷書寫,結體寬博綽約,唯筆致稍加輕靈,略顯清秀;66歲時所作《和陶飲酒詩》,同樣也是鍾體小楷,詩作於40歲,為祝允明得意之作,故多次抄寫。小楷結構寬扁,點畫圓潤,行筆短促,亦源於鍾繇楷體,反映出他對鍾繇小楷的理解與詮釋。鍾繇名跡《薦季直表》曾在蘇州地區流傳,直接影響該地區的鍾體流行。祝允明弘治(1488—1505)初即見過並跋此墨跡,時間約在《題倪瓚秋林遠岫》後。此作後為沈周所藏,祝允明提及自己有十餘次的觀賞經驗,故可以細究其中點畫用筆。從祝允明早晚所書寫的鍾繇體比較起來,早年的輕靈秀逸似乎轉化為晚年的古雅質樸,顯然受到古拙的《薦季直表》所影響。

除了鍾繇外,王羲之(303—361)的《黃庭經》也是影響祝允明小楷很重要的經典作品。據考,從他27歲開始,到去世前,每一時期都有臨本。台北故宮所藏他臨寫的《黃庭經》卷,用筆圓潤,結字扁方,間架寬闊。《黃庭經》中與鍾繇接近的方闊結體,以及圓轉肥短的線條,在此卷中都被強調,透露出祝允明對寬博古雅的喜好,這當然也是他小楷書的一大特色。祝允明50歲時跋《歐陽修付書局帖》,用筆精巧細麗,結字端正優雅,風格偏向王羲之小楷,然而柔媚處又有趙孟頫(1254—1322)的韻味。

明 祝允明 楷書跋歐陽修付書局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對於魏晉小楷著墨甚深的祝允明,除了單獨的風格運用外,融會貫通也是他創作的手法之一,《陶淵明閑情賦》就是這樣的一件書跡。此作融合了鍾繇的圓厚與王羲之的清雅,下筆利落精緻,線條潤澤凝練。單字結構嚴謹,富變化巧思,經常出現令人稱奇的異體結構。全作最突出的部分莫過於撇、捺、長橫與長豎的表現,縱橫屈伸,貫穿於全作並起著統整的效果。此小楷冊風格獨特,個性鮮明,迥異於祝允明常見鍾、王體小楷書風,表現出一種不羈的個人情性,更代表著他在小楷上的創新成就。

明 祝允明 小楷陶淵明閑情賦冊(部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鍾、王之外,唐代名家對於祝允明的影響也很明顯。《宋儒六賢傳志》卷即帶有濃厚的唐人楷書意味,結構方整,行筆剛健清勁,兼具歐陽詢(557—641)的瘦勁與虞世南(558—638)的秀潤。其中的鉤、捺及部分結構,還可以關聯到顏真卿(709—785)、柳公權(778—865)的書法特徵,顯示出祝允明對於唐代書家的廣泛涉獵。台北故宮所藏的《千文》冊即是他傳世最佳的顏楷代表作。

《先母陳夫人手狀》寫於65歲,字形接近褚遂良(596—658)的小行楷,兼有米芾(1052—1108)筆意,字勢欹側,行氣錯落婀娜,生動活潑。用筆圓熟而精到,線條豐潤,融匯鍾、王、歐、顏、趙等筆法,無所不備。此小楷書以融匯諸家的綜合手法,書寫出明確的個人特色,完全達到隨心所欲的書寫境界。

明 祝允明 行楷先母陳夫人手狀冊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祝允明紀年行書作品中,以《祖允暉慶誕記》為最早,書於31歲,乃祝賀友人祖允暉30歲生日之作,楷書之中摻用行書筆意,筆致輕鬆自如,線條圓潤秀逸。運筆結字起初規矩,帶有明顯晉唐人氣息,後漸趨放逸,融合蘇軾(1037—1101)與黃庭堅(1045—1105)之用筆結字,字裡行間透露出他對於古代書家筆法的熟悉。傳世祝允明書跡中少見立軸,傳世立軸中也多以表現性強的狂草書寫,此作怡然悠閑的楷行書風亦數難得。

除了蘇軾、黃庭堅以外,祝允明的行書中又以米芾書風最為明顯。除了兩者顛狂不拘的個性頗多相近外,米書中豐富多變的書寫技巧應該也是吸引祝允明的主要原因。在他寫給沈與文的《詩翰卷》中,《丹陽曉發》《楊柳花、春暮曲》《雪姬曲》《秣陵山館喜辨之至夜坐漫成二首》《眼兒媚》中皆可見到米芾結字與筆法,用筆沉著痛快,結體富有姿態。《致廷璧兄契丈尺牘》,用筆跌宕縱逸,筆勢跳達飛揚,字形變化豐富,姿態橫溢,字裡行間也能相呼應。此札不僅外觀上十分接近米芾書風,細究其用筆使轉,更深得米書精髓。祝允明跋《米芾蜀素帖》提到「余比有意學米」,可知他確實對米芾下過一番功夫。事實上,從他幾件帶有米風的書跡看來,面貌也都略有不同,有的外形接近,有的神態若似,總能隨心所欲地運用米芾筆法來表達個人情性,展現出其善於吸收古人筆法的能力。

在祝允明早年,與蘇、黃、米一同被禁的元代大家趙孟頫,後來也成為他所擅長的風格之一。《可竹記》書於38歲時,應何約之請所寫,為典型的趙體書風。全作用筆流暢精到,點畫秀潤,結體穩妥,頗得趙書神髓。祝允明48歲時,與東樓老先生同訪錫山錢氏家藏書畫卷時,看到趙孟頫《書唐集百首》,認為「書法俊秀,用筆得羲獻之妙」,因此在船上憶摹此卷,很得趙氏韻味。雖然祝允明自雲「不專師趙,素無三日積功」,不過他卻是能寫出一手惟妙惟肖的趙體行書。

明 祝允明 行書可竹記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另外一件同為趙體的《在山記》則呈現出另一番風貌。這篇文字是祝允明36歲時,為琴師張文瑞取號《在山》的記文,引經據典地闡述山川、琴音與心志間的關係,並期許他將來可以不斷精進。書風明顯受趙孟頫影響,筆法與結字多參趙法,充分掌握趙體精美流麗的特色。不過此作加入了些許米芾行書意趣,因此顯得益加活潑。晚一年所書的《北邙行》,同樣也是趙體風格,但是用筆厚重方折,結體較安穩。

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三件書跡整體上都反映出趙孟頫的影響,但是三件的趣味與面貌卻不盡相同,透露出他不拘一格的不羈天性。如此的個性顯然不適合臨帖,所以他自己也多次提到未曾長時間學習某家某派風格。不過,從他的書法來看,他顯然充分掌握了各家風格的特色。

他所留下的摹古作品中,可以發現從晉唐到宋元諸家,他幾乎無所不臨。這些作品可分為臨摹與意臨兩大類。臨摹書跡目前所見主要以臨帖為主。從刻帖學習書法有很多缺點,最嚴重莫過於輾轉摹刻所出現的板滯性。《臨王羲之帖》乃祝允明應姻親沈津(字潤卿)所寫,前後歷時一年三個月方完成。跋中提到沈津喜臨王羲之書,故出佳紙索書,他則是閑暇之餘,待窗明几淨之際,逐一臨寫,慢慢累積而成。所臨諸帖,無不規模右軍法度,用筆明確的起收轉承,鋒勢的使轉變化,都賦予拓本生硬線條生命力。上海博物館藏有他另一《臨古冊》,分別臨寫鍾繇、王獻之、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蔡襄、蘇軾、米芾、黃庭堅等的作品,都能掌握其風格特色,反映出他臨摹古人的能力甚強。

明 祝允明 臨王羲之法帖卷(部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意臨的作品中有些則是他觀賞真跡後有感而臨,《憶摹趙文敏書唐詩七十首卷》可以見到他對於趙孟頫的用筆與結字的掌握,深得到趙孟頫書法的神韻。不刻意學習趙書,還能有這樣的成績,確實令人印象深刻。

中國書法自唐以後,基本上就是一直圍繞在復古與創新的議題,大體的筆法在晉唐即已完備,即使宋元稍有擴充,也是少數。因此,祝允明早年在長輩指導下所臨習的晉唐帖,讓他可以完全掌握中國書法最核心的筆法。對於這樣一位基礎深厚的書家而言,要學習宋元書法當然不難,而且也不需要日夜臨習。以他自身既有的能力,透過心摹一樣可以學習到這些書家的筆法與風格,而且更能自由地與自己的筆法融為一體,寫出帶有個人面貌的作品。關於這一點,祝允明言:「予舊草書不甚慕山谷(黃庭堅),比入廣,諸書帖皆不挈,獨(甲秀堂)一卷在,日夕相對,甚熟略,不曾舉筆效之也。昨歸吳,知友多索書,因戲用其法。」清楚指出他學習黃庭堅草書並非透過臨摹的方式,而是以讀帖的方式先熟悉其筆法,接著就能夠自由地運用於實際書寫中。這種透過眼睛讀帖來學習,並轉換為手底功夫的能力,自然是從他早年紮實的晉唐臨摹訓練而來。

除了摹仿各家風格外,祝允明也發展出不受拘束的行書風格;如題《文伯仁畫楊季靜小像》。祝允明約64歲作此贊,原為題唐寅《琴士圖卷》之作,後為人移至此。此作用筆放縱自然,線條遒勁老辣。運筆雖狂而能收,無論提按頓挫,或轉折迴旋,都不逾矩。結體雖多橫向伸展,亦自有法度,寫來得心應手,為其本色行書。

明 祝允明 行書題文伯仁畫楊季靜像贊卷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祝允明眾多書體中,最為人所稱道的莫過於他的草書,尤其是狂草一路的書風。不過,他的草書也是呈現出多樣的風格,且都達到很高的成就。

祝允明傳世章草較少,《和陶飲酒詩》冊中有一段相當精彩,他以流暢行書筆意融合楷書與章草,克服明初章草的生硬突兀。用筆則是沉穩利落,結體疏密有致,字形變化錯落,行氣搖曳,為明代章草之佳作。

字字獨立的《書千文》,寫於質地堅韌緊密的金粟山藏經紙,金粟山在浙江海鹽,山下金粟寺藏此宋代優質大藏經紙。草書中摻雜行體,用筆單純自然,下筆緩重,筆畫豐厚,結體安穩,字距行間緊湊。全作不講求狂放縱意,以點畫取態,以使轉取勢,行氣連貫,有著沉穩內斂的氣息,為其晚年規矩草書之佳作。

同樣書寫於藏經紙上的《詩帖》,草書七言律詩九首,內容大致描寫蘇州近郊名勝。縱筆揮寫,毫芒畢現,墨色也呈現豐富變化,凸顯出強勁飛揚的筆勢。無論在空間安排,或用筆的輕重急徐,莫不蘊含著豐富的變化。運筆流暢圓轉,抑揚頓挫的書寫節奏,搭配筆勢的輕重緩急書寫技巧,將草書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雖與《書千文》同為今草書跡,但用筆與章法的變化都更豐富,表現性更強。祝允明在《書千文》中雖未刻意強化「點」的運用,但已經可以發現他對於點的偏好,《詩帖》中此一傾向就愈加明顯,很多筆畫都被點或是短線條取代,單字結字變得更加簡潔,書寫節奏也較富變化。時而搭配縱向或斜向的長筆畫,大大增添畫面的變化與趣味。

明 祝允明 草書秋興八首詩卷(局部) 日本私人藏

屬於狂草的《書七言律詩》,書於祝允明66歲時,共寫四首七言律詩,詩文收於《懷星堂集》,其中《閑居秋日》曾多次抄寫,為其得意之詩。全卷落筆迅速,縱橫跌宕,點的使用在此作中大量減少,布滿畫面是連綿不絕與提按頓挫的用筆變化,兼有密不通風與疏可走馬的強烈視覺效果,為其狂草書之傑作。此作雖為狂草作品,卻能狂而不亂,點畫間合乎規矩法度,展現出高超的用筆技巧與深厚的書學涵養。

祝允明《雜書詩帖》則是綜合短、長書寫節奏,既有化線為點,也有連綿迂迴,無論在點勢或使轉上,都達到藝術的極致。此卷抄錄曹植古詩四首,寫於《冬日烈風》,然祝允明對自己的表現卻很滿意,認為可追一千五百年前的「草聖」張芝。通篇用筆利落,鋒勢勁銳,輕重徐急變化大,結體攲正疏密,有著豐富的變化性與節奏感。全卷寫來率意自然,用筆也不刻意修飾,狂放的外觀下仍舊保有極高的控制力,此作可以說達到了神融筆暢的書寫境界。

祝允明的草書成就非凡,學習對象必然很廣,傳統論述中的張芝、二王、張旭、懷素、黃庭堅都在行列之中。不過,這些書法大家所流傳的作品真偽摻雜,所以每個書家所摸到的「象」都不盡相同,學習到的成果也大相徑庭。祝允明以其得天獨厚的條件,加上不懈的學習與創作,不僅達到極高的書學成就,也為草書書寫樹立起新的典範。

明 祝允明 行書張衡歸田賦卷 天津博物館藏

汲古創新

明代初期,由於朱元璋(1328—1398)與朱棣(1360—1424)的喜好,蘇州宋克(1327—1387)和松江沈度(1357—1434)、沈粲(1379—1453)先後主盟書壇,造成一股學習風潮,產生了所謂的館閣體。此外,中書舍人最初由善書進士中選拔而來,後來在劉瑾(1451—1510)等宦官弄權之下,淪為鬻賣變財工具,充斥著不學無術之輩。

曾任中書舍人的李應禎,以書法聞名,文震孟(1574—1636)稱其「博學能詩,書法自成家,蓋軼唐宋而上之,然公每恥以是見名」。文徵明亦從之學書,譽其「當為國朝第一」。他對於當時書壇上屈節逢迎的風氣頗不以為然,儘管身處當時迂腐保守的環境中,仍能勇於獨闢蹊徑,提倡創新與改革的重要,提出所謂「奴書論」。

對於明初館閣體的源流趙孟頫,李應禎也斥責為「奴書」,王世貞(1526—1590)也提到這件事:

先生以書開吳中墨池,其腕法甚勁,結體甚密,而不取師古。往往誚趙吳興以為奴書,故其玉潤亦不盡滿之。

「玉潤」當指祝允明,他也確實寫了一篇《奴書訂》加以解釋奴書論的問題。

明 祝允明 小楷東坡記游卷(局部) 遼寧省博物院藏

然而奴書論還是對於後世造成影響,清馮班(1602—1671)言:

趙松雪書出入古人,無所不學,貫穿斟酌,自成一家,當時誠為獨絕也。自近代李禎伯創「奴書」之論,後生恥以為師,甫習執筆,使羞言模倣古人,晉唐舊法於今掃地矣。松雪正是子孫之守家法者耳,詆之以奴,不已過乎?但其立論,欲使字形流美,又功夫過於天資,於古人蕭散廉斷處,微為不足耳。如禎伯書,用盡心力,視古人何如哉?

奴書論受到歡迎是可以想見的,有心人士可以輕易地無限擴充,使得學書者甚至以臨摹古人為恥。事實上,李應禎本身也不是反對臨習古人,因為他自己就是一個實踐者,文徵明云:「公既多閱古帖,又深詣三昧,遂自成家,而古法不亡。」又言:「凡運指凝思,吮毫濡墨,與字之起落轉換、小大相背、長短疏密、高下疾徐,莫不有法,蓋公雖潛心古法,而所自得為多。」可知他還是以古法為創作根源,但是最終目的是要成一家之面目。文徵明曾記載李應禎「嘗一日閱某書,有涉玉局筆意,因大吒曰:『破卻工夫,何至隨人腳踵。就令學成王羲之,只是他人書耳。』」強調即使寫出與王羲之一樣的書法,終究還是別人的面貌。不僅針對文徵明,祝允明也被李應禎評為「嚴整而少姿態」,反映出李應禎對於祝允明早年臨古書風不以為然的看法。

顯然,李應禎所反對的應該是那些食古不化的明初館閣體追隨者。儘管趙孟頫是李應禎批評的目標,他還是視之為學習對象,王世貞對於這種現象十分不解,曾言:

第四冊,李太僕貞伯,凡二紙。一紙臨蘭亭記,而行筆皆趙吳興。公生平以奴書誚吳興,此何也。

對於趙孟頫的「奴書」,祝允明指出「吳興獨振國手,徧友歷代,歸宿晉唐,良是獨步,然亦不免奴書之眩。自列門閥,亦為盡善,小累固盡美矣。」祝允明認為趙孟頫確實是以晉唐為本,但是所表現出來的風格過於接近二王,因此容易被誤認為奴書。

明 祝允明 行草書七札(部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祝允明二十齣頭即風靡吳中文壇,成為蘇州地區文人領袖之一。弘治初,唐寅與文徵明也追隨祝允明及都穆,共同提倡古文辭,更加穩固他的文學地位。祝允明在二十五歲左右,不僅與唐寅為友,還收唐寅同學張靈為學生,隱然形成一個以他為中心的文人集團。此外,他與吳寬、沈周、文徵明的文人圈亦交往密切。儘管在文徵明之前,很少見到評論祝允明書法的言論,然從諸多雅集活動與唱和詩文看來,祝允明的書法一直為蘇州文化圈的焦點。

祝允明在岳丈李應禎的教誨下,成為其書法傳人,加上他自己的努力不懈,逐漸建立他在蘇州書壇的領導地位。從「允明雅嗜古,僅以六藝中博其一耳。世乃有以善書名我,我其敢當?」這句話看來,顯然他很清楚自己的地位。

身為當時的書壇領導,面對他岳父的「奴書論」所引起的波瀾,祝允明更有責任出面撥亂反正。李應禎過世後,祝允明寫下《奴書訂》加以澄清,反對當時人對於「奴書」的妄加解釋,提出「沿晉游唐,守而勿失」的看法。此外,他在《書迷》中提到:「太僕資力故高,乃特違眾。既遠群從,並去根源。或從孫枝翻出己性,另立筋骨別安眉目,蓋其所發『奴書』之論,乃其胸懷自患者也。」認為奴書的呼籲只是強調要寫出己書,以成就一家面貌,而且完全是反映自李應禎個人的觀點與喜好。事實上,從沈周取法黃庭堅與吳寬學習蘇軾看來,祝允明所提出的觀點不僅代表他個人,也符合當時蘇州文人的心聲。

不過,李應禎這種偏激的臨古創新的態度,確實影響著祝允明日後的書法創作,讓他無論在擬古或是自運的作品中都能保有獨特面貌。最重要的是,祝允明終能不負岳丈期望,發展出「嚴整」而富有「姿態」的風格,開創出獨特的書法面貌。

明 祝允明 草書曹植詩卷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結 語

祝允明在書法史上成就斐然,除了獨具面貌的書風外,對於歷代名家風格莫不如數家珍,遊刃有餘,摹古能力堪稱書法史上的「大摹王」。像祝允明這樣的天才,在書法史上並不多見,多數書家都本著特定風格發展,涉獵很少如此廣泛,成就如此傑出。探究原因,除了天資聰穎,後天的養成也不可或缺。出身良好的祝允明,成長過程受到最好的教育,早年便在書法上紮下深厚的基礎。而他所生長的蘇州地區,則是當時的經濟文化中心,人文薈萃之地,因此書畫精品莫不彙集於此。豐富的鑒賞經驗讓他的書學修養可以不斷提升,同時開闊他的創作視野。得天獨厚的出生與環境,加上祝允明個人孜孜不倦的努力,終於成就其書法事業,成為有明一代的大書家。

明 祝允明 草書唐詩軸 南京博物院藏

推薦閱讀:

書法研究 | 草書、詩文與酒的關係淺說
書法與圍棋的的三個共通點
罕見趙孟頫書胡應青《觀音殿記》,(高清附釋文及譯文)
汲源開流——錢英傑楷書欣賞
文人書法,就應該是這樣的!

TAG:中國 | 書法 |